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4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4讲

 

  《广论奢摩他64》

  讲授: 雪歌仁波2009-03-13

  闻法意乐

  思唯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无论如何要得到所能够获的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原因何在呢?因为我们现在要得到佛果,就其能得方便而言,这个正法我们已经得到了、遇到了,有实修佛法的机会呢!因此得到圆满的佛果,利益众生等于是变成我们的责任,也可以去挑起这个责任呢!但是看看其它的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都没有遇到佛法,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机会学习佛法。首先他们所得到的身体,有一些是投生在地狱之中,有一些投生在鬼道之中,如此投生在三恶趣的情况之下,受到各种各类痛苦的逼迫,在受到痛苦逼迫的时候,那就没有机会能够实修佛法。相反的,现在就我们而言,却有机会能够实修佛法,因此也就有机会去利益如母有情众生,那如何去运用这个机会呢?首先要对于能够得到佛果的方法,它是没有错误的,次第没有错乱的,完全齐备的这个法,先做闻思,之后迅速迅速成就圆满的佛果,得到佛果之后,就能够广大的利益众生。即使在没有成就佛果之前,还在学习的阶段里面,也能够顺着自己的能力去利益众生,而且就利益而言,是使他获得正法产生的帮助,是能够使他得到究竟的利益,如此思唯之后,调整自己的动机来听闻教法。

  正讲

  我们进行到的段落,首先如何去成办安止,这个成办的方法、得到安止的方法已经讲解完毕了,但是得到安止之后,要运用这个安止,所趣入的道路就有世间的道路以及出世间的道路两种情况,因此就总体总体一般来讲,如何趣入于道路,这个要先做一个说明,之后个别个别而言,世间的道路如何而行,分成这两项,这其中我们进行到总体来讲,一般总体来讲,这个道路怎么样子来进行,做一个总说,391页倒数第一行「此三摩地极其宽广,」我们讲到这个段落。

  故三摩地极其宽广,等持的内容是非常广泛广大的,这个三摩地是指前面这么多的篇幅内容所谈到、讨论到的安止,或者说等持的这些内容是非常宽广、非常广大的。广大的原因是世间者而言要实修的道路,或者是出世间者而言要实修的道路,例如小乘,或者是出世间之中大乘的道路,或者是大乘之中密咒乘的道路,做这些实修的时候,一切都要修等持,所以可以说要走一切道路的时候,任何道路要禅修的时候,都要靠这个等持,把这个等持得到了之后,可以运用到各种的道路上面,应用到世间的道路也好,应用到出世间的道路也好,都可以运用上去的,等持的范围就变得非常的广大,因此「此三摩地极其宽广」,这是前面已经说明的。

  「故《解深密经》」了解到这一点之后,《解深密经》就开示说(「密义宣说:『大乘小乘一切等持,皆是止观三摩地摄。』」)大小乘门的一切,大乘跟小乘一切的等持,都可以归纳在安止跟胜观的等持之中,就讲了这么一句话。「故《解深密经》密义宣说」那个「密义」是一个动词,了解了「此三摩地极其宽广」这么一件事情之后,因此之故,《解深密经》里面就这样子开示,可是这里没有用开示的引文,只有讲它的意思,大乘跟小乘一切的等持,都是止观三摩地所摄,都可以归纳在安止跟胜观里面的意思。不过这个经文,在我们前面却有引用到,前面第二个大纲,奢摩他要分成六个大纲,六个大纲里面的第二个大纲,马上就引用到这个经文了,就在奢摩他一开始的地方,(336页)「此中分六」是不是分成六项?「一.修习止观之胜利. 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第二项的解释在337页倒数第五行,「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这是《解深密经》的经文,直接引用经文,但是这个经文的大意,它的意思就在391页最后这一行讲的,所以《解深密经》里面就有讨论到「大乘小乘一切等持,皆是止观三摩地摄」,因此了解到止跟观非常重要之故,「故欲善巧诸三摩地,应当善巧止观二法。」因为大乘小乘各种的等持,全部都是止观的等持所摄之故,因此如果想要善巧专精等持的话,无论如何一定要先把安止跟胜观这两项,一定要好好的先专精。不管是世间的道路、出世间的道路,出世间的道路之中小乘跟大乘,一切密咒乘的实修,禅修的基础,就在止观这两个项目上面,所以无论如何要先把止跟观这两个项目,要先好好的善巧专精。

  应当要善巧的是安止跟胜观这两个项目,其中为什么要产生安止呢?它的必要性何在?总体来讲,必须要得到安止,必要性是很多的,其中主要的必要性,就是因为要引发胜观的证悟,有这个必要性之故,所以后面就谈到(392页第二行)「生此三摩地奢摩他作意,义虽多种,」很多的必要性,不过主要的必要性「然主要者是为引发毗钵舍那之证徳。」前面谈到,有必要去善巧精通安止跟胜观这两个项目,为什么有必要去善巧专精它呢?其中必须要善巧专精安止的必要性何在?很多种了,譬如说得到安止之后,我就可以获得身心方面的轻安,那这个也可以当做是安止的必要性。可是有必要得到安止,它主要的必要性是因为要引发内心得到胜观的证悟,为了这个必要性之故,所以有必要去得到安止。

  既然安止的目标主要放在要引发内心的胜观,那胜观又是哪一些呢?简单来讲,胜观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把烦恼现前的部分,把它断除掉,已经出现了,现前的部分,这个部分把它断除掉,这是属于是共通的胜观。另外一种,是把烦恼的种子究竟彻底的把它断除掉,这种不共的胜观。这种不共的胜观只有内道佛教徒里面才有呢!只有内道佛教才能够做这个实修,所以在课本里面谈到「毗钵舍那又有两种,一.内外大小乘所共,能暂伏烦恼现行粗静行相毗钵舍那,」能够暂时降伏烦恼现前的部分,这个是粗静相道的胜观–毗钵舍那。第二种是只有佛道,内道徒个别个别的法,特别的法「二.唯佛弟子内道别法,毕竟断除烦恼种子,」这个要靠观修无我真实行相的胜观「修习无我真实行相毗钵舍那。」所以第二种是无我的胜慧,第一种是共通的胜观。第二种就是要把种子究竟断灭掉的话,要靠无我的胜观。就分成这两种。

  这其中把烦恼现前出现的部分,把它断除掉,要用的方式是粗静相道的胜观,这个胜观所要观修的对境是什么呢?观想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不好的,观修上面的世界是寂静的、是好的,以这种行相来做观修,这种观修的方式,它的对境就是下方的世界粗糙,上方的世界寂静,这是观修的对境,以这种方式把烦恼现前的部分把它断除掉。可是假设要把烦恼的种子究竟断除掉的这种胜观,它所要修的对境是什么呢?这种胜观修的对境就是空性。可见两者不一样,这两种胜观,共通跟不共,所要修的对境不一样。首先观修粗静相道而言,就一般来讲,粗静相道禅修的方式,外道徒也修这个道路,内道佛教徒也一样修这个道路,但是外道徒修这个道路跟内道佛教徒修这个道路,禅修的方式有一点点不太一样,因为当外道去修粗静相道的时候,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不好的,上方的世界是寂静的、是好的,把上方的世界寂静而且好的部分,当做是究竟所得,究竟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它是寂静、是好的。可是内道佛教徒修粗静相道的时候,却不是把上方的世界当做是究竟所得的目标,但是它是寂静的、是好的,为什么呢?因为上方的世界跟下方的世界比较起来,上方的世界当然更加寂静、更加的好,当然是这个样子嘛!所以仅仅把他当做是寂静,确实是寂静、是好的,这样子来做观修。这种情况之下来观修粗静相道的方式,内道佛教徒里面修粗静相道,小乘也这样观修,大乘也这样观修。

  我们看字面上,里面就谈到,(392页第三行)「又有两种,一.内外大小乘所共,能暂伏烦恼现行粗静行相毗钵舍那,」对不对?这个字面上已经讲了,外道也修粗静相道,内道也修粗静相道,内道里面小乘也修粗静相道,大乘也修粗静相道,所以称之为共通嘛!首先称之为共通的原因是外道跟内道共通,其次在内道里面大小乘门也共通去修它,所已是共通的「内外大小乘所共」,大家都可以修嘛!不过说大小乘门内道都可以修,是不是小乘要完整的去实修这个道路?而且一定要实修这个道路?那倒不是的。为什么不是呢?那意思就是说有些人会去修这个道路,有些人不必去修这个道路,为什么有些人要修有些人不要修?我们就了解了,一般来讲,行者的根器大致上都会有两种类型。在小乘里面的行者,根器也是两种类型,大乘的行者,根器也是两种类型,有一种是钝根,有一种是利根,就是内心的烦恼它现前出现的这个部分,并不是说力量非常的强大,而且再三产生、再三产生,它不是这个样子。

  就是他内心的烦恼会比较薄弱,不是说力量很强大,而且再三出现、再三出现。因此之故,受到烦恼现前出现这个部分的损害、侵犯,没有那么严重,因此在暂时上,并不是很迫切需要把烦恼现前这个部分所造成的侵犯、伤害,先把它消灭掉,目前而言,这个部分好像不是很迫切需要的一个工作,因为烦恼现前之后造成一个很强烈的伤害,这个部分没有嘛!因此之故,去努力的时候就把烦恼现前的部分、种子的部分,一起努力把它断掉就好了,以这种方式来进行,不必说我先把烦恼现前的部分断掉,花很大的力气,逐渐逐渐后面再把烦恼的种子灭掉,这样子一段一段的来做,不需要!一开始花力气就连烦恼现前跟种子一起灭掉,这样子来做禅修也就可以了。

  但是有一种不是这个样子,钝根的类型,现在烦恼很粗糙,现前的部分很粗糙,力量很强大,因此再三伤害自己、再三伤害自己,那不能够一直等说我要把烦恼的种子一起断掉嘛!也没有这个能力,目前烦恼就已经现前了,造成了侵犯、伤害,已经非常严重了,不能说我要连种子一起完全把它消灭掉,现在也没有这个能力,也不能够等待,所以现在的工作要做的是,花大的力气,先把烦恼现前的部分把它消灭掉,等到这个部分工作做完,再慢慢进行到去消灭种子的部分,必须按照这个方式来进行的。有这样的一个根器,这是钝根的。所以在小乘里面,行者也是两种情况了,大小乘里面,行者也是两种情况了。

  因此属于钝根类型的话,要先透过观修,把烦恼现前的部分先灭掉,之后再逐渐逐渐的把烦恼的种子灭掉。但是就利根而言,烦恼现前这个部分威力不是非常强大,造成的伤害也不是非常严重,所以并不需要我先透过一个观修,只是把现前的部分把它灭掉,这个工作并不需要做,现在禅修的时候,就是一起连现前的部分连种子的部分,一起把它灭掉,这个工作要做。可见这两种类型不管怎么讲,灭掉种子,两种类型都需要灭掉的。但是仅仅只是灭掉现前的这个部分,就利根而言,并不需要去做,现在我进行一个观修,这个观修,我仅仅单纯只是要灭掉现前的部分,这种禅修对利根来讲,不需要做。那利根者要做的是什么?现在所进行的禅修是要把现前的部分、种子的部分,一起全部都断掉,这个工作要做,这个禅修要做。但是说我现在进行的禅修,仅仅单纯只是去对付现前的部分,就利根来讲,这种禅修并不需要做。可是呢,就利根的禅修也好,钝根的禅修也好,灭掉种子这个部分,显然都要做,不管如何,哪一种类型都要做,为什么呢?因为种子如果不灭掉的话,那根本不会得到解脱,所以后面的文字就谈到了。

  「前是圆满支分,」前者是什么呢?就是共通的胜观,灭掉烦恼现前的禅修,那个是属于圆满的支分,「非必不可少,」并不是说不能够缺少的,就是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有的话就能够产生圆满的一些帮助,没有的话,也没有关系,可是「后是必不可少之支。」后者是不共的胜观,内道佛教徒的胜观,要灭掉烦恼种子的胜观,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缺少的。可见这两种里面,圆满的支分有的话,再增加一些帮助,没有的话,也不会有什么关系。但是第二种,钝根也好,利根也好,那显然都需要,不管是谁都不能够欠缺,所以后者是必不可少的分支。既然它是不能够欠缺的分支,那就表示它非常重要,要很重视,因此之故,后面的文字就谈到,因为后者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故求解脱者,应生能证无我真实毗钵舍那。」它非常重要,所以「求解脱者」无我真实义的胜观一定要有,不能够欠缺。

  「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未到地摄正奢摩他,纵未获得以上静虑及无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习胜观,亦能脱离一切生死系缚而得解脱。」前面所讨论、所开示的,仅仅只是把烦恼现前灭掉的这种粗静相道,共通的部分就是非必不可少分支,不是不能够没有的那个分支,那个部分并不是说一定有需要,前面谈到了嘛,那个部分不是说一定要有,它不是说必不可少的。可是无我的真实性了悟的这个胜观,那就不可缺少,一定要有的,原因何在呢?为什么粗静相道,共通胜观的这个部分,它不是必不可少,可是后面的无我真实性了悟的这个胜观,不共胜观的这个部分,却是不可欠缺、不能没有的,为什么呢?这个部分要做一个说明,首先就是若得到前面所说的第一静虑未到地所摄的正奢摩他,这个「正奢摩他」安止,安止就非常多种了,那么多种里面,初静虑所摄的安止,二静虑的安止,三静虑的安止,四静虑的安止,再上去就是空无边处的安止,识无边处的安止,无所有处的安止跟有顶天的安止,这类型就非常的多。

  在这么多的安止里面,二静虑天(二禅天)、三静虑天以上的安止,就算没有得到,也没有什么关系,也不是说一定要得到,没有也没有关系的。所以至尊仁波切在这里谈到「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未到地摄正奢摩他,」我们前面谈到的这么多,说要成办安止,要得到安止,那个安止是哪个阶段的安止?前面谈到安止的类型这么多嘛,是初静虑的安止哦,得到前面所说的安止是第一静虑(初静虑)未到地所摄的正奢摩他,就是初静虑地所摄的安止,得到这一个安止就可以了,所以前面这么多的内容讨论到的安止,讲的都是初静虑地所摄的安止,这个部分得到就可以了,因为假设得到初静虑地所摄的安止,二静虑的安止没有得到,三静虑的安止没有得到,这个都没有关系,因为都不会障碍得到解脱,所以初静虑的安止那当然就要得到,得到了也就可以了。

  那得到了这个安止之后,「纵未获得以上静虑及无色奢摩他,」以上是初静虑以上,就算没有得到初静虑以上及无色界的奢摩他,没有得到以上的静虑,没有得到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还有四个无色界的安止,这个没有得到呢,都没有关系,但是「然即依彼止修习胜观,亦能脱离一切生死系缚而得解脱。」「依彼止」依彼初静虑地所摄的安止,就前面我们讲的这么多内容的安止,靠着这个安止去修习胜观,什么胜观呢?这里谈到的胜观,是不共的胜观,胜观不是两种类型吗?靠着初静虑的安止去修习不共的胜观,就是无我真实性的胜观,把这个胜观好好禅修之后,就能够把轮回的束缚完全灭掉了,就能够得到解脱,靠着这个方式就能够得到解脱了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二静虑、三静虑甚至四无色界的安止,没有也没有关系,也可以没有,意思就是粗静相道没有禅修也可以,也没有关系,因为一样会得到解脱。

  二静虑天以上,三静虑天以上,这些安止没有、不观修、没有得到,也可以的!总之,二静虑天以上的安止,就算没有得到,也没有关系,也可以的。意思就是说,为了要得到二静虑天以上的安止,精勤努力去做实修,这些实修没有做,也没有关系。那为了要得到这些二静虑天以上的安止,要很勤快努力去做什么工作?做什么禅修?那就粗静相道,要观修下方的世界粗糙、不好,上方的世界寂静、好,继续继续不断的做观修,这样继续持续的观修下去,慢慢就会得到二静虑天的安止,三静虑天的安止,一直到四无色界的安止,就逐渐逐渐都会得到的。所以说这些安止,没有也没有关系,没有得到也没有什么关系,也可以,意思就是指粗静相道的观修,就算没有观修,也可以的,这个实修不做,也没有关系,也可以的。不做的情况之下,是靠着我们前面这么多篇幅所讨论到的安止,这初静虑天的安止,只要这个部分得到了之后,靠着这个安止去修了悟无我的胜观,靠着这个观修,照样可以脱离轮回,一样的可以得到解脱。

  总而言之,仅仅只是针对烦恼的现前部分,要修粗静相道的胜观,共通的胜观,这个部分不做也没有什么关系,它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分支,就是少了它也没有什么关系,少了它照样可以得到解脱的意思,因此在我得到解脱上面,不是一定要靠它,少了它没有关系,解脱照样可以得到,原因是因为二禅天以上的安止,如果想要得到的话,那必须透过粗静相道的禅修,下方的世界粗糙,上方的世界寂静,这个部分要继续的努力,很勤快去做禅修,禅修之后逐渐逐渐慢慢的二静虑天的安止得到了,再慢慢的三静虑天的安止又得到了,这样一步一步上去的,所以这些安止,后面二静虑天以上的安止,假设要得到的话,一定要靠粗静相道,就是共通的胜观,这样一步一步修上去的。但是二禅天以上的安止就算没有,也可以,也没有什么关系,那就是说粗静相道的观修,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不用修,那也可以的。

  所以这个段落,是要成立第一项,因为前面谈到有两项,就392页的第四行「前是圆满支分」圆满支分就是能够产生帮助,有的话能够有更多的帮助,这称之为「圆满支分,非必不可少」,我们刚刚是解释这一项目。但是后者,不共的胜观是「必不可少」,对不对?一个是「非必不可少」,一个是「必不可少」,这里谈到「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这个内容一直到「系缚而得解脱」,就过了三行「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未到地摄正奢摩他,纵未获得以上静虑及无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习胜观,亦能脱离一切生死系缚而得解脱。」到这里为止,是要成立第一项,就是粗静相道是一个「非必不可少」的,不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个解释要成立出这一项。

  其次要说明后面那一项,为什么是「必不可少」,就是第二项不共的胜观,无我的胜观,这不能欠缺啊!这个不能没有的,不能没有的原因何在?「若未通达未能修习无我真实,仅由前说正奢摩他,及依彼所发世间毗钵舍那,断无所有下现行烦恼得有顶心,然终不能脱离生死。」这个要成立出第二项,就是后者是「必不可少」的分支,原因何在?「若未通达」通达是首先无我真实义要证悟,证悟之后那还不够,接下来要不断的串习,那个「修习」是串习,所以若未通达无我真实义,未能串习无我真实义,要这样连在一起。要先通达,通达之后要串习,假设这个不做的话,要跳到隔壁,然终不能脱离轮回,假设这个不做的话,就不能脱离轮回了。这个不做,仅仅靠着前面所说的正奢摩他,前面这么多篇幅讨论的初静虑天的安止,仅仅得到这个安止,不能够脱离轮回的。再过去靠着这个安止引发世间的毗钵舍那,就是引发世间的胜观,粗静相道的世间胜观,断无所有天(就是有顶天)以下的一切的烦恼现行,得到有顶天的内心的话,无所有世界以下的一切烦恼现行就全部断掉了嘛,就算到达这里,也是不能脱离轮回。假设欠缺了无我真实义的证悟、串习,那始终就不能脱离轮回了。因此之故,无我真实义串习的这个部分,是属于一个不可少的分支。

  392页第五行「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一直到「如赞应赞」前面那里「然终不能脱离轮回」,这四行的内容就是要成立前面讲的两项,就是前项粗静相道共通的胜观,是「非必不可少」,还有要成立出第二项,就是后面不共的胜观,不是「必不可少」。再过来要引经据典来成立这个说明,「如赞应赞论中赞置答云:『为入佛正法,痴盲诸众生,乃至上有顶,仍苦感三有。』」这个颂文要成立的是后项,就是不共的胜观,是「必不可少」的分支。因为就算到达有顶天,「仍苦感三有」还是要堕入三有的轮回之中,这个要成立的是第二项,不共的胜观,无我真实义了悟的这个胜观,不能欠缺,如果这个部分没有的话,不管实修其它道路怎么做,一直到达有顶天,还是堕入三有的轮回之中。「『若随佛教行,虽未得本定,诸魔勤看守,而能断三有。』」这成立了前项,就是粗静相道的方式,并不是「非必不可少」,就是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的话照样可以脱离轮回。

  所以就无我真实义的胜观而言,要把烦恼种子灭掉,这个部分一定要做,如果没有做的话,其它的道路,其它的禅修,不管怎么做,仍然在轮回之中,因为其它禅修不管怎么做,最后就算到达有顶天,那还是在轮回里面,因此不能够脱离轮回的。所以欠缺无我胜观,不共的胜观这个部分,不能够脱离轮回,它是一个不共的分支,第一个颂文是要成立出第二项。再过来第二个颂文「若随佛教行」这个颂文是指世间粗静相道共通的胜观,没有的话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照样可以脱离轮回得到解脱。我们休息一下。

  我们现在这里所谈到的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四静虑天,再上面是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跟有顶天,这些都列在二静虑天以上,都是属于二静虑天以上的安止,前面谈到那些可以列在二静虑天以上的安止,我们有这样子谈到嘛,那有人就问了这个问题,我们简略的做一个答复,现在这里是欲界地,从欲界这个地方到初禅天,就是色界初静虑天的话,这中间中间还有许多的差别,就还要经过许多的过程了。那首先是在欲界的时候,有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有它现前的部分,已经发挥作用现前的部分,现在要先把它现前的部分消灭掉的话,要努力去把它断掉,那把这些现前的部分努力把它断除,已经断掉了之后,才会得到初静虑天的正行,但是呢,要怎样去把这些现前的部分断掉呢?努力努力要做什么呢?那就是要修粗静相道的方式,修的时候要先得到初静虑天的近分,这个要先得到。要把这些烦恼现前的部分断掉的话,才会得到初静虑天的正行,要得到初静虑天的正行,当然要先得到它近分的部分。

  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就近分而言,又有很多的次第,近分就很多种,那我们前面一直谈到这个安止,前面讲了这么多,这个安止是初静虑地所摄的一个安止,就是欲界的补特伽罗修这个安止,一直按照前面讲的做禅修禅修,之后他得到安止,他所得到安止就列入初静虑的近分里面,那就是我们这里一直谈到的这个安止。所以假设一个人,他是欲界的补特伽罗,他修修修,得到这个安止的时候,这样子的内心,具有这种安止的一个内心的人,虽然他是欲界的补特伽罗,可是他的内心算不算是欲界的内心呢?不是的。因为他已经得到初静虑地所摄的近分了嘛!所以他的心是属于初静虑的内心,不是属于欲界的心。这个时候得到了安止,初静虑地所摄的近分已经得到了,那安止后面是什么呢?后面的情形就又有很多了,他可以继续修粗静相道,就是把这个安止得到之后,近分得到之后,后面他观修初静虑地是寂静的,欲界是粗糙是不好的,这样子继续观修,就是前面谈到的共通胜观的方式。

  或者是不要这样修,(近分)之后直接去缘取无我的意义而做观修,这样修的话,是修不共胜观的方式,之所以可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内心的住分已经得到了,就是虽然他是一个欲界的人,可是因为他经由前面的禅修,得到初静虑地所摄的近分之后,就得到了安止,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内心是已经得到安止的住分,得到安止住分之后,他当然可以去缘取无我的意义而来做禅修。所以这个时候,这个人已经超越了,虽然他是欲界的补特伽罗,可是已经超越了欲界的内心,他的内心是属于初静虑天所摄的内心,在这样的一个内心之下,他运用这个内心,后面还要做实修的道路,那他要运用去修,也可以去修粗静相道,或者要去修无我的意义的不共胜观,那就要看情况了。看情况就是我们谈到的钝根跟利根的差别,假设他是一个利根的的话,就不必修粗静相道,因为现在烦恼已经现前了,造成很强烈的伤害,我要先把他灭掉,这个部分不需要做嘛!这个部分的伤害不是很大,所以把这个现前的部分消灭掉这个工作不需要做,所以不必去修粗静相道,他要做的努力是连烦恼的种子一起消灭掉,这个工作他直接去做就可以,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并不需要把烦恼现前的部分破坏掉,这个部分并不需要去努力。

  但假设不是这个根器,钝根的话,就要把烦恼现前这个部分灭掉,他就要好好的去努力,继续去努力的时候,如果按照这个粗静相道继续去努力的话,那前面谈到的是安止已经得到之后,安止本身当然也是一个近分,可是安止后面还要继续做的时候,后面还有六种作意,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安止,安止是近分,后面还有六种作意,从第一个个别性相理解作意,到最后一个加行最后际的作意,一共有六个,这样按照顺序,还有很多次第,按照顺序得到之后,再得到一个加行最后际的果作意,加行际果作意得到了之后,就得到正行,这是初静虑的正行,这个是粗静相道的方式来做禅修,这样的一个方式。

  仁波切说我们现在讲的内容,如果做成一个表格的话,大家会很容易明白了解,会比较有帮助,现在没有表格,所以大家如果前面讲的内容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提出来发问。

  问:392页第五行「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未到地摄正奢摩他」这个第一静虑未到地就是他还没有到初静虑,是得了还是没?

  答:未到地就是近分,后面是不是又讲近分?讲未到地也可以,讲近分也可以,第一静虑就是初静虑地、初禅天,初禅天的未到地就是近分,近分所摄的正奢摩他,就是等持、安止,这个如果得到的话,还没有得到正行,因为是近分嘛!近分之后才正行,所以还没有得到正行。

  之后就要看钝根跟利根两种情况,但是无论如何,安止都有必要先做观修,要先修安止,修安止很勤快努力,逐渐逐渐就得到安止,但是在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欲界的内心已经改变了,所以这时候不是属于欲界地所摄的内心,他得到一个非欲界地所摄的内心,这样一个心识呢,他得到了,那这个心识不是欲界地所摄,是在什么地方呢?初静虑地所摄的内心,但是初静虑地所摄的内心,那还不是属于初静虑地的正行,因为得到初静虑地的正行的话,要把欲界的烦恼全部要断掉,但这个时候还没断掉嘛!因为才刚得到一个安止而已,哪里有断掉欲界的烦恼呢?没有,还没断掉嘛!所以正行都还没有得到,烦恼现前的部分都还没有断掉,初静虑地所摄的正行都还没有得到,因为那个时候才最初最初得到安止而已,那时候不是正行的内心,所以这里谈到的是「初静虑未到地所摄的正奢摩他」,这是指最初得到安止的时候,是初静虑地的近分所摄的安止,这个是指还没有得到正行,得到正行的前面,还有一个未到定,就是近分,那个近分要先得到。所以近分要先得到,钝根也是要得到,利也是要得到,这都要得到。

  得到了之后,要修胜观,我们前面讲了嘛,得到安止的必要性是什么?就是要修胜观,可是后面修胜观怎么做呢?那就看钝根跟利根了,也许修粗静相道的胜观,也许缘取无我真实性来修胜观。假设是利根的话,不必修粗静相道的胜观,就直接缘取无我空性的意义来修胜观,所以就靠着初静虑的未到地、静虑的近分,就前面所得到的安止,就只靠着这个安止去运用它,就能够把烦恼全部都消灭掉,之后他就会得到罗汉的果位。但是在得到罗汉果位的时候,正行都还没有得到呢!就算初静虑的正行都还没有得到,它一样得到罗汉的果位,为什么呢?因为得到正行的话,要把欲界的烦恼全部都消灭掉,要把烦恼现前的部分断掉,但是因为现在这个人,他得到初静虑地所摄的安止,然后他又没有修粗静相道,它是直接缘取无我义来修胜观的一个人嘛,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是把烦恼现前的部分跟种子的部分,同时断除掉了,在那个时候,他得到罗汉果位,在得到罗汉果位之后,他才把现前的部分跟种子的部分断掉,那个时候,他才得到正行。

  所以还没有得到正行之前,先得到罗汉的果位,之后才把现前的部分、种子的部分一起全部都灭掉。所以在他得到罗汉果位的时后,那正行没有得到呢!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是利根的情况之下,他先得到罗汉果位,之后才得到初静虑的正行。

  假设是钝根的话,那就不是了,这两者就有差别了,钝根的话呢,也得到初静虑所摄的安止,可是接下来,他不是缘取无我义来修胜观,他要先修粗静相道,修粗静相道的时候,就不能够把烦恼现前的部分跟种子的部分一起都断掉,就不是了。要先把现前的部分断掉,种子还没有断掉,是把烦恼现前的部分断掉,后面才断掉种子,在这中间中间,他会得到正行。已经得到正行了,可是种子都还没有断掉呢!所以要把种子断掉,那可能要得到很高很高的证悟。那现在先把现前的部分灭了就很容易了,他把现前的部分灭掉,就会得到正行,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这样子一直进步、一直进步上去。所以把现前的部分灭掉是很容易,要把种子灭掉,那很困难,要走到后面后面了!所以就算种子还没有灭掉,前面的正行,他照样会先得到。所以这两种就有差别。

  现在的情况是由欲界到达初静虑天,我们前面谈到了,可是假设从初静虑天要到二静虑天,就初禅到二禅,那他的方式是什么样子呢?就烦恼而言,欲界有欲界的烦恼,初静虑天有初静虑天的烦恼,二静虑天有二静虑天那个地方的烦恼,三静虑天有三静虑天那个地方他自己的烦恼,这种情况就譬如说,我们人类来讲的话,人类有人类的烦恼,旁生动物道有它自己的烦恼。人里面在家人有在家人的烦恼,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烦恼,内心的想法各自不同,烦恼不同,粗细都有差别,是不是这个样子?所以欲界有欲界自己的烦恼,初静虑天也有初静虑天的烦恼,等到他到二静虑天,二静虑天又有二静虑天的烦恼,是这样一个情况的。因此之故,假设要得到上面那一个天的正行的话,要把下面那一个天烦恼现前的部分都要灭掉。什么是得到二静虑天的正行呢?得到二静虑天正行的意思,就是指把初静虑天烦恼现前的部分都完全灭掉了,在初静虑天的烦恼现前的部分灭掉的同时,就得到初静虑的正行。但是我现在正在做灭掉的工作,正在做的那个时候,当然没有得到正行,可是正在做的那个时候,他的心是不是已经发生改变了?正在逐渐逐渐的把现行的部分逐渐消灭掉,逐渐灭掉,完全灭掉就得到正行,可是还没有完全灭掉,逐渐逐渐去对付它,让它逐渐逐渐的减少,正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这时候内心不是逐渐改变了吗?所以会先改变成为上面那一个天的近分的部分,这个时候内心已经发生改变了。我们前面讲,由欲界到初静虑天来讲的话,这个时候他不是欲界的心,他是属于初静虑地所摄的近分的心,对不对?这个时候他把现前的部分正在进行断灭的工作,可是还没有灭掉,假设灭掉的话,那初静虑天的正行。但是现在正在进行消灭的工作,那个时候就是近分的段落。

  近分前面讲了嘛,有六个作意,到第七个的话,就是正行了。跟这个情况一模一样,从二静虑天要到三静虑天,也是一样的,二静虑天的补特伽罗本身,他的内心也要先发生改变,就是比他原来二静虑天的心还要更加微细,那得到三静虑天近分的部分,三静虑天的正行没有得到哦,他先得到近分的部分,然后这样子一步一步的升上去,完全一模一样的方式。那现在假设是初静虑地、初禅天的补特伽罗,他现在修一修,他进入二禅天的时候,二禅天近分的安止已经得到了,他会不会运用这个安止去去修出世间的道路?缘取无我而修不共的胜观?不会的,他只会修粗静相道,如果修粗静相道的话,就二禅天的近分,前面不是讲了,从第一个个别性相理解作意一直到第六个加行际(究竟)作意,再过去就得到加行际(究竟)果作意,得到加行际果作意的时候,就把初禅天烦恼现前的部分全部都断掉了,他就会得到二静虑天的正行。

  那为什么前面谈到初静虑近分所摄的安止得到的时候,也许走粗静相道,也许缘取无我的意义,可是到了初静虑的正行已经得到了,要到二静虑天的时候,二静虑天近分所摄的安止得到之候,不会缘取无我的意义?因为要缘取无我的意义来做禅修的话,他不必等得到初静虑的正行嘛!初静虑的正行没有得到,前面的近分所摄的安止得到之候,他就选无我的意义去禅修了,他不用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所以现在得到初静虑的正行之候,当然更不会缘取无我的意义,他只会修粗静相道,继续修上去,那继续修上去的话,就我们前面谈到的,就初静虑的正行已经得到之候,他的心更加微细,得到二静虑近分所摄的安止,二静虑地所摄的安止得到之候,后面就有六个作意,就个别性相理解作意,一直到第六个加行际作意,加行际作意又得到之候,再过去就得到加行际的果作意,加行际的果作意就二静虑的正行,那时候把初静虑天烦恼现前的部分都灭掉了,就得到二静虑的正行。

  好了,现在得到二静虑的正行,再上去就三静虑的正行,三静虑的正行没有得到的时候,先得到三静虑近分所摄的安止,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又变成三静虑地所摄的安止的内心,比二静虑地的内心又更加微细,那得到这个安止之候,后面又六个作意,那又到三静虑的正行,这样一直上去、一直上去,最后到达有顶天。到了无所有处,再上去就到达有顶天。就这样一步一步上去,这种方式就是粗静相道的禅修方式。我们今天讲述到此。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5讲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怎样报答父母恩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6讲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施舍善根是真正的善根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再大的罪业忏悔可清净

 

后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3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2讲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不离清净的道场和道友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1讲

达真堪布:微博教言 施舍心是福德的根本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