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狮吼音·开示集:菩萨戒:我在圣地,成为佛子! |
 
狮吼音·开示集:菩萨戒:我在圣地,成为佛子!
时间:2009年01月02日上午9:00~11:00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大众向法王行三问讯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金刚总持祈请文 法王藏文开示: 今天是课程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在今天早上这堂课当中,主要是要传授菩萨戒,按照「发菩提心」的仪轨给予菩萨戒。在菩萨戒之后,要送大家新年礼物,所以今天的课程会早一点结束。 法王中文开示: 但是有一个情况,昨天我说,要给你们一幅我画的一个白度母画像,但是白度母画像还没有到,白度母嘛事情很多,有点忙,还没到,所以今天除了福袋,还有我写的白度母的一个心咒,今天没办法给大家白度母。各位如果留下来继续参加祈愿法会,那就有机会得到白度母画像。我昨天说,布施也不一定要给一个东西,我心里真的想给你们这个白度母画像,就算是已经真的给了,不过今天白度母还没印好,所以有点不好意思,今天还没办法给。但是希望在座每一个人,都得到白度母长寿尊的加持,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不管你们有没有拿到那个画像,我都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画好了一个白度母!我在你们心中布施那个白度母,会永远跟随你们!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受持「菩萨戒」三要点 法王中文开示: 接下来我们要受菩萨戒。各位很多人想受菩萨戒,我没有时间一个一个给,所以今天就大众一起受菩萨戒。一开始,我们要知道菩萨戒的次第。 1.「得戒处」:首先我们要讲得戒处,有两种,一个是善知识或者上师,另一个是佛菩萨的象征或者所依处,就是在佛像前,受菩萨戒。 2.「求戒者」:第二个是领受菩萨戒的「求戒者」,可以指天神或者人道众生。想要受菩萨戒的求戒者,他最好已经具备了八种「别解脱戒」其中一个戒。譬如居士有居士的「五戒」,出家就有这个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但是至少也要具备「皈依戒」这个基础。为什么皈依戒这么重要呢?就像经典所说,皈依是一切戒律的基础。 3.「受戒的仪轨」:像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里面就有菩萨戒,菩萨戒有不同的仪轨,文字上有些不同,平常汉传佛教主要是以《梵网经》来说菩萨戒,但是今天这个仪轨是从寂天菩萨所撰的《入菩萨行》而来,就是「直至菩提藏」这一偈,以这个仪轨来受菩萨戒。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菩萨戒分为只领受「愿菩提心」、只领受「行菩提心」,或者是愿、行两种菩提心一起领受这三种不同的仪轨。今天要给的是第三种,也就是愿跟行菩提心一起领受的仪轨,按照《入菩萨行论》当中菩提心的偈文,头六句,就是第一个偈子再加上两句就是「愿菩提心」,之后六句是「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直至菩提藏,皈命诸佛前,法及菩萨众,如是亦皈依。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行菩提心」:「复次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前行:以「七支供养」积聚资粮、净除罪障 法王中文开示: 在这个仪轨,也就是《入菩萨行论》〈受持菩提心〉品当中的偈颂,分为「前行」、「正行」跟「结行」三个部分。首先「前行」,指的就是我们要具备一个善的动机,尤其菩萨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戒律,我们一定需要有大的福德为基础,这样子才能帮助我们,如果菩提心还没生起,有大福德可以让菩提心生起,如果菩提心已经生起,具备大福德的话,能让菩提心更加增长,因此在前行当中,也包括了「七支供养」来积聚大福德。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在一切有情的面前,我们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因此领受了菩萨戒。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心,真正能够成为法器,就要先生起菩提心,自己要准备好。所以,首先「前行」当中我们要积聚非常大的福德资粮,才能真正容得下菩提心、真正发起菩提心。因此等一下受戒之前,我们要唱颂的是〈普贤行愿品〉中的一些偈文,就是〈普贤行愿品〉当中的「七支供养」的偈文。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所以「前行」,就是要帮助我们具备顺缘,积聚资粮;同时帮助我们消除逆缘,净除罪障。所以,如果不这样积资净障,产生助缘,很难真正生起菩提心,我们就需要透过「七支供养」,来积聚大福德,「七支供养」可说是大乘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经典中记载得最清楚的依据,就是〈普贤行愿品〉当中「七支供养」的偈文。 一个初学者,逆缘跟障碍通常比较多,而顺缘比较少。所以我们需要透过「七支供养」来积聚广大的福德,除了透过美妙的声音或曲子来做唱颂,还要思维偈文的内容,每一支供养,都有甚深的涵意: 1.「礼拜支」:透过礼拜可以对治我们的我慢心。 2.「供养支」:可以对治我们的吝啬; 3.「忏悔支」:可以对治我们因为三毒而造的各种罪业; 4.「随喜支」:可以对治我们嫉妒的心; 5.「请转*轮支」:能够对治我们的无明,还有谤法的罪业; 6.「请佛住世支」:就是「请佛不入涅槃」、「请佛长久住世」,能消除、对治我们过去各种无法见佛、无法亲近上师的恶业; 7.「回向支」:能对治不信因果的想法,尤其能对治不相信「果」的念头。 所以这些七支供养,不只是唱诵,不只是文字而已,我们要知道它每一支当中,都有对治的意义在里面。 法王中文开示: 现在唱〈普贤行愿品〉。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七重因果教授 法王藏文开示: 刚刚我们一起这样唱诵并且积聚资粮,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具备、要生起一个善的动机,也就是要发起菩提心。发起菩提心,有透过「七支因果」、也叫做「七重因果教授」的方式,或者是「自他交换」的各种口诀来生起,譬如「七重因果教授」,首先透过「知母」、然后「念恩」、然后「报恩」、然后「慈心(悦意慈)」、「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以这样一个七重的口诀,次第生起菩提心。透过这样一个观修,我们要观想,一切在轮回中受着苦痛的众生,都是我们多生多世的亲人、朋友,带着这样一念心,来观想练习,要生起一种难忍的大悲心,要生起「我要带领他们、救护他们、帮助他们出离轮回」这种强烈的发心,有了这种心,就能引发出我们真正的菩提心,这样的一个善心跟慈悲,是我们现在一定要具备的。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透过「七重因果教授」,来观修生起慈悲心跟菩提心: 第一重,知母:「七重因果教授」的第一个是「知母」,也就是想着母亲,以我们人类为主的一切众生,都需要依靠父亲、母亲。所以第一个是,我们要知母,要知道以人为主的一切众生,都有父母亲,也都需要父母亲的关爱,我们才能够出生然后长成。其中母亲是最主要的,母亲怀孕怀胎然后照顾孩子,所以,以母亲为一开始我们观修的对象。当然有少数母亲不太好、没有爱心、不照顾孩子,但是大部分母亲,都是关爱跟照顾关怀孩子的。 第二重,念恩:透过我们自身的关连跟接触,我们会真正知道母亲的伟大,而生起感恩的心。之所以会生起「有恩」「没有恩」的念头,都是看我们每个人跟对方的关连性,对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的,就算父母亲没有真正很关爱或者照顾孩子,但是他们赐予这个孩子身体跟生命,只要这个孩子还有这个身体跟生命的一天,都是父母亲给予他的恩德,是父母给予他最大也最珍贵的一个礼物。所以做为孩子的我们,对于父母,生生世世父母,我们真的都要生起强烈的感恩跟利他的心。当然有时候父母亲教育的、养育的方式并不恰当也不正确,但是无论如何,从赐予我们生命跟身体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一定要感恩的。 我们不仅要想今生给予我们这个身体生命的父母亲而已,更要带着感念父母亲恩德的这一心,再扩大的去想,感念一切的众生。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不依靠其他人、或不依靠其他众生而生存下来,甚至即使是一件薄薄的衣服,都需要依靠非常多的人、各种材料的制作,还有材料的出生等等很多因缘聚合,最后才能穿上这么一件衣服。 同样地,即使是我们世间上大家都希望得到的好名声,也需要依靠别人你才能得到,你不可能在一个没有人的旷野说,我要有名声!那你可能只能自己大喊「我是金刚总持」,然后自己给自己一个很高的法座坐在上面,你会发觉没有人会给你任何的名声,因为那是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因此,要得到名声,也是需要在这个社会,才会有许多人的赞叹跟认同,因为有他们赞叹的、认同的恩德,你才能够得到这个名声,也不是只有靠你一个人而已。 再继续想,像我们绝对不能够没有的东西,也就是食物,各种的饮食,也都是非常多人的努力之下,我们才能吃到这么一口饭,这样去想,你会很清楚知道,我们都是要依靠别人而得到的。世界愈来愈小了,它变得像一个地球村,无论是在商业上或其他各方面,人跟人之间的关连跟交流愈来愈频繁,愈来愈紧密,只要你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互相依靠;当然从不好的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也有互相伤害,但事实上你如果朝负面去想,没有任何的用处,我们真正要想的是,从对我们的修行最有利益的方式,也就是从光明面、从正面去想。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就是要从痛苦、伤心难过当中出离出来,从各种负面情绪当中出离出来,如果你再往负面的角度去想,只是苦上加苦而已,对修行的进步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我们是从这光明的、互相友爱的、正面的方式去思维的话,对我们的修持会很有帮助。 法王中文开示: 第三重,报恩:我平常也常思维这一点。我自己今生有给予我生命的亲生母亲,我觉得很感恩,感恩给予我生命的父母亲,有机会打电话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的每一句话,我都带着感恩的心去听,不是说每字每句都要记在心里,只是觉得他们的每字每句都有对我的温暖跟感情。我觉得,他们对我的这种感情、关怀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有时候我就不敢再想父母的事情,再想下去,会觉得好像自己不孝顺。 自从我被认证为DB法王,世界各地很多人来见我,给我各式各样的东西,尤其是台湾人,给我很多东西,甚至我感冒的时候流鼻涕用的卫生纸,也是台湾人送给我的,所以我觉得台湾人似乎一直在养我,所以我就把台湾人当成是养育的父母。我平常就这样努力在想如何报答各种父母的恩德,这也可以算是菩萨道吧! 还有,譬如说我们现在生存的这个地球,从整个银河系、从整个宇宙来说,这个地球只是小小那么一点,但是我们却能够在这样的因缘之下,因为我们的共业,或者说众生共同的福德,也因此我们能够聚集在一起,投生到这样一个地球当中,投生到这样一个悦意、殊胜的一个地方。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我们的世界是这个宇宙的一小部分,因为众生的共业,或者说因为宇宙的力量,我们才有因缘拥有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发心,不只要对这个世界的人,也要涵盖整个宇宙,甚至别的宇宙,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都和我们有息息相关,我们因为因缘和合而生存在这地球上,所以要感恩这一切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恩德。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藏文开示: 第四重、悦意慈:我们不只对人,对动物、乃至对整个大自然,都要有一念关爱的心。譬如说森林,山林地因为有树木,所以能够提供给我们新鲜的空气,提供氧气;还有各种动物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多利益,甚至只是一只小小的蜜蜂,它的利益却非常大,譬如说它采蜜的时候,传播花粉,也促进树木、花草的生长,也因此能够让我们受用,譬如说各种水果,所以如果说没有蜜蜂采蜜、散播花粉,我们可能也没有这些美好的花或水果可以受用。 法王藏文开示: 这一切有情、无情的万物,大自然也好,有生命的动物也好,一切的众生对我们都是有恩的,也跟我们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要散播自己的关爱之情,遍及到所有的有情、无情的身上,而且当你这样去观想、散播的时候,你可以想所有受苦的众生。 第五重,悲心:接着我们要进一步想,这一切众生,只要是有心、有情的这些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但是他们想得到快乐,却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的因,反而造作非常多的恶业,我们要这样子去想。 同样地,对于大自然来说,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在任意地、不断地糟蹋跟破坏这个环境,因此我们说要生起慈悲心、菩提心的时候,我们对大自然,也要生起一种关怀、保育、保护的心。当你看到这些森林、大自然也正在被破坏,甚至快要糟蹋完了,当你这样子去想的时候,会更容易帮助你生起慈悲心跟「难忍的大悲」。 第六重,增上意乐:有了这样的难忍大悲之后,你会生起一念强烈的心,想付诸行动利益众生、保护这个大自然,想帮助这个地方这个环境,当你有了这一念心,菩提心就会慢慢慢慢被牵引出来了。 第七重,菩提心:当菩提心被牵引出来,你会发愿让一切有情、连山林树木都成佛。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儿奇怪,但是这里所谓对有情、无情指的是,你会有一种承担的心说,「我要成为一个能够利益一切众生的佛、觉者,当我成为之后,我就能真正具备、真正生起利益众生跟保护大自然的力量。」所以这就是一个菩提心的观修方式。 法王中文开示: 弥勒佛慈氏佛,为什么称为慈氏呢?因为祂从最初发菩提心到成佛,祂的名字,依然是叫慈氏,因为祂不断地发慈心悲心,不只感动了众生,也感动了万物,所以听说祂进入某一家的时候,祂的脚一踏在地上,那一家就变成慈悲的一家,全家都变成很慈悲,很有悲心。所以我们的慈悲心,要像慈氏佛、弥勒佛或者弥勒菩萨一样,遍满万事万物,要感动就感动万物,不只感动有情众生,慈悲要能遍及有情无情的万物,这时我们才有一种真正的利众力量。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正行:你只领「愿菩提心」戒?或是「愿行」都领? 法王藏文开示: 接下来是正行,要给予菩萨戒的仪轨部分了。就像之前谈过,会用藏文、中文、英文、韩语这样的顺序来给予,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随着这个文字去起观,随文入观,同时来领受这个戒,我们要念诵三次,在座的有的人可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或者每一个人的发心不同,你可以只领受「愿菩提心」,只是发心的部分。 法王中文开示: 为了有情众生,誓愿成佛。 法王藏文开示: 「为了一切有情众生,我发愿成佛」,只是发这样的一念心也可以,这就是领受「愿菩提心」;或者你想要进一步说「除了发这个愿,我也要开始去行持各种菩萨的学处」,这就是「行菩提心」。你也愿意领受的话是可以的,所以就依等一下会念诵的这个偈文你来发这个心,偈文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各自的发心,看你是领受「愿菩提心」,还是领受「行菩提心」,是看各自发心来做决定。 首先会念诵藏文。 ■佛陀成道的圣地,见证你成为佛子 大家要正式领受这个戒法之前,要了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珍惜这个戒,尤其我们是在圣地,现在是在佛陀降魔成道的圣地,所以在续典当中有记载说,因为当时佛陀在这里成道,他降伏了各种魔军众,所以各种魔军众都害怕来这里。续典当中提到,在菩提迦耶这个地方做任何的善行,障碍都会非常少,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佛陀加被过的圣地,充满了佛陀的加持。经典中也有记载,在菩提迦耶这里,我们如果能做善业,任何一点善业都会成亿万倍的增长。 所以现在要接受菩萨戒之前,各位不要懈怠,尤其在圣地,更要提起精神,提起一种大的欢喜心,来领受这样的戒法,而不能随便领受,那样就算是糟蹋了这个佛法。 接下来我们领受这个戒,要做一段观想:观想佛陀就在你的前方虚空中,就像是当时他成佛证道的那个相貌,他真的就在前方,他的周围有无量的菩萨围绕,最主要有八大菩萨,像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都在他周围,同时周围还有过去印度、藏地、汉地所有这些大师,这些祖师们也都围绕在周围,你可以想他们就在就好了,不需要像生起次第那样,每一个细节都观想清楚,只要想他们在就行。 我在正觉大塔前的菩提树下时,心中想着释迦牟尼佛,感觉好像释迦牟尼佛还在那里,这时候做任何的唱诵祈愿,会感觉有一种不同的特殊力量产生,所以也希望各位能够这样来做。就像一句俗话说,我们不要到了宝山,却空手而回,在座每一位,我们现在都在佛陀加持的圣地、这个宝山当中,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正确的祈愿,把握机会得到加持的话,那真的就是空手而回了,那真是很可惜的。 所以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的这个地方,他降魔之后成就了正觉,当时的大地就有六种震动,这个大地就是当时佛陀的证人,证明说佛陀成道了,所以当时大地有六种震动。 法王中文开示: 那时天魔问:「你不是真正成道的人?」佛陀就指着大地说:「我是成佛的人,我是觉者,大地为证!」然后他的手碰大地的时候,大地就震动。菩提迦耶这个大地,好像能帮助这些修行人,帮助一个觉者做证。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藏文开示: 我们现在就在这样的一个殊胜的大地之上,共同进入一个慈悲的坛城当中,一个美善的净土,能够来到这里,我们真的要生起一种庆祝跟欢喜的心,带着这样的心,来领受菩萨戒。 法王中文开示: 要跪下,能跪下的人就跪了,请跪下。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藏文开示: (念诵藏文「发菩提心」文二遍) 刚刚念完二遍发菩提心文,接下来是要念第三遍,第三遍念完之后呢?我们心中要想,我得到了这个发心戒或者是得到了这个菩提心戒了。 念诵藏文发菩提心文(第三遍) 心中想得到这个戒。 法王中文开示: 接下来要念英文,那可能不需要跪了,其实念藏文结束时大家已得戒,但因为要明白一点,我用英文跟中文再念一次。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中文开示: 直至菩提藏,皈命诸佛前,法及菩萨众,如是亦皈依。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次循序住,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三遍) 大家要想我已经得到这个菩萨戒了。 (法王自己翻译成藏文), 法王英文开示: (念诵英文〈发菩提心文〉三遍) ■结行:你已成佛子,要生起欢喜 法王藏文开示: 刚刚正行授予菩萨戒之后,接下来是进入到结行,那是生起欢喜的部分,也就是我们可以说已经得到了佛的一切精髓、精要,我们现在已经正式成为了佛子,所以要生起欢喜心。 这里大家带着这样一念欢喜心,然后跟着我来念诵欢喜文。 法王藏文开示: (法王用藏文念诵〈欢喜文〉) 之后呢我们要做回向,也是把今天领受菩萨戒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能够出离痛苦而成就佛道,同样这一段我会念诵回向文,各位心中照这样子来想着回向就可以,不用跟着念。 (法王用藏文念诵〈回向文〉) 在各位生起菩提心、得到菩萨戒之后,我们具备了非常大的利益。我们成为了佛子、得到了「佛子」的名号。同时,我们具备了摄伏二乘的力量,所谓的「摄伏二乘」,这里是将二乘比喻为一个智者大臣,我们如同佛子王族,因此就算是智者大臣,他也要听命于王族,所以二乘行人能够被我们所摄伏。 再来一个利益是,我们能够很容易的积聚广大的福德,在日后,我们一切都能心想事成。但是不仅是具备利益而已,更重要的是,得受菩萨戒之后,我们每天当中都要遵守菩萨戒的律仪,不要违犯,例如:有十八种菩萨的堕罪,四十六种轻的罪等等。各位在以后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去谨持,而且要多多学习与认识这些戒条。 我们最后要做回向,同样也是忏悔之后再做回向,之后我会再回到这个座位上,再请各位顺序上来领受新年礼物。 【忏悔文】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回向】 (法王领众三拜)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大众依序上台,接受法王所赠的新年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