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5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5

 

  天三、相(分二科) 地一、自相(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寻思诸欲自相?

  现在的文是解释七种作意的第一种「了相作意」。「了相作意」裡面分六科。第一科是「义」,第二科是「事」,这两科已经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是解释「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自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寻思诸欲自相?」这位修行人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他的愿望不是修出世间的圣道;想要得色界四禅。想要得色界四禅,他现在是在未到地定裡边,心裡边还有欲,还有欲界男女的欲障碍他不能成就色界初禅,那麽怎麽办法呢?就是要作如是毘钵舍那观。前面的「义」、「事」讲完了,现在讲这个「相」。就是在未到地定裡边,你先入未到地定裡,然后在定裡边寂静住一段时间;当然到了这个程度,他先寂静住一个钟头、两个钟头都可以,然后再修毘钵舍那观。「云何寻思」就是怎麽样观察欲界的诸欲的「自相」呢?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二种」。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标二种

  谓正寻思此为烦恼欲;此为事欲。

  这就叫做「自相」。就是你在未到地定的奢摩他裡面「正寻思」,要认真地去观察:这是「烦恼欲」,这是「事欲」,这样观察。这个「烦恼欲」只限于你内心你有这个欲的烦恼,思惟这欲的事情。这个「事欲」是做那件事,做那件欲的事当然也是有烦恼的。这个烦恼欲是没有事,没有做那件事;他们两个有点分别。这是标出来这两种欲。

  黄二、广差别(分二科) 宇一、事欲摄

  此复三种。谓顺乐受处、顺苦受处、顺不苦不乐受处。

  这第二科「广差别」,再详细地解释它的差别相。分二科,第一科是「事欲摄」。就是属于「事欲」的范围的。

  「谓顺乐受处,顺苦受处,顺不苦不乐受处」,分这麽三种。「顺乐受处」,这个「处」就是境界,你做这种欲的事情这个境界是「顺」,随顺能引发出来乐的感觉,这是一种境界。「顺苦受处」,这个境界能够随顺引发出来苦痛的感觉。「顺不苦不乐受处」,这又有第三种的差别。

  《披寻记》一○六五页:

  此复三种等者:此说事欲三种差别:谓彼事欲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如是极恶诸受之所随逐,故得处名。

  「此复三种等者:此说事欲三种的差别:谓彼事欲或顺乐受,或者是顺于苦受,或者顺于不苦不乐受。如是极恶诸受之所随逐,故得处名」。在欲界裡边的人都是有欲的;你是天也好,你是鬼也好都有欲,畜牲也好也是有欲,这种「极恶」劣的这些诸受,「随逐」这个众生而不分离而不弃捨的,所以叫做「处」。这个「处」当然是眼识、耳识…,前五识所接触的境界,但是也包括你内心的妄想境界,也叫做「处」。

  宇二、烦恼欲摄

  顺乐受处是贪欲依处,是想心倒依处;顺苦受处是瞋恚依处,是忿恨依处;顺不苦不乐受处,是愚痴依处,是覆恼诳谄无惭无愧依处,是见倒依处。

  这是第二科「烦恼欲摄」。「顺乐受处」是贪欲摄,这个乐受是你的心接触到境界的时候有乐的感觉,这乐的感觉出现了以后会有什麽事情呢?「是贪欲依处」,你的内心就有贪欲了,就是爱着这个乐受;这个贪欲是以乐受为依止而生起的。「是想心倒依处」,就是想倒依处、心倒依处。这个「想」是取相,你心裡面取着那个境界,那个境界的相貌显现在你心裡面,就是「想」。这个「想」是颠倒的,这是一个错误的一种想法。这个「心倒」是什麽意思呢?这个「心」是指烦恼说的,你接触到乐受的时候,你就在这裡生了贪心了,那就叫做「心倒」。

  这个「想」,在还没有生贪欲之前取着那个境界,而不知道那个境界是有过患的,是有灾难的,是虚妄不真实的,不知道;认为是真实的,那叫「想倒」。「心倒」就在「想倒」为依止而生起贪心了,所以是「心倒依处」。

  「顺苦受处是瞋恚依处」,如果这个欲的境界令你生苦恼了,这个时候是瞋恚心的依止处,你心裡面就愤怒了,也就是这个苦恼令你生瞋心。「是忿恨依处」,这个「忿恨」和「瞋恚」实在是一回事,但是在时间上有差别;就是当时叫做「瞋恚」,这件事过去以后你心裡面还是瞋恚,这就叫做「忿恨」,忿恨不捨。这个顺苦受处是瞋恚、忿恨的依止处。

  「顺不苦不乐受处是愚痴依处」,如果这个欲的境界,这个时候也没有令你生苦恼,也没有令你感觉到快乐,也不苦也不乐的这个境界的时候,是愚痴的依处。因为这个时候你没生贪心也没生瞋心,你心裡面也不知道这也是虚妄的,也是虚假的,你不知道这是毕竟空的,这是一个有大灾难的地方,你不知道就叫作「愚痴依处」。

  「是覆恼诳谄无惭无愧依处」,这是「覆烦恼」,我们前面是讲过的,「覆」就是隐覆、隐藏,我有不对的地方我隐藏,我好像很清淨,隐藏叫做「覆」。这个「恼」是触恼,我去触恼这个人叫他苦恼,这是「恼」。「诳」就是欺诳前面那个人。谄媚、「无惭无愧」的依止处。这「惭」和「愧」有什麽不同呢?其实我们也是讲过,就是自己做错误的事情,自己还没有羞耻心,那麽叫做「无惭」。这个「无愧」,就是我做了错误的事情没有羞耻心,我看见这个有道德的人,看见佛菩萨的时候我心裡也没有羞耻心,这叫做「无愧」。这愚痴的依处,就是覆烦恼、恼烦恼、诳烦恼、谄烦恼,无惭无愧的烦恼的依止处,从这裡引发出这麽多的烦恼。

  「是见倒依处」,前面说到想倒、说到心倒,这裡又说到「见倒」。这个「见倒」是什麽意思呢?这「见」有一个智慧的意思,他有所见,有见地。就是他做这种事情,他说出来一大段的理由:我是对的,这个叫做见倒。这就是有智慧的人才能说,没有智慧的人,只是有想倒、有心倒,还没有见倒。常、乐、我、淨这是四种颠倒,这个想倒、心倒、见倒这是又三种颠倒,加起来就是七种颠倒,颠倒依处。

  玄三、结

  即正寻思如是诸欲,极恶诸受之所随逐;极恶烦恼之所随逐。是名寻思诸欲自相。

  这是第三科是结束这一段文。前面说「思惟诸欲自相」,什麽叫「诸欲自相」?就是「正寻思」,不是马马虎虎地;是很郑重地在奢摩他裡面观察。观察「诸欲」、色声香味触各式各样的欲,这些欲裡面有「极恶」的,极大罪过的诸受「之所随逐」,就前面说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的随逐,随逐你。「极恶烦恼之所随逐」,有了这麽多的受,由受而又起了很多的烦恼,贪烦恼、瞋烦恼、覆、恼、诳、谄、无惭无愧这些烦恼,这些烦恼也随着都来了。「是名寻思诸欲自相」,「寻思诸欲自相」就是这样子,你就在奢摩他裡这样思惟,就像前面这样思惟。

  从这些佛菩萨的开示裡边,我们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们内心裡面的欲很不容易断掉,很不容易把它熄灭了;把它消灭了,不容易的。如果我们出了家,不修不淨观那个欲……你修不淨观,都可能还没修成功;你不修不淨观,你那个欲能除掉吗?

  这是思惟诸欲的「自相」,这底下第二科「共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地二、共相(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寻思诸欲共相?

  寻伺诸欲的「自相」,像前面讲不淨观的时候说得很多;你这样思惟,它有强大的力量能够调伏使令欲烦恼不动,有这个力量但不能断,还是不能断。要断这个欲的烦恼,那就得要思惟这个「共相」才可以,「共相」是有力量。不过这个人他是修世间法,世间禅、不是出世间禅。

  「云何寻思诸欲的共相」呢?就是一切的欲共有这样的相貌,这叫做「共相」。

  这是「徵」,下边就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苦」。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苦

  谓正寻思此一切欲,生苦、老苦,广说乃至求不得苦等所随逐,等所随缚。

  当然这还是在奢摩他裡边寻思观察,你不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观,没有用。我只是把这经论不淨观的文我读一读、心裡想一想,没有用,一点作用没有,不能调伏这个欲的烦恼的,不能。但是现在是在奢摩他裡面可不同,奢摩他也做如是观的时候,它的力量大,能调伏,能叫你没有欲,能叫你离欲的。

  「正寻思此一切欲」,这一切的色声香味触的欲,当然最重的就是男女的欲。有「生苦」,欲界的人,所有的众生去受生都是有欲,不然他不受生;你就是到地狱的众生,去得果报的时候也是有欲,他要生欢喜心,欢喜那地方那才能去,不然不会受生的,不会堕落地狱的。所以都有生的苦恼,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恚苦,「乃至」到「求不得苦」,这麽多的苦「等所随逐」,就随逐这个欲,你若有欲就有这麽多的苦随逐你,你不受,不可以;你非要受不可的,你有什麽大的本事都不行的,这苦来了你非受不可。「等所随缚」,随逐你、或者我一下子就把它摆脱了,那也应该…;不是;它绑住你了,「等所随缚」,它绑住你,你解脱不了的。我只是欢喜欲,我不欢喜苦;不行,你欢喜欲,这苦就和它在一起,它们是姊妹在一起的。「等所随缚」,缚住、困住你,你想解脱,不可以。你要做如是观:你若有欲就有这麽多的苦啊!

  黄二、无常

  诸受欲者,于圆满欲驱迫而转,亦未解脱生等法故;虽彼诸欲胜妙圆满而暂时有。

  这底下第二是「无常」。前面是思惟「苦」,作苦观;欲是苦,现在这说无常观。

  「诸受欲者」,这一切享受欲的人,「于圆满欲驱迫而转」,就是感觉这个欲还不圆满,还要再好一点!再好一点!再圆满一点!你受这样的欲的逼迫,你受这个欲的逼迫,你这样的圆满欲这个希望心「驱迫而转」,它驱使你、逼迫你去活动,想办法更好一点!想办法更好一点!「亦未解脱生等法故」,当然你希望这个欲更好一点,总感觉它不满足,再好一点!这当然是这个人也没有解脱生老病死这些苦恼的境界。

  「虽彼诸欲胜妙圆满,而暂时有」,虽然有的人福报大一点,他的欲就比一般人好一点,那个欲就「胜妙圆满」;但是圆满是圆满,「而暂时有」,也是暂时的,不会永久的,随时忽然间就被破坏了、败坏了、就变了,变成冤家了,变成苦恼了!

  玄三、结

  是名寻思诸欲共相。

  这是思惟这个无常,思惟苦;这是一切欲的共相,都有这种相貌的。

  天四、品(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寻思诸欲麤品?

  前面是第三科,思惟诸欲的自相和共相。现在是第四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麽样来寻思观察诸欲的麤品?这麤劣蔽劣的这一类的,不是好东西,怎麽样观察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标黑品」。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标黑品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皆堕黑品。

  就是你在奢摩陀裡面,你郑重地观察这麽多的欲都是有过患的,都是污秽的,这样思惟它「皆堕黑品」。这是「标黑品」。下面第二科解释黑品的差别,分五科,第一科「举譬喻」。

  玄二、释差别(分五科) 黄一、举譬喻

  犹如枯骨,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如大毒蛇,如梦所见,如假借得诸庄严具,如树端果。

  「犹如枯骨」,这个欲「堕黑品」,怎麽叫做「堕黑品」?「犹如枯骨」,就像那个「枯骨」,那骨头上没有肉了,只是骨头。这个欲就像枯骨似的,没有肉,但是有点味道;有点味道,就一直啃这个骨头,啃了还不能饱满,因为没有肉不能饱满,但是还捨不得,这个欲就是类如枯骨;不能令你饱满,但是你还是感觉到有味道,不能放弃,所以犹如枯骨。

  「如凝血肉」,就像凝聚很多血在裡边的肉,这个欲就譬喻像那个凝血的肉似的。「凝血肉」有什麽过失呢?就是在《阿含经》说得详细;为众鸟所逐。就是一隻鸟啣了一块肉,其他的鸟统统来争。说是你的各式各样的欲很好,就引起了很多的问题。

  我们说晋朝,晋朝有个石崇;这个时候还是西晋的时候,这个石崇他的妾侍裡有个绿珠,这个人美而艳,大概这个美是特别出众的。当时晋朝赵王伦把惠帝推倒了,但是他没有杀他,他把他囚在一个地方。这个赵王伦用孙秀做相,孙秀和这个石崇……,石崇是荆州刺史,这也是很大的官,但后来又跨台了。当然有钱的人和作官的人都是在一起;这个石崇可能把这个妾介绍给孙秀,大家见面了。孙秀这个人就向石崇说:「把你这个妾侍送给我」。石崇不送给他,这个时候孙秀就火了,孙秀就在赵王伦…,赵王伦这时候等于是个帝王的帝位;向他说坏话,就把石崇杀掉了。这个绿珠听说石崇死了,绿珠就从楼上跳下来自杀而死。其实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多得很;《三国志》的貂蝉和吕布、董卓的事情,也都是这麽回事情。说「如凝血肉」。

  「如草炬火」,就是这个草把它堆在一起点起了火了;这个欲就像火似的,你亲近它就是被火烧,令你苦恼,这是「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若众多的炭火在一起,你烧饭、烧菜都可以;但是一小分炭火还不能成事的,不行,不能成什麽事情。「如大毒蛇」,这个欲就像大毒蛇似的;你亲近它呀,无恶不做啊!很多的苦恼的事情。「如梦所见」,像梦裡面看见的事情很满意!一醒梦,没有了;所以这一切的欲也像梦中所见的事一样,很快的就变了,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如假借得诸庄严具」,这个美好的境界是借来的,这还要还人家的,也是要无常的啊!「如树端果」,就像那个树最高的地方有一个果熟了,你想要取那个果,危险,可能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你若亲近欲就会有这些问题。

  这是说这个「堕黑品」,解释黑品用这些譬喻来解释。

  《披寻记》一○六六页:

  犹如枯骨等者:此中广引一切世间共成譬喻,显示诸欲八种过患。〈思所成地〉说:又彼诸欲如枯骨故,令无饱满。如段肉故,众多共有。犹如草炬,正起现前极烧恼故。非法因缘,如大火坑,生渴爱故,增长贪爱。如蟒毒故,贤圣远离。如梦见故,速趣坏灭。犹如假借庄严具故,仗託众缘。犹如树端烂熟果故,危亡放逸所依之地。(陵本十七卷四页)此中引喻,名少分别,然义无异。如是显示诸欲过患深重应知。

  「犹如枯骨等者:此中广引一切世间共成的譬喻」,大家都承认这件事。来「显示诸欲」的「八种」的「过患」,前面那一共是八种。这〈思所成地〉我们已经学过了,〈思所成地〉说:「又彼诸欲如枯骨故,令无饱满;如段肉故,众多共有。犹如草炬,正起现前极烧恼故」,就表示欲现前的时候,就是像火似的来烧你啊!

  「非法因缘,如大火坑」,这个欲是非法的因缘,是罪过的因缘,就像那个大火坑似的,你亲近这个欲,到火坑裡出不来了。「生渴爱故,增长贪爱」,你亲近欲的时候你就会生你的「渴爱」,怎麽叫「生渴爱」呢?「增长贪爱」,你亲近欲;今天也亲近,明天也亲近,就使令你的贪爱越来越厉害,那叫做「生渴爱」。

  「如蟒毒故」,像大蟒蛇的毒似的,你亲近牠就为蟒毒所害。「贤圣远离」,佛法中的贤人、圣人都远离这个蟒毒,远离欲于欲的。「如梦见故,速趣坏灭,犹如假借诸庄严具故,仗託众缘」而有,也很容易就坏败了。「犹如树端的烂熟的果故啊,危亡放逸所依之地」,你亲近欲有危险,有丧失生命的危险,是令你放逸的一个「所依之地」,因此而放逸。(陵本十七卷四页)那个文。

  「此中引喻」名少有差别;前面说是「如凝血肉」,但前边是如「段肉」,是有一点差别。「名少差别,然义无异」,所诠的义没有差别。「如是显示诸欲的过患深重应知」。

  这用这麽多的譬喻来解释诸欲的差别,这个有罪过的行相。下边第二科「摄诸苦」。

  黄二、摄诸苦

  追求诸欲诸有情类,于诸欲中、受追求所作苦;受防护所作苦;受亲爱失坏所作苦;受无厌足所作苦;受不自在所作苦;受恶行所作苦。如是一切如前应知。

  「追求诸欲诸有情类,于诸欲中」,这个追求诸欲的人;我们出了家是追求圣道。若是中年出家,他当然明白这件事;我们小孩子出家,不是太懂这个事情,没有这个经验。那麽追求诸欲的这些人,「于诸欲中,受追求所作苦」,追求这些欲,追求的时候要做种种的方便,你才能可能会拿到,很辛苦。「受防护所作苦」,你若拿到了欲以后又怕失掉了,要保护它也很辛苦。按现在来说,要专业知识;你说你有很多钱,你要保护它,要有知识才可以;如果没有知识,钱可能很快就失掉了。「受亲爱失坏所作苦」,如果你没有知识保护,或者有知识也没有保护住,把所亲爱的这些欲都失掉了,心裡面特别苦,苦的不得了!「失坏所作苦」。

  「受无厌足所作苦」,说是我没有失掉,我这个所有权一直是属于我的;一直是你的,你还是不满足,你有这麽多你还是不满足,不满足还要继续的活动,也还是辛苦,还是辛苦的!「受不自在所作苦」,你有了欲的时候,你继续发展这个欲,还是不自在的,很多的事情来冲击你;有人来同你说话;这人来干什麽来者?打我主意的吧?很多很多的问题。特别有财富的人,特别有欲的人,他的疑惑心很多很多的,心情不自在。我们什麽也没有的人,谁来了,不想这个事情,所以「受不自在所作苦」。

  「受恶行所作苦」,如果是佛教徒相信因果可能好一点;如果不相信因果的人,那若对是我不利的时候,我就是要採取种种非法手段来伤害对方的,那就有「恶行所作苦」。「如是一切如前应知」,这麽多的苦,「摄诸苦」。

  《披寻记》一○六六页:

  如是一切如前应知者:如前于食知量中说有追求种类过患。此中一一,如彼广释应知。(陵本二十三卷八页)。

  黄三、显过患(分二科) 宇一、五种过患(分二科) 宙一、标

  如世尊说:习近诸欲,有五过患。

  这是第三科「显过患」。这第一科是「举譬喻」,第二科是「摄诸苦」,现在是第三科「显过患」。分二科,第一科是「五种过患」分二科,第一科「标」。

  「如世尊说:习近诸欲」,「习近」就是亲近,就是同这个欲去接触,去亲近它;亲近它本来认为是快乐的事情,而佛告诉我们有「五种过患」。这是「标」,下面是第二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少滋味等」。

  宙二、释(分五科) 洪一、少滋味等

  谓彼诸欲,极少滋味,多诸苦恼,多诸过患。

  「谓彼诸欲,极少滋味、多诸苦恼」,「谓」你所追求的诸欲,就是你追求到了,那个乐的滋味不多,令你满意的地方不多;而「多诸苦恼」,其他还有很多苦恼的事情令你苦恼。「多诸过患」,有了很多的苦恼,你心裡面就苦;有苦恼的境界现前,你心裡面就苦恼,这就是过患,很多的过患。这是第一个过患。第二是「无厌足等」。

  洪二、无厌足等

  又彼诸欲于习近时,能令无厌、能令无足、能令无满。

  「又彼」那麽多的欲,在你亲近它的时候,「能令无厌」,实在那个欲有很多苦恼境界,但是能叫你不厌烦,你感觉到好;这个事情怪不怪?「能令无足」,你感觉到好、还感觉不满足,还要再好!就是这样「能令无足」。「能令无满」,没有限期地永久的追逐下去,「满」是限期。没有限期,没有说到这个时候我就不要欲了,没这个事情的;并且今生有欲,来生还是有欲,一直的延续下去的,「能令无满」。这是第二个过失。

  洪三、佛等呵责

  又彼诸欲,常为诸佛及佛弟子贤善正行正至善士,以无量门呵责毁訾。

  这第三科「佛等呵责」。「又」是那麽多的欲,这个凡夫所欢喜的欲,常是为「诸佛」正等觉者,及佛陀的弟子;佛陀的弟子是什麽样人呢?是「贤善」者,就是非常的诚实,没有过失、没有过患,修学圣道的人。「正行」,不做一切颠倒的事情。「正至」,他的内心得到了清淨的智慧,到了第一义谛那裡。到第一义谛那裡他心裡面寂静,就破除一切烦恼的流动;有烦恼的人他心裡不寂静,不管是什麽烦恼心裡不寂静,不寂静他就不能证悟第一义谛。现在「正至」这个「至」,就是到了第一义谛的时候,破除一切烦恼心裡面寂静了;这是佛弟子,就是得圣道的人,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这些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都是这样子;这些人都是「善士」,没有贪瞋痴,有诸功德的人叫「善士」。

  「以无量门呵责毁訾」,这些人都是大智慧人都是过来人,他们用种种的方式「呵责」受欲的人现在有很多很多的罪过,「毁訾」受欲的事情将来有很多很多的苦恼。若是这个人也欢喜欲,他呵责欲是苦恼那不足相信;而现在是佛陀,佛陀的弟子,这些人是大智慧人,他们的说话是可信的;说这些人呵责欲,毁訾这个欲,我们应该相信。

  洪四、诸结增长

  又彼诸欲,于习近时,能令诸结积集增长。

  第四科。「又彼」那麽多的欲,在你亲近他的时候;「习」就是亲近的意思。「能令诸结积集增长」,能令你很多的烦恼都栽培出来了;「增长」就是烦恼的作用就增长,那个贪心就特别大,瞋心也特别大。原来没有这麽多的贪心,也没这麽多的瞋心;但是你一亲近欲的时候,贪心就会大起来,瞋心就越来越大起来,疑惑心还是更大,不得了!「能令诸结积集增长」,这也是一种过患。

  洪五、无恶不造

  又彼诸欲,于习近时,我说无有恶不善业而不作者。

  这是第五科「无恶不造」。「又彼诸欲」在你习近的时候,「我说」就是佛说,佛说没有「恶不善业」,这种「不善业」不作的;什麽有罪过的事情都会做,然后来满足自己的所欲。

  我曾经和这个给我们造房子的这个建筑师,我说:你们在家人就是努力的工作来赚钱,然后就是努力的享受,在家人就是这样,对不对?他说:是。我说:你说一说我们出家人怎麽回事?他不知道,说:「我不知道」。我们出家人是怎麽回事?是干什麽的?不妨每一天问问自己:「我是做什麽的?」可以这样问一问,然后自己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是做什麽的?

  宇二、八种过患

  如是诸欲,令无厌足、多所共有,是非法行恶行之因、增长欲爱。智者所离,速趣销灭,依託众缘,是诸放逸危亡之地。

  前面是「无恶不造」。「如是诸欲令无厌足」,这麽多的欲你若亲近它的时候,它就对你有压力,令你不满足;没有说是:我不高兴这个欲了,没有这回事。「多所共有」,如果你这个欲特别强的话,那很多人都有权力要和你争,一直的买花去送;「多所共有」。「是非法行恶行之因」,是这个罪过的不合道理的行动,有罪过的事情的一个因缘,你要想受欲,就会做非法行,做恶行。「增长欲爱」,你这个欲爱一直地增长,一直增长。所以我们现在这个烦恼现起来,很容易就生起来;说我现在想要得定,不是那麽容易就现起来的;你今天也静坐、明天也静坐,心裡面还是乱,这个定还生不起来。什麽原因?就是从来没有熏习过。我们烦恼为什麽这麽容易现前呢?从无始以来就老是做这件事嘛,所以很容易生起,所以「增长欲爱」。

  「智者所离」,若相信了佛法的智慧的人,要远离这种事情。「速趣消灭」,因为这个欲,就算你得到了欲,也很快的就失掉了。「依託众缘」,因为它本身它不坚固,它要仗託各式各样的因缘才能有这个欲的,所以它很容易就败坏了。「是诸放逸危亡之地」,你若亲近欲就令你放逸,令你危险啊!生命都丢掉了!

  《披寻记》一○六七页:

  如是诸欲令无厌足等者:此中显示诸欲八种过患,现法后法,如应当知如其次第,喻如枯骨,乃至如树端果,如前已说。言多所共有者,谓为多人共受用故。〈有寻有伺地〉说:受用正法者:与馀慧命者不共。(陵本五卷三页)翻此当知,受用欲尘与馀共有,是故成别,此中共义,如是应知。言是非法行恶行之因者,由非善义,名非法行。由堕恶趣,故名恶行。

  「如是诸欲令无厌足等者:此中显示诸欲八种的过患」,你们数一数这个数是八种。「现法后法如应当知」,有的是当时的过患,有的是后来的过患。「如其次第,喻如枯骨,乃至如树端果」,这是前面的譬喻互相会合。「如前」面已经说过了。

  「言多所共有者,谓为多人共受用故」。〈有寻有伺地〉上面说:「受用正法者,与馀慧命者不共用故」,这个欲是共有的;但是受用正法不是,受用正法不是共有。大家同桌吃饭都是这样,那个人已经得了四禅八定了,我们还是没得;不因为他得,我也就得,没有这回事,你就要自己努力才可以。所以我们从这裡会想到,那人他不守规矩,他放逸,他是他的事情。你自己要努力,如果你不努力,你不能有成就的。他没有成就是他的事,你成就是你的事;你不成就是你的事,他成就是他的事;不共有。不共有这件事,所以「受用正法者,与馀慧命者」是不共有的,所以和世间的欲不同。这是(陵本五卷三页)上说的。

  「翻此当知受用欲尘与馀共有,是故成别」,所以和受用正法是不同的了。「此中共义,如是应知」,应该这麽知道。你说这个地方是我的,这裡有五百亩地,有这麽多的房地产是我的,转眼间就是别人的了,是共有;这是无常的呀!这共有也表示是无常的意思。所以你不要太去执着,特别执着这件事:「这是我的」,这是自己找苦恼吃。「此中共义,如是应知」。

  「言是非法行恶行之因者,由非善义,名非法行,由堕恶趣,故名恶行」,这麽讲,「非善」故名「非法行」,它能使令你堕入三恶道去,所以叫做恶行,这麽解释。

  黄四、明颠倒

  无常虚伪妄失之法,犹如幻化,诳惑愚夫。

  这是第四科「明颠倒」,说这个欲是颠倒的事情。前面第三科「显过患」有五种过患,说到五种过患,另外第二科说有八种过患。现在第四科是「明颠倒」。

  「无常虚伪妄失之法,犹如幻化,诳惑愚夫」,世间上这些欲都是无常的、是变化的、是虚伪的。这无常就好像是常住的,所以我们就被它欺骗了;我们认为是常,就被无常所欺骗了。本来那些欲都是虚伪的,我们认为是真实的,那你就被虚伪欺骗了。这都是虚妄的;无常也是虚妄、也表示欲是虚妄,虚伪也表示欲是虚妄,这都是「妄失之法,犹如幻化」,就像幻术所变化的事情好像真的一样,实在是假的。「诳惑愚夫」,而这些事情就是愚痴人被它欺骗了;我们佛教徒是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被它欺骗啊!

  这是「明颠倒」,就是常、乐、我、淨。无常、苦、无我、不淨,我们偏要执着它是常、乐、我、淨,这是颠倒。

  黄五、出魔障(分二科) 宇一、标

  若现法欲、若后法欲、若天上欲、若人中欲、一切皆是魔之所行,魔之所住。于是处所,能生无量依意所起恶不善法。

  这第五科是「出魔障」,指出来这欲就是魔障。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若现法欲」,就是这个人他现在的生活裡边的境界有欲。「若后法欲」,就后来的、将来的生命体也有一些令你满意的这些欲。「若天上欲」,现法欲、后法欲在时间上说的。「若天上欲、若人中欲」这是约处所说;天上的欲当然好过人间的欲。不管是怎麽样情形,「一切皆是魔之所行」,这都是魔王活动的境界。前面我们也讲过那个魔的地方。「魔之所住」,是魔所居住的地方,就在这裡活动;「魔之所行」是活动,「魔之所居住」就是不离开这个地方。「于是处所,能生无量依意所起恶不善法」,就是在这麽多欲的地方,能生出来很多很多的,依止你的内心生起了「恶不善法」,这就是你不能解脱魔的境界;当然主要是内心的烦恼魔。前面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宇二、释

  所谓贪、瞋、及愤诤等。于圣弟子正修学时,能为障碍。

  「所谓贪、瞋、及愤诤等」,说「魔」,什麽是魔?就是你内心裡面的贪心就是魔,你内心裡面的瞋就是魔,你内心裡面的愤恨、斗诤这些事情都是烦恼魔,就是魔啊!「于圣弟子正修学时,能为障碍」,如果你欢喜到三宝裡边来为圣人做弟子,你修学圣道的时候,你这些贪、瞋、愤诤这些烦恼魔能障碍你,障碍你不能修圣道。

  地三、结

  由如是等差别因缘,如是诸欲,多分堕在黑品所摄。是名寻思诸欲麤品。

  这下面第三科结束这一段。「由如是等差别因缘」,这麽多各式各样的因缘。「如是诸欲,多分堕在黑品所摄」;只有这个佛弟子修了四念处成功的人,那他不是黑品,「在欲而行禅、令魔心愦乱」这是不可思议境界;所以我们凡夫的人那完全都是黑品所摄。「是名寻思诸欲麤品」,这样思惟,就是像这说的这麽思惟,你奢摩他裡就这样思惟。

  天五、时(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寻思诸欲麤时?

  现在是第五科,说到时间。分三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寻思诸欲麤时」呢?下面第二科解释。

  地二、释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去来今世于常常时、于恆恆时多诸过患,多诸损恼,多诸疫疠,多诸灾害。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去来今世于常常时、于恆恆时多诸过患」,就是你认真的在奢摩他裡面去观察,这麽多的欲,这麽多的欲在时间上说是过去的、未来的、和现在的。「于常常时、于恆恆时」就是过去未来,如果你不转变,不修四念处不能离欲的话,你过去未来是常常时在欲裡边,你现在你活二百岁、活一千岁也还是恆恆时在欲裡边的。「多诸过患」,像前面说过诸过患,前面说的多诸损恼,多诸疫疠,多诸灾害,后面还有解释,前面也都说过这些话。

  地三、结

  是名寻思诸欲麤时。

  天六、理(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寻思诸欲麤理?

  这是第六科。一共是六科,现在第六科,思惟这个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又分四科,第一科是「观待道理」,又分二科,第一科「举所由」。

  地二、释(分四科) 玄一、观待道理(分二科) 黄一、举所由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由大资粮、由大追求、由大劬劳、及由种种无量差别工巧业处,方能招集生起增长。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由大资粮」,你在奢摩他裡观察这麽多的欲什麽原因、什麽缘由才能出现呢?「由大资粮」,有大的福德资粮啊!你前生栽培过,做过一些很多的有漏的善法,你在社会上有很大的贡献,对多人有幸福的贡献,对于父母亲属的人都有好心肠的照顾,对于社会上贫苦的大众也有照顾,很多的地方,你办了老人院了,你办学校了,很多的很多的慈善事业,你要这样的资粮你才能出现诸欲的,令你满意。「由大追求」,你做了这个功德有这个资粮,等到今生你还是要去求去,那个欲不会自然来的,你还是要去追求的,不然还不行啊!诸天感觉阿修罗女美,阿修罗的女人比天女还美,诸天人为什麽和阿修罗打仗?也是因为这件事,就到阿修罗的宫殿抢女人去啊!那就是也危险啊,阿修罗有的时候也会打胜仗的,诸天也会打败的啊!诸天多数打胜仗,阿修罗有的时候也会有胜仗,但是情形少;「由大追求」,那样的很不容易啊!「由大劬劳」,你要费多少辛苦啊!

  「及由种种无量差别工巧业处」,各式各样的智慧你才能成就啊!「方能招集生起增长」,你才能来了欲,这欲才能现起,欲才能增长。譬如说现在我们就说这所居住的房子,那要在大学裡面毕业考试及格的建筑师才能造这个房子,那是要有「无量差别工巧业处,方能招集生起增长」,你才能有这样的欲。这叫「举所由」,这欲的由来是这个样子;如果说是我一点善事没有做,你的私心很大,完全没有做善事,你想要欲?没有啊!小小的也可能有一点。

  黄二、明所为

  又彼诸欲虽善生起、虽善增长,一切多为外摄受事;谓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亲友、眷属。

  这是第二科「明所为」,前面是「举所由」。「又彼诸欲」,那麽多的欲虽然是「善生起」,「善」者能也,你有这麽大的资粮,你有这麽大的追求,那麽多的无量差别工巧业处,你是现起了诸欲了;你又能有智慧,使令那个欲得到扩展,我有一千亩一万亩,就是很多很多事情。「一切多为外摄受事」,这些欲都是属于外边的境界,而是你的所有权,这个「摄受」实在就是由你来控制的,但是都是外面的事情。「谓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亲友、眷属」这些人,你去利益这些人,叫这些人都有满意的欲。

  玄二、作用道理(分二科) 黄一、标

  或为对治自内有色麤重四大,糜饭长养、常须覆蔽、沐浴、按摩、坏断、离散、销灭法身,随所生起种种苦恼。

  前面是「观待道理」,要有这麽多的因缘才有这样的欲,底下这裡是「作用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标」。

  这个欲有什麽作用呢?「或为对治自内有色麤重的四大」,我们是在欲界的人;不是在无色界,无色界没有色。我们在欲界的内裡面的有色的这种身体,而这是个「麤重」,粗劣、蔽劣的四大,地水火风,我们不能和诸天比;诸天就是胜妙了。「糜饭长养」,我们得到这个身体,这也是个欲,我们要吃很好的饮食;「糜」是粥饭,各式各样的菜来长养你的身体,这也是个欲。「常须覆蔽」,常须要保护这个身体,「覆蔽」就是买好的衣服来庄严这个身体。还要「沐浴」,还要「按摩」他。「坏断、离散、销灭法身,随所生起种种苦恼」,你保护是保护,他也还是一样会坏,身体会「坏断」、会「离散」、会「销灭」,这些种种的事情会伤害你的身体的。「随所生起」,随着各式各样的因缘就会现起种种的苦恼;说是我得到了欲对我有了所帮助,但是随时也会破坏就会令你苦恼。这样子说就是坏苦;有苦苦、有坏苦、有行苦,那麽这就是坏苦了。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列」。

  黄二、释(分二科) 宇一、别列

  食能对治诸飢渴苦;衣能对治诸寒热苦,及能覆蔽可惭羞处;卧具能治诸劳睡苦,及能对治经行住苦;病缘医药能治病苦。

  「食能对治诸飢渴苦」,有福报的人他那个饮食比一般人好一点、也可能,能对治身体裡面飢渴之苦,这有这个作用。「衣能对治诸寒热苦」,就是那个「覆蔽」,对治这个,「及能覆蔽可惭羞处」。「卧具能治诸劳睡苦」,太辛苦了,你要有卧具可以在那裡休息,「及能对治经行住苦」,你老走路不行,辛苦!有个卧具就可以休息。「病缘医药能治病苦」就是这些。

  《披寻记》一○六八页:

  或为对治自内有色麤重等者:自内所依略由三相应遍了知:一、由自性,二、由因缘,三、由过患。由自性者:谓由有色显馀一切身之共相,及由麤重显其各别身之自相。由因缘者:谓由四大显示一切身共相因缘,及由糜饭长养显示身既生已令住因缘。由过患者复有二种:谓无常性及与苦性。若于寒时为治寒苦常须覆蔽,若于热时为治热苦常须沐浴,涉路作业有劬劳者为治劳苦常须按摩,当知此类名为苦性。手块杖等之所触对破坏法故,刀所触对断坏法故,若终没已埋于地故、或火烧故、或为种种傍生诸虫所食噉故,或即于彼为诸风日所暴燥故,皆是散坏磨灭法性。当知此类是无常性,昔会今乖名为离散。散已变坏最后都尽,名为磨灭。如是种种皆是自内色身所有差别,义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七卷十二页)。

  「或为对治自内有色麤重等者:自内所依略由三相应遍了知」,由三个相貌你就会完全知道了。「一、由自性,二、由因缘,三、由过患」就是由这三相可以知道。

  「由自性者」是什麽意思呢?「谓由有色显馀一切身之共相」,「有色」,当然其中的这个麤重的四大这些事情,自己以外所有有生命的有色相身体的共同的相貌。「及由麤重显其各别身之自相」,这个「麤重」身体裡面有很多问题,说我现在身体很健康,那个病痛就隐藏在那裡这叫做麤重;说我现在我没有烦恼,那烦恼就隐藏在那个无烦恼那个地方,这些种种苦恼的事情都在那裡叫做「麤重」。

  「由因缘者:谓由四大显示一切身共相因缘」,「及由糜饭长养」,要有饮食来长养这个身体。「显示身既生已令住的因缘」,没有饮食长养那个身体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由过患者复有二种:谓无常性及与苦性」这是过患。「若于寒时为治寒苦,常须覆蔽」,要有房子、要有衣服这些事情。「若于热时为治热苦,常须沐浴」,当然现在还有冷气这些事情。「涉路作业有劬劳者,为治劳苦常须按摩,当知此类名为苦性」。

  「手块杖等之所触对」,或者是用手,或者是用块、一个土块、或者一个石头块,或者是木杖等来触对你的身体,那就是「破坏法故」,能把你的身体的健康破坏了。「刀所触对断坏法故」,刀若碰到就把身体弄断了,是「断坏法故」。「若终没已埋于地故」,若死掉了以后就是埋在地裡面去。「或火烧故,或为种种傍生诸虫所食噉故」,被野兽吃了,被这个熊吃掉了。「或即于彼为诸风日所暴躁故」,死掉了没有埋,你暴露在旷野裡边,风日慢慢地也就破坏你了。「皆是散坏磨灭法性」,这个身体…,说我很健康,也一样要死掉,也都是磨灭也无常破坏了,「当知此类是无常性」。

  「昔会今乖名为离散」,以前大家在一起住,现在分开几千万里了,叫「离散」。「散已变坏」,分散了以后又变坏了。「最后都尽」,完全没有了,「名为磨灭」。「如是种种皆是自内色身所有」的苦恼的差别。「义如〈抉择分〉说。(陵本六十七卷十二页)」。

  宇二、总显(分二科) 宙一、料简

  是故诸欲,唯能对治随所生起种种苦恼,不应染着而受用之。

  这是第二科「总显」前边的大意,分二科,第一科「料简」。

  「是故诸欲」,由前面的佛陀的开示,所以我们对于诸欲应该抱持什麽态度呢?「唯能对治随所生起种种苦恼」,我们就应该学习佛法用佛法来对治这些事情,这些烦恼、苦恼的事情。「不应染着而受用之」,我们有这身体的存在还不能不吃饭,也不可以不穿衣服,也不能没有房子,这些事情还都是有,但是你不要执着;还是可以受用,但是不要执着。这是「料简」,第二科是「喻成」。

  宙二、喻成

  唯应正念,譬如重病所逼切人,为除病故服杂秽药。

  「唯」我们修行人就要端正自己的心念,受这些欲的时候我们要内心保持清淨。「譬如重病所逼切人」,「譬如」那个人他得到了很重大的病,这个病来逼迫他像刀切他似的,他受那个苦啊!「为除病故服杂秽药」,那麽这个人为了破除这个病苦,就去服用那个杂秽、污秽的、也很苦的,很苦、很涩、很不好的那个药,就是要忍耐一点,就是这个意思;说我们受用这些事情,我们出家人自己不生产,不要要求太好,就是忍耐一点,忍耐一点能成就圣道就好了,我们能入定就好了。

  玄三、证成道理(分三科) 黄一、至教量

  又彼诸欲,有至教量,证有麤相。

  这是「证成道理」。前面是「作用道理」,现在「证成道理」分三,第一科「至教量」。「又彼诸欲有至教量,证有麤相」,又这麽多的欲「有至教量」就是有佛陀的法语为量;佛陀的法语我们以它为准,可以真实的知道这些欲都是苦,就是「证有麤相」。

  黄二、现证量

  又彼诸欲如是如是所有麤相,我亦于内现智见转。

  第二科「现证量」。前面「至教量」就是要相信佛语知道欲是苦,是这个意思。现在第二科「现证量」呢:「又彼诸欲如是如是所有麤相」,像前面讲的这些苦恼境界,「我亦于内现智见转」,我自己去思惟去,在心内去思惟去,我用从佛法闻思修得来智慧去观察,是的,的确是苦,那麽这叫做「现证量」。

  黄三、比度量

  又彼诸欲有比度量,知有麤相。

  这是第三科「比度量」。「又彼」那麽多的欲「有比度量」,就是这个欲和那个欲去对比去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都是苦恼境界,这就是「比度量」。

  玄四、法尔道理

  又彼诸欲从无始来本性麤秽,成就法性、难思法性,不应思议、不应分别。

  这是第四科「法尔道理」。「又彼诸欲从无始」劫以来,欲的本性就是麤劣的、就是污秽的。「成就法性」,从来就是这样子的。「难思法性」,这件事是不可思议的;为什麽这样子呢?你不要去想了。「不应思议」,不应该去思议,也不要去「分别」去。

  地三、结

  是名寻思诸欲麤理。

  这第三科结束了。

  亥四、总结

  如是名为由六种事,觉了欲界诸欲麤相。

  这第四科「总结」。前边这一大段文就是「由六种事」:这义、事、相、品,乃至到后面这个时、理;「由六种事」就可以「觉了欲界的诸欲」的苦恼相。

  戌二、了初静虑静相(分三科) 亥一、标

  复能觉了初静虑中所有静相。

  这是第二科「了初静虑的静相」,前面是了欲界的有六种苦恼相(觉了欲界麤相)。这下面就是说初静虑淨妙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复能觉了」,说是得未到地定的这位禅师,他在未到地定裡边还应该这样去观察的;什麽呢?「初静虑中所有静相」,这个初禅;色界初禅裡面,超过了欲界的苦恼相,它那裡寂静微妙的相貌你也应该知道。这是「标」。下面解释。

  亥二、释

  谓欲界中一切麤性,于初静虑皆无所有。由离欲界诸麤性故,初静虑中说有静性。

  「谓欲界中一切的麤性,于初静虑皆无所有」,这些苦恼境界初静虑都没有,色界初禅裡没有这些事。「由离欲界诸麤性故」,这个色界初禅为什麽没有呢?因为他远离了欲界的这些苦恼境界,他没有欲了,色界初禅没有欲了所以就没有欲的这些苦恼境界了。「初静虑中说有静性」,没有欲界的苦恼相,就说初静虑裡边有很多寂静的、微妙的境界。这是解释。下面第三科结束。

  亥三、结

  是名觉了初静虑中所有静相。

  申三、结(分二科) 酉一、显名

  即由如是定地作意,于欲界中了为麤相;于初静虑了为静相。是故名为了相作意。

  这是第三科结束,分二科,第一科「显名」。「即由如是定地作意」,这个「定地作意」就是未到地定,你在这个奢摩他裡边这样观察,这叫「定地作意」。「于欲界中了为麤相」,你在欲界裡边你就知道欲界的苦恼相,不是散乱心的境界,是在未到地定裡边这样观察的。「于初静虑了为静相」,你在未到地定裡边观察初禅,它那裡是特别的理想,是我们欲界所不能及的。「是故名为了相作意」,七种作意,把这「了相作意」到这裡解释完了。

  这是「显名」,显示这个「了相作意」的名字的意义,下边还有意思要解释的。

  酉二、辨相

  即此作意当言犹为闻思间杂。

  这是第二科「辨相」,就是辨别这个「了相作意」裡面的情况是怎麽回事。

  「即此作意」,就这个「了相作意」,也就是未到地定裡的作意。「当言犹为闻思间杂」,应该说他虽然达到了未到地定的程度,他还是「为闻思所间杂」的,他内心裡面还是不能够远离闻思,不能放弃这件事,闻思还需要有。

  《披寻记》一○六九页:

  即此作意当言犹为闻思间杂者:谓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觉了欲界麤相,及初静虑静相故。

  「即此作意当言犹为闻思间杂者:谓依教授教诫」,就是这位得未到地定的人,他若想要修初禅他还要亲近善知识。「谓依教授」,要依靠那个善知识的「教授」:这件事情应该这麽做;「教诫」是这件事不可以做,要听他的教导的。「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或者是,不是他去教诫教授,是他依据佛陀的修多罗为你讲,有个本子的;你去听闻那个佛陀说的正法「为所依止」,以佛陀的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就是令初禅的作意现前,那个境界现前。「觉了欲界麤相,及初静虑辨相故」。

  那麽这个成就了未到地定的人,他若进一步想要得到色界初禅,他还须要向善知识学习,向经论去学习,所以「犹为闻思间杂」,还有这件事。

  未二、胜解作意(分二科) 申一、释相

  彼既如是如理寻思,了知诸欲是其麤相,知初静虑是其静相;从此已后超过闻思唯用修行,于所缘相发起胜解;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这是「胜解作意」了,前面的「辨相」和「显名」都是解释「了相作意」,这以下是解释「胜解作意」。七种作意第二个就是「胜解作意」,这「胜解作意」分二科,第一科是「释相」。

  「彼既如是」,说那个修行人、那个禅师「既如是」,就是已经这样子,不怕辛苦修行了多少年月,成就了未到地定了,他在未到地定裡面这样「如理的寻思」,「了知诸欲是麤相,知道初静虑是其静相」。「从此已后超过闻思」,前边他有一段时间需要学习,学习终究有一天毕业了,毕业以后「超过闻思」,就再也不去学习了。「唯用修行」,就唯独单独自己用功修行了。

  「于所缘相发起胜解;修奢摩他毘钵舍那」,「于所缘相」;这个时候还是在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边你要修色界初禅也一样要有所缘境,「发起胜解」,「胜解」就是毘钵舍那了,这个所缘境在这上修观。就是「修奢摩他」也修止,也修「毘钵舍那」观。这就叫做「胜解作意」。

  《披寻记》一○六九页:

  从此已后超过闻思等者:谓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彼所知事相似影像显现,名所缘相。《解深密》说:修所成慧,亦劬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解深密经三卷十一页)此说超过闻思唯用修行义应准释。

  「从此已后超过闻思等者:谓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彼所知事相似影像」先牒出来「从此已后超过闻思等者:谓于尔时所知事」,这个「所知事」就是你从那个善知识那裡学习来的,或者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所知事」。「如现领受」,如所知事显现的相貌去领受他,你不可以违背那个所知事,叫做「如现领受」。「胜解而转」,然后在心裡面作观,这样相续的作观叫做「而转」。「彼所知事相似影像显现,名所缘相」;「彼所知事」这「所知事」是甚麽?就是「相似影像显现」,与「所知事」相似的影像;就是你那善知识、或者修多罗裡面,告诉你那个修止观的所缘境,所缘境就是「所知事」的相似的影像。譬如说我们到埋死人的地方去看死人的不淨,那是那一件事,你静坐的时候你心裡面现出来,那就叫做相似的影像。相似的影像这是亲所缘缘,那所知事是疏所缘缘,是有点差别的。这就叫做「名所缘相」。

  《解深密经》说:「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这个地方《披寻记》的作者引《解深密经》的文来说;这《解深密经》说有闻所成慧,有思所成慧,这二个智慧的文他不引,就是单引这个「修所成慧」,「修所成慧」这时候有定了。「亦依于文,亦不依文」,这个修所成慧这个人的程度很高了。「亦依于文」,这个「依」就是根据,也是根据修多罗经律论裡面的话去学习,这样。「亦不依文」,有的时候也不根据那些文去学习的,那麽究竟是怎麽回事情?这就是佛说的这一切法裡面有的是了义、有的是不了义;这个了义的可以随顺学习,不了义的不能随顺学习的。所以这个地方「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他要为人说法的时候,他有的时候也是根据经论上去说法,有时候也不根据经论;但是他说出来的话与经论是合的,不会违背经论的。

  「能善意趣」,这个有修慧的这个人的智慧很高了,他能够通达佛教的意趣,佛法的意趣。我们说是我也能讲经,是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文字我也都认识,每个字我也可以讲,但这是一回事;要懂得「意趣」就是深一层的事情。而这修所成慧的人就到这个程度了,这就是与分科有关係;你若懂得意趣的人他能分科,这段文是什麽意思,就是用它作科名了。这一大段文是什麽什麽意思;这一大段文是什麽什麽意思。前一段文也说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一段文还是说这个,下一段还是说这个,但是意趣不同。这就是修所成慧的人能知道「意趣」,能知道文裡边的意而又知道文义的意趣,这就是「能善意趣」。

  「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相现前」,就是前面讲的「所知事」的同分,与「所知事」相似的那一部分。「三摩地所行影像」,那个同分的影像不是散乱的分别心,是得到禅定的人在三摩地裡边他那个清淨心所活动的境界,那就是所缘境了。这个境界现前了就是已经得禅定的人了,得了禅定的人在禅定裡边再修观的时候,「极顺解脱」,极能顺于得圣道的解脱,这力量非常强大,「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这个人不会很久他就能够见第一义谛了;苦集灭道那个「灭谛」,诸法寂灭相他可以现前了;「领受」就是现前了,能现前「成解脱义」,就可以得圣道了,不是凡夫了。这是解释「修所成慧」的相貌是这样子,这是《解深密经》三卷十一页上说的。

  「此说超过闻思唯用修行义应准释」,这一段文说是「超过闻思唯用修行」,这个地方在位次上;你用功修行你的境界逐渐的进步,到这个时候是甚麽境界呢?就应该参考《解深密经》「修所成慧」的解释就知道了。那麽这样说呢,这个「唯用修行」并不表示是色界定,不是;这还完全都在未到地定裡边。未到地定就是定了,就是修慧了;在修慧前一段要「闻思间杂」,后一段呢「唯用修行」就不闻思了,不去跟人学习了;他就是根据以前学习的法这样用功修行,所以叫做「修行」;这时候没有闻思的事情了,这叫作「唯用修行」,还不是色界定。

  申二、结名

  既修习已,如所寻思麤相静相,数起胜解。如是名为胜解作意。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的名字。「既修习已」,这位修行人他向善知识去闻思去学习以后,他就把这事停下来了,就「唯用修行」了。他就「如所寻思」的「麤相和静相数起胜解」,数数的这样观察;观察一次就停下来修奢摩他,修了五个钟头奢摩他,然后再修毘钵舍那又修五个钟头,一坐七天;那当然随意可以坐二天、三天都可以,他有时候也可能要到厕所去,也可能和师长有甚麽约会他要去办事,或者是同学有约会去办事,除了这个事情以外他就是经行、宴坐,宴坐、经行就这样用功修行,「数起胜解」。「如是名为胜解作意」。

  我们今天的出家人来到寺庙裡面,我们就是上早殿、上早课,然后怎麽怎麽…地,也可能还上晚课,也可能不上晚课,然后就睡觉了。我们有没有想一想,佛在世的时候,那些比丘怎麽生活?你有没有想一想他们日常的生活情况怎麽样?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会知道了,那个时候的比丘是这样生活的。我们从这个律上看佛在世时候的比丘,早晨当然起来是静坐,就是修四念处。等到太阳出来以后…佛在世的比丘原来是一餐,就是中午一餐,早晨不吃东西,那麽可能在辰巳这个时候到聚落去乞食。乞食完了就是经行,经行完了就是静坐,静坐完了来见佛、闻佛说法,说法以后又去经行宴坐、宴坐经行一直到初夜,到中夜的时候就休息了,一天的生活就是这样子。

  我们现在我们不乞食,我们自己做;自己做由初开始做,我们十点钟做,十一点钟我们吃,到什麽时候打理好?到一点钟能打理好吗?也要两个钟头。要两个钟头,我们还要去买这些食品,当然这个远近又耽误一点时间;但是乞食的比丘,他去乞食和聚落远近也有关係,乞食有的时候容易,也有时候不容易,他要耽误多少时间?还是差不多,差不太多。不过,这是当职事的人他耽误一点时间,如果他这时候没当职事;就是我们今天的出家人他没当职事的时候他耽误的时间很少,因为他没有负责为大众僧作事,就是轮流做呢,他做了半年、做了一年换班,你去当职事。那麽没当职事,又有了时间,用功的时间又多起来;或者是一年、或者是两年,你用功有进步了,再换个班,你再来做事,为大众僧做事,都是欢喜的。为大众僧做事也是快乐,我不做事也是快乐,这样子,我认为这才是理想的事情。但是初出家的人,我这麽思惟这件事;为大众僧做点事好!消一点业障。大众僧在这儿一方面学习佛法,一方面静坐,你修点福,你去为大众僧做事,消除一些业障,然后自己再用功,比较好一点。

  佛在世的时候周利槃陀伽,他是佛法学习不来,记忆力不好学不来。他的哥哥是已经得了阿罗汉,出家做了三藏法师得了阿罗汉,把他弟弟叫来叫他出家,他就教导他。教他三个月吧,就是连两个字都记不住,学到前面就忘了后面,学到后面就忘了前面,就是记不住,然后他哥就把他驱逐了。驱逐了,他就在山门口哭,等到佛陀回来了:「你哭什麽?」他就如此如此一说。说是:「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是我啊!不是你哥哥啊!不是阿罗汉。来!我收你做徒弟,教你出家。」好像是叫目犍莲尊者给他剃度,然后佛教他「扫把」念这两个字,同时也给人家擦鞋,人穿的鞋有灰尘,你给他清淨清淨,做这些事情,后来他就因为这件事他就开悟了。

  他得了阿罗汉以后,这阿难尊者就问佛说:这个人这麽笨,为什麽得阿罗汉了呢?说:他前生是个三藏法师,是为人讲经说法的法师,他也有很多学生跟他学习佛法,但是这个人吝法,因为吝法的关係,人家跟他学,他不肯教授人家。他还得过无想定,这个人,得无想定的人一定是得了四禅了,要在色界第四禅修无想定,你才能成就无想定的呀!所以他今生这个果报就是笨得很,就是学习记忆力不好;虽然学了,但是都忘掉了,还等于没有学。但是他这样思惟,思惟「扫帚」这两个字,思惟、思惟,就把以前的善根引发出来了,所以就得阿罗汉了,得阿罗汉还有神通,他有神通,不是慧解脱,这也是不可思议。

  前面的文上说,你要栽培善根,栽培善根还要得到随顺教授,然后还有强胜的等持的力量,你才能得圣道。说你没有善根,你也没得到这个随顺的教授,你也没有强胜的等持,你能得圣道啊?是空无有果啊!我看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佛教的面貌就是这样子,谁得圣道啊?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0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0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