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宗喀巴大师:菩提正道菩萨戒论(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宗喀巴大师:菩提正道菩萨戒论(1)

 

  原名:最极清净菩萨戒藏持戒行相菩提正道论

  宗喀巴上师 造

  汤 铭翻译

  荣增堪布审定

  高观如属文

  吴剑群证语

  甲一 序号(此中分三:乙一礼证敬乙二 造论因缘乙三略诠待戒) 乙一 礼敬

  礼孺童妙吉祥菩萨摩诃萨

  敬礼运大悲心者,荷极难荷历劫行。

  现证大觉演妙音,广觉有情诸眠惑。(赞释迦佛)

  此由大觉法界生,授以补佛法王位。

  世间自在无能胜,以清净藏获有情。(赞弥勒菩萨)

  触彼如意莲足尘,随应成满诸吉祥。

  恭敬依戴补佛子,敬礼圣者无著足。(赞无著菩萨)

  无能胜尊演妙法,于菩萨行所受学,

  修习次第如理示,乐上乘者应谛持,

  盲无慧目失分别,或有唯持语念诵,

  而于上乘所应修,唯一净道胜教授,

  未能获得决定解,弃舍佛制放逸行。

  彼彼内心迷正道,有如无钩大象驰。

  若上乘种非下劣,于此具缘极乐闻。(赞 《菩萨地》)

  乙二 造论因缘(此中有二丙一无著菩萨撰菩萨因 缘丙二宗喀巴上师造此论因缘)

  丙一 无著菩萨撰菩萨地因缘

  《妙吉祥本续》中记 云:

  『有名无著 者,解了论藏具实义。

  善能抉择诸契经,一切了义不了义。

  复能开演照世人,又能分别论本义。

  此是圆证持明者,密法名萨罗使女。

  与令圣教久住持,撰能生起殊妙慧。

  与令圣教久住持,撰摄契经真实义。

  住世之年百五十,寂后现身于佛国。(或译天趣,即兜率天)

  虽于生死轮回中,永得 诸安乐味。

  大士当来最后边,获得无上大菩萨。』

  谓圣者无著菩萨,行胜妙法,发广大愿。于多生中,积集无量无等资粮精诚修习证法光定,于自他宗义海,解了究竟。如渡大海,己到彼岸。善具抉译诸法之力,与于有情之所难量,于慈尊所,广闻无量无算之法。别于上乘行果广大理趣,圆满听受。结集要义,撰述大论《菩萨地品》

  丙二 宗喀巴上师造此论因缘

  若有于上乘道,本少修习,千解力弱,精进力微,不能观达。与令此等劣慧有情,易于知解。故释《菩萨地·戒波罗蜜品》,简述其义

  乙三 略诠持戒(此中有二丙一总论持戒 丙二显密二乘并应持戒)

  丙一 总论持戒

  菩萨行者,应如圣教,最先发起菩提心,此与菩萨诸行之所依,次受菩萨净戒,学菩萨学。菩萨行者若或不能学菩萨学,于任何时,不能趣得无上菩提。是故持戒,乃与三世菩萨行处唯一要道。

  《菩萨地》中,说此三戒,即是一切求大菩提过去菩萨己学,一切未来菩萨当学,十方世界无量无过现在菩萨今学。又《戒疏》云:『凡诸士夫,启发无上菩提心者,入大乘门,求自他利,复求精进福慧资粮,而自誓为大乘行者,即应住于菩萨净戒。』若于波罗蜜中所说菩萨学处,不事修习,或不敬信,即自许为大乘行者,仅是言音,决非真实。

  又虽发菩提心,若不于学处如实深信而修习者,决定不能取得无上菩提。故求菩提者,应以学处而又为要道,精勤修学,《圣三戒经》云『获光,若有趣菩萨乘善男子善女人等,证彼菩提。非不修学,而能得证。若不修习得菩提者,猫兔等类,亦应证得无上菩提,何以故?不正行者,不能证得无上觉故。何以故?若不正行得菩提者,音声言说,亦应证得无上菩提。作如是言:我当作佛,我当作佛。以此语故,无边众生,应成正觉。』

  丙二 显密二乘并应持戒

  若谓行持菩萨戒,仅是显乘所应修学,非是密乘菩萨行道之所须要,如是思者,是大邪见。

  《三菩提》《金刚空行》《金刚顶》等经云:『最胜无上菩提心,我今如应而发起。于净律仪学处,及摄善法妙尸罗,饶益有情三胜戒,一一坚固而受持。』

  是谓欲金刚乘戒,先于三戒,应折誓愿学,又于所系五部佛戒,续应敬持。谓如依据曼陀罗轨。,亦在获持共兴不共二种之戒。所谓共者,菩萨戒足是。故凡发心行持菩萨学者,应于三戒或六度中,而修学之,此外别无大乘波罗蜜道故,此为密乘四续部中,任趣何部所必需故。

  复次,发菩萨心,与六度行,是显密乘所共之道。是故密乘一切时中,于此二道。不应弃舍。

  又如《妙吉祥本续》云:『修密乘者,应具三法而又得圆满。何等为三?一者不舍一切有情:二者获持菩萨净戒律仪:三者不自弃失所修秘法。』

  又如《金刚顶经》云『于六波罗蜜行中,如其次第修学者,即能利益诸有情。是名能行菩萨行。』

  又如《金刚幔经》第十二品云:『我今发胜菩萨心广摄堪 诸有情。依胜菩提行修习,为利有情愿成佛。』

  此二种乘,于戒学处开遮有别,本身唯一。当如显乘,及与密乘,任趣何事,应持戒故。

  甲二 正释戒品

  (此中有二 乙一总摄 乙二分释)

  乙一总摄

  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 柁南曰:生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

  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密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九清净戒。(《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言总摄者:

  云何菩萨一切戒?略言其相,有九种戒。

  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

  二性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

  此中处性戒者,是戒总相,谓广宜说,戒事差说,难行戒者,谓入难行不共差别,一切门戒者,谓由何入,所有差别。善士戒者,谓修行者所依差别。一切种戒者,谓相差别,遂求戒者,如《大疏》中,谓除苦作用,戒境及所作判别。此世他世乐戒、清净戒者,谓果判别。如其次第,断证判别。

  乙二分释(此中有六 丙一略诠自性戒丙二广说一切戒 丙三论彼差别 丙四戒胜利 丙五摄集戒相 丙六戒行乘)

  丙一略诠自性戒(此复有二 丁一戒性丁二胜益。)

  云何菩萨处性戒?谓若略说具四功德,当知是名菩萨处性戒。何等为四?一从他正受:二善净意乐:三犯已还净:四深敬专念无有违犯,即外观他深生愧耻。由诸菩萨于诸学处儿已还净、深敬专念初无违犯,二因缘故,离诸恶作。如是菩萨从他正受、善净意乐为依止故,生起惭愧。由惭愧故,能善防获所受尸罗。由善巧防获所受戒故,离诸恶作。

  又于是中,从他正受、善净意乐,此二是法。犯已还净、深敬专念无有违犯,应知能令犯已还出。(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初戒性中,有四功德。谓自性戒功德总具四种:

  一者从他正受功德;

  二者善净意乐功德;

  三者犯已还净功德;

  四者深敬专念无有违犯功德

  言功德者,谓由从他受故,于戒学处,有犯因缘,即外观他,机毁不正,便于恶作,深生愧耻。由善净意乐故,于所学戒,有犯因缘,即便内顾,恐复牵引自所持法,便于恶作,深起渐羞。由犯已还净、无有违犯二因缘故,离诸恶作。由是菩萨从他正受、善净意乐为依止故,生起惭愧。由惭愧故,初无违犯,及犯已还净,能善防护受尸罗。由防护故,不见有堕,离诸恶作。

  以是而言,诸受戒者,应当如理,慧观自心,数观察已,离诸愧悔。于粗细悔。于粗细堕,至皆不见,便能生起胜清净心。

  由是从初,不染过失,设有失念,过患染污,亦不尤豫,悉遗无于。发露悔减,令 还净。如是行已,复当生起大惭愧心,即生起已,当受戒时,即应从一性相具足善知识所,求受净戒,受戒意乐,非是随他,由自思译,非依命等下劣意乐,应依生妙意乐而受,斯二因缘,当善专注。

  此四功德,如余疏中,多说初一为受,后三为获。本论则说初二功德是能获因。《菩萨戒二十颂》云:『以此胜妙之意乐,从彼具有胜智巧力,住戒上师而受之。』谓初二功德,属于受戒。后二功德,必于获戒故。

  又诸菩萨,欲受戒时,若不会遇具德上师,即得观想诸佛菩萨,现临在前,而从受之。然以从他补特伽罗受戒为正。若复值有善知识者,应即前往,叩访求请,从受净戒。从师受已,欢喜恭敬,护持所学,能速出生清净之戒。《学集论》云『言持戒者,当于菩萨学处,真实修习,从具戒者,受诸净戒。如是行者,若于所学,有所违越,当起惭羞。恐于上有所欺诳,生恐悔心。由惭差故,不假专励,即能生起欢喜恭敬。是故一切菩萨,于诸学处,欲得随应以成就者,应向佛前而正受学。』

  所言功德因果之相,当各知前二功德引后二,前二是因,后二是果,引发之相,如前所说。

  云何功德,决定为四?尸罗清净,定须二事。谓无有违犯、犯已还净。由从他正受、善净意乐、深敬专念无有违犯,如是三者,应知能令不毁菩萨所受净戒。由犯已还出,应知能令堕已还净,复出生故,故四决定。

  余诸疏中,摄集如是四种功德,凡有四说:一者初一功德为受,后三功德为获。二者初一功德有一,加行功德有三。三者谓有意乐正受,与三自性戒。言正受者,复有三相,或自郑重启请而受,或为他作福四而受,或为获自在主远离损离恼有情而受,言故事片在性戒者,亦有三相:谓所受戒、所犯还净,及防获戒。四者净戒二因,及与二果。

  丁二,胜益

  如是菩萨具四功德自性尸罗:应知即是妙善净戒,正受随学能利自他,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诸天人等,令得义利利益安乐故,应知即是无量净戒,摄受无最菩萨所学故。应知即是饶益一切有情净故,现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故。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胜利净戒,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是名菩萨自性戒。(《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二者胜益。有其四种;一者妙善净戒;二者无量净戒;三者饶益一切有情戒;四者能获大果胜利戒。

  初言妙善净戒。谓于如是四功德自性尸罗,从他正受,受已随学,复能发生诸种利益。

  一者自利。谓诸声闻,于自性时,为见圣谛,永断烦恼,及诸苦苦。少事少业,唯事修习,自身寂减,或自调伏,若诸菩萨,于自利时,即断二执,而证二智。

  二者种他。谓初发心时,谓即欲广于有性无性二种有情,而又作利益。云何利益无性有情?谓于现前救护,令离恶趣,未生诸恶,令其不生,若已生者,即令弃舍,是名菩萨种益众生之行,复能道彼入诸乐趣,于未生善,令其出生,既生起已,复令增长,是名菩萨安乐众生之行,又于彼诸无性有情,多具嗔恨,无有善缘,已成邪器,堕入恶趣,为于彼等,而作道引,利益安乐,意乐不舍,恒常期待,是名菩萨戒衰悯世间之行。云何利益有性有情?谓能道诸有性有情,至沙门果,是名菩萨利益一切人天之行。云何利益?谓能道彼令由资粮加行二位,至沙门果故。又复令他现生住安乐地,身心轻快,当解脱乐,是名菩萨安乐之行。由是行者,即于菩萨妙善净戒,无所谬惑,自除疏中,于此戒益沿多举说,今未具列。

  二者无量净戒。摄受无量菩萨学故。

  三者饶益诸有情戒。谓于行证二种时中,恒常利乐诸有情故。

  四者能获大果胜利戒。谓在菩萨位中,自求圆满菩提大果。若趣佛位,能以此果施与他等,获大胜利。云何大胜利?谓诸声闻等,乃有初中后善。饶益一切有情,是为中善。大果胜利,是为后善。

  丙二 广说一切戒(此中有三丁一所受戒丁二受戒法丁三访获戒)

  丁一 所受戒(此复有四戊一分别戊二自性戊三因缘具足戊四圆集要义)

  戊一分别 (此复有二 己一所依分别 己二自性分别)

  初说分别。谓菩萨一切戒,略有二种。

  己一 所依分别

  云何菩萨一切戒?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一者所依分别。所依有二:一在家菩萨;二出家菩萨。及余属此二众菩萨。如是彼彼所依止戒,是则名为一切戒。由各依止受学一切戒故。是名在家菩萨、出家菩萨。

  复次,大德最胜子云:『三种趣中,若诸恶趣,及彼天趣,唯自然受,是在家戒。若在人趣,有二种戒,』又萨穆札《疏》云:『若在恶趣,及色界天,不从他受,唯自然受,是在家戒。欲界人天,有二种受。谓自然受,不惜从他受。是故并有在家、出家二种之戒。如是菩萨净律仪戒,死后流转,亦不舍失。随其所生,自然获得。』

  取要言之,菩萨净戒,虽复死流转三趣,而能持续,永不舍失。其言在家、出家二种别者,由诸菩萨于勤策等五出家戒,能具与否而别故。

  己二 自性分别

  又既依此在家、出家十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如是三戒,能摄一切菩萨所持之戒。

  云何净戒决定分为三种?

  诸释论中,多作是说:为令随顺声闻乘中三种律仪数。谓别解脱律仪降伏烦恼;静虑律仪,暂息诸缘;无漏律仪,永断一切。

  然诸菩萨,唯二所作。谓自成熟,兴成熟他。由自成熟,远离恶作,摄集善行,乃有律仪、善法二种净戒;由成熟他,应持饶益有情之戒。故三决定。若作此说,则为善哉!

  云何三戒次第如是决定?谓如萨穆札《疏》云:『远离戒者,共诸声闻。后二戒以之为因故。行则不共故。行则不共故。行不共者,谓自未得度,而能度他,无有是处。经云,自未寂静,不能静他,故先未有摄善法戒,不能成就饶益有情。故次第决定。』

  戊二 自性(此复有三 己一律仪戒己二摄善法戒 己三饶益有情戒)

  己一 律仪戒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 戒、 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初律仪戒,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如 戒、 尼戒、正学女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属出家戒品,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属在家戒品。

  又别解脱戒,原有八种,今此不列近住戒者。谓如《菩萨戒二十颂难释》云:『唯于一画夜受持者,非是难行,非能离欲,非能恒常持续。故此不列。』至若萨穆札《疏》中则谓:『近住戒者,近事男妇所正止住,故尔不列。』言近住摄于近事戒中,非如实语。又彼疏言:『正学女戒,摄于 尼戒。』亦复不应道理。

  问:然则菩萨所有净律仪戒中,是否在七众戒外另有余戒?若言是者,即与《菩萨地》说相违。以《菩萨地》中,于七众戒外,未说余戒故。若言否者,则言别解脱戒,死后流转,即便舍失。如是具净律仪菩萨,死后流转,净律仪戒亦应舍失。诸天人等,虽复发必修学菩萨三戒,亦终不能获得菩萨净律仪戒。

  答:若出家菩萨,具菩萨戒,于五种别解脱中,随所受持,即律仪戒。若在家菩萨,具菩萨戒,于近事男女二种虽解脱中,随所受持,即律仪戒。若诸天人,其身不堪受别解脱戒,然亦能得有菩萨净戒,谓远离十不善业,或复远离身口七不善业,即是其律仪戒故,此七远离戒,远离性罪,同七众别解脱戒,非是真实别解脱戒。

  《道炬论疏》云:『菩萨律戒者,谓防获制罪之七种别解脱戒,及防获性罪戒、 防获十不善戒。』此中初是真实虽解脱戒,后唯是来七众别解脱共故。又《牟尼获念庄严论》云:『律仪戒者,是止息戒。谓以远离身口七恶为相,无贪无嗔正见三种善法为彼发起。』同论又云:『既发起已,复由具戒增上力故,即能成满十善业道。』

  《菩萨戒二十颂难释》亦云:『《菩萨地》中所说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当知虽解脱律仪,即是菩萨戒之支,是为一分。故具别解脱律仪者,即为正菩萨戒器,行受菩萨所学文句。此中止息杀生等律,非是余戒,与虽解脱非有别异故。若尚不能止息杀生等诸业,来成正受菩萨戒器。』谓由不欲止息杀生等业,不能生起菩萨戒器故。当思止息之义,同别解脱。故释《菩萨地》义,即谓七种别解脱戒,是为菩萨戒一分。

  如后所言,具菩萨戒,身口七支于杀生等亦有开者,然止息杀生等而下之非有不共别解脱过。譬如陵墓酒外,余诸制罪,于患病时,虽得开许。然总具足 戒法者,皆应遮止。由取 戒者,应为离一切欲而受,非为择一支分而受。菩萨律仪除于身口七支,方便开许,余亦应如虽解脱戒,弃舍生命,防获不犯。

  『七种别解脱律仪,恒与余戒能相应,于菩萨净戒堪能。其他一切皆非是。』

  此颂显示,初发业者,若先未有随七种别解脱戒相,不复堪能生起净戒律仪,谓无七别解脱远离性罪共相,不复堪能生起菩萨净戒。非谓无有七种别解脱戒别相,即不生起菩萨净戒。《道炬论疏》云:『论颂所说,为示净戒殊胜依止故。』此在菩提贤论师《释》(即《菩萨戒二十颂难释》)中,已详说之。今为摄集其义,略述之耳。

  此义在昔有二种说:有说应依别解脱者,谓欲生起菩萨律仪,及欲安住菩萨律仪,应当依止虽解脱戒,有说不依别解脱者,谓别解脱,是声闻乘,当思能障菩萨律仪故。

  应依者云:『即说有菩萨别解脱,即应有大小两乘七众别解脱,总以七众别解脱不损恼他,为所依止。凡饶益他,皆不损恼故。至如大小计两乘别解脱戒所差异者,谓相续不断,将获他心,犯已还净,常乐利他,此是大乘别解脱戒。彼则反是。若谓离别,决定无总。然小乘别解脱,非其所依。大乘别解脱,即菩萨学处,自为自依,亦有相违者。无此相违过。《宝云经》云,别解脱律仪,与菩萨学别异故。又大乘七众戒,受戒获戒等,俱如诸毗奈耶。』

  上来所说,不应道理。若谓菩萨律仪,当依七众别解脱律仪而生起,则天人等,不能生起菩萨律仪。若谓定依别解脱为所安住,则是死后流转,在在生处,恒常不舍别解脱戒。天人旁生,亦有 。是故生起菩萨律仪,非须依止别解脱戒。《牟尼获念庄严论》亦云:『若谓近事男、近事女、勤策男、勤策女、正学女、 、 尼,各应毕生随其所宜,住于七众别解脱戒,乃能正受菩萨律仪,若不如是,不能生起菩萨律仪。如是言者,是未通过大乘经义,若谓无别解脱律仪,不能生起菩萨律仪者,则是尔时菩萨藏中及其论疏应说言,别解脱戒为菩萨学之根本处,此定当说。譬如大乘,乃至菩提,决定当依三皈依行。』

  是故《菩萨地》中,律仪戒说为七众别解脱者,当知此有二分。谓根本七众别解脱戒,及其远离性罪共于菩萨律仪戒相。非唯心净土七众别解脱戒故。

  此中别解脱戒远离性罪共于菩萨律仪戒相,与所受菩萨律同等生起。彼与菩萨律仪能依所依无分别故。即先未受根本七众别解脱戒,菩萨律仪亦能生起。虽能生起,然应如法依别解脱,谓当先受在家出家随一别解脱戒。若不尔者,即于佛说次第有所 越故,譬如未受勤策律仪,即便直受 律仪岂能生起,然不应尔。

  不依者云:『若未能离自利意乐,不得生起菩萨律仪,是名菩萨律仪生起之障,若先已具菩萨律仪,而又复生起自利意乐,毁失菩萨净律仪戒。是名菩萨律仪安住之障。』

  如其所说,则是陷于别解脱戒、小乘意乐,二种差别不分辨过。是故生起菩萨律仪,应即舍弃小乘意乐,而不应舍别解脱戒。若复已具大乘律仪,而乃生起小乘意乐,即是毁失大乘律仪。至别解脱不应弃舍,由虽解脱两乘故,因意乐故,舍别解脱,不应道理。若先具有别解脱戒,即是最胜能受戒者,由彼所依能具足故。

  若以住菩萨戒,而舍别解脱戒,则是毁裂佛说根株。使披利乐众生禾稼遭大冰雹。那是不能解悟上下经论要义,如是倒见,当永弃舍,制止如是倒见生起故,如《圣三戒经》云:『常应顺奉如前所说别解脱教。获光,世若有人,于别解脱起违想,则为于佛力无所畏而生违背者。则于去来现在诸佛而生违背想,则为于佛力无所畏而生违背。彼若于佛力无所畏生违背者,则于去来现在诸佛而生违背。由此未来所受异熟,无量大苦。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受地狱苦,比前众生所受苦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乃到算数譬喻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若欲远离如闻名尚应弃舍,何况见闻而不远离!』

  又《妙臂菩萨请问经》云:『如一切 依于地,由彼无愆而生长。如是白法依于戒,悲水浸润能生起。佛于毗奈耶藏中,宣说别解脱净戒。在家密乘除仪则,自余一切悉应持。』

  谓在家密乘者,除出家行仪作业轨则不共制戒,凡毗柰耶中所说诸取舍处,亦当受持。何况出家密乘具菩萨律仪者!

  伽湿弥罗。善逝宝顶吉祥智友尊者,亦复于其下劣倒见,力驳广释,引申正义。谓如《不违净戒律仪本誓》云:『引有出家者,先住显密戒。后以愚 故,于所住律中,声闻之戒学,别解脱问年,所说诸学处,多不能守获。复闻之戒学,别解脱问年,所说诸学处,多不能守获。复谓声闻律,违异菩萨戒。乃取菩萨戒,而舍出家律。』

  又云『弃舍出家律,即于显密戒,亦不堪受持。』

  又去『具胜慧圣者,大菩萨 ,方便而善巧,梦中念无失。』

  诸契经中,亦广说诸转轮圣王在家菩萨,久远修习菩萨之行,尚复舍家,希求出家,受具足戒,是故住大乘者,应于一切别解脱戒,尤应于彼出家律仪,爱获受持。

  己二 摄善法戒(此复有三:庚一略摄 庚二广说庚三摄义)

  庚一 略摄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萨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为摄善法戒。(《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一者略摄。谓诸菩萨受摄菩萨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诸身语意积集诸善,总部名为摄善法戒。

  诸论承上启下谓此菩萨戒后一语,应改受律仪戒后。其发有三:

  一者时。谓正受后,事经中云:『住于戒中积集诸善。』谓住于戒,乃能生起善法、安住善法、增长善法故。此由正受菩萨律仪,便能摄集一切善。故应先坚固律仪净戒。

  二者所缘。谓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自成熟一切佛法。此由摄善法者,是自成熟。饶益有情,是成熟他。是名二戒所缘分别。

  三者自相,或云自性,谓由身语,积集诸善。

  不言意者,如余疏云:『摄善法戒时,唯身口戒故。』然《广疏》中,数说意善。德光《疏》中,亦说意善。谓由语中,自有意力,故未说意。此说可据。又《菩萨戒二十颂难释》,与《道炬疏》,则谓在论中,当有意字。

  如是身语意三各别所作,或复身语二门所作,或复三门所作善业,是名摄善法戒。

  庚二 广说

  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依戒住宅区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如是时时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迅、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于疾病者,悲悯殷重瞻侍供给,于诸妙说,施以善哉。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迥向无上正等菩提。时时发起种种正愿,经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于身语意,住不放逸。于诸学处,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护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觉悟。亲近善士,依止善士,依止善友。于自愆犯,审批权谛了知,深见过失。即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至心发露,如法悔除。(《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二者广说。此复有八

  一者生起三慧。谓菩萨依止安住律仪净戒,应除散乱,听取经法,寻求闻慧。积闻资粮,觉起思慧。次修止观,即入修慧。复应于乐独处,精勤修学。身离 闹。心离不善、诸恶寻思。《戒二十颂难释》于此亦云:『当乐独处』此中修止,是为定学。其闻思慧,及修观学。由戒学处,生起二故。

  二者积集福田资粮。若见亲尊长,应离骄慢,悦豫欢庆,赞言善来,问讯礼拜,侍立献座。若于座中,即从座起,恭敬起立;或疾起立。见至面前,合掌敬礼。或供给使,恭敬承事。又于病者,悲悯殷重瞻侍供给。如是总有三田:谓恩者、尊长、疾苦,三种福田。初是父母,次是师长,后是病人。以是出家人、在家二众菩萨,生起福德之处,故福田。故名为田。

  三者随喜功德与有德者。于演正法、赞叹三宝、诸妙说等,施以善哉。于彼具足闻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于诸有情一切福业,经胜意乐,发言随喜。又善知他是应供处,心让欢悦,远离嫉妒。虽非自作,所获功德,与自作等,又复随喜于他善业,视如已作,深生欢悦。

  四者安忍。他来损恼,方便轴译,视作夙业,起悲悯心,亦不还报。

  五者回向发愿,谓令所作不坏失故,生起广大诸福故,应以三门已作今作种种善业,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又为成熟无量功德,于时时中,如《十地经》,或如《行愿品》所说,发起十种大愿。

  六者供养供养。于三宝前,以一切种财物,行持二分供事,而作上妙广大供养。

  七者住不放逸。恒常勇猛精进,修习六波罗密一切善品。

  八者修习资粮道中诸中诸善。于诸学处,身语正行而篇防守,又密护根门,不令随逐诸可意境、不可意境,生起贪嗔。为护根故,应当护心,又或过饱,或过饥者,即便不能精勤修习。故当如量,不有二过。调适其身,政教分离其身,于食知足。复以夜中,分作三分,中夜睡眠,初夜后夜,及与永画,或勤读诵,或修瑜伽。又复亲近修行善舍恶诸胜善友,依止授法诸善知识,更以自心,作自知识。于自衍犯,深谛观察。即当向彼启白忏露,如是悔除。若不会遇,当于十方诸佛菩萨像前,或同法者所,启白忏露,如法悔除。

  庚三 摄义

  如是等类,所有引摄、获持,增长诸善法戒,是名菩萨摄善法戒。

  (《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三者摄义。谓所有能引摄、护持、增长如是等类诸善法的戒,是名菩萨摄善法戒。

  言引摄者,谓能生起。如生三慧,言护持者,谓即生起已,令不坏故,如修安忍,若不减嗔,便能摧毁所集善故,言增长者,谓即护持已,复令增长广大圆满。如修回向、发广大愿。

  己三 饶益有情戒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

  何等十一?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亦作助伴。

  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

  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

  又诸菩萨,于随种种师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获,令离如是诸怖畏处。

  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计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

  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

  又诸菩萨,随顺道理,正与依止,如法御众。

  又诸菩萨,随喃世间事务方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经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

  又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喜进学。

  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昵利益安增上意乐,调伏诃责治罚驱摈。为欲令其不善处,安置善处

  又诸菩萨,发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令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三者饶益有情戒。云何菩萨戒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谓于应助伴者、于愚疑者、于有恩者、遭怖畏者、于忧苦身、乏资具者、求依止者、于应随顺于他意者、应正入者、应逆转者、应以神通调伏之者、如其所应,为作义利。

  戊三 因缘具足(此有三种已一律戒因缘具足已二摄善法戒因缘具足已三饶益有情戒因缘具足)

  云何菩萨住律仪戒、住摄善法戒、住饶益有情戒,善护摄善法戒、善行一切种饶益有情戒?(《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己一律仪戒因缘具足(此有十种)

  一者律仪戒因缘具足。谓诸菩萨住律仪戒,云何善护律戒?此有十支。

  庚一 不顾过去诸欲

  谓诸菩萨住别解脱律仪戒时,舍转轮王而出家已,不顾王位,如弃草秸。如有贫庶为活命故,弃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顾劣欲,不如菩萨清净意乐,舍轮王位而出家已,不顾一切人中最胜转轮王位,(《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二者不顾过去诸欲,谓诸菩萨舍转轮王人中胜欲而出家已,不顾王位,如充草秸。是所欲故,说名为欲。谓诸物欲,即所受用,由此欲故,说名为欲。谓烦恼欲,即内贫爱。是则名为根本诸欲,言不顾者,于彼物欲,作扫除想。如舍尘草,不复返顾。菩萨舍欲,亦不复顾。菩萨舍欲,亦复如是。于内烦恼,视作腐秽,亦舍不顾。于先舍弃在家受用而出已,若复重顾,便于律仪,不获清净。应舍贫爱,作二种想,如前二喻,坚固忆持。

  庚二不乐未来诸欲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于未来世天魔宫所有妙欲,不生喜乐,亦不愿求彼诸妙欲,修行梵行。于彼妙欲,尚如实观由如趣入广大种种恐畏稠林,况余诸欲!(《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二者不乐未来诸欲。谓于未来世,天魔王宫、他化天中,所受用欲,亦不愿求,而修梵行。何况余欲!

  言不乐者,谓当如实观念彼欲,由如充满虎豹稠林,不乐趣入。

  上说不愿过去欲者,唯说人欲,未言天欲。以律仪戒,重在出家,天中无有出家者故。此说不乐未来欲者,唯心净土说天欲,未言人欲。以天魔王宫所受用欲,最增上故,于未来时,尚不希求,何况人欲!

  取要言之,世家律低度,应极清净,应善护持,不为希求未来诸欲而修梵行。非唯不顾过去诸欲。

  庚三 不身耽现在诸欲

  又诸菩萨即出家已,于现在世尊贵有有情种种上妙利养恭敬,正慧尚如变吐会不味著,何况于卑贱有情,所有下劣利养恭敬。(《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三者不耽现在诸欲。谓于国王长者尊贵有情上妙利养恭敬诸欲,尚不味著,何况于余卑贱有情所有下劣得养恭敬!应为正慧,如实审观。如食反吐,不复味尝。

  此应专注,若为愿求未来诸欲而修梵行,仅是善愿,若在出家,应当绝对弃舍彼欲。若复不能回转其心,如前观想三界轮回,更观欲界所有过患,当知不能状况护净戒。

  庚四 乐远离处,

  又诸菩萨常乐远离。若独静处,若在众中,于一切时,心专远离,寂静而住,不能唯于是尸乐律仪而生喜足,依戒住戒,勤修无量菩萨等持,为欲引发证得自在。(《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四者乐远离处,谓身乐独静,若处众中,远离诸欲寻思而住。不唯于是尸罗律仪而生喜足,当依净戒,勤修无最菩萨等持,为令引发证得自在。 谓若戒喜足,而不妹求最胜功德,当知不能成满净戒。

  庚五 言论寻思悉皆清净

  又诸菩萨虽处杂众,而不无法为乃至少分不正言论。居远离处,不起少分诸恶寻思,或时失念暂尔现行,寻便发起猛利悔愧,深见其过。数数悔愧深见过故,虽复暂起不正言论诸恶寻思,而能速疾安住正念,于彼护得无复作心。由此因缘,则能拘检故,渐能如昔于彼现行深生喜乐,于今安住彼不现行喜乐亦尔,又能违逆令不现起。(《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五者言论录思皆清净。虽处杂众,不发诸恶杂染言论,虽居远离,亦善访护,不起少分如贫欲等诸恶寻思,或时失念暂尔现行,寻便发起深见其过,猛利悔愧,若能依此数数修习,虽复暂起不正言思,而能速疾安住正念,于彼护得无复作心。由此因缘,则能拘检。习拘检故,渐能如昔于彼二事喜乐现行,于今不乐现行亦尔。谓能逆转二心令不生起。

  从初精进,令不现行。设或现行,即便弃舍,深见其过,猛利悔愧。前念后念,逆转而住。是名遮止不如理行清净尸罗无上圣教。

  庚六 不自轻蔑

  又诸菩萨,于诸菩萨一切学处,及闻已入大地菩萨广大无量不可思议长时最极难行学处,心无惊 ,亦不怯劣。唯作是念:『彼即是人,渐次修学,于诸菩萨一切学处,广大无量不可思议净身语等诸律仪戒成就圆满。』(《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六者不自轻蔑。若闻已入大地诸菩萨众,在无量劫中,久远修行广大无量不可思不可议三戒学处,如舍身等,他所难行,应当减除惊 怯劣之力,自谓不能而轻蔑。云何减除?应作是念,『彼既是人, 渐次修学,乃至成满于诸学处,非是顿尔。我亦是人,渐次修学,精进不舍,决定当得如彼所成就。』而发勇悍。

  若闻如是无量学处莫堪修学,便生轻舍,或复自念:『此是余计菩萨所作,非我堪能。』而生弃舍。是名障疑菩萨力种。当如前说舍除怯劣,真实勇猛,精勤修习,暂或不能。亦应自念:『我于何时,能修学此。』生多意乐,勤修勇悍。又于此因,勤积资粮,净治罪障,发广大愿。

  庚七 柔和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常这察已过,不伺他非,普于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无损害心,无嗔恚心,菩萨于彼,由怀上品法大悲故,现前发起深怜悯心,欲饶益心。(《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七者柔和。常察已过,不伺他非,而不令他心生苦烦。若尔,他过可放任耶?答曰:不也。若见他在烦恼法中,云何生起,谓此非是补特伽罗所有过失,由烦恼力,不护自在,于诸凶暴犯有情,无损害心,无嗔恚心,深生悲悯,欲作饶益。谓为他作善认识,令彼发菩萨心,舍诸烦恼,不令增上,乃至获得无上菩萨。

  庚八 堪忍

  又诸燕住律仪戒,虽复遭他手足块石刀杖等触之所如害,于彼尚无少恚恨心。况当于彼欲出恶言,欲行加害!况复发言毁辱诃责,以少苦触作不饶益!(《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八者堪忍。虽复遭他手足愉石刀杖等触之所加害,尚不生起少分恨心。岂复于彼出 恶言,或行捶打!此文如其次第,谓意语身三业清净。

  萨穆札《疏》云:『如是大苦,尚能忍受,况全益于他毁骂!嗔令止住,定不更以如是损恼,令心忧苦,而能安忍。』又本论云:『况复毁辱、嗔恚、诃责以微少苦,作不饶益。』此谓于打骂等,尚不生起恚恨报害,况以此等!谓住律仪戒菩萨,应于他所施少分损恼,安忍不动,而正安住沙门四法。

  庚九 不放逸行

  又诸菩萨住律仪,具足成就五支所不放逸行:一前际具际行不放逸行。二后际具行不放逸行。三中际具行不放逸行。四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五具时隋行不放逸。

  谓诸菩萨,于菩萨学正修学时,若于过去习已违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萨后际俱行不放逸行。若诸菩萨,先于后时当所违犯,发起猛利自誓欲乐。谓我定当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无所犯。是名菩萨先时作不放逸行,若诸菩萨,即以如是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为所依止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毁犯,是名菩萨时随行不放逸行。(《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九者不放逸。谓前际、后际、先时、俱时,五种不放逸行。如其次第,于过去时,所的违犯,如法悔除。于未来时,亦应如是审谛思惟。于现在时,亦毋忘念,猛利自誓:『我当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令无所犯。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毁犯。』由依止故,如是如是若行若住。此中重在别解脱学处不放逸行。

  如是五种不放逸行,第四为本,若有四者,能生第五。若未生五而起违犯,如其次第,如法悔除。

  庚十 轨则净命并皆具足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覆藏自善,发露已恶,少欲喜足,堪忍众苦,性无忧感,不掉不躁,威仪寂静,离矫诈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十者轨则净命并皆具足。

  初说轨则,或云净行。谓不为名闻,夸扬自善,不行覆藏,发露已恶。得劣少者,少欲无忧性。得多美者,知足不贫,堪忍寒热饿渴等苦,所求不得,心无忧感。诸根柔善,安静不掉。不随境转,闲静不躁。威仪妙好,如理作意。威仪寂静。

  次说净命,谓离矫诈等五邪命法。

  菩萨成就如是十支,名住律仪戒,善护律仪戒。谓不顾恋过十六观诸欲、又不希求未来诸欲、又不耽著现在诸欲、又尔远离不生喜足、又能扫 不正言论诸恶寻思、又能于已不自轻蔑、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足轨净命。(《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德光论师云:『由六因缘,虽已防护,而非善护。一者唯少防护,便谓满足。二者语言作意,不能清净。三者自行轻蔑。四者不能摄御徒众。五者有所违犯不能悔除。六者轨则与命皆不清净。

  初复有二:一者虽护身语,而意希求三世诸欲。二者虽能护意,不乐依戒引发等持』

  德光论师又云:『不能摄御徒众者,谓不能摄受堪忍净戒徒众故。』

  己二摄善法戒因缘具足(此有二种五品具足 庚一五波罗蜜渐次庚二慧波罗蜜渐次)

  二者摄善法戒因缘具足。此有二种五品具足。

  庚一 五波罗蜜渐次

  又诸菩萨已能安住摄善法戒,若于身财少生顾恋,尚不忍受,何况其多!又于一切犯戒因缘,根本烦恼,少分烦恼,忿恨等生,亦不忍受。又于他所,发生恚害怨恨等心,亦不忍受,又于扬起懈怠懒惰,亦不忍受。又于所起等至味著,等至烦恼,亦不忍受。(《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初五波罗蜜渐次。如其次第,于五违逆,悉皆远离。谓于身财,少生坚贫,尚不忍受。又于一切犯戒因缘,根本烦恼少分烦恼忿恨等生,亦不忍受。于生恚害怨恨等心,亦不忍受。于诸善业,懈怠不进,倚卧倾欹,懒惰不敬,亦不忍受。又于所起等至味著,等至烦恼,沉没掉举,亦不忍受。

  以要言之,诸违逆品,若生起者,勤加对治。或加遮遏。决不增上,随彼而转。

  庚二 慧波罗蜜渐次

  又于五处如实了知,谓如实知善果胜利,又能如实了知善因,又能如实知善因果倒与无倒,又如实知摄善法障。是诸菩萨,能于善果见大胜利,寻求善因,为摄善故,如实了知倒与无倒。由引菩萨获得善果,不于无常妄见为常,不于其苦妄见为乐,不于不净妄见为净,不于无我妄见为我。如实了知摄善法障,为摄善故,速疾远离。(《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次者丰波罗蜜渐次。谓当如实了知善处胜利。又能如实了知善因。又能加实了知善果倒与无倒。又如实知摄善法障。远离如是五无知障。

  所谓胜利者,当有三种,谓人与天及菩提果,所言因者,即显高处胜善之因,如十善等。谓依善友,听闻正法,思维修等,言倒与无倒者,于求善果,即便视为常随佛学乐我净,是名为倒。若反观之,即名无倒。谓诸燕获得善果,不于无倒见为倒故。

  菩萨由此十种相故,名住摄善法戒,速能摄善一切种相。谓施渐次、若戒渐次、若忍渐次、若精进渐次、若静虑渐次,及五种慧。(《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如是了知六波罗蜜善果胜利,及彼善因,又复了知远离如前所说违逆六度之障。摄集六度所有善根,即能速疾摄集诸善谓世出世间一切善品,悉皆摄于六度中故。若能远离六度逆品,即能便易摄状况诸善。如是渐次,名速成就施等之因。

  己三 饶益有情因缘具足(此有十一相)

  又诸菩萨由十一相,名住一切捉饶益有情戒。于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种。(《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三者饶益有情戒因缘具足。谓有十一相,名住一切以逸待劳益有情戒。于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种。即如助伴一相,应作一切有情助伴,以一切相而作助伴,如酬恩时,于十一种一一有情,如其所应,皆以十一相而作饶益。云何十一相?

  庚一 于应助伴作饶益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彼彼事业,皆为助伴。谓于思量所作事业,及于功用所作事业,悉能与彼而作助伴。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无倒事业加行,或于守护所有财物,或于和合展转乖离,或于义会,或于修福,皆为助伴。

  于诸救苦亦与助伴。谓于遭遇疾疫有情,瞻待供给;盲者启道;声者 义;手代言者,晓经想像;迷方路者,示经隅途;支不具者,惠以荷乘;其愚 者,诲以胜慧;为贫欲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贫欲缠等苦。如是若为嗔恚、昏沈、睡眠、掉举、恶作、疑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疑缠等苦。欲寻思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欲寻思苦。如欲寻思,恚、害、亲里、国土、不死、轻侮相应、族姓相应,所有寻思,当知亦尔,他蔑他胜所苦有情,开解令离被蔑胜苦。行路疲乏所苦有情,施座施处,调身按摩,令其止息劳倦众苦。(《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二者于应助伴,而作饶益。此复有二:一于事业为作助伴;二于苦恼为作助伴。初于事业为作助伴。复有八种:

  一者思量所做事业。谓当思量,于何事业,或作不作,致盛衰故,为作助伴。

  二者决择所做事业。谓从现前起,定做彼事,为作助伴。此二即名意念加行二种助伴,(谓代思量及自荷负助伴之 )

  三者谓于道路,若往若来,或无伴侣,或路 毁,皆为导伴。

  四者无倒事业加行助伴。谓正开示,如耕种事等罪方便。

  五者守护所有财物,谓方便开示,令他守护氖资财,不被窃盗之所劫取。

  六者和合乖离。谓解怨修好。

  七者义会,谓于彼定期所修福业,为作助伴。

  八者修福。谓于彼不定期所与福业,助彼修之。

  德光论师云:『如是初二助伴,令彼资财,未得者得,事业加行、守护财物,令已行者,增长护持。后二助伴,令增长者,修习供养。』

  二于苦恼为作助伴。复有二种:

  一者身苦。此复有四:

  一者于诸疾病,施药瞻待。(手代言者与垄者,藏文合为一句)

  二者于根残缺,盲者往向,引趣其道。垄者取舍,饶以手势。

  三者于支不具,或以身荷,或以车乘,载赴其处,(迷方路者一句,藏文中无)

  四者于行疲乏,施以食住,调身抚摩。(其遇以矣者,诲以胜慧,藏文中无)

  二者心苦,此复有三:

  一者于盖障苦。为贫欲等五盖所缠,示以圣者,令其开解。

  二者于无间苦。为八寻思之所缚苦,说法对治,令其开解。八寻思者:一欲、二恚、三害、四亲里、五国土、六不死、七他来轻侮、八族姓相应。族姓相应者,谓资财族姓具足,欲乐自在,豪我等出世间法,令其开解。

  庚二 于昧理者为作饶益

  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谓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以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分资粮法,而为宣或复方便善巧说。如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如是于行坚行有情,为欲令彼断坚行故。于现法中求财宝者,为欲令彼正少功力,集多财宝,守护无失。于佛圣教怀憎嫉者,为欲令彼得清净信。证清净见,超诸恶趣。尽一切结,越一切苦。应知亦尔。(《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二者于昧理者,为作饶益。谓于恶行异熟所起苦恼有情,令其回转,止息恶行。

  云何与说正法?谓以相应文句等八种法,而为说之。

  德光论师云:『于彼三问,具四功德,而为酬答:一者于不知问,应说相应文句、助伴之法,谓以无倒义及连续而酬答之。二者于相违问,应说随顺、清亮之法,谓以随顺法尔前后相违义而酬答之。三者于二种问,应说有用、相称,更说应顺、常委分资粮而酬答之。言有用者,谓以方便,令其解悟。言相称者,谓称所化机,如量调伏,令彼了知,言应顺者,应顺世间所立功德。言常委分资粮法者,谓就圣道家资粮而答。言常委者,即恒勤守护。谓恒时殷重,制诸烦恼,将护其心故。』此与最胜子说同。后二种法,德光谓是『由解增上,而为酬答』最胜子谓『由证增上,而为酬答』。

  又此二师所说,虽云三问,显系四问,德光论师云:『言相应者,得名助伴,先后不违故。言随顺者,得名清亮,顺法尔故。言有用者,得名相称,如量调伏故。言应顺者,得名常委,顺净行故。譬如甚深、和雅、可意、善了、尔闻五种佛语,如其次第,得名震吼、悦耳、喜乐、明亮、无不顺滴五声。如是于每二句,得以后句,引摄前义。于一切问,以四功德,而为酬答。谓前后不违、法尔不违、调伏不违、胜义不违。』论中又谓:『或复方便善巧宣说。』谓于犯戒诸恶行者,为令止恶行故,依入文句,如法开示。如是于行悭等者,为令修施等而下之寿诞,亦如是说。或由方便,令彼有情,正少功力,集多财宝,守护无失,又于无失,又于圣教怀憎恚者,方使说法,令起净信,入佛圣教。又于已入佛圣教者,令断于见所断烦恼,证清净见,超诸恶趣。又于已证见道者,为示方便,更断余结。

  庚三 于有恩所为作饶益

  又诸菩萨于其恩诸有情所,深知恩惠常思酬报。暂见申敬,赞言善来。怡颜欢慰,吐诚谈 ,详处设座,正筵令坐。若等若增财利供养。现前酬答,非以下劣。于彼事业,虽不求请,尚应伴助,况乎有命!如于事业,如是于苦、于如理说于方便说、于济怖畏、于衰恼处开解愁忧、于惠资具、于与依止、于随心转、于显实德令深欢悦、于怀亲爱方便调伏、于现神通惊恐引摄,如应广说,当知亦尔。(《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三者于的恩所,为作饶益。暂见申敬,赞言善来。怡颜欢慰。详处设座,正筵令坐。财利供养,若等若增。现前酬恩,非以下劣。于彼事业,虽还不求请,尚应助伴,况乎有命!如是乃到于现神通,惊恐引摄,广作饶益。

  庚四 于诸怖害能为救护

  双诸菩萨,于遭怖畏诸有情类,能与救护。谓于种种禽兽水火、王贼怨敌、家主宰官、不活恶名,大众威德、非人起尸、魍魉等畏,皆能救护,令得安隐。(《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四者于诸怖害,能为救护,谓于原野所栖狮虎豹害,或实水患,或诸水族摩羯陀鱼等鳞介害,是名旁生二种怖害。国王威势诸黜罚害、强盗劫贼所侵夺害、财宝中断及怨敌害、家主宰官权势之害,是名人中四种怖害。复于不具资财、善行、辩说三可爱事。有不活畏、恶名畏,或大众威德之畏。复有非人之畏。非人有二:一者异生魍魉,二者咒换起尸。如是等畏,皆为救护。

  庚五 于他扰恼令其开解

  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令离悉忧。或依亲属有所衰亡。所谓父母兄弟妻子、奴婢僮仆、宗长朋友、内外族因、亲教轨范,及余尊重,时有丧亡,善为开解令离忧恼。

  或依财宝有所丧失。谓或王贼之所侵夺,或火烧,或水所溺,或为矫诈之所诳诱,或由事业无方损失,或为恶亲非理横取,或家生火之所耗费,于如是等财宝丧失,善为开解令离忧恼。(《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或为矫诈之所诳诱句,藏文为或未善藏以致失坏。

  五者于他忧恼,令其开解。此复有二:一于亲属别离忧恼;二于财宝别离忧恼。初于亲属别离恼。复有五种:一者别离生亲,谓丧父母。二者别离所摄及果有亲,谓丧妻子。(藏文无兄弟二字)三者别使役亲,谓丧奴婢,及诸僮仆。四者别恩惠丧宗长、朋友、内外族因亲属。五者别离示导益亲属,谓丧亲教、轨范、上师、共净行者。

  二者财宝别离忧恼。复有二种:

  一者能共世间一切苦因。

  二者不共一切世间苦因。

  共一切者:谓或王贼之所侵夺:或火所烧,或水所溺。

  不共有二:一者如理守护。又复有二:一不如理守护资财。谓为矫诈之所诳诱。二不如理边置资财。谓由事业无方损失。二由他致令散失。亦复有二:

  一者不获支配所有财苦,谓为怨敌非理横取。有疏亦作『或有恶亲非理横取』。

  二者由自家室所起忧恼苦,谓家生火之所耗费。有疏亦作『家生败种之所耗费』。

  由如是等亲属财宝别离因缘,出生 中上品愁忧,为说无常,令其开解。所言 中上品愁忧者:谓父母丧亡,是上品忧。奴婢丧亡,是中品忧。财宝丧失,是下品忧。当知此是自所需用,及可爱者。

  庚六 于缺资具为作饶益

  又诸菩萨,备资生具,随有来身,即皆施与。谓诸有情,求食与食,求饮来饮,求乘与乘,求衣与衣,求庄严具施庄严具,求诸什施以什物,求曼涂香施曼涂香,求止憩处施止憩处,求诸光明施以光明。

  (《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六者于缺资具,为作饶益。此复有六:

  一者于彼资生匮乏苦者,求诸饮食,给与饮食。

  二者于疲劳苦,给与车乘。

  三者于渐羞苦,求衣与衣,求庄严具与庄严具,彼不具衣与庄严具,起惭羞故。

  四者于彼缺乏资具苦者,求诸什物,施以什物。

  五者于恶臭苦,来求香华,及诸曼涂,即便施以香华曼涂。

  六者于缺止憩及光明苦身。谓来求止憩,施止憩处。其勤修者,来求灯明,施以灯明。

  庚七 于求依止为作饶益

  又诸菩萨,性好摄受摄诸有情类,如法御众方便饶益。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然后给施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若自无有,应从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求索与之,于已以法所护如法衣服、饮食、诸从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与众同身,自无隐费。于时时间,以其随顺八种教而正教授,五种教诫而正教诫。此中所说教授教诫,当知如前力种性品已广分别。(《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七者于求依止,为作饶益。此复有二:

  一者摄受徒众意乐。非求名闻利义恭敬。以怜悯心,现作饶益。以无染心,先与依止。

  二者摄受徒众加行。此复有二:一者财摄;二者法摄。

  初复有二:

  一者从他来求索而施与之。为摄受徒众故,应从净信长者憾居士,求索衣服、饮信、卧具、病缘医药、资具什物而给施之。

  言法摄者。亦复有二:

  一者施以教授。此复有八。一未住心者,有五教授。令于所缘能系故。谓于上品贫、嗔、疑、慢,及寻思者,如其所应,为其宣说不净、慈悲、缘起、修界差别、修阿那波那念,而教授之。

  二心已住,有一教授。为令获获得自义利故。为其宣说能治断常二见,远离二过邪执处中之行。

  三于自所作未究易者。有二教授。令舍中间所有留难。谓令舍除于所行道未作谓、于所趣果未证谓证诸上慢。

  当知此八教授,略由安住、正方便道、舍弃留难三所摄。

  二者施以教授。复有五种,

  一者遮止有罪现行。

  二者开许无罪现行。

  三者若有于所遮止法中暂行犯者,如法柬诲。

  四者虽知是 诲,苦仍毁犯不舍者,如法调伏。

  五者若于所开遮法中,能正行者,赞叹功德令其欢喜。

  庚八 随有情心为作饶益

  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时,先知有情若体若性,知身性已,随诸有情所应共住,即应如是来其共住。随诸有情所应同行,即应如是来彼同行(若体若性,藏文为意乐、自性、界)

  若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当审观察。若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如是忧苦,若不令其出不善处。或者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获彼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如是忧苦,若能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如果事现行身语,住衰愍心,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复审观察,若于如是他有情事现行身语,令余有情发生忧苦。如是忧苦,若不令他或余有情,或不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向语,获余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如是忧苦,若能令他或余有情,或能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住哀愍心,不随如是有情心喷发,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复审观察,若于如是菩萨自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如是现行身语二业,非诸菩萨学处所摄,不顺福德智资粮。如是忧苦,不能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获他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与此相违,现行身语如前应知,如生忧苦,如是广说生于喜乐,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知他有情缠所缠。现前忿缠难可舍离,尚不赞叹,何况毁 !即于尔时亦不柬诲。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他虽不来谈论庆慰,尚应自往谈论庆慰。何况彼来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故意恼触于他,唯除诃责诸犯过者,起慈悲心,诸根寂静,如应应诃责调伏。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 诮轻弄于他,令其 愧住。亦不令其心生忧悔。虽能摧伏得胜利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自高。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若生许应他饮食等,终无假 ,不赴先祈。与性谦冲,如法晓喻。(《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八者随有情心,为作饶益。此复有二:

  一者略诠。谓诸菩萨随有情心义利转时,先应了知一切有情若意乐若处性若界。即了知已,随诸有情所应共住,即应如是与其共住。随诸有情所应同行,即应如是与其同行。所言意乐者,谓是思。当审视彼所具善恶及嗔慈等,为何等意乐,所言性者,谓是胜解。当审观彼于何乘有胜解,随之而转,所言界者,谓是随眠。顺其随眠,随之而转。

  二者广说。谓诸菩萨随心转时,当勤注念诸损益事,若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当审观察现行身语,令他有情生诸忧苦。如是忧苦。若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获彼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如是忧苦,若能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不随如是有情心转,住哀愍心,励力策发,要令现行,令彼究竟得利益故,如是现行,而得令诸随转有情,于诸忧苦不复生起。若余有情起忧苦者,如是菩萨行舍方便,如前应知。

  若诸菩萨如是现行,非是随他有情而转。谓由自事,现行身语,生他忧恼苦。如是现行,若非菩萨学处所摄,或非福智二种资粮,或复不能令他有情善处安立善处。尔时菩萨获心故,即应遮止,令不现行,若复有违于上三者,菩萨即应住愍心,励力策发,要令现行。不随如是有情心转。若于如是现行身语,令他有情,现生喜乐,若彼究竟当有义利,要令现行。若彼究竟不获义利,即应遮止。令不现行,如前应知。

  又随他心而转或者,知他有情,忿缠所缠。现前忿缠难可舍离,尚不赞叹,何况毁 ,亦不柬诲。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见他遇疑,昧世道理。他虽不来谈论庆慰,尚应自往谈论庆慰。何况彼来,而不酬报!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诃责他时,终不故意恼触于他,起慈悲心,诸根寂静,如应诃责。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于大众中,终不 诮轻弄于他,令其报愧。恐他生起轻蔑因故。亦不令其心生忧恼,恐他不能安稳住故。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恐他生起羞耻心故。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怯劣心故。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无识友故。于诸有情,不极亲近。恐常伴他问断他业,令他厌故,于诸有情,亦不非时而亲近。谓当以时而近故。如是三事,为令远离断绝 属。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他不乐故。非情交者,不吐实诚。心不和合故,于他惠施,不屡希望,知量而受。恐他生起厌离 诮,忿怒不敬,不复信施,及还索想故。若许饮食,终无推托。恐复舍逆他意乐故。为性谦冲,如法推谢。当以读诵静虑持戒婉言辞谢,令他有情皆欢喜故。

  庚九 于正行者为作饶益

  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于信功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于戒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其欢喜。于舍功德具足者前,赞扬舍德令其欢喜。于慧功德具足者前,赞扬慧德令其欢喜。

  (《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九者于正行者,为作饶益。谓于信戒闻舍慧等功德具足者前,称扬赞叹。谓称赞于戒舍行者,当得身资圆满,是增上生因,于慧行者,是决定胜因。由闻功德,生起智慧。信于二者,与能入因。

  庚十 于倒行者为作饶益

  又诸菩萨性好悲愍,以调伏法调伏有情。若诸有情下品过下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 诃责而诃责之。若诸有情有中品过中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中诃责而诃责之,若诸有情上品过上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经上诃责而诃责之。如诃责法,治罚亦尔。若诸有情有下中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菩萨乐时尽寿驱摈,不与共住,不同受用。怜愍彼故,不还摄受。勿令其人于佛圣教多摄非福。又与教诚利余有情,(《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十者于倒行者,为作饶益。谓他有情,有下中上品过犯。无损恼心,无嗔恚心,如其所应,以 中上三品诃责,而诃责之,如诃责法,治罚亦尔。若诸有情,有下中品过失违犯,菩萨尔时,为教诚彼,及余有情。以怜愍心,权时驱摈,一月二月,乃至数年,后还摄受。若诸有情,有上品过。菩萨尔时,受愍彼故,勿令其人多摄非福,又为教戒利余有情,尽寿驱摈,不兴共住,不同受用,不还摄受。

  言非福者,谓不如理受信施,或慢然受同梵行者礼拜等事,言过失者,于应理行,而亦不行。言违犯者,于不应行,而竟现行。如德兴论师所说。

  庚十一 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以神通而作调伏

  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或为恐怖,或为引摄。谓为乐行诸恶行者,方便示现种种恶行诸果异熟。谓诸恶趣、小那落迦、大那落迦、寒那落迦。既示现已,而告之言:『汝当观此,先于人中造作增长诸恶行故,今受如是最极暴恶辛楚非爱苦果异熟。』彼见是已,恐怖厌患,离诸恶行。

  复有一类无信有情,菩萨众中随事故问,彼作异思拒而不答。菩萨尔时,或便化作执金刚神,或复化作壮色大身世力药叉,令其恐怖。由是因缘,舍慢生信,恭敬正答。其余大众,闻彼正答,亦调伏。或现种种社通变化:或一为多,或多为一,或以其身穿过石壁山岩等障往还无障。如是广说,乃至梵世身由自在转。现无量种神变差别:或复现入火界定等,或复示现共声闻等种种神通。方便引摄,令诸有情踊跃欢喜。诸未信者,方便安处离具足中,多坚吝者,方便安处舍具足中。诸恶慧者,方便安处慧具足中。如是菩萨,成就一切种饶益有戒。(《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十一者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经神通力而作调伏。此复有二:

  一者经神通力恐怖之。示现寒熟诸那落迦,令彼见之,而告之言:『汝于人中,先时造作积集恶行,今受如是非爱苦果。』今生厌患,难诸恶作。复有一类无信有情,菩萨众中,菩萨众中,随事故问,彼作异思,拒而不答。菩萨尔时,或便化作执金刚神,或复彼答故,亦皆调伏。

  最胜子云:『此谓彼欲在大众中损恼菩萨,故作异思,拒而又不答。为令正答于所问故,菩萨尔时现神通力,令其恐怖,而作正答。』

  二者以神通力而引摄之。或一变多,或多变一。或以其身穿过石壁山岗岩及城垣等障,往还无障,乃至梵世身自在转。或上身出火,下身出水,现无量种神变差别。或复现入火界定等,方便引摄。令诸有情,踊跃欢喜,于未信者,于犯戒者,于少闻者,于坚吝者,于恶慧者,如其所应,令彼安处信戒闻慧具足中。

  如是饶益有情戒十一种,自余疏中亦有别说,惟《戒二十颂释难》乃如前说。谓摄集事业、疾病、苦恼三助伴,为一种相,最契本论。

  最胜子云:『如是为令增长自福德故,名摄善法戒。为令引发利他意乐,即成饶益有情戒。』此说即或不能真实利他,心缘他利,不得说名具足饶益有情戒。虽不具足,然亦无过,譬如散乱或睡眠时,虽或未实有遮护之心,然律仪戒亦不舍失。

  《发菩提心仪轨》云:『初发心者,以律仪或为根本故,是名愿行。胜解行者,以摄善法戒为根本故,名静虑行。入大地者,以饶益有情戒为根本故,名欢喜行』如是虽有先后三种根本戒行,然受戒时,即应勤修饶益有情。惟未具足神通力者,未能真实广作饶益。是故上师无著,分别饶益诸有情境,宣说饶益有情方便,明确切要,当善了知。应依彼彼而作饶益。是名菩萨成就一切种饶益有情戒。

  戊四 圆集要义

  是名菩萨三种戒义,亦无量大功德藏。谓律仪戒所摄戒藏,摄善法戒所摄戒藏,饶益有情戒所摄戒藏(《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四者圆集要义。此如《菩萨地》中所说:『菩萨所有三处戒藏,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所摄戒藏,摄受无量净戒学处。亦我无量大功德藏,』

  《摄决译分·菩萨地》中,即以此律仪等三戒,摄为三种毗奈耶聚。初律仪戒,应如别解脱及其广释所说而修学之。摄善法戒,应于六心观察勤习。

  如《摄决译分》云:『当知菩萨累奈耶略有三聚。初律议戒毗奈耶聚。如薄伽梵,为诸声闻所化有情,略说毗奈耶相,当知即此毗奈耶聚。云何摄善法戒毗奈耶聚?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修习时,略于六心,应善观察。何等为六?一轻蔑心,二懈怠俱行心,三有覆掩心,四勤劳倦心,五病随心,六障随行心。若诸菩萨于善法中,所有轨心、无胜解心,及陵蔑心。若有懒惰、 醉、放逸所缠绕心,名懈怠俱行心。若贫欲等随有一 ,或诸烦恼及烦恼其心,无有力能不堪修行,名病随行心。若有喜乐谈论等障随逐其心,名障随行心。』

  如是生起彼六种心,或复忍受,或不忍受。为是有罪,抑是无罪?

  彼论又云:『菩萨于此六种心,应正观察。无于如是六种心中,为有随一现前行耶?为无有耶?于前三心,菩萨一向不应生起。设已生起,不应忍受。若是忍受,而不弃舍,偏于一切,皆名有罪。勤劳倦心现在前时,由此心故,舍善方便。若为暂息身心疲恼,当于善法多修习者,当知无罪。若于一切毕竟舍离,谓我何用精勤修习如是善法,令我现在安住此苦,若如是者,当知有罪。病随行心现在前时,菩萨于此无有自在,不随所欲修善加行,虽复忍受,而无有罪。障随行心现在前时,若不随观是中无有义利,或少义利,而故忍受,当知有罪。如是六心,前三生已,而忍受者,一向有罪。病随行心,虽复忍受,一向无罪。余之二心,若生起已,而忍受者,或是有罪,或是无罪。』

  于行饶益有情戒中,当观六处。《摄决择分》云:『若诸菩萨,于作有情利益戒中,勤修习时,当正观察注处摄行,所谓自、他、财衰、财盛、法衰、法盛,是名六处。言财衰者,谓衣食等未得不得,得已断坏。与此相违,当知财盛。言法衰者,谓越所学,于先未闻胜义所摄如来所说微妙法句,不得听闻。如不听先所未闻,如是于先所未思惟,不得思惟。有听闻障,有思惟障,设得闻思,寻复忘失。于所未证修所成善而未能证,设证还退。与此相违,当知法盛。』此中自他,即是财法盛衰所依。

  复观六处进退之相,或是有罪,或是无罪。如论又云:『此中菩萨作自法衰,令他财盛,此不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此中义者,越学所摄,及能随顺越学所摄,或于证法退失所摄,当知法衰。又诸菩萨作自财衰,令他财盛,不引法衰,此则应为。若引法衰,此不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又诸菩萨,作自财盛,令他财盛,此则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又诸菩萨,作自法盛,令他财盛,此则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于如是事,若不修行,名为有罪。若正修行,是名无罪。如是且说菩萨所受三种律仪,略毗奈耶。菩萨于中常作意思惟修学。』如是于他补特伽罗,欲行法利,或财利者,若自毁失所受学处,或未毁失而将毁失,若失已得断或新得法,由是不作利他事者,即得无罪。如是利他令自财衰,不引法衰。若不为者,是名有罪。若引法衰,则不应为。如是能令自财法盛,而不令他成就此二,是名有罪。

  又行利他,或是有罪,或无有罪,如《摄决译分》云:『若诸菩萨,于已有恩诸有情所,随顺恩想,相续发起亲友意乐,以有染心,方便摄受,欲为朋党,当知有罪。或于有怨诸有情所,随顺怨想,相续发起怨 意乐,有秽浊心,当知有罪。或于无恩怨诸有情所,相续发起中庸意乐,放舍意乐,当知有罪。若有现前求欲出家,随顺观察,时有过患,劫有过患,不度出家,当知无罪,当知亦尔。由如是等所有行相,当知菩萨三种戒蕴,皆得圆满。』

  如是正受诸律仪已,于三种戒,悉当受护。然于根本处律仪戒诸七众别解脱戒,更应勤学。《摄决择分》又云:『此三种戒,由律仪戒之所摄持,令其和合。若能于此精勤守护,亦能精勤守护余二。若有于此能守护,亦于余二不能守护。是故若有毁律仪戒,名毁一切菩萨律藏仪。』

  问:然则正受菩萨戒已,于三戒中,应并持三?

  答:菩萨戒者,唯是一类。非如别解脱有多种戒。若受持者,于所受学,非可简别,应圆满持。《摄决择分》云:『若有于此三种所受菩萨戒中,随有所觉,当知非护,当言不护,当言不护菩萨律仪,不当言护。』

  问:若尔,则如《学集论》云:『故当随自堪能,于一善道,亦应正受而守护之《圣地藏经》云:『如是十善业道,能致正觉。若复有人,乃到尽寿不能守护一善业道,而自称言:我是真实大乘行者,我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知是人,是极虚诈,说大妄语。对十方界佛世尊前,诳惑世间,作断减语。是愚痴人,身坏命终,随诸恶趣。』故能能须臾时,集诸善品,即应尔时,安住其善。此义又见《药师琉璃光王经》说。』如是于学,护其一分,此得说名菩萨戒不?

  答:此非谓是学菩萨戒之所应尔,此谓由彼发愿心者,不能受持菩萨戒故,为令彼等而下之渐次修习,随所堪能,令于学处,习其少分,或须臾时,护彼所学故。于菩萨戒,随自力能所集而受。若不受者则是欺诳诸菩萨诸天世人。论中为显如是等过,申引前经,更复说云:『若大心有情,闻说是已。以慧观察,行菩萨行,最为难行。意乐勇猛,荷负重担,救护众生,忍痛诸苦本。』此谓由听闻不获所受学年等过,知菩萨行最为难行。然能荷负菩萨学处得担,全无怯 ,乃可受持菩萨净戒。故其前者,是闻说不护学处过失,知菩萨行最为难行已,而于学处不能悉荷,则令其渐受,于菩萨行,次第修学。慧力增长,乃受菩萨律仪。当知此是《药师经》真实义。如是等义,热阅彼经可知。

  丁二受戒法(此复有二戊一通交戊二本义)

  戊一 通义

  初通义者。龙树菩萨虽仅造有发心仪轨,未别造有受戒仪轨。然于《发心仪轨》中云:『我发最胜菩萨心,广摄一切诸有情,乐行最胜菩提行,为利有情愿成佛。如是三诵,发菩提心。』又云:『我今当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持禅定、观解智慧善巧方便,随以一种,皆为利乐一切有情,求得无上正等菩提。随诸过去未来现在具悲心住大乘道入大地诸胜菩萨,而勤修行。愿诸圣者,我今当作菩提萨垛,仰祈证许我作菩萨。』此谓受学诸行,随顺一切菩萨之行。又《学集论》及《入菩萨行论》谓,受行发心,即谓受戒。本论亦谓,受学三世一切菩萨三戒,即谓受学菩萨净戒。

  菩提贤师、无畏生师,融合龙树、无著二大辙义,而造受戒仪轨。《道炬论疏》,亦谓尊者阿底峡所造发心、受戒仪轨,系据龙树、无著、寂天等义而说。盖以龙树、无著二种仪轨,虽少有别。而得戒法,义无差异。若由如是二种理趣,便谓授者、便谓授者、受戒仪轨,及根本罪,所立理趣有中观唯知之别,是为极不思择之说。

  圣者无著菩萨,虽言受戒菩萨,应起愿心,然于戒仪轨外,并未著有发心仪轨,慈氏五论来世亲论中,亦无其说。胜怨论师造有受愿行、受戒二种次第。阿底峡亦分造发心仪轨业戒仪轨。黑行所著《大乘宝要义论疏》及《入菩萨行论疏》中,亦别安立有授以戒仪轨。

  若谓行心仪轨不周于戒仪轨者。不应道理。应以受愿心仪轨为先,愿坚固已,次方授以戒仪轨法。是名往昔诸善知识善能坚固净戒方便。问:若尔,《广释菩提心论》云:『世俗菩提心者,谓由大悲心,誓愿救度一切有情为利众生愿当成佛。先发趣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相之心。如是亦如《戒品》所说轨法,应从善巧住戒菩萨戒前发。』此义云何?

  答:此依受学三世菩萨一切学处,义有发心。故名发心仪轨,非是唯说愿心仪轨。

  戊二本义(此复有二已一有师法已二无师)

  已一有师法(此复有三庚一加行轨法庚二正行轨法庚三终于轨法。)

  庚一加行轨法(此复有五辛一请白辛二备具资粮辛三请速戒辛四起胜欢喜辛五次第问。)

  辛一请白(此中有二壬一辨补特伽罗壬二辨受法)

  壬一辨补特伽罗

  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习,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受能开。(《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令其听受。以慧观察自所意乐,堪能思择受菩萨戒。非惟他观,非为胜他。当知是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律仪。以受戒法,如应正授。(本文在《菩萨地》中,原位于辛四不率宣示菩萨净戒之后,今为方便造论故,移在前面)(《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又诸菩萨,不从一切唯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无净信者,不应从受。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有坚贫者,坚贫蔽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不应从受。毁净戒者,多不忍者,于诸学处无恭敬者,于戒律仪有慢缓者,不应从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他违犯不堪耐者,不应从受。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乐喜谈者,不应从受。心散乱者,下至下能犟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不应徒受。有 味者,极劣心者,诽谤菩萨素怛 藏、摩怛履迦者,不应从受。(《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本文在《菩萨地》中,原位于丁三·戊一总说防护戒之后,今为方便造论故,移在前面)

  初辨补特伽罗。又复有二:

  一辨受者,云何受者得受者得受净戒?谓诸菩萨,或是在家,或是出家,欲如前说菩萨所学三种戒藏,以胜意乐,勤修学者,先于无上无等菩提发弘誓愿。谓如教授已发愿心。若有唯欲受菩萨戒,于菩萨学不乐修学,或乐修学,不起愿心。则不应授与菩萨戒。

  又为求受净戒菩萨作依止故,于授菩萨菩萨戒前,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地》中菩萨学处及犯处相,令其听受。如所说言,令自观察,能受与否。应以慧观,自所意乐,堪能思译,受菩萨戒。非自不欲,为他所劝。亦非胜他,亦非胜他。当知是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净戒仪,以受戒法,如应正授。

  如是与毗耶奈有别。此于未受净戒以前,令善听闻正知解了。若心坚固,能获学处,乃与授戒。

  若能成就彼彼意乐,能生净戒。若未成就,不能生起。《摄决择分》云:『若有为令他了知故,随顺他故,由他劝道受菩萨戒。非自所起增上意乐,随观随察自生净信,于诸有情住怜愍心,爱乐善法受菩萨戒。当言此非真实防护,亦圆满修习善法,亦不能得彼果胜利。』

  二辨授者,何等授者可从受戒?当审访求已发大愿同法菩萨。谓已发愿住戒菩萨。于大乘道,具有智力。于受戒时,启白语表,能持其交,开解其义。如是授者,可从受戒。

  何等授者不可从受?谓诸菩萨不从一切唯听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谓恐致有意乐损害及加行损害故。

  所言意乐损害者,谓无净信。于所受戒,初无信解是为上品意乐损害。不能契入,是为中品意乐损害。不善思惟,或不精进,是为下品意乐损害。

  所言加行损害。不善思惟,或不精进,是为下品意乐损害。

  所言加行损害者,谓能损害六度加行。

  一者谓于身财,有坚贫者。坚增上转,坚贫蔽者。于所未得,有大欲者。于已获得,无喜足者。取上诸事,名障布施。

  二者谓犯他胜无余律仪,毁净戒者。现行恶行,犯有余残,于诸学处,无恭敬者。于戒律逆律仪,有缓慢者。

  三者若值违逆因缘,不能忍受,起恼触心,生忿怒者。于他损害,数数恼触,有怨恨者。于他违犯少门四法所起四过,不堪耐者。

  四者不乐善法,有懒惰者。随顺恶业,有懈怠者。所谓多分耽著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以猥杂言,虚度时日。

  五者心不善住奢摩他等,心散乱者,乃至不能犟牛乳顷,善心一缘安住修习者。

  六者恶慧。此复有二:

  一者现行恶慧。谓自不能了知真实,有嗅昧者。虽复开示,犹不领解,愚疑类者。于广大处,自生怯劣,不能忍受。或性愚昧,极劣心者。

  二者恶慧起因。谓诽谤菩萨素怛览藏摩怛履迦,谓其有误。

  如是等类,不可从受菩萨净戒。

  有疏说言:『上来诸过,多分具者,不可从受。非谓不从具少过者。』以是言之,若不具有重大过患,而仅具少分过者,亦行从变。

  壬二 辨受法

  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唯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次辨受法。此复有二:

  一辨受法。如前所说受戒菩萨,先向授者,双足顶礼。由不恭敬,不能生起菩萨戒故。又如胜怨、无畏生并云:『于此应先贡献曼达。次请白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故。唯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受。』』若不求受,戒不生故。又胜怨、菩提贤、阿底峡、无畏生皆云:『应当如是三返请白。』又无畏生、胜怨云:『尔时合掌蹲跪而坐,或右膝著地。』又如后文所说威仪,随取皆得。

  二辨授者法。能授菩萨,于彼求受净戒菩萨,当为宣说菩萨净戒广大胜利。又为受净戒菩萨,宣说学处轻重诸罪,令发勇悍。作如是言:『善男子听,汝今愿乐于诸有情,未得度者令其得度,未解脱者令其解脱,未苏息者令其苏息,未涅槃者令般涅槃,绍隆佛种令不断否?汝当于此发坚固心,又当于此立坚固愿。』此由见彼求受戒者,不如实知求受戒类,令于受戒,发起勇悍,荷持所学,愿乐坚固。故作是说。获戒胜利,当说如后。

  又如《学集论》言:『《寂静决定神变经》云:『复次,曼殊宝利,苦菩萨于 沙数诸佛,一一佛所,以充满 伽少数佛刹大自在摩尼宝王,而作供养,如是复经学于是正法。由彼如是乐修学故,从未修学,获福甚多。超过如前菩萨所有以大自在,摩尼宝王供养福德。』如是菩萨,见是功德,不应退转。此经又云:『曼殊室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极微尘数一切有情,一一有情,皆作阎浮提王,是诸王等并作是言:若有受持读诵如说解行大乘经者,我等日日当以爪甲割彼菩萨五两身肉,以如是苦令其舍命。曼殊室利,若此菩萨虽闻是语,不惊不怕,亦不恐畏,乃至不起一念惶怖,不怯不缩,亦不迟疑,持受正法,转更精进。曼殊室利,如是持诵解行菩萨,心勇猛故,布施勇猛、持戒勇猛、忍辱勇猛、精进勇猛、禅定勇猛、智慧勇猛、一切三摩地勇猛。曼殊室利,菩萨于彼来加害者,亦复不生忿心、厌心,及嗔恚心。曼殊室利,如是菩萨,如释梵王,等无所动。』

  「若于今时敬持所学,便能获得殊胜果报。《月灯三昧经》云:『若于恒沙数劫,千亿那由他佛前,至心供养诸幡盖,亦供灯鬘及饭食。若于正法衰末世,如来圣教欲减时,于一日持所学,比前福报尤殊胜。』是故应当敬持所学。」

  如是能授净戒菩萨,应当于彼能受菩萨,如论所言,广为宣说。所言学处轻重诸罪。谓当广为宣说根本诸罪,谓之际重罪;余诸违犯,谓之轻罪。

  不获学所有过见。如《学集论》所言:「《正法念处经》云:『若于先时少起施念,后不施者,堕饿鬼趣,先已许施,后不施者,堕那落迦。何况许施无余有情无上菩提,而不修习!』《法集经》云:『善男子,菩萨应当尊重实谛。何以故?善男子,言实谛者,即谓正法。善男子,云何名实谛?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弃舍身命,不舍是心,不舍是心,不舍诸众生故,是名菩萨实谛。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复于后时,弃舍是心,及舍诸众生者,是菩萨为大妄语,实可呵厌。』《圣海意经》云:『海意,譬如世间若王臣,普召国中一切人民,欲饷美膳,悉令饱满,而不备辨所须饮食,虚诳国中一切人民。是诸人等,既误所食,各于异处,求以食之,心怀恚恨,呵责而出。海意,菩萨亦复如是。愿为一切有情,未度者令度,未解脱者得解脱,未安隐者令得安隐,未涅槃者令般涅槃。而又彼菩萨虽有是愿,而不勤修多闻,亦修多闻,亦不积集诸善、菩提分法,是名不能如说而行。彼菩萨者,则为虚诳诸天世人。往昔亲近如来诸天见其如是,呵毁厌弃。若先许施,后还实行,如是施主,甚为希有。海意是故当知,菩萨不应但以语言虚诳一切天人世问。』」

  谓于学处,先所愿持,后不防获,如是过患,当堕恶趣。作大诳语,欺谎诸佛菩萨世人,亦为诸天之子所呵责。

  由见如是所有胜利及过患故,乃能不舍于所发心,誓愿坚固受持净戒。

  此在阿底峡所造论中,未说净戒胜利与轻重罪,唯于善男子听,至又当于此立坚因愿文后,复加问言:复加问言,『汝愿乐否?汝今欲受菩萨净戒,非为胜他否?非自意乐,唯他劝否?于诸菩萨素怛览藏、摩怛履迦,已听闻否?解否?信否?能少持否?』于如是问,即应答言:『唯然少闻。』如是一一如仪而答。

  所言未度令度等,如有贤论师云:『声闻缘觉,于所知障未断除者,令其断除。释梵诸天,疑等二惑未解脱者,令其解脱。那落迦趣,诸有苦苦出离者,令其出离。诸有情类,未能得般无住涅槃,令般涅槃。』

  辛二备具资粮

  即作如是无倒请已,偏袒右肩,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行大神力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随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净心,或少净心。(《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二者备具资粮。谓别解脱戒,唯于僧众恭敬承事,便得受学别解脱戒。此菩萨戒,最殊胜故。应先向诸佛菩萨,广作供养,次乃得受菩萨净戒。是故求受净戒菩萨,应袒右肩,对佛像前,如是祈请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智慧具大神力诸菩萨众,为作供处。现前专念:彼诸菩萨众所具不共功德,都是由成就如是净戒之获得。又如是净戒,要由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故应至心,随其瑞精进之力及宿因力,生殷净心。或复由是因缘之力,生少净心,恭敬供养。要应先事净除坛地,而善庄严。中设佛像,于旁安设诸菩萨像。即自观想十方诸佛菩萨,如现在前。专念彼彼所有功德,启极信心。又复迎请上师,坐狮子座。如仪轨说,作如来想。广陈妙香花灯涂众多供具,先于三宝及上师前,分别礼赞供献曼达。上师复以胜言方便,道诸弟子而作供养。

  辛三请速授戒

  有智有力胜菩萨所,谦下恭敬,膝轮据地,或蹲跪从,对佛像前,作如是请:『唯愿大德(或言长老,或善男子)衰愍授我菩萨净戒。』(《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三者请速授戒。次当俯伏,右膝著地,或蹲跪从坐,作如是请:「唯愿哀愍,授我菩萨净戒律仪。于彼上师,若是在家,称善男子。年轻有德,即称大德。年高有德,即称净戒。亦非唯从年高长者求受净戒。」吉祥智云:「显密二乘道,恭毕敬 求受戒,从智比丘受,不应从余受。」谓 求受二种胜戒,应从有 所求受,而不应从在家等受。然亦非谓从余者受,即不生起菩净戒。

  辛四如是请已,专念一境,长养净心,我令不久当行无尽无量无上功德藏。即随思惟如是事义,默然而住。(《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四者起胜观喜。谓当专念一境,长养净心。(自念我令不久当得无量无上大功德藏。即随思维思维如是义事,恭敬合掌默然而住。)

  辛五作次第问

  尔时有智有力菩萨,于彼能行正行菩萨,以无乱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听(或法弟听)。汝是菩萨不?」彼应答言:「是。」「发菩萨愿未?一应答言:「已发。」(《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五者作次第问。尔时有善时有智有力菩萨,以无乱心若从若立,向受戒者,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听(或法弟听),汝是菩萨不?」彼应答言:「是。」「发菩萨提愿?」应答言:「已发。」作出二问,义谓令彼证知堪作菩萨种姓,复坚固彼所发愿心。

  上师阿底峡谓:「先次弟问,令生勇悍。续更问言:『欲于我所,受诸菩萨戒否?』受者亦应答言:『愿受。』如是答已,乃与授戒。」

  庚二正行轨法

  自此已后,应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忆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现在一切菩萨今学。妆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能授菩萨作如是问,乃至第三授净戒已,能受菩萨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净戒已。(《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二者正行轨法。先应开示轨法文义,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听。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如是学处,如是净戒,未来一切菩萨当具。如是学处,如是净戒,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已具。如是学处,如是净戒,未来一切菩萨当具。如是学处,如是净戒,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如是菩萨一切学处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汝能受不?」答曰:「能受。」如是三问,三答能受。言学处者,谓诸菩萨所修学处。言净戒者,谓是菩萨戒学处自性。

  上来开示三世菩萨所共学处及学处相,总说名为三聚净戒。如是菩萨,应当正受。

  庚三终行轨法(此复有四辛一启白请证辛二赞彼胜利,辛三酬恩供养辛中不率宣示菩萨戒净戒。)

  辛一启白请证

  能受菩萨不起于座。能授菩萨对佛像前,普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顶礼双足:「某名菩萨,今已于我某菩萨所,乃至三说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已为菩萨作证。唯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名受戒菩萨亦作证。」第二亦如是说。

  如是受戒羯毕竟,从此无问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宅区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前,法尔相现。由此表示如是菩萨所受净戒。尔时十方诸菩萨,于是菩萨法尔之相,生起忆念故,正智见转。由正智见,如实觉知某名菩萨,某菩萨所正受菩萨所受净戒。一切于此受戒菩萨戒,如子如弟,生亲善意,眷念怜愍。由佛菩萨眷念怜愍。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倍复增长,无有退减。当知是受菩萨戒启白请证。(《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一者启白请证。能授菩萨,对佛像前,普于十方现在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顶礼双足,合掌白言:「某名菩萨,今已于我某菩萨所,乃至三说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已为某名菩萨作证。唯愿十方无边无际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名受戒菩萨,亦为作证。」第二第三,亦作是说。

  又传承中弟子不起于座。唯自胜解顶礼十方佛菩萨足。于一一方三顶礼,散花供养。然后起立合掌。先请存念云:「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于我存念。」次请作证。若当顶礼上下方者,即观想上下方,向东西作礼。

  言不现者,谓于我等。若于佛菩萨,则无不现身,(藏论将下文列在赞彼胜利中)

  如是受戒羯磨毕竟,从此无间,普边无际诸世界中现在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前,法尔相现,谓于座处,起震动相。由此表示如是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尔时十方诸佛菩萨,复于如是受戒处,能受菩萨,能受菩萨,生起忆念。由忆念故,智见转。由正智见,如实觉知某世界中某各菩萨处,正受菩萨净戒。诸佛视此受戒菩萨如子,菩萨视此受戒菩萨如弟。生亲善意,眷念怜愍,愿无灾难,众义成就。由佛菩萨眷念怜愍,令是菩萨,希求善法,于诸学处,无有问断,倍复增长,无有退减。

  辛二 赞彼胜利

  如是菩萨所受律仪戒,于余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无最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一切别解脱律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数分不成及一,计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 邬波尼杀坛分亦不及一。摄受一切大切德故》(《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本文在《菩萨地》中,原位于辛三酬恩供养之后,今为方便造论故,移在前机面)

  二者赞彼胜利。如是菩萨所受菩萨净戒律仪,于余一切净戒律仪,有四殊胜。何等为四?

  一者无上,最胜无比故。二者无量边大切德藏之所随逐,堪能摄受无量大功德果故。

  三者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利乐一切有情起增上意果故。

  四者普能对治一切有情三门所造诸恶行故。

  受别解脱净戒律仪,于此菩萨净戒律藏仪所有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计分及一,喻不及一,邬波尼亦不及一。

 
 
 
前五篇文章

宗喀巴大师:菩提正道菩萨戒论(2)

星云法师:宽心·人生幸福课 3 跌倒的收获

宗喀巴大师:菩提正道菩萨戒论(3)

宗喀巴大师:菩提正道菩萨戒论(4)

星云法师:宽心·人生幸福课 4 机会在哪里

 

后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宽心·人生幸福课 2 打不倒的人

宗喀巴大师:妙音佛母赞

宗喀巴大师:初中后善祈愿文

星云法师:宽心·人生幸福课 1 成就大器

宗喀巴大师:慈氏赞·梵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