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第三二六则】 问: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答:先修止后乃修观,诸经论多如是说。此等意趣,非说先不缘无我,随缘一种所缘,生奢摩他已,后缘无我修习,名毗钵舍那。以止观一道,非由所缘分故(设解者谓缘佛像、种字等为止,缘空性义为观,以所缘不同而分止观,此不应理。)般若教授论亦说:“缘二取空性,先生奢摩他,后仍缘彼性,以“观察修”生毗钵舍那故。”若是未先得奢摩他(止),今新修者,除专注任何一种所缘外,不可于所缘境多相观察而修。以如前修即能成办,若如后修,必不能成奢摩他故。诸先已得奢摩他者,较但如前安住而修,若能于如所有性,或尽所有性,随所修义,以慧思择观察而修,其后能引最胜心一境性妙三摩地。如此所成最极有力心一境性妙三摩地,前(专注一境)不能办,故称赞观修也。但此修法,是先求止,后依于止修观之法。如无我义所缘,可作止观二种不同修法,理由即此。虽般若教授论说:“于引生缘如所有性止观之前,先当引生瑜伽师地所说缘尽所有性之止观。”今如寂天与莲花戒等所许,先修随一奢摩他(止)已,即可修观,复是缘如所有性之毗钵舍那(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