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八

  1,看见许多人一直在讨论菩萨一二三的种种不可思议境界如何如何?我不想说话,只因大家争论的菩萨境界我不会!我现在还在我的境界,脚还沾在实地上……空论何益。

  2,这是真正的修行开始了——直接去体验,很少概念股。

  3,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的芬芳。

  4,“如是我闻”,几乎是一切佛经开头的统一形式。佛教经典都是佛去世之后,由众多弟子口耳传来,结集成典。口耳传来的经典,都说是从佛辗转听说而来,为了征得这些经典确实是从佛听闻得来,经过大家集体讨论、审定、确认后,就在这经典的开头加上“如是我闻”四字,意思是“我是这样听佛所说的”。

  5,禅——什么都不是!

  6,手放在自己心上,真诚的说:愿我快乐,愿你快乐,愿大家一起快乐,愿一切皆快乐!

  7,与其想象和等待别人爱护,不如先去试试爱护他人!等待说明你没有,付出证明你有。有爱的人自然得到爱……还等神马?

  8,汉传佛教,积千多年的沉淀已具有深广的汉文化内涵了!想要了解今日佛教,今日世界上流传的佛教,不理解汉传佛教,那可以说就是不了解佛。而汉传佛教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丛林化(大寺院)”,寺院佛教中承载着汉传佛教千多年的文明!寺院真正的功能是一所“教化大学”,引导人心,潜移默化……

  9,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不存在,“我存在”是出于自己一种浑然的感觉,要指出一个什么东西具体的是我,这是不可能得到的。自我感这只是意识的错觉,我们就是以这个错觉的,根本不曾存在的自我为中心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去看待一切,这就是“我执”。以佛法说,这种我执不能够破除,生死就不能解脱。

  10,如何解脱这人生的生、老、病、死?这是佛陀的努力所在,无论从他的个人修证,还是他悟道之后的说法开示,都将不会离开解脱论这个中心。佛陀去世之后佛教的大小乘,南北传,显密教,都将会以这个中心为中心,虽然有时候努力的侧重有所不同(自修或度人),但这条以解脱为中心的路线始终不曾改变过。

  11,所有版本的佛传中几乎都有这样一则记载:释尊游历迦毗罗卫城的四方,看见四种人的四种景象,老、病、死人和修道的人。人从出生到(病)死亡,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必经之路。释尊不甘心走过这条普通人的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路,他要走出另外一条路来,那就是——“解脱之道”。

  12,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生死死生……今我依然活着,单单活着这件事就已经是个奇迹!——生命如此脆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断裂,而我竟然还活着,并且好好的活着,开心的活着,幸福的活着——活着真好吖!

  13,禅修——全心全意的活在你的每一个行动上,把每一分钟都当成你生命的最后!无论你此刻处在什么状态,都保持觉知……了解、体验、经历你当下的感受。不需要去处理任何问题,一切自己会过去,只管看就好了。有时候我们盲目处理的不是问题,而是在逃避自己的感受和恐惧……

  14,佛法,以“人”为本,离开了人这个基础,不存在传说中的修行。因此,佛法以做人为始。道家也说修道以人为本,返朴归真,成为“真人”!真人吖,真人……

  15,佛法的核心却是“无我”,所谓主客分离焦虑等等都是因为这个“我存在”而引起,修行就是穿越这一“我存在”的幻相,发现实相。记得是《遗教经》上佛有说:我者,其事如幻,不久磨灭!

  16,诸恶莫做(戒),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众善奉行(慧),善缘成就事业的最好方法;自净其意(定),不招摇揽恶运的最好方法!真正明白好处,自然眼光高远而去遵循。

  17,有时真不想听见“解脱”,成天听见呐喊“解脱,解脱,解脱…我要解脱,不要烦恼!”其实根本就不知道神马是解脱?解脱神马?其实只因心里烦,需要个口号来安慰!真以为解脱就是没有烦恼吗?笨蛋才这样以为!没有烦恼你怎么解脱?解脱什么?解脱不是没有烦恼,而是面对烦恼轻松解脱……

  18,一友闲聊,说自己什么都知道,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做不到!但却一直追问我该怎么办?我看了彼一会儿…说:你拿你自己都没办法?我如何有办法呢!修行是“自觉之道”,你不自觉去努力,“他觉”不是佛法所要的。所谓“自觉觉他”必须先自觉吖!你为什么烦恼,就是忘了自觉,一直以来都以觉他为己任…哈哈哈哈哈

  19,茶道!以“茶”悟“道”。让“我”退出,让茶说,品出他的历史以及身家…许多已经不是让茶自己说,而是让“我”的虚荣说,这个茶叶哪来的,多少钱,多么难得…不过是水泡树叶而已!有时喝的真是茶吗?其实是一种心情。不过更多喝的应该是虚荣与寂寞…

  20,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佛法里常说的“空”的意思!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恰恰是只要条件充足,这个就可以有。

  21,意思是我们自己意思出来滴!很多时候,没意思,就是没意思……别在哪里一个人瞎意思了!辛辛苦苦意思一番,却意思错了……

  22,不要害怕犯错── 更重要的,不要为自己犯的错误感到太难过。无可避免的,我们都会做错,但是在修行时这些错误将是我们的踏脚石,让我们能有进步。觉知自己的错误,小心的看着它,从中学习,这就是智慧的运作啦!当我们能从错误中学习时,智慧会开始很自然的,自动的开启。

  23,不管你失去正念多少次,不要灰心,总是要以一颗温和的心及耐心的把自己带回当下,一直提醒自己要努力去觉知,但是不要贪求进步,如果他人似乎都进步很快,这没有关系,你在修道中是以自己的速度去修行的。你所必须做到的是精进坚持不懈。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自然的拥有连续的力量之正念。

  24,坐井观天——非常喜欢这个成语!这个时代很多通家博士,唯独缺少“井底之蛙”。外在的知道的太多了,反倒迷惑了,无所适从。我们也许知道的够多,唯独不知一件事——了解自我——解放自我。这个在禅宗叫做“己眼不明”。

  25,由于无明的蒙蔽作用,产生身、口、意的善恶行为,这种种或善或恶的行为在发生过后又会在我们未来的生命过程里留下一种身心的发展倾向性,这即是佛法中所说的“业力”,没有实体,但是却有一种势能能牵引我们去感受未来的生命果实。

  26,离开此刻你正在做的,其他的所谓神马时候修行,都只是个想法而已!啦啦啦……

  27,此刻,我在这里,就在我脚步所在的地方!——带着心,带着觉知,走路、说话、吃饭、睡觉、做梦……

  28,怨恨不已,心里非常的懊恼,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在意上就是恼,表现在身、口上就会让我们的行为带有强烈的攻击性。烦恼是一种特殊的能量,需要善巧的引导与适当的渲泄。每一个人采取的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但要切记:无论自己多么烦恼,都不要对别人造成伤害,这避免了怨恨不止与怨怨相报的悪性循环。

  29,疑惑,并不是坏事。只是我们一般的凡人心中有疑惑时,并不是顺着这疑惑去“探究”,而是不问所以的对自己疑惑的事物就加以“拒絶”,这实在是一种愚痴无知的表现。佛法的研究,就是要对人生的一切事事物物充满了疑惑,进而探究,直到不疑之地的确立!

  30,识见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造就人生!是谓——命运之神

  31,成为自己,才可以保有属于自己的美丽!我们事实上只能成为自己,模仿别人再相像,我们还是自己……花儿因为努力绽放的只是自己,因此美丽的独一无二!努力发展自己,成为自己,无论自己已经在何种程度,都真实的表达,这就是“真诚的修行”。

  32,挂碍的基本上都是“过去”滴,担忧的基本上都是“未来”滴。因为挂碍和担忧,错过的基本上都是“现在”滴。

  33,持续不断的禅修是很重要的,这能使禅修的心相继的运作。在一整天里你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去觉知。所以无论你走到那里,不要忘记注意你自己的一举一动。当你坐下时、走路时、洗刷时、讲话时或者做任何事物 ── 要看着自己的心,知道心,觉知当下正在进行的事。

  34,此时,此地,此人,不在你脚步所在的这里,你还能在哪里呢?

  35,不动摇——无论你生命中遇见谁?遇见什么事情?你的修行你自己必须不动摇,这就是真正见“法”!如果你的修行需要依靠别人的好坏来支持,对法师或者上师充满期待,你这个修行迟早会垮塌,烟消云散……修行,直到心不动摇,无论什么都无法左右你的见解,才是真正的见“道”!

  36,骑驴觅驴——这是著名的禅语!——大喊“解脱”,神马是解脱?没弄明白,喊什么口号?解脱是身体吗?此刻谁捆绑了你?没人捆绑!解脱是心理吗?此刻谁限制了你?没人限制!身心本来早就是解脱滴,只因迷失,不断折腾,真以为可以解脱,越折腾越不解脱,捆绑与限制就越多……骑驴觅驴!

  37,嫉妒,让心狭窄而龌龊;随喜,让心开放而欢喜……你选哪个?

  38,智慧和慈悲:缺少“慈悲”的“智慧”有可能成为冷酷的哲学家;缺少“智慧”的“慈悲”也可能会成为好心的傻瓜!慈悲智慧相符相成,缺一不可。这在佛法中叫做——悲智双运。

  39,真理同样不属于科学,也不属于哲学,但是科学和哲学可以验证或者来论证去接近真理!真理只是真理,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是…因为太近,所以太远。

  40,#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懂得他的可爱、可怜、可恶、可悲……这些都和我一样的啊!所以就开始慈悲他了……慈悲的对象不是别人了,而是自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41,#拒绝平庸#,都希望自己不平庸,有希望自己平常,结果真的好平常!几乎忘了平不平庸这件事。有一种追求叫转化,一个在平常生活里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转化自我的人,我们怎么可以用平庸来看待?吃惊!这样说法太平庸,还是等三百年来提高文学术语,说的不平庸些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2,微博不一定要写给别人,自己也常常回头看看,感觉是一种温习,警策自己!

  43,佛说:有人“从光明走向光明”,有人“从黑暗走向光明”;有人“从光明进入黑暗”,有人“从黑暗进入黑暗”!四种境遇,两个不同,你要选择那个?光明还是黑暗?弃暗投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4,当有人赞美你,要晓得一定有人会骂街滴;当有人骂街,要晓得一定有人在赞美你!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个世界,什么都是“一半一半”滴吖!

  45,有时候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相逢何必曾相识……

  46,当内在开始匮乏,外在一定表现过剩。因为空虚的心需要被装点……

  47,当我焦虑时,我就让自己静下来,深观这焦虑从何而来?几乎每次分析到最后,都看见自己的焦虑来自于对期望的事件结果的“不确定”,不确定——这是焦虑的真正根源!因为不确定,因为焦虑,就会必然发展出强烈的掌控,以减少不确定感。可事实是:只要是还没有发生的未来,就注定无法掌控……

  48,当我孤独的时候,我会静心深观,看看谁可以替代,我发现只有自己!潜意识里早就明白自己一直是一个人独自活着,所有人都无法替代。这就是我们不断扩大队伍,制造眷属,延伸自我,以获得表面扩大和热闹的动力所在。

  49,孤独与焦虑本是与生俱来,但在这时代成为现代人无法超越的心灵障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造成自我感觉更加封闭孤独与无助失望,部分人心理上因此畸形式的变态;对未来的不确定,不安全,造成深深的内在焦虑,让现代人无法安详,只能用逃避与迷醉来转换焦虑,这无异于饮鸩止渴!禅修——将是一个好方向。

  50,魔不在外,而出自内!急出轮回,不问基础,盲修瞎练(贪);疑惑师法,难纳善言,刚愎自用(嗔);迷于我感,自以为是,神经兮兮(痴)!当行者强烈的表现出这些,修行上无法保持匀速平衡,情绪化严重,就要检查自己了!这些三毒的旧习复发,就是业障现前,会障碍善缘善人,难入于道……慎之!

  51,活过一秒少一秒,幸福一秒赚一秒,痛苦一秒赔一秒,活在当下这一秒!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52,有智慧的人,一直以来都在享受每一秒,因为他知道这一秒一旦过去就永不会再来;愚痴的人,一直以来都在抱怨每一秒,总觉得这一秒不幸,下一秒才好!智者活在享受里,开创未来,愚者活在抱怨里,期望未来,同样经历每分每秒……毫厘之差,天地悬隔!

  53,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而是全然的接受,接受此刻你正在经历的一切好与坏,包括死亡。当我们不再逃离,就不需要人为去不断转换,没有转换就不在轮回,而恒处当下的存在里,亲历无常的流畅性和空的无限可能性,观山观水观世界,看人看物看风情!

  54,我们常常都会误解自己,何况是别人呢!因此误解什么时候都有可能发生,重要的是如何解释。被误解,可以真诚的彼此说出问题所在,没有必要先生气,这使得事情更加复杂。觉得已没有必要再解释,解释已经无效,那就保持沉默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好的解释就是不解释。

  55,凡事利大于弊,就值得去做;对大多数人有好处,就值得去做;没有百分百的好,也绝不会有百分百的坏!莫苛求。

  56,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样紧紧抓住的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却依然不肯放手,不是因为我们不想放,而是害怕放下后的空虚感。其实真的放下了,也许更好的东西在等待你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放不下就拿不起哦!

  57,我放下左手的东西,右手的也放下,还是觉得有东东在!原来忘了这双手……想抓取个什么东东的那种心还在,就是手里没有任何东西,我依然有负重之感,有没有???

  58,身体,这才是幸福的本钱!好好照顾他……

  59,无论你爱上谁,其实爱上的都是烦恼。

  60,有朋友问我关于他幸福的未来!我能说什么呢?有谁比你自己更加清楚你的所思所行呢?没有谁比你更加清楚你自己,你过去的所思所行,遇见你现在的所思所行,造成未来关于你的一切。想了解命运,请好好问自己,深刻的反思自己……一定会看见你的未来!这就是佛法的“醒觉之道”……

  61,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时候最美?我说,微笑的时候最美。不管一个人长得怎么样,只要有微笑,有欢喜,就最美。一个人长得很美,像画出来的一样,可是突然间青筋暴露、咬牙切齿,这就是“毁容”啊!怎么美丽呢?……

  62,对凡夫俗子来说,我就是宇宙的中心。每个人都有一个我,都是宇宙的中心。所以我们才会打架。我们都想以中心为主,支配这一切,于是就会痛苦。菩萨以众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个人,慈悲每一个人,理解每一个人。他理解你,因为他知道你以自己为中心,有强烈的控制欲,控制不了就很烦恼。对此,他一眼看穿。

  63,心中有美丽,看见什么都觉得有魅力,五彩缤纷。

  64,儿童不但是人类的未来,更是佛教的未来……佛法以“人”为本。不只尊重人的过去,看好人的未来,佛法更加注重人的当下——此刻既承载着过去,同样也孕育着未来!

  65,心离欲贪,无上清凉!

  66,禅师有三弟子。两子争论,求判于师。大者先去陈述,师说:“说的对!”高兴而去;中者又来陈述,禅师说:“说的对!”高兴而去。随侍之小者迷惑说:“师!他对,即他就不对;他对,即他就错!为何都对?”禅师回头:“说的对!”哈哈哈哈哈,所谓“理解”——即放下自己的“理”,去“解”开他吖!

  67,忍耐是一种好品质,放下是一种好转换,欢喜是一种好心情,微笑是一种好修行。

  68,如果还没有办法实现的事情,可以设想,并且计划,甚至可以准备,但是可以慢一步说!做在前面,说在后面的往往比较成功。老子《道德经》说:轻诺,必寡信……

  69,佛法——本在破迷开悟,认清真相为目的,不在哲理高深玄奥,闻者难明上下功夫。今日佛教已到了教义越来越深远,修证却越来越浅薄的地步,有时候就只剩下一些谈空!如果佛法缺少具体实践与实际验证,这个佛法说出来的理想境界无论有多么玄奥,都只是个想象…佛法一定是现实主义与验证主义的结合!

  70,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没必要“挂”在过去,“碍”在当下,让一切自然流逝!《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所谓解脱,就是什么都不要住,其实想住也住不住。《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不住于相,如如不动!”哈哈哈哈哈……

  71,你有能力自寻烦恼,就有能力自寻幸福!——

  72,没有谁可以给你烦恼,重要的是你接受并且迎合着这些……

  73,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是别人对不起自己!其实别人对不对得起你,那已经是别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掌控,干嘛生气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来惩罚自己呢?生气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那就微笑好了……看看诸佛菩萨,无不微笑。

  74,是的,没有东西可以成为永久依靠,我们却一直不断寻找,佛法修行就是为了明白这“无依无靠”——明白了也就找到真正的依靠!

  75,让“自我”退出舞台,让“无我”感受一下世界!

  76,禅修就是让“自我”死亡的一个过程,每次坐禅无论时间长短,开始的时候都告诉自己“这段时间我不存在!”,然后坐禅的时间里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去管(只是坐禅),因为“我已经不存在了”,连出现的妄想都不要试图去断除,只是什么都不做——真正的禅修大师!

  77,佛说:一切都在燃烧!不断折腾的心,就在贪婪、嗔恨、愚痴里不断燃烧……折磨自他。

  78,选择善知识要注意这些条件:了解正法(深解空性);坚持戒律;充满慈悲;说法善巧!

  79,善知识和良好的环境对于修行的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这是重要的外在诱导。

  80,每当我困惑迷茫的时候,我就会把手放在心上,告诉自己:我在这里,只在这里,此刻我只在这里!“脚步所在,即身心所在之地”——假如你此刻不在你脚步所在的地方,你还能在哪里呢?

  81,禅定的修行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想通和看清很多真相…因此禅修也是一种思维修的练习,练习心平静的来看清楚一些我们一直以来早就知道但却迷惑了的真相,或者说是从来就不敢面对的真相:一定会独自死去,脆弱假装刚强,一直活在想象里,没有安全感,一直需要紧紧抓住什么,却唯这尸体陪伴自己一生!参

  82,生命是如此珍贵而充满奇妙,谁也没有权利剥夺他,这就是“道”——上天有好生之德!

  83,贪婪和嗔恨会蒙蔽我的眼睛,但是愚痴更加可怕……什么是愚痴呢?活在“自我折腾”的世界里,以为自己的所思所行就是这样绝对,只要是有猜测在,就不是现实!

  84,好杀者请三思其行——彼此都为生命,何必太残忍乎?哀

  85,身无分文,心无挂碍,方可以自在翱翔!

  86,有些事情,需要别人点化,但实际行动需自己去努力!有些劝人的话说了就好了,做不做那已经是别人的权力了……

  87,看那些已死的人吧!他死了,他的一切都还在,世界照样,不会改变…活着,觉得好像对别人对自己对责任等等,都非常重要。其实,这些只是“自己的感觉”,没有你,一切依然会照样发展,只是我们想让自己很重要,结果重要到放不下,自己压垮,何苦来哉!哈…想重要就重要,不重要就不重要!哈哈哈哈哈哈哈

  88,#超越轮回#,以为是死了才超脱,这是个大误会!“轮回”就是面对苦乐、爱恨…我们总是和这些情绪搅合,忽上忽下不断转换(轮回)。“超越”就是不再和这些情绪搅合,无论经历什么都全然接受、欣赏,全然放下“我”,以“我不存在”的智慧来经历这些,而不是要赶尽杀绝这些情绪。重要的是超越自我吖!

  89,假如在此时、此地你没有修行,还要等何时何地呢?此时、此地、此人的每个当下才有真实的修行,如果此人想在那时、那地才修行,那就只是个想法而已!要活在修行里,还是活在修行的那个想法里?当下,修行ing……

  90,平静,平静,平静……终极平静!涅槃……

  91,有人说:创业,低级的靠资源;中级的靠了解行业;高级的靠理解需求;顶级的靠知晓人性,抑或是挑战人性。其实我以为:一切都依靠引领普通人的欲望,因此佛法要人减少欲望,受众自然也就很少!不足为怪。

  92,“轮回”指的是心情不断转换,哭笑之间,这个体验有木有?“前世今生”指的是此刻这样子,下刻就那样子了,这个变化有木有?“因果报应”指的是饿了,饭后就饱了,这个感觉有木有?有,这就是人们常常怀疑的东东,如此而已,疑神马?一切都在自己身上体现,无需向外求证!越转越远……要向内观。

  93,成功三步:了解自己现在有什么特才;看看自己身边现在有什么条件可以利用;想想自己还需要创造些什么条件……

  94,无论宇宙有多大,我们只能立足于此处,无论我们还有多少时日,我们只能兑现此时。我只相信此时、此地、此刻,如果我们无能掌握现在、当下、刹那、瞬间,而去寄望无法证实的前生来世,那么岂不是讓生命白白从当下流逝。

  95,渴望成为别人,不如先找回自己!

  96,﹟但尽凡心,别无圣解!﹟修行如只管死尽自己的凡心俗情,就没必要另外去追求一个神圣的见解。很多人只知道追求那些奥妙虚玄的高深见解,却忘记了死尽自己的凡心俗情,这难怪“眼高手低,说得行不得了”!《楞严经》上说的“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也是这个意思……

  97,让心回来…思考佛陀的根本教导:一切都不永恒;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必依靠其他条件促成;独自存在的事物没有;存在即消逝;如看清这些,心将超越苦乐两边的执着,获得平静!

  98,母亲不光是生身的母亲,还有滋养我们的母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天地众生,鸟兽虫鱼……一切之间都有联结,我们一体共生,相互长成。开始敬重一切,感激一切吧!念报生恩,知报养恩,是为:知母念恩!母亲节吉祥觽

  99,存在,单单当下的存在,就是一道风景!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只是我们从来多是羡慕别人,一直以来都想成为别人,恰恰迷失了自己……哀

  100,共同珍惜,而不是一起仇恨掠夺。我们一体共生,相互联结。保护地球,向动物世界学习,他们已经和谐繁衍生息了几亿年,可是人类只繁衍生息了几千年,就快要集体自杀了!

 
 
 
前五篇文章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九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十一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十

太桥旦曾堪布:猛烈祈请实修宗派噶举历代传承上师

太桥旦曾堪布:居士修行到什么境界或者获得什么样的感应,

 

后五篇文章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七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六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五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四

法师法语格言: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