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怀瑾:定慧初修 第五章 禅观略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怀瑾:定慧初修 第五章 禅观略讲

  静坐姿势——七支坐法

  一、静坐与七支坐法

  定力的修持为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依佛法来说,习定是内学外学的共法。修定l的工夫则须由禅定的修习中获得,而所有禅定的法门当先从静坐入门。

  中国的佛、儒、道三家及印度的婆罗门、瑜伽等的静坐姿势,综合历来的相传,约有九十六种之多,其中包括各种姿势与方法。佛法通常采用的姿势为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法为准则,又简称它为跏趺坐,俗名盘足坐法。

  二、七支坐法的要点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包括足、背脊、肩、手、头、眼、舌等七部位。

  l、双足跏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做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做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2、背脊梁直竖。腰部自然挺立.胸部舒展,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过分用力,功夫到了,自然挺直。

  3、左右两手环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自平放于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若左手在右手上面,则称为弥陀印。

  4、左右两肩稍微平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过分沉肩(郭-阝+单)背。

  5、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_正。前腭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6、眼正平视。。上视易生散乱仪态近傲慢,下视易生昏沉。双目微张,似闭还开。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三步或五步远处。但初步习坐者,以闭跟为宜,功夫到了自然成微张状。

  7、舌头微舐抵上腭(二门牙后),犹如还未生长

  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如有口水时,宜慢慢咽下。

  三、静坐的环境与注意事项

  l、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以避免将来得风湿病。

  2、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散乱。

  3、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腰和后脑盖覆暖和,即使热天打坐,亦不可使膝盖裸露,不要在冷气房或电风扇下打坐。

  4、静坐的地方以干燥的石岩、木板或塌塌米(厚叠的草席)最佳,但仍须敷陈适度厚软的坐垫。

  5、初学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臀部必须加坐垫。坐垫的高矮依各人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如果坐垫太高或太矮t都会使神经紧张。坐垫的软硬程度也必须适中,否则影响静坐的心情与效果。

  6、凡在静坐时,最好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7、初学静坐者,不可以吃过饱饭就打坐,以免影响消化不良。肚子饿时可以打坐,但过度饥饿时则不可.以免分散心神。

  8、初学静坐者,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原则。

  9、初学静坐者开始时,可以对着镜子调整自己

  的姿势但不要望着镜子静修。坐好之后,上体缓缓向前俯曲,再恢复原姿,然后头部自然缓慢上下摆动,以正其身。

  10.去掉一切束缚,如手表、眼镜等物。

  四、有关七支坐法的传说

  根据佛经上的记载,这种七支坐法,早巳失传。后来有五百罗汉,修持多年,始终不能入定。虽然知道从远古以来,便有这种静坐入定的坐姿,但始终不得要领。有一次在雪山探处,他们发现一群猴子。利用这种方法坐禅。因此照样学习,便由此证道而得阿罗汉果。这个神话似的传说,相传已久,不必加以考证。总之,它是台于生物天然法则,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种姿势,大体来说,很像胎儿在母胎中的姿势,安详而宁谧。

  静坐的基本认识

  修定的功夫从禅定中来,而禅定的修习以静坐为最基本,因此静坐的外形姿势为各种修持(佛道、外道)的共法。在许多静坐的姿势中又以七支坐法为最重要。一般我们看到的诸佛菩萨的座像皆以此法为正位。除了明白外形姿势为各种修持的共法外,欲在修证上有所成就,仍然必须具备下列几点的基本认识:

  一、必须懂得生理与医理

  菩萨的证成必须习通五明。医方明就是其中之一。心物一元,身体不健康,欲修遭证果是不可能的。譬如头痛,构成头痛的原因有很多,或由于眼、鼻、胃……等引起,如果是胃不好,则吃胃药可以治好头痛。又如结手印,对生理会产生什么影响?根据物理,万物皆在放射,静坐时结三昧印,则人体神经左右放射能量相互回旋作用,自身即得阴阳交流,导致身体放射的能量减少,自然精神饱满。又如初习静坐者,开始结三昧印,亦有一旦功夫到了某~情况,自然变成三角形的生法官,这是什么道理,因为人体生命的根元位于下部位(两睾丸后舡门前)的三角地带,密宗称三角形的图记为曼蔡罗之一种,曼荼罗意译为道场。人体的生法宫虽然有很多处,但这三角地带的海底轮是很重要的一点。

  以上这些问题部必须要懂得生理与医理才能了解。所以中国古典医学的《内经》以及《难经》,乃至现代生理学解剖学、人体科学、人体光学、人体电学等都是修道之人所应知道的常识。

  二、静坐姿势的巧妙运用

  七支坐法为大家共同使用的方式,由于每个人

  生理构造的差异,因此在实际静坐的姿势上,可以坐姿、盘足与结手印等三方面作一适宜之调整。例如腿长宜坐双盘,左手长右手短宜结三昧印,左腿长右腿短则宜坐金刚坐。初习静坐者以单盘为宜,坐垫的高矮依各人身体状况而定,以舒适为原则。手印亦可依身材而定。.但不可借物垫高或放低,手印本楫来有很多种形式不同。 -

  三、正确静坐的结果

  根据七支坐法,配合自己的身体构造.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静坐姿势,每天不断的修习.不多时日自己感觉小腹充实,即俗称丹田之气饱满,神光焕发。由此至少可得祛病延寿的效果。如加以正确的禅定修持,精进不懈,自然呈现出慈悲喜舍的身心庄严之相。

  修证与方法

  一、修证的重要性

  学佛贵在修证佛法所包含的经、律、论三藏,都是说明修证自己如何超凡人圣之理。今处未法时代.修持的人,能够真正证果者的确很少,也可以说几乎没有。难道是诸佛菩萨所说有了差错,不然,佛是实语者、真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相信如实依法修持必得证成圣果。

  二、修证之路

  修证之路应该明白三件事:一为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证菩提,誓不成佛;二为明白成佛之道,首应对般若唯识(法相)中观有一清楚的认识;三为真修实证,依所知之理,确实修持,参访明师指导,直超菩提妙路。

  基于上面两点理由,今年开设“成唯识论”“禅观研究”二门课程,并且要求同学“写日记”,期望同学在修持之路上真能证成圣果。“禅观研究”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先讲禅修之路,次讲禅修各行门。最后讲其他宗之行门。

  三,修持要理——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做事求学做不好。都是由于不能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为显教、密教与外道修定之共法。如能制心一处,则能具有神通能力,但与佛法的解脱慧无关。念佛一心不乱的法门,也是制心一处的证成效果。

  四、佛法的初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思想、念头为生灭法。如何做到念头不起.即为清净初基。念头不起,并非压制(如吓倒时)而是将心制在空明处。如是制心一处,功夫到了,自然气质变化,具有神通能力。但佛弟子不以神通迷惑人,如以神通迷惑人则犯菩萨戒,因为神通亦即妄念所发,通乃道之花,而非道之果,它是修行自然的附属品,不是主体。

  五、禅、禅宗、禅学

  近代许多人研究祥宗公案,将之作文学化、哲学化的分析研讨。如此并非是禅,勉强叫它为禅学。禅宗,不是学说,这是简单的逻辑。禅是讲实证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的初步行持法门,严楮说来,也是依据“制心一处”之理,即使如顿悟禅,亦是如此。

  六、十念法

  大小乘经典里所论及各种修持法门,均不离十念法。所谓十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阿那般那(出入息)、念身、念休息、念死”。兹简述于下:

  1.念佛

  念佛并非是拿着念珠,口里念念“阿弥陀佛”就是。如此说等于是毁谤佛法。要了解净土念佛的的实义,必须先明白三经,即《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如果加上《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心经》(260字)与《大乘起信论》合称为五经一论。是为净土宗念佛法门的理论基

  础。所谓念佛,简言之,即念念在佛的理、相、境界(即体、相、用)。凡夫念佛妄想杂多,真能做到净心念佛,则一念之间即可证到圣位。

  2.念法

  法就是佛理。亦即大小乘经典所论的理。所谓念法,就是将佛所说的法,念念在心中,时时在参究.日日在行中。譬如常思维三十七道品的四念处:“念身,观身不净。念受,观受是苦。念心,观心无常。念法,观法无我。”思念《心经》的道理也是念法。试问,每天十五小时清醒着,是否念念在法?真修持的人每天二十四小时皆依法修持,在睡觉时,观想日轮于心中,仍然处在习定中,因此修持是相当严谨的。

  3.念僧

  僧者乃僧伽也,即清净大海众之僧,所谓念僧,例如思念五百罗汉如何得到圣果。道济禅师(济公活佛)如何救世救人,或者以目犍连尊者、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为榜样,效法修行,皆是念僧。

  4.念戒

  戒为行为轨范,戒乃无上菩提之本,修持者于二六时中,应常思念己之身、口、意三行是否在轨范中。

  5.念施

  所谓念施,就是念念在布施,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与物质的。即凡我们所有的都贡献舍出。

  大乘道上的布施,能够做到的无几。即如中国人常提到的“慷慨好义”,那也就是布施。但是一般人好义的有很多,而真能做到慷慨好义者没有几人。所谓的帮助。都是有条件的或为名利。如果真能做到,即使身上只有一分钱、一碗饭,但只要出自真诚无条件的贡献,才是真念施的行为。而且虽然施舍贡献,而心无所恋,当下过去即空,才算是布施的道理。

  6.念天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为佛教的基本理论。这是说明了人我生命过程的流转现象。自性本空,缘生缘灭。但不是《心经》所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我们所呈现的生死的过程,只是自己生命的分段现象.生命的起用而已,因此要回转本来,才是生命的真谛。天为六道之一,乃指人类地球之外其他世纪的生命,即所谓的天人之际。至于天人的形貌是否与我们世界的众生相同,并不见得。密宗所表达的佛像是否就是天人,也很难说。但与最新的幻想科学观念很多是趣味相似。而现代的物理、太空与宇宙等科学观念也有许多是相近的。

  因此今日的学佛已经不是停留在过去十九世界的佛法与哲学的层面。已迈向佛学与科学结合的新趋势。所谓念天,从佛法的观点,人升天是不简单的,必须具备福德善根。其他宗教如基督教、回教等所修持的是属于念天法门。至于他们所修持的究竟不究竟,则是宗教哲学理论、观念、思想问题。一般民间拜拜也是念天的法门,只是程度有差别而已。如果思想观念正确则是正教,错误则属于非正教。

  7.念阿那般那(出人息)

  天台宗讲究止观止法,即是从十念法中之安那般那入手。西藏密宗宗喀巴大师传与达赖、班禅以后所讲的止观法门,与天台宗,几乎是同一路线,也是从修安那般那出人息修法入门。念此法必须先知道吾身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加上“空”大而构成了身体。加上识便成六大。再加上“觉”构成人体完整的七大。因此在肉体生命有了精神灵魂之作用,而有知觉、感觉纳受之作用。

  静坐数息是从风大观人手。风大在人体里的作用,是由呼吸的往来。由呼吸人手的修持法门有很多,世界的显密各教,印度瑜伽、希腊、埃及和中国遭家等所修的出入息等法,就有两百多种,实在很有趣。这也就包括现在流行的什么门、什么功等。

  密宗黄教、天台止观之法,大致上都是说明如何利用出入息而习定。例如天台宗的六妙门(小止观)也是念阿那般那,由出入息入门。所谓六妙法门就是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七,结语

  学佛重在修证,而修行之法不离十念法。十念法中又以念阿那般那为各种修定法门(包括佛教.显教、密宗以及其他各宗与外道)通途之学。念阿那般那为从身体四大之风大观之呼吸入门。天台宗止观的六妙法门(小止观)也是阿那般那的一种。一变再变.又成为一般内功之根本。但它也是三乘得道的要径。因此修持六妙法门,一则自得证成圣果,一则可为度众生之方便,不可不知,不可不学。

  六妙法门

  禅修为渐修法门:,一切佛法大小乘皆由渐修而来.所谓的顿悟法门也颓由渐修而来。尤其在末法时期的众生.福薄智浅,更应该重视渐修法门。而渐修是由心地法门起,心法的修持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对外包括做人处事,对内属于心性涵养及如何变化气质,迈向菩提正道。因此,论修持除了于禅堂的静坐之外,更是要注意到为人处事方面,如果这些做不好.即使功夫到了,也是外道、魔境。

  再说:大小乘的法门不离十念珐,十念法中的念阿那般哪为一切修定法门之共法。而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又名小止观)也是念阿那般娜的一种。同时也是修证菩提道果之简要法门。六妙法门包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一、数

  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所谓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间,叫一息,也叫一念。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因为凡夫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数息等于是打鱼拉网,慢慢收,心收拢之后,一到心无散乱时就不要数。如果再数,则是头上按头,多此一举。不用数之后即须随息,若强再计数,便是自增妄想。至于计数的方法,大致分为下例三种:

  1、由一数至十,再由十倒数至一.如此反复,做到呼吸时只有数字没有其他杂念。(I、2、3……10、9、8—— 2、l…)。

  2、由一、二、三…按次计数下去,数到最后,这中间并没有杂念妄想,数字并没有差错,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1、2、3、4……99、100)。

  如果在数息中同,岔入其他妄想,又须再来从头数起。

  3、数息分两种即数入与数出。数人乃按呼吸之吸时计数。数出乃接呼吸之呼时计数。体弱多病者宜修数人息。血气旺盛,欲望多者宜修数出息。

  数的过程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数了,即进入随。

  静坐数息时,呼吸自然,身体在放软,不要练气功(此非佛法的心行法门),耳朵回转昕自己呼吸。如在闹处修,昕不到呼吸声,便用感觉来听。

  此时至少有三处用心,一为感觉不好或好,二则听呼吸出入息.三于计数出入息时,须注意如有妄想则重新计数。因此一念之问,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此言不虚,例如拿笔写文章,半天未落笔前,不知多少念头妄想产生。然而一旦灵感来时,则运笔如神。光速尽管快,还是不如念速快。西方极乐净土,固然离我们那么遥远但一念之间,屈伸臂顷,即到莲池。

  庄子讲静坐。如表面像似静静的坐在那里,事实上,内部心念,在开运动会、讨论会,此即所谓“坐驰”。真正的禅定功夫,必须达于“坐忘”。即忘了身体,忘了一切.才是定。

  数息过程中,身心会有变化,常会发现病症,这些疾病潜伏在体内,经由修持才发觉。数息功夫好,自然却病延年,身心康乐。

  二、随

  数到了息就不要数,于是进入随的情况。此时即如后世道家所说“心息相一”。心念与气息如同盐与面粉结合成一体。心念仿佛是探照灯,气息如飞机-飞机飞到那里,探照灯就照到那里。如庄子所说:“常人之息于喉,至人之息于踵。’此时心息相依.气息~吸即到足,产生轻快之感,不想下坐。但还未到掸定之境。即身上.快感升起,对于发大财,做皇帝,男女之欲似乎已不再需求。然还未能达到如《楞严经》所描述的乐化天对于男女性欲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之境地。

  三、止

  息灭之后即止,如密宗的宝瓶气。息也灭了,杂念也停了,称之为止。。止通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定于掸学里为共法,因此学佛的人,必须做到“外道会的我会,我会的外道不会”。如此才能方便度众。

  此门修法可以却病延年,此身虽为四大假相.但无它也不能证道。因此对四大的调和非常重要.如麦克风必须用电,才会产生扩大传声之作用。止为定之母,功夫到了止.下去就是四弹、八定与九次第定。则神通自然具有。因通由定发,但如《法华经》中所说:“父母所生眼,能观十方界”。“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不是少定小神通之境界。

  四、观

  观,即观察妄惑,达观真理。到了止,不修观.则与外道相同。佛法之异于外道者.在于般若慧。慧从何来?从起观与修观而得。如何起观与修观?必须研究慧学.如“唯识”学所讲述的,即属于最高智慧的观待道理和证成道理。

  五、还

  观之后为还,还,就是回转之意。回转到法身,般若,解脱。法身,乃心念清净的属体。般若,是圆满无瑕的属相。解脱,为千百亿化身的属用。“法身、般若、解脱”三样平等具足,即称之为还。例如对人、对事、对物的执着,则非解脱。如白痴虽然形似解脱,但却绝无慧知。如非白痴,于得失,是非,人我之际,了无挂碍,如人辱我,欺我,不因此而生气,反生悯慈之心.即渐接近般若解脱,清净法身的境地。

  六、净

  还之后为净。此是真正的净土。即如净土宗的唯心净土,清净法身。以上六项,简略说明天台宗的六妙法门。

  七、一念之间即具备六妙法门

  若已做到了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则可一念之间具足六妙法门。止为定之母.定为止之果。观为慧之母。慧为观之果。六妙门中前三步,一数、二随、三止属于定学。后三步,四观、五还、六净,则属于慧学领域。

  一般以为数息做好之后才随意,随意而后才止息。其实不然。如一上座,一念之间即同时具备数、随、止、观、还、净程序。望善自参证之。

  六妙法门止观的认识与实践

  六妙法门的实践.大多只从数息到随息,很少有人由此进入佛法的真定慧之境。可以说大家都在习练轻柔气功,绝少能超越心息相依的境界。

  唯在随息的过程中。身心自然会发生许多变化,外呼吸(鼻)逐渐的微细,内呼吸(腹都)开始发生作用,一般称为丹田呼吸,最后,只剩下小腹部分呼吸,即一般人所谓的胎息。

  此时将可以感受到气脉(包括任督等脉)流通的感受,由此而产生很多修气息的法门。因此可说大多修阿那般那(出入息)祛者.都为风大(气息)所困,感觉外呼吸几乎停止.只剩下腹部呼吸,此时身体上的感受很舒适,如喝了酒有少分醉意对一样,不想起坐。但这~切仍然是困在色身“色蕴、受蕴”之中。一 如进而到达真正的心息相依。那是没有呼吸,也尢杂念,已经到了初步奢摩他止的境界。但须知到

  此仍然困受在“色蕴”范畴。如何由止进入到定慧,则是进一步应该认识韵问题。

  一,由止到定,定发神通,得定起观的认识

  到了止,没有妄想杂念,则息灭念无,可能通达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等层次.。此时也许岔出许多神通异能,譬如入水不为水溺,在火不为火烧等事。但这些都因心不动念,直到心风偶然合一所发生的本能。

  如在相似定中,感受到与太空融成一体,或者看到光明与其他异相,觉得很舒畅。但这一切包括相似神通在内的境界,也都是虚幻妄想所起,统属意识(独影境)及身识的变相。

  《楞严经》说:“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所谓法,包括一切思惟事物的理念。法尘,就是所恩惟事或理的影像。影事,即如水中月,镜中之相,这是指修定的人,如果自己以为处在空灵的定中,但事实上,此定仍是潜意识所造成的,犹如误认水中月为真月,镜中之花影为真实,毕竟不能明心见性。

  因此如修到止的层次,若只内守幽闲,满足于定中所显发的神通,仍属于外道境界,决非究竟。必须_继续修观,才能通达慧海。

  一般说来,显教修观的方法很多,但以天台宗羞止三观为最普遍。而密宗的观想,在理趣上与天台

  观法相同,但在实质上,却大有不同,兹分别叙述于下:

  二、天台宗三观的理论与实践

  天台宗所谓的观,就是寻、伺、观察、参究、思惟与觉观等意思。由止起观的目的,为通达明慧(般若),并进而回转清净本性,证成菩提。

  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品”、“毗钵舍那品”。与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中所述及修止修观的方法,理趣大同小异。天台宗三观,即所谓空、假、中三观。空、假、中三观程序,始于假观,经由空观,到达中观,最后完成智慧解脱。或由空观而缘起假观,归到中观而得般若法身。

  1、假观

  所谓假观。即是思惟目前所达的止境,仍是一念所显,此念是假,当然这一止境也是不实。至于由止定中所显现的一切境界,也必然是假;包括悬空坐着、发光、动地等神通与觉受。因此不以现境为满足,不贪着此境,做到无所着处.即转入空观。

  2、空观

  到了“空”境,则似无所着处,身心皆忘。所谓空观,即是观此“空”境,是否为无想定?若是无想定,则此定为意识所产生的l断绝妄想。若不是无想定,则继续参究,是无心定还是有心定?但须知无心定,

  还不是禅宗六祖慧能所说:“不思善,不思恶的那个本来面目”。因为只是不是思善,不思恶,还是属于无想定,甚之完全入于无记的境界。

  若着于空,不将空也舍掉,即此着于空的便是有,属于小乘法门。故应知道,此空也是假的,也是唯心所造,所以空也不应着。

  3、中观

  所谓中观,并非思想个“中”,如着一中的观念,即便落入边见,已不是中。.中是不着有,亦不着空;世法不住,出世法也不住,即所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实际理地。

  证成空、假、中三观之后,亦有再修慧观之说,所谓慧观,就是证成中道义后之正思惟。因为智慧是由正思惟而来。所谓思惟,即是五遍行中的思。亦即谓之知,或谓之觉。明儒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之说,是脱胎于天台止观而别成蹊径。但须知大小乘所有三藏经典,也都由此一正知正见的自证分而到达证成圣果。

  三、密宗观想的理论与实践

  观想为密宗修持法门之一种,其原理与天台宗三观略同。所谓观想,即是将意境上的影像投射在意根上,然后运用各种观想方法起观,逐渐配合身心的变化,而进入系心一缘的“止”境,由此而达成生起

  次第的成就(假观)。再次,进而舍去系心一缘的止境,由此而达成生起次第的行持(空观)。最后通达中观明慧,由此而证成菩提。观想方法也有八万四千种,其起用乃因人之根基而异。例如不净观、白骨观以及密宗各法门之观想,及净土宗念佛法门之观想等等。但观想之法,论其微细程序,应该说是先想后观。

  概分而言,前者为想相,属于动态,较为粗略;后者为观用,属于静态,较为精细。

  例如修持净土观想法门,先当想像阿弥陀佛三十二种庄严相、八十种随形好,然后依次按赞佛偈起观想。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成令登彼岸

  观想清明,则妄念顿消,刹那净土即现。如果初学者观想不起,则可先学习另一种简要观想法。先观看某一明体(如水晶球、荷叶上的露珠、佛像额上明珠,或者太阳等),然后取该明体某一亮光点之映像而作系心一缘之用,依此摄想此亮光的影像常在意识里,即定住此一亮光点而不变不动,是为止境。但在止境中一样可以做事,因为止是属于意根,而做

  事则是分别心的意识之外用而已。不过,这样只是方便,并非“奢摩他”的正三昧。

  二六时中,心系一缘的清明影像现前,是为得止。例如欠人钱,债主急着催讨,不论做何事,时时挂碍在心。又如谈恋爱,单相思时,茶里饭里都是她。再由得止而循序渐进,渐使身心的本能变化而到达定境。再进达于心风自在,则可由定发起神通。即也是因观想功能而生起心力的作用,故能化形转物。如于禅定中的道人,为避免人扰,乃化现老虎以吓访客。或于一念之间,呈现自身为光明透体等境界。

  须知观想成就。还属于生起次第的作用,仍是假有。因此不以相似五通等意识境界为满足,不贪不着,进而达于圆满次第之空境。但须知此空如似无念,还是意识所呈现的清净现量,仍然是虚妄的,所以,空也不应执着。

  既不住空,也不住有,继续参究,进而能体悟真空妙有,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就是真正中观正见的成就。此时,可以做到提起便用,放下便休的真如境界,念念之间,净土现前。

  四、结语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之通途,戒为无上菩提

  本,定慧则是佛学之中心。天台宗六妙法门的实践,从数息入门,经由随息到达止境。但~般修持者,大都停留在练柔软气功,或者满足于止境中所产生的愉快与相似神通等阶段。事实上,这些仍然是属于身心的觉受,所谓神通异能,也只是外道而已。因此到了止,必须起观,才能真正进入佛法的定慧里。

  所谓观,就是参究、思惟的意思。修观的目的在于通达般若,证成菩提。修观的法门很多,以天台宗的三观为最普遍。密宗的观想,在理趣上与天台宗三观相同,所差异的只是人手方法而已。

  天台宗三观包括假观、空观、与中观。所谓假观,即是认知止境乃一念所成,而此念是假,因此止境中的一切觉受,甚之与所显发的神通,也是假的。所以不应贪着此假有,即进入空境,此时,毫无杂念,身心皆忘,仿佛与太虚融成一体。事实上这所谓空,仍是自己意识所造成的空,也是假的,因此不贪着此空境,这就是空观。

  所谓中观,即是既不住有,也不住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体证深入,自然通达般若,即显真空妙有,觉照无惑之境。

  密宗的观想分为两个层次,即先经由想相,而后起观用。所谓想相,即摄受某一实体或明体之影像于意识根里,譬如于二六时中,念念不失佛的庄严

  相,或水晶球体反映之明点。或再运用各种观想方法,如不净观、白骨观、净土观等,配合身心自然变化,达成所谓生起次第的“假有”与圆满次第的“性空”。由此通达般若、真空妙有之境,原理上与天台三止三观相同。

  学佛贵在修证,上面所说属于证成道理的一部分,除了必须配合观待道理的认识之外,更须要自己真修实证,才能圆证菩提。

  念身法门的基本认识

  念身为十念法之一种,为念阿那般那(出入息)一法之后,修习禅观的重要法门。依佛圣教经论所教,念身又为三十七菩提道品中四念法之一部分。

  三十七菩提道品,为大、小乘佛教的基本修持论典,其内容为有条理、有系统的说明修证菩提道的原则,包括理论与实际两部分。就整体而言,三十七菩提道品为一完整的修法,但却为一般人所忽略,认为徒是名言,无关重要。必须在犬彻大悟之后,才能真正明白它的要义。

  四念法为三十七菩提道品的根本基础。所谓四念法,即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

  一、念受、念心、念法与念身

  一般人,在生活里所遭遇到的病苦、烦恼,或者是吃不好、睡不足等,都是属于生理上或心理的上的觉受。这是很明显浅近可知的。

  在修持静坐中,有时候,思想部分比较宁静。而在感觉方面,觉知反而增强了。譬如,觉得自己打坐很舒服,已经进入了乐境,以为大有所得了。事实上,从心法的观点,仔细参详;这种舒适的觉受,也等于世俗各种苦、乐与不苦不乐等情况一样,都是苦果。只是由世俗感受上比较差别,把较为轻度的苦认为是乐。即使在静坐中,偶有片刻所产生的清明乐境,也是不究竟,仍然是自己意识所产生的幻象,而且,当打坐时,才有如此的觉受,没有打坐时,就没有这些觉受,简言之,“坐时有,不坐则无,是则非道,知非即应舍却。”因此,这一切的觉受,毕竟是苦。

  至于受蕴中所产生的苦境,到底如何发生呢?它是由我们的妄识心所构成的,此妄心,为第八阿赖耶识所显现,本因众生无始以来的执着妄想。例如平时的思惟、分别,皆为此心的作用。因此,个个众生我执太重,再加上后天所受的学问与教育,更产生增上慢的心理。

  念心无常,即是思念自己烦恼的根本,皆由于妄识心循声逐色于外尘随境交转而起生灭,念念迁

  流,轮转不息,永无休止。所以,解决烦恼、无明之道,首先应息灭妄识心。进而破除我执。

  念法无我,就是常常思念自己所学的一切知识都是如何修养自性,去除我执,而达到无我的境界。世界东西文化,每一种宗教与哲学的内涵,或者每一位圣贤的言行,莫非不是教导我们如何做到“无我”。

  然而,究竟有几人,真能做得到“无我”呢?所谓我,应该包括身、心两部分,因此,若不能先明白此身非我,并且证悟此身无我,自然不能做到真正的“无我”。

  至于,如何做到此身无我(即无身),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譬如,天气转凉的时候,色身就会有寒冷的觉受,一点也空不掉,而且,一不小心,也会发生感冒。因此,修持的过程,要做到无身,固然不易,而要做到“无我”,更是困难。吾师盐亭老人有一首诗说明此一情境。

  业识奔如许 家山到几时

  惭言精进我 羞对天人师

  五蕴明明幻 诸缘处处痴

  藏珍谁可拟 之子欲何之

  二、色心一元的修持原理

  佛陀在世时,有很多声闻、罗汉弟子,修持小乘法,将色心二法分开,弃绝色法,只修心法,因此,证

  得有余依涅槊,断三界烦恼,而后入火光三昧,灰身灭智,自认为已归入空寂无为的涅槃界.即所谓不受后有。但是,这仍然是不究竟的。

  从佛法的观点,心物是一元的,色与心皆是第八阿赖耶识(心王)所显现,因此,色心二法是平等的,互相作用,如同理学家所说,太极一动分阴阳.阴阳对立相生而成万物;也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修持的过程,须参透心色二法兼了,才能达到究竟圆满,如楞严经云:“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唯识学里有述及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珐,譬如时间,势、速(光速、动力等),这些自然界运行的法则都不是心法所能改变的;那是指与我们的意识心并不相应。并非是指八识心王的心体。譬如打坐,真正人定,一旦出定,已过了一天,把时间都忘了,意识心虽然忘记时问的流逝,但是时间还是时间,地球仍然是一分一秒的在动,宇宙法则还是一分一秒的在运行。即使真有最大的神通,也无法改变此物理世界的运动,所以谓之心不相应的行法。也就是说现行意识所不能转变的。又如初学静坐,进入定静时,可以使血液的流动缓慢或极缓慢,但不能使之完全停止。

  因此,了心不了色,仍属于小乘果位,必须进而做到心色二法皆了了清净。但心色清净是否就是修持的究竟呢?不然,必须修到净污不异不一,了无挂碍,动静一如,寂用不二,才能达到显密教理所谓的三身成就(法身、报身与化身),才是究竟圆满。

  所谓三身成就,即包含体(法身)、相(报身)、用(化身)三部分的互摄与相融。法身是清净、无为的,体性寂然,周遍十方。报身是圆满的,且有色界天人的德相,但福慧不同,化身是以千百亿的应化运用.应现众生类形,以解脱众生苦厄。因此体、相、用三身的成就,才是成佛的究竟。

  按照佛教的道理,诸佛菩萨的智慧功德是无量无边,同时,众生的业力果报也是无量无边。因此,如何转业果为智慧,即转识成智,转用得妙,转色身为圆满报身,此一转乃为修持的中心,也是修持的最难处。但如俗书戏论所谓:“怎禁得她临去秋波那一转”。大乘《维摩诘经》云:“烦恼即菩提”,即转烦恼为菩提的意思。

  三、念身法门的认识

  明白了心色一元的道理,可以知道色身的修持与心法的修持是一样的重要。色身不能解脱,必然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

  有关念身法门的修持,中国的道家,显教,印度的瑜伽,或一部分的藏密等,都有所记载,兹叙述于

  下:

  1.藏密的念身法门

  目前的密宗,大致可以分成藏密与东密两部分。密教传于中国,约于汉唐时期。分为两支,一支传于西藏,演变成后来的藏密,藏密的一部分修持,特别注意身法即身瑜珈。另一支经由中国内地。东传至日本,而成一体系,即所谓东密,特别注重音声与观想两方面,又称为音声或观想瑜珈。

  藏密的身瑜珈,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其修持的程序,由身入门,先修气、再修脉,然后转到心意层面,并进而修持明点,最后达成拙火(灵力)的成就,产生各种不同的灵能。此一过程,即为印度从古至今一路相传的身瑜珈。

  2.中国道家的念身法门

  中国道家的修身之法,乃由医家方士等气脉之学经历东汉以后佛法的熏陶,所演绎而来的精、气、神三修的系统,即所谓练精化气,炼气化神,与炼神还虚,乃至做到精满不思YIN,气满不思食与神满不思睡,如此,自然达到断除人性的YIN欲,还精补脑,长生不老的境界。

  道家也同密宗一部分有为法一样,再根据佛家三界的道理而演绎成守三际或三窍之论。所谓三界,即欲界、色界与无色界,从人身体的划分,肚脐以下属于欲界,乃精子所藏之处,一切情欲的行为.皆由此先动。中宫——横膈膜以上至眉眼为限为色界。头部以上至虚空,则属于无色界。

  所谓守窍,一般称为守丹田,丹田分为三部分,下丹田位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中丹田胸部分的膻中.位于心,上丹田位于眉问脑际。除此之外,也有守背脊,守头顶或守中宫等,这些都是修气、修脉之学所演变出来,仍然属于念身法门之一种。是有为法,与无为法大有差距。

  3.佛家的念身法门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探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中五蕴(色、受、想、行、识)应如何照见,才能皆空呢?色法为五蕴的第一蕴,包括生理与物理,由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加上空,即成为五大),从人生命的观点,生理属肉身,即属于色法的范围,就整个物理界而言,任何生物的生理都属于物理。

  因此,在理趣上,必须先空色法,而后才能照见其他四蕴皆空。从修持的观点看,色身必须先得自在,才能进一步谈到心灵的解脱,黄檗禅师云“身见最难忘”,可见色身的认识与突破,乃为成佛作祖之第一关。

  根据佛陀的教导,及个人积数十年之体验,最好

  的修持之一,是念身法门的不净观与白观骨。佛弟子中,很多是修此二观而很快地证到圣果,后世的修行者,大都忽略此二法门,因此证果的人自然很少。

  所谓不净观,即觉知人身之不净,以除其贪欲之观想。观身不净的内容有二种,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为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1死想;2胀想;3.青瘀想;4.脓烂想;5坏想;6.血涂想;7.虫啖想;8.骨锁想;9.分散想。

  观他身不净有五不净,即1种子不净:2.住处不净;3.自相不净;4自体不净5.终竟不净。其实,自身他身,都是一样不净。

  所谓白骨观,即不净观中的骨想,返观白骨,为知无常而不执着此色身。在西藏密宗佛像中,包括单身、或男女双身,各种变相或本相等佛像,大多具有骷髅的形像,如骷髅杖,天灵盖等。或者于诸佛菩萨、或护法天神的座下,踏着死尸或骷髅,这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任何修法,都应该以白骨观为人门。

  不净观与白骨观,此二种修持,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很深奥,因为一般所谓的白骨观,大多都属于观待道理。没有真修到证成道理。只在理念上明白了道理,不一定就能够做到,必须要大彻大悟,才能真实做到。

  再进一步来说,知身不净,而变成厌弃色身,或者不执着色身,这些仍然不是究竟。试想一想,青山绿水的风景,多么美丽,还是由脏的泥土所堆积而成。色身虽然不净,但也可以经由修持,使之升华为圆满清净的色身。洁白的莲花乃生长于污泥之中.这就是“最朽腐的也可化为最神奇”的道理。

  有关不净观与白骨观的详细内容,可以参究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禅密要法》。我曾仔细讲解过每一修法的层次。(这句话对我太重要了,终于找到密笈了,呵呵。)

  4.综合讨论

  藏密的身瑜珈,中国道家的炼精气神与守窍,及佛家各种念身法门包括不净观,白骨观等,都是属于念身之法,因此,除了明白密宗气脉之学外,还必须具备现代医学,中国古代《难经》与《内经》的二十经脉,而为道家所推重的奇经八脉,以及现代物理学、光学、电学、化学等知识。

  但是,大部分的念身法门,都离不开气息的修法,所以,念身法门与修阿那般那(出入息法),于开始时,几乎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二者为一。

  不论哪一种念身法门,其目的,都是为了配合心地的修持,将此业报身转化为圆满报身。如同经说卢舍那佛于色界现圆满报身而成佛,放大光芒,为千佛众生开演华藏世界中大乘菩萨梵纲经戒的道理。但如何才能证得此圣境,则必须自己于色心二法.真

  参实究,方能证得。

  四、结语

  念身为十念法之一种,位于念阿那般那之后。从佛学经论的观点,念身亦为三十七菩提道品中四念处之一部分。所谓四念处,即是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与念法无我。从修持的观点看,色心本是一元,皆为第八阿赖耶识所显现的,众生一切苦受的来源,乃由于妄识心的作用。因此,如何息灭妄识心,也就是去除我执,达到真正的无我,则是修持的道路。如果只注重心法的行持,而忽略色身的调和,最高仅能够证到小乘果的有余依涅槊,仍然是不究竟。

  经由心色二法的修持,其最后的目的,为达成三身成就,所谓清净法身(体)、圆满报身(相)、千百亿化身(用)三者的互摄与相融。因此,修持的过程,就是如何转业报身为圆满报身,转识成智,转用得妙,此一转,乃修持的中心,也是最难处。根据心色一元的道理,色身的修持与心法的修持是同等重要,色法不能得到解脱,心灵就不会大自在(无我)。所以,如何转,应当先从色身入门。

  有关念身法门的修持,佛家的显教,印度的瑜珈,西藏的密宗,中国的道家…….等,各有不同的念身方法,但在基本上,大都以气脉之学为基础。

  藏密的身瑜珈,导源于印度,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其修持的程序.由身入门,先修气、再修脉,然后转到心意层面,并进而修持明点,最后达成拙火(灵力、灵能)的成就。

  中国道家的修身之法,也是依据气脉学,再加上东汉之后佛法东传韵熏陶,所演绎而来的精、气、神三修,即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与炼神还虚,乃至做到精满不思YIN,气满不思食与神满不思睡,如此自然达到延年益寿,长生的不老的境界。

  道家的守三窍之论,也是根据佛家三界的道理(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演绎出来。所谓守窍,一般称为守丹田,丹田分为上冲、下三部分,下丹田位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中丹田位于心胸,上丹田位于眉间脑际。除此之外,也有守背脊、守头顶,或守中宫等,这些都是修气脉所演变出来,仍然是属于念身法门的一种。

  佛家的念身法门,以不净观与白骨观为最重要。因为.佛在世的时候,大部分的弟子皆依佛陀的教导,修此二观,而很快证到了果位。后世的修行者,大都忽略了这两种念身法门。因此证果的人自然很少。

  所谓不净观,即觉知人身的不净,以除其贪欲之观想。所谓白骨观,即观白骨,证知人身无常与无

  经由不净观与白骨观的修持,而变成厌弃色身或不执着色身,仍然是不究竟的。须知青山绿水固然美丽也是由污烂泥土堆积而成,佛像清净庄严也是由业报身所转化成就,圣洁的莲花乃生长于污泥之中,这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道理。

  藏密的身瑜珈,中国道家的炼精气神与守窍、佛家的不净观与白骨观等;都是属于修:色身之法,因此除了明白气脉学之外,还必须具备古今中外各医学知识,如中国的《难经》与《内经》,遭家的奇经八脉、现代的医学、物理、化学一一等,如此,才能奠定修持念身法门的基础。

  大部分的念身法门、都与气息的修法有关,所以念身法门与修阿那般那(出人息法),于开始时,几乎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二者为一。不论哪一种念身法门.其目的都是为了配合心地的修持一将此业报身转化成为清净圆满.与千百亿化用的佛身。

 

 

 
 
 
前五篇文章

南怀瑾:定慧初修 第六章 般苦正观略讲

南怀瑾:定慧初修 第七章 观音法门略讲

南怀瑾:定慧初修 第八章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乱

星云法师:无声息的歌唱 1序

南怀瑾:定慧初修 第九章 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

 

后五篇文章

南怀瑾:定慧初修 第四章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

南怀瑾:定慧初修 第三章 禅净双修调和论

法增比丘:证悟初果的方法 结语 注

南怀瑾:定慧初修 第二章 修定与参禅

法增比丘:证悟初果的方法 验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