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邹相美文:烦恼即菩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邹相美文:烦恼即菩提

 

  在《佛光大辞典》里,这样解释“烦恼即菩提”:“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即是说,烦恼与菩提相辅相成,因果相续。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般若品》中云:“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维摩诘经》云:“一切烦恼皆是如来种”、“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诚如慈悲伟大的佛陀所言:“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皆能成佛,只因为“贪嗔痴慢疑”这“五毒”所扰,找不到自心,而沉迷于执迷不悟的境界。所以,“迷”与“悟”、“着境”与“离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证悟的标准。具体来说,即是对“烦恼”的应对方法,如果能化烦恼为动力,精进用功,菩提即现眼前;反之,为烦恼所束缚,困顿不堪,则无法获得菩提。

  人生是苦,人活于世上,难免会遭遇到各种烦恼。小的时候,我们期盼着赶快长大,这是成长的烦恼;上学了,我们要应对各式各样的考试,要面对性格不一的老师,还得想方设法让父母对自己放心、满意,这是学习的烦恼,或者说是求学的烦恼;等我们成年了,走出社会了,又面临着求职就业、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等烦恼,这可以称作是成年的烦恼。有的人,在年少时化解不了烦恼,忍受不了进学堂的枯燥与无聊,就辍学回家,混着过日子;有的人,在成年后排解不了各种烦恼,那些烦恼就成为他们的精神桎梏与枷锁,使得他们或情绪萎靡低落,或迁怒于世人,干出伤天害理之事。可见,烦恼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的,一旦解决不了烦恼,它就成了我们人生之中的绊脚石。

  有些人,却能化烦恼为前进的动力。我有一位朋友,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受了丧父之痛,他的父亲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出车祸身亡。当时,他的内心非常痛苦,还经常有小伙伴们取笑说他是“没爹的孤儿”,那种悲愤的感觉可想而知。但他经受了这些苦痛,发奋读书,年年捧回奖状,在高考的时候也考出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他们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等到上大学之后,因为高昂的学费,他的母亲根本无力承担。于是,他几次向学校申请勤工助学的机会,后来终于感动了校领导,让他在学校“绿荫报亭”当临时工。同时,他还和同学一起推销电话卡及学习和生活用品,给学校当清洁工,等等。因为他的努力,大学四年期间的生活费用没有让家里负担。而他最后两年的学费,也是在他工作之后补交上去的。再后来,他在恋爱中出现了问题,第一位女友嫌他家境条件不好,最终和他分手。在遭遇到失恋的伤痛之后,他并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很快获得了升迁机会,成为单位里的部门主管。到现在,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即将和女友步入结婚的殿堂。我这位朋友的经历,即是“烦恼即菩提”的明证。因为种种烦恼的滋生,他变得更加坚强,更具智慧。

  慧明法师在《烦恼菩提》一文中开示:“云何火中生莲义?火喻烦恼,莲喻菩提。烦恼是苦,菩提是乐。学佛人要由苦得乐,须于烦恼火宅之中,生出红莲,方为究竟。何以故?火有毁灭之威;不实之物,一经其焰,莫不随之而化。亦有煅炼之功;坚真之质,受其熔冶,即成金刚不坏之体,不但不被一切所破,而且能破一切。”即是说,唯有历经烦恼之劫苦,方能证得般若。佛经云:“无碍清净慧,皆由禅定生。”烦恼于我无碍,才能不陷入烦恼之中。元代高僧宗喀巴大师曾讲过助长烦恼生起的六项因素:一、业的习气;二、外境;三、恶友的影响;四、依从错误的教导;五、习惯;六、错误的概念。而这六项因素,皆是修行之人常遇的“壁垒”,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因循善诱,及时化解。我们的修行离不开烦恼,因为“一切皆有因缘,有因才有果”,所有的菩提,所有的智慧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菩提实际上就是烦恼,而把烦恼转成菩提的修行过程,就是一段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是说,心念刹那不断,但是不染于境。也就是说,烦恼生而不住就是菩提。同样,我们能视烦恼为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不被其搅扰,不为其执着,跳出烦恼的圈子,即是菩提。宋代柴陵郁禅师悟道之后作偈云:“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凡夫与佛,都有一颗明珠(佛性),但凡夫的佛性被烦恼的尘埃所遮蔽。因此,从凡夫到佛的过程,关键在于主体心念的迷悟之转——“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即“转迷成悟”。

  人有七情六欲,就有无穷无尽的烦恼。“万法唯心造”,一切烦恼的产生皆来源于我们的内心,烦恼即是心魔,一旦战胜心魔就能化烦恼为菩提。人生是一个修行的旅程,如果想要“得大自在”、“功德圆满”,就得经受身心的折磨。俗世之人,酒、色、财、气、名、利皆是烦恼,避之不及、躲之不过,唯有洞悉世事无常、因果相续的道理,方能清净心常在,达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境界。

  烦恼即菩提,就如同生灭与永恒的道理一般,没有生灭,哪来的永恒?没有烦恼,哪来的菩提?再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诗偈,我们不得不佩服宋代无门慧开禅师的博大胸怀。

  (邹相,2010-7-28于郑州,刊载于《广济》2010年第3期)

 
 
 
前五篇文章

邹相美文:人生也可以很简单

邹相美文:开启心中的佛光

邹相美文:我们从佛教学到什么?

邹相美文:学习《大乘起信论》后的感悟

邹相美文:父母的十大恩德

 

后五篇文章

邹相美文:助人是快乐之本

济群法师:皈依修学手册 三、认识三宝 三、内在三宝与外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虚空

济群法师:皈依修学手册 三、认识三宝 二、三宝的种类

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信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