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2

 

  未二、由共相

  或由共相故,谓观有为同生住灭所有共相。

  现在的文是〈本地分〉第八科「思所成地」,「思所成地」裡边,这个「略标广辨」,裡边有「标列」,有「随释」。「随释」裡边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性清淨」,第二科「思择所知」,第三科是「思择诸法」。「思择诸法」裡边分四科,这个第四科是解「释」。解释裡分两科,第一科是「思择素呾缆义」,第二科「思择伽陀义」。伽陀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胜义伽陀」,现在是「胜义伽陀」。「胜义伽陀」裡边,第一个一共四十四个颂,第一个颂是「总标」,第二个颂是「略释」,第三个颂是「广释」。现在的文,是第二科「后十颂显清淨品」。「显清淨品」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义」,第二科是「别释颂」。这个第二科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是「观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由自相」。这个「观相」,就是佛教徒修止观的时候,观「自相」,这个观「自相」的解释,这个文裡边是「诸色如聚沫,诸受类浮泡,诸想同阳焰,诸行喻芭蕉,诸识犹幻事,日亲之所说」,这是观「自相」。现在的文是「由共相」,「由共相」就是「诸行一时生,亦一时住灭」,这两句。

  「或由共相故」,这个佛弟子修止观的时候,观「自相」,这是一种毘钵奢那;「由共相」,这是又一种毘钵奢那。怎麽叫做「共相」呢?「谓观有为同生住灭所有共相」,就是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有为法,是因缘所为的。「同生住灭」,色也好,受想行识也好,同是有生、有住、有灭的;这个生住灭,是所有一切有为法的共同的相貌,就是修无常观了。前面解释这个颂裡边,「诸行一时生,亦一时住灭」,解释这两句颂。这一切有为法,都是刹那生刹那灭,所以是「诸行一时生,亦一时住灭」的,都是刹那刹那地这样变动。

  午二、观谛(分二科) 未一、总标义

  或由世俗及胜义谛故。

  这底下是第二科「观谛」,前边是「观相」,就是观自相和观共相,这底下是「观谛」。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义」,第二科是「别释颂」。「总标义」。

  「或由世俗及胜义谛故」,就是修止观的时候,或者是由于这个修行人,他修世俗谛观,就是有为法,从名言上去分别它是生、它是住、它是异、它是灭,它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样子从名言上分别,那叫作「世俗」。「及胜义谛观」,观察它是毕竟空,离一切名言相了,那麽也有这样不同的观法。这是标出来。

  未二、别释颂(分三科) 申一、辨愚痴(分二科) 酉一、由胜义

  谓虽无痴者,非无愚痴。

  这底下第二科「别释颂」。这个「总标义」就是按这个颂来说,就是「痴不能痴痴,亦不能痴彼,非馀能有痴」,那麽这就是胜义谛的意思。「而愚痴非无」这以下就是世俗谛的意思,解释这以下这个颂。

  「谓虽无痴者,非无愚痴」,这样我先解释这个颂。「痴不能痴,痴亦不能痴彼」,这麽念。这十二有支裡边,第一个就是痴,就是无明,也叫十二缘起,也叫十二有支,旧的翻译也叫十二因缘。现在先观察这个十二有支的第一个支,就是无明,观察这个无明是「不能痴」,它不能自然而有痴,这个痴是因缘有的,它不能自然而有痴;就是若没有因缘的时候,就没有这个痴,那麽痴就是本性空了,这「痴不能痴」。「痴亦不能痴彼」,观察这个痴,若没有因缘的时候没有痴,就是本性空了。这样说,这个痴是不能痴彼一切众生的,他本性空了,没有痴了,就不能愚痴一切众生的,是不能痴彼的。

  「非馀能有痴」,也不是其馀的没有痴的人能有痴,有痴的人也没有痴,无痴的人也没有痴。这是已经得圣道的人,没有痴了,那他也是没有痴;我们没有得圣道的凡夫,是有痴,但是观察这个痴本性空的时候,凡夫痴也是没有的,所以「亦不能痴彼」。「痴不能痴」,是痴不能自痴,这个自是对因缘说的,由因缘而有痴,没有因缘的时候,痴不能自痴,痴不能自己有痴,就是本性空的意思。「亦不能痴彼」,既然是痴是本性清淨,无有痴了,那它也不能愚痴一切众生的。「非馀能有痴」,不是其馀没有愚痴的人能有痴,也是没有痴。这样子观察,这是胜义谛观。

  「而愚痴非无」,这是世俗谛观。愚痴不是没有,还是有痴,那麽怎麽有了愚痴了呢?「不正思惟故」。这个凡夫,他不能够如理地去思惟,所以就有痴了,就有愚痴了,当然这是很微细的事情。在日常生活裡边,假设你常常有正忆念的时候,你会经验这件事,你会有经验这件事,就是你遇见一种境界的时候,你能如理作意的时候,你的心就平静,这个贪瞋痴就不动;你若非理作意的时候,这贪瞋痴就出来了,所以「不正思惟故」,这个痴就出来了。「诸愚痴得生」,「不正思惟故,诸愚痴得生」,有很多的无明,就能够现起了。

  「此不正思惟,非不愚者起」,这个「不正思惟」在这个分别心上面,现起不正思惟这个人。「非不愚者起」,不是那个不愚的人能现起的,就是愚痴人,他才能现起不正思惟,由不正思惟,引起愚痴。若是已经得圣道的人,他就是不愚者;不愚者,他也没有不正思惟,没有不正思惟故,所以也没有愚痴,是这样意思。这是那个颂文,这底下论文。

  「谓虽无痴者,非无愚痴」,这是「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辨愚痴」。分两科,第一科「由胜义」。看这个「胜义」怎麽样解释,「谓虽无痴者」,这个「无痴者」是一句,「虽无痴者」是第二句。「无痴者」,就是没有我的意思,无我,这个没有愚痴的补特伽罗,这个我是不可得的。「虽无痴者,非无愚痴」,虽然我不可得,但是不是没有愚痴,愚痴还是有,只是因缘有的。观我空的时候,观这个愚痴本性空,观我也是不可得。但是在世俗谛上来说,还不是没有愚痴,还是有的。这是第一个「由胜义」观,但是这个地方重视我空观。第二科「由世俗」。

  酉二、由世俗

  众缘所生世俗谛故,说痴能痴。又复显示非不愚者,不正思惟,是故彼为愚痴所痴。

  「众缘所生世俗谛故,说痴能痴」,就是众多的因缘所现起的有为法,在名言上说,这个世俗谛就是一切的名言法,离名言就是胜义谛了。这个有名字,有言说的这一切法上,是属于世俗谛。在世俗谛上看,「说痴能痴」,说这个人,他这个愚痴,能使令他愚痴,他这个愚痴,他内心裡面有愚痴,就能令他煳涂。

  「又复显示非不愚者,不正思惟」,就是「不正思惟故,诸愚痴得生;此不正思惟,非不愚者起」,就是这个意思。这表示不是那个不愚者不正思惟,愚者才不正思惟,不愚者不正思惟是不对的,非那个不愚者有不正思惟的。「是故彼为愚痴所痴」,那还是愚痴的人,他才能为愚痴所颠倒迷惑的。那麽这是解释这个话。

  申二、辨行识(分二科) 酉一、行支(分二科) 戌一、由世俗

  又由世俗宣说诸识随福等行。

  这底下「福非福不动,行又三应知,复有三种业,一切不和合」这以下,这以下是第二科「辨行识」。前面第一科,是辨十二有支的第一支,就是辨这个无明。这底下第二科辨这个行和识。无明缘行、行缘识,辨这两个,辨那个行识。分两科,第一科是「行支」,那麽第二科才是「识支」。「行支」分两科,第一科「由世俗」。

  「又由世俗宣说诸识随福等行」,又从世俗这一方面来说,就是「诸识随福等行」。就是我们的这个识,了别的这个识,这个分别心,他是不能自主的,他是随福等行;随顺福行、罪行、不动行去活动的,是这样子。这个随福行,就是人天;所以非福行,就是变成三恶道了;随这个不动行,就是禅定,就到色界、无色界去了,说这个大意是这样子。

  戌二、由胜义(分三科) 亥一、标差别

  若就胜义,无所随逐。

  这是第二科「由胜义」。分三科,第一科「标差别」。前面是从名言上来说我们的识,是随福等行的活动去活动。

  「若就胜义」,若就第一义谛来说。「无所随逐」,那就没有可随逐的。这个识是能随逐的,福行、罪行、不动行是所随逐的。若就胜义来说,福行也不可得,罪行、不动行都是不可得的,就是没有所随逐的行可得了。这是标这个胜义谛和世俗谛有差别。底下第二科「释颂言」。

  亥二、释颂言

  又三应知者:谓去来今。三种业者:谓身等业。一切不和合者:更互相望不和合故。

  「又三应知者」,这个「又三应知者」就是那个颂上的话。「福非福不动」第一句,「行又三应知」,这个话这样说:「福非福不动行,又三应知」,应该这麽念。「又三应知」这句话怎麽讲呢?「谓去来今」,这个「三」就是过去、未来、现在,叫做「三」。这表示这个福、非福、不动这三种行有三世的差别;有过去的福、非福、不动,有未来的、有现在的福、非福、不动,这样意思。

  「三种业者」,这个颂上说「复有三种业」这句话。这个「三种业」是指什麽说的呢?「谓身等业」,就是身业、语业、意业,由身业、语业、意业来造作福行、罪行、不动行而有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差别,这样意思。

  「一切不和合者」,这个颂上的这句话:「复有三种业,一切不和合」,就是这句话。这句话怎麽讲呢?「更互相望不和合故」,就是这样意思,这句话。这是解释颂上的话,底下「亥三、显所以」。

  亥三、显所以

  所以者何?现在速灭坏,过去住无方,未生依众缘,而复心随转。

  「所以者何?」就是「更互相望不和合」,这是什麽道理呢?这样地问。「现在速灭坏,过去住无方,未生依众缘,而复心随转」,就是解释这个颂:「一切不和合,现在速灭坏,过去住无方,未生依众缘,而复心随转」,解释这几句话。这几句话就是解释这「一切不和合」的。

  「现在速灭坏」,现在的这个身语意三业,福非福不动行,这两个三。「速灭坏」,它们都是刹那刹那地变异,刹那间就灭掉了;福行、罪行、不动行也这样子,身业、语业、意业也是这样子,刹那间就坏了。

  「过去住无方」,过去的业力,也不知道它住在什麽地方了,过去造的业也刹那间的都灭坏了,也没有方所了,一刹那间就灭了。

  「未生依众缘」,是第三句。「未生依众缘」,这个未来的福业、非福业、不动业,身业、语业、意业,它们的现起,这个「生」就是现起,是要依靠众多的因缘才能现起的。而现在来说,这些众因缘都没有现起,那就是未来的这些福行、罪行、不动行,身、语、意都不可得。这样说,过去也不可得,也灭了不可得,现在的也不可得,未来也不可得。

  「而复心随转」,心随谁转呢?你的一念心去随顺福行转,罪行转,不动行转,都是不可得的,所以这就叫做「一切不和合」。所以叫做「复有三种业,一切不和合」,这是约胜义谛观,这样意思。把这个《披寻记》的文念一遍。

  《披寻记》五九二页:

  又由世俗宣说诸识随福等行等者:自下观胜义谛。行有三种:谓福、非福及与不动。又有三世差别:谓去、来、今。如是诸行熏习于识,故说彼识随诸行转。此亦由世俗谛应知。若就胜义,无所随逐。由身等业与识相望,一切不和合故。云何一切不和合耶?谓由诸行三等差别,唯是假立,非是胜义。若就胜义,现在诸行刹那无常,名速灭坏。过去诸行已谢灭故,名住无方。未来诸行待馀缘生,名依众缘。与识和合义不得成,况复随转。

  「又由世俗宣说诸识随福等行等者:自下观胜义谛。行有三种」,就是用胜义谛来观这个行。「行有三种:谓福、非福及与不动」这三种行。「又有三世差别:谓去、来、今。如是诸行熏习于识」,你做福行的时候,这个福行熏习了你的分别心;就是你用心去做福业,做种种的善事,你在创造的同时,这个福业就熏习了你的心,在心裡面就有福业的种子了,这样意思。你造罪业、造不动业都是这样子。你在那儿静坐,你静坐的时候,忽然间心裡面能明静而住,修奢摩他的时候,明静而住了。你明静而住五分钟,就是有五分钟的熏习明静而住,在你内心裡面有了明静而住的种子了。但是你明静而住的那个程度低,你熏习的那个种子也是很软弱,也是很微小。但是你不断地这麽熏习,逐渐地它就有力量了,就会得禅定了,这样意思。所以你前几天静坐相应了,这几天静坐不相应,但是前几天那个相应并没有失掉,还在你心裡面储藏着的,没有失掉,这叫做熏习于心。

  「如是诸行熏习于识,故说彼识随诸行转」,所以在世俗谛上说呢,你的识随着诸行转。如果你的禅定,这个不动行修成功了的时候,你正念一提起来,你这个心就不动,定就现前了。若是你造福业,那麽你心就随着福业转,临命终的时候,这心就有善念;你造罪业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就有恶念,那个罪业就领导你的识到三恶道去了。那麽「故说彼识随诸行转。此亦由世俗谛应知」,这样说法,是根据世俗谛来说的,你应该知道,是这样意思。「若就胜义,无所随逐」,若就离名言相的胜义谛来说呢,那是没有福行、罪行、不动行可随逐的。「由身等业与识相望,一切不和合故」,这个「由身等业」,这个福等行和你的了别识来对望的时候,一切是不和合的。这个福等三行、身等三业,和识是不和合的,就是没有业,没有行,能和识和合在一起的。

  「云何一切不和合耶」,怎麽叫做它们不在一起呢?「谓由诸行三等差别,唯是假立,非是胜义」,这个诸行三等的差别不同,那是方便安立的,你做这样是属于福业,属于福行,你这样做是属于罪行,你这样做叫不动行,这是在名言上这样安立,这麽安立这件事。「非是胜义」,不是那个第一义谛上有这些事情可得的。

  「若就胜义,现在诸行刹那无常」,若从胜义上来观察,你现在做福行、罪行、不动行,在时间上看,一刹那间就灭掉了,就变化了,「名速灭坏」。「过去诸行已谢灭故」,它已经息灭了,「名住无方」,就是没有地方好住。若存在,就是有方所的;若不存在,也就没有方所可得了。

  「未来诸行待馀缘生,名依众缘」,未来世的诸行是在未来,不是现在,它若是现起的时候,它不能自然地现起,它要「待馀缘生」,要等待其他的因缘,才能现起的。比如说修禅定,你要有禅定的资粮,你要有戒,你要有正知而住,你要食知节量食,要悎悟瑜伽,各式各样的修奢摩他、毘钵奢那的;要有这个因缘,才能现起。这个福行、罪行也都各有因缘,「名依众缘」。

  「与识和合义不得成」,未来的事情现在还没有现起,也不能与识和合;过去世的也灭了;现在的刹那地刹那间也灭了,所以它不能与你的了别识在一起,所以叫做不和合。这是从无常观,叫做胜义谛。那麽与识是不和合的,所以一切不和合,那也就不能够与心随转了。这是前面的解释这个「行支」,解释「行支」这一段解释完了。

  酉二、识支(分二科) 戌一、由胜义(分四科) 亥一、标

  若彼与此更互相望,如福等行无有和合;彼心相应道理亦尔,云何当有实随转性。

  这底下第二支是「识支」。分两科,第一科「由胜义」。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若彼与此更互相望,如福等行无有和合」,这是约胜义观,胜义谛来观察,先标出来这个意思。「若彼与此更互相望」,这个「彼」,就是那两个「三」,福行、罪行、不动行,身业、语业、意业。「与此」,「此」就是识。「更互相望」,《披寻记》的本子就是「相望」,就是「望」,若是金陵刻经处的本子就是「相应」。在古本、古代的《瑜伽师地论》的文字也是「相应」,《披寻记》的作者认为是「望」才是对的。「与此更互相望」,两个相对望,相对的来说,「如福等行无有和合」。前面说福等三行无有和合,因为刹那刹那地灭掉了,它不能与心和合,这是福等三行速灭坏故。

  「彼心相应道理亦尔」,彼心与福等三行去合,道理也是一样,心也是刹那刹那灭掉了,一刹那灭了,那麽与谁去和合呢?这是这个意思。这个是前面的文,三行与心和合,三行刹那灭故,不能与心和合;现在说识支的时候,识支也是刹那灭坏了,也不能与三行和合。所以「彼心相应」,道理也是一样的,也是无常刹那灭的。「云何当有实随转性」,既然一刹那间都灭了,那有一个实在的识能随诸行转呢?就是这样意思。这是「标」,亥一是「标」,底下亥二是「徵」。

  亥二、徵

  何以故?

  是什麽原因,没有实在的识随转呢?底下第三科解「释」。

  亥三、释

  若心与彼诸行相应,或不相应;非此与彼或时不相应,或时非不相应。又非一切心,或相应,或不相应。

  「若心与彼诸行相应,或不相应;非此与彼或时不相应,或时非不相应」,这裡边解释,「若心与彼诸行相应」,这个按照《披寻记》的意思解释。「若心与彼诸行相应」,若是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我们的心,有贪瞋痴和心在一起,那就与彼有漏诸行相应,我们心裡有贪瞋痴的烦恼,就和有漏诸行相应,是这样意思。「或不相应」,或者是你发道心,修学圣道,你的心与贪瞋痴解脱了,心裡面没有贪瞋痴了的时候,那就与有漏诸行不相应了。我们的心与有漏诸行相应,有时候不相应,是这样子。「非此与彼或时不相应,或时非不相应」,如果说有真实的随转性,我们这个识与诸行的随转有真实的随转性的话,「非此与彼或时不相应」,应该说不是此了别识与彼诸行「或时不相应,或时非不相应」。那若是真实有「随转性」,就一切时是相应的,一切时都是相应,不应该忽然间相应,忽然间又不相应了,不应该是这样子。这段文是这个意思。

  「又非一切心,或相应,或不相应」,这是又第二个意思。「又非一切心」,这是什麽意思呢?我们有贪心、有瞋心、有愚痴心、有高慢心、有疑惑心、有我见,各式各样的心。但是我们有贪心,就说我们凡夫,我们有时候有贪心,有时候没有贪心,我们有的时候有瞋心,有的时候没有瞋心,那麽这个心与诸行相应,有的时候相应,有的时候不相应。或者瞋心来了,瞋心的所缘境和瞋心是相应的,贪心与贪心的所缘境是相应的,但是我这时候没有贪心,那就是不相应。所以在我们凡夫的时候,也还是不决定,不能说决定随转,不能这麽说。决定是相应的,相应也就是随转了。所以在心上说,「又非一切心」,各式各样的烦恼心,各式各样的非烦恼心,或相应,或不相应,也不是决定的,或时相应,或者有时候也不相应,也是不决定的。就是有的时候贪心出来了,与贪相应,有的时候贪不出来了,那麽就不相应了,也是不决定。这是解释完了,底下第四科是「结」。

  亥四、结

  如是由胜义故,心随转性不得成就。

  由前面的解释,这就是「由胜义」,超过世俗谛的这个胜义这方面来观察。这个心,我们这一念心,随诸行活动,随善行、随恶行活动,随着有漏行、随着无漏行活动,不是决定的。「不得成就」,这随转性不是决定成就的。这个《披寻记》可以读一读。

  戌二、由世俗(分二科) 亥一、标义

  今当显示由世俗故,说心随转所有因缘。

  前面是「由胜义」,这个「识支」这一科裡面,第一科是「由胜义」,现在「由世俗」。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

  「今当显示由世俗故,说心随转」,前面是由胜义谛来观察心的随转,现在由世俗谛,就是由名言,由名言这一方面来观察、来思惟,说心随转的道理所有因缘。这是「标义」,底下第二科「释颂」。

  亥二、释颂

  于此流无断者:今此颂中,显世俗谛,非无作用,及与随转。

  「于此流无断者」,你看这个文,就是「于此流无断,相似不相似,由随顺我见,世俗用非无。若坏于色身,名身亦随灭,而言今后世,自作自受果」,就是解释这个颂文。「于此流无断者」,这是解释这个颂文的第一句,「今此颂中,显世俗谛,非无作用」,就是有因果的,这个「作用」就是因果。「及与随转」,就是你这个心随着福行、非福行、不动行去活动,这个意思。这个地方,这样子。

  「于此流无断」,这个「流」就是相续的意思,这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灭刹那生,相续地这样变动,是不中断的。「相似不相似」,这个不断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相似的相续不断,一个是不相似的相续不断。譬如人在生存的时候,前一刹那后一刹那是相似的,我昨天看见你这样子,我今天看见你还是这样子,都是相似的。如果人死掉了的时候,第二生变成天了,也是相续的,但是天和人是不相似的;若到三恶道去,和人也是不相似了。有相似的相续,有不相似的相续,譬如说这等流果,那麽也可以说是相似,这异熟果就是不相似了,是这样意思,这样子。

  现在解释这个意思,「于此流无断,相似不相似,由随顺我见,世俗用非无」,这相似的相续,或者不相似的相续,根本的来说,就是我们凡夫不能断除我见,执着有我,因此而有贪瞋痴的烦恼,所以就是造业,造业就是感果报。所以「世俗用非无」,在这个名言的因缘生法上看,这个生死苦相续下去而不中断了,世俗用不是没有的。这一段。

  申三、辨作受(分二科) 酉一、由二谛

  又由胜义,无有作者及与受者;由世俗故,而得宣说作自受。

  「又由胜义,无有作者及与受者」,这底下第三科。前边是第二科「辨行识」,这底下第三科「辨作受」。分两科,第一科「由二谛」。

  「又由胜义,无有作者及与受者」,从胜义谛上观察,「无有作者」,我们在作福业、作罪业、作不动业的时候,我不可得,就是「无有作者」。「及与受者」,我们在享福的时候,或者受苦的时候,或者是得到禅定的果报的时候,这个受者也不可得,没有我,所以就是无有受者。

  「由世俗故,而得宣说自作自受」,前面是说由胜义故无有我,由世俗、由因缘生法上看,「而得宣说自作自受」,你前一生自己作了业,你后一生就受果报,不是别的人来受果报的。你作福你自己去享受,不会别人享受;你造罪也是你享受,而不会别人受苦的,叫做自作自受,这在世俗谛上是这样说。

  「若坏于色身,名身亦随灭,而言今后世,自作自受果」,「若坏于色身」,在文上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四大的身体坏了。「名身亦随灭」,这受想行识也随着灭坏了,也是没有了,文可以这麽解释。但是事实上,这个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应该说我们的色身在胜义谛上看,在胜义谛来观察我们的身体,一刹那间就没有了,这个身体就没有了;那麽「名身」,就是受想行识,也是刹那间就灭了,所以「随灭」。这是胜义谛上来说,色受想行识是不可得的了。「而言今后世,自作自受果」,但是在世俗谛上看,你今生作业,你后世就受果,叫自作自受;自作业,自作因,自受果,是这样解释这一段文。

  酉二、遮一异

  又作者受者若一若异,皆不可说。为显此义,故次说言,前后差别等颂。

  前边是说二谛,这底下第二科「遮一异」,就不同意,不容许有一异的差别。

  「又作者受者若一若异,皆不可说」,这底下这一科,是「前后差别故,自因果摄故,作者与受者,一异不可说」,是这一个颂。「又作者受者若一若异,皆不可说」,这个作业的,就是造因的人,和受果者的那个人,这两个。譬如说:我们今生这个人,他作了罪业,造罪的时候是人,到第二生到三恶道去受苦了,那麽三恶道受苦的那个有情,和在人间造业这个有情,这两个是一是异呢?

  「皆不可说」,是一也不可说,是异也不可说,说是两个也不对,说一个也不对。你做人的时候,你造业的时候,是人的识,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你造罪业的时候,到三恶道去受苦的时候,是三恶道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有差别的。但是你决定说是差别也不可以,离开了人的那个六识造恶业,没有三恶道受苦的那个六个识,那个人的,离开前面那个,没有后边这个,但是前后还不一样。所以「若一若异皆不可说」,你不可以说是一,也不可以说是异。

  「为显此义,故次说言,前后差别等颂」,为显示这个一异不可说。「故次说言」,前面说完了,就说这个:「前后差别故,自因果摄故」,前面是人,后面是三恶道,前面是人,后面是天,前后有差别。「自因果摄故」,「前后差别故」,你就不能说是一个,「自因果摄故」,你就不能说是两个。反正你自己造业,你自己受果,所以不能说是别的人受果,不可以那麽说,所以这个作者和受者一异不可说。「故次说言,前后差别等颂」,是这样意思。《披寻记》的文念一下。

  《披寻记》五九三页:

  又作者受者若一若异等者:此释前后差别等颂。由前后差别,作受非即一;由自因果摄故,作受亦非异。是故一异皆不可说。

  「又作者受者若一若异等者:此释前后差别等颂」,这个「前后差别故,自因果摄故」。「由前后差别,作受非即一」,前造业的时候是一个人,是一个,受果的时候,是又一个人,就有差别,所以作因受果不就是一个。「由自因果摄故,作受亦非异」,但是作因的时候,由前面作因而后得果,离开前面作因,没有别的人来受果的,别的人也不受果,还是你受果,所以「作受亦非异」。也不是两个人,「是故一异皆不可说」,这是这一个颂,也讲完了。

  卯二、次十八颂显无我(分三科) 辰一、初五颂明因果(分二科) 巳一、总标义

  如是由胜义故,无有宰主作者受者,唯有因果。于因果相,释通疑难,略由五颂,显示于此起我颠倒。

  「如是由胜义故,无有宰主作者受者,唯有因果。于因果相,释通疑难」,前面是十七个颂,显示有因;有染污因,有清淨因,说这个大意。这底下第二科「次十八颂显无我义」,显示无我的道理。分三科,第一科「初五颂明因果」的道理。又分两科,第一科「总标义」,把这五颂的大意,把它先显示出来。

  「如是由胜义故,无有宰主作者受者,唯有因果」,这底下说这五个颂,「因道不断故,和合作用转」,这以下一共是五个颂。这五个颂,「由胜义故」,它的大意是说什麽?就是由胜义的立场来观察的时候,一切众生是「无有宰主作者受者」,都是没有我的。「唯有因果」的差别,就是无常一的主宰,但由因果的相续,是这样意思。

  「于因果相,释通疑难」,在这个因的相貌上,在果的相貌上,来解释一种疑难,就是在这裡有疑惑,有疑惑就有障碍了,所以叫作「难」。现在把这个疑惑的障碍解释解释,叫他没有障碍,就叫做「通」,通达无碍。「略由五颂,显示于此起我颠倒」,就是不是说很多的颂,就是略由五个颂,「显示于此」,显示我们凡夫在这个因果的道理上,起我的颠倒。

  这是「标义」,底下第二科「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释通疑难」。

  巳二、别释颂(分三科) 午一、释通疑难

  初颂显示虽无有我,而有后有无有断绝;又诸因果非顿俱有;非从一切一切得生;又此因道无有断绝。颂中四句,如其次第,释此四难。

  「初颂显示虽无有我,而有后有无有断绝」,这个初颂,头一个颂,就是「因道不断故,和合作用转,从自因所生,及摄受所作」,这四句是一个颂,这是第一个颂,五颂裡面的第一个颂。这第一个颂显示什麽道理呢?「虽无有我,而有后有无有断绝」。这个外道,有的外道的思想认为我们众生有我,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这个生命体,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断灭了,老病死是结束了,但是这个我还继续存在,这个我或者跑到三恶道去受果报,或者跑到天上去受果报。这样子,前一个生命和后一个生命就是相续不断的,这样意思。现在佛法不这样说,现在说没有我,「而有后有无有断绝」,没有我,前一个生命结束了,后有又相续下去,没有我,也能这样子。

  这个外道提出来一个难问,就是没有我,后有不继难。没有我的时候,前一个生命完了,那麽就是中断了,后来的生命就不能继续了。佛法说不是,前一个生命是老病死结束了,但是你的业力没有灭,这个业力又给你一个生命,你前生造的业力,就给你一个生命。你造善业,给你一个人天的生命果报;你造恶业,也给你一个三恶道的果报。由业力有差别,你受的果报也有差别。说是你不同意是业力,你认为有我去受果报,我有什麽原因受善报?我有什麽理由受恶报?说有我是不对的,所以「虽无有我,而有后有无有断绝」。「因道不断故」,就是你那个业因没有断,还继续地通过去了,就受果报了,果报不断;不是因为有我的关係。这是这一句话,这是第一句话的道理。

  「又诸因果非顿俱有」,这一句话,「非从一切一切得生」。「又诸因果非顿俱有」,就是「和合作用转」这一句话,这一句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又诸因果非顿俱有」。说是由业力,说我们的心裡面,我们同时也有地狱的业力、也有饿鬼的业力、也有畜生的业力、也有天的业力、也有人的业力,有很多很多的业力在我们的心裡面。那麽由业力,这个业力去得果报,有这麽多的业力,应该同时地得这麽多的果报,同时得天的果报、得人的果报、得三恶道的果报了吧,应该是这样吧!说不是,不是的。虽然业力很多,不能同时得果报。说「和合作用转」,要你的业力去得果报,要有助缘,它有待缘,那个缘现前的时候,那麽那个业力就去得果报,其它的业力,没有得到缘的援助,它不能得果报,不能得果报。

  譬如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有人助念,帮助我们念佛,我们的正念也提起来了,那麽就往生阿弥陀佛国去了。如果没有人助念,你自己用功的工夫也不够,就不能往生阿弥陀佛国,那麽你可能是到天上去了,或来到人间、到三恶道去了。你没有待到那个缘,那个果报就不出现,所以每一种果报出现,要有助缘;那个助缘现前的时候,同你和合的时候,你才能得果报的。「和合作用转」,这个业缘和合了,那个作用才能现起,不可以所有的业力同时得果报,不可以。这是「和合作用转」这句话。

  「又诸因果非顿俱有;非从一切一切得生」,就是「从自因所生」这一句话。「从自因所生」,就是每一法都是从它自己的因才能现起。「非从一切一切得生」,不是从一切因生一切果,从这一个善因,也生善果,也生恶果,不是的。譬如说人的寿命长,你这寿命长,它有一个因,你有慈悲心,你不杀生,你能放生,有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你就得长寿的果。你不能从这裡要求得智慧果,得成佛的果,那不能,成佛有成佛的因,有智慧有智慧的因,你愚痴有愚痴的因,各式各样的事情,各式各样的果报,每一样有它自己的因,不能说从一个因生一切果,不能的,所以「从自因所生」。

  「及摄受所作」这句话。「又此因道无有断绝」,「非从一切一切得生;又此因道无有断绝」,就是「及摄受所作」。这个「摄受所作」这句话怎麽讲呢?若是有我的话,这个我来统治,来统治这一切的事情。所做的业,由我来统治他,就不失掉,不会失掉;若没有我,谁来「摄受所作」呢?这个「摄受」有一个藏的意思,就是阿赖耶识翻个藏,那个藏的意思。「及摄受所作」,这裡面是说,就是由阿赖耶识来摄受你所有的业力,它不失掉,所以他能继续去得果报,叫「摄受所作」,不需要有我的,这样意思。「又此因道无有断绝」,就是这句话「及摄受所作」。

  「颂中四句,如其次第,释此四难」,这颂中有四句,就是「因道不断故,和合作用转,从自因所生,及摄受所作」,这四因解释四个难:第一个难是后有不继难,第二个是果因顿生难,第三个因果通生难,第四个是摄受无因难,那麽用这四句话解释这四个难。这是第一科「释通疑难」,这一个颂是释通疑难的意思。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7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9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9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97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