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第三,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第三,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第三,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这包含了观修空性和慈悲,以获致超越轮回与涅槃的解脱。这又分成三个部分:

  1.愿菩提心,能够唤起无上菩提心;

  2.行菩提心,观修菩提心的两个面向;

  3.修持这些法门的戒律。

  1.愿菩提心

  10

  如果自无始以来,

  所有曾经爱我的母众正在受苦,

  我的快乐有什么用处?

  因此,为了无量众生而心向获致证悟,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万事万物的究竟本质是本然清净的,离于所有的造作,超越任何存在和不存在的概念。但在世俗谛之内,自我和他人、痛苦和快乐以无限的形式来显现。这些表象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但众生却相信它们是真实的,因而在轮回之中流浪迷惑。

  愿菩提心有两个面向:对众生生起的慈悲,以及通往证悟的智慧。这两个面向,也就是利益众生的愿望和获致证悟的愿望,都无法单独展现菩提心。一方面,如果你不以获致究竟之证悟为目标,那么不论你利益众生的愿望有多么强烈,都无法超越一般的仁慈和慈悲。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为了自己而希望获致证悟,那么你将无法超越小乘佛教修行者的有余涅槃(limited nirvana)。这两个面向是不可或缺的。《现观庄严论》(Ornament of True Realization)陈述了这一点:

  菩提心是为了他人的利益,

  而生起获致证悟的愿望。

  自从无始以来,在你相续的生世之中,无量无数的众生都曾是你的父母,曾经爱你、照顾你,到了随时能够为了你而牺牲性命的地步。忘记他们难以形容的慈爱,忽略他们所受的痛苦,你就是冷酷无情。因此,为了你自己的解脱来修持佛法,而枉顾其他众生所受的束缚,也是冷酷无情。

  你真的要放弃所有这些深陷如此巨大痛苦的众生?一个富足快乐的儿子,生活惬意舒适,锦衣玉食,而他的父母身着破烂衣衫,贫困饥饿,没有遮风避雨的屋舍,那么这个儿子会被每一个人视为厚颜无耻。然而,这和没有去照顾六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所有曾经是你的慈爱父母的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果你怀有如此自我中心的态度,不为其他众生的快乐而努力,那么你将成为一个让所有伟大人物感到羞耻的对象,将偏离大乘的道路。如同嘉瑟•东美所说的:

  如果你不有担当并肩负一切众生的痛苦,

  那么领受无上之大乘教法有什么用处?

  就像过去的诸佛菩萨生起菩提心,立下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获致证悟的愿望,现在该是你生起大悲心和菩提心了。大乘佛教的教法是佛法的精髓,而菩提心则是大乘佛教的精髓。一旦菩提心在心中生起,你就是真正的佛子,诸佛将怀着极大的喜乐看顾你。在你所有未来的生世之中,你将遇见大乘佛教的上师,利益其他众生。你的事业将结合所有菩萨如海般的事业,以无量无数的方式利益众生。这些菩萨充满慈悲,以无量无数的身相显现,甚至化现为鸟禽和野兽。如此的觉醒态度会利益你周围的环境。

  一个菩萨平等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没有朋友和敌人的区别。布施食物、衣服等物品给其他众生,只能够为他们带来短暂而有限的纾解;这么做不会在众生死亡的时刻帮助众生,也不会在众生死亡之后帮助众生。但是如果你能够使一切有情众生接触佛法,就可帮助他们获得立即的利益,也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的生世获得利益。修持佛法能够使众生脱离轮回,获致证悟。因此,这是真正报答父母仁慈的方式,其他的方法是不够的。

  切勿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聚藏你的学问、财产,以及任何其他的成就。相反的,把一切回向给有情众生,并立下希望一切众生能够闻、思、修佛法的愿望。光是表达如此的一个祈愿,就非常具有利益。怀着清净的发心所从事的任何行为,即使是缓解众生头痛的愿望,都具有大功德。因此,如果你祈愿一切有情众生从轮回中解脱,功德就更大了。由于众生的数量是无限的,因此这种祈愿的功德也是无限的。

  不论你正在修持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修持大手印或阿底瑜伽,只要你的修行充满了菩提心,它自然就是大乘的修行。但若没有菩提心,修行只会沉滞。

  对于一般人来说,彻底了悟究竟智慧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修道必须依循次第的原因。为了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修行应该遵循所谓的“三善法”(three supreme points):(1)生起一个以菩提心为基础的发心做为开始(前行),换句话说,就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修行,以获致证悟的愿望;(2)从事任何一个修行法门的正行时,离于概念和散漫;(3)在最后,以回向做为结行。如此修行,甚至会使微小的善业转为证悟之因,而回向将能够保护你从那个修行所获得的功德,免于被嗔恨及其他负面情绪摧毁。

  (1)以利益其他众生的愿望做为起始,是你即将从事任何修行法门的圆满前行,也是确保修行获致成果,不会被逆缘和障碍的洪流席卷而去的善巧方便。

  (2)就正行而言,持定(专注)和离于概念散漫有几种不同的层次。基本上,它代表离于所有形式的执着,尤其是离于骄慢。不论你多么博学多闻、持守戒律、慷慨布施,只要你对此感到骄慢自负,同时轻蔑他人,你的修行就不会有任何正面的结果。积聚功德和智慧确实是成佛之道,但如果它搀杂了执着、骄慢和高傲,就无法结出果实。

  更明确详细地说,离于执着与概念也意味着,不论你现在从事什么样的修行,都要离于任何执着——任何认为这个修行具有某种本俱之真实的执着。想一想向菩萨行供养的例子。对于具有信心的人,菩萨以法友的身相来显现,或化现为加持、法典、佛像等;但这些化现皆如梦如幻,缺乏任何本俱的存在。在现象世界中的其他每一件事物也是如此,因此,不只是你供养的对象是虚幻的,你所行的供养也是虚幻的。行供养的任何结果也是虚幻——这不表示行供养没有结果,而是这个结果不是一个坚实的本体。因此,对你虚幻行为的结果生起全然的执着与骄慢有什么意义?菩萨从事具有利益的行为时,他完全离于执着以下的概念:从事这个行为的主体(做者)、从这个行为受益的客体(受者),以及行为本身。这种全然的离于执着,使功德变得无限。

  (3)回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功德和善行,如此一来,一切有情众生,尤其是你的敌人,都能够获致证悟。试着像伟大的菩萨那般地回向功德。菩萨在他们广大无边的智慧中所回向的任何功德,永不枯竭。回向如同把一滴水放入汪洋。汪洋如此浩瀚,一旦滴水融入汪洋,就永远不会枯竭。

  没有任何一个祈愿会消失。用一个清净的心,回向每一个善行的功德,将持续不断地结出善果,直到你获致证悟为止。如同《普贤菩萨行愿赞》(King of Aspirations for Excellent Conduct)所说:

  愿我的祈愿永不耗竭,

  直到一切有情众生离于负面情绪为止。

  一个菩萨的发心必定非常广大浩瀚,时时把众生的无量无数、以及带领一切众生成佛的愿望放在心中。如果你的心广大浩瀚,你祈愿的力量也是无限。如果你的心僵硬狭窄,你所积聚的功德和所清净的障碍将非常有限。

  不要让自己被这样的念头所挫折:认为你所积聚的功德少得可怜,很难利益任何人而不值得回向;或你永远无法真正地帮助众生,因而认为帮助其他众生只是空谈。如果你让你的心保持开放广大,菩提心的效力将会增长,所有语言和行为的功德与利益也会增长。

  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之中,你必须持续发展殊胜之证悟心。你将会在菩萨甚深的祈愿文中找到启发——这些祈愿文集结于如汪洋般的大乘佛教经典之中。例如:

  愿殊胜无上之菩提心,

  在尚未生起菩提心之处生起;

  愿已生起之菩提心永不退减,

  并且更加增长兴盛。

  另外有:

  愿一切有情众生获得安乐;

  愿下三道之一切众生永远空尽;

  愿一切菩萨之祈愿圆满成就。

  另外有:

  天空止尽之处。

  是众生数量止尽之处。

  众生命运和烦恼止尽之处,

  才是我的祈愿止尽之处。

  三善法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整个修行和发心。这是大乘佛教的上师一再强调它们的原因。然而,听闻上师解释这三善法是不够的。你必须把它们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日复一日检视你的行为是否真的符合这三善法。如果没有,要感到悔恨,努力纠正自己。不要让你的心变得散漫而随心所欲。

  如果你觉察到,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成功地把你的心与佛法交融,那么把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并且立志更加努力。如果你不断检视你的缺点,根除你已经拥有的缺点,预防新的缺点生根,同时让新的、良善的品质生起,来不断努力增加良善的品质,并且增长你已经有的良善品质,你将逐渐在通往成佛的五道上前进。这五道分别是资粮道(path of accumulating)、前行道(或加行道,path of joining)、见道(path of seeing)、修道(path of meditation)和无学道(path beyond learning)。

  在了悟空性之前,你必不能远离菩提心之觉醒发心(enlightened attitude of bodhicitta)。当你圆满了悟空性时,无造作的慈悲将毫不费力地显现,因为慈悲即是空性的展现。

  如同你希望快乐,你也应该希望其他人快乐。如同你希望远离痛苦,你也应该希望一切众生远离痛苦。“愿一切有情众生快乐,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之快乐,安住其中,并且常住平等舍之中。愿一切众生无分别地对所有其他众生生起慈心。”这个愿望即所谓的菩提心。

  如果你拥有这种清净的发心,菩提心将毫不费力地增长。一个善良的心具有一种天生自然的力量来利益他人。把从这种广大发心中生起的功德回向给如虚空般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而不要去觉得你拥有这些功德。离于对做者、受者和行为本身的任何执着,那么有朝一日,当你的身和语成为心的仆人时,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自然而然地利益他人。

  目前,如叶片随风弯折一般,你对许多粗重的和细微的情绪无以招架。在这种情况下要帮助他人,不太可能产生太大利益,反而可能成为让你分心散漫的起因。

  没有播种而希冀丰收,是自取饥荒,

  过早希冀去利益他人,是自取麻烦。

  如果你不断增长修行的稳定力,不断检视你的发心,并生起无造作之利他心,菩提心将会增长。渐渐地,你将能够把慈悲化为行动,真正地利益他人。

  菩提心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在它生起的那一刻,你便成为菩萨的一分子。如果你具有菩提心,就能免于负面力量的伤害。负面力量显现时,它们无法引起伤害或制造障碍。

  这一点可以由巴楚仁波切50的根本上师吉美•嘉瓦•玉谷51的一个生平事迹来说明。有一次,一个怀恨在心的鬼魂决定要取吉美•嘉瓦•玉谷的性命。这个鬼魂充满了害人的念头,抵达嘉瓦•玉谷的洞穴入口。他看见一个平静的老人双眼紧闭地坐着,全然地宁静平和,充满了慈悲,白发围覆他的头部。这个景象足以让那个鬼魂的恶念在刹那间消失。他凝视老人时,心中充满敬畏。菩提心在他的心中生起,他承诺绝不再取任何人的性命。在此之后,每当出现伤害他人的机会,宁静白发老人的影像立即在他的心中显现。那个鬼魂失去了所有伤害他人的力量。

  50.巴楚仁波切,乌金•吉美•却吉•旺波(Patrul Rinpoche,Orgyen Jigme Chokyl Wangpo,1808-87),是寂天大师的化身,也是吉美•林巴的语化身。他的生平展现了最完美的修行证量和出离心。终其一生,除了在西藏康区卓千寺(Dzogchen monastery)的师利星哈佛学院(Shri Singha)的那几年之外,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居住在洞穴、森林和最僻静的隐居所之中,并且随意地从一个处所迁移到另一个处所。他一身简朴牧民的装扮游走各地,大多数的时候都没有被人们认出。他年轻的时候记忆了大多数重要论著,例如龙钦巴的《七宝藏》,因此他能够像他在师利星哈佛学院那般,一次教授最复杂的课题达数个月,而没有使用任何书籍。他圆寂时,唯一的财物是一本寂天大师的《入菩萨行论》和一只托钵。他是吉美•嘉瓦•玉谷(Jigme Gyalwai Nyugu)、嘉瑟•贤遍•泰耶(Gyalse Shenphen Thaye)、卓千•敏珠•南开•多杰(Dzogchen Mingyur Namkhai Dorje)及其他伟大上师的弟子。他的弟子包括喇嘛•米滂(Lama Mipham)、纽殊•龙踏(Nyoshul Lhungthok)、安波•天噶(Onpo Tenga)等等。据说,明雅•昆桑•苏南(Minyak Kunzang Sonam)针对《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所作之论著乃是依据巴楚仁波切的口头教导所写。

  51. 吉美•嘉瓦•玉谷(Jigme Gyalwai Nyugu)是观世音的化身,吉美•林巴的两个主要弟子之一。他是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和巴楚仁波切的上师。

  当阿底峡尊者在印度菩提迦叶、金刚座(Diamond Throne)东侧礼拜的时候,他看见两位貌美的天女出现在他前面的虚空之中。

  年纪较轻的天女对年纪较长的天女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迅速获致证悟,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年纪较长的天女说:“训练自己生起菩提心。”

  那个年纪较轻的天女是圣救度母,而年纪较长的天女则是伟大蹙眉者(Chandamaharoshana,the Great Frowning One)。

  如果菩提心尚未在你心中生起,祈愿它将在你的心中生起。如果菩提心已经在你心中生起,祈愿它增长。如果生起菩提心的功德是具体的,那么连整个虚空都不够广大到足以容纳它。

  2.行菩提心

  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十地菩萨其中一地的菩萨所了悟之空性。在了悟究竟菩提心之前,重点应放在相对菩提心之上。在本质上,相对菩提心是利他心,也就是利益他人、离于所有自私目标的甚深愿望。如果正确地修持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将自然而然地展现于相对菩提心之中,最终将完全证得究竟菩提心。

  I.相对菩提心

  相对菩提心本身有两个次第,即利益他人的愿望,以及把这种愿望付诸行动。这两个次第之间的差异,犹如想要前往某处和实际展开旅程之间的差异。相对菩提心的修持包含了(A)观修自他交换法(exchanging oneself and others),以及(B)把逆缘用于修道的座下禅修。

  A.自他交换之座上修法

  11

  所有痛苦无例外地来自渴求自身的快乐,

  圆满成佛来自利他的念头。

  因此,真正予以自身的快乐来换受他人的痛苦,

  乃是菩萨的修行。

  目前,当你快乐时,你或许相当满足。其他人或许不快乐,但你不真正地把它视为你的问题。当你不快乐时,你只顾着想要去除让你心烦意乱的人事物,而不在乎、甚或不记得其他人或许也不快乐。这一切都是迷妄。

  有一个方法可以训练你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这个称为“自他交换”的法门,包含了试着把他人放在你的处境,把你放在他人的处境。一方面,这个构想是去想象你把任何可能发生在你身上的美好事物,布施给一切有情众生,不论这些事物有多么微小——即使只是一汤匙的美食。另一方面,去记得其他众生正在经历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并且下定决心去承担所有这些痛苦,如同一个母亲欣然承担孩子的痛苦。事实上,当你思量一切有情众生都曾是你慈爱的父母,你深受父母之恩,而要尽可能地报答他们,如此你将能够欣喜地承担其他众生所必须忍受的任何艰辛。当你真的能够承担他人痛苦的时候,随喜自己已经实现了目标,绝对不要认为他们不值得获得那么多的帮助,或认为你已经为他们做得够多了。

  藉由认真修持自他交换——用快乐交换痛苦,最后你将有能力真的承担他人的疾病,治愈他们,并且给予他们快乐。此外,如果你用快乐与平静来交换痛苦和嗔恨,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即使是想要偷取人们性命的恶灵,也将无力伤害你和任何人。

  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口诀教导,更加详细地解释如何使这个修行法门更有效力。首先,重要的是,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一种深刻的温暖、感性和慈悲。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先想一想一个曾经对你非常慈爱的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个人可以是你的母亲。意念和思量她的仁慈——她如何赋予你生命,如何忍受怀孕的不适和分娩的疼痛,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她如何不遗余力地照顾你。她随时准备为你做任何的牺牲,把你的福祉放在她自己的福祉前面。

  当你感受到强烈的慈悲时,按部就班地想象她正在经历六道轮回的痛苦。在地狱道之中,她一再被残忍地杀害,然后死而复生;她被丢入一个盛着滚烫的、融化的青铜的大锅之中;在你的眼前,她忍受着痛苦。接着想象她投生为饿鬼,全身皮包骨,而且十二年来,连看见食物的机会都不太多,她把手伸出来,对你哀求地说:“我的孩子,你有没有什么可以给我吃的?”想象她投生为动物,一头受到惊吓、被猎人和猎狗追逐的雌鹿。在惊慌之中,她从高高的悬崖跳下以摆脱猎人和猎狗的追逐。她落下悬崖,带着无法忍受的痛楚,全身骨头碎裂,她仍然活着,却无法动弹,直到她死于猎人的刀刃之下。

  继续想象她快速地经历一连串、一个情境接着一个情境的痛苦。一种强烈的慈悲感受将无法压制地涌上你的心。在那个时刻,把那种强烈的慈悲转向一切有情众生,了解到每一个众生必定有许多次曾是你的母亲;他们如你今生的母亲一般,值得拥有相同的爱与慈悲。重要的是,你要把所有被你视为敌人或招惹麻烦的人包括在内。

  深刻地思量所有众生在轮回苦海中永无止境流浪时所经历的一切。想一想年迈体弱、无法照料自己的人;想一想生病、承受痛楚的人;想一想绝望贫困、甚至缺乏最基本必需品的人;想一想经历饥荒和饥饿、忍受饥渴之极度痛苦的人;想一想眼盲的人,以及心灵匮乏、亟需佛法之养分,看不见真相的人。想一想不断因为贪欲和嗔恨而疯狂,成为自心的奴隶的人。想一想不断伤害彼此、没有任何喘息的人。观想一切有情众生聚集在你的前面,让他们所承受的各种痛若栩栩如生地在你心中生起。

  你怀着强烈的慈悲感受,开始修持自他交换法。刚开始,把焦点放在你最痛恨的敌人身上,或放在替你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的人身上。想象你呼气的时候,所有的快乐、生命力、功德、好运、健康和享受,都以清凉、抚慰、明亮的白色甘露,随着你的呼气带给那个人,接着祈愿:“愿这甘露流向我的敌人,完完全全送给我的敌人!”观想你的敌人收摄了白色甘露;这白色甘露提供他所需的一切。如果他的寿命是短暂的,那么想象他的寿命被延长了。如果他需要金钱,那么想象他变得富裕了。如果他生病,那么想象他痊愈了。如果他不快乐,那么想象他充满了喜悦而想要欢唱舞蹈。

  吸气的时候,想象你的敌人所拥有的一切疾病、障碍和心毒,都以一个黑团的形式被你吸入,因此他完全解除了所有的痛苦折磨。想象他的痛苦来到你的面前,如同山岚被风吹送那般容易。把他的痛苦吸入体内时,你感到极大的喜乐,交融了空性的觉受。

  为你所观想的、在你面前的无量众生做同样的事情。把你所有的快乐送给面前的众生,承担他们的痛苦。一再地重复这个法门,直到它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为止。

  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运用这个殊胜而重要的修行法门,即使你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事务,而且不论你是生病或健康安泰,都可加以运用。它也可以在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期间来修持。透过不断修持自他交换法,你将触及修持慈悲和菩提心法门的核心。

  有时候,观想你的心是一个明亮灿烂的光球。你呼气时,它往每一个方向散放白色的光芒,把快乐带给一切众生。你吸气时,一切众生的痛苦、折磨和负面的事物,以浓密黑光的形式朝你的方向移动,收摄于你的心间,消失在它明亮灿烂的白光之中,不留痕迹,纾解了一切众生的痛苦和悲伤。

  有时候,观想你转化成为一个如意宝,如同一颗蓝宝石那般湛蓝而光芒四射,比你的身体稍微大一点,位于一个尊胜幢的顶端。任何人向如意宝发出祈愿,如意宝都毫不费力地实现他的需求和愿望。

  有时候,观想你的身体繁殖增生为无数个身体,前往地狱和六道轮回之中,立刻承担每一个众生的所有痛苦,并且把所有的快乐赠送给这些众生。

  有时候,观想你的身体转化成为衣服,供给所有寒冷而需要衣物的人;转化成为食物,供给所有饥饿的人;转化成为住所,供给所有无家可归的人。

  有时候,观想你正在呼唤以各种方式伤害众生的所有鬼魂。你把自己的肉布施给他们吃,把自己的血布施给他们喝,把自己的骨头布施给他们啃咬,把自己的皮肤布施给他们穿。怀着慈悲,想象他们快乐地沉醉在所有供养52之中时,菩提心在他们的心中生起。

  52.施身法(Chod)把身体当做献给三宝的供养,致赠给护法和有情众生的礼物,以及偿还给冤亲债主的业债。同时,也有水食子和火供两种供养,以饱受永无止境的饥渴之苦的鬼魂为供养对象。

  如同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愿我是没有怙主者的护卫,

  旅行者在路上的指引;

  为了希望渡至彼岸的人,

  愿我是一艘船、一片木筏和一座桥梁。

  愿我是渴望陆地者的岛屿,

  渴望光亮者的明灯,

  愿我是需要安息者的卧床,

  所有需要仆役者的奴隶。

  愿我是如意宝、钜藏瓶,

  威力语和圣疗愈;

  愿我是如意树,

  以及每一个众生之满欲牛。

  如大地和遍在之元素,

  如天空般恒久,

  为了无数无量之有情众生,

  愿我是他们的土地和食粮。

  自他交换法也可以用来做为处理负面情绪的法门。如果你让负面情绪以一般的方式展现,就无法在修道上有所进展。如果你不善巧地处理负面情绪,不加以根除或调伏,它们将带来下三道无量无边的痛苦。降服负面情绪,将使你在成佛之道向前迈进。经典里有许多处理情绪的教导——透过弃绝情绪来处理情绪。在此,我们教导如何用慈悲来处理情绪,我们以贪欲做为例子。

  贪欲是我们对一个人或一个物品,所产生之无法克制的吸引力和执着。首先如此思量:如果你能够调伏贪欲,你将能够获致证悟,帮助众生,带领众生成佛。接着想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对那个人生起大悲心,把他所有的贪欲全部添加到你自己的贪欲之上,并且想象你承担了所有的贪欲,他不再受到贪欲的束缚。你逐渐地承担一切众生的贪欲,不论是明显的或潜在的贪欲。你这么做时,想象一切有情众生离于贪欲,获致证悟。这是根据世俗谛来观修承担负面情绪的方法。

  若是根据胜义谛来观修,则是在你心中生起一种势不可挡的贪欲感受。在其上添加一切众生的贪欲,使其贪上加贪,制造大量的贪欲。然后检视它,你将看清,贪欲除了是念头之外无他;它显现在你的心中,但贪欲本身甚至连一丁点的独立存在都没有。当你把心转向内部来检视心本身的时候,你会觉察到,心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任何本俱的存在。心的本质如天空般不具实体。

  运用这些相同的法门,你可以观修嗔恨(嗔)、骄慢(慢)、忌妒(疑)和无明(痴),以及任何其他障碍心的事物。

  当你修持这个菩萨道的核心法门时,你应该栩栩如生地去观想你所有的快乐延及其他众生,众生的所有痛苦都来到你的面前。想象它确实在发生。在所有菩萨的修行法门之中,它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挠。它不但能够帮助其他众生,也能够带领你获致证悟。

  有一个真正的菩萨叫做朗里·塘巴53,不断地观修自他交换法。有许多次,他祈愿死亡时投生地狱道,以帮助所有在地狱道经历强烈痛苦的众生。然而,他的祈愿没有实现。在他的生命快要结束时,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禅观在他心中生起,因此他明白他即将投生极乐净土。他立即祈愿能够尽可能带领许多众生一起前往。他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因此有大量的众生随着他投生极乐净土。

  53.朗里·塘巴(Langri Thangpa,1054-1123),阿弥陀佛的化身,格西波托瓦(Geshe Potowa)如太阳般的弟子。

  大班智达阿底峡的主要弟子种敦巴,是一个全心全意修持菩提心的修行者。阿底峡的手饱受一种强大疾病的折磨时,他对种敦巴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当把你的手放在我的手上,你慈悲的力量能够移除痛苦。”

  魔王摩罗(Mara)询问佛陀:“如果一个人重复念诵我的名号,不会为他们带来利益或伤害,但如果他们念诵文殊师利的名号,即使只念诵一次,就能够纾解他们的痛苦。为什么?”佛陀回答:“那种力量来自文殊师利等伟大菩萨所生起的慈悲。”

  莲花生大士是观世音的一个化身,慈悲的具体展现。他为其他众生奉献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因此即使在这个末法时代,仅仅忆念他或祈唤他的名号,就能够立即斩断障碍、逆缘和邪恶的势力,使它们失去力量,带来莲师身、语、意的加持。莲师抵达西藏时,他降服所有负面的力量,例如十二姊妹(Twelve Sisters)、二十一在家居士(Twenty-one Upasakas),以及许多其他阻碍佛法建立的障碍。他能够这么做,不是因为他受到嗔恨的驱使,而是受到慈悲和菩提心的力量驱使。

  有些人或许有这种想法:这些关于慈悲和自他交换的教法,是经典“渐法”(或称“渐门派”,gradual path)教法的一部分,不像大圆满或大手印等较高深的“顿法”(或称“顿门派”,direet path)教法那般有效。这完全是误解。唯有生起相对菩提心的慈悲,究竟菩提心——大圆满和大手印的精髓——才可能在你的心中诞生。

  龙钦·冉江和吉美·林巴54的教法如此广播,利益众人,乃是因为这两位伟大上师的心时时充满慈悲和菩提心。吉美·林巴的伟大弟子多竹·吉美·听列·宇色55前往西藏东部的省分康区传授龙钦心髓56,帮助了数千人。他后来写信告诉吉美·林巴:“因为我在山间僻静处观修慈悲那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54.吉美·林巴(Kunkhyen Jigme Lingpa,1729—1791),无垢友尊者、西藏国王赤松德赞、嘉瑟·哈杰(Gyalse Lharje)和噶里·班禅·贝玛·旺贾(Ngari Panchen Pema Wangyal)的化身。他拥有无数个莲师、耶喜·措嘉和龙钦·冉江的禅观。他的心意伏藏的集结《龙钦心髓》,以及其他著作,总共有九函。在他的弟子之中,最著名的是“四无畏”:吉美·听列·宇色(Jigme Trinle Oser)、吉美·嘉瓦·玉谷(Jigme Gyalwai Nyugu)、吉美·昆卓(Jigme Kundrol),以及吉美·果恰(Jigme Gocha)。

  55.多竹·吉美·听列·宇色(Dodrup Jigme Trinley Ozer,1745—1821),第一世多竹·千仁波切(Dodrup Chen Rinpoche)。吉美·林巴最重要的弟子,龙饮心髓传承的法嗣。

  56.龙钦心髓(Longchen Nyingthig)是十八世纪由莲师在禅观中显示给吉美·林巴的教法。它成为宁玛派的各种伏藏中,最常被修行者修持的伏藏之一。参见参考书目。

  自他交换法可以按部就班地达成。第一个阶段是把自己和他人视为同等重要——他人和你一样想要快乐,不要痛苦。因此,你应该希望别人快乐,如同你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们离于痛苦,如同希望自己离于痛苦。第二个阶段是自他交换,你希望其他人拥有你的快乐,你承担他们的痛若。第三个阶段是珍爱他人胜过自己,如同伟大的菩萨遇见一个盲人,会毫不犹豫地把眼睛布施出去。在这个阶段,所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完全消失了,你只关心其他人的福祉。持续修持这个法门,直到你真的能够实行它为止。

  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世界包含的所有喜悦,

  来自希望他人快乐。

  世界包含的所有痛苦,

  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需要长篇大论的解释吗?

  幼稚的众生为自己设想,

  诸佛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

  看看区分两者的差异!

  一个佛之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长久之大乐与圆满的显现——乃是从不断利益众生的愿望中生起。阿弥陀佛能够带领仅仅听闻他名号的众生,投生他的极乐净土,也是因为慈悲与菩提心的力量。

  佛陀爱一切众生如同他唯一的孩子。他曾说

  利益众生即是利益我,

  伤害众生即是伤害找。

  如同一个母亲因为某人

  帮助她的孩子而感到欣喜,

  我的心也因为某个人

  帮助任何众生而感到欢喜。

  如同一个母亲因为某人

  伤害她的孩子而感到悲伤,

  我的心也因为某个人

  伤害任何众生而感到忧伤。

  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慈悲,仿佛每一个众生是你唯一的孩子,是回报佛陀仁慈的最佳方式,而帮助众生则是献给佛陀之无上供养。如佛陀所说的:

  焚香、花朵、油灯等等,

  不是献给佛陀的最佳供养,

  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是最佳的供养。

  因此,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来供养佛陀——

  你的供养将使一切诸佛欣喜,

  将使一切众生欣喜。

  要取悦世尊,

  莫过于带领一切众生获得安乐。

  因此,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满溢的慈悲,乃是实现诸佛菩萨之愿望的最佳方式。身为一个初学者,你可能无法给予众生太大的帮助,但你应该不断观修慈悲,直到整个人充满慈悲为止。交换痛苦与快乐的法门,不是仅仅修持一座或一天的法门,而是修持日日月月年年的法门,直到菩提心从你的内在完全绽放为止。寂天大师的《入菩萨行论》是菩提心教法的精要。伟大的瑜伽士巴楚仁波切研习《入菩萨行论》时,一天学习不超过两个或三个偈诵,因为他观修这些偈诵,把它们的意义彻底融会贯通。巴楚仁波切不断地因为它是一个甚深美好的教法而深受感动,并在每一次读到末尾时感到悲伤。他总是随身携带《入菩萨行论》,直到他圆寂。

  B.把逆缘用于修道之座下修法

  为了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修持相对菩提心,善用一个人注定要遭遇的逆缘,把它们当做修行的资粮是必要的。在座下阶段的修行,是修持与行菩提心相关的法门。

  逆缘有四种类型:(i)你不希望发生的四件事情,(ii)难以忍受的两件事情,(iii)利与衰,以及(iv)嗔恨与贪欲。

  i.把你不希望发生的四件事情用于修道

  这四件事情分别是:(a)衰,(b)苦,(c)毁,(d)讥57。

  57. 这“四件你不希望发生的事”分别是衰、苦、毁、讥。这四者的相反是利、乐、誉、称。此八者即所谓的“世间八法”(eight ordinary concerns)。

  a.如何把“衰”用于修道

  12

  如果一个人受到巨大贪欲的驱使,

  夺取了我所有的财富,或怂恿他人这么做,

  那么将我的身体、财物,

  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功德回向给他,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般人都认为,拥有资产和财富是值得向往的,但执着于财富和资产,却是修行的障碍。因此,某个人剥夺你的金钱和财物,事实上是让你脱离这些事物制造的枷锁,让你免于堕入下三道。除了心怀感激之外,你应该没有其他的感受。如果你一无所有,你就自由自在。没有敌人或窃贼会烦扰你。如俗话所说:

  如果你没有财富,窃贼不会闯入。

  如果你没有携带包袱,抢匪不会埋伏。

  重要的是,你要记住,如果失去一切,那只是你过去剥夺他人财物的业果。因此,除了气恼自己,你没有理由对任何人感到生气。从这个观点来看,不是你用财富、名声和地位招致敌人吗?如果没有标靶,箭就无处可射。由于过去生世所造作的恶业,你让自己成为痛苦之箭的标靶。

  伟大的菩萨永远不会对任何伤害他的人生起嗔恨的念头。相反的,那个人的福祉是他主要的关注。在佛陀身为菩萨的每一个过去生世之中,他遇见一个同一个人的转世;那个人不断为佛陀制造困难。相反的,佛陀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那个人。在他身为释迦牟尼的那个生世,成为一个完全证悟的佛时,那个人投生成为他的堂弟提婆达多。即使提婆达多试图伤害佛陀,甚至有好几次要杀害佛陀,但佛陀一再地说,他没有把提婆达多视为敌人,反而把他视为仁慈的上师,教导他如何行止如同一个菩萨。

  有一次在一个前世,佛陀投生为一条蛇,后来被一群孩子用石头砸死。虽然他只要注视那群孩子,就可以杀死他们,但他让自己的心充满慈悲,并在死时祈愿,未来能够藉由这个因缘来利益他们。

  不论其他人如何伤害你,总是祈愿一切众生的痛苦都由你来承受,而不是由众生来承受。你要发愿,你将永远能够服侍众生,希望他们的心永远允满喜乐。如同你在修持上师相应法(或称“上师瑜伽”,Guru Yoga)时,你观想上师在你的头顶之上,在此,你要以一切有情众生为观修的对象,仿佛把他们背负在你的头上一般,并且祈愿能够驱除他们的痛苦,为他们带来快乐。如我们所了解的,献给诸佛最大的供养莫过于此。

  对伤害你的人生起慈悲,是清净障碍、离于嗔恨、发展正面本质的有效方式。事实上,这个方法是如此的有效,使得那个人对你造成的伤害带领你在菩萨道上前进。话说:

  我皈依任何伤害我的人,

  因为他是我所有安乐的来源。

  刚开始,把它付诸实修似乎有点困难。然而,拥有一颗真正善良的心,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用你的心去承担伤害你的人的所有痛苦,然后怀着大悲,把你的快乐送给那个人。你也可以用相同的态度供养水食子,或施行火供,以及观想你把身体布施出去,做为献给三宝的供养、献给护法的礼物、送给有情众生的赠礼,以及偿还冤亲债主的业债。

  对于从事这些修行法门而言,拥有一个修持四无量的稳定基础是重要的。这四无量分别是无量慈,希望所有其他众生拥有快乐的愿望;无量悲,希望所有其他众生远离痛苦的愿望;无量喜,希望所有已经拥有快乐的众生,其快乐能够维持增长;无量舍,认清一切众生都值得享有同等的慈、悲与喜,不因为你和众生之间好、坏或不存在的关系而有多少的差异。

  在早晨,你的第一个念头应该是,承诺在一天当中,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其他众生,为一切众生带来究竟之安乐。在傍晚,把你在白天积聚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如果有任何人曾经试着伤害你,那么立下愿望,希望他们离于所有的嗔恨和恶意,愿他们所有良善的愿望都得以实现。

  刚开始,要真正改变你的态度是困难的。但如果你了解修心背后的意义,并持续努力去应用这个修心的法门。你会发现,它能够帮助你度过每一个困境,如同一台设计良好的车辆能够轻易迅速地行驶于任何路程。

  b.如何把“苦”用于修道

  13

  如果有人即将斩下我的头,

  即使我没有丝毫过错,

  透过悲心的力量,

  担负他所有的恶业,

  乃是菩萨的修行。

  重要的是,不论某个人即将对你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即使要斩下你的头颅,或带来其他可怕的痛苦——你要记得这是你过去行为的结果。在一个前世,你必定对其他人做了相同的事情。切勿愤怒。让你的仇敌去做任何能够令他心满意足的事情。对你的仇敌充满慈悲。种敦巴曾说:

  如果某个人把我碎尸万段,

  愿我没有丝毫的恼怒,

  而是立即披上忍辱的盔甲。

  菩萨试着给予协助和利益来回应所受的伤害。如果你看见某人正在做一些负面的事情,那么思量他正在为自己所积聚的痛苦,祈愿他负面行为的业果由你来承担,使他免于堕入下三道,并且把你行善的业果回向给他。

  如此修行也有助于根除“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的信念。因为终究来说,你真正的敌人不是某些残酷无情、有权有势的人,或某些凶残的掠夺者,或铁石心肠的竞争对手;这些人不断骚扰你,夺走你的一切,或用法律诉讼来威胁你。你真正的敌人是你相信有一个自我。

  “有一个恒久的自我”的想法,让你在过去无数个生世之中,无助地在轮回的下三道中流浪。此时此刻,正是这个想法阻止你去让自己和他人从轮回中解脱。如果能够放下那个“我”的念头,你会发现,让自己解脱是容易的,去解脱他人也是容易的。如果今天你克服“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的信念,今天将获致证悟。如果你明天克服这个信念,明天就会获致证悟,但如果永远没有克服这个信念,你将永远无法获致证悟。

  这个“我”只是一个念头,一个感受。一个念头天生不具有任何实体、形状或颜色。举例来说,当强烈的嗔恨感受在心中生起时,你想去打斗或去毁灭某个人,那么是这个嗔恨的念头握着武器吗?它能够率领一支军队吗?它能够像火焰一样烧伤任何人、像石头一样压垮他们,或像一条猛烈湍急的河流把他们带走吗?不能。如同其他的念头或感受,嗔恨不具有真实的存在。它甚至无法在你身、语、意的任何部位找到。它如虚空中的风。与其让这种狂野的念头决定你的行为,不如去检视它们本俱的空性。举例来说,你或许发现自己突然和某个你认为会伤害你的人面对面,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因此生起。一旦你了解,那个人对你只有良善的意图,你的恐惧就会消失。它只是一个念头。

  同样的,即使你已经花了许多生世的时间来相信这个“我”的真实性,但是一旦你了解,这个“我”没有本俱的存在,你的信念就会轻易地消失。如果你没有觉察到“我”的真实本质,这个“我”的想法就具有左右你的力量。没有了“有一个自我存在”的信念,嗔恨、贪欲、恐惧等情绪就无法再生起。检视伤害的本质:它是无法抓取的,如同在水面上画画一般。当你真正体验到这一点,嗔恨会自行消失。一旦念头的巨浪平息,一切都变得如虚空一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也没有什么可以获得。

  “我”仅仅是你赋予短暂结合之概念的标签,以及你对身、语、意的执着。“我”不是一个如诸佛之法身本质那般究竟的、永恒不灭的真谛。运用任何修行法门来消融“我”这个概念,以及伴随“我”而来的自私发心,即使你在一开始没有成功,也要继续尝试。

  c.如何把“毁”用于修道

  14

  即使有人用各种难听的话贬损我,

  并且在千万个世界中到处张扬,

  出于慈悲,

  我赞美这个人的功德,

  乃是菩萨的修行。

  如果有人诽谤你、贬损你,那仅仅是你在过去批评、侮辱其他人,尤其是批评侮辱菩萨的结果。与其对这种人感到愤怒,相反的,你应该感谢他们给予你机会来清净过去的错误行为。重要的是,在所有的情况下,你都要如实地依照教法来行止——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你不应用教法,那么领受教法有什么意义?遭遇逆缘是你把教法付诸实修的最佳机会。

  有一次在拉伦寺(Ratreng monastery),一个清白的僧侣被指责是偷盗一只金碟子的窃贼。他去见寺院的住持,并问住持:“我没有犯错,我应该怎么做?”住持建议他:“接受指责,供茶给所有的僧侣,你终将被证明清白无辜。”僧侣照着住持的建议做。那天晚上,他拥有许多吉祥的梦兆,表示他整个人被清净了。之后不久,遗失的金碟子也被找到,那名僧侣洗刷了冤屈。住持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做了一个结论:“这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因此,你要记得,不论你拥有美誉或声名狼藉,它完全不具有任何客观的真实性,不值得你去在意。过去伟大的上师从不为了这种事情而烦恼。他们总是用仁慈、忍辱来回应诽谤。

  朗里•塘巴正是如此的上师。在他禅修的洞穴一带,曾有一对夫妻所生的孩子总是在婴儿时期夭折。另一个孩子尚未出世之前,他们前去请教一个传神谕的人。那个神使说,只有他们声称孩子是一个上师的子嗣,孩子才能活下来。因此,妻子带着男婴前往洞穴,把男婴放在朗里•塘巴的面前。她说:“这是你的儿子。”之后就离开了。朗里•塘巴对此未置一词,只要求他认识的一名虔诚妇女来哺喂、照料孩子。可以肯定的是,朗里•塘巴身为僧侣,却生养了一个孩子的闲话满天飞。几年之后,男孩的父母带着大量的供养前来,充满恭敬地对朗里•塘巴说:“请原谅我们。虽然你一点过失也没有,但我们却让不利于你的谣言四处传播。这个孩子能够活下来,全是因为你的仁慈。”如往常般宁静地,朗里•塘巴把孩子交还给他的双亲,没有说只言片语。

  一些人投入所有的精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来追求名望声誉。名望声誉和恶名昭彰都不过是空虚的回音。你的名誉如同诱人的海市蜃楼,能够轻易地让你走入歧途。毫不犹豫地抛弃名声,如同你把鼻涕从鼻子擤走一般。

  d.如何把“讥”用于修道

  15

  在大型集会之中,

  某人用侮辱的语言揭露我隐藏的缺陷,

  恭敬的向他行礼,

  视其为法友,

  乃是菩萨的修行。

  如果你想要成为佛陀真正的信徒,那么,当你受到伤害时,绝对不要报复。你要永远记得四种正修法(four principles of positive traning),它们分别是:如果有人虐待你,不要回报以虐待;如果有人对你发怒,不要以发怒来回应;如果有人揭露你隐藏的过失,不要以揭露他的过失来回应;如果有人攻击你,不要报以攻击。

  如果有人批评你,挑你最敏感的痛处,或愤怒地用最冒犯的语言来羞辱你,不论有多么难忍,都不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修持忍辱,绝对不要发怒。用正面积极的态度来承受,把它当做放下骄慢的机会。透过把胜利送给他人,快乐地接受失败,来修持布施和慈悲。让其他人获胜,是所有佛教修道的特征之一。事实上,有什么去获胜或失败的?从究竟的观点来看,输赢之间没有丝毫差异。

  ……许多佛教上师被虐待,被当做罪犯来对待,以及被殴打。他们没有生起嗔恨,反而祈愿一切有情众生之恶业,都因为他们被恶意攻击而获得清净。如这些上师一般,当你被羞辱,祈愿你能够运用你和羞辱你的人所结下的因缘,带领他们获得解脱。

  没有什么羞辱大到让人无法忍受。如果你觉得恶毒地回应、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来唇枪舌战、予以反控是正当的,一定会火上加油,使双方怒上加怒。这是人们开始争斗、杀害彼此的方式。谋杀和战争都仅仅起于一个嗔恨的念头。寂天大师说:

  没有能和嗔恨相似的邪恶,

  没有能和忍辱相比的苦行。

  因此,绝对不要屈服于嗔恨。要忍辱。此外,要感谢羞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予你一个宝贵的机会,增强你对菩提心的了解与修持。伟大的吉美•林巴说:

  敌人的恶劣对待,

  是你禅修的催化剂;

  你不应受到的无礼斥责,

  会向上策励你的修行;

  伤害你的人是上师,

  挑战你的执着与嗔恨——

  你如何能够报答他们的仁慈?

  的确,如果你缺乏勇气去面对自己隐藏的过失,你的修行不可能有太大的进展。任何帮助你看清那些过失的人或情况,不论有多么的令人不自在或令人感到羞辱,都是在帮你大忙,阿底峡说:

  抨击你的隐藏过失的人,是最佳的法友。

  揭穿你的隐藏过失的教导,是最佳的教导。

  敌人、障碍与疾病的痛苦,是最佳的激励。

  噶当派上师夏瓦巴58曾经告诫前来见他的弟子说:“我只显露人们隐藏的缺患。如果你能够不气恼,就留下;如果你无法不气恼,就离开!”

  58.夏瓦巴(Shawopa)或夏瓦•甘巴(Shawo Gangpa,1067-1131)朗里•塘巴的弟子。也是种敦巴三个主要弟子補托瓦(Putowa)、千噶瓦(Chengawa)和布琼瓦(Puchungwa) 三昆仲的弟子。

  因此就世间八法而言,即使从相对的观点来看,也有许多方法能够根除善恶好坏、你想要发生的事物和你不想要发生的事物之间的分别。从究竟的观点来看,利与衰、乐与苦、誉与毁、称与讥之间没有丝毫差别。它们都是平等的,其本质皆空。寂天大师说:

  由于事物缺乏真实的存在,

  那么有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可以失去?

  有谁向我献殷勤和荣誉,

  有谁轻蔑辱骂我?

  苦与乐从何处生起?

  是什么给我喜与忧?

  ii.把两件让人难以忍受的事用于修道

  这两件事分别是:(a)待人仁慈而被以无礼回报,(b)羞辱。

  a.如何把“待人仁慈而被以无礼回报”用于修道

  16

  被我视如己出地来关爱的人

  待我为仇敌,

  如母亲爱生病的孩子一般更加爱他,

  乃是菩萨的修行。

  如果你善待他人而期待有所回报,或希望人们仰慕你是一个菩萨,这就是一个错误。这种态度与菩萨的真正发心之间有天壤之别。你不但不应该期待任何回报,当人们忘恩负义时,你也不应该感到丝毫的困扰。你为某个人冒了生命的危险,但那个人可能用怨怼、仇恨或伤害来回报你的仁慈。然而,你只应该更加爱他。只拥有一个孩子的母亲,不论孩子做了什么,都对他充满爱意。当她哺育孩子时,他可能啃咬她的乳头,使其严重受伤,但她永远不会发怒,或爱他少一点。不论发生了什么事,她都将竭尽所能地继续照顾他。

  许多人没有你所拥有的幸运,得以遇见一个上师,因此他们无法脱离迷妄。不论他们的行为有多么恶劣,他们比任何其他人更需要你的帮助和慈悲。你总是要记得,伤害你的人完全是情绪的受害者。想一想,如果他们能够远离这些情绪,该有多么美好。当一个轻率粗心的孩子无礼地对待一个体贴周到的大人时,那个大人不会感到愤怒,反而会试着用大爱来帮助孩子有所改善。

  碰到一个伤害你的人,等于碰上一个珍贵稀有的宝藏。尊敬那个人,善用这个机会来根除你的缺患,在修道上有所进展。如果无法对那些恶劣对待你的人生起慈悲,这是你的心尚未完全转化的微兆,需要更加精进努力地转化你的心。

  真正的菩萨从来不希求回报。他出于天生的慈悲,自然而然地回应他人的需求。因果报应不爽,因此菩萨利他的行为肯定会结出果实——但他从来不有所指望。他从来不会去想,人们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感激,或人们应该待他更好。但如果某个曾经伤害菩萨的人,后来改变行为举止,走上修行的道路,获致解脱,将使菩萨感到全心的欢喜和满足。

  b.如何把羞辱用于修道

  下一个部分是关于如何处理人们用羞辱回报仁慈。

  17

  即使同僚或部属

  出于骄慢而竭尽所能地贬损我,

  恭敬地视他们为头顶上的上师,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个和你拥有同等能力或地位的人,或一个没有任何良善品质、地位比你低下的人——尽管你待之以礼,对他体贴周到——可能会出于自负骄慢而轻蔑地批评你,试着用各种方法来羞辱你。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气愤或恼怒,或觉得自己遭受恶劣对待。

  相反的,把这种人视为指示你解脱道的仁慈上师,敬重以待。祈愿你能够尽可能地善待他。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不要希望有采取报复的时刻。那些缺乏你所拥有的教育、力量和技能的人鄙视你、伤害你,而你能够安忍地承受,这种忍辱的能力尤其令人仰慕。在安忍地承受羞辱时,仍然保持谦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来对治根深蒂固的串习——只顾自己的快乐和欢悦的串习。

  绝对不要骄慢自大。相反的,采取最谦卑的姿态,视每一个人在你之上,仿佛你把他们背负在你的头上一般。话说:

  把一切有情众生背负在头顶之上,

  即是菩萨之火炬和旗帜。

  伟大的上师种敦巴甚至会绕行一条在路旁的狗,认清那条狗如一切有情众生般具有佛性。

  iii.把“成功”与“匮乏”用于修道

  a.如何把“匮乏”用于修道

  18

  即使遭受他人的捨弃和诽谤,

  身染重病,

  受到邪魔的侵害,

  仍然担负一切众生的痛苦和过失,

  不灰心丧志,

  乃是菩萨的修行。

  在这个世界上,无以数计的人丧失一切——食物、衣着、住所和情感,他们几乎无以维生。许多人是遭受虐待的受害者,或染上严重的疾病。

  当你承受如此的痛苦折磨时,怀着慈悲和勇气去祈愿白己承担一切众生的困难和痛苦,把你所拥有的快乐布施给众生。试着去提供人们所需的一切,思量痛苦的正面品质。

  事实上,痛苦在许多方面有助益。它激励你的发心。如许多教法所指出,没有痛苦,就没有脱离轮回的决心。悲伤是有效对治骄慢的解药,巴楚仁波切曾说:

  我不喜欢快乐,我喜欢痛苦:

  如果我快乐,五毒就会增长。

  如果我痛苦,我过去之恶业就会耗尽。

  我不重视高位,我喜欢卑下低微。

  如果我重要,我的骄慢和妒嫉会增长;

  如果我卑下低微,我会轻松自在,

  我会增长修行。

  最低下之处,是过去圣者之座席。

  卡拉•贡秋59说:

  困难是上师;

  障碍是修持佛法的动力,

  痛苦是扫除恶业的扫帚,

  切匆嫌弃它们。

  59.卡拉•贡秋(Kharak Gomchung),十一世纪的噶当派大师,一个放弃所有活动,仅仅从事修行的出离者之完美典范。想到不可避免的、即将发生的死亡,他甚至甚至不造通往他的洞穴的阶梯,也不移除洞穴入口长满荆棘的树林。他认为,如果他那天就要死去,做这些事情是多么浪费时间。他以无限的悲心闻名。他的著作《七十支法语》(Seventy Counsels of Advice)浓缩了噶当派教法的精髓。他是格西贡巴(Geshe Gonpa)最重要的弟子。他的弟子则包括谷•东(Ngul Ton)和达玛•雅(Dharma Kyap)。

  的确,困难的时刻和情况生起时,即是真正的修行和装模作样之间的差异立见分晓的时候。

  有渴望夺取生命的恶灵。阻止他们伤害你及他人的最佳方式,不是怀着嗔恨与他们战斗,而是一再地观想你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供养来满足他们。在你准备就绪,能够为了其他众生而布施你的生命和身体之前(目前你无法做到这个程度),你至少能够在心意上如此从事。当你的心习惯了利他的慈悲之后,你的语言和行为将自然而然地反映出那种态度。

  曾有五个罗刹(以血肉维生,如食人魔般的众生)抵达一个陌生的国家,准备大肆猎杀。他们首先攻击羊只,试着用武器、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杀害眼睛所见的每一个生物,却徒劳无功——他们无法杀害任何动物,甚至无法伤害它们。这个国家的生物似乎刀枪不入,仿佛它们是石头做的。他们的嗔恨转为惊讶。他们询问一些牧羊人:“为什么我们无法杀害任何一只羊?”牧羊人告诉他们,这个王国是由一个名叫“慈爱的力量”的君王所统治。他一直待在宫殿最高的塔内,全神贯注、深刻地观修慈悲。正是他慈爱的力量,使王国之内没有饥荒、疾病或瘟疫,没有生物能被杀害。

  五个罗刹前去会见国王。他们告诉国王,为了活下去,他们必须吃肉饮血,但他们在他的王国之内找不到任何食物。国王说:“我想给你们提供食物,但我不能让你们伤害任何人。由于你们需要血肉来维持生命,因此就把我自己的血肉给你们吃。”国王用一枝矛刺穿身体,把血肉布施给五个罗刹。五个罗刹尝到菩萨国王的血时,突然体验到一种慈爱的甚深禅定状态。他们立下誓言,从那个时候开始,绝不伤害任何生命。

  这个故事说明了慈爱的力量。《大乘庄严经论》提及观修慈心所生起的八种无上功德60。巴楚仁波切曾说:观修慈心可以平息邻近地区所有的灾难和纷扰。密勒日巴尊者也说,对待人道众生如同对待天道众生,等于是献给我们自己一个宝藏;如果我们只希望他人快乐,并且充满慈心,就会开启各种圆满成就的宝库,而我们所有的愿望都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60.《大乘庄严经论》提及观修慈心所生起的八种无上功德:1)天众与人将随喜;2)他们将保护你;3)你不会受到毒药的伤害;4)也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5)你将拥有一个快乐的心;6)你将体验到各种快乐;7)你将毫不费力地成就愿望;8)即使你没有立即获得解脱,也将投生上三道。

  b.如何把“成功”用于修道

  19

  虽然我具有名望,受人敬重,

  如财神般富有,

  但去了解世间的财富和荣耀缺乏本质,

  并且离于骄慢,

  乃是菩萨的修行。

  菩萨把财富、美貌、影响力、功成名就、家庭传承(即今生所关注的一切凡俗事物)视为如闪电般转瞬即逝,如露珠般短暂,如泡沫般空洞,如蛇皮般逐渐蜕去。不论他拥有什么样的世俗成就和殊荣,他从不自大骄慢。

  不论你累积了多少财富,它终究都会被取走,不是被盗匪、被有权有势的人取走,就是被死神取走。如果你的子孙继承了你的财富,它不一定会为他们带来任何真正的好处;他们可能会用它来超越敌人,左右亲戚,以及累积会把他们推入轮回下三道的恶业。

  密勒日巴总是教导在家弟子:慷慨布施那些穷困潦倒的人,是成就佛法的最佳方式。怀着利他心所从事的布施行为,即使是微小的,也能够积聚大量的功德。如果你拥有权势和财富,那么让它们充满意义;要如西藏三个伟大的法王61一般,为了佛法和利益众生来运用权势和财富。另一方面,吝啬贪婪(不论你目前是富裕或贫穷)即是种下投生饿鬼道的种子;饿鬼道的众生会被剥夺一切。

  61.松赞干布(Songtsen Gampo,609-698)、赤松德赞(Trisong Detsen,790-844)和赤喇巴千(Tri Ralpachen,于815-838统治西藏)。在他们统治西藏期间,由于他们的信心、努力和慷慨,佛教经典、论著和上师因而被带入了西藏。

  祈愿你能够追随伟大菩萨的典范;伟大的菩萨因为过去的慷慨布施及其累积的功德,投生成为有权有势的君主,拥有惊人的财富。他们用财富来帮助穷困的人,纾解饥荒和疾病。除了照料民众肉体的安康之外,也教导民众避免十不善业62,从事十善业。他们充满慈悲的事业使王国内每一个众生免于堕入轮回的下三道,在他们的王国之内,作物丰收,繁荣昌盛,充满安乐。

  62.十不善业包括:身的三不善业——杀生、偷盗和邪淫;语的四不善业——妄语、两舌、恶口和绮语;意的三不善业——贪欲、嗔怨和邪见。十善业是去避免十不善业,从事与十不善业相反的行为。

  如是思惟:“愿一切有情众生的需求,即使是最微小的昆虫的需求,都被圆满实现。”尽可能地善用财富来帮助他人。在任何可能的时候,试着提供他人日常所需的食物、衣着、住所等等。在此同时,立下这样的愿望:希望能够给予一切众生佛法的无上礼物,来圆满实现他们究竟的需求。

  iv.把“贪”与“嗔”用于修道

  a.如何把嗔恨的对象用于修道

  20

  如果没有克服自己的嗔恨,

  愈去和外在的敌人交战,

  敌人的数量就越多,

  因此,用慈悲的军队来调伏自心,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旦降服了嗔恨,你将发现外在世界不再有任何仇敌。但如果你持续让嗔恨为所欲为,努力去克服外在的敌人,你将发现,不论击败多少敌人,总会有更多敌人取而代之。即使你能够征服宇宙中的所有众生,你的嗔恨也只会更加强盛。放纵镇恨,你将永远无法适当地处理嗔恨。嗔恨本身是真正的敌人,不容许存在。观修忍辱与慈心,乃是掌控嗔恨的方式。一旦慈悲在你的心中生根,就不会再有外在的敌人。如《百颂》(The Hundred Verses)中所说的:

  如果你出于嗔恨而杀人,

  你的敌人将永不止息。

  如果你杀死嗔恨,

  你将一次杀尽敌人。

  在过去的一个生世之中,佛陀是一只巨大的海龟。有-天,它在见不着陆地的汪洋中看见一艘遭遇海难的船只正在下沉。船上的一些商人即将灭顶,但这只海龟救了他们,把他们背在背上游了很长一段距离,抵达最近的海岸。把商人平安地带上陆地之后,它筋疲力竭地在海滩上睡着了。在它睡着的时候,有八千只苍蝇开始啃噬它的身体。海龟在巨大的痛若中醒来,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明白它没有办法摆脱所有的苍蝇;如果它跳入大海,苍蝇都会死亡。因此身为菩萨,它留在原处,让苍蝇噬尽它的身体。它心中充满了慈心,并祈愿:“当我证悟时,愿我耗尽所有这些昆虫的烦恼与恶业,根除它们相信事物真实存在的信念,进而带领它们成佛。”如此祈愿的结果是,佛陀在印度鹿野苑初转*轮时,之前的八千只苍蝇已投生成为在场听闻佛法的八千名天众。如果海龟在嗔恨中投入大海,杀死了那八千只昆虫,它的痛苦将没有尽头。出于嗔恨而杀害任何一个生命的结果是投生地狱道,在其中停留一大劫的时间,也就是人道五百个生世的时间。

  绝对不要发怒。即使有人蓄意、恶意地伤害你,也不要发怒。如我们所了解,你应该感谢这样的人帮助你清净过去的恶业,增长你脱离轮回的决心,并且生起慈悲。

  这年头,饥馑、冲突、战争及其他动乱在世界各地不断增加。这是因为人们放任情绪,使其变得难以驾驭,进而听情绪之令来行事。当贪、嗔、痴、慢、疑减少时,冲突会减少。世界上的流行病、天然灾害也会减少。如同火熄灭了,烟也跟着消失。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把心转向佛法。

  教法的一个重点在于,明了执着、嗔恨和无明是你最老的敌人,一旦你降服它们,外在世界就不再有任何敌人。有朝一日,你将非常清晰准确地看清这个道理。如果你不了解这个重点,并且轻率地行止,你的情绪会完全失控。

  在嗔恨之中,你可能准备在战争中牺牲生命,甚至可能在一眨眼之间杀害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而没有任何悔恨。当你放任嗔恨,让它接管你的心,蓄集了全副力量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事情。检视嗔恨本身,你将发现它只不过是个念头,没有别的。如果嗔恨的念头消失了,它就不会导致出于嗔恨的行为,也就不会产生负面的业果。用了悟来践踏嗔恨,它将如同天空的云朵般消敌。随着嗔恨的消散,“敌人”的见解也将随之消失。

  嗔恨及其他情绪会持续在凡夫俗子的心中涌现,但它们都可以用正确的对治解药来抵消。因为在本质上,它们全是空虚的。重要的是,了解所有外在的痛苦皆来自这些存在于心续中的有毒情绪。如格西布托瓦63所说:

  63.格西布托瓦(Geshe Putowa),也就是仁千•萨(Rinchen Sal,1031-1105),种敦巴的三个主要弟子之一,参见注解40。

  如果你视任何人为敌人,对其他人有亲疏远近之分.你将不会成佛。因此,无分别地对数量如虚空般广大浩瀚的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慈悲。

  怀着清净的发心把心转向内在,应用正确的对治解药。你将能够如法地转化自己,依循菩萨道来行止。

  b.如何把贪欲的对象用于修道

  21

  感官的享受如同盐水,

  尝得愈多,口愈渴,

  立即捨弃所有会引生执着的事物,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不论你今天享有什么样的舒适、财富、美貌和权势,都是过去生世从事一些微小善行的结果。不论你拥有多少的舒适、财富、美貌和权势,永不满足是一般人的特征。你或许拥有多过你实际需要的财富,你或许胜过众多对手,你或许拥有亲密的朋友和亲人,但这些永远都不够;即使金币如下雨般从天而降,也可能都不够。当你对所有令人向往的事物64的渴望变得如此根深蒂固时,试着去满足你的渴望,就如同饮用盐水——喝得愈多,愈感到口渴。

  64.在此,扎楚仁波切(Dzatrul Rinpoche)的论释包括一个针对酒、肉和性的危险所做的长篇陈述。见附录二。

  “不满足”的毁灭力量可以由顶生王65的故事来说明。顶生王在过去的生世积聚了大量的功德,然后投生成为一个转轮圣王。他逐渐登上天道不同层次,最后达到三十三天(the celestial Heaven of the Thirty-Three)的层次。在那里,他能够和天神中的天神帝释天共享王座。帝释天拥有许多劫的寿命,能够享受如意树的果实,饮用仙湖的甘露,用身体散放出来的光芒照亮整个宇宙。顶生王本来能够继续享受如此精致的快乐,但他想要杀害帝释天,好让自己变得更有权势,成为宇宙中最伟大的人物。这个念头恰巧在他的功德耗尽时生起,他痛苦悲惨地死去,堕入凡俗的世界。

  65.这个故事被记录在描述佛陀前世的《本生经》(Jataka tales)之中。顶生王(King Mandhatri)藏文“噶拉努”(Ngalenu),在毗婆尸佛(Buddha Vipashyin,即“胜观佛”)时期的一个前世,曾经是一个小男孩。他遇见正要去化缘的毗婆尸佛,立刻对毗婆尸佛生起巨大的信心,而想要供养毗婆尸佛,但是他只在口袋里找到一把豌豆。他以供养的手势把豌豆扔向毗婆尸佛。四粒豌豆落入毗婆尸佛的托钵,两粒豌豆落在毗婆尸佛心间的位置,一粒豌豆则卡在毗婆尸佛的袈裟之中。如此的供养的结果是,这个小男孩转世成为统御四大洲的顶生王,最后达到“三十三天”(Heaven of the Thirty-Three)的层次,与连续三十七位帝释天共享王座。根据《本生经》的另一个版本,这个小男孩在施行供养的最后,以一种负面的态度把四粒豌豆丢在地上,而他从天道坠落,则是这最后四粒豌豆的结果。

  细看古往今来大城市中的生活,你会看到人们狂热地累积持续增加的财富,却仍然毫不满足地死去。阿底峡说:

  放弃对一切事物的贪欲,

  保持无贪无欲。

  贪欲不会带来快乐,

  它斩断解脱的生命。

  知道如何满足于你所拥有的事物,即是拥有真正的财富。过去伟大的圣哲和隐士具有满足于他们所拥有的事物、满足于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能力。他们居住在僻静处,以洞穴为住所,以最少的必需品来维持生命。

  当你知道如何去判断什么是足够的,你将不再受到渴望、贪欲和需求的折磨。否则,如俗话所说的:“渴望如同一条狗——它得到的愈多,想要的愈多。”佛陀的追随者,阿罗汉和声闻(shravaka),仅仅拥有橙黄色的袈裟和一只托钵。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从事甚深的禅定。那是他们让自己从轮回中解脱的方式。他们不向往财富、名声或地位;他们认为这些事物毫无意义,毫不犹豫地把它们留在身后,如同尘土中的唾沫。如今人们忙碌地追求物质,全神贯注于自己能够得到什么。结果,闻、思、修退减了,佛陀的教法也随之衰微。

  事实上,闻、思、修是永不足够的唯一事物。甚至连最博学多闻的圣哲(例如世亲66:他记忆了九百九十九本重要的论著),都不曾认为他们已经达到学问的顶峰,并明了仍然有大量的知识要去学习。菩萨婆素拔陀(或“世贤”,Kumara Vasubhadra)亲炙一百五十位上师,但没有人曾经听他说自己已经领受了足够的教法。智慧主文殊师利通晓一切,行走宇宙十方之所有净土,不断请求诸佛为了众生来转动大乘教法的*轮。

  66.世亲(Vasubandhu),无著的弟弟兼弟子,精通佛陀的整套教法,是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之一。

  因此,你要满足于拥有的凡俗事物,但绝不要满足于佛法。如果你对凡俗的贪爱和厌恶永不满足,又不渴望佛法,你只会愈来愈向下沉沦。

  II.究竟菩提心

  究竟菩提心的修行包括:(A)毫不执着地安住在离于戏论之状态的座上修法,以及(B)舍弃相信贪嗔之对境为真实存在的座下修法。

  A.毫不执着地安住在离于戏论之状态的座上修法

  22

  一切生起之现象乃心之造作,

  心的本质离于概念之限制。

  认清心之本质,

  然后停留在这认识之中,

  不造作,

  不持有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乃是菩萨的修行。

  在今生之中,你对周遭的一切有许多不同的认知与看法。让我们举你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为例。你对某些人产生正面的看法——朋友、亲人、施恩于你的人、保护你的人;你视其他人为仇敌——那些批评你、毁损你的名誉、打败你、愚弄你或诈骗你的人。这个过程从感官开始;透过感官,我们的心感知到各种形状(色)、声音(声)、气味(香)、味道(味)和感觉(触)。当心觉察到这些外在的对境,它把它们加以分类。它受到令它感到愉悦的对境吸引,并试图去避免令它感到不悦的对境。然后,心开始受苦,因为它得不到它想要的、令它感到愉悦的事物,同时必须经历它想要避免、令它感到不悦的事物。它总是忙碌地追逐一些令它感到舒适愉快、或它想要去享受的情境,或努力去逃避一些它不想要的、困难的、令它感到不悦的情况。但这些令人愉快或不悦的体验,并不是你所感知的对境本俱之功能。它们仅仅是心之造作。

  让我们以感知视觉形相的过程为例。对境是外在世界的一个特定形相,眼睛是感觉到这个对境的器官,而意识则感知到这个影像,并加以分类。看到一个美丽俊俏的人、一个亲爱的亲人或一尊佛像时,你感到欣喜;看到一件丑陋的事物,或某个心怀恶意的人前来揶揄或攻击你,你感到不悦、焦虑或愤怒。所有这些认知与看法都是从心生起。它们由你感知到的对境所触发,但它们本身并不存在于那个对境之中,也不源自心以外的任何处所。

  一般而言,心是它偏颇认知的奴隶。心把每一件事物区分为讨人喜欢或不讨人喜欢,并且不断努力去体验令它感到愉快的事物,去除令它感到不悦的事物——对这不是离苦得乐之道的事实视而不见。盲目的无明驱使心不断地生起喜爱与憎恶的感受。你永无止境地投入俗务,而这些俗务不比在水中作画长久。你全然投入这些令人分心的事物,耗尽了生命,浪费了目前享有的、珍贵的暇满人身。

  心造作一切。因此,你唯一要做的,即是掌控你的心。帝洛巴教导那洛巴说67:

  束缚你的不是你所感知到的事物,

  束缚你的是你对该事物的执着。

  斩断你的执着,那洛巴!

  67.帝洛巴(Tilopa,988-1069)及其弟子那洛巴(Naropa,1016-1100)是印度著名的大成就者。

  如果你能掌控你的心,心自然而然会保持专注、宁静和明觉。你甚至能够在人群中漫游徘徊,而不被贪欲或嗔恨所分散带走。但如果你没有掌控你的心,受到串习的影响制约,那么即使你在一个僻静处闭关,念头仍将一个接一个生起,如同水中之涟漪。过去的记忆将栩栩如生地在你心中涌现,对未来的计划、决定和臆测也将栩栩如生地在你心中涌现。你将把所有时间花在追逐念头和概念之上;如此大量的心理活动,对修行一点用处也没有。

  一个受到控制的心,乃是快乐唯一的、真正的来源。但要掌控你的心,你必须更加明白心如何运作。因此,这个心是什么?

  当你看到一个讨人喜欢的形相、朋友或亲戚,一种快乐的感受生起,你心想:“遇见他们多么快乐!”就一个面向而言,这是心。当你看见一个不喜欢你、指控你偷窃或不诚实的人,你可能会生起愤慨和暴怒的感受,这是心的另一个面向。这些反应都只不过是念头,然而一旦它们在心中生起,就能够扩张,生起更多的念头,变得非常强而有力。一旦嗔恨生起,它可能会增长到你准备要杀人的地步。一旦执着和贪欲被激起,你可能很快就准备要不择手段,用身上的每一分钱去获得你渴望的事物,不论是一个女人、男人或其他物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会看清它只不过是念头,没有别的。你感知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如此。

  现在你看我坐在这里,你心想:“他正在教授佛法,我最好仔细听他在说些什么。”这些也是念头。你认为在你面前有某件坚实的事物,是因为你感知到一个对境,并生起与这个对境有关的各种感受。

  如我之前所说的,这个过程始于感官觉知。有一个识感知到色相,一个识感知到声音,一个识感知到味道,一个识感知到气味,另一个识感知到触觉。但这些还不是我们所谓的念头,它们仅仅是基本的觉知。接着,当你接触到某件事物,一连串的念头被触发了。举例来说,如果你刚刚听到某人赞美你,你开始感到得意洋洋,心想你的声誉正在提升。或者,某人刚刚羞辱你,你开始感到厌烦,这些都只不过是念头。简而言之,心只不过是这些随机念头的集合。

  过去的念头已经逝去。自从日出以来,在你心中生起的无数念头已经全部消失。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而未来的念头会是什么,难以捉摸。谁知道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午夜,你会想些什么?因此,你只剩下当下的念头可以检视。

  我们来检视一个当下的念头。举例来说,你可能会想:“我冷。”这个念头在你的皮肤之中,或在骨头、神经之中,还是在心脏、脑部或肝脏之中?如果你认为有某一件事物在某一个地方,那么它具有任何形状吗?它是方形、圆形、还是三角形?它有颜色吗?它是红色、蓝色、黑色、黄色,还是什么颜色?或者它如天空中的彩虹,因为各种因素的结合而突然显现?

  不论你多么努力地去看,你都无法用手指指着任何一件事物说:“念头在这里!”你无法这么做,是因为念头的本质是空,除了空性之外,没有别的。

  当一道彩虹栩栩如生地在天空显现,你可以看见彩虹缤纷美丽的色彩,但你无法把它当做衣服来穿,或把它当做饰品。彩虹透过各种因素的结合而生起,但它没有什么是可以被抓取的。同样的,在心中生起的念头没有具体的存在或本俱的坚实性。不具任何实体的念头,没有任何符合逻辑的理由去拥有支配你的力量,你也没有任何理由成为念头的奴隶。

  过去、现在、未来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念头让我们相信,某件事物本来就存在,而且是不断存在,我们称这件事物为“心”。但事实上,如我先前所说,过去的念头如死尸般没有生命。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因此,这两种不存在的念头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本来就存在的实体的一部分?

  很难想象一个当下的念头会是既不和过去有所连结,也不和未来有所连结。另一方面,一个当下的念头如何能够倚赖过去和未来这两件不存在的事物?会不会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互相结合、互相接触之处?举例来说,如果当下的念头和过去的念头相接触,那么这个当下的念头必定是一个过去的念头,要不然那个过去的念头必定要存在于当下。当下的念头和未来的念头相会也是相同的道理:当下的念头仍是未来的一部分,要不然未来的念头已是一个当下的念头。

  当你检视心的时候,表面上似乎是过去的念头引导出现在的念头,现在的念头引导出未来的念头。但如果你更仔细地检视这些念头,你会看清没有一个念头是真实存在的。把某种完全不存在的事物视为存在,称之为迷妄。只有缺乏明觉和执着,才让念头拥有某种真实性。如果在心的究竞本质之中,念头拥有任何本俱的存在,那么它们至少拥有一个形相,或位于某处,但它们什么也没有。

  然而,那种不存在不只如虚空般空虚。在其中,有一种立即的明觉,称之为“明晰”(clarity)。有人给你一颗苹果,你兴高采烈;一只蜜蜂叮蛰你,你感觉疼痛。这是心的明晰面向。这种心之明晰如同太阳,照亮山光水色,让你看见山峦、路径和断崖——你可以去哪里,不可以去哪里。

  虽然心确实拥有这种本俱的明觉,但去说有“一个心”, 等于是把某种不存在的事物贴上标签——去假定某件事物的存在,如同替一连串的事件命名。举例来说,一百零八个珠子串在一起,称为一串念珠,但“念珠”不是本来就自行存在的事物。如果串绳断了,念珠到哪里去了呢?同样的,“我”的念头是让你在轮回中流浪的原因。如果你仔细检视它,就会发现没有“我”这样的东西。去相信某件不存在的事物是错误的。一旦“我”的概念在心中生根,它便成长蔓延成为许多相关的信念,例如相信“我的身体”、“我的心”、“我的名字”。

  你的身体是由五蕴所构成,你的心则由各种识所构成。你的名字,或“我”的想法,只是贴附在身与心的瞬间连结的标签。

  首先检视“身体”这个概念。如果你把皮肤、肌肉和骨骼从身体挑出。然后问自己,身体是否居住在皮肤里面,肌肉是否就是身体,或你是否能够称骨骼为身体,你会发现什么?你愈深入地调查检视,一路向下检视到原子的程度,你愈无法指称“身体”(或指称任何其他的物体)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身体”仅仅是一个聚合物的名称,一旦组成这个聚合物的不同事物分开,“身体”这个标签就不再适用。

  心亦是如此。你所谓的“我的心”,是具有某种连续性的事物——你相信它具有连续性。但如我们所了解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和感受无法有相互接触的点。去设想这样的一个实体(心)是不可能的:这个实体是念头的集合物;在这些念头之中,有些念头已经止息,有些念头尚未发生,有些念头存在于当下。

  至于你的名字,你紧抓着你的身分,仿佛你的身分拥有某种独立自主的存在——仿佛它真的属于你。但如果你仔细检视,你会发现它没有本俱的真实性——如同任何事物的名称一般。让我们以英文字“狮子”(lion)为例。它是由l、i、o和n四个字母所组成。把这四个字母分开,就什么也不剩,“狮子”这个名称消失了。

  一旦你认清身、心和名字这三个概念是空虚的,那么所谓的“我”就什么也不剩。“我”纯粹是一个编造出来的事物,由迷妄所变化出来的骗局。患有眼疾的人可能会看到各种事物(灯火、线条或斑点)飘浮在空中,但事实上,天空什么也没有。同样的,因为我们患有相信有一个“我”的疾病,因此把“我”视为一个本然存在的实体。

  在本质上,心觉察一切——它是明晰的,觉知到一切外境和事件。但如果我们试图去寻找它,它却如彩虹一般难以捉摸,不可能被抓取——你愈去追逐它,它似乎退得愈远,愈去检视它,你能够找到的就愈少,这是心的空性的面向。明晰和空性是心的真实本质,两者不可分割,并且超越所有存在和不存在的概念67。乌帝亚那(Oddiyana)的伟大莲师说:

  67.扎楚仁波切引用第五世达赖喇嘛(the Fifth Dalai Lama,1617-1682)的话:一切现象是本然清净的;它们无处可寻,是空虚的;它们虽然是空虚的,却如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可以清楚地觉知;当我们检视它的本质,去寻找可以辨别的事物时,我们可以清楚觉知的事物却不存在。虽然它不存在,却能够生起所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

  如一颗埋藏在穷人房屋底下的珍宝,

  本初清净之明觉一直存在于法身之中。

  它没有被认出来,

  乃是轮回迷妄之故。

  透过直指那种明觉,并且加以认清,

  一个人证得了本初虚空之智慧,

  ——此即人们所知的成佛。

  一旦你能够认识心的空性,当你的心看见美丽的事物,执着和贪欲将不会生起;当你的心遭遇到任何可怕或令人不悦的事物,嗔恨与嫌恶将不会生起。由于这些负面情绪不再生起,心不再受到欺骗,不再迷妄,不再累积业行,痛苦之流因此被斩断。

  如果你把一颗石头丢向一只猪的鼻子,那只猪会立刻转身跑开。同样的,每当念头生起时,认清那个念头是空虚的。如此来,那个念头将立刻失去令人信服的力量,不会产生执着与嗔恨。一旦执着与嗔恨消失了,对于圆满清净之佛法的了悟将自然而然在心中开展。

  不论你多么努力尝试,只要持续相信外境是执着与嗔恨生起的原因,就永远无法去除执着与嗔恨。你愈尝试去排斥外在的现象,它们愈会反弹回来。

  因此,重要的是去认清念头的空性,让它们消失。当你明白是心创造并觉知轮回与涅槃,空性乃心之本质,心将不再能够迷惑你,把你牵着鼻子走。

  一旦你认清心的空性,对伤害你的人生起慈心就变得容易了。但没有这种认识,就很难去阻止嗔恨从心中生起,不是吗?去检视心,你将会看清,是心从事善行,也是心创造逆缘。由于佛陀完全了解心之空性,安住在大慈的三摩地之中,因此魔王摩罗如阵雨般落在他身上的武器,全都被转化成为花雨。相反的,如果佛陀让“摩罗想杀死我”的念头深入其心而爆发嗔恨,他必定难以抵挡那些武器,并且饱受巨大创伤之苦。

  让心变得平静,安住在离于念头的寂静禅定状态之中,被称为“奢摩他”(shamatha,或“止”)。在这种平静状态中,认清心之空性,被称为“毘婆舍那”(vipashyana,或“观”)。止与观双运,乃是禅修之精髓。话说:

  检视心,一无所见。

  一无所见,我们见到了佛法,

  一切诸佛之源。

  伟大的噶当派上师68曾说:

  我将在心门握着观照之矛,

  当情绪威胁时,

  我也将威胁它们;

  唯有当情绪松懈它们的钳制的时候,

  我才会放松我的矛。

  68.这段话引自一个名叫班•贡•甲(Ben Gung Gyal)的强盗。后来,他对完全舍离俗务有了甚深的了解,而成为一个完美无瑕的佛法修行者。他是波托瓦的亲近弟子之一。

  事实上,如果你无法调伏你的心,还能调伏什么?整个佛教修道的目标,包括根基乘和大乘的修道目标,即是去调伏心,去了解心。

  在根基乘之中,你了解世界充满痛苦,因此你努力去控制贪恋和执着,以能够在远离那种痛苦的解脱道上迈进。在大乘之中,你放下对“我”这个概念、以及相信自我是真实存在的执着,只关心其他众生的福祉。你也认识到空性和现象在本质上的不可分割性——此即究竟菩提心;你看清现象的本质是空虚的,因此它们能够毫无障碍地显现,如同虚空让整个宁宙、以及宇宙中的大陆和山峰在其中展现一般。

  B.舍弃相信贪嗔之对境为真实存在的座下修法

  i.舍弃相信贪欲之对境为真实存在

  23

  遇到让我们欣喜的事物时,

  视它们如夏日彩虹,

  尽管美丽,但究竟不是真实,

  捨弃贪恋和执着,

  乃是菩萨的修行。

  这么去想是容易的:如果你能够拥有你想要的事物(亲戚、朋友、财产等),你就会完全地快乐。但实际的问题在于,如果你让心追随它天生的习性和偏好,那么它想要的事物会变得很多很多。一个拥有一个朋友的人想要一百个朋友,一个统帅一百个士兵的将军想要带领一千个士兵。

  此外,你拥有的朋友愈多,当死亡突然降临,夺走你的一切,甚至夺走你珍爱的身体时,你必须分离的朋友就愈多。事实上,拥有如此众多的朋友有什么意义?自制和宁静的心,是你所能拥有的最佳朋友——它们或许是严格的老师,却是足够仁慈、显示你解脱道的朋友。

  尽管你获得渴望的事物,却没有什么是可靠的。看看那些富人如何被抢掠、将军如何被杀害、亲人如何被拆散。人们贪恋最丰富的食物和醇酒,杀害有情众生来满足他们对肉类的欲望,即使到最后,它们全都变成排泄物。你可以轻易地把所有时间花在致富之上,来满足你对华服的爱好,以及拥有更多物质的欢乐。就其本质而言,贪恋只会带来烦恼和不满。

  外在世界及居住于其中的居民全都是无常的。你的心和身体只是暂时地在一起——心如同一个过客,身体如同一间旅馆,过客只会短暂停留在旅馆之中。一旦你真正了解这一点,你凡俗野心看似真实的真实性将会消失。你将了解到,对于现在和未来而言,修持佛法是真正充满意义的事情。

  ii.舍弃相信嗔恨之对境为真实存在

  24

  各种痛苦如梦中生子又丧子,

  执着妄见为真实,令我们筋疲力尽,

  因此,遭遇逆缘时,

  视它们为虚幻,

  乃是菩萨的修行。

  当你预期到某个不愉快的事情可能发生时,你惯常的反应是竭尽所能地避免它。你会想,像你这样的人,不值得被这样的事情所征服:任何可能威胁你的事情,不论是疾病、贫穷或无法忍受的感情状况。因此,你卯尽全力,汇集所有的资源,向有影响力的人求援,竭尽所能地来击退它。为了这么做,你放任执着和嗔恨,并加以合理化。

  然而事实上,你已经成为负面情绪的奴隶。竭尽所能地去避免或克服逆缘,总是有更多的逆缘现前。逆缘永远不会被根除。

  当你碰到不愉快的事情,去思量这是你过去行为的结果,乃是最佳的处理方式。不论你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或许现在看起来是悲惨的,但你要提醒自己,相较于未来你可能要面对饿鬼道或地狱道无法忍受的痛苦,你目前的困境几乎微不足道。虽然你正在经历这些困难,但你要从内心深处祈愿,你所有过去的恶业及其业果都被清净,没有留下未来投生饿鬼道或地狱道的业的种子。从这个角度来看,疾病和痛苦一点也不会令人感到不悦。

  你也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生病的人,并且祈愿你能够承担他们所有的疾病,以及透过你目前经历的疾病和痛苦,他们所有的痛苦和疾病都被耗尽。或者,当你面临物质困窘时,即使你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也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贫困低下,并祈愿他们的穷困能够透过你自身的穷困被耗尽。

  正是这种感受(无法忍受某种即将发生的痛苦的感受)驱使你向外采取行动,来消灭这种感受。如此的企图将永远不会完全成功——事实上,它们将使你陷入一个接着一个的、毫无意义的问题。然而,痛苦不必是无法忍受的。可以肯定的是,痛苦可以是更有益处的;它可以让你发展出镇定面对这种境况的内在宁静。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人们严厉批评或羞辱的对象,愈努力去避免批评或羞辱,你似乎听到的愈多。最佳的做法是效法过去伟人的圣哲,他们遭遇批评时,不感到气恼,受到称赞时,也不感到欣喜。因为他们能够把所有的声音视为空虚的回音,能够去听所有的批评和赞美,仿佛人们是在谈论一个已经死了很久的人。他们知道,如果去检视念头、认知和感受,会发现它们没有本俱的真实性,因此他们总是能够安住于当下,不失去自制。

  一个女人或许梦见自己生了一个孩子,而感到极大的喜悦。但如果梦中的孩子夭折,她会感到身心交瘁。但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发生。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你日常的认知与看法。仅仅因为你相信它们看似真实的真实性,你才会感到悲伤或喜悦。当你观赏一部电影时,电影中的人物似乎真的在打仗、在相爱等,但所有这些事情不是真的在发生。它仅仅是幻想罢了。试着去把所有的喜悦和悲伤视为你正在观看的一部影片,放下你必须努力去避免困境或令人不悦的事物的想法。这将使你的快乐不灭。话说:

  不论生起什么困境,不要老是想着困境,乃是把困境用于修道的方法。老是想着困境,只会让你的念头激增。心胸狭窄拥挤的人,被充满痛苦、执着与嗔恨的人生所困扰。心灵轻安的人永远不会失去快乐。

  噶当派的上师说:

  快乐和痛苦全是谎言;

  它只不过是知道或不知道

  如何处理情况的问题。

  强大的情绪或几乎没有情绪,全都是谎言;

  它只不过是你有多坚定地

  来对抗它们的问题。

  如果你在座上修法期间,已经思量了一切现象的空性,那么要在两座修法之间去看现象如梦般的本质就容易了。在此同时,你将感觉到一股无造作的慈悲流向那些不必要受苦的众生;他们受苦,是因为没有觉察到万事万物之虚幻本质。嘉瑟•东美说:

  在两座修法之间,

  视一切现象为虚幻;

  它们显现,

  却缺乏任何本俱的存在。

  了无执着地去利益他人,

  乃是究竟菩提心之座下修法。

  3.修学这些法门的戒律

  I.修学六波罗密(Six Transcendent Perfections)

  II.修学经典所教导的四指示

  III.修学如何弃绝负面情绪

  IV.修学如何用观照和警觉来利他

  V.回向功德来获致圆满证悟

  I.修学六波罗密

  以下的六个部分详细解释了六波罗密的修行法门。此六波罗密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当每一个波罗密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就被认为是真正的波罗密:(1)它摧毁它负而的对应物;举例来说,布施摧毁吝啬贪婪;(2)它被智慧所强化,换言之,它离于所有主体(做者)、客体(受者)和行为(所做之行为)的概念;(3)它能够实现一切众生之愿望;(4)它能够圆满成熟他人的潜能。

  A.布施波罗密

  25

  如果希望获致证悟的人

  必须连身体都布施出去,

  更何况身外之物。

  因此,不期望结果或回报地慷慨布施,

  乃是菩萨的修行。

  布施是菩萨之利他心、离于执着的自然展现。菩萨清楚地明白,积聚财富会引起痛苦,试图去保护和增加财富会引起痛苦。如果菩萨拥有任何财产,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布施出去,用它来供养三宝,资助饥饿或没有食物、住所的人。话说:

  布施是实现所有愿望的宝石,

  是斩断吝啬贪婪之结的无上宝剑。

  律藏指出:

  从不布施的人不会富有,

  他也无法召集人们——

  更妄论获致证悟。

  如果你慷慨布施,你将远离所有艰难,拥有你所需要的任何财富来实践利他的行为,直到你证悟为止。

  西藏国王赤松德赞是菩萨成为伟大统治者的良好典范。他运用巨大的财富来迎请莲师、伟大的住持寂护(Shantarakshita)、伟大的班智达无垢友,以及其他一百零八位印度班智达前往西藏。正是因为赤松德赞的资助,经典和密续的教法才得以传入西藏,西藏首位译师才得以被训练出来。他的无量布施使佛法繁荣兴盛,也使雪域西藏充满巨大的安乐。后来,在其他国王统治期间,宝库被上锁,警卫森严,佛法因而衰微,西藏人民的繁荣也因而衰退。

  慷慨布施的人可能没有试图致富,但他们累积功德的自然结果,将在来世为他们带来不断增加的财富。相反的,受到吝啬贪婪所束缚的人,将发现自己投生饿鬼道;在那里,甚至连食物、饮水的字眼都听不到。

  绝对不要希望布施的行为有任何回报,不要期望你将因此而被善待,或获得快乐富足。布施本身即是完美的;除了让他人感到快乐之外,没有需要获得任何其他的回报。如果你出于自利的发心而布施,将糟蹋你所感受到的喜悦,更深的不快乐必定随之而来。然而,出于纯粹的虔诚、慈心或悲心而布施,将为你带来巨大的喜悦,而你的布施将创造更多的快乐。布施行为背后的发心让一切变得不同。

  认清财产如梦如幻,要毫不保留地把它们当做供养或善施来布施出去。透过布施,你将圆满你所积聚的功德,最后使你证得佛之大人相和随形好。你要确定你的布施充满了菩提心的证悟发心;把布施转化成为一个无谬的成佛之因,使布施充满意义。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物质的布施(财施)。菩萨应该要没有保留、没有悔恨地布施。如果怀着清净的发心来行供养,那么供养的大小并不重要。

  第二种布施是拯救生命,保护众生免于恐惧(无畏施)。我们要追随巴楚仁波切和夏卡•宗竹•壤多69等伟大菩萨的典范。他们购买数千头家畜,使它们免于被宰杀,并且加以放生,说服人们放弃打猎和捕鱼,为死刑犯寻求宽赦,以及平息血腥争斗。

  69.夏卡•宗竹•壤多(Shabkar Tsogdruk Rangdrol,1771-1851)是安多雷贡(Amdo Rekong)的一个喇嘛(上师),以大悲心闻名。他行遍西藏和尼泊尔各地,所到之处,他赎回家畜,加以放生;他说服许多当地人放弃打猎,减少屠杀。他自己在拉萨的释迦牟尼佛像面前,立下放弃吃肉的誓戒。(对西藏人而言,此举是不平常的。)他在荒野中闭关的时候,他保护小水鸟免于被大鸟捕食,阻止昆虫吞噬彼此,并且从事其他这类充满悲心的行为。有许多次,他平息安多敌对部族之间的血腥仇恨。参见2001年由雪狮出版社(Snow Lion)出版的《夏卡之生平》(Life of Shabkar)。巴楚仁波切在果洛(Golok)东部也从事相同的行为,拯救了无数人和动物的性命。

  第三种布施是布施佛法(法施)。菩萨应该竭尽所能,让佛法教法之声在从未听闻佛法之处传扬。他可以把佛法带给人们,使人们能够把佛法付诸实修,并依照佛陀的教法来行止。正是这种做法使一切诸佛的事业繁盛增长。

  曾经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去寻求佛陀的忠告。他完全无法布施。佛陀告诉他,先把小物品从右手布施给左手来训练自己。当那个人慢慢习惯了布施的想法之后,佛陀鼓励他把小物品布施给家庭成员,然后布施给朋友,最后布施给陌生人。最后,那个人能够怀着极大的喜悦,把任何事物布施给他遇见的任何人。透过逐渐的熟悉,便能轻易达成伟大的目标。

  布施的精髓在于了无执着。布施波罗密是离于三种有限概念的布施。换句话说,这三种有限的概念是执着于布施者(做者)、领受布施者(受者)和布施的行为(所做的行为)都具有真实性。就布施而言,离于这样的概念,即是一个波罗密成为证悟之因的方式。

  B.持戒波罗密

  26

  如果一个人缺乏戒律而无法自利,

  那么想要去利他是可笑的,

  因此,不留恋轮回地持戒,

  乃是菩萨的修行。

  戒律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所有正面的品质得以培养发展。如同所有的海洋和山峰被位于下方的大地所支撑,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所有修行法门都由戒律这条脊柱来支撑。

  在小乘、大乘、金刚乘这三乘之中,戒律包括三个对应层次的誓戒:别解脱戒70、菩萨戒和大乘三昧耶戒。这三套戒律应该彼此协调一致。

  70.别解脱戒(Pratimoksha)。此一戒律的目标是让自己从轮回中解脱。

  当你的修行随着次第从小乘、大乘进展到金刚乘的时候,先前道乘的誓戒没有被丢弃,而是被转化了,如同铁炼成金一般。别解脱戒的戒律始于受阪依戒,进入佛法的道路。那个时候,一个受到脱离轮回的强烈决心所激发的人,将舍弃俗务,持守一个在家弟子的誓戒、沙弥戒,或僧、尼的具足戒。在这个基础之上,大乘的戒律增加了菩提心,即带领一切有情众生圆满证悟的誓戒。因此,大乘的修行者持守在家弟子的誓戒或出家戒,并希望一切有情众生能够圆满持戒来脱离轮回的束缚,同时实行各种菩萨的戒律。如此结合菩萨的发心,戒律的力量大为增进。戒律的最高层次是金刚乘的戒律,也就是持守三昧耶戒。三昧耶戒是上师和弟子之间的神圣连结——金刚乘的生命力。

  没有戒律,既无法达到从痛苦中解脱的短暂安乐,也无法获得证悟的究竟大乐。不论你受了什么誓戒——不论是别解脱戒的两百五十三条誓戒、菩萨戒的十八根本支分戒,或金刚乘的十万条三昧耶戒——它们全都要小心谨慎地持守,如同一个农夫用尽各种可能的方法来保护作物免于野兽、盗贼、雹暴和所有其他具有伤害性的事件侵害。

  因此,护卫戒律,如同保护眼睛那般小心翼翼。就戒律而言,如果你能够持戒,戒律是大乐的来源;如果你违反戒律,它就成为痛苦的来源。

  有三种要持守的戒律。第一种是放弃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所有行为。第二种是透过修持六波罗密来从事善行。第三种是竭尽所能地去利益他人——在他们的今生和来世。

  若无戒律,你甚至永远无法达成任何个人的目标,更遑论帮助他人。为了持守清净的戒律,花时间和良善正直的朋友相处是有帮助的。放弃执着和贪欲,记住因果报应不爽的法则,思量轮回的痛苦悲惨,遵循三种誓戒。据说,那些持守圆满出家戒的人不但会广受人们的敬重,他们死亡时,天道众生也会取下他们的袈裟,安置在天道的舍利塔内。如佛陀说的:

  在这个末法时期,即使只是一天持守一条出家戒,其功德也大过用数量如恒河中的沙粒那般广大的食物、饮水、华盖、油灯和花鬘来供养一百万个佛的功德。

  圆满的戒律是用时时的观照,以及用一种清净、离于自大骄慢的方式来持守誓戒。在本质上,持戒是去拥有一个平静、自制和利他的心。

  C.忍辱波罗密

  27

  对于欲享善德的菩萨而言,

  所有伤害他的人如同珍贵的宝藏。

  因此,没有怨恨地对所有人生起安忍之心,

  乃是菩萨的修行。

  忍辱有三种。第一种忍辱是不带愤怒地去忍受人们对你造成的任何伤害。第二种忍辱是不带悲伤地去忍受你追求佛法所可能经历的任何艰辛。第三种忍辱是不带恐惧地去面对佛法的甚深意义和三宝的无量功德。

  就第一种忍辱而言,当你感觉被人伤害,记住那个人加诸在你(或你珍爱的人)身上的伤害,是你过去伤害他人的直接结果。思量这个人是如此受到迷妄的控制,使他仿佛着了魔一般,无法抗拒地去伤害你。伤害你的结果是,来世他将在轮回的下三道中受苦。想到那会是多么的可怕,你只会感到悲伤和怜悯,而非感到愤怒。

  你也要记住,如果你能够安忍地接受所有的伤害,你过去所行的恶业大多数都会被清净,你也将积聚功德与智慧。因此,这个人表面上是在伤害你,其实是给你一个大恩惠;那个人是真正的法友。为了表达你的感谢,把你所积聚的功德同向给他。

  用这种方式来看待所有这类的情况。当某个人伤害你时,训练自己不要气恼,不要寻求报复,绝对不要怀有丝毫的怨恨。

  此外,当你更深入地去检视发生了什么事,你会看清,被伤害的人、伤害别人的人、伤害这个行为本身,都缺乏任何本俱的存在。谁会对迷妄发怒呢?在这些空虚的现象之中,有什么要去获得或失去,有什么要去渴望或排斥的?

  至于第二种忍辱,也就是为了佛法忍受艰辛。为了能够修持佛法,你可能必须忍受疾病,或饱受炎热、寒冷或饥渴之苦。然而,由于这些短期的痛苦有助于清净过去的恶业,而且就长期而言,它们能够帮助你达到究竞成佛的境界,因此你要怀着喜悦接受痛苦,如同一只天鹅滑翔进入莲花池一般!在《入菩萨行论》中,寂天大师说:

  一个被判死刑的人,

  用砍下双手的代价来交换自由时,

  他不感到如释重负吗?

  同样的,承受疾病而避免落入地狱,

  我不该感到高兴吗?

  第三种忍辱是去拥有深刻的、内在的勇气;出于悲心,这种勇气是准备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努力许多劫,并且没有任何恐惧地去面对教法的无上真谛。此一真谛即是,在究竟的层面上,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虚的;空性展现为光灿的明晰;有一个佛性,一个自生的、非合成的本初智慧,以及一个超越智识范围的绝对真理。如果你害怕去接受空性的实相,批评诸如大圆满这类的修行法门——透过大圆满,我们可以了悟一切现象之真实本质——就是在排拒佛法的本质,就是在为你堕入轮回的下三道做准备。当世尊佛陀教导空性的甚深教法时,一些在座的僧侣因为教法的深刻真谛而感到惊慌失措。他们惊慌失措的程度强烈到当场吐血而亡。这些真谛绝对不是容易测度的,但最重要的,是努力去理解它们的真实意义,而不是去对它们产生负面的见解。

  这三种忍辱应该运用智慧和善巧方便的辅助来生起。

  去修持忍辱波罗密是必要的,如此一来,你就能够永远不被愤怒、嗔恨和绝望所征服。一旦进入菩萨道,在任何情祝下,你都应该对一切有情众生充满仁慈,视他们为前世的父母。因此,人们反对你、伤害你时,你应该拥有更多的慈心,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他们,承担他们的所有痛苦。

  事实上,在菩萨道上,敌人和试图伤害你的人可以是强而有力的助力来源。他们引起会触发愤怒和嗔恨的情境,给予你珍贵的机会来训练自己,用忍辱去转化负面的情绪。在修道之上,这种人给予你的恩惠将远胜过任何立意良善的朋友。寂天大师说:

  在一千劫之内所累积的善业,

  诸如布施的行为,

  或向诸佛所行之供养——

  只要一刹那的嗔恨就能够将其毁灭。

  《父子相见经》说道:

  嗔恨不是成佛之道,

  但是慈心,如果不断加以培养,

  将生起证悟。

  因此,如果你用嗔恨和愤怒来回应敌人,他肯定会使你堕入地狱道的深渊。但如果你知道如何用最深的慈悲来看待这种人,那么他只会带领你通往解脱。不论他如何伤害你,只会对你有好处。这其中的差异是重要的。你或许已经研习了各种教法,而且从事禅修有一段时间,甚至感到自豪。但如果某个人对你说了一些坏话,你爆发怒气,那是你尚未让佛法真正深入你的征兆——佛法丝毫没有改变你的心。

  寂天大师也说:

  没有能和嗔恨相似的邪恶,

  没有能和忍辱相比的苦行。

  如果地面上充满了尖锐的石头和棘刺,你可能会试着把坚硬的皮革铺满整个地面来保护双脚,但这会是一个艰困的任务。用皮革包覆你的脚底要容易多了。同样的,即使整个世界充满敌人,只要你的心充满慈悲和忍辱,他们将无法伤害你。事实上,不论他们对你造成什么样的伤害,都有助于你在证悟道上行走。话说:

  当你遭遇令人畏惧的情绪军队,

  披上坚固而殊胜的忍辱盔甲;

  如此,你将能够毫发无损地

  通过尖刻的言词和恶意的攻击,

  抵达涅槃之地。

  一个充满怨恨和愤怒的人是没有平静的。嗔恨和愤怒需要用忍辱的大军来降服,因为它们是你唯一真正的敌人。如果你过去的嗔恨和愤怒没有引起目前伤害的因(如同你声音的回音一般),你是不可能经历伤害的。

  你也要去检视伤害的真实本质。它如同在水面上写字一般无法捉摸。让怨恨自行消失。一旦念头的巨浪平息之后,让一切变得如虚空一般;在虚空之中,没有什么要去获得,没有什么要失去。

  D.精进波罗密

  28

  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

  即使是声闻缘觉也要精进修持,

  如火烧头发的人试图灭火;

  鉴于此,为了一切众生而修持精进

  ——殊胜品质的根源,

  乃是菩萨的修行。

  要唤醒和发展所有的波罗密,精进必不可少。精进是指充满喜悦的努力和积极的决心来行善,没有任何期待或自我满足。

  精进有三个面向。第一个面向称之为“如盔甲般的精进”(armor-like diligence),即是去发展一种充满喜悦的勇气和坚忍刚毅;你拥有这种勇气和坚忍刚毅,如同把盔甲穿在身上对抗气馁沮丧。第二种面向是“行动的精进”(diligence in action),即是透过没有延迟或耽搁地修持六波罗密来积聚功德。第三种面向是“不息的精进”(diligence that cannot be stopped), 即是孜孜不倦、永不懈怠地为了其他众生而努力的干劲。精进应该融合其他波罗密的修持,并且赋予它们精神和鼓舞。

  第一种面向“如盔甲般的精进”,是披上一面坚定、充满勇气的决心盔甲,如此你将永远不会受到四种恶魔(负面的情绪、对舒适的执着、身体的疾病和死亡)所制造的障碍的侵害。而且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你将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成就一个菩萨的非凡事业,直到你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证悟为止。

  第二种面向“行动的精进”,即是充满决心、坚持不懈地去实现那种愿望。对于你能够修行,行走于五道之上,并证得十地,你感受到极大的喜悦。你满腔热情地去从事无止尽、有价值的事业,尤其是闻、思、修佛法。你从事这一切,鼓起不屈不挠的勇气,永不受到气馁沮丧、怠惰或延迟耽搁的折磨。

  第三种面向“不息的精进”,即是孜孜不倦、永不间断地为了其他众生而努力的干劲。日日夜夜,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利益众生,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你的念头、语言和行为中利益众生。如果你无法直接帮助众生,那么你心中应该只惦记着其他众生的利益,把你所做的一切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证悟成佛。绝对不要因为你能够达成几个美好的功德而自满,也绝对不要因为人们的辱骂毁谤或遭遇逆缘而转移目标。保持坚持不懈的决心,直到你达成目标为止。

  这三种精进各自有与其对立的、相对应的怠惰。

  第一种怠惰(laziness)是只希求自己的舒适,而没有其他愿望。这种怠惰展现为一种嗜睡和懒隋闲散的倾向,贪恋立即的满足和舒适,因而忽视佛法。其对治的方法是去观修死亡和无常。

  第二种怠惰是懦弱。在开始去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就已经感到气馁沮丧,因为你认为像你这样的人,不论多么努力,都永远无法证悟。

  第三种怠惰是忽略真正优先考虑的事情。你被负面、徒劳无益的习惯所困。你忘记或忽略更深刻的目标,只全神贯注于今生的事务。其对治的方法是去了解,所有凡俗的关注只会引起痛苦,要把它们远远抛弃。

  人们仅仅为了自己的舒适、名声和权势,而日日夜夜、费尽心力地去完成一些事情。换句话说,就长期而言,这些事情完全没有意义。然而,你为了佛法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没有一个是没有意义的。你所经历的困境,将帮助你清净过去许多生世累积的恶业,为来世积聚功德资粮。它们必定是充满意义的。

  若无精进,菩提心和菩萨的事业将无法在你的心中生根茁壮。如帕当巴·桑杰(Padampa Sangye)所说的: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坚持不懈,

  你将无法成佛;

  听列的人们,

  务必披上那面盔甲。

  释迎牟尼佛把精进波罗密臻至究竟圆满的境界而闻名。他在无数个生世精进努力所累积的功德和力量,能够使他投生为一个转轮圣王一千次以上,他却选择把所有的努力用于获致证悟。身为佛陀的追随者,我们应该把佛陀和过去伟大圣哲的生平事迹,做为激励、启发我们的典范。举例来说,密勒日巴展现了不可思议的精进,忍受许多艰难困苦来达成甚深的目标。毘卢遮那71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即前往印度寻求佛法,经历了五十七种难以忍受的艰辛才取得教法,常常几乎丢了性命。他和西藏其他伟大的译师在旅程中遭遇了巨大的艰难困苦——炽热、发烧、印度平原上的地方疾病,以及当地统治者的敌意等。他们仍然坚持不懈,成功地把正统的佛法带回西藏。

  71.大译师毘卢遮那(Lochen Vairocana),在旧译时期,西藏大译师之中最重要的一位,也是莲师八大弟子之一。

  我们今天身处于佛法才刚刚开始生根的国家之中,如同地面上纤细脆弱的新芽。唯有持久不懈的精进,才能让这个新芽开花结果。你的修行或许在数天、数月或数年之后会有所成就,取决于你能否努力投入闻、思、修,并将你了解的教法融入修行之中。重要的是,你要记住,你在修道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其他众生。你要保持谦逊,明白你的努力相较于伟大菩萨如海般的事业,就有如孩子的戏耍。如同深爱孩子的父母,绝对不要认为你已经为其他人付出太多——甚或认为你已经做得足够。如果你透过自身的精进努力,终于能够带领一切众生成佛,那么你只要想你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了。绝对不要希求回报,连丝毫的希求都不要有。

  菩萨必须比声闻或缘觉佛拥有更大的精进,因为菩萨不只为自己,也为无数众生担负起成佛之究竟安乐的责任。话说:

  把一切众生的重担背负在头上的英雄,

  没有慢步行走的悠闲。

  又说:

  由于我和所有其他众生

  受到一百条镣铐的束缚,

  我必须精进一百倍。

  为了增长精进,必须观修万事万物的无常。死亡不可避免,可能会很快且突然地降临。从这种角度来思量,今生凡俗的关注是多么的肤浅;如果能够把心转离今生的关注,你将会多么自在。如果你突然了解到,在衣裙下襬、在衣服褶层中藏着一条毒蛇,你会等着去采取行动吗——甚至只等一秒钟?

  E.禅定波罗密

  29

  知道透过以稳定“止”为基础的深度“观”,

  烦恼能够完全被降服,

  修持能够完全超越无色界72的禅定,

  乃是菩萨的修行。

  72.无色界状态是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四无色状态相对应于四无色界的天众透过止、但没有透过观的禅定而体验到的状态。

  检视身、语、意,你将发现,意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心(意)彻底熟习止与观,你的身和语也将自然而然地随着你的心在解脱道上前进。

  至今为止,你的心如同一只焦躁不安的猴子,一直追逐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追逐内在的念头和感受。但是,你却能够透过保持观照和警觉,来学习控制你的心。当你这么做,你闻、思、修教法,把教法融入你的心。最后,你将远离贪、嗔和痴。

  卡拉•贡秋说:

  在初学者的心中,

  有明晰,却没有定力;

  为了阻止心被念头之风带走,

  用观照之绳把心系牢。

  为了获得稳固的禅定,留在一个远离令人分心的事物、静僻隐密的闭关处所的确有帮助。在止与观之中,观是最重要的,但没有修止的心,观就无法生起。在此,平息所有狂野的念头是重要的;这些念头不断地鼓动、混乱、制约你的心。这样的念头生起负面的情绪,结果你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负面情绪,便构成了痛苦之因。

  修止如同将一个提灯周围的玻璃窗关闭,如此一来,在其中的火焰才能稳定而明亮地散放光芒,免于受到风吹。修止和修观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九念住”(nine ways of settling the mind),以及大乘经典所解释的其他法门73。所有这些法门都通达无上之证悟。非佛教的修道也提供了禅定的技巧,但它们不应该和佛教的法门混为一谈,因为它们没有通往相同的目标。非佛教的静思冥想并非以真正的证悟为目标,而是以耗尽四大元素、超越色相、证得无色界四空定之状态为究竟之目标。

  73.在扎楚仁波切的论著《甘露宝瓶》(The Vase of Amerita)之中,包含了更详尽的、关于修止和修观的教法,并且摘录于附录三之中。

  证得“止”的法门有两大类:一类法门使用禅定的对境;另一类法门则没有禅定的对境。在此,我将解释第一类的法门,藉由观想世尊佛陀为禅定的对境;相较于使用一般的物品做为禅定的对境,观想世尊佛陀带来更多的加持。

  采取大日如来(Buddha Vairocana)圆满七支座的坐姿——你的腿双盘呈金刚跏趺座,双手结定印(mudra of equanimity),肩膀提起,脊柱如一叠金币那般挺直,下巴微微内收,双眼稳定地注视鼻子前方的虚空,舌尖轻触上颚。如果你发现这个姿势难以维持,那么至少要坐直,平衡地坐在一个适合的蒲团之上。避免身体向后或向一侧倾斜,或避免采取任何散漫的坐姿。

  让你的心自然而然地安定下来,观想释迎牟尼佛在你前方的虚空之中。他端坐在一个月轮之上,月轮之下有一朵莲花,莲花之下有一个由八只无畏狮撑托的宝座。他的身体散放出金黄色的光芒。他的右手触碰靠近右膝盖附近的地面,采取“以大地为见证的手势”74,左手结定印,握着一只盛满甘露的托钵放在他的大腿之上。他采取双盘75的坐姿,身穿三法衣。他的身体庄严优美,具足佛之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随形好,头顶上有明显的肉髻76,他的手掌和脚掌上有*轮的图案,双眉之间有一根长发,如一个白色海螺般朝着逆时钟方向卷曲。他的身体散放出无限的智慧光芒,充满整个宇宙。他在你正前方的虚空之中,怀着慈悲直直地注视着你。观想佛陀是活生生的,而不是用陶土或青铜所铸造、没有生命的一尊塑像,或一张平面的绘画。他身相的颜色和细节清晰且栩栩如生,但他不是一个实体,而且是透明如彩虹般。他不是由肌肉骨骼所组成,而是以诸佛空虚却明灿之无生智慧身来显现,充满慈悲与智慧。

  74.佛陀在面对魔王摩罗的怀疑态度时,所做成的象征性手势,以大地做为他累积无数生世的功德来准备获致证悟的见证。佛陀做出这个手势时,大地震动开启,地神出现并宣扬佛陀之圆满无瑕。

  75.双盘象征在遍在的空性之中,轮回与涅槃是一体的。

  76.肉髻或顶髻(ushnisha)是完全证悟之佛的大人相之一。在绘画和塑像之中,通常是一个发髻大小的突起。事实上,这个突起从佛的头顶上升至无限虚空。但是,只有证得初地的菩萨才能看到它完整的长度。在《时轮金刚续》之中,顶髻对应于第六轮“天轮”(Sky Chakra):此轮无限地向上延伸,代表证悟之无限智慧。在大圆满的妥嘎法(thogal)之中,顶髻相对应于五色光和五色净土,在一个人的头上显现为报身证量的无限展现。

  试着专注于一境地从事观想,尽可能清晰地观想所有的细节。拥有全然的信心,相信佛陀就在那里。你要记住,佛陀永远伴随着拥有信心的人。观想佛陀时,所有散乱的念头都将平息。如此地把你的心专注于清晰而稳定的观想,即是“止”。

  为了让你的禅定愈来愈稳定,你需要去对治在禅修期间生起的不同烦恼和骚乱。如果你的心变得狂野,念头开始飞快地生起,阻挠你获得清晰的观想,那么你要稍微往下注视鼻子前方的虚空,专注于下半部的观想。例如佛陀交盘的双腿、由八只无畏狮撑托的宝座,以及莲花座。这么做有助于减少掉举。

  如果你的心陷入昏沉、懈怠或呆滞的状态,把目光抬高,注视你面前的虚空,专注于上半部的观想。例如佛陀完美无瑕的椭圆形脸庞,他的双眼,以及眉心的毛发。如此可以清除呆滞和昏沉感。

  只要你的心保持平衡,既不狂野,也不呆滞,你就应该把专注的焦点放在佛陀的心间——本初智慧秘密宝藏的吉祥结(eternal knot)77。如果你的观想尚不清晰,你要一再尝试,让观想更加清晰精确。如果你的观想清晰,那么让你的心自然而然、不造作地专注在观想之上。

  77.在此提及的吉祥结(eternal knot)是指诸佛不变之本初智慧,而不是任何一个特定的、应该被观想的色相(例如一个吉祥结的绘画)。

  专注于“佛陀就在你面前”这件事情,充满信心地相信他确实就在那里。当你的观想变得更加稳定,念头出现的频率变得较少时,观想更多佛陀庄严身相的细节,仿佛你是一个技艺娴熟的画师。观想佛陀面容的圆满坛城,双眼充满慈悲智慧地注视一切有情众生,比例完美的鼻子和耳朵,他的笑容,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无量光芒,然后逐渐地扩展,观想他身体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所有细节。这将使整个观想变得更加生动。

  当你的观想清晰,你的心寂静安宁时,把“止”的状态与“观”融合。首先,思量是谁、是什么在觉知这个观想。你将觉察到是心在觉知这个观想。你也将了解到,你所观想的影像本身,事实上不是来到这个世界的佛陀,而是为了发展禅定而由你的心所创造的一个投射。

  心具有专注于一个对境的能力,但是当你去寻找心的时候,却无处可寻。如我们稍早所了解的,如果你向内去检视心,试着去找出它的位置,或辨别它的形状、颜色、形相,它从何处来,它现在于何处,或它往何处去,你将一无所获。询问知晓教法、拥有禅修觉受的人,看看是否有人曾经能够指出任何是“心”的事物。如同你永远无法找到一个能够被称为心的特定实体,你也永远无法找到一个被称为身体的特定实体。我们所谓的“身体”,纯粹是一个众多元素的聚合物。我们用“堆”来形容大量的谷物;用“束”来形容大量的干稻草;用“群”来形容大量的人,但是就它们本身而言,没有一个是实体。同样的,被我们称之为身体的这个聚合物,如果你取走皮肤、肌肉、骨髓、骨骼和不同的器官,一旦它们全部被拆开,就没有任何你可以指称为“身体”的实体。

  事实上,在整个宇宙之中,所有各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特定因与缘暂时聚合的结果。你把现象视为真实存在的事物,仅仅是因为你没有好好地检视它们。事实上,它们完全没有坚实的、本俱的存在。

  当你清晰地了解到,你的身体、你所观想的佛陀及一切现象皆是心的展现,并了解心的本质是空,那么毫不散乱地安住在这种对空性的了悟之中,不论是否念头打扰了这种了悟,都要保持观照。这即是所谓的“观”。如嘉瑟•东美所说的:

  所有现象都是自己的心;

  心本是超越概念二边。

  不被主客之二元见解而分心散乱,

  安住于一境,

  即所谓的圆满禅定。

  如此的止观双运,乃是圆满禅定波罗密之关键法门78。

  78.如同其他的波罗密,禅定波罗密也有三种:一般人修持的禅定,明辨禅定,以及佛之殊胜禅定。在这个教法之中,顶果•钦哲仁波切选择不去提及这三种禅定,但有个简短的摘要可见于附录三,摘录自雪谦•嘉察所著之《遍知者口传》(The Oral Transmission of the All-Knowing Ones)。

  F.智慧波罗密

  30

  只透过其他五种波罗密而缺乏智慧,

  无法获致圆满证悟,

  因此,培养结合善巧方便的智慧,

  离于三种概念,

  乃是菩萨的修行。

  布施波罗密、持戒波罗密、忍辱波罗密、精进波罗密和禅定波罗密能够帮助你积聚功德,但它们仍然和概念有所关联,唯有智慧能够圆满积聚功德;这种功德能够让你证得离于所有概念的本初明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可以被比喻为五个没有智慧之眼的盲人,永远无法找到通往解脱堡垒的道路。事实上,唯有智慧的伴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才配得上“波罗密”的称呼。波罗密的字面意义是“渡至彼岸”——越过痛苦与无明之洋,渡至超越轮回与涅槃之概念的彼岸。

  智慧波罗密有三个面向,也是证得智慧波罗密的三个次第。第一个面向或次第是透过听闻教法而养成的学识智慧。第二个面向或次第是透过思考这些教法的意义而生起的智慧。第三个面向或次第是从禅修中生起的智慧79。

  79.由扎楚仁波切和明雅•昆桑•苏南针对智慧波罗密的三个面向所做的详尽论释,请参见附录四。

  身为修行者,你首先要像一只蜜蜂在花间采集花蜜。在你听闻和学习教法的阶段,要仔细地全盘学习,既要学习字词,也要学习意义。然后,你应该要像一头野兽,不满足于理论的理解,前往山间僻静处,远离世俗生活的所有奔忙庸碌。随着专一地修行,你会发现教法的甚深意义。最后,当你把教法付诸实修,使其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时,你应该像一个被打入坚硬地面的桩。在禅修期间,你不受念头的动摇,保持坚定不移。从内在斩除所有存在与不存在的有限概念,直接正视万事万物的究竟本质。

  因此在这里,我们触及了六波罗密的核心,智慧不只是六波罗密的首要,也是六波罗密的生命力。证得智慧是究竟的目标;这也是各派教法被传授的原因。

  就智慧的第一个面向而言,为了圆满透过听闻教法而养成的学识智慧,要研习的经典包括所有的大乘教法:而大乘教法被形容为“甚深而广泛”。甚深的教法是指解释空性的教法;广泛的教法是指解释菩萨道之不同次第的教法(五道、十地等)。甚深的教法包含在《三摩地王经》(The King of Concentrations Sutra) 和《大方广佛华严经》(The Great Compendium Sutra)等经典之中。广泛的教法包含在《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及其他经典之中。其他的论著则以让佛法追随者容易了解的方式,来阐释佛陀话语的智慧涵义。你应该从一个具格的上师那里,听闻这些教法。

  然而,仅仅听闻教法是不够的——即使连牲畜也能够听闻佛法被教导的音声。第二个面向或次第,是去发展藉由思考教义而生起的智慧。思考你已经听闻的教法,提取其中的精义,如此一来,教法不只是停留在智识的层次。对佛法的意义生起信心是重要的,你也要确定已经正确地了解佛法的意义。不论要从事什么样的修行,你都必须非常仔细地思量。在上师的协助之下,厘清所有疑虑和犹豫。尤其,你要清楚地记得上师告诉你可能生起的所有障碍,以及你在修道上可能产生的越轨偏差。然后,当你准备把教法付诸实修的时候,你就会像展开一段旅途,而你具备完整的知识以面对所有可能的不同情况,并拥有一切所需的金钱来负担所有路上的花费。

  一些教法所解释的意义属于暂时的、方便的或世俗谛的;另一些教法所解释的意义则直截了当、确定,或属于胜义谛的。在这两者之中,究竟的意义比较重要。因此,你应当努力认识究竟的意义,并加以熟悉。你愈去闻、思佛陀的话语和伏藏教法80,你就会更加了解教法的意义,对其更有信心和把握。黄金被提炼的时候,要一再重复融化和汲取纯金的提炼过程。同样的,透过一再地思考教法的意义来提升你的了解,你将对教法的究竟意义生起清晰的信心。

  80.伏藏是莲师为了后世众生所封藏的甚深教法,并且根据莲师的预示,在适当的时间下,由成就者,也就是伏藏师或“德童”(terton)取出。

  闻和思将斩断比较粗重的误解。但唯有透过禅修,把由禅修所生起的究竟智慧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才一能够消除较细微的误解。为了引生究竟智慧,你要前往一个僻静之处,尽可能地禅修,修持止与观来了悟空性,也就是一切现象之究竟本质。这就是由禅修所生起的智慧。认清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即是认清所有教法的究竟意义。

  透过对空性的理解,你将了解,你和他人之间没有差别。你将离于我执,慈悲将自然而然地生起,你将毫不造作地利益众生。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是为了利他而奉献生命等大菩萨的行为,对你来说都不困难。你将能够在许多劫之中,毫不费力地从事利他的行为。在了悟空性的基础上,每一件事情都毫不费力地发生。这个时候,布施、忍辱等所有其他的波罗密,都配称得上是波罗密,因为它们已经完全超越了迷妄。对于一个了悟空性的菩萨而言,要去解脱的众生的数量和解脱一切众生所需的时间,既不会让他们产生气馁沮丧的感受,也不会让他们生起骄慢。一种遍摄的慈悲在你的证悟心中自在地生起;这种慈悲离于所有主客之概念。了悟自我和他人是平等的,你保持如本初虚空那般不变不移。

  源自经验而对空性产生彻底的了解,是对治相信有个我、有个真实存在的自我之唯一解药。一旦你了悟空性,你对这样一个自我的所有执着,都将消失无踪。对空性的了悟将如同明亮灿烂的太阳从天空升起那般闪耀,把黑暗转化成为光亮。

  起先,你必须藉由深刻且仔细地思考上师的口诀教导,来获得对空性的了解,直到你真正地认识空性为止。在你最初认识空性的时候,你的空性觉受并不稳定。为了使其稳固,你要融合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试着不要倒退落入凡俗的迷妄,而要在所有的日常活动之中,保持空性的见地。如此一来,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将相辅相成。最后,你可能会达到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没有分别的境界;到了那个时候,你将不再远离空性。此即所谓的证得大平等舍。在这种大平等舍之中,对一切有情众生的慈悲将自然而然地生起——因为你愈了悟空性,妨碍慈悲生起的障碍就愈少。如此一来,你就会拥有一种天生自然的能力,能够毫不费力地利益他人,如同在一百个盲人之中,其中一个盲人恢复了视力,能够带领所有其他盲人。

  若未了悟空性,慈悲是有限而狭窄的,如《瑜伽师地论》81所解释的,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和无量舍有三个相继的层次。我们先从慈心开始,首先,无量慈是以有情众生为焦点。你要记得,一切有情众生都曾经是你的父母,你希望他们都拥有快乐。这种形式的慈是每一个人(从凡夫俗子到菩萨)所共有的。

  81.《瑜伽师地论》(Bodhisattva-bhumi, The Levels of the Bodhisattvas,藏文byang sa),是第四世纪印度伟大的大师无著的著作。参见参考书目。

  在第二个阶段,无量慈以现象(诸法)做为对象。修行者认识到,在胜义谛之中,没有什么事物具有任何真实的存在,但他们仍然希望在世俗谛如梦如幻的实相之中,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快乐。寻常人不明白这种慈心,但对根基乘的修行者(声闻佛和缘觉佛)和大乘的修行者(菩萨)而言,这种慈心是共通共有的。

  第三种、也是最高层次的慈心,则没有所依所指的对象,超越任何客体(受者)的概念。从禅修的开端,修行者明白空性是自我和他人的本质,如天空般离于所有戏论。这种缺乏实体存在、无所不在、栩栩如生、不断散放出慈心的本质,是明晰而自然的。在本质上,这种慈心离于所有的概念,没有任何目标。它超越做者、受者和行为本身的三种概念。这种慈心只见于大乘佛教之中。

  这三种相继的层次也适用于无量悲、无量喜和无量舍。

  刚开始,智慧波罗密的修持应该要依照次第来完成。首先,把你的修行分成数座;在座上修法期间,你观修空性。在座下修法期间,你研习中观的哲学体系,来增进你对空性见(the view of emptiness)的了解,直到你对它有把握为止。中观的见解能够使你了解世俗和胜义二谛,了解一切现象如何透过因与缘的结合而生起,有助于认识胜义谛。

  当你的修持比较稳定时,你就不再需要刻意去观修空性;它将融入成为你理解的一部分。你将达到这样的境界:看清空性和慈悲、空性和现象、胜义谛和世俗谛本来是一体的,而不是像山羊的两只角那样是两个分别的实体。你空性的见地愈广大,对现象能够随着因果业报法则而有无穷展现的理解就愈清晰。而菩萨即是从无别于慈悲的空性中显现。

  这是大乘和密咒乘、中观、大手印和大圆满等所有不同教法的究竟果实。这些教法最重要的要点是去透过自身的觉受来获得对教法的了悟,如果光是嘴巴说说是没有多大用处。简单而直接地说,在你的心相续之中发展圆满智慧(般若智慧),乃是菩萨的实际修行。

  II.修学经典所教导的四指示82

  82.四指示源自《胜菩提心增益经》(Sutra Which Encourages Noble Superior),是佛陀传授给弥勒及其他人关于菩萨行为的教法,是《宝积经》(Ratnakuta)的一部分。

  A.检视自身的缺失,加以弃绝

  B.不谈论菩萨的过失

  C.不执着功德主的财产

  D.不说尖酸刻薄的话

  A.检视自己的缺失,加以弃绝

  31

  若不检视自己的过失,

  虽然表面上是修行者,

  但行为可能违背佛法,

  因此,不断检视自己的过失,

  加以弃绝,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般来说,不论你做什么、说什么或想什么,都是你相信自己和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展现。只要你的行为是以这种谬误的前提为基础,你的行为只会是迷妄的,而且充满了负面的情绪。但是,当你追随一个上师,你就能够学习在从事每一件事情的时候,身、语、意都依止佛法。

  在智识上,你或许能够分辨是非对错,分辨真实与迷妄。但除非你时时刻刻把这种知识用于实修,否则无法获得解脱。你必须掌控狂野的心——没有人能够替你做到这一点。除了你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你什么时候落入迷妄,什么时候离于迷妄。而掌控你的心的唯一方法,即是不断地去检视心,仿佛你在使用一面镜子。如同一面镜子能够让你检查脸是否肮脏,看看污垢在哪里,不断处于当下,检视你的心,也能够让你看清念头、语言和行为是否符合佛法。

  找出自己的缺点,但绝不要挑他人的短处。嘉瑟•东美说:

  尽管没有丝毫的学问或道德,你自负地摆出一副你是一个良好修行者的模样。你忽略自己一箩筐的过失,却挑出其他人最微不足道的缺点。你完全以自己的野心为发心,宣扬自己是如何地照顾他人。你假装在修持佛法,你唯一要达成的是凡俗的自夸。任何一个像你这样没有在一开始就去检查自身行为的人,只会欺骗自己。

  如西藏俗话所说的:“发心向法,修行却走入罪恶。”

  每当你生起或从事有害的或错误的念头和行为时,去认清这个念头或行为是重要的。一旦窃贼被指认出来,人们就能够逮捕这个窃贼。同样的,一旦你指认出负面的念头和行为,它们将无力继续下去。一旦负面情绪生起,用观照去袭击它们。每当正面的念头生起,用先前所陈述的三善法来强化它们。

  修持佛法的唯一方式,即是把教法融入你的心。如果不去检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你就不会知道自己的学识、自制、知足、谦逊或其他正面的品质有多么缺乏。对自己明显的缺失视而不见,你或许会开始相信自己是一个修行者,甚至让其他人相信你是一个修行者——事实上,这完全是表面的矫饰,装腔作势地自夸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这是一个主要的缺失。

  冈波巴说:

  精通佛法,却不避免错误,

  乃是修行者一个隐含的过失。

  持有甚深的教导,却不转化自己,

  乃是修行者一个隐含的过失。

  巧妙地称赞自己,巧妙地毁谤他人,

  乃是修行者一个隐含的过失。

  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唯有时时刻刻保持观照,才能够让你免于落入这样的危险。时时保持什么应该从事,什么应该避免的觉察,如同你行走于危险的山道,要时时小心谨慎地走在正确的路径之上。

  在行菩提心的戒律之中,你要训练自己避免四种基本的堕落。第一种堕落是,出于对财富或名望的贪欲,而去赞美自己,毁谤他人。第二种堕落是,出于贪婪吝啬,而不竭尽所能地去布施那些穷困和痛苦的人,或当你有能力去传授佛法时,却不把佛法布施给那些值得领受佛法的人。第三种堕落是,出于敌意和嗔恨,而去用言语辱骂他人,或更严重的是用肢体暴力去虐待他人,或对那些犯了错却洗心革面、寻求宽恕的人心怀怨恨。第四种堕落是,出于无明,而去批评和排斥大乘教法。

  更广泛地说,避免为了获得财富、名声、地位或满足,而去从事有害的或毫无意义的行为,因为从这样的行为之中,你只会获得痛苦。从事符合佛法的行为,因为它们将使你趋近解脱,远离迷妄。为了区别善行和恶行,时时保持觉察是重要的。

  除了要辨别是非对错之外,你的智力和官能也要保持警觉机灵,去确定你应用正确的对治解药,而不只是继续因循坏习惯和习气。举例来说,生气时,你需要修持忍辱来对治愤怒。愚痴迷惑时,对治的解药是去对轮回产生清晰的了解,并下定决心脱离轮回。贪恋某一件事物时,你应该透过更深入的分析思考来处理贪欲;你应该如此思惟:不论你贪恋的是什么,真的一点也不值得拥有。

  转化心的能力,将自然而然地让你拥有能力去帮助他人的心。时时保持警戒、观照与觉察,观察心的状态,如此你就能够纠正、提升自己,此即菩萨的真正修行。

  B.不谈论菩萨的过失

  32

  如果我受到负面情绪的驱使,

  而论说其他菩萨的过失,

  我将堕落沉沦。

  因此,不去谈论任何进入大乘之人的过错,

  乃是菩萨的修行。

  你不但可以把所有其他的修行者视为亲戚,在许多方面,一切有情众生也都是你的亲戚。所有的众生在某一个生世,都一定曾是你的父母。再者,一切有情众生都拥有相同的究竟本质,也就是佛性或如来藏。话说:

  佛性存在于一切众生之中:

  没有任何一个众生不具佛性。

  如同冈波巴在《解脱庄严宝论》(The Precious Ornament of Liberation)开头所解释的,众生具有佛性的这个事实,乃是一个基础;这个基础给予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因此,毁谤任何一个众生是不当的。相反的,我们应该敬重每一个众生。如同佛陀所说的:“一个凡夫俗子无法够去评价另一个凡夫俗子,只有一个佛能够评价一个凡夫俗子。”

  更重要的是,对于皈依三宝、对佛法(例如“所有合和的事物是无常,所有染污的事物是痛苦,所有现象没有本俱之存在,超越痛苦的是寂静。”83等教导)具有信心而走上佛法道路的师兄弟姊妹,都不要批评。

  83.这些话是“佛陀教法之四法印”(Four Seals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

  那些进入大乘佛教的人,与我们的关系更密切。我们应该像一个转轮圣王的一千个王子和公主一般,从不仇视或轻蔑彼此。相反的,我们赞扬称颂彼此的美德和功德。用大慈和坦诚开放来对待彼此。最重要的是,不要去找寻彼此的过错。一旦你开始去寻找其他人的缺点,你将会在每一个人身上,在每一个地方看到缺点。对所有人宣扬某一个人的过失,你将使自己激动发怒,同时伤害了对方——这么做只会是错误的。僧伽护持教法,因此僧伽的成员必须和谐共处,戒律必须圆满。培养信心和净观。敬重僧伽(所有受了出家戒和进入佛法的人)乃是皈依戒的一个誓戒。你要视佛门中的所有兄弟姊妹没有任何过失和缺点。

  尤其,恶意批评佛法的其他传统,是促使整个佛法衰微败坏的主要原因。要把所有的传统(派别)和见解视为佛陀教法的真实展现。并且不相互抵触。如班禅洛桑•耶喜84所说的:

  84.洛桑•耶喜(Lobsang Yeshe,1663-1737),第五班禅喇嘛(持有这个头衔的第二位)。

  各种不同的教义观点,

  皆是胜者之教法。

  与其透过由宗派主义的恶魔

  燃起仇恨的炽焰来看事物,

  藉由净观的明灿宝石的光芒,

  不是能够看得更清晰吗!

  你对世界的不净观,可以轻易地歪曲你对菩萨的行为的看法。事实上,你从菩萨身上看到的任何缺点和过失,仅仅是你自身瑕疵的缘故,如同在一个患有黄疸的人眼中,白色的海螺看起来是黄色的。因此,每当你认为看到菩萨的行为或思想有所缺失时,提醒自己,这个缺失只不过是你自己扭曲的觉知,事实上,菩萨没有任何缺陷。

  你应该明白,证悟者、上师和菩萨的每一个行为都有深刻的意义;这个意义反映了他们利益众生的发心。当他们化现为无数种身相来帮助众生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误以为菩萨是凡夫俗子。他们或许看起来像是一个从事俗务的寻常人;甚至可能化现为野兽、鸟禽或犬只。曾经也有许多菩萨化现为乞丐,或地位低下、长相粗俗、从事不当的职业、缺乏良善品质的人。帝洛巴杀鱼,撒拉哈(Saraha)是制箭工匠,夏瓦里巴(Shavaripa)是猎人。因此,你遇见的任何一个人,事实上都可能是一个圆满的菩萨,而他有着普通平常的外貌,甚或有着令人作呕的外貌。因此,你应该敬重一切有情众生,视他们为上师。

  当你听闻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世的事迹,你就能够了解,每一次他以不同的方式显现,都是他要利益众生、无量的菩萨事业的展现。菩萨离于所有自私自利的发心,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善巧方便的展现。则同一滴落入尘土的水银,仍然一尘不染,纯洁无瑕,菩萨在这个世界显现,却没有受到世界的染污。

  去认识菩萨圆满无瑕的良善,怀着信心去把每一件事物视为清净的,能够确保你的佛法修行不会从根处腐烂。信心开启了教法的大门。在七圣财85之中,信心是最崇高的。怀着全然的信心和虔诚,视上师为真正的佛,把他的所作所为视为圆满智慧的展现。

  85.七圣财(seven noble qualities or riches)分别是:信心(fath)、戒律(discipline)、精进(conscientiousness)、谦逊(modesty)、学识(learning)、布施(generosity)、智慧(wisdom)。

  你的行为举止应该和你的上师、法友协调一致。你要和他人打成一片,确定你的存在不会带来压迫或拘束——如同一条舒适的皮带,可以时时穿戴,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进入所有的情况之中,不制造任何麻烦和困难——如同盐巴立即溶入水中。从上师那里领受教法和指引,而不替上师制造任何不便;和法友相处时,完全不要让他们感到困扰——如同在莲花湖上的天鹅,宁静地滑过水面,而不扰动湖水,在莲花之间穿梭,却没有混乱花朵精细的排列。

  让你的觉知保持清净,把一切显现的事物视为无限清净。如此,每一件事物都将激励你去修持佛法,每一件事物都将是教法的实例。密勒日巴说:

  周遭世界是所有书籍之首——

  我不需要去读一本白纸黑字的书。

  就金刚乘而言,信心和净观是修行的两大根本。如果你尚未拥有信心和净观,那么努力去生起信心和净观。如果你已经生起信心和净观,那么不断努力去使其增长。一旦你的行为或思想违背信心和净观时,要有所觉察,并立刻忏悔,加以对治。矫正自己的缺失,而不要去张扬他人的缺失。这么做有助于保持三昧耶的清净,维持僧伽之间的和谐,并大大地护持教法。

  从金刚乘的上师那里领受了灌顶之后,你必须和与你进入同一个坛城的金刚兄弟姊妹和睦相处,直到你们全都获致证悟为止,如同一盏油灯的灯芯和火焰一起燃亮,直到灯芯和火焰都燃尽为止。毁坏或动摇三昧耶——你和其他弟子之间的神圣连结,将障蔽你的修行觉受和了悟,阻碍你获得所有凡俗的成就,尤其是证悟的无上成就。而对治的解药,即是去看清万事万物的本然清净。这是菩萨的真正修行。

  C.不执着功德主的财产。

  33

  供养和敬重可能会带来争执,

  使闻、思、修衰微,

  因此,避免执着于朋友、施主之家,

  乃是菩萨的修行。

  把所有的努力投注于今生的事务之上,毫无疑问地,你将获得巨大的财富,积聚大量的黄金,登上名望权势的顶峰。然而,即使在那个时候,你可能还是会怨恨那些比你更富裕、更有影响力的人;你会蔑视那些被你抛在身后、社会地位比你低下的人;面对你的同僚,你感到竞争和忌妒,等待任何可以超越他们的机会。连乞丐看到其他乞丐化到缘,都会妒火中烧。

  人们让自己落入连吃饭或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的田地。你是如此全神贯注于达成凡俗的目标,而变得像蚂蚁一般忙碌,不断早出晚归——如同达波伟大的医师冈波巴所说:“以星辰为帽,以白霜为靴。”

  然而,从事所有这些永无止境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你变成一个随时可以馅媚奉承、虚假伪善的人,如同一个可悲的乞丐,为了一点剩菜残羹而准备面对凶猛看门狗的啃咬。寂天大师说:

  我是那个努力求取自由的人,

  我必不能受到财富和名誉的束缚。

  密勒日巴也说:

  雷,尽管爆发巨大声响,却是空虚的音声;

  彩虹,尽管色彩绚丽夺目,却逐渐消散;

  这个世界看似迷人,却是一场梦;

  感官的欢悦尽管美妙,却带来不幸与祸害。

  彻底放弃所有世俗的活动。满足于你所拥有的事物,以及每天所发生的事情。如此一来,你将自然而然地明白一切。嘉瑟·东美说:

  满足于你所拥有的事物,

  乃是究竟之财富;

  不贪恋或执着于任何事物,

  乃是究竟之安乐。

  修持佛法时,刚开始你可能会遭遇困难。但是后来,这些痛苦将被巨大的快乐和宁静取代。但如果你从事以俗的活动,结果只会是相反的。刚开始,世俗的活动似乎带来快乐,但是后来,它们堕落恶化成为痛苦——此乃世俗活动的本质。就此而言,不断做正确的选择,乃是菩萨的修行。

  D.不说尖酸刻薄的话。

  34

  尖刻的话语扰动他人的心,

  毁坏自己的菩萨修行。

  因此,放弃让他人感到不悦的粗暴言词,

  乃是菩萨的修行。

  现在,你已经生起为其他人而获致证悟的想法。因此从现在升始,你应该不说伤害他人的话语——伤害他人的感情,注定会引发嗔怒的话语。相反的,你应该只说鼓励他人的仁慈语、温柔语。

  蹂躏世界的战争,大多起于尖刻的话语。争执、怨恨和永无止境的仇恨,全都是因为缺乏宽容和忍辱而产生。

  如同龙树在《致亲友书》(Letter to a Friend)中所说,人们所说的话有三种;佛陀把这三种话语形容为蜂蜜、花朵和粪便。有益的、令人欢喜的话语如同蜂蜜。诚恳真实的话语如同花朵。但是充满暴力、有害的话语和谎言则如同粪便,必须抛弃。

  卡拉·贡秋说:

  停止放射尖刻言词的毒箭,

  放弃本性邪恶的侵犯行为。

  如果你让刻薄的言词从嘴巴吐出,不但会烦扰他人的心,也会烦扰自己的心。在这样的时刻,菩萨道丧失了。那些四处宣扬他人弱点的人,或毁谤上师及其他修行传承的人,等于是在为自己累积大量的恶业。

  相反的,菩萨用语言带领人们走上解脱道。起先,他或她会说一些令人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和故事,来开启他们的心,然后逐渐地、善巧地介绍佛法的意义。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能力和接受度来教导众生。对于拥有较少能力的众生,佛陀教导以根基乘的教法,强调放弃今生俗务的必要,并且离开家园,做一个无家可归86、居住在僻静处的人。对于有较大能力的众生,佛陀教导以大乘甚深广泛的教法,解释如何布施、持戒、忍辱,如何从放弃所有俗务做为起始,依止一个上师的指引,在僻静的闭关处专一地修持他的教导。佛陀教导他们如何透过思量世间八法87的徒劳无益来维持他们的决心,以及如何透过生起真正的利他发心,所做所想都以利益他人为目标,来使修行与菩提心相互交融。

  86.在经典之中,“离开家园,做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这句话用来表达舍弃在家的生活,受戒成为比丘或比丘尼。

  87.世间八法是指苦、乐、利、衰、称、讥、毁、誉。

  III.修学如何戒除负面情绪

  35

  当情绪变成串习,

  很难用对治来戒除。

  因此,怀着观照和警觉,

  紧握着对治的武器,

  在执着及其他负面情绪生起的刹那加以摧毁,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不论你正在从事什么样的修行,它必须是一个有效的解药,来对治你的负面情绪,以及你认为事物真实存在的信念。

  任何情绪在最初都只是一个微小的念头或感受,然后变得愈来愈强大。如果你能够在念头初生的刹那,即加以认清,很容易让念头消退平息。在那个阶段被认识出来的情绪,如同晴朗天空中的一小片云朵,不会带来任何雨水。

  另一方面,加果你没有觉察到这样的念头,让它们扩张增生,那么很快地,它们将会一个接着一个、迅速成为一连串的念头和感受。你将发现自己愈来愈难以破除那强大的情绪,也很难去阻止这个情绪可能引生出来的负面行为。如同《大乘庄严经论》所告诫的:

  情绪摧毁自己、摧毁他人,也摧毁戒律。

  在《入菩萨行论》中,寂天大师把负面情绪比喻为必须被击退的敌人。但是他指出,负面情绪不像一般人类的敌人,它们没有任何可以撤退的处所。你只要认清负面情绪的本质,就能加以根除:

  悲惨的烦恼,被智慧之眼击溃!

  在对抗情绪时,如果你失去警戒,即使只是失去片刻,都要立刻恢复警觉,如同一个在交战中的剑客,必须立刻拾起从手中滑落的剑。在情绪生起的刹那,你应该要有使用对治解药的念头。如果佛法不能阻止你放任负面情绪,佛法还有什么用处?如同种敦巴所说:

  任何能够对治情绪的,即是佛法;

  任何不能对治情绪的,即不是佛法。

  事实上,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如果你被一枝毒箭射中,你会让箭插在肌肉中,还是立刻把箭拔出,让血液从伤口流出来?

  寂天大师也说:

  心的大象流浪徘徊,

  将使我们沉沦至最深地狱的痛苦,

  世间的野兽尽管狂野,

  却不会为我们带来如此的灾难。

  但是,如果心的大象被观照之绳系缚,

  所有的恐惧将自行消失,

  所有的善德将唾手可得。

  当耶喜·措嘉(Yeshe Tsogyal)问莲师:“谁是最糟糕的敌人?”莲师回答:“障蔽的情绪。”

  嘉瑟• 东美做出结论:

  在两座修法期间,

  训练自己控制三毒的念头。

  这个训练不可或缺,

  直到一切念头和现象生起为法身为止。

  嘛呢巴,记住,只要你有需要,

  就运用这个训练,

  绝对不要放任迷妄的念头88。

  88.嘛呢巴(Mani-reciter)是指持诵嘛呢的人,也就是持诵观世音六字明咒的人。在此,“嘛呢巴”是用来称呼佛法修行者的一种充满感情的辞汇。

  因此你要时时保持警觉,观察心的活动。想一想,从过去的无数生世以来,你可曾不受迷妄和负面情绪的控制?受到迷妄和负面情绪控制的结果是,你必须一再地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尽管如此,你仍然执着轮回,仿佛轮回是一个快乐的处所。你把短暂无常的事物视为永久。你疯狂地积聚你将永远无法持有的财产,永不满足。可以肯定的是,此时此刻是你开始观察你的心的最佳时机。

  立刻觉察在心中生起的每一件事物,仿佛你在观察镜中的脸庞。把情绪视为敌人。这些敌人已经毁了你过去的生世,如果你没有在它们出现的时候,立刻斩草除根,它们也将毁了你的来世。没有一个情绪是无法根除的,因为情绪只不过是念头,而念头如同在虚空飘移的风,念头空无一物。

  然而,如同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会发现他的忧虑和困难增加了,当你立下要从轮回解脱的雄心壮志,你也会发现,念头和串习似乎比以前更强人,数量也更多。如果你立刻受到它们的控制,你的修行将被打断。你的修行或许会停滞,停滞到最后你变得像一个老隐士,只对赚钱感兴趣。或者你会走上智识的道途,永无止境地求取更多的知识。但如果你能够透过修持止与观来降服狂野的情绪,必定能够在修道上稳定前进。

  心散乱时,你甚至不会注意到自己被蚊子叮咬。心平静时,你会立刻感觉到蚊子的叮咬。同样的,心需要放松安静下来,才能够觉察到心之空性。为了这个缘故,我们要修止。而透过这样的修行,即使是一个拥有强烈情绪的人,也将逐渐获得自我控制和内在的宁静。心达到放松专注的稳定状态时,串习会自行消失,利他和慈悲将自然而然地形成、扩展。最后,你将在究竟本质的不息之流中,达到自在的状态。

  为什么所有众生在轮回中流浪?如同月称所说:

  众生先想到“我”,然后执着于自我;

  众生想到“我的”,然后执着于事物。

  因此,众生像水车上的吊桶般无助地转动,

  出于慈悲,我向这些众生顶礼89。

  89.这个著名的引言来自月称的《入中论》(Madhyamaka-avatra),从应成中观派的观点详细说明了龙树的中观哲学。

  佛性存在于所有人的心中,我们却没有认识到它的存在;相反的,我们误把透过佛性自然展现的力量所生起的事物(宇宙及其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中各种身相的众生,以及八识)视为是外界的、与我们自身分离的事物。这种二元分立的认知导致了自我与他人的分别,并且从中生起了这样的串习:我们都必须珍爱自己,重视自己远胜过重视他人。无明,以及相信有一个“我”的错误信念,乃是这一切的根源。如果你相信有一个自我的错误信念消失了,“他人”的概念也会消失。你将了悟自我和他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

  把每一件事物区分为自己和他人,是执着与嗔恨这整出戏码开始上演的方式。“他人”的想法只在有“自我”这个想法时,才会产生。没有“我”的想法,“他人”的想法如何能够生起?当你认清“我”的空性时,你也认清了“他人”的空性。当无明消失,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分别也消失了。你不再把人们看待为必须征服的敌人,并且把朋友和亲戚视为如梦般的幻象。

  念头生起时,要觉察念头所包含的负面串习,并且应用适当的对治解药。举例来说,如果你想到某一个人,并生起这个人是“敌人”的想法,那么切勿让嗔恨生起。相反的,你要对这个人生起大慈,仿佛他是你最亲爱的朋友。如果执着生起,你要把这个人视为幻象,并且记得,任何聚合的事物注定要分离。当执着平息消失之后,你将不会为来世积聚串习或业的种子。把无量有情众生区分为朋友和敌人,只会使你的心超载。相反的,你要简化每一件事物,把每一个人视为你仁慈的父母。

  只有一个全知的佛知道,你在多久以前落入轮回的迷妄之中;在轮回的迷妄之中,你已经度过了无可计数的生世。一切有情众生必定曾是你某一个生世的父母。了解这一点,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深刻的、无分别的慈心。

  IV.修学用观照和警觉来利他

  36

  简而言之,不论身在何处,不论所作所为,

  时时保持观照和警觉,

  自问:“我的心的状态是什么?”

  并去利益他人,

  乃是菩萨的修行。

  每一天,你要去检查你应用教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你多常能够控制你的心,以及你有多少次落入负面情绪的控制。如此检视你的进展,将有助于减少你对今生俗务的执着,增长对教法的信心。

  现在,你知道真正的道路位于何处。只要你做正确的选择,不把无价的珍宝误以为是寻常的石头,这条道路一定会带领你通往证悟。此时此刻,你没有身体的疾病和心理的痛苦折磨,是修持佛法的良机。

  我们所谓的法(Dharma)是什么意义?在藏文之中,法(音译“却”,cho) 意指修补所有的缺失,带来所有正面良善的品质。在梵文之中,“法”(Dharma)意指“去持有”,即一旦你和佛法结缘,它一定会让你脱出轮回的深渊,带领你通往证悟——如同一条鱼一旦上了钩,肯定不会再水里停留太久。这个缘不是一个普通的缘,而是甚深的缘。

  在此,我们要替《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做一个总结。总而言之,《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的精髓在于,不论你用身、语、意从事什么样的行为,从事什么样的佛法修行,你都应该要以利益无量有情众生为发心。如果你的发心是出于纯粹的利他,没有任何的自我执着,圆满将自然而然地生起。

  这种清净的、利他的发心(菩提心)生起的方式,类似犁土,使土地肥沃富饶来栽种作物。首先,你需要有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获致证悟的发心。而把《菩萨的三十七种修行之道》付诸实修,将使这种发心臻至圆满成熟。目前,要真正地帮助他人可能超过你的能力范围,但你应该时时把这个目标放在心中。如同朗里•塘巴所说的:

  在大乘之中,除了利益众生之外无他。

  因此,不要让你协助他人的盔甲变得太小。

  菩萨修行的本质与精髓在于超越我执,彻底奉献自己来服务他人。此一修行是以你的心为基础,而不是以外显的行为为基础。因此,真正的布施是了无执着;真正的持戒是了无贪欲;真正的忍辱是了无嗔恨。菩萨甚至能够布施他们的王国、生命或配偶子女,乃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丝毫的贫乏感或需求感,并且准备毫无条件地圆满他人的需求。其他人如何看待你的行为并不重要,你需要的是一个清净的心。举例来说,嘴上说着甜言蜜语,但没有帮助他人的发心,那么甜言蜜语是毫无意义的。即使是鸟类也能够唱出悦耳的歌曲。如老虎这般的野兽对幼虎表现出慈爱,但那是一种掺杂了执着、有分别的慈爱。那种慈爱不扩及到一切有情众生。菩萨对一切有情众生表现出无分别的慈爱。

  你或许传授佛法给成千上万个弟子,从事数千种修行和善行,但如果我执仍然在你的心中根深蒂固,你的事业将永远不会是一个菩萨的事业。为了做一个菩萨,实现一个菩萨的事业,你必须从内在把自私自利连根拔除,不留痕迹。

  从外表看来,印度伟大的悉昙(解脱者,siddhas)大多看起来像是不起眼的乞丐。他们的人生没有充满宏伟眩目的善行。但是在内在,他们已经了悟空性,他们的心时时刻刻对一切有情众生充满慈悲。在西藏,密勒日巴也是如此。他从来没有为了让每一个人看到,而去行大供养或从事许多善行。但由于他完全放弃了我执,了悟了空性,因此在印度和西藏所有证悟的瑜伽士之中,密勒日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位,并且使世界各地无数众生的心转向佛法。

  如果无法掌控自己的心,那么即使已经研习众多经典,遇见众多上师,对你也没有真正的帮助。你冒着成为像比丘善星那样的风险;比丘善星非常博学多闻,但是他最后却挑剔佛陀的过失90。

  90.比丘善星(Good Star)亲近佛陀很长一段时间,记忆了十二支教法。但他的骄慢和忌妒使他告诉人们,除了佛陀头顶上的光环之外,他和佛陀之间没有分别。他决定不再听闻佛陀的教法。结果,他投生成为一个饿鬼,总是在佛陀传法、并且背向着他的时候接近佛陀。

  慈悲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在西藏拉萨,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喇嘛每天使用纯金的美丽器皿,供养水食子给饿鬼。有一天,他行供养的时间晚了,一些饿鬼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们催促他赶紧供养。喇嘛问他们为什么如此着急。那些饿鬼回答,他们想要去领受卡拉•贡秋的水食子供养,因为他的供养比任何其他的供养更令他们感到满足。他们担心,如果错过了卡拉•贡秋的供养,他们将会挨饿。

  那位喇嘛想要更加了解松拉•贡秋而加以查问。他发现,卡拉•贡秋是居住在苍卡拉91一处洞穴的谦卑隐士。当卡拉•贡秋供养水食子的时候,他使用半个核桃壳做为容器,放几粒谷子在其中。而供养的水则来自他的慈悲之泪。因为他悲心无限,因此西藏所有的饿鬼都前来领受他的供养。

  91.苍卡拉(Tsang Karak),地名,位于西藏中部、从拉萨通往尼摩(Nyemo)的途中。

  一切取决于你的发心。因此,你要时时刻刻检视你的态度和发心。如巴楚仁波切所说,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快乐,但是为他人带来快乐,乃是获得圆满安乐的真实之道。

  V.回向功德来达到圆满证悟

  37

  为了解除无量众生的痛苦,

  透过离于三种概念的智慧,

  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使其远离痛苦,

  愿其获致证悟,

  乃是菩萨的修行。

  教法分为三个部分:初善,生起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中善,离于所有的概念和执着;以及后善,即回向所有功德来获致证悟。回向确保了修行,增长了修行的利益和结果,如《宝积经》(Ratnakuta Sutra)所说:

  一切现象皆起于因缘,

  因此我们的愿望也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取决于我们立下的愿望,

  我们将获得相对应的结果。

  正确的回向是把身、语、意的善行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愿他们获致证悟。而你回向的对象,要从曾经伤害你、为你制造障碍的众生开始。

  如果你把从事一个修行或一个善行的功德与一切有情众生分享,那这个功德将永久持续,直到你证悟为止。如同你把一滴水放进海洋,只要海洋继续存在,那滴水将永不枯竭。如果你不分享功德,功德将如同把一滴水倒在滚烫的石头上——立刻蒸发。或者它像一粒种子,结了一次果就凋萎了。如果你没用真正的回向来确保功德,不论你从事了多么广大的供养和善行,它们的结果只会是短暂的,很容易受到嗔恨、骄慢、忌妒等负面情绪的摧毁。

  同样重要的是,你要把功德回向给一个正确的目标,而不只是回向给今生微小而不重要的成就,例如财富、健康、成功和影响力。你真正的目标应该是为了其他众生而获得全然的无上证悟。

  用最好的方式来回向功德(完全离于做者、受者和所做之行为等三种概念的方式),只有已经完全了悟空性的人才可能做到。那么,我们这些凡庸的众生应该如何回向功德?如我们这般无能的人如何从事如此圆满的回向?我们可以遵循已经有了那种了悟的人的脚步,来从事回向。普贤王如来成就了如海洋般无量无边的菩萨愿望;文殊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则成就了菩萨如海洋般无量无边的利生事业。你回向功德时,想象你仿效这些伟大菩萨回向功德的方式,念诵了悟万事万物之究竟空性的佛陀或佛陀的追随者所说的圆满偈颂。此举会使你的祈愿更加强大而有效。你可以念诵《普贤菩萨行愿赞》,或撷取其中的偈颂,例如:

  如同无畏的文殊师利和普贤王如来回向功德

  来证得全知,

  我仿效他们,训练自己,

  圆满地回向这些善行。

  或使用喇嘛•米滂所说的祈愿文92:

  透过从善逝的证悟心生起的全知、

  慈爱和祈愿的力量,

  愿我们所有人了悟上师智慧之奇妙转化。

  92.喇嘛•米滂(Kunkhyen Lama Mipham),也就是米滂•蒋扬•嘉措(Mipham Jamyang Gyatso)或蒋佩•耶派•多杰(Jampel Gyepal Dorje),1846-1912,文殊菩萨的化身、一个成就者,以及现在宁玛派最伟大的学者。

  或使用:

  透过证得佛之三身的加持,

  透过法性(Dharmata,现象之真实本性)

  不变真谛的加持,

  透过所有僧伽发心的加持,

  愿我在回向的同时所发下的愿望,

  于未来实现。

  又有:

  当一切有情众生被无常击中,

  渡至来生的时候,

  愿我带领一切有情众生,

  以及所有与我结下善缘或恶缘的众生。

  愿我能引导他们,

  愿我斩断他们的痛苦之流,

  愿我载送他们渡过四河93,

  愿他们迅速获得无上证悟!

  93.四条痛苦的河流分别是生、老、病、死;众生,尤其是人道的众生,无助地被这四条痛苦的河流带着走。

  又有:

  在我们所有的生世之中,

  愿我们和圆满的上师永不分离,

  愿我们善用佛法的一切殊胜利益,

  圆满修道和十地的功德,

  愿我迅速证得金刚持的果位。

  不带骄慢或悔恨所从事、并加以正确回向的行为,具有一种畅通无阻的能力,能够使我们迅速地朝着证悟的方向前进。

 

 
 
 
前五篇文章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结颂 1.此法本撰写的方式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2.这些修行法门的无谬本质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3.请求宽恕的谦卑祈愿文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4.回向撰写这本著作的功德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5.跋

 

后五篇文章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第二,中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净界法师:有这五种的交待,就能够证明《本经》的真实性!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第一,下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第二部 正行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 第七,皈依,佛教教法的入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