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九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九集) 2012/10/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4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0七五页第六行,从第二句看起:

「是故彼经结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谓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识。于真善知识能知能求,故必证菩提也」。上面念老引用《华严疏钞》里面的话,说到什么?坏见不坏行与坏行不坏见,这个里面差别很大。在隋朝末年唐朝初年,清凉大师说过,智者大师也说过,他们几乎是同个时代的人。智者大师说,「能说不能行」,他说得没错,他有师承,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是正知正见,但是他没有做到,这个人可以教学,他知见正。我们也举了个马融的故事,马融的学生郑康成确实有成就,老师的长处完全学去,老师的缺点他都知道。他能够用老师的缺点来观照自己,自己如果有,要把它改正过来;没有,不要再犯这个过失。所以他超出老师,中国人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历史的地位上超出老师太多了。

「坏见、坏行」,我们参考资料里头也有一小段。「如提婆虽犯五逆」,五逆是不孝父母、不敬师长、破和合僧,这些事他都干了。但是他有「天王如来之别记,是为坏行之人,非为坏见之人」。天王如来是佛,给他授记,他将来一定成佛。知见没有坏,行为上有些过失不要紧,就怕知见坏了。为什么?知见不坏,行为坏了,很容易补救,真正忏悔,罪就能忏除;如果见解上有了麻烦,那就问题大了。这是一个坏行不坏见的人。又「如善星比丘」,这佛经上常提到的,他没有恶行,他的戒律庄严,没有恶行,但是他邪见,他不相信因果报应。这是坏见之人,不是坏行之人,这个就没救。他行为虽然好,他来生是人天福报,他出不了六道轮回。出不了六道轮回,他就没有办法证菩提果。

《大集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有三经,现在我们只知道《地藏菩萨本愿经》。还有一部重要的《十轮经》,分量比《本愿经》大,大概大两倍的样子,另外有一部经,《占察善恶业报经》,这是地藏三经。《十轮经》第五卷里头有说,「有戒坏见不坏」,戒破了,破戒了,但是见解没有坏,正知正见。你问他干的?他承认,我是做错了。为什么做错了?习气,外面诱惑我禁不起。我们想到宋朝莹珂法师,你想想这个人,这个人就是坏行不坏见。他破戒,做了很多恶事,他相信因果,他知道他将来死了以后一定堕地狱。想到地狱苦,他就害怕了,他找他的同学们,向他们请教,有什么方法能救我,让我不堕地狱?就有一个同学送他一部《往生传》。他看到《往生传》,每看一篇,就是一个人的故事,都流眼泪。看完之后他真的发心了,念佛求生净土。把自己关在寮房里头三天三夜,不吃不眠,一句佛号念到底,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三天三夜。他是坏行不坏见,你看,他知见很正。

阿弥陀佛念来了,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十年之后,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这就是给他授记。他也很聪明,他说十年阳寿我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佛问他为什么不要了?他说,我的根性不好,禁不起诱惑,外面人来诱惑我,我一定会又做错事情,那十年不知道要做多少,寿命不要了,我跟你去。阿弥陀佛跟他约定,行!三天之后来接引,三天真往生了。这是个坏行不坏见,能成就;坏见不坏行,佛救不了。这就是说明大乘佛法重知见,行为当然也重视,不是很重要。我们明白大乘根本的道理,我们就统统都了解了,大乘根本的道理是性空,自性本空。一切现象,现象是幻有,不是真的。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能解开了,相是假相、幻相,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话决定真实。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三十岁开悟了,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现在讲办班教学。七十九岁圆寂,教学四十九年,办班三百多届。这个班有长有短,有的二、三年,有的二、三天,长短不定。一生乐此不疲,快乐无比,教化多少众生!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是常随弟子,佛走到哪里跟到哪里,这常随众;不是常随众,临时来的人数,我们相信比常随众一定多。释迦牟尼佛没有学校,什么地方上课?山林树下、河边,哪个地方风景好,住在那个地方,大家坐在地上,铺一点草,坐下来,这样教!四十九年如一日,快乐无比。所以,佛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学,它跟宗教不相干,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用今天宗教这个定义来看佛教,佛教跟它不相应。因为宗教第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要有一个造物主、要有一个真神,佛教没有。佛教,佛陀、菩萨、阿罗汉都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这些名词都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是佛陀教学里头学位的名称。最高的学位叫佛陀,像我们今天学校的博士学位;第二个学位菩萨,就好比硕士;第三个学位阿罗汉,好比学士。你修行到某一个阶段,你拿到学位了。

我们称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这个学位上面带上他们的所学的功课,像博士里头,有哲学博士、有文学博士、有物理博士。地藏菩萨代表的是孝亲尊师,他专攻这个课程的,这叫地藏。地是大地,藏是宝藏,金银珠宝都含藏在大地里头,开采出来这就有用了。佛取这个比喻,地是心地,我们心地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无量的相好,你要把它开采出来,修行就是开采。开采出来得到受用了,那你就叫地藏菩萨,是这么个意思。地藏菩萨主攻的是孝亲尊师,孝亲尊师是自性里头第一个宝藏,最主要的宝藏。观音菩萨代表慈悲,救苦救难,看到众生有苦,他一定会伸出援手去帮助他。用现在的话说,观音代表慈善事业,慈善救济的事业他代表。文殊菩萨代表智慧,今天讲的科学、哲学。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如何把自己的德行、智慧、相好光明落实在生活,不但落实在生活,还得帮助一切苦难众生,都能得到幸福美满,这是普贤所学的。菩萨他的名号代表他所修学的功课,他所教学的法门,表这个意思。

现在全搞错了,产生严重的误会,过失在哪里?过失是不读佛经,不向佛经学习。只是烧香拜拜去祈福,把佛菩萨统统当成贪官污吏,送一点贿赂,他就保佑你了。这种行为是侮辱佛菩萨,怎么会得到保佑?没这个道理。这就是破见,好心、好行为,行没有破,见破了。现在谈到佛法,社会大众非常陌生,都以为是宗教、是迷信。不能怪社会大众,怪宗教信徒、佛门弟子,没有认真依照佛陀教诲去学习,没有把这桩事情讲清楚、讲明白。最重要还得做出来,表演出来,大家看到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这个才是佛的真正弟子。

所以,善星比丘是好人,持戒很清净,但是他有邪见,「堕狱无出期」,他死了堕地狱,「是为坏见之人」,他不是坏行。《大集地藏十轮经》里面有说,你看「戒坏见不坏」,这是一类;「见坏戒不坏」,这是第二类;第三类,戒、见统统都坏了,邪知邪见,心行不端,什么坏事都敢做,他的果报不想我们就能知道。因此,学佛一定要求善知识,要求好老师指导。好老师可遇不可求,我们去找,到哪去找?但是有感应,我们自己真正想学好,就会遇到。我们不想学好,一生就遇不到,遇到也错过。为什么?对他没有信心,不会长时期跟他学。所以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很有道理。念念都想的是善,念念想的是别人,没有想自己,这是善行的根本、是善行的基础。以善心善行对人,别人也以善心善行对我,你说这多么好!

诸佛菩萨他明白,他有智慧、他有耐心,即使对自己不了解的人、有误会的人,常常毁谤我的人、障碍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佛菩萨都是用真诚爱心去对他。一世不能感化,二世、三世,经多生多劫,把这个人还是感化过来了,决定没有恶意向人。中国古人说仁者无敌,佛亦如是。仁慈的人他没有敌人,跟他敌对的人,他都看作亲人、都看作朋友。只是暂时有误会,时间久了,对方就明白、就了解了。这个观念比什么都重要,没有这个观念,不能学佛。

求善知识、求一个好老师,好老师求不到,求古人,孔子是好老师,孟子是好老师。我这一生读一部四书,依照四书里头所说的道理、所讲的方法去生活、去工作、去做人、处事待人接物,那四书就是你的老师。四书里头最重要的两个人,就是孔子、孟子,我是孔孟的学生,我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叫汉学,这叫学儒。学佛亦如是,我们跟释迦牟尼佛学,我们跟阿弥陀佛学,释迦、弥陀在哪里?就在这部经上。你能把这部经明白了、搞通了,你跟释迦、跟弥陀知见就相通了,你是正知正见。然后我们把行为改过来,我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违背经典教育的地方,把它修正过来。经典是标准,善恶的标准、真假的标准、凡圣的标准、祸福的标准,全搞通了。你自然懂得趋吉避凶,你有智慧、你有德行。这一部经就行了,不必搞太多,太多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一部就行了。这一部要有耐心,要多读,古德教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多少遍?至少是一千遍,一千遍你的心就定了。

人生在世最宝贵的不是财富,不是金银财宝,不是这个东西,光阴!不能把光阴浪费掉,要把光阴抓住,学好东西。一切不善的我把它放弃,不要浪费我的时间、不要浪费我的精力。今天资讯所播出来的,电视、电影、网路、报纸、杂志这些信息,全都是不善的,可以不看。读经好,读经跟佛菩萨做朋友。你看那些东西是跟杀盗淫妄做朋友,错了。我学佛六十一年,我把这个东西放弃了有五十多年了,五十多年没有看过电视、没有看过报纸,为什么?那个东西染污。他有权力播放染污人,我也有权力不接受,我不受你染污,我不看你的、我不听你的。我们回过头来跟圣贤学习,做圣贤的弟子。儒家一部四书够了,佛法这一部《无量寿经》也够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如果真的这样学法,十年你一定有成就。古人所谓「七年小成,九年大成」,这《礼记》里头讲的,是真话,不是假话。十年,你把一切放下,一心一意去学一部经论、学一种学问,没有不成就的,都会变成世界第一流的汉学家。

这些理念、方法都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经过几千年历史长河的考验。我们有信心,我们愿意接受,我们这一生就得到幸福,就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于富贵贫贱没有关系,那是另外一桩事情。学佛的人想成佛,能不能做到?能,这个想法是对的、是正确的。学儒,真的,想我们自己的智慧、道德、行持达到孔孟的水平,不在他之下,做得到!学佛,我们的成就也要跟释迦、弥陀至少要平等,这才是佛菩萨的好学生。

所以于善知识能知能求,能知是你认识,这个认识里特别要重视知见,正知正见。行为上有些缺陷,不要去诋毁他,不用,只要他是正知正见。他的行为,我们不知道他的用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某些表现,他度一类众生,我们看不到。譬如说喜欢打麻将的人,他也去跟他打几圈,他打几圈目的是什么?去度他们。他打麻将高手,因为他有智慧,他都赢钱,人家会向他请教,你为什么每场都赢?我有智慧。智慧从哪来?从念佛来的。最后把他们统统引到佛门里头来,这高明!他不是去玩的,他是度众生的。我们看到好像这个破戒了,不是这样,他的用意高,我们想像不到,我们也做不到。所以善知识他的善巧方便多,他也没有必要一桩一桩告诉你,没有这个必要。你尊重他,他就教你,你不尊重他,你到别的地方去。你能知你能求,真正肯跟他求学,他一定会教你,所以必证菩提。

「《大疏》又曰」,《大疏》是《华严经疏钞》,清凉大师的著作,这个里面说,「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事指示」。这话都真的,你只要懂得真正善事,真正善事是你对老师真正相信、对老师不怀疑。我们亲近老师,破坏老师的人很多,我亲近三个老师,都有人在我面前破坏。方东美先生,什么人来说他坏话?他的同乡,不是他同乡不知道他家庭状况。他说,他是年轻就出去外国留学,家里结婚有太太不要了,在外面又找了一个,这大不孝!这事是不是真的?是真的,这说的都不假。说这个人虽然好像有一点学问,但是人不仁不义,说这些话。如果我们听了他的,对老师尊敬程度减低了,我们什么都学不到,再找这么一个好老师,找不到了。听了怎么样?那不是我要学的,我要学的不是这些。

章嘉大师,人家说什么?跟我讲那是政治和尚,他不是真学佛的。我还是亲近他,为什么?跟老人有缘,他非常爱护我,很照顾我。我能听人家几句闲话就放弃,就不跟他学了吗?没有这个道理。你们说闲话的人跟他不常在一起,你不了解他,道听涂说,胡说八道。我跟他亲近,而且我跟他时间都很长,你们所讲的他,我都没看出来,你们造谣。所以对老师有信心、对课程有信心,对所学的东西,我们才真正能学到。有稍稍怀疑,心里头听到这些谣言要放在心上,那就产生很大的障碍。这些闲言闲语听而不闻,绝不放在心上,跟我对待老师的心态丝毫没有影响。各人缘分不一样!老师时间久了,把我们当作知心的朋友,什么话都讲,不把你当外人。他的一生经历、经验可以给我们做参考,我们将来会遇到这些事情,知道怎么处理。遇到事情,老师过去遇到,他怎么处理?我们就学会了。

在这么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乱世。在这个乱世里头,脚跟能站稳,没有动摇,没有被外面这个邪知邪见拖下水,功夫就算不错了。从哪里来的?父母扎的根,老师教诲来的。不亲近善友,肯定被淘汰,被卷入这个洪流当中。所以清凉大师讲,但令善事明师,要懂得事师之道。佛门里面,事师之道写在《沙弥律仪》当中;儒家的事师之道在《弟子规》里面,在《礼记》「曲礼」、「内则」这两篇,《管子》也有一篇,专门讲这些理跟事。老师一定会临事指示。

「亦同善财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问菩萨行。文殊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友,遂指德云比丘,展转令往矣」。举善财童子做比喻,善财在文殊会上成就了根本智,发菩提心就是根本智。发心之后,问怎么样去修菩萨行,也就是说,如何将菩提心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日常工作、待人接物。文殊菩萨是他的老师,这桩事情没告诉他,叫他去参学。因为他有根本智,根本智是戒、定,他接触境界,自然生智慧解决,不需要老师指导。人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遇到任何事情他都有智慧、有能力解决,这叫后得智。所以教他亲近善友,善友就是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个人,代表我们现前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我们从早到晚,早晨起来,晚上睡觉之前,你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那就是五十三参。你要有善财的本事,你就成佛了,你就成就圆满智慧。你看这些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就有能力在这个里头兴起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一接触就知道,你还有能力去教他们。

所以,没有具足戒定慧办不到,你具足戒定慧才办到。戒定慧那个慧是无知,般若无知,无知是真智慧。当你跟人事物一接触的时候,那个后得智,就是善巧方便马上就现前,你自然知道怎么处理,而且处理得非常恰当。所以这个智慧不是学来的,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你得先要把自性找到。自性什么?自性是不动的。所以定是自性,定愈深,你接近自性的核心就愈接近,愈接近,智慧就愈高。总而言之,你得定下来才行。我们这个经经题上「清净平等」,这就是定。清净是心里头没有染污,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是也没有非,是非善恶统统不存在,得清净心。清净心,得清净心的人就证阿罗汉,你学佛,第一个学位你就拿到了。更进一步,得平等心。平等心没有高下,清净心没有染污,平等心,没有高下就是没有分别,真正平等。平等里头没有傲慢、没有嫉妒,清净里头没有自私自利,这样的心,遇到一切人事物,他自然生智慧。这个智慧叫权智,权智是什么?善巧方便。处理事情处理得非常之高明,非常的妥当,没有错误、没有后遗症。这真实智慧,就是智慧起作用,根本智起作用。根本智是无知,起作用叫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一定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是戒定慧,没有戒定慧就没有根本智;有根本智才有后得智,后得智是根本智的作用。

于是我们就晓得,善财在文殊会上没有白学,他的根本智是在文殊会上圆满成就的。大彻大悟是根本智,悟了以后,无论是世法佛法,接触统统知道,这叫后得智,就是善巧方便,智慧是从这来的。智慧于读书多少不相干,甚至于识字不识字也没关系,是你自性里头本来有的。不但是智慧是本来有的,能力是本来有的,德能,德就是能力,相好是本来有的。没有一样不具足,没有一样欠缺,没有,没有欠缺。学佛,我们所得到的,不是从外头来的,完全是自性,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能生能现。意识,意识就是念头,它能变,能变所变的是念头。自性里头没有念头,自性里头有清净平等觉。所以,文殊菩萨教导善财去参学,参学,智慧就开了。

下面,「复云:故《法句经》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识,谓父母、眼目、脚足、梯橙、饮食、宝衣、桥梁、财宝、日月、身命等。后结云: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教汝等亲近」。这说明老师重要!一个人一生的成就,父母给你扎根,老师帮助你成就,这两个人是你一生第一个恩人。现在人没有人知道,现在做父母的不会扎根,做老师的也不会教学生,所以师道跟孝道没了。甚至于我们对什么叫师道、什么叫孝道,这名词都混淆不清,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社会这么乱,为什么地球上灾难这么多,不是没有原因,有原因!因为我们把老祖宗的教诲丢掉了,今天的灾难是老祖宗对我们的惩罚。惩罚,是要吃一点苦头,不会要命的。老祖宗还是爱你,只是你不听话,狠狠教训一顿,不至于要你的命。父母总是爱护子孙,这是一定的道理,是我们错了,他没错。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四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一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