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2

 

  地四、一切种忍(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菩萨一切种忍?

  这是第四科一切种忍,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云何菩萨一切种忍?」怎麽叫做一切菩萨种忍呢?下面第二科标。

  玄二、标

  当知此忍,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应该知道此忍有六种、有七种的不同,加起来就是十三种。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释六种,先徵。

  玄三、释(分二科) 黄一、六种(分二科) 宇一、徵

  云何六种?

  宇二、释(分六科) 宙一、由怖畏

  谓诸菩萨,了知不忍非爱异熟;由怖畏故,勤修行忍。

  这先解释,解释裡面分六科,先解释:由怖畏。

  「谓诸菩萨」,就是这麽多的菩萨了知不忍非爱异熟,他明白明白如果若是不忍辱的话,将来会有不可爱的果报,会给你苦恼的。「由怖畏故」,因为害怕有苦恼的果报,所以勤修行忍,精进的修行忍辱而不发脾气。下面《披寻记》p1426的解释:

  「了知不忍非爱异熟者:谓知不忍为因」,菩萨是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我现在若是不忍,这就是一个得果之因,「当受非爱异熟果故」,我造了这个不忍的因,将来我就会受苦恼的果报。「如前已说」,像前面已经说过:「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便为于己自作非爱」,前面文说:我「若是于此大苦因法」,就是忿怒、瞋恨,随顺瞋心去活动的话,「便为于己自作非爱」,就是给我自己创造一个不可爱的果报,「便为于己自生结缚」,自己给自己造成了一个繫缚,「便为于己自兴怨害」,自己给自己造成一个怨家来伤害自己。「其义应知」,这是六种忍裡面的第一种忍。

  宙二、由亲善

  于诸有情,有哀怜心,有悲愍心,有亲爱心;由亲善故,勤修行忍。

  这是第二种:由亲善。「于诸有情,有哀怜心」,这个菩萨对于诸有情,有哀怜心、怜愍他们的心情,就是有情作恶的时候,菩萨对他生哀怜心;「有悲愍心」,有情受到很多的苦恼的时候,菩萨对他有悲愍心;「有亲爱心」,这个于诸有情能够不作恶事,能广修善法,能修学圣道,将来能够得到圣道果,这样呢,菩萨对他有亲爱心。「由亲善故,勤修行忍」,由于菩萨于诸有情有这麽多的亲善意,「有哀怜心,有悲愍心,有亲爱心」,这都是亲善的心情,那麽这样的有情对他有什麽不饶益事,他能勤修行忍。

  宙三、由欲乐

  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勐利欲乐,为圆满忍波罗蜜多;由是因缘,勤修行忍。

  这是第三:由欲乐。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对于他自己将来能得一切种智这件事,「勐利欲乐」,就是有强大的意愿,事在必得。「为圆满忍波罗蜜多」,怎麽样才能得无上菩提呢?就是要成就忍波罗蜜,要圆满地成就忍波罗蜜,你无上菩提就成就了。由是因缘勤行忍。

  宙四、由法受

  如世尊说;夫出家者,具忍辱力。由是因缘,不应出家受具足戒,而行不忍。由法受故,勤修行忍。

  这下面第四科:由法受。如世尊这样子开示我们:「夫出家者」,这出离了烦恼家,来到僧团生活的人,「具忍辱力」,他是应该具足忍辱的力量,他应该有忍辱的智慧,他才能够成为一个出家人。「由是因缘,不应出家受具足戒而行不忍」,由于你出家,就是要准备有忍辱力,所以你不应该出家受具足戒之后,「而行不忍」,我不忍受,有不如意的事情,我不忍受。「由法受故,勤修行忍」,由于你出了家,修学圣道,这个圣道法他就是要忍辱的,所以你就应该勤修行忍。看这《披寻记》p1427:

  「由法受故者:谓受具足戒时,自发期心」,这个论文上的文,「由法受故者」,这句话怎麽讲呢?「谓受具足戒」的时候,出了家以后受了具足戒。受具足戒的时候,「自发期心」,自己就建立了一个愿。这个「发期心」就是「愿」。自己建立了一个愿望。就是你原来是在家,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思想,现在出家这个身份不同了,思想也不同了,有不同的意愿。什麽不同的愿呢?「于律仪戒堪忍领受」,就是出了家以后要受戒,受戒的时候,佛制立应该这样、应该这样,不应该这样、不应这样……,你一定要接受这件事,「于律仪戒堪忍领受」,你有堪能性有这个能力来领受这样的戒法。当然这都是顺于修学的事情,和凡夫原来的那种习惯是相违反的,所以出了家受了具足戒是不习惯的,不习惯呢,能够领受。「由是因缘,于自相续律仪随转,是名法受」,就是由于你有这样的愿,你「于自相续」,于你自己的生命接受了律仪,出家的律仪戒,随顺律仪的生活。这就叫做「法受」。这样说呢,「法」就是律仪,你接受这个律仪,这就叫做忍辱。

  宙五、由串习(生得慧)

  种姓具足先串习忍,于今现在安住自性,故能修忍。

  这是第五科,由串习。「种姓具足」,这个菩萨出了家,修学圣道,他是有菩萨种姓的。菩萨的种姓,他是具足了的人。这个种姓就是六波罗蜜的种姓,其中有忍波罗蜜。就是菩萨虽然还没有来到佛法裡面,但是他已经有忍波罗蜜的种姓。「先串习忍」,他有忍波罗蜜的种姓,他在日常生活裡面,不断地这样修行了,他自然有忍辱的堪能性。所以在种姓具足也就是先串习忍,先不断地修习忍辱。「于今现在安住修性」,常常地、不断地、相续地学习忍,就成为他的个性了,他的个性就是能忍。所以「于今现在」,所以现在出了家,现在的这个时候,自然地就是安住在忍的自性这裡。「故能修忍」,所以这个人他是能修行忍的这种功德的。这是串习,下面第六:由谛察。

  宙六、由谛察(修得慧)

  知一切法远离有情;唯见诸法无戏论性,谛察法故,能修行忍。

  这串习种姓这一方面的忍,就是可能那上面也有智慧,就是等于是生得慧。现在这裡呢,是修得慧。是「知一切法远离有情」,这位菩萨出了家作了比丘,他不断地学习佛法,从佛法裡面得到智慧了,得到什麽智慧呢?「知一切法远离有情」,他通达了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他通达了这一切法,都是仗託因缘而有,这裡面没有真实的我可得,「远离有情」,就是远离我可得。「唯见诸法无戏论性」,只是不看见有我,在色受想行识裡面不看见有个真实的东西可以名之为我的。那看见什麽了呢?「唯见诸法」唯独地看见都是名言,都是虚妄分别而已,都是虚妄分别。色是虚妄分别,受想行识也是虚妄分别,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心意识,一切一切境界,都是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裡面是没有义可得的,虚妄分别裡面所诠显的也是虚妄分别,就是有能诠显的,就是有能分别的,有所分别的;有能诠显的,有所诠显的,这都是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裡面没有真实义,没有真实义,虚妄分别也是不可得,也是不存在了。能分别、所分别不存在的境界,就是「无戏论性」。戏论就是分别。这无戏论性没有能分别、所分别的戏论,这个时候显现的那个无分别的法性,就是「唯见诸法无戏论性」。当然这个「见」,那就是无分别慧了。「无戏论性」,那就是真如。

  这样子「谛察法故,能修行忍」,「谛」,就是深入的意思,深入地观察一切法的寂灭相,这个时候就是能修行忍。因为你若没有这样智慧的时候,你就在一切法的表面上虚妄分别。若深入的时候,就是超越一切戏论,达到第一义谛了,第一义谛上没有忍不忍的这件事,所以你就能忍了。你若认为有一件事触恼你了,那你不能忍。「谛察法故」,不看见有这件事,这都是虚妄分别。若那个人讚歎我了,我心裡很欢喜,这样你不能忍的,你一定要超越这个境界,超越这个境界,那你就能忍。所以「知一切法远离有情,唯见诸法无戏论性,谛察法故,能修行忍」,那麽这个忍倒是非常重要,这个忍能使令前面的种姓具足的串习忍,能更进一步,更向前进,一直到无上菩提了。

  黄二、七种(分二科) 宇一、徵起

  云何七种?

  前面这六种讲完了,下面再解释七种,先是:徵。怎麽叫做七种忍呢?下面列释。

  宇二、列释

  谓于一切不饶益忍、从一切忍。

  「谓于一切不饶益忍,从一切忍」。要这样忍。看这个《披寻记》p1427:

  「一切不饶益忍从一切忍者」,这两句话怎麽讲呢?「能忍劣等胜品不饶益事」你能够容忍有「劣」、有「等」、有「胜」,这三类的不饶益事,这对你不利益的事情,对你有伤害的事情,有最胜的、有中等的、有劣,就是不是那麽殊胜的,分这麽三等。这三等对你的不益事,你都能够在内心裡面能够溶化了它,不介意。「名无一切不饶益忍」,这句话就是这麽讲。「从一切忍」,这句话怎麽讲呢?「怨亲中一切有情所作不饶益事」,这句话是约人说的。你能够容忍怨家,容忍对你亲爱的人,容忍中等性的人,中庸性的人,这三类人,就是包括一切有情所作的不饶益,「是名从一切忍」。这个「从一切忍」,是约人说的,前面是「一切不饶益忍」,是说人伤害你的事。一个事,一个人;从两方面说这两句话。

  一切处忍:谓于屏处,及大众前,皆能修忍。一切时忍,谓昼初分、若昼中分、若昼后分、若夜、若日、若去来今、若病不病、若卧若起,常能修忍。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语行忍,不出一切非爱言故。由意行忍,不愤发故;不持污浊恶意乐故。

  「一切处忍:谓于屏处,及大众前,皆能修忍」,「一切处」就是处所,怎麽叫做「一切处忍」呢?「谓于屏处及大众前,皆能修忍」,就是说在隐蔽的地方,你也能忍,没有第三者能看见,你也能修忍;「及大众前」,在大众之间,你也能修忍,这二个地方,这是「一切处忍」。

  「一切时忍,谓昼初分、若昼中分、若昼后分」,这个处所分两个地方,处所是很多,但是分成两类以后,就包括一切处。现在说「时」,从的时间上来说忍,那麽时间有昼夜,先说昼。白天初分、中分、后分,分三个阶段。那麽若是昼夜二十四小时,昼算十二小时,夜算十二小时,那麽昼分三分,就是一分是四个钟头,三分就是十二个钟头,那麽你都能忍。

  「若夜、若日、若去来今、若病不病、若卧若起,常能修忍」,「若夜」,夜间也分三分,你也能忍。「若夜」,若夜间;「若日」,若白天;「若去来今」,就是过去、未来、现在。「若病不病」,这时候有病,或是这时候没病。或者「若卧」,卧在床上,或是起来常能修忍。有这麽多不同的时间,你都能够修行忍辱,这是「一切时忍」。

  「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语行忍,不出一切非爱言故」,你的身体也能修行忍辱,怎麽叫做「身行忍」呢?你「不捶打人」,不捶打别人,所以叫做「忍」;「由语行忍,不出一切非爱言故」,你不会发不可爱的语言,那就是叫作「语忍」。

  「由意行忍,不愤发故;不持污浊恶意乐故」,你不会没有这个忿怒发出来,那就叫做「意行忍」,「不持污浊恶意乐故」,你心裡面不会保持污浊的、污秽的,那种恶的意愿,你不这样,那就是「意行忍」。这是加起来,就是七种忍。这是第四科的一切种忍。下面第五科:遂求忍,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地五、遂求忍(分二科) 玄一、徵

  云何菩萨遂求忍?

  「遂求」,「遂」这个字有成就的意思,你成就了他所希求的事情,这叫「遂求」。怎麽叫做「遂求忍」呢?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略标列(分三科) 宇一、列三种

  当知此忍略有八种。谓诸菩萨,于诸有苦来求索者,恶逼能忍。于极凶暴上品恶业诸有情所,依法大悲,不损恼忍。于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损恼忍。

  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标列,分三科,第一科:列三种。「当知此忍略有八种」不同,「谓诸菩萨于诸有苦来求索者恶举能忍」,「谓诸菩萨」对于诸有苦的,有很多苦恼这个人,他来到菩萨这裡,向菩萨有所求,你向菩萨有所求,你应该态度好一点,但是不是,「恶逼」,以坏的态度逼迫菩萨,要满足他的希求,这样子菩萨能忍,菩萨能忍他这个坏脾气,还能满足他。当然若不是,若菩萨没有这个忍波罗蜜,当然和这个人应该吵起来了,可能要给他一个拳头,最低限度要打他一巴掌。但是菩萨不这样,菩萨能忍。

  「于极凶暴上品恶业诸有情所,依法大悲,不损恼忍」,对于有的人极凶暴,他的态度非常坏,而且造作了上品有罪过的事情,他的动机非常的恶,给对方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诸有情所」,这样的有情的地方,「依法大悲,不损恼人」,菩萨能遵循佛的法语,发大悲心也不恼害他。但这个地方可有点事情,这个「法」这个字,有深有浅,就是菩萨可能对他有极大的教训,表面上看菩萨是损恼他了,但是菩萨心裡面没有众生可得,所以就是不损恼人,也可以这样讲,这裡面有深义。「于极凶暴上品恶业诸有情所」,如果是圣位的菩萨,如果是有神通的菩萨,那依「法大悲」这句话裡面可是有文章的,可不是凡夫的境界了。看这个《披寻记》p1427:

  「依法大悲者:菩萨发心,大悲为因」,菩萨发无上菩提心,想要得无上菩提,是以大悲心为开始的,对于众生有深一层的认识,有大悲心。这个大悲心裡面有智慧,不是表面上的事情,「名法大悲」。如果深一层讲,可以那麽说:这个「法大」,「法」是什麽?「法」是般若波罗蜜,依循般若的智慧,发大悲心,不是感情上发大悲心,不是感情上的事,所以以法大悲。「一切所作以大悲而为上首」,菩萨所做的事情,表面上看不容易认识,菩萨的内心是有大悲心,为最第一,为最殊胜,有大悲心,就是他有深一层的智慧,来利益一切众生的。

  我举一个例子来表示菩萨的发大悲。譬如众生失业了,没有工作就会引起很多的问题,或者说这一个地区,很多人都生活困难,怎麽解决这个问题?菩萨有深一层的看法。我们还是约一个人来说:说这个人失业了,那麽他要去找工作,看见报纸上有事求人,或者轮船公司发出广告,看谁愿意去船上服务,发出广告来。他一看见,正好我愿意找工作,他就去应召。过几天他不及格,人家没录取他。他求的时候,他也念观世音菩萨了,怎麽样求菩萨帮我忙,叫他能录取我。结果他不被录取,他感觉菩萨不慈悲,菩萨不灵了。那麽他这样还继续找工作。但是过了多少天,报纸有消息:说这个轮船在大西洋遇见风了,断成两截,跑到海裡去了。那这就是一个意思,不是你向菩萨有所求,菩萨满愿或不满愿,有菩萨的智慧在裡面。菩萨的智慧是什麽?就是真实对你是有利益,这件事就满你的愿,但是对你没有利益,菩萨也就不满愿了。你从表面上看,唉呀!菩萨不慈悲了。所以这个地区的人很多人很困难,须要解决贫穷的问题,说是我们姑且这麽说,从一个先进国家的一个人来到这儿来,你看这地方,他有很大资本在这投资,开一个屠宰场,使令很多人在这个屠宰场工作,那麽大家有钱赚了,问题解决了。但是菩萨不是,你作这个事情解决生活的问题,但是造了很多罪,菩萨不同意。菩萨就是要依法大悲,这裡面有智慧的,有智慧上的事情,不是说不符合因果,暂时的解决问题,不是!那不是法大悲。前面那个布施施品,这现在是忍品,施品裡面也说一些事情,施品说一些事情,这可见佛法是大智慧境界,他说菩萨对于众生的有所求,但是菩萨和众生的心情不同,众生的心情只顾现在,将来不管,我没看见将来怎麽回事,不知道!我只顾现在!我现在能够满足我的生活所需,我的衣食住问题解决就好,使令我衣食住解决,就是安乐了。但是菩萨不是,你的衣食住问题解决了,我也是应该帮你忙,让你解决你的生活问题,但是你思想上还有问题。这是二个问题;一个生活上的问题,一个思想上的问题。你这人的思想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善恶果报,只要有利可以拿到,我这件事就可以作,那菩萨不是这样的,所以菩萨一方面解决你现实上生活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你的思想问题,这二个问题以思想为根本,思想问题,你生活上有问题,因为什麽你生活会有问题?就是你前生的思想有问题,造了很多罪,那个罪他现在得果报,使令你生活困难。所以这二个问题,思想问题还是根本的,生活上的问题是枝末的,孔夫子都会有这种话:「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夫子都看到这个问题,看见这个问题。菩萨也是大智慧,解决思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给你智慧,给你佛法的智慧,你不要再作恶事了。恶事不可以作,那麽你生活的困难容易解决。这是二个问题,所以这二个问题要能安乐一切众生,要利益一切众生。利益是思想上的问题,安乐是生活上的问题,是你的感觉上的问题。但是我们佛教徒如果只想到众生生活上的问题,而不去想思想上的问题,还是差一点,我们客气一点说就是差一点,要明白一点说,不能表示佛法的精神,你没能够落实佛法的精神,你说你落实佛法的精神了,那是妄语。本来我说这话就是烦恼,就是烦恼,所以这个地方说「法大悲」,所以这法字可以当智慧讲,就是菩萨那个大悲心是从智慧中来,不是感情上的事情。

  于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损恼忍。

  「于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损恼忍」,前面是一般性的,这裡面特别说到出家人,出家人受了戒而不守戒,违犯了戒律,这种境界,「依法大悲不损恼人」,那麽菩萨也有深一层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损恼人」,不从表面上去损恼这个人,菩萨也忍,能忍这件事。我看见经上有这句话,说是到那个末法时代的出家仗着佛的光明有了衣食住的问题,解决了衣食的问题,但是不学习佛的法。还有一本经上说这个话。这个事情我看的确是这麽回事,那麽现在这样子呢,这种事情也是令人不容易忍受的,而菩萨能忍受,能忍受这件事,不会去损恼你,当然这裡面有大智慧事情。

  宇二、列五种

  复有五种耐勤苦忍,谓能堪耐除遣有苦有情众苦、所有勤苦,又能堪耐求法勤苦,又能堪耐法随法行所有勤苦。又能堪耐即于彼法广为他说所有勤苦。又能堪耐于诸有情所为所作正与助伴,所有勤苦。

  「复有五种耐勤苦恼」,前面说三种,前面这三种都是不容易忍的,菩萨也可能要去教训他的,要损恼他的,但是菩萨不损恼,而能够忍,这样子。现在这又说有五种忍。第一个是耐勤苦恼,怎麽叫做耐勤苦忍呢?「谓能堪耐除遣有苦有情众苦所有勤苦」,谓菩萨能,有堪能就是能,能忍耐除遣有苦有情众苦的时候,菩萨也很辛苦,那个辛苦菩萨能忍受,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菩萨除遣有苦有情的众苦的时候,菩萨也想什麽办法要去作这件事,作这件事的时候也很辛苦的,菩萨能够忍耐,这个耐勤苦忍。「又能堪耐求法勤苦」,不过我们这裡面我们可能会有疑问,比如说是第八地菩萨无功用,他作什麽事情不须要那麽辛苦,有感适应,你比如说你见观世音菩萨,向观世音菩萨求什麽事情,观世音菩萨作事情像我们那麽辛苦吗?恐怕不是的,但是这上面谓耐堪除遣有苦有情所有众苦所有勤苦,这就和大菩萨有点不符合了,是不是?小菩萨、凡夫的菩萨,或者是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襌定的功夫都不很高深,那麽他作什麽事情也是要辛苦,也是应该是这麽说,这个事我严们可以理解,若是大菩萨境界也要是堪耐除遣有苦有情众苦所有勤苦,这是不是有这个问题?我们再想一想,菩萨他那个堪能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是经长时期的辛苦修行得来的。自然的就有那麽回事吗?自然的观世音菩萨有那个能力吗?不是的,他是在因地的时候也是作了很多很多修学圣道,前面说的很多很辛苦的事情。我在香港有回到医生那去看病,我感觉医生收费很高,我就和旁边的人说,医生怎麽收费那麽多钱,来看一回病要这麽多钱。那个人就是有点智慧,他说医生最初读书的时候也很辛苦。有道理,这话有道理。

  「又能堪耐求法勤苦」,这求法的时候也是很辛苦,那个辛苦你能够忍耐,能忍耐这也不容易,这也是不容易,凡夫的时候就是难。是在《华严经》?还是那个经上说,普贤菩萨他说我所成就的那个法门,那一个字一个字是由轮转圣王换来的。唉呀!这不得了,要用这麽多的代价得到一个字,唉呀!这是厉害。

  「又能堪耐法随法行」,前面求法的时候属于闻思的智慧,现在堪耐法随法行就是修止观了。修止观的时候也是很辛苦,修止观的时候的确很辛苦,哦!我腿疼!,哦!我脑袋疼!就是有很多的问题,那个襌堂修的不好,风吹来吹你头上,很多的问题。但是你都得忍耐,你不忍耐这件事作不成。说「又能堪耐法随法行」,法随法行,我们前面讲过,现在再重覆讲一下。这个事情呢,有新来的同学。法随法这是二句话,一个法,一个随法。头一个法就是佛法僧的法,就是涅槃。我们若是给人讲皈依三宝,佛法僧,这法宝是什麽?如果说经律论这就是法宝,说的是对。但是这还不是太合适,是大般涅槃是法宝、是真实的法宝。一切佛、一切圣人都在大般涅槃那裡住,诸佛所度,这一切圣人集会在那地方,就是第一义谛,那是法宝,是我们的归依处。不是说他是在家居士归依三宝,他归依,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归依大般涅槃的。你要这麽解释,在佛学院裡面学过多少年的经、律、论,然后请法师讲讲开示,什麽叫做佛宝?什麽做法宝?你怎麽讲,说是用木头凋一个佛像是名佛宝?这样讲吗?这现在法随法行。这个法是法宝,就是大般涅槃。随法,这个随法是随顺涅槃,他不是涅槃,但是他随顺涅槃。是什麽呢?就是八正道。八正道不是涅槃,但是你要学习八正道呢?能向于涅槃,所以做随。这个随有趣向的意思,有对向的意思。对向,实在就是趣向,对向涅槃,这《俱舍论》上说对法,对法是什麽?对法就是你这八正道能够对向涅槃,所以做随法。「行」,你按照八正道去修行,就到涅槃那裡去了。而这个呢,就是在襌定裡面成就了舍摩他以后,你在舍摩他裡面修四念住观就能向于涅槃。这样子就是在煖、顶、忍、世第一就开始是这样,煖顶忍世第一是有定的人,修了成就舍摩他的人,在舍摩他裡面修四念住。这个煖、顶、忍、世第一过去一刹那,那就是见道。见道以后,还是止观,还是法随法行,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涅槃了。这是有馀依涅槃。说是大乘佛法也还是煖、顶、忍、世第一、初地、二地、到第十地,到如来地也还是这样子。所以法随法行,那这就做修慧。在舍摩他裡面修学圣道也是很辛苦的。你长时期这样修也不是容易,短时间那麽还不算难,时间长了就不容易。说我们打襌修襌修一天,你要打七天我不参加,一天我参加,一天我总也能耐下来,七天我不行。其实呢,七天不算难,三个七,有七个七,长年的修行那就不容易。因为没得圣道的人,这个身体是父母所生的,他的堪能性不是很大,所以你用它你不能太过头,太过头你就感觉到有点辛苦了。但是要忍耐,你不用功不行,懈怠也不行,你太过头也是不可以。不管怎麽样,长时期是有点辛苦。所以又能堪耐堪忍能忍,能忍耐法随法行所有勤苦。能够忍耐。

  「又能堪耐即于彼法广为他说所有勤苦」,前面是说自己闻思修,这样用功修行,这是说利益他人,能够忍耐即于彼法,即是你的闻思修,这样用功修行,广为他人去宣说所有的勤苦,你也能忍耐。这也是苦,这也是忍。

  「又能堪耐于诸有情所为所作正与助伴,所有勤苦」,前面是为众生说法,这上面是另有其它的事情,又能够堪耐于诸有情所作的事情、所为的事情,那麽或者是一般的散乱的善法,那麽这也是一种功德。「所作」,就是寂静修禅定的法味,特别殊胜的法味,这些功德的事情。「正与助伴所有勤苦」,你主动的、努力的和他合作,帮助他成就这件事,因此而引来的勤苦,你也能够忍耐,能忍耐的。这文上说到自己用功修行的事情,又为众生说法的事情,又要同一切众生合作,作一切有功德的事情,应该这样作,别人计划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决定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唱独脚戏可以的,就是要大多数人合作,这些功德才能成就的。而这个菩萨修忍波罗蜜的时候,要同人合作,要帮助他成就一个大的功德,要这样子的。

  宇三、结八种

  如是八种,名遂求忍。

  如是八种名遂求忍。前面一个三种一类,这五种是一类,合起来那麽就是八种。这叫做遂求忍。

  黄二、释得名

  若于有情有损恼者;由忍故离。若于有情是所求者;由忍故与,是故说此名遂求忍。

  「若于有情有损恼者;由忍故离」,这下面解释得名。为什麽叫遂求忍?成就你所求,成就你所求的事情你要忍,不忍就不能成就了。前面那个三种,三种:「谓诸菩萨于诸有苦来求索者,恶逼能忍」这一种;第二种「于其凶暴上品恶业诸有情所,依发大悲不损恼人」这第二种;第三种「于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损恼人」,这是第三种。这三种就是这一句「若于有情有损恼者;由忍故与」。因为众生那样的行为,菩萨可能会要损恼他才合道理,但是由忍故离,所以离。离损恼,就不损恼有情了,这叫做「遂求」。

  「若于有情是所求者;由忍故与」,这是下面这五个。耐勤苦忍,堪耐除遣有苦有情众苦所有勤苦,这一共这是五个,这就是有所求你有所求,你要能够忍你才能够成就,不忍这件事就不成就。比如说是:又能堪耐求法勤苦。这个勤苦你要忍,你才能求到法;你若不忍耐,不忍耐这件事不成就。这就是第二句作解释。「是故说此名遂求忍」,成就了你所求的,你若不忍这件事就不成就。

  地六、二世乐忍(分二科) 玄一、徵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忍?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忍?」这是第六科,二世乐忍。分二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菩萨此世也是乐?他世也是乐呢?忍有这种功德,此世也是乐、他世也是乐。怎麽回事情呢?徵,下面解释。分二科,略标列。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略标列

  当知此忍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住不放逸,于诸善法悉能堪忍。

  「当知此忍略有九种不同,谓诸菩萨住不放逸,于诸善法悉能堪忍」,你要安住不放逸,你身口意三业不要放纵他。这个时候你要能安住在不放逸呢,对于这一切善法你就能够堪忍,就能够成就了。看《披寻记》p1428:

  「于诸善法悉能堪忍者:如前所说法思胜解忍应知。」在这前面那一段离这不远我们讲过了,那正好就是这个意思。「于诸善法悉能堪忍,如前所说法思胜解」,你要集中自己的智慧去观察思惟,那你这善法才能成就的。而这件事也是忍。

  于诸寒热,悉能堪忍;于诸饥渴,悉能堪忍;于蚊虻触,悉能堪忍;于诸风日,悉能堪忍;于蛇蝎触,悉能堪忍;于诸劬劳所生种种,若身若心疲惓忧恼,悉能堪忍;于堕生死,生老病死等苦有情,现前哀愍而修行忍。

  「于诸寒热,悉能堪忍」,就是大寒大热能够忍耐,这是一种忍。「于诸飢渴,悉能堪忍」,就是饭不够了、汤不够了,你能够飢渴你也能忍受,不因为这件事你就不修学圣道了。那麽这是不放逸,「于诸善法,悉能堪忍」,这是第一种忍。「于诸寒热,悉能堪忍」,这是第二种。「于诸飢渴,悉能堪忍」,这是第三种。

  我在青岛的时候,青岛湛山寺有一天倓虚老法师讲开示,他说出了家以后要出去参学,你不可以在你小庙住,有了衣食住的问题解决了那也不去,那也不应该,要出去参学去。参学去,遇见什麽情形呢?说那个地方房子也好,住的也好,饭食也好,那个寺庙裡面当职事的人他的礼貌也好,招待的也好,但是就是没有法可求,这地方没有法可求。但是这些饭也好吃,味道也好,那些法师态度也好,住处也舒服。怎麽办呢?住三天。住三天再走,不能再住。因为这裡没有法可求!因为你目的出来是要学法。那麽到另外地方。另外地方就是,唉呀!住的马马虎虎,吃的也是马马虎虎,那个人对你没有礼貌,因为裡面当职事的人不待你不睬你,但是有法。那这怎麽办呢?忍耐一点,在这儿住,不走。如果遇到一个地方是房子也是好,饭也作的好,这个法师招呼的也有礼貌,有法。就是打你也不要走!这样子。的确是这样子不容易!这个求法不容易!所以是「于诸寒热,悉能堪忍」都能够忍受,不忍就不行。「于诸飢渴,悉能堪忍」,也是要堪忍。

  「于蚊虻触,悉能堪忍」,虻,也就是在虚空裡飞的小虫子也能咬人,这个众生也叫虻。说蚊虻的触来咬你,你也要堪忍,这样子。「于诸风日,悉能堪忍」,这个大风吹来,这个地方大风吹来,太阳很热,也要堪忍。「于蛇蜴触,悉能堪忍」,毒蛇蜴也是一种虫子,它来接触咬你,你也要堪忍。「于诸劬劳所生种种,若身若心疲倦忧恼,悉能堪忍」,对于学习佛法你会引起很多的劬劳,劬就是劳,劬劳所生出来种种的,或者身体的辛苦,或者心理上的辛苦,「疲倦忧恼悉能堪忍」。这是二种,这个身的苦、心的苦。这是堪忍分二种。

  「于堕生死,生老病死等苦有情,现前哀愍而修行忍」,这菩萨对于堕落在生死裡面的众生,堕落到生死裡面的众生都是有生老病死的,生也是苦,老也是苦,病死都是苦。这样的有情,「现前哀愍而修行忍」。他现前在菩萨面前了,菩萨有哀愍心教化他们要修行忍。那麽这就是一共是九种忍,九种忍都说完了。

  黄二、释得名

  如是菩萨修行忍故,能令自身于现法中得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陵杂;能引后世安乐因缘;亦能令他修行种种现法后法安乐正行,是名此世他世乐忍。

  「如是菩萨修行忍故,能令自身于现法中得安乐住」,这是第二科释得名。为什麽叫做此世他世乐忍,解释这个名字。「如是菩萨修行忍故,能令自身于现法中得安乐住」,你修行忍你在现在的生命中,你也能得到安乐住。你心情安乐一点,你若不忍造成冲突造成烦恼的时候心裡就不安乐。「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陵杂」,你现能修行忍,能得安乐住。什麽叫做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陵杂」。就是你忍耐呢,你心裡面安心的修学圣道;如果你若不忍呢,你不忍就是愤怒了,瞋恨了,瞋恨你就会造罪了,那就有问题了。所以你要忍,就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陵杂。「陵」,就是侵犯。你修学圣道你若不忍,你若不忍就侵犯了你的圣道。「杂」,就是间杂。你这愤怒在你的善法裡面,夹杂在你的善法裡面,就像你现在煮这一锅饭有老鼠粪在裡面,这就是不大好。说你在修学圣道,忽然间有个瞋心,这事就是陵杂。现在能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陵杂,那麽这就是现实安乐住,现世的安乐。

  「能引后世安乐因缘」,那就是你现在能安乐的能够忍,安乐的修学圣道,圣道就有成就。成就呢能引后世就是来生,能引发来生的安乐因缘。你现在的忍是来世安乐的因缘,来世也得到安乐。「亦能令他修行种种现法后法安乐正行」,也能够使令他人修行种种的现法安乐正行,后法安乐正行,劝导别人也如是修忍,自己这样忍,也劝别人这样修,是名「此世他世乐忍」。这是第六科。下面是第七科清淨忍。清淨忍就是最后一科,一共是九种忍,这是最后这个忍。

  地七、清淨忍(分四科) 玄一、徵

  云何菩萨清淨忍?

  云何菩萨清淨忍这是分四科,第一科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标。

  玄二、标

  当知此忍,略有十种。

  当知此忍略有十种不同,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玄三、列

  谓诸菩萨遇他所作不饶益事损恼违越,终不返报,亦不意愤,亦无怨嫌,意乐相续,恒常现前。欲作饶益,先后无异;非一益己,捨而不益。于有怨者,自往悔谢。终不令他生疲厌已,然后受谢;恐其疲厌,纔谢便受。于不堪忍,成就增上勐利惭愧。依于堪忍,于大师所,成就增上勐利爱敬。依不损恼诸有情故,于诸有情,成就勐利哀愍爱乐,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断故;离欲界欲。

  「谓诸菩萨遇他所作不饶益事损恼违越,终不返报」,谓诸菩萨遭遇到他人作一些不利益你的事情,就是损恼你了,扰乱你了,损害你了,违越了戒定慧,不顺你的意思,伤害你了。「终不返报」,而这位菩萨不会去报复,你损恼我,我也损恼你,菩萨不作这个事,菩萨不返报。你伤害我,我忍耐我不返报,这是一件事。

  「亦不意愤」,这是第二。我心裡面不愤怒,心裡还是很平静的。说是我们有修行,我们就这一样修行看能不能办到?别人损恼你的时候,你不报复,能不能办得到?就这一件事,不报复,也不意愤。「亦无怨嫌」,心裡面虽然经过很久了心裡面不怨恨,不嫌恨这个人,对这个人还是平等的看待,这样子。

  「意乐相续」,而这个不返报、不意愤、无怨嫌,而这样的心情相续的、相续下去,我在这三天内我不返报,过三天以后有可能会找麻烦了。不,他是相续的,这种心量能相续的维持下去。

  「恆常现前欲作饶益先后无异」,不但那个人伤害你,你的心情不报复,你还要常常的这种慈悲心会现前。「欲作饶益」,想要作利益他的事情,对那个人有利益的事情他会作,这不容易。他伤害过你,你不报复之外,还愿意作一些事情来利益他,这就不容易!所以「先后无异」,彼此间大家是萍水相逢也没有什麽好不好,没有恩也没有怨,那时候我要作一点好的事情利益你还比较容易。后来有了伤害的事情,但是菩萨心情没有改变,还照样的作一些利益事情利益他,这是前后无异。

  「非一益己,捨而不益」,菩萨不是说我就作一次利益你的事情,以后再不作了,不是的。菩萨是一直一直地保持利益他人心情,「非一益己,捨而不益」。「于有怨者自往悔谢」,如果菩萨呢,一时的失掉了正念,有触恼任何人了。前面是说众生触恼菩萨,现在这是说菩萨自己有什麽地方不对了触恼别的人,对那个人心裡不高兴了,那个人有怨,「自往悔谢」,菩萨自己主动的到那去向他忏悔,向他致歉,就这样子。

  「终不令他生疲厌已然后受谢」,若是别人触恼菩萨向菩萨道歉的时候,「终不令他」决对不会使令他……捉弄他一会儿,然后再接受他的道歉,不是的!菩萨不这样。「恐其疲厌纔谢便受」,恐怕你要折磨他,他心裡不高兴了,不要这样。「纔谢便受」,他一开始来道歉就接受了,就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子。「于不堪忍,成就增上勐利惭愧」,说菩萨若是对那个人有对不住他的事情,向他道歉。但是那个人不堪忍你去道歉,那麽菩萨怎麽办呢?菩萨只好不去道歉,但是菩萨成就增上勐利的惭愧,唉呀!我对不住他,还是有惭愧心的。成就很勇勐的很强大的惭愧忍」,若是向他道歉呢,他堪忍能接受道歉,菩萨向他道歉的。

  「于大师所成就增上勐利爱敬」,这大师是指佛说的.大师还有个小师,小师就是你的亲教师,你的亲教师叫做小师,佛是大师。对于佛所成就增上勐利爱敬,就是特别诚恳的,很殊胜的恭敬心,对于佛有恭敬心。「依不损恼诸有情故,于诸有情成就勐利哀愍意乐」,就是菩萨发菩提心的时候,要饶益一切众生,发愿了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所以不损恼有情,「于诸有情成就勐利的哀愍意乐」,众生在生死流转菩萨发勐利的哀愍心,爱乐一切众生。「一切不忍行并助伴法皆得断故」,菩萨出了家修学圣道,断除了贪瞋痴一切的烦恼了,所以一切不忍的这些烦恼,「皆得断故」,都能够息灭了,「并助伴法」,并且帮助你不忍的这些苦恼众生的这些事情,也都「皆得断故」,也都断了,息灭了这些事情,就是这一切烦恼都断掉了。「离欲界欲」,菩萨修学圣道,你若得了色界定,欲界欲就没有了,欲界裡的所有烦恼都没有了。

  玄四、结

  由此十相当知菩萨所修行忍清淨无垢。

  这是结束这段文,前面是十种相。这十种忍的相貌,是菩萨所修行忍清淨,没有垢染。但是这十种忍,还没有说清楚。看《披寻记》p1428:

  「当知此忍略有十种等者:谓不返报」,这是一种,这是第一忍。「亦不意愤」,这是第二。「亦不怨嫌为三」。「恆作饶益为四」。「悔谢有怨」这是第五,那个众生对菩萨有怨恨,菩萨到他那去道歉,这是第五种。「速受他谢为六」,很快的就接受他人的道歉这是第六。「成就惭愧」这是第七种忍。「成就爱敬为八」,于大师所成就增上勐利爱敬,这是第八种。当然我们佛教徒应该是对于佛有恭敬心,应该是这样。但是我也遇见一些出家人对于佛马马虎虎的,他并不是那麽恭敬。当然我们看见佛像、菩萨像的时候,你认为这是像,这恭敬心是不会有的,就是有也是很轻微,所以不应该认为这是像,你若心裡想:这是真实的佛在这裡,真实的菩萨在这裡,这恭敬心就起来。你常常作如是观,成习惯了呢,你对于佛菩萨你有恭敬心,那恭敬自然就是来了,要从你日常的习惯上,这恭敬心渐渐增长,应该是这样。我也曾经说过这个基督教的人,或者其他的人,他们讥嫌我们拜偶像这件事,我们不承认这件事的,我们不是拜偶像,因为我们拜佛像的时候,我们心裡观想这不是佛像,是真佛,真是佛在这裡,所以我们不是拜偶像,我们不承认是拜偶像的。若是你不做如是观呢,那你就是拜偶像,拜偶像这件事是不合道理的。所以这上面于「大师所成就增上勐利爱敬」,要这样子成就爱敬,这是第八。「成就哀愍」这是第九,对于众生有哀愍心。「离欲界欲」,这是第十个忍。

  「言助伴法者」,一切不忍并助伴法者,什麽意思?「谓恚害寻伺应知」.比如说是这个不忍,不忍这个意思就是要去触恼对方,你的目的就是要伤害他的,那麽谁是他的助伴呢?你心裡面有恚害的想法,心裡面有恚有害的想法,这恚害呢,有的解释是这样,这个恚,愤怒是严重,害比较轻微一点;有的地方说,害是严重,恚是轻微,解释不一样。这个恚害就是帮助你,你内心裡有这样的想法,就帮助你去伤害对方,所以他是助伴。

  「由是说初静虑地有寻有伺正能对治故」,比如说我们欲界的人,我们有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这欲界的人都有这种思想,那麽你要怎麽来对治它呢?要出离寻思,修不淨观,修不淨观能对治欲寻思。要无恚寻思与无害寻思,来对治恚寻思、害寻思,成功了,你就得初禅了,从未到地定到初禅就成功了,所以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还是要修不淨观的,未到地定的境界,是超过了欲界定,但是没有到色界定。为什麽没有到色界定?就是还有欲,你虽然舍摩他境界也不错了,但是心裡面还是有欲,要修不淨观把这欲破出去,就是初禅了,就到了初禅,这个时候修四念住很容易得圣道。所以说是「由初静虑有寻有伺正能对治故」,他是正能对治欲界的三种寻思。

  「又复当知此十种清淨」,这十种清淨,在「抉择分中略摄为二」,把这十种合为二种。「谓前九种,名思择力清淨」;前九种,第十种是离界欲,前九种是思择力清淨,就是由内心的思惟观察而得清淨,是这样。「其第十种名修习力清淨」,那就是在禅定裡面得清淨。禅定裡说这个修是什麽意思?就是有堪能改变你的烦恼,改变你的烦恼习气,这个定有这样力量,它能改变你的烦恼,前面闻思的智慧也能改变,但是力量不大,你若是得了舍摩他,得了禅定的时候,你在禅定裡边来改变自己的烦恼习气比较容易,所以这修习力清淨和思择力清淨是不一样的。

  「思择力清淨复有四种不同:一、远离罪生淨,二、彼不现行清淨,三、无罪生清淨,四、远离彼因缘清淨。」这四种,这思择力清淨有这四种不同。

  再看这个《披寻记》:「一种,二种,三种,如其次第」,这个三种呢,如其次第,就是抉择分的说法和这裡的次第是相同的,在「陵本七十五卷六页」上说的,下面再说。

  「彼说一种,即此不返报」,彼说那一种即此的不返报,不返报他不饶益事,他不饶益事你,你不还报,这是第一种。「是名远离罪生清淨」,那第一种就是远离罪生清淨。「彼说二种」,彼说那二种是什麽?「即此亦不意愤及无怨嫌意乐相续,是名彼不现行清淨」,他说那个不现行清淨,就是这二种,就是这意思。「说彼说三种即此恆作饶益」,这是一种。「自往谢他,速受他谢,是名无罪生清淨」,这二个地方的文相对照的意思。「复说三种,即此成就惭愧」,亦是一种,「爱敬哀愍是名远离彼因缘清淨」,这样解释这段文。这种加起来就是九种,加上那个后边离欲界欲,那就是修习力清淨加起来就是十种。

  戍四、结

  当知此中初自性忍,广说乃至后清淨忍,如是能生广博无量大菩提果,忍为依止,是诸菩萨能圆满忍波罗蜜多,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当知此中初自性忍,广说乃至后清淨忍」,这是第四科,这个忍,忍度,这个忍品一共分四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列,第三科是解释,第四科就是结,现在是第四科。「当知此中初自性忍」,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广说乃至最后的清淨忍,如是能生广博无量大菩提果,你若能这样的学习这九种忍,能够引生广博大菩提果,无上菩提果,无上菩提是广博的、是无量的,裡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叫作广博。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叫无量。「忍为依止,是诸菩萨能圆满忍波罗蜜多,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你学习这九种忍,能生广博无量大菩提果,这个什麽道理呢?就是忍为依止,这九种忍能为无上大菩提果的依止处,这个依止处是什麽意思?比如说造房子地基,地基是个依止,依地基为依止,可以建立一个房子,说你得无上菩提,要有忍作依止,在忍上建立无上菩提,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九种忍,「如是能生广博无量大菩提果,忍为依止」,「是诸菩萨能圆满忍波罗蜜多,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菩萨要能圆满忍波罗蜜多的时候,你能够圆满修学忍达到圆满的程度,就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看《披寻记》:

  「广博无量大菩提果者:谓得大菩提果能于无边世界作佛事故」,所以叫作广博无量,怎麽意思?「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珈处精进品第十二」,前面是忍波罗蜜,忍度,忍品到此为止,下边是第四精进度,就是精进波罗蜜多。分四科,第一科徵。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精进品第十二

  酉四、精进度(即精进品) 戍一、徵

  云何菩萨精进波罗蜜多?

  这是问,下边就是回答,就是列出来,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曰

  戍二、列(分二科) 亥一 嗢柁南

  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淨,如是九种相,名略说精进。

  这和那个施、戒、忍名字都是相同的,但是裡边的含义不一样,这是颂,下边长行。

  亥二、长行

  谓九种相精进,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多,一者:自性精进,二者一切精进,三者难行精进,四者一切门精进,五者善士精进,六者一切种精进,七者遂求精进,八者此世他世乐精进,九者清淨精进。

  把这九种精进的名字列出来,下边是第三科解释,分八科,第一科是自性精进。

  戍三、释(分八科) 亥一、自性精进

  云何菩萨自性精进?谓诸菩萨其心勇悍,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炽然无间,无有颠倒,及此所起身语意动,当知是名菩萨所行精进自性。

  「云何菩萨自性精进」:这就是徵,就是问,下边解释。

  「谓诸菩萨其心勇悍,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炽然无间」:谓诸菩萨其心勇悍:就是这麽多的菩萨他的内心非常的勇勐,不感觉难,行菩道的时候,不感觉难,「悍」也是勇,勇悍就是非常地勇勐,无所畏惧。

  「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他这个勇勐心大概的分类就是二种:一个是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就是有有能力承办,这「摄受」就是承办,承办无量无边的善法。像六波罗蜜多,那就是善法,无量无边的善法他都能承办。精进,什麽叫做精进?就是你做这个善事能做得成功,就叫作精进,这一件善事作成功了,然后继续作善事,继续做善事……,都能作成功。能承办无量的善法,这叫做精进,这叫做勇悍。,

  「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他能够摄受无量善法,能够利益安乐无量无边的有情,对于众生的安乐,感受上,没有苦恼,能令众生有这样的安乐;「利益」刚才说过,众生的身口意能够清淨,有大智慧、有佛法的正知正见,那就叫做利益。菩萨行菩萨道,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要安乐一切有情,要利益一切有情,说我们出家人修学圣道也是这样子,当然先要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就是安乐,然后还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叫做利益。不是说住的没有问题,住处没有问题,衣服也没有问题,饮食也没问题,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就没有事办了,不是的!还要解决思想问题,思想问题那就是要修止观了,解决内心的问题,作这件事。若我们出了家以后,只是生活问题解决了,然后就没有事办了,这是不具足,意义不具足,意思不具足的。若是你也是有这种意向,有这种意愿,但是方法不对,这些事也办不好,也是办不好的,所以这个事情就是要学习经论了,从经论裡得到道次第,这是非常正确的事情,应该是这样。所以是「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堪能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炽然无间」:就是成就善法,成就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他那种大菩提心非常的旺盛。「炽然」,就是旺盛,这旺盛的心,那个勇悍的心非的旺盛,不间断的。不是这个时候很精进,过一个时候又懈怠了,那就有间断了,现在「炽然无间」。「无有颠倒」,他堪能摄受无量善法的时候没有错误,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的时候没有错误,没有颠倒,没有错误。

  「及此所起身语意动」:就是摄受无量善法的时候,所起的身语意动;「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安乐一切有情」的时候,所起的身语意动,「当知是名菩萨所行精进自性」,这就是菩萨的精进波罗蜜多。看《披寻记》p1430:

  「云何菩萨自性精进等者:此中自性,由二相显」,有二个相貌来显示这个自性精进:「一由意乐」,就是内心的意顠;「二由加行」,就表现出来的行动。「言意乐者:谓心勇悍」,谓就是菩萨心裡面非常勇勐,无所畏惧。「乃至无有颠倒」,就是这一段,其心勇勐堪能摄受一切善法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炽然无间无有颠倒,就是这一段文,这是「由心勇勐能熟自佛法」,由于你非常的勇勐,你不怕困难,「能熟自佛法」,你成熟你自己的无上菩提,「是故说言摄受无量善法」。这句话是这个意思。「能熟他有情」,你的勇勐心修学一切善法能成熟一切众生,「是故说言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这都是说这个内心的意乐。下面,「言加行者,谓此所起身语意动」:所生起的身语意的三业的行为。「此即前说精进意乐,身语意三有所造作」,前面说精进意乐,由意乐发动身语意,这三方面有所造作,有了行动,「是名为动」,这就是加行了。这二个,一个意乐、一个加行,合起来名为自性精进波罗蜜多。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3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65 气候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4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66 变调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67 手套

 

后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64 知音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1

星云法师: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63 贪小便宜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9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