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南传五部经:增支部经典一(一集) |
 
南传五部经:增支部经典一(一集)
I.1 增 支 部 经 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一 集 第一 色等品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中给孤独园。 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诸比丘即回答世尊:“大德!”世尊 曰: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色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色。 诸比丘!妇人之色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二1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声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声是。 一 集 第一 色等品 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二 诸比丘!妇人之声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香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香是。 诸比丘!妇人之香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2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味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味是。 诸比丘!妇人之味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男子心之触者,诸比丘!此即妇人之触是。 诸比丘!妇人之触是最能抓紧男子之心者。 六2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色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色是。 诸比丘!男子之色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声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声是。 诸比丘!男子之声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香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香是。 诸比丘!男子之香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味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味是。 诸比丘!男子之味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更能抓紧妇人心之触者,诸比丘!此即男子之触是。 诸比丘!男子之触是最能抓紧妇人之心者。 注1 2 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三a)。此处所说的“增四”即增一阿含经第四卷、“大二、五六三 a”即大正大藏经第二卷五百六十三页上段之略。以下准此。 3 第二 断盖品1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生未生之欲,或能令已生之欲增广。诸比丘! 此即净相是。 诸比丘!不如理思惟净相者,即令生未生之欲,或能令已起之欲增广。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嗔、或能令已生之嗔增广。诸比丘!此 一 集 第二 断盖品 三 ----------------------------------------------------------------------- 增支部经典一 四 即是嗔恚相。 诸比丘!不如理思惟嗔恚相者,即令生未生之嗔,或能令已生之嗔增广。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惛眠,或能令已生之惛眠增广。诸比丘! 此即不乐、频申、缺呿、食不调、心昧劣性是。 诸比丘!心昧劣者,即令生未生之惛眠,或能令已生之惛眠增广。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掉悔,或能令已生之掉悔增广。诸比丘! 此即心之不寂静。 诸比丘!心不寂静者,即令生未生之掉悔,或能令已生之掉悔增广。 4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疑,或能令已生之疑增广。诸比丘!此 即不如理之思惟。 诸比丘!不如理思惟者,即能生未生之疑,或能令已生之疑增广。 六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欲不生,能令已生之欲断者。诸比丘! 此即不净相。 诸比丘!如理思惟不净相者,即未生之欲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欲断。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未生之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嗔断者。诸比丘! 此即慈心之解脱。 诸比丘!如理思惟慈心之解脱者,即未生之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嗔断。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惛眠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惛眠断者。诸 比丘!此即发勤、精进、勇猛。 诸比丘!发勤者即未生之惛眠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惛眠断。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掉悔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掉悔断者,诸 比丘!此即心之寂静。 诸比丘!心寂静者,即未生之悼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悼悔。 5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疑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疑断者,诸比 丘!此即如理思惟。 诸比丘!如理思惟者,即未生之疑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疑断。 注1 此品之一~五、六~一0可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三b)。 一 集 第二 断盖品 五 ----------------------------------------------------------------------- 增支部经典一 六 第三 无堪忍品 一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堪忍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心者,即无修无堪忍者。 二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修堪忍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心者,即修为堪忍者是。 三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不修时,则能成大无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不修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四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时,则能成大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已修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五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显者,能成大无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修无显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6 六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已显之时,能成大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已修已显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七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多所作时,能成大无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 心。 诸比丘!无修无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八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已多所作时,能成大利之法,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已修已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九1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无修无多所作时,能成引苦之法,诸比丘!此即是 心。 诸比丘!无修无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引苦者。 一02 诸比丘!我不见其他有一已修已多所作时,能成引乐之法,诸比丘!此即 是心。 诸比丘!已修已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引乐者是。 一 集 第三 无堪忍品 七 ----------------------------------------------------------------------- 增支部经典一 八 注12 参照增五(二、五六六c)。 第四 无调品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调时,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调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调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有调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7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守之时,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守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守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有守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护之时,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是心。 诸比丘!无护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六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护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有护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防之时,能成大无利者,此即心是。 诸比丘!无护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防之时,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有防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无调、无守、无护、无防之时,能成大无利者,诸 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无调、无守、无护、无防之心者,能成大无利者。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于有调、有守、有证、有防之时,能成大利者,诸 比丘!此即心是。 诸比丘!有调、有守、有护、有防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一 集 第五 向与隐覆之品 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一0 8 第五 向与隐覆之品 一 诸比丘!譬如向于稻芒或麦芒之彼方者,以手压抚,以足踩踏,手足坏裂而出 血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因为稻芒向于彼方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向谬方之心破无明,生明,证涅系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诸比丘!因为心向于谬方。 二 诸比丘!譬如向于稻芒或麦芒之此方者,以手压抚,或以足踩踏,手足坏裂而 出血者,则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因为稻芒向于此方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必须以向正方之心破无明,生明,证涅槃者。则有 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因为心向于正方。 三1 诸比丘!于此世,我以心而知[他]心,如是而识心污之一类人。此类人, 今若死,[则堕地狱,]犹如被执置于地狱中者。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是污故。 又诸比丘!心污故,此类有情,于此世身坏,死后,当生无幸处、恶趣、险难 处、地狱。 四2 诸比丘!于此世,我以心而知[他]心,如是而识心净之一类人。此类人, 9 今若死,[则生天,]犹如被执置于天中者。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是净故。 又诸比丘!心净故,此类有情,于此世身坏,死后,当生善趣、天界。 五 诸比丘!譬如有浊、污、混泥之池,有眼人立于岸,不得见牡蛎、贝、砂砾, 乃至或泳或止之鱼群。何以故?诸比丘!彼水浊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浊心,能知自利、或知他利、或知俱利、或可充 分证知超越人教之殊胜圣智见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浊故。 六 诸比丘!譬如有澄清、不浊之池,有眼人立于岸,可得见牡蛎、贝、砂砾,乃 至或泳或止之鱼群。何以故?诸比丘!彼水不浊故。 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无浊之心,能知自利、或知他利、或知俱利、 或可充分证知超越人教之殊胜圣智见者,则有是处。何以故?诸比丘!彼心无浊故。 七 诸比丘!譬如渚树之种类中,栴檀以柔和堪用而称第一。诸比丘!正如是,我 不见有另一法能如是之为所修习,为所复习而成为柔和且堪用者。诸比丘!此即是 心。 一集 第五 向与隐覆之品 一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一二 诸比丘!心是为所修习,为所复习而成为柔和且堪用者。 10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容易转者。诸比丘!此即是心。诸比丘!心之如何容 易转,极难作比况。 九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 一0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解脱。 注1 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二c)及Itiv.20。 2 参照增四(大二、五六三a)及Itiv.21。 第六 弹指品 一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 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 二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 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三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发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 可谓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发慈心。 四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修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 可谓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修慈心。 11 五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能思惟慈心者,则诸比丘!此比丘静虑而不致空, 可以请有资格为师之教诫、教授、食国之施食,何况于数数思惟慈心。 六1 诸比丘!凡不善之法皆属不善,不善之分亦以意为先导。诸不善法最初意生, 而不善法则随之。 七 诸比丘!凡善法皆属善,善之分亦以意为先导。诸善法中最初意生,而善法则 随之。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末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放逸者。 一 集 第六 弹指品 一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一四 诸比丘!放逸者能生末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不放逸者。 2诸比丘!不放逸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懈怠者。 诸比丘!懈怠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注1 参照Dhp.v.I.。 2 参照S.vol.5.P.9。 12 第七 发精进等品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发动精进者。 诸比丘!发勤精进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大欲者。 诸比丘!大欲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未生之善法。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少欲者。 诸比丘!少欲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不喜足者。 诸比丘!不喜足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一集 第七 发精进等品 一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一六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喜足者。 诸比丘!喜足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13 六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非理作意者。 诸比丘!非理作意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如理作意者。 诸比丘!如理作意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不正知者。 诸比丘!不正知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九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正知者。 诸比丘!正知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一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恶友者。 诸比丘!恶友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舍已生之善法。 14 第八 善友等品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善友者是。 诸比丘!善友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舍已生之不善法。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舍已生之善法者,诸比丘! 此即修不善法而不修善法者。 诸比丘!由于修不善法而不修善法,正可生未生之不善法,又可舍已生之善法。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舍已生之不善法者,诸比丘! 一集 第八 善友等品 一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一八 此即修善法而不修不善法者。 诸比丘!由于修善法而不修不善法,正可生未生之善法,又可舍已生之不善 法。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觉支不生,或令已生之觉支修而不圆满 者。诸比丘!此即非理作意者。 诸比丘!由于非理作意,正可令未生之觉支不生,又可令已生之觉支修而不圆 满。 15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觉支,或令已生之觉支修而圆满者,诸比 丘!此即如理作意。 诸比丘!由于如理作意,正可令未生之觉支生,又可令已生之觉支修而圆满。 六 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谓失亲属。诸比丘!此是失中之最剧者,是所 谓失态。 七 诸比丘!此得者,是少量,是所谓亲属之得。诸比丘!此是得中之最上者,是 所谓慧之得。是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以慧之得而荣。诸比丘!汝等 应如是学。 八 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谓财产之失。诸比丘!此是失中之最剧者,是 所谓慧之失。 九 诸比丘!此得者,是少量,是所谓财产之得。诸比丘!此是得中之最上者,是 所谓慧之得。是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以慧之得而荣。诸比丘!汝等 应如是学。 一0 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谓称誉之失。诸比丘!此是失中之最剧者, 是所谓慧之失。 第九 放逸等品 一 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谓称誉之失。诸比丘!此是得中之最上者,是 所谓慧之得。是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我等应以慧之得而荣。诸比丘!汝等 应如是学。 一 集 第九 放逸等品 一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二0 16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放逸者。 诸比丘!放逸者能成大无利者。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不放逸者。 诸比丘!不放逸者能成大利者。 [对以下之七项,说示同样之经]-- 四~五 懈怠……发勤精进。 六~七 大欲……少欲。 八~九 不喜足……喜足。 一0 ~一一 非理作意……如理作意。一二~一三 不正知……正知。 一四~一五 恶友……善友。 一六~一七 行不善法,不行善法……行善法,不行不善法。 第十 非法等品 一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放逸 者。 诸比丘!放逸者能成大无利者。 二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不放逸 者。 17 诸比丘!不放逸者能成大利者。 三~四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 懈怠者……乃至……发勤精进者。 五~六 ……乃至……大欲者……乃至……少欲者。 七~八 ……乃至……不喜足者……乃至……喜足者。 九~一0 ……乃至……非理作意者……乃至……如理作意者。 一一~一二 ……乃至……不正知者……乃至……正知者。 一 集 第十 非法等品 二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二二 一三 ……乃至……诸比丘!作为外人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无利者。诸比 丘!此即恶友者。 诸比丘!恶友者能成大无利者。 一四 诸比丘!作为外人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善友者。 诸比丘!此即善友者能成大利者。 一五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无利者。诸比丘!此即行 不善法,而不行善法者。 诸比丘!行不善法……能成大无利者。 一六 诸比丘!作为自己中之因,我不见另有一因能成大利者。诸比丘!此即行善 法,而不行不善法者。 诸比丘!行善法……能成大利者。 一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因能令正法失坏与隐没者。诸比丘!此即放逸者。 诸比丘!放逸能令正法失坏与隐没。 一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因能令正法住、不失、不隐者。诸比丘!此即不放逸 者。 18 诸比丘!不放逸能令正法住、不失、不隐。 一九~二0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因能令正法失坏与隐没者。诸比丘!此即懈怠 者……乃至……发勤精进者。 二一~二二 ……乃至大欲者……乃至……少欲者。 二三~二四 ……乃至……不喜足……乃至……喜足者。 二五~二六 ……乃至……非理作意……乃至……如理作意者。 二七~二八 ……乃至……不正知……乃至……正知者。 二九~三0 ……乃至……恶友……乃至……善友者。 三一~三二 ……乃至行不善法,而不行善法……乃至……行善法,而不行不善法 ……乃至…… 四句毕 三三 诸比丘!凡比丘将非法示为正法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为多人之 无益,为多人之无乐,为多人之无利,为人、天之无益、之苦。诸比丘!又彼等比 一 集 第十 非法等品 二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二四 丘将生甚多之非福,又彼等比丘将隐没此正法。 三四 诸比丘!凡比丘将正法示为非法者……乃至…… 三五 诸比丘!凡比丘将正非律示为律者……乃至…… 三六 诸比丘!凡比丘将正律示为非律者……乃至…… 三七 诸比丘!凡比丘将如来之不说或不言,示为如来之所说所言……乃至…… 19 三八 诸比丘!凡比丘将如来之所说、所言,示为如来所不说、不言……乃至…… 三九 诸比丘!凡比丘,有将如来之不行者,示为如来之所行……乃至…… 四0 诸比丘!凡比丘,有将如来之所行,示为如来所不行者……乃至…… 四一 诸比丘!凡比丘,有将如来之不制者,示为如来之所制……乃至…… 四二 诸比丘!凡比丘,有将如来之所制者,示为如来所不制。诸比丘!彼等比丘 之所行,是为多人之无益,为多人之无乐,为多人之无利,为人与天之无益、之苦。 诸比丘!又彼等比丘将生很多之非福,又彼等比丘将隐没此正法。 第十一 非法等品 一 诸比丘!凡比丘,以非法示为非法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为多人之 益,多人之乐,多人之利,为人与天之益,之乐。诸比丘!又彼等比丘将生甚多之 福,又彼等将住立此正法。 二 诸比丘!凡比丘,以法示为法者……乃至…… 三 诸比丘!凡比丘,以非律示为非律者……乃至…… 四 诸比丘!凡比丘,以律示为律者……乃至…… 五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不说、不言者,示为如来无所说、无所言……乃至 六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说所言者示为如来有所说有所言……乃至 20 七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不行者,示为如来并无所行……乃至…… 八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行者,示为如来有所行……乃至…… 九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不制者,示为如来并无所制……乃至…… 一 集 第十一 非法等品 二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二六 一0 诸比丘!凡比丘,以如来之所制者,示为如来有所制。诸比丘!彼等比丘之 所行,是为多人之益,多人之乐,多人之利,为人与天之益、之乐。诸比丘!又彼 等比丘将生很多之福,又彼等比丘将住立此正法。 第十二 无犯等品 一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犯示为犯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为多人之无 益,是为多人之无乐,是为多人之无利,是为人、天之无益、之苦。诸比丘!又彼 等比丘将生甚多之非福,又彼等比丘将隐没此正法。 二 诸比丘!凡比丘,将犯示为无犯者……乃至…… 三 诸比丘!凡比丘,将轻犯示为重犯者……乃至…… 四 诸比丘!凡比丘,将重犯示为轻犯者……乃至…… 五 诸比丘!凡比丘,将粗重犯示为非粗重犯者……乃至…… 六 诸比丘!凡比丘,将非粗重犯示为粗重犯者……乃至…… 七 诸比丘!凡比丘,将有残犯示为无残犯者……乃至…… 21 八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残犯示为有残犯者……乃至…… 九 诸比丘!凡比丘,将有悔除犯示为无悔除犯者……乃至…… 一0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悔除犯示为有悔除犯者。诸比丘!彼等比丘是……乃 至……(第九之三三)……将隐没此正法。 一一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犯示为无犯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为多人 之益,为多人之乐,为多人之利,为人、天之益、之乐。诸比丘!又彼等比丘将生 甚多之福,又彼等比丘将住立此正法……乃至…… 一二 诸比丘!凡比丘,将犯示为犯者……乃至…… 一三 诸比丘!凡比丘,将轻犯示为轻犯者……乃至…… 一四 诸比丘!凡比丘,将重犯示为重犯者……乃至…… 一五 诸比丘!凡比丘,将粗重犯示为粗重犯者……乃至…… 一六 诸比丘!凡比丘,将非粗重犯示为非粗重犯者……乃至…… 一七 诸比丘!凡比丘,将有残犯示为有残犯者……乃至…… 一 集 第十二 无犯等品 二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二八 一八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残犯示为无残犯者……乃至…… 一九 诸比丘!凡比丘,将有悔除犯示为有悔除犯者……乃至…… 二0 诸比丘!凡比丘,将无悔除犯示为无悔除犯者。诸比丘!彼等比丘之行,是 为多人之益,为多人之乐,为多人之利,为人与天之益、之乐。诸比丘!又彼等比 丘将生很多之福,又彼等比丘将住立此正法。 22 第十三 一人品 一1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是为多人之益,为多人之乐,为愍世,为人与天之 利,为益,为乐而生。云何为一人?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生于世……乃至……为人与天之利,为益,为乐而生。 二 诸比丘!有一人出现于世,为难。云何为一人?是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出现于世为难者。 三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为希有人之生。云何为一人?如来、应供、正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生于世,为希有人之生。 四2 诸比丘!有一人没尽而多人愁叹。云何为一人?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没尽而多人愁叹者。 五3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是为无二、无侣、无似、无比、无对、无匹、无等 等、两足中之最胜者之生。云何为一人?是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生于一人之世是为……乃至……两足中之最胜者之生者。 六4 诸比丘!有一人出现而大眼出现、大光出现、大明出现、六无上出现。证四 无碍解,通达于多界、通达于种种界、证明与解脱果、证预流果、证一来果、证不 23 还果、证阿罗汉果。云何为一人?如来、应供、正自觉者。 诸比丘!是谓一人出现而大眼出现……乃至……证阿罗汉之果者。 七5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人能完全正确随转如来所转之无上法轮。诸比丘!此 即舍利弗者。 诸比丘!舍利弗是完全正确随转如来所转之无上法轮。 一 集 第一三 一人品 二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三0 注1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一a)。 2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一b)。 3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一c)。 4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一b)。 5 参照A.vol.5,p.87;A.vol.3,pp.135,149;Milp.p.362。 第十四 是第一品1 一2 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出家久者,是阿若憍陈如。大慧者,是为 舍利弗。具神通者,是大目犍连。教头陀者,是为摩诃迦叶。具天眼者,是为阿那 律。贵族者,是婆提优卡力句塔耶。妙音者,是拉窟他卡婆提耶。作师子吼者,是 为宾度罗跋啰堕阇。说法者,是分褥文陀尼子。广为分别略说者,是摩诃迦栴延。 24 二3 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意成身者,是朱利槃特。心解脱善巧者,是 朱利槃特。慧解脱4善巧者,是摩诃槃毒。住无诤者,是须菩提。应供养者,是须 菩提。住阿兰若者,是哩缚帝佉弥啰缚。住定者,是颉离伐多。发勤精进者,是 为室缕孥俱胝频设。善语者,是室缕窟底卡诺(亿耳)。利得者,是尸拔罗。信胜解 者,是婆迦利。 三 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好学者是罗喉罗。信出家者,是罗吒波罗。 初得餐券者,是军头波漠。具辩才者,是鹏耆舍。普端严者,是优波斯那婆檀提子。 敷床座者,是沓婆摩罗子。诸天所爱乐者,是毕邻陀婆蹉。速疾神通者,是婆希耶、 达如支利亚[著树皮衣]。妙说者,是为鸠摩罗迦叶。得无碍解者,是摩诃拘絺罗。 四 诸比丘!我声闻[第一]比丘多闻者,是阿难。具忆念者,是阿难。具悟解者, 25 是阿难。具坚固者,是阿难。近侍者,是阿难。具大众者,是优楼频罗迦叶。欢悦 于家门者,是柯留陀夷。无病者,是薄俱罗。随念宿住者,是输毗多。持律者,是 优波离。教授比丘尼者,是难陀迦。守护根门者,是难陀。教授比丘者,是摩诃劫 宾那。火界善巧者,是娑竭陀。能起辩才者,是罗陀。持粗衣者,是谟贺啰惹。 五5 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尼,出家久者,是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大 一 集 第十四 是第一品 三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三二 慧者,是谶摩。具神通者,优婆拉瓦那是[莲华色]。持律者,是波吒左啰。说法者, 是曼摩提那。静虑者,是难陀。发勤精进者,是索那。具天眼者,是奢拘梨。疾速 神通者,是跋陀军陀罗拘夷国。随念宿住者,是跋陀迦比罗。得大神通者,是巴达 卡恰那。持粗衣者,是翅舍憍答弥。信解者,是私伽罗母。 26 六6 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优婆塞,最初归依者,是多梨富沙、婆梨迦二商 人。施者是善施居士给孤独。说法者是质多居士。以四摄事摄众者是呵多阿罗婆。 施上味者,是摩诃那摩释迦氏。施悦意食者,是郁伽居士毗舍离出。近事僧伽者, 是嗢羯吒居士。不动信者,是斯拉安巴它。对人淳厚者,是纪巴卡抑马拉巴洽[童 子医王耆域]。可倚信之语者,是那拘罗父居士。 七7 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优婆夷,最初归依者,是斯佳它塞那尼。施者, 是毗舍佉弥伽罗母。多闻者,是久寿多罗。住慈[定]者,是奢摩啰帝。静虑者, 是郁多罗难陀母。施上味者是斯巴伐沙扣利亚女。看病者,是须毗耶优婆夷。不动 信者,是迦帝耶尼。可倚信语者,是那拘罗母居家女。随闻得信者,是迦罗优婆夷。 注1 此品参照阿罗汉具德经(大二、八三一) 2 参照一~四 增三(大二、五五七a)S.vol.1,P.63;S.vol.2,P.155。 3 参照A.vol.4,pp.91,187,392。 4 慧、底本虽是Sanna,但应作如暹本panna。 5 参照增三(大二、五五八c)A.vol.2,p.164。 6 参照增三(大二、五五九c)。 7 参照增三(大二、五六0a)。 第十五 无 [有是]处品 一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认为诸行是常,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 27 谓:凡夫认为诸行是常,则有是处。 一 集 第一五 无[有是]处品 三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四 二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认为诸行是乐,则无是处。诸比 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认为诸行是乐,则有是处。 三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认为诸法为我,则无是处。诸比 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认为诸法为我,则有是处。 四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杀害其母,则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会杀害其母,则有是处。 五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杀害其父,则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会杀害其父,则有是处。 六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杀害阿罗汉,则无是处。诸比 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杀害阿罗汉,则有是处。 七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以恶心出如来血,则无是处。诸 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以恶心出如来血,则有是处。 八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破僧伽,则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会破僧伽,则有是处。 九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正见者会指摘他师,无是处。诸比丘! 然则,亦有是处,谓:凡夫会指摘他师,则有是处。 28 一0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于一世界,有二应供、正自觉者非前非后 出世,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于一世界,有一应供、正自觉者出 世,则有是处。 一一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于一世界,有二转轮王非前非后出世,无 有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于一世界,有一转轮王出世,则有是处。 一二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女人为应供、正自觉者,则无是处。诸比 丘!然则,亦有是处,谓:男子为应供、正自觉者,则有是处。 一三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女人为转轮王,无是处。诸比丘!然则, 亦有是处,谓:男子为转轮王,则有是处。 一四~一六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女人可为[帝]释……乃至……可 为魔罗……乃至……梵[天],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男子可为[帝] 释……乃至……可为魔罗……乃至……梵[天],则有是处。 一 集 第一五 无[有是]处品 三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六 一七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身恶行者生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 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身恶行者生起非爱、非乐、非可意之异熟, 则有是处。 一八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语恶行者……乃至…… 一九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意恶行者生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 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意恶行者生起非爱、非乐、非可意之异熟, 则有是处。 二0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身妙行者生起非爱、非乐、非意之异熟, 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身妙行者生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 则有是处。 29 二一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语妙行者……乃至…… 二二 ……谓:意妙行者生起非爱、非乐、非可意之异熟,则无是处,诸比丘!然 则,亦有是处,谓:意妙行者生起可爱、可乐、可意之异熟,则有是处。 二三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身恶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 可生于善趣、天界,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具足身恶行者由其因、 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则有是处。 二四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语恶行者……乃至…… 二五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意恶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 可生于善趣、天界,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具足意恶行者由其因、 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则有是处。 二六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身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 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谓: 具足身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善趣、天世、则有是处。 二七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谓:具足语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 死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1、险难处、地狱,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是处, 谓:具足语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于善趣、天界、则有是处。 二八 诸比丘!无是处,不可能有2,谓:具足意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 死后,可生于无幸处、恶趣3、险难处、地狱,则无是处。诸比丘!然则,亦有 一 集 第一五 无[有是]处品 三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三八 30 是处。谓:具足意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缘,身坏、死后,可生于善趣、天界,则 有是处。 注1 依据“恶趣”前之多数语例,加上duggatim。 2 “不可能有”anuvakaso是anavakaso之误植 3 “恶趣”依暹本及前多数之用语例,而加入duggatim语 第十六 一法品 一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能起一向厌背、离、贪、灭、寂静、通觉、涅 槃。云何为一法?是念佛。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乃至……能起…… 二~一0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起一向厌背、离贪、灭、寂静、通、觉、 涅槃。云何为一法?是念法……乃至……是念僧……乃至……是念戒……乃至…… 是念舍……乃至……是念天……乃至……是念出入息……乃至……是念死……乃至 ……是念身……乃至……是念休息。 诸比丘!此是说,有一法,修习多修习,起一向厌背、离贪、灭、寂静、通、 觉、涅槃。 第十七 种子品 一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倍增广大已生之不善法。 诸比丘!是即为邪见。 诸比丘!人若怀邪见,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倍增广大已生之不善法。 二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是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倍增广大已生之善法。诸 比丘!是耶为正见。 31 诸比丘!人若怀正见,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倍增广大已生之善法。 一 集 第十七 种子品 三九 ----------------------------------------------------------------------- 增支部经典一 四0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善法不生,或能去已生之善法,此即邪 见。 诸比丘!人若怀邪见,能令未生之善法不生,又能去已生之善法。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不善法不生,或能去已生之不善法。诸 比丘!是即为正见。 诸比丘!人若怀正见,能令未生之不善法不生,或能生已生之不善法。 五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邪见,或能增已生之邪见。诸比丘!此 即非理作意。 诸比丘!人若非理作意,能生未生之邪见,又能增已生之邪见。 六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是能生未生之正见,或能增已生正见。诸比丘!即 如理作意。 诸比丘!人若如理作意,能生未生之正见,又能增已生之正见。 七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如是令有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 险难处、地狱。诸比丘!是即为邪见。 诸比丘!成就邪见之有情,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地狱。 32 八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法,能如是令有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诸 比丘!是即为正见。 诸比丘!成就正见之有情,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 九1 诸比丘!怀有邪见者之所有身业,随见而圆满,被摄受者。又,所有语业…… 乃至……。又,所有意业,随见而圆满,被摄受者。又,所有思……乃至……。又, 所有希望,又,所有愿,又,所有行,彼等一切之法,生起非爱、非乐、非可意、 无益、苦。何以故?诸比丘!是见恶故。 诸比丘!譬如将婆树之种子、柯萨它奇树之种子,或苦瓢之种子,播于湿地, 或吸地味,或取水味,可使彼等悉皆为苦、辛、不悦。何以故?诸比丘!景种子恶 故。诸比丘!正如是,怀有邪见者之所有……乃至……。诸比丘!是见恶故。 一02 诸比丘!怀有正见者之所有身业,随见而圆满,被摄受者。又,所有语业 ……乃至……。又,所有意业,随见而圆满,被摄受者。又所有思,又,所有悕望, 又,所有愿,又,所有行,彼等一切法,生起、可爱、可乐、可意、利益、安乐。 一 集 第十七 种子品 四一 ----------------------------------------------------------------------- 增支部经典一 四二 何以故?诸比丘!是见善故。 诸比丘!譬如将甘蔗种子、稻种子,或葡萄种子播于湿地,或吸地味、或取水 味,可使彼等悉皆为甘、可悦、美味。何以故?诸比丘!是种子善故。诸比丘!正 如是,怀有正见者之所有……乃至……诸比丘!是见善故。 注1 参照增八(大二、五八三a)。 2 参照增八(大二、五八三b)。 33 第十八 末伽梨品 一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为众人之无益,为众人之无乐、为众人之无利、为天、 人之无益、为苦而生。 其一人为谁? 具邪见而见颠倒者。彼能使众人离正法而住于非法。 诸比丘!是谓:有一人生于世……乃至……为天、人之无益、为苦而生。 二 诸比丘!有一人生于世,为众人之益,为众人之乐、为众人之利、为天、人之 益、为乐而生。 其一人为谁? 具正见而见不颠倒者。彼能使众人离非法而住于正法。 诸比丘!是谓:有一人生于世……乃至……为天、人之益、为乐而生。 三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大罪之法。诸比丘!此即邪见。 诸比丘!诸罪以邪见为第一。 四 诸比丘!我不见另有一人是,为众人之无益,为众人之无乐、为众人之无利、 为天、人之无益、为苦而努力者。诸比丘!此即末伽梨痴人。 诸比丘!譬如河口敷设网,导致众鱼之损害、苦、损伤、丧失。诸比丘!正如 此,末伽梨痴人犹如生于此之人网,导致众多有情之损害、苦、损伤、丧失。 34 五 诸比丘!劝令受不正之教,或受者,或依命而行者,彼等可生众多之非福,何 一 集 第十八 末伽梨品 四三 ----------------------------------------------------------------------- 增支部经典一 四四 以故?诸比丘!所说之教不正故。 六 诸比丘!劝令受正教,或受者,或依命而行者,凡是彼等可生众多之福,何以 故?诸比丘!所说之教正故。 七 诸比丘!依不正之教时,施者应知其量,而非受者也。何以故?诸比丘!所说 之教不正故。 八 诸比丘!依于正教时,受者应知其量,而非旅者。何以故?诸比丘!所说之教 正故。 九 诸比丘!依不正教时,发动精进者当住于苦,何以故?诸比丘!教是不正故。 一0 诸比丘!依于正教时,懈怠者当住于苦,何以故?诸比丘!教正故。 一一 诸比丘!依于不正教时,懈怠者当住于乐,何以故?诸比丘!教不正故。 一二 诸比丘!依于正教时,发动精进者当住于乐,何以故?诸比丘!教正故。 一三 诸比丘!譬如粪虽少量,亦放恶臭。诸比丘!我亦如此,有虽是少量,亦不 予赞叹,乃至下一弹指顷。 一四 诸比丘!譬如尿虽少量,亦放恶臭……乃至…… 一五 ……犹如痰虽少量,亦放恶臭……乃至…… 一六 ……犹如脓虽少量,亦放恶臭……乃至…… 35 一七 ……犹如血虽少量,亦放恶臭。诸比丘!我亦如是,有虽是少量,亦不予赞 叹,乃至一弹指顷。 第十九 不放逸品 一 诸比丘!譬如于此阎浮提,美丽花园、美丽树林、美丽大地、美丽水池,只是 少量;相反者,高地、低地、难渡之河、有株杌或荆之处,险阻之山岭,却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陆生之有情少,相反者,水生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生于人中之有情少;相反者,生于他余处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生于中国之有情少;相反者,生于边鄙之地、无智蛮民中之 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具有智慧、不愚昧、不哑、能善说与恶说之有情少,相反者, 一 集 第十九 不放逸品 四五 ----------------------------------------------------------------------- 增支部经典一 四六 无慧、愚昧、闇哑,不能判断善说与恶说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成就圣慧眼之有情少;相反者,具有无明迷妄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能见如来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见如来之有情更多。 36 诸比丘!正如此,能闻如来所说教法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闻如来所说教法 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闻法已而能持之有情少;相反者,闻法已而不能持之有情更 多。 诸比丘!正如此,能观察可持法义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观察可持法义之有 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知义,知法,且行法随法之有情少;相反者,不知义,不知 法,而且不行法随法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厌烦于应起厌背物之有情少;相反者,不厌烦于应起厌背物 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厌背而如理精进之有情少;相反者,厌背而不如理精进之有 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缘舍离而得定、得心一境性之有情少;相反者,缘舍离而不 得定、不得心一境性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能得最上食、最上味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得最上食、最 上味,收集[或]乞食以过活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能得义味、法味、解脱味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得义味、 法味、解脱味之有情更多。诸比丘!是故,今汝等应如是学,谓:我等欲得义味、 法味、解脱味。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37 二 诸比丘!譬如于此阎浮提,美丽花园、美丽树林、美丽大地、美丽水池,只是 少量。相反者,高地、低地、难渡之河、有株杌或荆处、险阻之山岭,却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人没后而生于人中之有情少;相反者,人没后而生于地狱、 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人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人没后而生于地狱、生 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一集 第十九 不放逸品 四七 ----------------------------------------------------------------------- 增支部经典一 四八 诸比丘!正如此,从天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天没后而生于地狱、 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天没后而生于人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天没后而生于地狱、 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地狱没后而生于人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地狱没后而生于 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地狱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地狱没后而生于 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傍生没后而生于人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傍生没后而生于 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38 诸比丘!正如此,从傍生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从傍生没后而生于 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饿鬼界没后而生于人之有情少,相反者,从饿鬼界没后而 生于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诸比丘!正如此,从饿鬼界没后而生于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从饿鬼界没后而 生于地狱、生于傍生,生于饿鬼界之有情更多。 第二十 静虑品 一 诸比丘!此是利中之一向者。谓:须住于林中,须行托钵、须披粪扫衣、三衣 当足、须说法、须持律、须多闻、须成为长老、须服装完整、须眷属完全、须眷属 大。当做善男子,须容貌美、须言语和雅、须少欲、须无病。 二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修初静虑,诸比丘!此比丘所住之静虑并不唐捐。 彼可谓守师之教诫,能从教授,能不空享国土之施食者,何况多所作。 诸比丘!虽一弹指顷,若比丘修第二静虑……乃至…… 若修第三静虑……乃至…… 若修第四静虑……乃至…… 若修慈心解脱……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四九 ----------------------------------------------------------------------- 增支部经典一 五0 若修悲心解脱……乃至…… 39 若修喜心解脱……乃至…… 若修舍心解脱……乃至……[参照二0之二] ◎ 一01 于身循身观而住,炽然,正知,正念而除祛世间之贪与忧……乃至…… 于受循受观而住……乃至…… 于心循心观而住……乃至…… 于法循法观而住……乃至……除祛贪与忧……乃至…… ◎ 一四 为令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而生欲、而策励、而发勤、策心而持……乃至…… 为令断已生之恶不善法,而生欲、而策励、而发勤、策心而持……乃至……为 令生未生之善法,而生欲、而策励、而发勤、策心而持……乃至……为了住、为了 不失、为了倍增、为了广大、为了修习、为圆满已生之善法而生欲、而策励、而发 勤、策心而持……乃至…… ◎ 一八 修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修精进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 ……修心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修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 ◎ 二二 修信根……乃至……修精进根……乃至……修念根……乃至……修定根…… 乃至……修慧根……乃至……修信力……乃至……修精进力……乃至……修念力 ……乃至……修定力……乃至……修慧力……乃至…… ◎ 三二 修念觉支……乃至……修择法觉支……乃至……修精进觉支……乃至……修 40 喜觉支……乃至……修轻安觉支……乃至……修定觉支……乃至……修舍觉支…… 乃至…… ◎ 三九 修正见……乃至……修正思惟……乃至……修正语……乃至……修正业…… 乃至……修正命……乃至……修正精进……乃至……修正念……乃至修正定……乃 至…… ◎ 四七2 内有色想,外见少色或好、或恶,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等,……乃 至…… 内有色想,外见无量色或好、或恶,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等,……乃 至…… 内无色想,外见少色或好、或恶,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等,……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五一 ----------------------------------------------------------------------- 增支部经典一 五二 …… 内无色想,外见无量色或好、或恶,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等,……乃 至…… 内无色想,外见色,有青、青显、青现、青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 等,……乃至…… 内无色想,外见色,有黄、黄显、黄现、黄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 等,……乃至…… 内无色想,外见色,有赤、赤显、赤现、赤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 等,……乃至…… 内无色想,外见色,有白、白显、白现、白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见胜于彼 等。 ◎41五五3 有色观色……乃至……内无色想,外见色……乃至……胜解之为净……乃 至…… 完全超越色想故,灭有对想故,不思惟种种想故,以空为无边故,具足空无边 处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空无边处,以识为无边故,具足识无边处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识无边处,以无所有故,具足无所有处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乃至…… ◎ 六三 修地偏……乃至…… 修水偏……乃至…… 修火偏……乃至…… 修风偏……乃至…… 修青偏……乃至…… 修黄偏……乃至…… 修赤偏……乃至…… 修白偏……乃至…… 修空偏……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五三 ----------------------------------------------------------------------- 增支部经典一 五四 修识偏……乃至…… ◎ 七三 修不净想……乃至…… 修死想……乃至…… 于食修违逆想……乃至 于一切世间修不喜想……乃至…… 修无常您……乃至…… 于无常修苦想……乃至…… 于苦修无我想……乃至…… 修断想……乃至…… 修离贪想……乃至…… 修灭想……乃至…… 八三 修无常想……乃至…… 修无我想……乃至…… 42 修死想……乃至…… 于食修违逆想……乃至…… 于一切世间修不喜想……乃至…… 修骸骨想……乃至…… 修虫啖想……乃至…… 修青瘀想……乃至…… 修穿孔想……乃至…… 修膨胀想……乃至…… ◎ 九三4 修念佛……乃至…… 修念法……乃至…… 修念僧……乃至…… 修念戒……乃至…… 修念舍……乃至…… 修念天……乃至…… 修念出入息……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五五 ----------------------------------------------------------------------- 增支部经典一 五六 修念死……乃至…… 修念身……乃至…… 修念休息……乃至…… ◎ 一0三 修初静虑俱行之信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精进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念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定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慧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信力根……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精进力……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念力……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定力……乃至…… 修初静虑俱行之慧力……乃至…… ◎ 一一三 第二静虑俱行之……乃至…… ◎ 一二三 第三静虑俱行之……乃至…… ◎ 一三三 第四静虑俱行之……乃至…… ◎ 一四三 慈俱行之……乃至…… ◎ 一五三 悲俱行之……乃至…… ◎ 一六三 喜俱行之……乃至…… ◎ 一七三 修舍俱行5之信根……乃至…… 修精进根……乃至…… 43 修念根……乃至…… 修定根……乃至…… 修慧根……乃至…… 修信力……乃至…… 修精进力……乃至…… 修念力……乃至…… 修定力……乃至…… 一 集 第二十 静虑品 五七 ----------------------------------------------------------------------- 增支部经典一 五八 ◎ 一八二6 修慧力,诸比丘!是比丘所住静虑并不唐捐,可谓守师之教诫,能从教 授、能不空享国土之施食。何况多所作。 注1 参照D.vol.2,p.120。 2 参照D.vol.2,p.110;A.vol.4,p.305。 3 参照A.vol.2,p.306。 4 参照九三~一0二增二(大二、五五二c)。 5 “舍俱行”其次之底本是……Pe……与183所加者,应除去。 6 一八二底本作一九二是错误。 第二十一 静虑品 一1 诸比丘!任何人,以心想[观]大海之偏满,则所有注入海之小河,皆在彼 [心想]中。诸比丘!正如此,任何人,若修念身,多所作,则所有顺明分之善法, 即在彼中。 二2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起大厌背、起大利、起大安稳、起正念、 正智、得智见、得现法乐住、作证明解脱之果。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3有一法,修习而……乃至……作证明解脱之果。 三4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身轻安,心轻安,寻、伺止息,而修习顺 明分之法至于圆满。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44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修习……至于圆满。 四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未生之不善法不生,已生之不善法令断。云 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法令断。 五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得修习,则未生之善法令生,又倍增广大已生之善法。 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广大……。 一 集 第二十一 静虑品 五九 ----------------------------------------------------------------------- 增支部经典一 六0 六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断无明而生明,舍我慢被断,除随眠永受害, 断结。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断结。 七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得慧之分别,得无取般涅槃。云何为一法? 是念身。 诸比丘!有一法,……乃至……得……。 八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通达于多界、通达于种种界面于多界有无碍 解。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有无碍解。 45 九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能作证预流果,作证一来果,能作证不还果, 能作证阿罗汉果。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乃至……作证……。 一0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能得慧、能增慧、能广慧、起大慧、起博 慧、起广慧、起深慧、起无邻慧、起弘慧。能多慧、起速慧、起轻慧、起聪慧、起 捷慧、起利慧、起择慧。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能得慧……乃至……起择慧。 一一 诸比丘!不食念身者,不食不死。诸比丘!食念身者,食不死。 一二 诸比丘!已不食念身者,已不食不死。诸比丘!已食念身者,已食不死。 一三 诸比丘!能断念身者,能断不死。诸比丘!不能断念身者,不能断不死。 46 一四 诸比丘!缺5于念身者,亦缺不死。诸比丘!能圆满念身者,亦能圆满不死。 一五 诸比丘!忽[视]于念身之人者,亦忽[视]于不死。诸比丘!不忽[视] 于念身之人者,亦不忽[视]于不死。 一六 诸比丘!忘于念身者,亦忘于不死。诸比丘!不忘于念身者,亦不忘于不死。 一七 诸比丘!不习于念身者,亦不习于不死。诸比丘!习于念身者,亦习于不死。 一八 诸比丘!不修于念身者,亦不修于不死。诸比丘!修于念身者,亦修于不死。 一九 诸比丘!不多所作于念身者,亦不多所作于不死。诸比丘!多所作于念身者, 亦多所作于不死。 二0 诸比丘!不知于念身者,亦不知于不死。诸比丘!知于念身者,亦知于不死。 一 集 第二十一 静虑品 六一 ----------------------------------------------------------------------- 增支部经典一 六二 二一 诸比丘!不偏知于念身者,亦不偏知于不死。诸比丘!偏知于念身者,亦偏 知于不死。 二二 诸比丘!不作证于念身者,亦不作证于不死。诸比丘!能作证于念身者,亦 能作证于不死。 一集之一千经竟 注1 参照S.Vol.4.p.157。 2 二之数字系译者所加,此节参照S.vo1.5,p.345。 3 于此处分节系译者之私见。此节参照vo1.1,p.266。 4 三底本即为九,将此改为三系译者之私见。以下迄于本章之末,皆仿此。 5 [缺]viruddham系根据暹本而作为viraddh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