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0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0

 

  巳二、徵

  何等为四?

  这是第四科「修作意处」,分二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解「释」。解释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最初应修四作意念」。这一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徵」。

  「何等为四?」这是哪四种作意呢?

  巳三、列

  一、调练心作意,二、滋润心作意,三、生轻安作意,四、淨智见作意。

  「一、调练心作意」,这以下第三科是「列」出来,列出来这四种作意,第四科是解「释」。解释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体相」,说名这四种作意的体相。分两科,第一科「略」,简略的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调练心作意」。

  巳四、释(分二科) 午一、辨体相(分二科) 未一、略(分四科) 申一、调练心作意

  云何调练心作意?谓由此作意,于可厌患法,令心厌离,是名调练心作意。

  「云何调练心作意?」第一种作意是调练心作意,怎麽叫做「调练心作意」呢?「谓由此作意,于可厌患法,令心厌离,是名调练心作意。」这是解释第一种作意,「谓由此作意」,这是说这位禅师,由于他修行此作意,「于可厌患法,令心厌离」,怎麽样修习呢?于可厌患的事情,这件事有过患,我心裡面对它应该生厌离心,「令心厌离」,你时常地在奢摩他裡面,作意厌离此种事情,这样子修行,「是名调练心作意」。这个我们没有修行的人,对于可厌恶的事情发欢喜心,这是一种颠倒迷惑;现在佛菩萨开示我们,叫我们心裡面厌离,这个厌离这件事,就是心裡面时常地思惟它的过患,把这个厌离心发动起来,这就叫做「调练心作意」。心原来这个颠倒迷惑,把它调转过来,叫它心裡面厌患它,那麽这叫做「调练心作意」。

  申二、滋润心作意

  云何滋润心作意?谓由此作意于可欣尚法,令心欣乐,是名滋润心作意。

  「云何滋润心作意?」是第二种,第二种作意。「谓由此作意于可欣尚法,令心欣乐(ㄌㄜˋ)」,「欣乐(一ㄠˋ)」也可以,「是名滋润心作意」。「谓由此作意」,由于这位禅师心裡面常常这样观察,怎麽观察呢?「于可欣尚法」,就是对于可以欢喜、可以尊重的事情,但是我们原来对这种事情,没有兴趣,不欢喜;可是因为学习,有了正见,有了正知正见的时候,那麽要改变自己,那麽就是「令心欣乐」,时常地思惟这件事是有功德的,令我们转变凡夫的境界,成为圣人。这样子发欢喜心,这件事它能令我转凡成圣,那麽我对它应该生欢喜心,时常思惟它的功德,「是名滋润心作意」。滋润心作意是这样意思,就是用这个水常滋润它,它原来是缺水的,时常用水滋润它,那麽它就荣茂起来。我们原来对这个佛教裡面的圣道,欢喜心很少很少的,现在时常思惟它的功德,就像用水滋润它是那样子,慢慢、慢慢地就转变过来了,生欢喜心了。

  申三、生轻安作意(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生轻安作意?

  「云何生轻安作意?」这是第三个,怎麽叫做生轻安作意呢?

  酉二、释

  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已;安住内寂静无相无分别中一境念转。由是因缘,对治一切身心麤重,能令一切身心适悦,生起一切身心轻安。

  「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这位禅师他这样学习,「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这个「时时」,从时至时,从这个时候到那个时候,于可厌恶的事情,常常地作意「令心厌离」。「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使令心欢喜这件事,欢喜这个戒定慧。因为有这样的修习,其实这是愿,厌恶可厌恶的事情,欢喜可欢喜的圣道,这样的心情就是发愿了,就是修学圣道开始的前方便,有这样的愿以后。

  「安住内寂静无相无分别中」,心裡面是调转自己的心,安住在寂静不要动乱,心裡面能够没有相,没有这个色声香味触、贪瞋痴男女的相。「无分别中」,不要去分别这个欲寻思、恚寻思的分别,「一境念转」,心就是安住在一个境界上,相续不断地明静而住,应该这样子。

  「由是因缘,对治一切身心麤重」,由于你时常地训练这一念心,不要颠倒妄想,叫它明静而住的关係,逐渐地就消除了一切身麤重和心麤重。这个「麤重」是什麽意思呢?是无堪能的意思,没有堪能性,没有这个能力。没有什麽能力呢?就是没有修学圣道的能力。这个现在常常地静坐,就把这个无堪能性,逐渐地消除了;有了身堪能、心堪能,就是「能令一切身心适悦,生起一切身心轻安」,你时常地静坐,就能使令这个身体,这个身和心适悦,感觉到舒服。初开始感觉到舒服,逐渐地就生起了轻安乐了。先生起心轻安乐,而后生起身轻安乐,生起轻安乐,那就表示得定了。那最低限度得未到地定,超过了欲界定,进一步地成就了未到地定。这时候身体有轻安乐,而这个时候就身心有堪能性,有堪能调伏烦恼、堪能得圣道、堪能够利益众生,有很多很多的堪能。

  酉三、结

  是名生轻安作意。

  这「轻安作意」,是这样意思了。

  申四、淨智见作意

  云何淨智见作意?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即用如是内心寂静为所依止;由内静心数数加行,于法观中修增上慧,是名淨智见作意。

  这个「生轻安作意」,只是成就了止,成就了奢摩他,也就是得了未到地定,得了未到地定以后,虽然也是不错了,但是还没有俱足,还应该再学习「淨智见作意」。怎麽样学习呢?「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就是「于时时间」,从时至时,「即用如是内心寂静为所依止」,就是时时地,你不要懈怠,用这个所成就的内心寂静为所依止,这个「所依止」就是住处,就是用「内心寂静」为住处、为基础。

  「由内静心数数加行」,由于你成就了内心的寂静,由这个寂静的心,这一念心,「数数」的「加行」,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修行。怎麽修行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于法观中」,实在就是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在四谛裡面,修这个四念处的时候,「修增上慧」,修习这个殊胜的智慧,那麽就是观法无我、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些智慧,「是名淨智见作意」。你在这个内心寂静的基础上,继续地修无我观,修无我观,「是名淨智见作意」,这就是使令你的智见得清淨,没有我、我所的执着了,那麽就得圣道了,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这个「淨智见作意」:这个智慧就是见;见就是指智慧。这个智慧是决断的意思,见是推求的意思,由于观察推求,而得到这样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主要是指无我的智慧说。这个从文字的佛法,学习什麽叫做无我?但是事实上,心裡面还是有我、我所的;现在由于在奢摩他裡面,时常地修无我观,就使令你文字上,无我的智慧得清淨,真实地证悟了无我的道理,而在内心裡面没有我、我所的执着了;没有我、我所的执着,那麽贪瞋痴也逐渐地轻微,所以叫做「淨智见作意」。

  未二、广(分二科) 申一、可厌患法(分三科) 酉一、标

  彼修行者,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如是于漏及漏处法,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

  这是第二科是「广」,前面第一科是「略」解释四种作意。现在下面是「广」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可厌患法」,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彼修行者」,就是这位禅师,「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观察这个老病死,是可厌恶的。「如是于漏及漏处法,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因为时常的观察这个可厌恶的法,思惟它的过失,于是乎,如是你这样的修行之后,你内心裡面,就有起了变化,什麽事情呢?「于漏」就是烦恼,「及漏处法」,就是生烦恼的因缘,这些事情。「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你对于这个事情,就是生厌恶心,这是苦恼的境界,就是生热。这个「等热」,就是各式各样的烦恼,它就是火,能令我苦恼。我们没有这样修行的人,我们对于这个烦恼,对于生烦恼的因缘,心裡面感觉没有什麽,没有什麽不对!所以就没有这种生热等热、生厌等厌的这种心情。现在经过时时的修行,这个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对于这个烦恼的厌恶,心裡面有一点不对,心裡面很惭愧、很厌恶它。「及漏处法」,就这个引起烦恼的一些境界。「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

  《披寻记》一○三六页:

  如是于漏及漏处法等者:漏,谓烦恼。诸有漏事,顺生烦恼,名漏处法。烧恼于心及遍烧恼,名热等热。于如是法深见过患,心生弃背,是名为厌。此复三种: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是名等厌。

  「如是于漏及漏处法等者:漏,谓烦恼」,「漏」是比喻烦恼。这个「漏」在《俱舍论》上解释,就是人生疮了,这个疮往外流脓、流血,这叫作「漏」。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都是疮,从这眼耳鼻舌身意,流出来贪瞋痴的烦恼,所以也叫作「漏」。「漏,谓烦恼。诸有漏事,顺生烦恼,名漏处法」,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有不如理作意,就是顺生种种的烦恼。这不如理作意的时候,眼见色的时候,也生出贪瞋痴,乃至意缘法的时候,不如理作意,随顺烦恼的生起。这些生烦恼的因缘,「名漏处法」。

  「烧恼于心及遍烧恼」,这些漏处法,这些烦恼和生烦恼的因缘,就像火似的,能够烧恼于心,烧恼自己的心。这是你常常静坐的时候,有多少相应的人,会有这种感觉,感觉起了烦恼的时候,这种味道是这样子的。我们不静坐的人,没有修正念的人,生了烦恼,感觉没有什麽不对!感觉还很好。所以现在这个修行的人,当然还是没成功的,他就感觉烦恼生起了,烧恼于心。「及遍烧恼」,就是普遍的都感觉到不合适,见到佛、去拜佛的时候,感觉到惭愧,唉呀!我弟子某某,生了烦恼,我一看经的时候,生了惭愧心,看见同梵行者,唉呀!你们都很好,我生了烦恼,时常地、普遍地感觉到烧恼,感觉到被火烧了,「名热等热」。

  「于如是法深见过患,心生弃背」,这个修行人对于这件事,心裡面生烦恼这件事,「深见过患」,深深地看见了这是有过失、有灾患的,「深见过患,心生弃背」,这个心自动地,就生起了弃背烦恼的心情,厌弃烦恼的心情,「是名为厌」,这也叫作厌。

  「此复三种」,这个「厌」还有三种不同,「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就是观察这个是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是名等厌」,这叫作等厌。这一切法是无常的,这一切法是苦的,是变坏法故。

  酉二、徵

  何等名为可厌患处?

  这是第二科是「徵」,前边是「标」。「彼修行者,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如是于漏及漏处法,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这是「标」。下边第二科是「徵」。「何等名为可厌患处」呢?这是「徵」,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酉三、释(分二科) 戌一、标

  略有四种可厌患处。

  「略有四种可厌患」的地方,这是「标」,下面是「列」出来。

  戌二、列

  谓自衰损及他衰损,现在会遇正现前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若自兴盛及他兴盛,过去尽灭离变坏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

  这个四种可厌患法,是那四种呢?第一种是「自衰损」,第二种是「他衰损」。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倒楣了,这叫做衰损。你的可意的事情,你满意的事情给破坏了,身体健康是我所满意的,忽然间身体不健康了,这是衰损。这些老、病、死的事情,都是这样子。「及他衰损」,不是我衰损,别人有了这种事情,「现在会遇正现前时」,这个衰损的事情,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是现在「会遇」,与这个衰损的事情相会遇了,「正现前时」,倒楣的事情正现前的时候,这叫作「自衰损」或「他衰损」。

  「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这个这些不如意的事情现前的时候,你应该怎麽办法呢?应该「如理作意」,根据经论上佛菩萨的法语,来观察这件事,而且应该「数思惟故」,一次又一次的思惟。「成可厌处」,这件事就成为可厌烦的地方了。

  「若自兴盛,及他兴盛」,这是第三、第四可厌患处。「若自兴盛」,若自己满意的事情正现前时,及他人满意的事情正现前的时候;说我的朋友,现在正是有些如意的事情出现了,那麽这都是叫作兴盛。「过去尽灭,离变坏时」,这些兴盛的事情是过去时候,那麽就是不是现在,所以站在现在的立场来看,是「尽灭」的时候,没有了,这些兴盛的事情灭了。「离」,与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觉,有距离了,因为不是现在。「变坏时」,就是这些兴盛的事情,转变了、破坏了、没有了。

  「如理作意数思惟故」,你能够如理作意,数数的思惟这件事「成可厌处」,这个兴盛的事情,及他兴盛的事情,这是一个可厌患的地方,而且你要数思惟才能够厌患,不数思惟,还是欢喜这件事的。

  申二、可欣尚法(分三科) 酉一、标

  即彼行者,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如是于彼生欣乐故,能令其心极成津润,融适澄淨。

  这是第二科「可欣尚法」,前面是「可厌患法」,现在这裡是可欣尚法,就是你所尊重的,非常有功德的事情。分三科,第一科「标」。

  什麽叫作「可欣尚法」呢?「即彼行者,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譬如说三十七道品,这个圣道,这是一个可欢喜的事情;但是我原来的心情,并不是那麽积极的欢喜,那我现在应该「令心欣乐」,时常地思惟它的功德,心裡就会生起欢喜了。

  「如是于彼生欣乐故,能令其心极成津润,融适澄淨」:「如是于彼生欣乐故」,对这个圣道生欢喜心的关係,你今天也这样思惟观察,明天也这样思惟观察「能令其心极成津润」,就能够使令自己的心「极成津润」,就被这些可欣尚法的威力所滋润了。所滋润了有什麽好处呢?「融适澄淨」,这个「融」就是消遣的意思,消遣出去一切的污染。这个「适」,就是归的意思,归于「澄淨」,归于清淨了,能令自己身心清淨。

  酉二、徵

  何等名为可欣尚处?

  前面是「标」,这第二科是「徵」。什麽是「可欣尚」的境界呢?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酉三、释(分三科) 戌一、标

  略有三种可欣尚处。

  简单的说,有三种值得我们特别欢喜的地方。这是「标」,现在「列」出来。

  戌二、列

  一者、三宝,二者、学处清淨尸罗清淨,三者、于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心无怯弱。

  「一者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二者学处清淨尸罗清淨」,第二个就是所应学得这些清淨的戒律。这时候分两句:「学处清淨」,是初受戒的时候;下面第二句「尸罗清淨」,是受戒以后,能够持守,令他身心清淨。这是可欣尚法,就是戒律。「三者于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心无怯弱」,这也是一个可欣尚法,就是「于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就是对于自己在佛法裡边,所欢喜的圣道,圣道是各式各样的圣道,「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深深的相信,这个圣道是能断烦恼,能见真理的,是真实不虚的!这种境界。「心无怯弱」,对于修学圣道,能断惑证真,这件事心裡面很勇勐,而不怯弱。

  戌三、释(分三科) 亥一、于三宝所(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随念三宝,令心欣乐?

  下边是解「释」,前面是标「列」,下面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于三宝所」的学习。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随念三宝,令心欣乐」呢?这是「徵」,下边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念差别」,「念差别」,就是念三宝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佛宝」。「云何随念三宝」的功德,令我们的心,对三宝发欢喜心呢?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念差别(分三科) 玄一、佛宝

  谓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谓蒙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大师。

  「谓作是念」,谓我应该这样的警觉我,「我今善得如是大利」,我现在能够获得这样的大利益,什麽呢?「谓蒙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大师」,就是我能够得到佛陀的慈悲,为我作大师,所以这个是一个大善利。

  玄二、法宝

  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谓善说法毘奈耶中,我得出家。

  这是第二个大善利。谓「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这样的大利益,什麽大利益呢?「谓善说法毘奈耶中」:「善说法毘奈耶」,一个法、一个律,在这个地方「我得出家」,我能够在这个地方,能够出家,做了比丘、做了比丘尼。

  玄三、僧宝

  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谓我与诸具戒、具德、忍辱柔和、成贤善法同梵行者,共为法侣。

  这是第三个「僧宝」,前面一个「法宝」,一个「佛宝」。「我今善得如是大利」,得什麽大利呢?「谓我与诸具戒、具德」,这个比丘、比丘尼,具足了清淨戒、具足了定慧的功德。「忍辱柔和」,他在大众裡住,他能够忍受他人的羞辱,这些;而他的性格不粗暴,特别的柔和。「成贤善法」,这位比丘、比丘尼,成就了「贤善法」,就是圣人的功德,前面有提到。「成贤善法同梵行者,共为法侣」,这些同修圣道的人,和我做好朋友;我一出家了,这些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共为法侣」。

  地二、欣当得

  我今当得贤善命终,贤善殒没,当得贤善趣于后世。

  这是第二科「欣当得」。

  「我今当得贤善命终」,我现在已经出了家,在这三宝裡面生活,我应该在三宝裡面有所成就,能断惑证真,能成就阿罗汉道。「贤善命终」,心裡面没有贪瞋痴,贪无馀断、瞋无馀断、痴无馀断,成就了大智慧的境界。这样的人,临命终的时候,是很安详自在的,所以是贤善的命终。「贤善」的「殒没」,得阿罗汉叫作「贤善命终」;如果得三果、得二果、得初果的时候,就是「贤善殒没」,就是虽然是死,死得很好,他心裡面正念分明,没有烦恼的现行,所以叫做「贤善殒没」。

  「当得贤善趣于后世」,如果是没得阿罗汉道,那你不能入涅槃,由初果、二果、三果都是这样。但是这个时候,「当得贤善趣于后世」,那麽你心裡面也是有圣道的,有无漏的圣道,当然没有阿罗汉那麽圆满。可是因为你有圣道的关係,得到了贤善的圣道,「趣于后世」,就是来到后世,后世的时候,心裡面也还是有圣道的。

  天三、结

  如是名为:随念三宝,令心欣乐。

  前面这一段文,这就是「随念三宝」,念佛宝、法宝、僧宝,「令心欣乐」,使令心裡面欢喜。我在这样的境界裡面出家,修学圣道,心裡面欢喜。

  《披寻记》一○三七页:

  我今当得贤善命终等者:〈意地〉中说:「清淨解脱死者,名调善死。」(陵本一卷十五页)与此义同,又此亦名调伏死。摄事分说:「谓于现在世,已调已伏,无有随眠,而命终已,未来自体,不复生起,亦不摄取有随眠行,不摄取彼以为因故,解脱生等众苦差别,亦复解脱贪等大缚。(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页)此说贤善趣于后世,其义应知。

  「我今当得贤善命终等者:〈意地〉中说」,前面〈意地〉中是说,「清淨解脱死者,名调善死」,就是没有见烦恼,也没有爱烦恼,从这二种烦恼裡面得解脱的人。可见「当得贤善命终等者,〈意地〉中说,清淨解脱死者,名调善死。」就是没有见烦恼、没有爱烦恼,他死的时候,就是叫做调善,「名调善死」。这三业被佛法所调和,成为纯清淨的三业了,所以死亡的时候,是贤善的境界。「(陵本一卷十五页)与此义同」,这裡说是「我今当得贤善」,就和〈意地〉那话是一样的,也得到阿罗汉道了。「又此亦名调伏死」,这个阿罗汉死的时候,叫做「调伏死」,就是所有的烦恼都清淨了,心裡面与圣道相应,就叫做「调伏死」。

  「摄事分说:谓于现在世,已调已伏,无有随眠」,谓这个修行人,就是现在世,他常常的修四念处,他现在世「已调已伏」,他的烦恼已经调善了,已经降伏了,「已调已伏」。「无有随眠」,所以没有烦恼的种子了。「而命终已,未来自体,不复生起」,这个身体的果报结束了,命终已。「未来自体」,未来色受想行识的体「不复生起」了。

  「亦不摄取有随眠行」,而这个阿罗汉也不再创造,「摄取有随眠」的这种事情,这是有过失的事情。「不摄取彼以为因故」,他不摄取随眠,这是圣道的因故。「解脱生等众苦差别」,解脱了生老死这些苦恼的差别法。「亦复解脱贪等大缚」,前面是解脱生老病死,这是果说的;「亦复解脱贪等大缚」,是约因说的。为什麽有生老病死?因为你有这个大贪,很大的贪心。这是(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页)。「此说贤善趣于后世,其义应知」,这裡说「贤善趣于后世」,这个事情,就和(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页),说的意义是一样的,应该知道。

  亥二、于学处等(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随念学处清淨、尸罗清淨,令心欣乐?

  怎麽叫做「随念学处」的「清淨尸罗」?这「学处」不是无学,是学处。他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都是学处,这些圣人,他们有清淨的尸罗,「学处清淨」还有「尸罗清淨」,「令心欣乐」,使令心裡面欢喜这个戒律。这是「徵」,「云何随念学处清淨、尸罗清淨,令心欣乐?」下面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显随念」。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释」。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显随念(分三科) 玄一、释

  谓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谓于如来应正等觉大师,善说法毘奈耶,善修正行声闻众中,我得与彼同梵行者,同戒、同学、同修慈仁身语意业,同其所见,同其受用。

  「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这底下就是解「释」,说我现在能得到,能成就这样的大利益,什麽利益呢?「谓于如来应正等觉大师,善说法毘奈耶,善修正行声闻众中,我得与彼同梵行者,同戒、同学」,就是「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谓于如来应正等觉大师,善说法毘奈耶,善修正行」,我在这样的清淨的大环境裡面,能修行八正道,「善修正行」。「声闻众中」,声闻众中都是修八正道的。「我得与彼同梵行者」,我和这些声闻人,是同修梵行的人。「同戒」,戒和同修,都是一样的戒。「同戒、同学、同修慈仁身语意业」,还能够共同的学习「慈仁」的,慈悲仁爱的身语意,身也是慈悲、语也是慈悲、意也是慈悲,这三业都是这样子的。

  「同其所见,同其受用」,我和这些圣人,同是一个见地,他们也是观法无我,我也观法无我,但是他们是成功的人。「同所受用」,共同地受用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这是六和敬。前面「同戒」,就是戒和同修,「同修慈仁」的「身」业,慈仁的「语」业,慈仁的「意」业,这是身语意业都是和的。「同其所见」,这是见和同解,就是共同的有无我论的思想。「同所受用」,就是财,利和同均。加起来就是六和敬。

  玄二、结

  如是名为:随念学处清淨、尸罗清淨,令心欣乐。

  这是第二科,结束这一段文。前面这段文所说的话,也就是「随念学处清淨、尸罗清淨」,你能这样子忆念:我受戒的时候清淨,受戒以后我又能持戒清淨。「令心欣乐」,心裡面发欢喜心。

  地二、释欣乐

  谓无悔为先,发生欢喜。

  第二科「释欣乐」。「无悔为先」,因为你持戒,持戒就没有悔的意思。如果你犯戒,你就会后悔,那就有忧恼了;现在因为「无悔」,持戒清淨「为先」,开始的时候我原先就是持戒清淨。「发生欢喜」,我没有犯戒的过失,心裡欢喜。

  《披寻记》一○三七页:

  我得与彼同梵行者同戒同学等者:此说六种可爱乐法应知。谓同修慈仁身语意业,及与同戒同见同所受用。

  这是六和敬。

  亥三、于证差别(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于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心无怯弱处,令心欣乐?

  这是第三科「于证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于自所证差别」,用自己现在的智慧,能知道自己在佛法僧裡面,所成就的各式各样的功德。「深生信解,心无怯弱」,我深生的圣道,有了信心,我也可以得圣道,所以「深生信解,心无怯弱」。「处」,欣乐之处,令心欣乐,你能在这个地方,使令心生欢喜心。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信有堪能(分三科) 玄一、释

  谓作是念:我今有力、有所堪能尸罗清淨,堪为法器。得与如是同梵行者,同清淨戒;得与有智正至善士,同其所见。我有堪能精勤修习如是正行,于现法中,能得未得,能触未触,能证未证。由是令心生大欢喜!

  这第二科,前面是「徵」,这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信有堪能」。分二科,第一「释」。

  「谓作是念」,这个修行人,他心裡面这样忆念:「我今有力」有能,「有所堪能」。他因为持戒清淨,所以他心裡有这个想法:我今有力量,什麽力量呢?有所堪能。什麽呢?「尸罗清淨」,我决定能持戒清淨。「堪为法器」,我这个清淨的身语意业,可以做为载道的器具,堪为法器。

  「得与如是同梵行者,同清淨戒」,我能够和这些同梵行的人,共同的持清淨戒。「得与有智正至善士,同其所见」,我又能够与有智慧的,「得与有智正至」,这个「正至」就是「至正」。这个「正」就是法性,「至」就是达到法性这裡,就是与法性相应的圣人,那就是阿罗汉,从初果到四果都是这样子。有智至正正至的善士「同其所见」,我的所见与他是相同的。

  「我有堪能精勤修习如是正行」,「我有堪能」,我持戒清淨,所以有这个能力能精进地修学,「如是正行」,就是四念处。「于现法中,能得未得,能触未触,能证未证」,说是有堪能性,有什麽堪能呢?就是「于现法中」,就是现在,不是将来,「能得未得」的圣道,「能触未触」的圣道,「能证未证」的圣道,就是能得四果了。「由是令心生大欢喜」,还没得四果,但是自己思惟自己持戒清淨,将来能得四果,这样思惟的时候,心裡生大欢喜。

  玄二、结

  如是名为:于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心无怯弱处,令心欣乐。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于自所证」的「差别」,我将来能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深生信解」,深深的相信,我有这种堪能性。「心无怯弱」,不会说我不能,我不能得圣道了,不会有这个想法,「心无怯弱」。「令心欣乐」,虽然没得圣道,认为自己能得圣道,心裡就生欢喜了。

  地二、信后所证

  又由前后勇勐精进,已得安住所证差别;由随念此,复于后时所证差别,深生信解,令心欣乐,是名异门。

  这是第二科「信后所证」,前面是前,得圣道之前,现在是「信后所证」。

  「又由前后勇勐精进」,由于初发心的时候,也勇勐精进的学习佛法;那麽以后又相信自己能得圣道,都会勇勐精进地。「已得安住所证差别」,说这个人,能够安住在这样清淨信心的境界裡边,还有种种不同的功能。

  「由随念此,复于后时所证差别,深生信解」,由于他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这样子忆念,「复于后时所证差别,深生信解」,我在佛法裡面,能得到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所证的差别,「深生信解,令心欣乐」,心裡面也欢喜。「是名异门」,那就是对于三宝,是三个门。由于念,持戒清淨这裡面有六和敬;又由于前后勇勐所证的差别,这些事情就叫做「异门」,有这麽多的门,可以悟入圣道。

  午二、明修习(分三科) 未一、辨相(分二科) 申一、得安住(分二科) 酉一、释

  彼修行者,于可厌法调练其心,于能随顺诸漏处法有厌患故,令心不向、违逆、弃背,离隔而住;于可欣法悦润其心,于出、于离所生诸法有亲爱故,令心趣向、附着、喜乐,和合而住。

  这是「明修习」,前面是「辨」这个「体相」,现在是开始修行了。

  「彼修行者,于可厌法调练其心,于能随顺诸漏处法有厌患故」,厌患这些染污法,能够欢喜这清淨的善法。「彼修行者,于可厌法调练其心,于能随顺诸漏处法有厌患故」,对于烦恼和烦恼因缘有厌患故。「令心不向」,使令他的心,不趣向这烦恼染污。「违逆」烦恼的染污,「弃背」烦恼的染污,「离隔而住」,和这些染污法有距离,有距离这样子住。「于可欣法悦润其心」,对于可欢喜的佛、法、僧,和这个圣道,他是「于可欣法悦润其心」,是可欣慕的法,用它来滋润自己的心。

  「于出、于离,所生诸法」,对于修学圣道能够「出」,已得圣道,就能「离」了这染污的境界;于在出的时候是因,在离的时候是果。「所生诸法」的功德,有亲爱故,这有爱心、有亲爱心。「令心趣向、附着」,他现在还没得圣道,但他因为生欢喜心,心裡面就「趣向」,向于圣道去;「附着」,心裡面常常有加行,有圣道的气氛。「喜乐,和合而住」,有「喜乐」与心「和合而住」,有圣道的「喜乐」与身「和合而住」。

  酉二、结

  如是彼心,由厌由欣二种行相,背诸黑品,向诸白品,易脱而转。

  这是第二科是「结」,前面是解「释」完了,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如是彼心」,前面这一段文说的情形,说这一位禅师的内心,「由厌由欣」,心裡面厌恶这些有过失的法。「由欣」,有欢喜这些有功德的法门。这个「厌」和「欣」这「二种形相」,使令它能「背诸黑品」,弃捨一切有过失的事情;「向诸白品」,心裡面念念趣向于清淨功德法。「易脱而转」,这「易脱而转」有二个解释:一个是用厌离心、背弃心,弃捨一切染污法,这是一个。「向诸白品」呢?心裡面念念趣向于清淨的功德法。用这个,一个厌、一个欣,来熏习自己的心,使令我们的心容易解脱一切烦恼,而成就圣道,叫作「转」。这是一个解释法。第二个解释看《披寻记》。

  《披寻记》一○三八页:

  背诸黑品向诸白品易脱而转者:谓心长夜爱乐杂染,今得转变,令清淨故。

  「背诸黑品向诸白品易脱而转者:谓心长夜爱乐杂染」,我们的心,我们没有修行的心,长夜欢喜杂染法。「今得转变,令清淨故」。这叫作「易脱而转」。

  申二、能升进

  其心如是背诸黑品,由调练心作意故,向诸白品。由滋润心作意故,于时时间,依奢摩他内摄持心。由生轻安作意故,于时时间,于法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由淨智见作意故,如是彼心于时时间,为奢摩他、毘钵舍那之所摄受,堪能与彼一切行相,一切功德,作摄受因。经历彼彼日夜刹那腊缚须臾,逮得升进。

  这是第二科「能升进」,前面是「得安住」,现在是「能升进」。

  「其心如是」,那个修行人的内心是这样子,「背诸黑品」,弃捨这一切黑品。「由调练心作意故」,因为时常的调练心作意,所以能够背诸黑品。「向诸白品」,由于他背诸黑品,所以就能够向诸白品。「由滋润心作意故」,由用白品来滋润其心的作意故,「于时时间,依奢摩他内摄持心」,向裡面摄持其心,令他不要向外攀缘。「由生轻安作意故」,因为这样子,就是你常常静坐了,修奢摩他了的关係,所以你内心裡面有这样的相貌。

  「于时时间,于法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这是「由淨智见作意故」。「于时时间,于法思择」对于这个色、受、想、行、识的法,思择是苦、空、无常、无我,思惟不淨。「于时时间,于法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这是四种慧行。「由淨智见作意故」,这四种慧行,就是能清淨你的智慧,能清淨你的见地的作意故,所以有这件事。

  「如是彼心于时时间,为奢摩他、毘钵舍那之所摄受」,像前面这个文的说明,就可以知道彼禅师,发心修禅的这个禅师,他的内心裡面「于时时间」,为奢摩他的止、毘钵舍那的观所摄受、所熏习、所栽培。「堪能与彼一切行相,一切功德,作摄受因」,所以他这时候有堪能,与彼一切加行的事情,及一切由加行而成就的功德,作为摄受因。你能这样修行,就是能成就一切形相,能成就一切功德,能成就这样的圣道之因。

  「经历彼彼日夜刹那腊缚须臾,逮得升进」,你时时的为奢摩他的止、毘钵舍那观的熏习,在「经历彼彼日夜」,那样的、那样的,一天也和这个初夜、后夜,和刹那刹那的和腊缚和须臾,「逮得升进」。不要说是多少昼夜、多少年,经过一天就有进步了,「逮得升进」,成就了进步。这个用功相应的时候,你这一天一天都感觉到有进步;我们那麽用功不相应的人,老是那样子,停留在那裡,就是这个虚妄分别心,就是不能改变过来。这个用功相应的人,昨天心裡面还有执着,今天这执着没有了,那就是很明显的有进步了。

  未二、举喻(分二科) 申一、令堪任

  譬如黠慧锻金银师,或彼弟子,于时时间烧鍊金银,令其弃捨一切垢秽;于时时间投清冷水,令于彼彼庄严具业,有所堪任调柔随顺。

  这是第二科「举」譬「喻」,分二科,第一科是「令堪任」,使令他有这个能力。

  「譬如」这个「黠慧」,就是有智慧的「锻金银师」,这个金师和银师,锻鍊这个金银师的人,「或彼」那个金银师的徒弟。「于时时间烧鍊金银」,他在工作的时候,时时的去烧鍊这个金银,令它精緻。「令其弃捨一切垢秽」,烧鍊金银干什麽呢?使令金银弃捨一切垢秽,你不断鍊的时候,金银裡面还是有垢秽的;现在经过烧鍊,金银就把裡面的垢秽弃捨了。「于时时间投清冷水」,烧鍊了以后,还要时时间把它投入到清冷水裡面,冷也就是水。

  「令于彼彼庄严具业,有所堪任」,这个「烧鍊」是令它弃捨一切垢秽,「投清冷水」,就是「令于彼彼庄严具业,有所堪任」,就是使令这个金银,成为各式各样的庄严具的这种业,就是作这种事情,有堪能性,使令这个金银有这个能力,使令它作各式各样的庄饰品,很容易就作成了。「调柔随顺」,这个金银,它本身是调柔,能随顺那个金师、银师,及彼弟子作什麽、什麽样的器,都能作上来。

  申二、成所作

  于是黠慧锻金银师,或彼弟子,以其相似妙工巧智,善了知已,用作业具,随其所乐庄严具中,种种转变。

  第二科「成所作」,前面是「令堪任」,这是成就所作的器。

  「于是黠慧锻金银师」,这样子烧鍊金银,还时时的投入清冷水,于是乎这个有智慧的锻金银师,「或彼弟子,以其相似妙工巧智」,徒弟的妙工巧智和师父相似。「善了知已」,就知道这个金银成就了,有这种堪能性了。「用作业具」,就用这个金银造成各式各样的器,各式各样的庄严具。「随其所乐庄严具中,种种转变」,都可以作成了。

  未三、合法(分二科) 申一、为得堪任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为令其心弃背贪等一切垢秽,及令弃背染污忧恼,于可厌法深生厌离;为令趣向所有清淨善品喜乐,于可欣法发生欣乐。

  前面是举譬喻,这是合法,分二科,第一科是「为得堪任」。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这个精勤修止观的这个人,「为令其心」,金银是什麽,金银就是譬喻自己的心,「为令其心弃背贪等一切垢秽」,弃捨这个贪、瞋、痴的垢秽,心裡面有这个垢秽。「及令弃背染污忧恼,于可厌法深生厌离;为令趣向所有清淨善品喜乐」,弃捨一切垢秽,及令弃背染污的忧恼,这个垢秽,昨天说过:这初开始用功修行,就是断除五盖的烦恼,也就是于十相裡面,生种种虚妄分别心,「及令弃背染污的忧恼」。「弃背」,断除五盖以后,就是欲寻思、恚寻思这些染污的忧恼,就是修行人,他没有得圣道的时候,他对于自己得圣道这件事,还是有忧恼的,但是这个忧恼也不清淨,「弃背染污忧恼」。「于可厌法深生厌离;为令趣向」,为令自己的心,「趣向所有清淨善品」的「喜乐」。修止观之前,对清淨法的喜乐,对染污法的厌离,要有这样的心情才可以,现在这裡就表示这个意思,「于可欣法发生欣乐」,发生欢喜心,所以去修止观的时候,心裡是欢喜的。

  申二、随乐成办

  于是行者,随于彼彼欲自安立,或奢摩他品,或毘钵舍那品,即于彼彼能善亲附,能善和合,无转无动,随其所乐种种义中,如所信解,皆能成办。

  这是第二科「随乐成办」,随你喜乐的事情都能成就了。

  「于是行者」,你前面你已经准备好了,对染污法的厌恶,对清淨法的好乐,你准备好了,这个行者「随于彼彼欲自安立」,随这个行者,这个行者,那个行者,各各行者;这个人愿意修不淨观,那个人愿意修缘起观,就是「彼彼欲自安立」,想要这个样子成就。「或奢摩他品,或毘钵舍那品」,或者先修奢摩他,或者先修毘钵舍那品。「即于彼彼能善亲附」,这位修行者,他欢喜这样子,他就能够「彼彼」法门,他就能这样去修了,去修学「能善亲附」,「能善和合」能使令那个法门,和自己一念心相合,心与止相合;心与观相合。「无动无转」他不退转,他不失掉。「随其所乐种种义中,如所信解,皆能成办」,随他所欢喜的种种的义中,种种的境界裡面,就是五停心,如所信解的都能成办,而不是说空话了。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处之三

  辰二、如应安立修习作意(分二科) 巳一、总徵

  云何初修业者始修业时,于修作意如应安立,随所安立正修行时,最初触证,于断喜乐心一境性?

  这是第二科,如应安立修习作意。这是第五科的安立,分四大科,第四科是修作意处。修作意处解释裡边分两科,第一科是最初应修四作意念,这已经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如应安立修习作意。分两科,第一科是总徵。怎麽叫做初修业的人,始修业的时候,对「于修作意如应安立,随所安立正修行时,最初触证,于断喜乐心一境性?」怎麽能够成就未到地定,就是这麽个意思。第二科别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正教诲。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列。

  巳二、别释(分三科) 午一、正教诲(分二科) 未一、总标列

  谓善通达修瑜伽师,最初于彼依瑜伽行初修业者,如是教诲,善来贤首!汝等今者应依三种取相因缘,

  「谓善通达修瑜伽师,最初于彼依瑜伽行初修业者」,先说到这个老师,这个「善通达」修止观的这个人,他对他的弟子应该怎麽样教导呢?「最初于彼依瑜伽行初修业者」对他这个弟子,「如是教诲」就应该这样子来教诲他。怎麽教诲呢?这下面解释了,「善来贤首!」你到这裡来学习止观太好了!「贤首」贤者、贤中之首。「汝等今者应依三种取相因缘」,「汝等」可见这不是一个人,如今者,现在应以三种取相因缘,那三种呢?

  或见、或闻、或心比度增上分别,取五种相。

  「或」者由「见」分别「取五种相」,「或」者由「闻」「取五种相」,「或心比度」也就是内心裡面起这样、这样观察,这样说:我也没有见,也没有闻,就是我「心」裡面这样「比度」,也就知道这样「分别」。「取五种相」,你要拿到这五种事情。那五种呢?

  一、厌离相。二、欣乐相。三、过患相。四、光明相。五、了别事相。

  要拿到这五种相,这是总标列。下面是问答辨,分两科,第一科举不淨观为例,分三科第一科是问。

  未二、问答辨 申一、举不淨观(分三科) 酉一、问

  问:若依瑜伽行初修业者,是其贪行,由不淨观调伏,云何教彼取五种相?

  「问:若依瑜伽行初修业者,是其贪行」,假设根据这个禅,「瑜伽」就是禅,就是止观,根据这个禅,修行的初修业的人,这个人是个什麽根性的人,「是其贪行」他的贪欲心是特别强的人,假设这样。「由不淨观方可调伏」,那麽这样的人呢,应该要假借不淨观的方法才能够调伏这个贪心。「云何教彼取五种相」,那麽这个人要怎麽样教导他取择这五种相貌呢?这第一科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回答。回答裡边分二科,第一科是最初教诲。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取五种相。分四科,第一科厌离相及欣乐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取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厌离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取相的因缘。分两科,第一科是闻因缘。分四科,第一科是病衰损。

  酉二、答(分二科) 戌一、最初教诲(分二科) 亥一、取五种相(分四科) 天一、厌离相及欣乐相(分二科) 地一、辨取相(分二科) 玄一、厌离相(分三科) 黄一、取相因缘(分二科) 宇一、闻因缘(分四科) 宙一、病衰损

  答:应如是教诲:善来贤首!汝等随所依止彼彼聚落、村邑而住于中,若闻所馀彼彼村邑、聚落,或男或女先受安乐,后遭苦厄;

  「善来贤首」,这位老师就招呼这位弟子,「汝等随所依止彼彼聚落、村邑而住于中」,你们,随你们依止的「彼彼聚落」,那个聚落,又一个聚落,在「村邑中」。「依止彼彼聚落、村邑」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而住其中」就是住在那个村落、住在那个城市。这个《瑜伽师地论》自己解释了,「依止」是住的意思,「而住于中」。「若闻所馀彼彼村邑、聚落,或男或女先受安乐,后遭苦厄。」,原来是身体健康,生活很安乐的,后来突然间就有了苦恼了、有病痛了,这是病衰损。下面第二科是寿命衰损。

  宙二、寿命衰损

  或彼男女自遭重病,命终殒没;

  或者那个男,或者是那个女,遇见很严重的病就死掉了。第三科,眷属衰损。

  宙三、眷属衰损

  或彼男女所有知识、亲戚、眷属遭如是苦。

  或者那个男女「所有的知识」,就是他认识的人,这是一般的人,「亲戚」就是和他有亲厚关係的人,成亲戚了。他是一个族姓裡边的人,「遭如是苦」遇见了这个病苦,或者是这个命终殒没的事情,这是眷属衰损。第四科是财宝衰损。

  宙四、财宝衰损

  或彼聚落村邑边际丧失财宝;或是他来彊敌所作,或火所烧,或水所漂,或由恶作而有丧失。

  「或彼聚落村邑边际丧失财宝;」他的财宝失掉了。「或是他来彊敌所作」,为什麽财宝失掉了呢?或者是另外别的人来了,是强敌,有强大力量的敌人给他抢去了。「或火所烧,或水所漂」,那麽失掉了财富。「或由恶作而有丧失」,或者是由于作种种有罪过的事情,失掉了财宝。

  《披寻记》一○四一页:

  或由恶作而有丧失者:谓由宿所作业,非福增上之所引故。

  或由前,过去所作的事情,这种事情是非福,不是有功德的事情;但是这个力量很大的,就是引发出来这些有贼盗来抢你的财富,或者火所烧,或者水所漂这些事情。

  或由不善修营事业而有丧失,或由不善处分事业而有丧失,或为非爱共财得便而有丧失,或由家火而有丧失。

  或者是这个人,他不善于作种种事业,那麽他把财宝失掉了。「或由不善处分事业而有丧失」,或者说事业已经开办了,但是已经发生事情的时候不善于处理,那麽失掉了财富。「或为非爱共财得便而有丧失」,或者是彼此间有怨恨的人,不怀好意,不怀好意和你共财,共同管理这个财富,得到机会的时候,就把财富偷跑了,这样子有了丧失。「或由家火而有丧失」,就是说这些事情,这是闻因缘这样子。

  宇二、见因缘

  若汝现见非是传闻。

  这第二科是见因缘,前面是闻因缘,这是见因缘。「若汝现见」,你所看见的,非是传来的听人说,不是听人说的。

  或即于此村邑聚落,非是所馀村邑聚落,或非是此村邑聚落,亦非他人,即汝自身。

  「或即于此村邑聚落,非是所馀」的,别的「村邑聚落」,「或非是此村邑聚落,亦非他人,即汝自身。」不是别的人,说别的人有财富丢掉了,是你自已自身。

  先所触证勐利乐受,后还退失,广说如前。

  就是你自家,你自己,你以前的时候你触证,你能享受到勐利的乐受,后来忽然间又失掉了,「广说如前」,像前面这一段文裡面所说的。

  黄二、应深厌恶(分二科) 宇一、辨相(分二科) 宙一、于诸衰损(分三科) 洪一、标

  汝既如是闻已、见已,应当生起深心厌患。

  「汝既如是闻已、见已」,前面是取相的因缘,现在第二科应生厌患。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分两科,第一科于诸衰损,先是标。「汝既如是闻已、见已」,你既然这样子(这是善达瑜伽师对弟子这样说)汝既如是闻已和见已,得到这些消息,「应当生起深心厌患」,你应该生起深深的厌患这些事情。

  如是生死甚为重苦,所得自体极大艰辛,

  「如是生死」在生死裡边的人,「甚为重苦」,有很大的痛苦,「所得的自体极大」你所得的生命是特别辛苦的呀!

  《披寻记》一○四二页:

  所得自体极大艰辛者:有寻有伺地中说,有生艰辛苦,其义应知(陵本九卷十一页)

  生艰辛苦,就说这个人无始劫来,在人受种种苦,也可能到三恶道裡受种种苦,也可能做过鹿,也可能是做过猪、做过羊,无量劫来受到人家的宰杀,流的血都过四大海,乃至到自身流血很多很多,乃至饮母亲的乳也过四大海。这个得了各式各样的果报,受了各式各样的痛苦,太多了!所以极──深心厌患,应该这样子。

  而于其中有如是等自他衰损差别可得。

  得到这个生命体的苦恼的境界,过去的事情是不知道了,「而于其中有如是等自」衰损「他衰损」的「差别可得」现实可以知道,现在是可以知道。

  洪二、列(分二科) 荒一、病等

  谓无病衰损、寿命衰损、眷属衰损、财宝衰损。病、病法性、死、死法性。  「谓无病衰损、寿命衰损、眷属衰损」,前面是标,这裡是列出来,分两科,第一科是有病的衰损、有寿命的衰损、有眷属的衰损、有财宝的衰损;病,病的法性;死,死的法性。后边这两句怎麽讲呢?

  《披寻记》一○四二页:

  病病法性等者:于现在世若病,若死苦相现前,名病及死。若于现在虽未现前,而于未来定当现前,名病法性,及死法性。所得自体性应尔故。  「病病法性等者:于现在世若病,若死苦相现前,名病及死。」这个病和死现前了,这叫病及死。「若于现在虽未现前」,说我现在也没有病,更没有死。那麽这个时候是什麽情形呢?「而于未来定当现前」你将来一定会有病,一定会死掉的,「名病法性,及死法性。所得自体性应尔故」。我们得到这个身体,他自然应该是这样子,不可能永久没有病,永久也不死,不可能的。

  荒二、戒见

  复有一类淨戒衰损、正见衰损。  这是第二科。第二科有一种人,「淨戒衰损」他不是说他的健康,有病的病衰损、财富的衰损,不是指这个。是他的淨戒衰损,他破了戒,淨戒没有了,这是一种衰损。「正见衰损」说这个人的戒没有衰损,戒没有衰损,但是这人的思想不对,有邪知邪见了;这是两种衰损。有的人正见没有衰损、戒衰损了;或者两种都有,戒也衰损了,见也衰损了。

  洪三、释

  由是因缘,彼诸众生于现法中住诸苦恼,于当来世,往诸恶趣。

  这是第三科解释,前面第一科病等衰损,第二科戒见衰损,这是标列,现在第三科解释。什麽解释呢?「由是因缘」由于病等的衰损,由于戒见衰损的因缘,「彼诸众生于现法中」这些衰损的众生,在现在、现在的生命体里面,就安住诸苦恼里面了,受到这样的衰损,心情很苦恼。「于当来世,往诸恶趣」,你戒衰损了,正见衰损了,作了很多恶事!那麽当来是跑那裡去?跑到三恶道裡面去受苦去了。

  宙二、于诸兴盛(分二科) 洪一、标

  诸兴盛者,虽现法中住诸安乐,于当来世往诸善趣,而是无常,于彼无常现可证得。

  「诸兴盛者,虽现法中住诸安乐」,这是第二科,「于诸兴盛」。前面「于诸衰损」,这是于诸兴盛中分二科,第一科标。「诸兴盛者」,说我没有衰损,我也是戒也没有衰损,见也没有衰损,财富也没有损失,健康也没有损失,那这样「诸兴盛者,虽现法中住诸安乐」,那他没有事情了,他心情快乐了。「于当来世往诸善趣」,因为你戒不衰损,所以有很多功德,没有什麽过失,那麽「于当来世」,就不会到三恶道去,那麽到那儿去呢?「往诸善趣」,或者天上或者人间,在这裡享受五欲之乐。「而是无常」,这有什麽不好呢?「而是无常」人间天上的这些五欲之乐不是永久为你享受的,它是无常的,会有变化的。「于彼无常现可证得」,说是怎麽知道无常呢?现在就看出来嘛,人世间也有很富贵的人,它都是无常了;天上的人时间久一点,终究有一天也是死掉了,所以「于彼无常现可证得」,应该可以觉知道的。

  洪二、辨

  若有领受兴盛事者,后时衰损定当现前;诸有领受衰损事者,后时兴盛难可现前。诸兴盛事,皆是难得易失坏法。

  「若有领受兴盛事者,后时衰损定当现前;」前面第一科是标,现在第二科是辨。「若有领受兴盛事」的人,这如意的事情很多、很多令他很感觉快乐,但是你要知道「后时衰损」决定会出现的,就是如意的事情会失掉了。「诸有领受衰损事者,后时兴盛难可现前」,已经有衰损的事情出现了,出现了以后又有兴盛事情出现,这事是不容易,不容易的。「诸兴盛事,皆是难得易失坏法」,这些令人满意的事情呢,你的身体的健康失掉了,失掉了你再想健康还不容易,说财富失掉了,还想要有财富,不容易。「难得易失坏法」,不容易得到而容易失掉的都是。

  宇二、劝修

  如是汝应深心厌患,极善作意,如理受持。

  这第二科是劝修,「如是」像前面说的你应该深心厌患,对于兴盛的事也好;衰损的事也好,都不是好事情,你应该厌离它。「极善作意」,你要特别努力去观察它,都是令我们苦恼的事情。这个衰损的事情令我们苦恼;这个兴盛的事情也是令我们苦恼,就是坏苦了。这样你应该特别的观察,要有这样的认识。「如理受持」,你要合理的去受持这件事,你不能忘失了、忘掉了。这个衰损的事情令人苦恼谁不知道呢?就是兴盛的事情令人苦恼,你要特别知道啊。

  黄三、当喜乐断(分二科) 宇一、辨相(分二科) 宙一、应不放逸

  如是处所,难可保信。

  这是第三科,当喜乐断。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不放逸。「如是处所,难可保信」,在这个世间上无常的境界裡边,很难令你决定相信的,可以保证令你相信,没有这回事情。

  我今于是生死流转,未般涅槃,未解脱心,难可保信如是衰损、兴盛二法,勿现我前。

  「我今于是生死流转,未般涅槃,未解脱心,难可保信」,这等于解释前面这句话「于如是处所,难可保信」。我现在在生死裡流转的人,我没有入涅槃,没能证悟不生不灭诸法寂灭相,那麽我的心就是没得解脱。说我现在相信善恶果报,我不敢做恶事,那靠不住的,过几天就不又相信了,就「难可保信」。那这样说:有时候做善,有时候也会做恶的;你有如是因,也就有如是果。「衰损、兴盛二法,勿现我前」,衰损的事情和兴盛的这二种事,都是令人苦恼的,不要现在我前,不要跑到我头上来。

  勿彼因缘,令我堕在如是处所,生起勐利、刚彊、辛楚、不适意苦。

  不要那些衰损的因缘、兴盛的因缘,堕在我这裡,「令我堕在如是处所」裡面,生起来特别勐利、特别刚彊的辛楚,辛楚就是苦恼。「不适意苦」不能顺我意的这种苦恼。

  即由此事增上力故,我当至诚喜乐于断,修不放逸。

  由于他人的衰损,或自家的衰损,我应该得到,从这个经验上得到智慧的力量,我当至诚的、欢喜的断烦恼,烦恼是众苦之本,我要不要放逸,努力的修止观。

  宙二、应多安住

  又我如是多安住故,当于无义能作边际。

  这是第二科「应多安住」,又我这样子安住于正知正见裡边,修学止观「当于无义」,就有可能对于无意义的事情做个边际,到此为止,再不做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了。

  宇二、劝修

  如是汝应极善作意,如理受持。

  这是第二科「劝修」,前面这一大段文,你应该极善作意,特别的在心裡边思惟观察,思惟观察得到智慧了,就如理的受持不要失掉这个智慧。

  玄二、欣乐相(分二科) 黄一、正辨取相(分二科) 宇一、标

  汝取如是厌离相已;复应精勤取欣乐相。

  前面是厌离相,这下边就是欣乐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正辨取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标。「汝取如是厌离相已」,这是结前,前面你这样子去观察这个厌离相已,「复应精勤取欣乐相」,你还应该努力的拿到这个欢喜的这件事,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于欢悦。分三科,第一科是正观察。又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别辨相裡边由意乐。

  宇二、释(分二科) 宙一、于欢悦(分三科) 洪一、正观察(分二科) 荒一、别辨相(分二科) 日一、由意乐

  当自观察所受尸罗,为善清淨?为不清淨?

  应该自己观察自己,所秉受的戒法,「为善」为是能够清淨的守护了?为是不清淨的守护,有所违犯呢?

  我或失念,或不恭敬,或多烦恼,或由无知,于诸学处有所违犯。

  这样子观察自己,「我或」者是由「失」掉了「正念」我犯了戒;或者是对于戒没有恭敬心;或者是烦恼太多犯了戒;「或由无知」,我不知道犯戒,那麽就犯戒了。「于诸学处有所违犯」,或者失念的时候有所违犯,或者不恭敬,乃至无知有所违犯。

  既违犯已,我当如法以其本性增上意乐,于诸学处发起深心更不毁犯。

  我以前这样子犯了戒,「我当如法」我应该如法,如佛所规定的这个法和毘奈耶,「以其本性增上意乐」,我要用我原来的本愿,我原来受戒的时候,我发了勇勐的心。「增上」,特别有力量的意愿,我想做个大法师,我想要得圣道,「于诸学处发起深心」,对于佛说的这个戒法,要发起深深的恭敬心「更不毁犯」,不再毁犯了。

  《披寻记》一○四三页:

  以其本性增上意乐者:谓由最初胜善法欲,求受淨戒,是名本性增上意乐。

  「以其本性增上意乐者:谓由最初胜善法欲」,最初你出家的时候,有善法欲,「求受淨戒,是名本性增上意乐。」

  日二、由加行

  我于所作,当正应作,于非所作,不复当作。

  这是由加行,前面是发愿,这是由愿而行。「我于所作」,我对于所应该做的事情,我应该努力的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于非所应做的事情,以后不要再做了。

  荒二、举要言

  以要言之,于诸学处,当令增上意乐圆满,亦令所有加行圆满。

  这是举要言。「以要言之」,这前面这一大段文的要意应该是这麽说:「于诸学处」的戒法,「当令增上意乐圆满」,要使令自己有强大的意愿,使令这个戒法能够圆满。有圆满的意乐要守护这个戒,要先要有这样的愿。「以令所有加行圆满」,也令在事实上这个身口意经历一切境界上,也要努力的做到,不要违犯戒法。

  洪二、显胜利

  汝于如是正观察时,若自了知戒蕴清淨,虽不作思,我当发起清淨无悔,然其法尔尸罗淨者,定生如是清淨无悔。

  「汝于如是正观察的时候」,这前面都是正观察,正观察的时候,「若自了知戒蕴清淨」,我所受的戒,我守护的很清淨。「虽不作思,我当发起清淨无悔」,虽然不必特别的去思惟,「我当发起清淨无悔」。这个清淨,我没有犯戒,我是持戒清淨,我心裡面就不会后悔,我不思惟,我持戒清淨就不会后悔,不用这麽思惟。「然其法尔尸罗淨者,定生如是清淨无悔」,可是自然是持戒清淨的人,他内心一定是有个清淨,我戒清淨我就不后悔。

  若起如是清淨无悔;虽不作思我起欢悦,然其法尔无有悔者,定生欢悦。

  「若起如是清淨无悔」呢?「虽不作思我起欢悦,然其法尔无有悔者,定生欢税」,一定生欢喜心。

  洪三、结所依

  如是且于一种欢悦所依处所,汝应生起清淨无悔为先欢悦。

  这是第三科结所依。「如是」像前面这一段文,「且于一种」,就是持戒这一件事,是「欢悦所依处所」,「汝应生起清淨」戒,没有违犯,我就不会后悔,因为「无悔为先」而就连接的时候就有欢喜心,就是这样子。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5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5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