净土宗与念佛 小庄 净土宗依据“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主要经典,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为目的的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北魏高僧昙鸾倡导持名念佛,主张依造他力求生净土,认为只要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得到作为接引者的阿弥陀佛的帮助而往生净上。净土宗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终结果,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持名念佛的修炼法门更是开创了古代中国佛教“家家弥陀佛,产户观世音”的局面。 一、念佛修行的种类 佛教称“净土”是净化众生,法乐充盈、清净殊胜没有污染、秽垢和恶道,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念佛作为一种可以随时随地修炼,脱离苦海到达净土的方便法门、念佛修行的方式主要有:观像念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和称名念佛. 观像念佛很早就出现了,在《增一阿含经》中就有“作如来形象,高五尺而供养”的话,也就是说作佛的圣像在供奉的同时也要虔诚念佛,这种念佛在佛教徒看来也是功德无量的,也是比较简单易行的。 实相念佛,其中的实相就是无所有性?佛即是法,念佛本身也就是念法,那么实相念佛就是念佛的无所有性。念佛就不能固于色、受、想、行、识五蕴,只要求得佛法的要旨就达到实相念佛的目的。 观想念佛,完全依靠内心来观,以想来观佛,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当代在内心看到佛,那么世间的一切也就随之产生,也就是物由心生。主要就是以内心来观想佛的形象,佛的形象在此处只是一个影象,而不是具有实相的佛。 称名念佛,是一种崇拜他力,崇拜佛的力量的,此时的佛只是一个名称,甚至可以说只是佛的一个符号,没有任何的实相和影象。 二、中国净土宗念佛修行的发展 (一)慧远的“念佛三昧”修行方法 西晋安帝元兴元年,慧远与弟子刘遗民等123人在般若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共往生西方净土,创建了东林莲社,并命弟子刘遗民撰《莲社发愿文》以记其事,故中国净土宗又称“莲宗”。 慧远在《念佛三昧诗集·序》中就提出观想念佛的修行方法,即“念佛三昧”。“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渭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此假修以凝神,积习以移性,犹或若兹?况乎居坐忘,冥怀至极,智落宇宙,而暗蹈大方者哉?” (二)昙鸾的称名念佛的修行方法 北魏昙鸾作为中国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指出当时佛教徒修行的退转,是由于社会是“五浊恶世”加之众生不再修行也无法求证出佛的存在造成的。为了使修炼不退转,昙鸾提出只要对阿弥陀佛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具有往生西方的强烈愿望,就一定能够借助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达到阿毗跋致。 昙鸾更是指出修行者只要称名念佛,即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得到佛的帮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达到净化众生,法乐充盈、清净殊胜的世界,不再有烦恼也不会有痛苦,就连罪恶多端的人只要肯虔诚地念佛也可以得到超生。也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三)后世净土宗传人对念佛修行的继承 随着中国净土宗的发展,后世净土宗传人对慧远、昙鸾等先圣的念佛修行方式继承之外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素。特别是善导就将念佛的思想不断系统化,使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念佛理论,实现了念佛往生净土的修行方式由单纯实践向理论化的过度。 综观善导的念佛思想,主要由念佛的心理基础和念佛的实践方法两方面组成。在念佛的心理基础方面,善导强调“三心”说,即念佛要具备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在念佛的实践方面,善导把称名念佛作为净土修行的最主要方法,同时他还强调往生净土的“四修之法”,即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可见善导已经在称名念佛中不断融人更多的宗教意义,特别是他所强调的“三心”心理基础更是为净土宗的修行添加了丰富的理论内涵。 三、净土宗称名念佛的心理学阐释 (一)称名念佛的最易性 称名念佛在净土宗中的广泛传播,或者说称名念佛对净土宗传播的深刻意义,总的来说就是因为称名念佛的最易性。最易性就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最易性使得早期净土宗摆脱了其他佛教宗派的种种责难,也得到广大信徒的认可。究其原因,最易性使得净土宗信徒的往生极乐净土的信念更加坚定,另外大批非信徒和其他宗派的信徒受其影响也采用称名念佛的修炼方式来信仰佛教,这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从众心理。由最易性到从众性可见称名念佛抓住了人们早脱苦海,往生极乐的迫切心理和受社会群体活动的影响。由此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净土宗能在中国佛教史上立足并发扬光大的原因。 (二)称名念佛的自我暗示性 自我暗示性也就是我们不断从自己内心接受各种暗示,这种影响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和信心,有时又会使人觉得郁闷不安等各种心理体验。 称名念佛作为一种口语式祈祷,不断地自我暗示佛陀的存在和佛陀对自己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得到一种安全和自觉遵守戒律的心理,从而达到“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盘”的境界。加之善导在称名念佛前强调的“三心”心理基础,更使得宗教体验的程度加深。 (三)称名念佛的象征性 就宗教的象征意义,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上帝与人们眼中的父母的形象相类似,上帝的形象不仅来自对父母记忆的儿时经验,而且来自 “遗传记忆”中“原始父亲”的形象;荣格认为宗教象征只是人类发展的结果,是人的一种本能,就是宗教的一种神圣感和意义感。那么称名念佛作为一种宗教体验,首先它就是对佛教的神圣感和意义感的最直观的感受,当然这种感受并不像荣格所说的是 “人类发展的结果”,而是佛教信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其次,佛陀的形象是否就像弗洛伊德指出的“来自对父母记忆的儿时经验”还需要进一步心理学的测试,但不可否认的是把佛陀作为父亲来看待的信徒心理是确实存在的。 中国佛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净土宗的发展得益于佛教教义的可接受性也有其宗教心理的影响。特别是称名念佛的修炼方式促使净土宗在中国的发展,也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