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洛桑卻佩格西:让有缘士夫朝向解脱与一切相智地的地道建立:摄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洛桑卻佩格西:让有缘士夫朝向解脱与一切相智地的地道建立:摄要

 

  作者:色拉寺伽僧院罗桑群佩格西

  书首礼赞:非常恭敬地礼敬并归依具备无缘大悲的至尊上师足莲。

  祈请于一切时间与阶段当中摄受自己!

  胜导师佛子慈氏妙音,礼彼无二无别诸上师,

  立誓造论:有缘朝向解脱胜正道,地道次第心要摄而书。

  此处,在解说「以十种完全修治」(yongs su sbyong ba rnam bcu yis)等阶段 的地道建立中,首先因为必须先行暸解心,因此应该先说明心的情况,以及地道最初在心续中产生的方式。其中,在这个世间有承认心与不承认心的两种情况。有些外道 甚至还认为外在的草、木等等当中有心;总之,心里想:「如果做这个和那个的话,应该会很好。」心里想:「如果做这个和那个的话,应该不好。」回忆起:「过去曾经做过这个和那个。」想着:「将来要做这个和那个。」以及想着:「我做了利益自己的事。我做了伤害自己的事。」因为一切有情都有上述这些想法,因此将这样的想法称之为「心」(smes )或「认知」(shes pa)。因为外在的草、木等等没有这些想法,因此成立草、木等等当中无心。像这样的(Tib, p. 1-1)心,有时候想以利他之心行布施,并从事修习悲心等等善行;有时则想以伤害之心杀生,以及犯下不与取等等恶行;而有时候则想吃东西,以及从事想唱歌等等无记的行为。此外,还有贪爱自方并对他方起瞋等等。透过经验我们可以成立心造做各种行为;而那个时候,身、语二者也成为心的奴隶,亦即心从事任何活动时,身、语多半也会进入该活动,因此身、语二者所从事的行为究竟是善、恶或无记,有赖于心从事的活动是善、恶或无记。因此,此世的身、语的好坏等,会跟随此世心这个动机的好坏而行;此外,此世身、心的苦乐等等,是由于过去世中心的各式各样的善恶之力,累积各式各样的善恶业而成熟的结果,因此,身语的善恶行为、身心的苦乐等等、以及和这些有关的一切所受用的对象与能受用者,均是心造做出来的,如《十地经》(Sa bcu pa’i mdo)说:「此三界唯是一心。」就是在排除心以外的三界造物者之后,说明只有心才是三界的造物者;而《入中论》(’Jug pa)也说:「心性建立极为多样化,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经说无余众生由业生,心若断除业亦将不存。」意思是说明心性产生了这些各式各样的有情世间与器世间;(Tib, p. 1-2)而其原因如下:有情世间是由有情各自不共的业力所生,而各式各样的器世间则多半是共业所成;而那些业也唯有透过具有心者才能累积,而在断除心或无心的情况下,则无法累积业。因此,一切的情、器世间均有赖于心。此外,《入中论》又说:「依据彼彼各自之论典,诸外道说补特伽罗等,胜者未见彼为造物者,故说世间造物者唯心。」意思是说:「在非佛教或诸外道各自的论典当中,主张常的补特伽罗与自在天等等为世间的造物者,而胜者(佛)未见彼等为造物者或观见彼等非造物者之后,说唯心是世间的造物者。」前论又说:「由知遮止常我为造者,是故暸知造物者唯心。」与前说同一旨意。因此,一切轮回与涅槃的究竟基础或根本,就是心。透过心续的调伏,可以让我们暂时获得增上生的果位,以及究竟进入决定胜的境地;而心续若没有调伏,则会受到烦恼的宰制而于总的轮回与别的三恶趣当中受生。因此,本师能仁王说八万四千法蕴,以及随行其后的智者所造的所有解释佛经密意的论典皆是调伏住于心续当中的烦恼的方法。就像世亲阿阇黎(slob dpon dByig gnyen)在其《解说如理论》(rNam bshad rigs pa)或《释轨论》中所说的:「改造无余烦恼诸怨敌,(Tib, p. 1-3)恶趣三有之中作依处,由具改造依处此论典,此二于余学说体系无。」而《小释》(’Grel chung)或《明义释》说:「为对治诸行胜者转动:一切行相无余诸*轮。」,以及《俱舍论》说:「为了诸行之对治,佛说随顺诸法蕴。」其中的「行」必须理解为住于心续当中的烦恼。若是如此,首先必须调伏心续,才是真正的重点所在。本师世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说明了:「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有赖于自心的调伏,而能调伏那样的心的,就是佛陀的教法。本师世尊又说:「心若调伏引安乐,我若调伏得善趣。」这说明了:要引生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有赖于内心的调伏。宗喀巴大士也说:「黑白诸业有赖善恶思,思想若善地与道亦善,思想下劣地与道亦劣,一切结果有赖诸思想。」说明了:要产生好的地与道的证悟,以及依彼证得解脱与一切相智之果位的情况等,均有赖于好的想法。若是如此,那么调伏自心的方法、依于调心之后证悟地道的情况、以及地道证悟究竟之后于心续中产生解脱及一切相智果位(Tib, p. 1-4)的情况是如何?答:透过实践三士道之次第,来调伏内心及产生地道之证悟等等,是最好的方法。其方法如下:无论知不知道结合「安乐」及「痛苦」这个术语,事实上,完全不要痛苦,而只要圆满的安乐,这种想法对自他一切而言均是共通的;若是如此,则必须努力于从各方面断除痛苦、而且从各方面成办安乐的一个无错谬的方法。而且,必须从断除苦因与成办乐因的方式来精进于离苦得乐,因为痛苦的体性无法如拔刺般断除,而且安乐的体性不能如获得财物般得到。因此,必须清楚了解苦乐的因是什么?因为如果不了解苦乐之因为何,则对于这两者的因无法做取舍。其次,痛苦的因,就是十不善等等的恶不善行,而安乐的因则是断除十不善之戒律等等善行,因此要乐不要苦的人们必须从各方面对于这两者好好地作一个无误的取舍。此外,首先应该思惟如下:亦即必须善加思惟总的轮回苦,以及个别的冷热等等地狱之苦、饥渴等等饿鬼之苦及愚痴等等畜生之苦;此外,若不从许多方面努力于断除恶不善法,则《经》中说:「严重、中等与轻微的不善法,依次会让有情生于地狱、饿鬼及畜生趣中。」因此,应该思惟:「假设自己也由于恶不善法的力量而生于那些恶趣(Tib, p. 1-5),则上述那些苦将在自己身上成熟,而如果那些苦在自己身上成熟的话,自己将完全无法忍受。」等等情况;而由于怖畏那些苦,为了从那些苦当中得到救度,必须对于三宝产生胜解信,并以此信作为动机而归依三宝,例如身患重疾的病人,为了免于疾病之苦,而必须依止良医一般。因此,思惟了总的轮回苦与别的三恶趣苦之后,为了从这些苦当中得到救度,要至心地归依:而为了让那些苦不要产生,要从多方面去断除恶不善法;为了得到增上生的人天果位,要从多方面好好修习断除十不善之戒律等善行。在这个时候,这位补特伽罗已跻身「内道佛教徒」(nang pa sangs rgyas pa)的行列,而这样的修行次第,就是下士道的修行情况。因此,下士的「所证」(thob bya),就是增上生(mngon mtho)的人天果位;而「所断」(spang bya),就是十不善业及其果报;而「所修」(nyams su blang bya),则是断除十不善之戒律等等那些善行。因此,在下士道的阶段,对于「暇满、义大、难得;死无常;恶趣苦;归依;业果」等,必须仔细思惟;并藉此如理地修学断除十不善之戒律等。上述是「特殊下士」(skyes bu chung ngu khyad par can)的情况。而所谓的「一般下士」(skyea bu chung ngu phal pa)则是指「仅希求现世事物的补特伽罗」。

  然后,这位补特伽罗一再地思惟「生、老、病、死的人趣之苦」、「死兆现行之苦等的天趣之苦」(Tib, p. 1-6)及「由于忌妒而扰乱心续等等的非天之苦」,以及受到「八苦」、「六苦」与「三苦」逼迫的情况等,亦即透过「即使从三恶趣的痛苦当中脱离而得到人天的果位,却没有从轮回当中解脱的话,是无法超越痛苦的本质的。」这样的思惟,体认到一切轮回当中全无心要可言之后,便已产生想要解脱一切轮回苦的想法了;然后进一步辨认出轮回苦所由生之我执无明,而必须努力于断除我执无明,所以如果我执无明未断,轮回之苦是无法像拔刺一般断除的。因此,在心中产生:「自己应该从一切的轮回之苦中脱离出来而证得解脱」这种强烈希求解脱的想法后,精进于断除轮回的根本我执无明,而作为断除彼等的方法的,就是必须进入于缘四谛这个对境的三学之道的修行。而这个时候,这位补特伽罗就是「中士」(skyes bu ‘bring),而这样的修行次第就是「中士道的修行」(skyes bu ‘bring gi lam gyi nyams len)。因此,在中士道的阶段,仔细地思惟了「由苦、集二者而于轮回中流转的情况」与「由十二缘起支而于轮回中流转的情况」等等后,内心对于八苦、六苦、四苦及三苦等等的一切轮回过患感到厌倦,为了远离这些过患,以缘四谛的三学之道等等作为主要的修行。这样的补特伽罗以断除轮回的根本──补特伽罗我执(gang zag bdag ‘dzin)──为主,而且以「断除我执的解脱」作为主要的所证;而作为其方法的,(Tib, p. 1-7)就是以「了解无我 的般若」及其「对境」(无我)作为主要的所修;然后,透过对于声闻道的极大胜解(mos pa),而一旦在自己心续中产生了无造作的希求解脱的想法时,则已进入「声闻道」(nyan thos kyi lam)了。其中,「希求解脱的想法」(thar pa don gnyer gyi blo)、「出离心」(nges ’byung gi bsam pa)及「想要脱离轮回的想法」(’khor ba las bsgral ’dod kyi blo)是同义词。产生无造作的这些想法的方法,就像罪犯在监狱中受到极大的折磨时,自然而然会产生逃离监狱的想法,以及房屋着火的屋主,自然而然想要脱离他的房子的情况一样,如果产生想要脱离轮回的想法达到上述两个比喻的程度时,就是已经产生无造作的出离心了。当这个想法产生时,不论是行、住、坐、卧的哪一个时候,均不可能退失,就像宗喀巴大士(rJe bdag nyid chen po) 所说的:「不分昼夜希求解脱心,若生尔时出离心已生。」关于这点,有些学者主张:「看见轮回过患的心是『出离心』,而想要从轮回脱离的心是『希求解脱的心』。」亦即认为「出离心」与「希求解脱之心」这两者是不同的,而且还认为出离心是因,而希求解脱之心是果。而在这部论中,恭敬地将这两个词视为同义词,亦即所谓「出离」就是解脱,而希求彼之心就称为「出离心」,而且不仅如此,当产生无造作的出离心时,就视为「已产生无造作希求解脱轮回的心」,这是大多数学者一致的看法。因此,成立「无造作的出离心」(nges ‘byung gi bsam pa bcos ma ma yin pa)与「无造作的希求解脱之心」(thar pa don gnyer gyi blo bcos ma ma yin pa)两者为同义词。而且宗喀巴大士在:「不分昼夜(Tib, p. 1-8)希求解脱心,若生尔时出离心已生。」当中也说明了「希求解脱之心」与「出离心」两者同义;而在这个偈颂之后的「彼出离不以净发心摄,不成无上圆满菩提因。」 当中的出离心,也必须理解为希求解脱的心;而且在《广论》的「仅仅想要舍弃彼等而且想要证得完全止息彼等的想法产生,正是出离心」当中也将「希求解脱之心」与「出离心」说为同义。此外,《广论》当中「当经中说到产生无造作之出离心的量(标准)时,会以处在火宅当中的人与处在监狱当中的犯人不愿处在那些处所,并且想要从那些场所解脱出来的心,作为产生出离心的标准,亦即前述二者的心到什么程度,出离心就应该产生到那个程度。」这是结合「想要从火宅及监狱中解脱出来的心」这个比喻与「出离心」这个意义,然而「对于火宅与监狱看见过患之心」与「出离心」二者喻义结合的情况则比比皆是。因此,能够成立「出离心」与「希求解脱之心」二者是同义的圣教与正理为数极多,因此必须承认这两者为同义词。

  此外,处于前述中士道的那位补特伽罗,不仅以「补特伽罗我执」(gang zag gi bdag ‘dzin),而且还以「执外境的分别」(phyi rol don du ‘dzin pa’i rtog pa)为主要的所断,并以断除这两者的解脱作为主要的所证,而作为其方法的,就是将「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般若及暸解『能取、所取二空』的般若二者及其对境(即「补特伽罗无我」及「能取、所取二空」)」作为「主要的所修」之后,透过对于在最后有(srid pa mtha’ ma)时,在不依赖其他老师的教授的情况下,而以欲界身现证自己的菩提(Tib, p. 1-9)的独觉道的极大胜解,一旦自己心续中产生一个无造作的出离心时,即已进入「独觉道」(rang rgyal gyi lam)了。其中,声闻道与独觉道二者均摄于中士的道次第当中。

  此外,处于前述中士道的那位补特伽罗,从各种角度长期观修轮回的过患之后,体认到一切的三有就像火宅与监牢一般后,持续产生强烈想要证得完全止息烦恼与痛苦的解脱的想法,并且修学珍贵的三学之道的话,决定能够证得从轮回脱离的解脱,而且也不可能退转。但是因为这样仅仅断除部分的过失与圆满部分的功德,因此自利并没有完全圆满,而他利亦仅只有片面,而且最后还会受到佛的劝勉而决定进入大乘,因此心里想着:「现在,我从一开始就应该进入大乘道。」而产生想要进入大乘道的想法,而且心里想:「在看到『和自己一样堕于轮回大海的众生们也因为分辨取舍的智慧之眼关闭之故,无法前往远离轮回痛苦窘境之处』的同时,却对他们毫无悲愍,并且不精进于利益他们,这是非常不应该的。」这样想了之后,为了进入大乘道,首先停止对于受苦逼迫的的众生们以贪、瞋区分亲疏的情况之后,如那些道次第论着当中所说的一般长期地观修舍无量心。然后思惟:「一切有情均曾经当过或正在当自己的母亲等等。」(知母)接着(Tib, p. 1-10)依次先观修「忆念一切有情的恩德」(念恩)、「想要报恩的想法」(报恩)及「慈心」(悦意慈),然后将这些受苦逼迫的那些有情作为所缘之后,当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强烈的「如果他们远离痛苦的话,该有多好啊﹗应该让他们远离痛苦。」的想法时,就表示自己心续中已经产生大悲心了。此外,大悲心产生的情况,在《广论》当中也说道:「就像母亲对于心中极为疼爱的幼小独子受到无量的苦时所生的怜悯心一样,一旦缘一切有情的大悲心任运而生的情况也达到那个程度时,就已产生『具备定义的大悲心』(snying rje chen po mtshan nyid tshang ba)了。」如上,当大悲心在心续中产生时,该补特伽罗就已成为「上士」(skyes bu chen po),而且是「大乘种性觉醒者」(theg pa chen po’i rigs sad pa),而他先前那些修行次第,则是与中士共通之道。然后,前述的慈心与悲心二者大力增长之后,必须观修「增上意乐」,而依于增上意乐之后,一旦心续当中产生一个强烈、毫无造作的「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须证得珍贵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的想法时,就是「具备定义的大乘发心」(theg chen sems bskyed mtshan nyid tshang ba)在心续中产生了,因此这位补特伽罗已进入了大乘道。如上的那些上士为了利他而希求圆满菩提,并以「大悲心与菩提心等」作为主要的修行,而以「实执及其习气」(bden ‘dzin bag chags dang bcas pa)作为主要的所断。

  如上那样辨认了命名为「心」或「认知」等等的基础之后,该心进入种种善、恶行为的情况,以及由此开展之后,下、中、上三士之道在心续中产生的情况,然后由此于心续中产生三乘地道(Tib, p. 1-11)之证悟的情况等,已经简要地说明完毕。现在要正式进入「地道建立」(sa lam gyi rnam gzhag)的解说。

  其中,分二:1. 总说地道建立,2. 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

  1. 总说地道建立,分二:

  1-1. 定义

  「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之现观」,就是「区分为地、道二者之地」(sa lam gnyis su phye ba’i sa)的定义。「正朝向或已到达解脱或一切相智地二者任一所摄之智」,就是「道」的定义。或者「无造作出离心所摄之智」,就是「道」(lam)的定义。「区分为地、道二者之地」(sa lam gnyis su phye ba’i sa)、「道」(lam)、「现观」(mngon rtogs)、「智」(mkhyen pa)这些为同义词。

  1-2. 分类

  其中,若予区分,有由所依之补特伽罗与胜、劣的观点而区分的「大乘道」与「小乘道」二者。有从高、下的观点来区分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五者。

  「法现观」(chos mngon rtogs),是「资粮道」(tshogs lam)的定义。「资粮道」(tshogs lam)、「顺解脱分」(thar pa cha mthun)、「法现观」(don mngon rtogs)及「资粮道者心续之智」(chos mngon rtogs tshogs lam pa’i rgyud kyi mkhyen pa),这些是同义词。此外,所谓「资粮道」,是因为它是为了证得解脱及一切相智而累积资粮之道的开端,所以称为「资粮道」。因为是开始听闻、思惟经典之法的阶段的现观,所以也称为「法现观」。在资粮道阶段,是以听闻、思惟能诠的经典为主,但并不是意味着资粮道的阶段没有「修所成」,因为《阿毗达磨集论》说过:「什么是『资粮道』?答:凡夫戒、守护根门、饮食知量、于初夜及后夜中不睡眠而精进于瑜伽(Tib, p. 1-12);再者,还有成为其因的其他善行、听闻、思惟及修习所生的之智慧也可以,亦即……。」说明了资粮道中有闻、思、修三者。

  「义现观」(don mngon rtogs),是「加行道」(tshogs lam)的定义。「加行道」、「顺抉择分」(thar pa cha mthun)、「义现观」及「加行道者心续之智」(chos mngon rtogs tshogs lam pa’i rgyud kyi mkhyen pa),这些是同义词。此外,所谓「加行道」,是因为对于现观四谛而作加行之阶段的道,所以如此称呼。因为是对于经典的意义--粗细品的无我--产生修所成之体验的阶段的现观,因此称为「义现观」。此外,在加行道阶段,虽以修所成为主,但并不是没有听闻与思惟,因为《阿毗达磨集论》中说过:「《经》云:『资粮道当中有闻、思、修三者』而就像资粮道一样,加行道也是如此(亦即也有闻、思、修三者)。」

  「谛现观」(bden pa mngon rtogs),是「见道」(mthong lam)的定义。「见道」、「谛现观」、「见道者心续之智」(mthong lam pa’i rgyud kyi mkhyen pa),这些是同义词。所谓「见道」,因为是最初现前的看见四谛之道,所以称为「见道」。而因为是现前、新的了解四谛的现观,所以称为「谛现观」。

  「随现观」(rjes la mngon rtogs),是「修道」(sgom lam)的定义。「修道」、「随现观」及「修道者心续之智」(sgom lam pa’i rgyud kyi mkhyen pa),这些是同义词。此外,所谓「修道」,因为是修习已经现观之谛的道,因此称为「修道」;再者,因为是在已经现观四谛之后,再次修习之现观,所以也称为「随现观」。(Tib, p. 1-13)

  「已断除烦恼障之智」(nyon sgrib spangs pa’i mkhyen pa),是「无学道」(mi slob lam)的定义。「无学道」、「已断除烦恼障之智」及「阿罗汉之智」(dgra bcom pa’i mkhyen pa),这些是同义词。此外,因为是对于各乘之道,不需要再学习之道,因此称为「无学道」;而因为是已断除所有烦恼障之智,所以是「已断除烦恼障之智」;而因为是阿罗汉心续中所摄之智,因此称为「阿罗汉之智」。

  2. 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

  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分二:

  2-1. 解说小乘的地道建立

  解说小乘的地道建立,分二:

  2-1-1. 定义

  「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之小乘现观」,就是「小乘地」(theg dman gyi sa)的定义。「小乘地」、「小乘的现观」(theg dman gyi mngon rtogs)及「小乘智」(theg dman gyi mkhyen pa),这些是同义词。

  2-1-2. 分类

  其中,若详细区分,有小乘八地,亦即有:(1)种姓地(rigs kyi sa)、(2)第八地(brgyad pa’i sa)、(3)见地(mthong ba’i sa)、(4)薄地(bsrabs pa’i sa)、(5)离贪地(’dod chags dang bral ba’i sa)、(6)了解已作地(byas pa rtogs pa’i sa)、(7)声闻地(nyan thos kyi sa)、(8)独觉地(rang rgyal gyi sa)等八地。也有某些论典中没有另外提及「声闻地」,改以「见白地」(dkar po rnam par mthong ba’i sa)并置于小乘八地之首,而称为「小乘八地」。(1)种姓地,就像「声闻资粮道」与「声闻加行道」;(2)第八地,就像「预流向之智」(初果向之智);(3)见地,就像「预流果住之智」(初果住之智);(4)薄地,就像「一来果住之智」(二果住之智);(5)离贪地,就像「不来(Tib, p. 1-14)果住之智」(三果住之智);(6)了解已作地,就像「声闻阿罗汉之智」(四果住之智);(7)声闻地,就如「一来向」、「不来向」及「阿罗汉向」三者之智;(8)独觉地,就像「独觉之智」。上述内容是《明义释》及《金鬘疏》的密意;然而在某些论典当中,将「见白地」配合「资粮道」、「种姓地」配合「加行道」来解释,而不另外提及「声闻地」。若再归纳的话,这八地可以摄于声闻地与独觉地两者当中,亦即前七个为声闻地,而最后一个是独觉地。

  2-1-2-1. 声闻地

  声闻地中又分二:

  2-1-2-1-1. 定义

  「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之声闻现观」,就是「声闻地」(nyan thos kyi sa)的定义。「声闻地」、「声闻的现观」(nyan thos kyi mngon rtogs)及「声闻智」(nyan thos kyi mkhyen pa),这些是同义词。

  2-1-2-1-2. 分类

  声闻地若予区分,有二:

  2-1-2-1-2-1. 声闻异生地

  声闻异生地若予以区分,有二:

  2-1-2-1-2-1-1. 解说声闻资粮道

  2-1-2-1-2-1-1-1. 定义

  「声闻的法现观」,就是「声闻资粮道」的定义

  2-1-2-1-2-1-1-2. 分类

  有〔声闻〕资粮道下、中、上三品。而这三个的每一个又可以分为「现前」、「比度」及「再决知」三者,以及「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者。在声闻资粮道的阶段中,以听闻、思惟为主,但并不是没有修所成,因为《阿毗达磨集论》中清楚说过:「资粮道的阶段中有修所成。」在声闻资粮道下品的阶段中,有「了解补特伽罗无我」与「不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这两类;(Tib, p. 1-15)而到了资粮道中品的阶段,则必定要了解补特伽罗无我;到了资粮道上品的阶段,则必须证得以补特伽罗无我为所缘的止。而当转移至声闻加行道暖位时,则必定要证得以补特伽罗无我为所缘的观。其中,从声闻资粮道到声闻加行道暖位的转移方式就是:暂时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一旦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时,就会从声闻资粮道转移至声闻加行道暖位。暂时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资粮道上品者他「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观」与「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观双运」、「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修所成慧」、「证得声闻加行道暖位」等等是同时的。

  2-1-2-1-2-1-2. 解说声闻加行道

  2-1-2-1-2-1-2-1. 定义

  「声闻的义现观」,就是「声闻加行道」的定义。

  2-1-2-1-2-1-2-2. 分类

  「声闻加行道」若予区分,有声闻的「暖位」(drod)、「顶位」(rtse mo)、「忍位」(bzod pa)及「世第一法」(chos mchog)等四者。其中,前三者的每一个又分为下、中、上三品;同样地,〔前三者的每一个〕也可以分为「现前」、「比度」、「再决知」三者;以及分为「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者;然而,「世第一法」则无那样的区分,因为声闻加行道世第一法是「时边际剎那」(dus mtha’i skad cig ma),因为声闻加行道忍位上品(Tib, p. 1-16)是时边际剎那,同样的,声闻加行道世第一法也是时边际剎那,因为《俱舍论》说过:「彼为一剎那,如是世第一。」在声闻加行道的阶段,虽以修所成为主,但并不是没有听闻、思惟,因为《阿毗达磨集论》当中清楚说过:「在声闻资粮道及加行道这两个阶段中,皆有听闻、思惟及修习三者。」因为《阿毗达磨集论》说:「什么是『资粮道』?答:凡夫戒、守护根门、饮食知量、于初夜及后夜中不睡眠而精进于瑜伽;再者,还有成为其因的其他善行、听闻、思惟及修习所生的之智慧也可以,亦即就像资粮道一样,加行道也是如此(亦即也有闻、思、修三者)。」从声闻加行道转移至见道的方式如下:暂时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加行道世第一法者,当他现观补特伽罗无我时,就会转移至声闻见道。其中,暂时决定为声闻种姓之声闻加行道世第一法者他「现观补特伽罗无我」与「证得声闻见道无间道」、「证得声闻的圣道」等等是同时的。

  2-1-2-1-2-2. 解说声闻圣者地

  声闻圣者地若予以区分,有三:

  2-1-2-1-2-2-1. 解说声闻的见道

  解说声闻见道,分二:

  2-1-2-1-2-2-1-1. 解说见道的所断(Tib, p. 1-17)

  在声闻加行道的阶段,虽然已经证得缘补特伽罗无我的止观双运,但是只能压伏我执的现行,而不能够断除任何所断的种子;而在见道的阶段,透过现观无我的力量,可以开始断除所断之种子,而且是开始断除徧计烦恼障的种子,因此,此处应该说明「徧计烦恼障」(nyon sgrib kun btags)与「俱生烦恼障」(nyon sgrib lhan skyes)的安立。其中,一般而言,「道之所断」(lam gyi spang bya)有「烦恼障」(nyon sgrib)及「所知障」(shes sgrib)二者,而所知障当中分为「粗品」与「细品」二类,「粗品所知障」在独觉道中断除,而「细品所知障」则在大乘道中断除的情况,将在后面解释;而现阶段要解释的是烦恼障。其中,一般所谓的「障」(sgrib pa),是将「中断、阻止并障碍证得解脱与一切相智者」称为「障」;特别所谓的「烦恼障」是指「属于主要中断证得解脱的这类障碍」。此外,也可以说:「若不断除障碍本身,则无论何时也无法证得解脱。」烦恼障若予区分,有二:「徧计烦恼障」与「俱生烦恼障」。其中,所谓的「徧计〔烦恼障〕」是指「由于被自己的恶劣宗义污染心续,而对于境产生增益、损减或感到犹豫(怀疑)的心」。所谓「俱生」则是指「在没有被恶劣宗义污染心续的情况下,由于自己心续当中无始以来的习气而对于境产生增益、损减或感到犹豫的心」。然而,俱生〔烦恼障〕当中有没有损减及犹豫,(Tib, p. 1-18)虽似乎有待观察,但多半必须承认是有的,因为在心中没有朝向宗义的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有缘过去及未来的犹豫,以及对于特殊对境的损减,而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是俱生的。而徧计只有在说宗义者的心续当中才有,因为宗喀巴大士的《略论观》当中说过:「由于徧计仅存在于那些说宗义者的心续当中,因此不许为轮回的根本。」那么,「不安立属于修所断之具染犹豫的原因何在?」「它的意思是不是指没有缘四谛与业果等等的犹豫?」这点还值得观察。徧计〔烦恼障〕因为要靠见道才能断除,因此名为「见所断」(mthong spang);而俱生〔烦恼障〕因为要靠修道才能断除,因此名为「修所断」(sgom spang)。因此,「属于必须透过见道无间道正对治之后而断除的这类障碍」,就是「见所断」的定义。若予区分,有二:「见所断烦恼障」与「见所断所知障」。「作为自己的正对治--见道无间道--之所灭的烦恼障。」,就是「见所断烦恼障」的定义。若对于「见所断烦恼障」详细区分的话,有112个,因为有:(1)欲地(即欲界)所摄的40个见所断烦恼障、(2)色地(即色界)所摄的36个见所断烦恼障、(3)无色地(即无色界)所摄的36个见所断烦恼障。其中(1)成立如下:因为有(1-1)「欲地所摄的10个见苦谛所断烦恼障」、(1-2)「欲地所摄的10个见集谛所断烦恼障」、(1-3)「欲地所摄的10个见灭谛所断烦恼障」及(1-4)「欲地所摄的10个见道谛所断烦恼障」,亦即共有40个。其中,(1)欲地所摄(Tib, p. 1-19)的见所断烦恼障有40个,因为有对于属于欲地所摄的见苦谛所断之悦意境产生贪着的「贪欲」(’dod chags)、对于不悦意境感到气愤的「瞋恚」(khong khro)、以骄矜之心待人的「我慢」(nga rgyal)、对于业果与四谛等等感到愚昧的「无明」(ma rig pa)、对于业果与四谛等等感到怀疑的「犹豫」(the tshom)等「五非见」(lta min lnga),以及缘于自相续之我与我所的任何一个之后执我为自己能独立之实质有的「坏聚见」(’jig lta)、将坏聚见所缘的任何对象执为常或断等等的「边执见」(mthar lta)、认为没有业果、四谛、三归依处等等的「邪见」(log lta)、将坏聚见及边执见等等诸恶见执为最殊胜的「见取见」(lta ba mchog ‘dzin)、执着从依止五火、洗浴、杀害牲畜供养造物者、以及狗、猪等等的装扮当中可证得增上生与解脱的「戒禁取戒」(tshul khrims dang brtul zhugs mchog ‘dzin)等「五见」(lta ba lnga)。同样的,有10个欲地所摄的属于见集谛所断的五非见与五见。有10个欲地所摄的属于见灭谛所断的五非见与五见。有10个欲地所摄的属于见道谛所断的五非见与五见。关于上述的内容,在《现观庄严论光明释》(rGyan snang)当中也说过:「其中,欲界当中的贪欲、瞋恚、我慢、无明、犹豫、坏聚见、邪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10个﹞,又因为四谛的区分而变成40个﹝欲地所摄的见所断烦恼障﹞。」(Tib, p. 1-20)

  (2)色地(即色界)所摄的见所断烦恼障有36个,因为有9个属于色地所摄的见苦谛所断,亦即「贪欲」、「我慢」、「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the tshom nyon mongs can)等「四非见」(lta min bzhi),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戒」等「五见」。同样的,有9个属于色地所摄的见集谛所断,亦即「贪欲」、「我慢」、「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戒」等「五见」。同样的,有9个属于色地所摄的见灭谛所断,亦即「贪欲」、「我慢」、「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戒」等「五见」。同样的,有9个属于色地所摄的见道谛所断,亦即「贪欲」、「我慢」、「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戒」等「五见」,因此总和有36个﹝色地所摄的见所断烦恼障﹞。

  (3)无色地(即无色界)所摄的见所断烦恼障有36个,因为有9个属于无色地所摄的见苦谛所断,亦即「贪欲」、「我慢」、「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戒」等「五见」。同样的,(Tib, p. 1-21)有9个属于无色地所摄的见集谛所断,亦即「贪欲」、「我慢」、「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戒」等「五见」。同样的,有9个属于无色地所摄的见灭谛所断,亦即「贪欲」、「我慢」、「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戒」等「五见」。同样的,有9个属于无色地所摄的见道谛所断,亦即「贪欲」、「我慢」、「无明」、「带有烦恼的犹豫」等「四非见」,以及「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戒」等「五见」,因此总和将变成36个﹝无色地所摄的见所断烦恼障﹞。因此,色与无色的见所断烦恼障合起来有72个。因为《现观庄严论光明释》当中说过:「同样的,在色与无色界当中,那些四谛的见所断烦恼扣掉8个瞋恚之后为72个。﹝连同欲界所摄的40个见所断烦恼,﹞总和起来是112个见所断烦恼。」

  问:那么,没有属于色与无色之见所断烦恼障之瞋恚的理由何在?答:因为所谓的「瞋恚」,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恶不善法,然而并没有色与无色地所摄的恶不善法,因为《阿毗达磨俱舍论》(mNGon pa mdzod)说:「彼中悔眠诸不善,第一静虑以上无。」说明了没有初静虑(初禅)以上之地所摄的不善法;此外,《阿毗达磨(Tib, p. 1-22)俱舍论》说:「所有上界为无记。」说明了上界之地(色界与无色界)所摄的一切烦恼均是无记。因此,没有上界之地所摄的恶不善法,而且若是上界之地所摄的烦恼,必须是无记。

  2-1-2-1-2-2-1-2. 正式说明见道

  关于正式说明见道中,因为前述那112个见所断烦恼障必须有赖于见道才能断除,因此现在正式进入见道的说明。

  「声闻的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的定义。或者说「在已成为自因之声闻加行道之后产生,而且住于能够产生已成为自果之声闻修道的种类的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的定义。其中,必须说明「住于种类」(rigs gnas)的目的是为了包含尚未证得声闻修道却决定转入余乘的声闻见道。这样的见道,虽然无法让已成为自果的声闻修道产生,但却是住于该〔该声闻见道之〕种类者。尚未现证声闻修道及声闻阿罗汉果而决定转入余乘的声闻见道者是有的,亦即在喇嘛杰尊巴(Bla ma rJe btsun pa)的《二十僧伽总义》(dGe ‘dun nyi shu’i spyi don)当中清楚说明了:「在尚未证得声闻修道的情况下而决定转趋大乘道之依次断除所断的初果者是有的。」而在圣无着的《阿毗达磨集论》(mNGon pa kun btus)中则清楚说过:「在尚未现证声闻阿罗汉果的情况下而进入独觉道之顿断所断的初果是有的。」「声闻的见道」、「声闻的谛(Tib, p. 1-23)现观」及「声闻见道者心续之智」等等是同义词。此外,所谓「见道」,因为是首次现前地看见四谛之道,所以称为「见道」,而因为是现前、新的了解四谛的现观,所以称为「谛现观」。

  声闻见道若予区分,有三:(1)声闻见道根本定智(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mnyam bzhag ye shes)、(2)声闻见道后得智(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rjes thob ye shes)及(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声闻见道(de gnyis gang rung ma yin pa’i 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之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1-1)声闻见道无间道(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bar chad med lam)、(1-2)声闻见道解脱道(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rnam grol lam)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声闻见道根本定智(de gnyis gang rung ma yin pa’i 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之智,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见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的智」,就是(1-1)「声闻见道无间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八忍:(1-1-1)「苦法忍」(sdug bsngal chos bzod)、(1-1-2)「集法忍」(kun ‘byung chos bzod)、(1-1-3)「灭法忍」(’gog pa chos bzod)、(1-1-4)「道法忍」(lam chos bzod)等四个法忍,以及(1-1-5)「苦类忍」(sdug bsngal rjes bzod)、(1-1-6)「集类忍」(kun ‘byung rjes bzod)、(1-1-7)「灭类忍」(’gog pa rjes bzod)、(1-1-8)「道类忍」(lam rjes bzod)等四个类忍。其中,因为「四个法忍」就是「〔四个法忍〕自己份内之欲界见所断烦恼障的正对治者」,而「四个类忍」就是「〔四个类忍〕自己份内之上二界见所断烦恼障的正对治者」,因此底下将依次说明。虽然所有这些声闻见道八忍,均是(Tib, p. 1-24)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补特伽罗之智,但是从正对治自己份内之所断的方面来说,作用有所不同。其中,因为「苦法忍」能够作为欲地所摄之属于见苦所断之五见、五非见及其种子的正对治,「集法忍」能够作为欲地所摄之属于见集所断之五见、五非见及其种子的正对治,「灭法忍」能够作为欲地所摄之属于见灭所断之五见、五非见及其种子的正对治,「道法忍」能够作为欲地所摄之属于见道所断之五见、五非见及其种子的正对治,因此凭借四个法忍,能够无余断除欲界的40个见所断烦恼障及其种子。「苦类忍」能够作为色地所摄之属于见苦谛所断之五见、四非见及无色地所摄之属于见苦谛所断之五见、四非见,亦即前述18个见苦谛所断及其种子的正对治,「集类忍」能够作为色地所摄之属于见集谛所断之五见、四非见及无色地所摄之属于见集谛所断之五见、四非见,亦即前述18个见集谛所断及其种子的正对治,「灭类忍」能够作为色地所摄之属于见灭谛所断之五见、四非见及无色地所摄之属于见灭谛所断之五见、四非见,亦即前述18个见灭谛所断及其种子的正对治,「道类忍」能够作为色地所摄之属于见道谛所断之五见、四非见及无色地所摄之属于见道谛所断(Tib, p. 1-25)之五见、四非见,亦即前述18个见道谛所断及其种子的正对治,因此凭借四个类忍,能够无余断除色界及无色界72个见所断烦恼障及其种子。若是如此,则凭借见道八忍,能够无余断除112个见所断烦恼障及其种子。因此,「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之智,也是作为属于自己份内之所断的欲地所摄之见苦谛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者」,就是「声闻见道苦法忍」的定义。或者,(1-1-1)「作为欲地所摄之见苦谛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的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苦法忍」的定义。(1-1-2)「作为欲地所摄之见集谛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的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集法忍」的定义。(1-1-3)「作为欲地所摄之见灭谛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的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灭法忍」的定义。(1-1-4)「作为欲地所摄之见道谛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的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道法忍」的定义。(1-1-5)「作为上二地所摄(Tib, p. 1-26)之见苦谛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的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苦类忍」的定义。(1-1-6)「作为上二地所摄之见集谛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的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集类忍」的定义。(1-1-7)「作为上二地所摄之见灭谛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的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灭类忍」的定义。(1-1-8)「作为上二地所摄之见道谛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的声闻谛现观」,就是「声闻见道道类忍」的定义。上述所说的断除所断的方式,是就「依次断除所断者」(spang bya rim gyis pa)或「渐断所断者」的范围来说的;而从根器利钝的差别来说,也有「顿时断除所断者」(spang bya cig car ba)或「顿断所断者」,因此诸顿断所断者凭借一个见道无间道之后,顿时断除所有112个见所断烦恼障及其种子,因此像这样的无间道本身就是八忍,因为它具备了八忍的定义及作用。因此,渐断所断者的心续当中,八忍依次产生;而顿断所断者的心续当中,八忍则是顿时产生。如果有人说:「那么,如果顿断所断者凭借一个见道无间道就可以顿时断除所有112个见所断烦恼障及其种子,则会与『他的心续当中顿时产生八忍』这点相违,不是吗?」答:这并没有过失,因为在他的心续当中,从体性方面来说虽然只有一个无间(Tib, p. 1-27)道,但是从不同的反体这方面来说,具备了八忍,因此顿时产生了「体性一而反体异」(ngo bog cig la ldog pa tha dad pa)的八忍。例如:虽然在「瓶的无常」之外没有「瓶的剎那」,而且在「瓶的剎那」之外没有「瓶的无常」,但是由于「瓶的无常」与「瓶的剎那」两者是体性一而反体异,因此这两者可以同时产生。

  「从与〔声闻见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声闻见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的声闻谛现观」,就是(1-2)「声闻见道解脱道」的定义。或者,「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在〔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声闻谛现观,也是与〔声闻见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见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者」,就是(1-2)「声闻见道解脱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八智:(1-2-1)「苦法智」(sdug bsngal chos shes)、(1-2-2)「集法智」(kun ‘byung chos shes)、(1-2-3)「灭法智」(’gog pa chos shes)、(1-2-4)「道法智」(lam chos shes)等四个法智,以及(1-2-5)「苦类智」(sdug bsngal rjes shes)、(1-2-6)「集类智」(kun ‘byung rjes shes)、(1-2-7)「灭类智」(’gog pa rjes shes)、(1-2-8)「道类智」(lam rjes shes)等四个类智。这八智虽同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补特伽罗无我之智,但是从断除所断之种子的情况方面,则有不同的差异。声闻见道八忍与八智这16个是在同一座根本定当中产生的,而且声闻见道的八忍与八智是轮流产生的。如下所述,「见道苦法忍」正对治了欲(Tib, p. 1-28)地所摄的见苦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之后,「见道苦法智」则断除了欲地所摄见苦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而与此同时,也证得了断除那些〔欲地所摄见苦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的一个灭谛。其次,「见道集法忍」正对治了欲地所摄的见集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之后,「见道集法智」则断除了欲地所摄见集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而与此同时,也证得了断除那些〔欲地所摄见集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的一个灭谛。其次,「见道灭法忍」正对治了欲地所摄的见灭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之后,「见道灭法智」则断除了欲地所摄见灭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而与此同时,也证得了断除那些〔欲地所摄见灭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的一个灭谛。其次,「见道道法忍」正对治了欲地所摄的见道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之后,「见道道法智」则断除了欲地所摄见道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而与此同时,也证得了断除那些〔欲地所摄见道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五非见--及其种子〕的一个灭谛。因此,当证得「见道道法智」时,就意味着已经断除欲地(Tib, p. 1-29)所摄的40个见所断烦恼障及其种子了。

  其次,「见道苦类忍」正对治了上二地所摄的见苦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之后,「见道苦类智」则断除了上二地所摄见苦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而与此同时,也证得了断除那些〔上二地所摄见苦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的一个灭谛。其次,「见道集类忍」正对治了上二地所摄的见集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之后,「见道集类智」则断除了上二地所摄见集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而与此同时,也证得了断除那些〔上二地所摄见集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的一个灭谛。其次,「见道灭类忍」正对治了上二地所摄的见灭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之后,「见道灭类智」则断除了上二地所摄见灭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而与此同时,也证得了断除那些〔上二地所摄见灭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的一个灭谛。其次,「见道道类忍」正对治了上二地所摄的见道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之后,「见道道类智」则断除了上二地所摄见道谛所断烦恼(Tib, p. 1-30)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而与此同时,也证得了断除那些〔上二地所摄见道谛所断烦恼障--五见与四非见--及其种子〕的一个灭谛。因此,当证得「见道道类智」时,就意味着已经断除112个见所断烦恼障及其种子了。

  此外,「八忍」是「无间道」,而「八智」是「解脱道」。「无间道」是「自己份内的如此这般的所断的正对治」,而「解脱道」则是「已断除如此这般之所断的道」,因此当证得解脱道时,必然会证得灭谛,因为《俱舍论》说过:「净善之理无垢道,有为果与无为果。」其中,「净善之理」即「无垢的无间道」,而「有为果」则是「解脱道」,「无为果」则说为「灭谛」。以上这些是针对「渐断所断者」来说的,而若是「顿断所断者」的话,透过一个声闻见道无间道,顿时正对治112个见所断烦恼障,而当与此〔无间道〕同一座根本定的解脱道产生时,透过该解脱道本身,顿时断除112个见所断烦恼障,因此该解脱道本身就是八智。其中,从体性来说,虽然只有一个解脱道,但是从反体的方面来说,具备了八智,因此八智是以体性一而反体异的方式存在,而这些〔八智〕是顿时产生的。

  在(1-3)「不是『声闻见道无间道』与『见道解脱道』两者的任何一个的声闻见道根本定智」当中,(Tib, p. 1-31)分三:(1-3-1)声闻见道者心续中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空性」的根本定智、(1-3-2)他(声闻见道者)的心续中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能取、所取异质空)的根本定智、(1-3-3)在声闻见道后得位之后再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无我」(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根本定智。因此,对于声闻与独觉来说,虽然有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空性的根本定智,但是该根本定在声闻或独觉道中不可能作为任何所断的正对治,因为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空性的根本定智在正对治如此这般的所断时,绝对需要菩提心与大悲心来辅助,但是声闻与独觉二者却缺乏〔菩提心与大悲心〕这些辅助。

  「心续中具有『从声闻见道根本定智中出来的声闻谛现观』之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前述的声闻谛现观显现而生」,就是(2)「声闻见道后得智」的定义。虽然在某些有关地道的典籍当中有「从解脱道出来」这种说法。但是我认为:「从根本定智出来」的讲法似乎比较合理。它(声闻见道后得智)的意义就是:一个在根本定的阶段中未显现之道,到了后得位的阶段中显现,并发挥道的作用者。总之,我们将「一个异于根本定智的显现之道」称为「后得智」。在根本定的阶段当中,主要累积智慧资粮,而在后得位的阶段中,则主要累积福德资粮。(Tib, p. 1-32)

  (3)「不是『声闻见道根本定智』与『声闻见道后得智』的任何一个的声闻见道」,就像声闻见道根本定者心续当中的四无量心与希求解脱的心,以及声闻见道后得位者心续当中的现观「空性」的心、他(声闻见道后得位者)的心续当中现观「无我」(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与「二空」(能取、所取异质空)的心。总之,心续当中具有某种道的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若该道没有显现,则既不是根本定智,也不是后得智。

  上述这些道在心续中产生的情况:「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补特伽罗无我的声闻加行道世第一法智」(凡夫)与那些「声闻的见道八忍与见道八智」(圣者)是在同一座根本定中产生的;在那个之后,产生「声闻见道后得智」;然后,产生「既非无间道也非解脱道的见道根本定智」。在见道后得位之后,当再次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补特伽罗无我的那个智本身,转变为「粗粗品修所断烦恼障」的正对治时,就是已经转移至「声闻修道」当中了。

  2-1-2-1-2-2-2. 解说声闻的修道

  解说声闻的修道,分二:

  2-1-2-1-2-2-2-1. 解说修道的所断

  在见道的阶段,透过对于补特伽罗无我之现前、新的了解,虽然能够断除徧计烦恼障及其种子,但是却不能够断除俱生烦恼障;而俱生烦恼障(Tib, p. 1-33)必定要依赖修道之后断除,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稍微解释俱生烦恼障的安立。其中,「俱生」的意义,前面已经说明过了;而「俱生烦恼障」因为必须依赖修道而断除,所以称为「修所断」(sgom spang)。因此,必须透过修道无间道作了正对治之后才断除的障碍,就是修所断的意义。若予以区分,有二:〔修所断〕烦恼障与〔修所断〕所知障。所知障将在稍后解释。修所断烦恼若予以区分,有16个烦恼,亦即有:(1)欲地所摄的6个修所断烦恼、(2)色界地所摄的5个修所断烦恼及(3)无色界地所摄的5个修所断烦恼等16个。(1)成立,亦即有:欲地所摄的「贪欲」、「瞋恚」、「我慢」、「具染无明」、「坏聚见」及「边执见」等6个。(2)成立,亦即有:色界地所摄的「贪欲」、「我慢」、「具染无明」、「坏聚见」及「边执见」等5个。(3)成立,亦即有:无色界地所摄的「贪欲」、「我慢」、「具染无明」、「坏聚见」及「边执见」等5个。没有色与无色二地所摄之瞋恚,其理由先前已经说明过了。没有属于修所断烦恼障的「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及「具染犹豫」,因为它们唯是见所断。因为在《现观庄严论光明释》当中也说过:「如下:贪欲、瞋恚、我慢、无明、坏聚见及(Tib, p. 1-34)边执见,是欲界的6种行。从这些当中扣除瞋恚之后,就是色界与无色界的10种行。」此处,所谓的「就是10种行」当中的「行」(spyod pa)必须视为「烦恼」(nyon mongs),就像在《小释》(’Grel chung)当中说:「为了对治『行』,所以〔佛〕无余转动一切种类的*轮。」,而《俱舍论》说:「为了对治诸种行,佛说随顺之法蕴。」其中的「行」必须视为「烦恼」一样,这里也是如此。

  问:那么,声闻修道者断除那些烦恼的方式为何?

  答:将那些修所断烦恼障分为粗、中、细等等81个之后而断除。亦即欲地所摄的烦恼有「粗品」、「中品」、「细品」三类,而粗品当中又分「粗粗品」、「粗中品」及「粗细品」3个,同样的,中品当中又分「中粗品」、「中中品」及「中细品」3个,细品当中又分「细粗品」、「细中品」及「细细品」3个,因此欲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总共有9个;同样的,初静虑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有9个,第二静虑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有9个,第三静虑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有9个,第四静虑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有9个,亦即色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总共有36个;同样的,无色界空无边处地所摄的修所断烦(Tib, p. 1-35)恼有9个,无色界识无边处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有9个,无色界无所有处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有9个,无色界有顶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有9个,亦即无色地所摄的修所断烦恼总共有36个。因此,上下总合起来,是区分为81个修所断烦恼而断除的。此外,还有「渐断所断者」与「顿断所断者」这两种不同的断除方式,而这将在后面解释。

  2-1-2-1-2-2-2-2. 正式解说修道

  「声闻的随现观」,就是「声闻修道」的定义。或者说「在已成为自因之声闻见道之后产生,而且住于能够产生已成为自果之声闻无学道的种类的声闻随现观」,就是「声闻修道」的定义。其中,必须说明「住于种类」(rigs gnas)的目的如前 所述。若予以区分,有三:(1)「声闻修道根本定智」、(2)「声闻修道后得智」及(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声闻修道」。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细品补特伽罗〕无我之声闻随现观」,就是「声闻修道根本定智」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1-1)声闻修道无间道(nyan thos ky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1-2)声闻修道解脱道(nyan thos kyi sgom lam rnam grol lam)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声闻修道根本定智(de gnyis gang rung ma yin pa’i nyan thos kyi sgom lam)。

  「作为自己份内修所断烦恼障之正对治(Tib, p. 1-36)的声闻随现观」,就是(1-1)「声闻修道无间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9个正对治粗粗品欲界烦恼等9个欲界烦恼的无间道,以及因为有9个正对治初禅的9个烦恼的无间道、9个正对治第二禅的9个烦恼的无间道、9个正对治第三禅的9个烦恼的无间道及9个正对治第四禅的9个烦恼的无间道,因此有36个正对治色地所摄的36个烦恼的无间道。同样的,因为有9个正对无色界空无边处的9个烦恼的无间道、9个正对治无色界识无边处的9个烦恼的无间道、9个正对治无色界无所有处的9个烦恼的无间道及9个正对治有顶的9个烦恼的无间道,因此有36个正对治无色地所摄的36个烦恼的无间道。因此,总共有81个声闻修道无间道。其中,有9个下下品声闻修道无间道、9个下中品声闻修道无间道、9个下上品声闻修道无间道、9个中下品声闻修道无间道、9个中中品声闻修道无间道、9个中上品声闻修道无间道、9个上下品声闻修道无间道、9个上中品声闻修道无间道及9个上上品声闻修道无间道。因此,「作为自己份内之粗粗品烦恼障的正(Tib, p. 1-37)对治的声闻随现观」,就是「下下品声闻修道无间道」的定义。「作为自己份内之细细品烦恼障的正对治的声闻随现观」,就是「上上品声闻修道无间道」的定义。同样的,当知依次结合从粗粗品至细细品的所断与从下下品至上上品的对治,即为安立定义之理。「从与〔声闻修道解脱道〕自己在同一座根本定中所生之声闻修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中脱离的声闻随现观」,就是「声闻修道解脱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就像无间道有81个,同样的解脱道也有81个,但是因为最后一个解脱道就是无学道,所以声闻修道解脱道正好有80个。此外,当证得81个解脱道时,也必须证得81个灭谛,同样的,在先前见道的阶段中,由于证得8智的那个时候,必须证得8个灭谛;因此如果是这样,在声闻道当中,必须证得89个无间道、89个解脱道及89个灭谛,这点在《俱舍论》当中说过:「净道沙门性,有为无为果,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 其中,「净道」就是「无间道」,而「有为果」即是「解脱道」,而「无为果」则为「灭谛」。「渐断所断者」与「顿断所断者」二者断除所断的差别如下:(Tib, p. 1-38)诸「渐断所断者」依次断除从「粗粗品的欲界烦恼」乃至「有顶细细品烦恼」之间的那81个烦恼,而那些「顿断所断者」则顿时断除从「欲界粗粗品的烦恼」乃至「有顶粗粗品烦恼」之间的9个,然后顿时断除从「欲界粗中品的烦恼」乃至「有顶粗中品烦恼」之间的9个,最后顿时断除从「欲界细细品的烦恼」乃至「有顶细细品烦恼」之间的9个,然后现证阿罗汉的果位。既非根本的无间道也非解脱道的声闻修道根本定智当中分三:(1)声闻修道者心续之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空性」之智,(2)声闻修道者心续之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智,(3)声闻修道者心续之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无我」之智。

  「从声闻修道根本定智当中出定之声闻随现观,在心续当中具有〔声闻修道后得智〕自己的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显现而生者」,就是「声闻修道后得智」的定义。而其意义就是:在根本定的阶段当中,一个未显现之道,在后得位的阶段中显现并发挥道的作用。在根本定阶段,主要累积智慧资粮,而在后得位阶段,则主要累积福德资粮,因此在声闻道中,有累积定义具足之二资粮的情况。(Tib, p. 1-39)既非根本定智亦非后得智的声闻修道,即是声闻修道根本定者心续当中的四无量心、归依、希求解脱之心等等,以及声闻修道后得位者心续当中之现前了解「空性」的心,他的心续当中之现前了解「二空」的心及他的心续当中之现前了解「无我」的心等等。因为那些道在心续中具有自己(?)的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是以不显现(现行)的方式存在,因此既非根本定智也非后得智。

  转移至上道的方式:在81个声闻修道无间道当中,最后的那个无间道是有顶的细细品烦恼或有顶的第九个烦恼的正对治之无间道,而与它相应的三摩地就是「声闻修道金刚喻定」。像这样的无间道作为有顶的第九个烦恼的正对治之后,在断除有顶的第九个烦恼的同时,现证声闻阿罗汉的果位。因此,无余断除烦恼障、从轮回脱离、证得解脱、证得阿罗汉,这些都是同时的。

  2-1-2-1-2-2-3. 解说声闻的无学道

  「已断除烦恼障的声闻智」,就是「声闻无学道」的定义。或者,「声闻道之进程已达究竟者」,就是「声闻无学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三:「根本定智」、「后得智」及「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声闻无(Tib, p. 1-40)学道」。声闻阿罗汉心续当中虽有解脱道但没有无间道,因为声闻阿罗汉虽已经断尽烦恼障及其种子,然而尚未证得正对治任何所知障的无间道。声闻阿罗汉在未舍弃「身寿之行」(sku tshe ‘du byed)的期间当中,称为「有余者」,而舍弃身寿之行的时候,则名为「无余者」;而就他的心续当中的涅槃而言,又将「未舍身寿之行的阶段的涅槃」称为「有余涅槃」,而将「已舍身寿之行的阶段的涅槃」称为「有余涅槃」。《经》说:「当声闻阿罗汉舍弃身寿之行的时候,会由于无漏业之力而生于净土。」

  2-1-2-2. 独觉地

  2-1-2-2-1. 定义

  「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的独觉智」,就是「独觉地」(rang rgyal gyi sa)的定义。「独觉地」、「独觉的现观」(rang rgyal gyi mngon rtogs)及「独觉智」(rang rgyal gyi mkhyen pa),这些是同义词。

  2-1-2-2-2. 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二:

  2-1-2-2-2-1. 独觉异生地

  独觉异生地若予以区分,有二:

  2-1-2-2-2-1-1. 解释独觉资粮道

  2-1-2-2-2-1-1-1. 独觉资粮道的定义

  「独觉的法现观」,就是「独觉资粮道」的定义。

  2-1-2-2-2-1-1-2. 独觉资粮道的同义词

  「独觉资粮道」、「独觉法现观」与「独觉资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1-1-3. 独觉资粮道的分类

  独觉资粮道若予以区分,有分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者;或者分为「现前」、「比度」及「再决知」三者;或者分为「闻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三者等,与声闻类似。(Tib, p. 1-41)

  在独觉资粮道下品的阶段当中,分为「了解二空」与「不了解二空」两类,而到了资粮道的中品则必定要了解二空,因为当转移至资粮道上品时必定要证得缘二空的止,而要证得那个止,必须先行了解二空。因此,暂时于独觉道中决定种姓的独觉资粮道上品者,他证得缘二空的观、证得缘二空的止观双运、证得缘二空的修所成慧、以及证得独觉加行道,这些都是同时的。

  2-1-2-2-2-1-2. 解释独觉加行道

  2-1-2-2-2-1-2-1. 独觉加行道的定义

  「独觉的义现观」,就是「独觉加行道」的定义。

  2-1-2-2-2-1-2-2. 独觉资粮道的同义词

  「独觉加行道」、「独觉义现观」与「独觉加行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1-2-3. 独觉加行道的分类

  独觉加行道若予以区分,有加行道「暖」、「顶」、「忍」及「世第一法」四者;前三者可以分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者;或者分为「现前」、「比度」及「再决知」三者;或者分为「闻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三者等。但世第一法则没有这样的分类,因为世第一法是时边际剎那的缘故。

  暂时于独觉道中决定种姓的独觉加行道者,他现观二空、证得独觉的见道、证得独觉的圣者之道、以及证得独觉见道无间道,这些都是同时的。

  2-1-2-2-2-2. 解释独觉圣者地

  解释独觉圣者地当中,分三:

  2-1-2-2-2-2-1. 解释独觉见道(Tib, p. 1-42)

  2-1-2-2-2-2-1-1. 独觉见道的定义

  「独觉的谛现观」,就是「独觉见道」的定义。

  2-1-2-2-2-2-1-2. 独觉见道的同义词

  「独觉见道」、「独觉谛现观」与「独觉见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2-1-3. 独觉见道的分类

  独觉见道若予以区分,有三:(1)「见道根本定智」、(2)「见道后得智」、(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

  2-1-2-2-2-2-1-3-1. 独觉见道根本定智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二空)之独觉谛现观」,就是「独觉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1-1)独觉见道无间道(rang rgyal mthong lam bar chad med lam)、(1-2)独觉见道解脱道(rang rgyal mthong lam rnam grol lam)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de gnyis gang rung ma yin pa’i 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谛现观,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执色为外境的徧计分别之正对治者」,就是(1-1)「独觉见道无间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八忍。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谛现观,也是从与〔独觉见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独觉见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者」,就是(1-2)「独觉见道解脱道」的定义。

  (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有三:(1-3-1)「平等安住于无我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1-3-2)「平等安住于空性之独觉见道根本定智」及(1-3-3)「在独觉见道(Tib, p. 1-43)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安住于二空的根本定智」。

  2-1-2-2-2-2-1-3-2. 独觉见道后得智

  「心续中具有『从独觉见道根本定中出定的独觉谛现观』之补特伽罗的心续当中,前述的独觉谛现观显现而生」,就是(2)「独觉见道后得智」的定义。2-1-2-2-2-2-1-3-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见道

  (3)「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后得位的独觉见道」,就像「见道根本定者心续当中的希求解脱的心」及「后得位者心续当中现观二空的心」。

  2-1-2-2-2-2-2. 解释独觉修道

  2-1-2-2-2-2-2-1. 独觉修道的定义

  「独觉的随现观」,就是「独觉修道」的定义。

  2-1-2-2-2-2-2-2. 独觉修道的同义词

  「独觉修道」、「独觉随现观」与「独觉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1-2-2-2-2-2-3. 独觉修道的分类

  独觉修道若予以区分,有三:(1)「修道根本定智」、(2)「修道后得智」、(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

  2-1-2-2-2-2-2-3-1. 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2-1-2-2-2-2-2-3-1-1. 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的定义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为自境的无我(?二空)之独觉随现观」,就是「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的定义。

  2-1-2-2-2-2-2-3-1-2. 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的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1-1)独觉修道无间道、(1-2)独觉修道解脱道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2-1-2-2-2-2-2-3-1-2-1. 独觉修道无间道

  2-1-2-2-2-2-2-3-1-2-1-1. 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定义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随现观,也是作为自己份内之执色为外境的俱生分别之正对治者」,就是(1-1)「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定义。2-1-2-2-2-2-2-3-1-2-1-2. 独觉修道无间道的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2-1-2-2-2-2-2-3-1-2-2. 独觉修道解脱道

  2-1-2-2-2-2-2-3-1-2-2-1. 独觉修道解脱道的定义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二空之独觉随现观,也是从与〔独觉修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Tib, p. 1-44)独觉修道无间道份内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者」,就是(1-2)「独觉修道解脱道」的定义。

  2-1-2-2-2-2-2-3-1-2-2-2. 独觉修道解脱道的分类

  若予以区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2-1-2-2-2-2-2-3-1-2-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根本定智

  有三种既不是独觉修道无间道也不是独觉修道解脱道的独觉修道根本定智等等,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2-1-2-2-2-2-2-3-2. 独觉修道后得智(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2-1-2-2-2-2-2-3-2-1. 独觉修道后得智的定义(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2-1-2-2-2-2-2-3-2-2. 独觉修道后得智的分类(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2-1-2-2-2-2-2-3-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独觉修道(和声闻的情况类似)

  2-1-2-2-2-2-3. 解释独觉无学道

  2-1-2-2-2-2-3-1. 独觉无学道的定义

  「独觉道的进程已达究竟的独觉之智」,就是「独觉无学道」的定义。

  2-1-2-2-2-2-3-2. 独觉无学道的分类

  独觉无学道的分类等等和声闻类似,而差别在于声闻阿罗汉尚未断除执色为外境的分别,然而独觉阿罗汉则已经断除。(Tib, p. 1-45)

  2-2. 解说大乘的地道建立

  解说大乘的地道建立,分二:

  如上以共下士道与共中士道为前行,并且在心续当中已经产生大悲心时,就是「大乘种姓已觉醒者」(theg pa chen po’i rigs sad pa),凭借这点发起殊胜菩提心的情况等等,前面已经说明过了。而现在应该正式说明大乘道。因此,「透过菩提心摄持的方式,为已达佛地或正前往佛地这两者的任何一个所摄之智」,就是「大乘道」(theg pa chen po’i lam)的定义。「能作为自果之众多大乘功德的基础所依的进入大乘道之智」,就是「大乘地」(theg chen gyi sa)的定义。「大乘地」、「大乘道」、「大乘智」(theg chen gyi mkhyen pa)及「大乘现观」(theg chen gyi mngon rtogs),这些是同义词。

  若区分「大乘道」,有二:「大乘异生地」及「大乘圣者地」。若区分「大乘异生地」,有二:「大乘资粮道」及「大乘加行道」。

  2-2-1. 解说大乘异生地

  2-2-1-1. 解说大乘资粮道

  2-2-1-1-1. 大乘资粮道的定义

  「大乘的法现观」,就是「大乘资粮道」的定义。此外,因为是在大乘道中最初累积资粮之道,所以名为「大乘资粮道」。此外,因为是主要以听闻、思惟佛法经典词义之阶段的现观,因此也称为「法现观」。「大乘资粮道」、「大乘法现观」及「大乘资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2-1-1-2. 大乘资粮道的分类

  若区分「大乘资粮道」,有三:「大乘资粮道下品」、「大乘资粮道中品」及「大乘资粮道上品」,而前述每一个又可以分为「现量」、「比量」、「再决知」三个及分为「闻所成(Tib, p. 2-1)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个。在资粮道的阶段中,虽是以听闻、思惟经典的词义为主,但是并非没有修所成慧,因为在《阿毗达磨集论》当中:「什么是『资粮道』?答:(1)凡夫戒、(2)守护根门、(3)饮食知量、(4)于初夜及后夜中不睡眠而精进于瑜伽;再者,还有已成为正因的其他善行、听闻、思惟及修习所生的智慧也可以,亦即……。」说过资粮道中有听闻、思惟及修习这三者的缘故。在资粮道下品的阶段当中,有「了解空性」与「不了解空性」这两类,而在资粮道中品的阶段,则必须了解空性,因为当转移至资粮道上品时,必须证得缘空性的止,而在证得缘空性的止之前,必须先了解空性。

  2-2-1-1-3. 从大乘资粮道转移至加行道的方式

  转移至上道的方式:从一开始就是决定大乘种姓之大乘资粮道上品的行者,什么时候证得缘空性的观,那他就从大乘资粮道上品转移至大乘加行道。因此,像这样住于资粮道上品的补特伽罗,他证得缘空性的观、证得缘空性的止观双运、证得缘空性的修所成慧、以及证得大乘加行道暖位,这些均是同时的。此外,《经》当中有:「以证得缘空性之观的声闻、独觉的证悟为前行之大乘资粮道上品的行者,当 他证得摧毁『杂染所取分别现行』(kun nas nyon mongs gzung rtog mngon ‘gyur ba)的特殊能力时,则已经转移至大乘加行道当中。」(Tib, p. 2-2)以及「在这样的资粮道阶段中,当已经累积了所应该累积的二资粮时,即已经转移至大乘加行道中。」这两种说法。

  2-2-1-2. 解说大乘加行道道

  2-2-1-2-1. 大乘加行道的定义

  「大乘的义现观」,就是「大乘加行道」的定义。「大乘加行道」、「大乘抉择分」、「大乘顺抉择分」、「大乘义现观」及「大乘加行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2-1-2-2. 大乘加行道的分类

  若区分「大乘加行道」,有四:「大乘加行道暖位」、「大乘加行道顶位」及「大乘加行道忍位」及「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而前述每一个又可以分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个,所以共有12个。此外,也有分为体性是大乘加行道的「现量」、「比量」及「再决知」三者,以及分为「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者。有体性是大乘加行道的现量,因为在大乘加行道行者的心续当中有除了漏尽通之外的前五种神通。有体性是大乘加行道的比量,因为有大乘加行道行者透过正因直接了解空性与无我等等的情况。〔大乘加行道行者〕他的心续中有再决知,因为他的心续中有现量第二剎那及比量第二剎那。有体性是大乘加行道的闻所成及思所成慧,因为有大乘加行道者听闻经典的词并思惟其义的情况。(Tib, p. 2-3)有已成为该(大乘加行道)体性的修所成慧,因为在大乘加行道行者的心续中有止的缘故。

  加行道暖位等等四者的语词解释:(1)「见道无分别智」就像是能烧毁自己份内之障碍的犹如火一般的道,而在暖位就像该火产生的前兆一般,是加行道中最初产生的道,因此称为「加行道暖位」(sbyor lam drod)。

  (2)在加行道暖位以下,不论什么善根,都有因为瞋恚等等缘故而中断的情况,但是当证得加行道顶位时,则没有因为瞋恚等等力量而中断各种善根的情况,因为已达善根动摇之顶,所以称为「加行道顶位」(sbyor lam rtse mo)。

  (3)因为是新证不畏惧甚深空性之安忍的加行道,所以称为「加行道忍位」(sbyor lam bzod pa)。

  (4)因为是世间凡夫的诸善法当中最殊胜的,所以称为「加行道世第一法」(sbyor lam chos mchog)。

  2-2-1-2-3. 从大乘加行道转移至见道的方式

  转移至上道的方式:从一开始就是决定大乘种姓之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空性的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之智,当它现观空性的时候,即是从大乘加行道转移至大乘见道。此外,以现观空性之声闻、独觉证悟为前行的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之智,当它在大乘加行道的阶段,当已经累积了所应该累积的二资粮并且已成为徧计实执的正对治时,则已经从大乘加行道转移至大乘见道了。

  因此,从一开始就是决定大乘种姓的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行者,他现观空性、证得徧计实执(Tib, p. 2-4)的正对治、转移至大乘见道、证得初地及证得圣道,这些都是同时的。

  2-2-2. 解说大乘圣者地,分四:

  2-2-2-1. 解说大乘见道,分二:

  2-2-2-1-1. 解说大乘见道的所断不顺品

  在大乘见道的阶段中,是断除112个见所断烦恼障,以及108个见所断所知障;而112个烦恼障和先前声闻地当中所说的类似。有已成为见所断的108个所知障,因为有已成为彼﹝见所断﹞的(1)欲地所摄的36个见所断所知障、(2)色地所摄的36个见所断所知障、(3)无色地所摄的36个见所断所知障。

  有(1)欲地所摄的36个见所断所知障,因为有欲地所摄的「9个退还所取分别」(ldog pa gzung rtog dgu)、「9个转趣所取分别」(’jug pa gzung rtog dgu)、「9个实质能取分别」(rdzas ‘dzin rtog pa dgu)及「9个施设能取分别」(btags ‘dzin rtog pa dgu)之见所断所知障。 由此也可以类推色、无色二地所摄的72个见所断所知障。总之,大乘见道的主要所断是所知障,而所谓「所知障」主要是一个中断证得一切相智的障碍,其中分为「徧计」与「俱生」两种,而在见道的阶段,主要是断除徧计的部分,(Tib, p. 2-5)而徧计的意义前面已经说明过了。

  2-2-2-1-2. 正式解说能对治者--大乘见道

  2-2-2-1-2-1. 大乘见道的定义

  「大乘的谛现观」,就是「大乘见道」的定义。或者,「在已成为自因之大乘加行道之后产生,而在已成为自果之大乘修道尚未产生之前的大乘谛现观」,就是「大乘见道」的定义。「大乘见道」、「大乘谛现观」及「大乘见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2-2-1-2-2. 大乘见道的分类

  若区分「大乘见道」,有三:(1)「大乘见道根本定智」、(2)「大乘见道后得智」及(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个的大乘见道」。

  「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已成为〔大乘见道根本定智〕自境之无我的大乘谛现观」,就是(1)「大乘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三:(1-1)「大乘见道无间道」、(1-2)「大乘见道解脱道」及(1-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个的大乘见道根本定智」。

  「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空性的大乘谛现观,又是作为自己份内之徧计实执的正对治者」,就是(1-1)「大乘见道无间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大乘见道8忍。见道8忍,就是4个法忍及4个类忍,这与先前声闻地的阶段当中所说的类似。大乘见道8忍是「是等遍」(yin khyab mnyam),因为大乘(Tib, p. 2-6)见道无间道本身就是8忍。

  「从与〔大乘见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见道无间道自己份内的障碍中脱离的无漏智」,就是(1-2)「大乘见道解脱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大乘见道8智。见道8智,就是4个法智及4个类智,这与先前声闻地的阶段当中所说的类似。大乘见道8智是「是等遍」(yin khyab mnyam),因为大乘见道解脱道本身就是8智。

  (1-3)「不是『大乘见道无间道』与『大乘见道解脱道』之任何一个的大乘见道根本定智」,有三:(1-3-1)「心一境性、平等安住于『二空』的见道根本定智」、(1-3-2)「心一境性、平等安住于『补特伽罗无我』的见道根本定智」及(1-3-3)「在见道后得位之后,再次心一境性、平等安住于『空性』的见道根本定智」。

  「从大乘见道根本定智中出定之大乘谛现观,在心续中具有〔大乘见道后得智〕自己的补特伽罗的心续中现行者」,就是(2)「大乘见道后得智」。它(大乘见道后得智)的意义就是:一个在根本定的阶段中未现行之道,到了后得位的阶段中现行,并发挥道的作用者。此外,在根本定的阶段中主要累积智慧资粮,而在后得位的阶段中则主要累积福德资粮。

  (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个的大乘见道」,就是大乘见道根本定者心续当中的「菩提心」、「大悲心」(Tib, p. 2-7)等等,以及见道后得位者心续中「现观『空性』的觉知」、「现观『二空』的觉知」、「现观『补特伽罗无我』的觉知」等等。

  2-2-2-1-2-3. 从大乘见道转移至修道的方式

  转移至上道的方式:当见道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地安住于空性的根本定智已经成为粗粗品俱生实执当中分为粗、细二分之粗分的正对治时,即是从大乘见道转移至大乘修道了。

  2-2-2-2. 解说大乘修道,分二:

  2-2-2-2-1. 解说大乘修道的所断不顺品

  在大乘修道的阶段,断除16个修所断烦恼障及108个修所断所知障,而16个修所断烦恼,先前在声闻地的阶段已经详细说明过了。而有108个修所断所知障,是因为有(1)欲地所摄的36个修所断所知障、(2)色地所摄的36个修所断所知障、(3)无色地所摄的36个修所断所知障。

  (1)成立,是因为有欲地所摄的「9个退还所取分别」、「9个转趣所取分别」、「9个实质能取分别」及「9个施设能取分别」之修所断所知障。 由此也可以类推色、无色二地所摄的72个修所断所知障。如果有人问:「如何凭借大乘修道断除那些实执分别识?」答:是将实执分别识分为「粗」、「中」、「细」等十品之后断除的,亦即将俱生实执分为「粗」、「中」、「细」三品。(Tib, p. 2-8)然后粗品当中再分为「粗粗」、「粗中」及「粗细」三品,而因为「粗粗品」当中又分「粗」、「细」二品,因此,粗品当中有四类(亦即:粗粗粗品、粗粗细品、粗中品及粗细品)。中品当中再分为「中粗」、「中中」及「中细」三品,此即中品的三类。细品当中再分为「细粗」、「细中」及「细细」三品,此即细品的三类。如上区分为十类之后,透过十地的十个修道无间道依次地断除。

  2-2-2-2-2. 正式解说大乘修道

  2-2-2-2-2-1. 大乘修道的定义

  「大乘的随现观」,就是「大乘修道」的定义。「大乘修道」、「大乘随现观」及「大乘修道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2-2-2-2-2. 大乘修道的分类

  若区分「大乘修道」,有三:(1)「大乘修道根本定智」、(2)「大乘修道后得智」及(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个的大乘修道」。

  「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已成为〔大乘修道根本定智〕自境之无我的大乘随现观」,就是(1)「大乘见道根本定智」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三:(1-1)「大乘修道无间道」、(1-2)「大乘修道解脱道」及(1-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个的大乘修道根本定智」。

  「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空性』的大乘随现观,又是作为自己份内之俱生实执的正对治者」,就是(1-1)「大乘修道无间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从初地至第十地的10个无间道。「既是大乘修道(Tib, p. 2-9)无间道,又是作为〔初地修道无间道〕自己份内粗粗粗品之俱生实执的正对治者」,就是(1-1-1)「初地修道无间道」(sa dang po’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的定义。「既是大乘修道无间道,又是作为〔第二地修道无间道〕自己份内粗粗细品之俱生实执的正对治者」,就是(1-1-2)「第二地修道无间道」(sa gnyis pa’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的定义。「既是大乘修道无间道,又是作为〔第三地修道无间道〕自己份内粗中品之俱生实执的正对治者」,就是(1-1-3)「第三地修道无间道」(sa gsum pa’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的定义。「既是大乘修道无间道,又是作为〔第十地修道无间道〕自己份内细细品之俱生实执的正对治者」,就是(1-1-10)「第十地修道无间道」(sa bcu pa’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的定义。由此可以类推其他(从第四地至第九地)修道无间道。

  「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空性』的大乘随现观,也是从与〔大乘修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修道无间道自己份内的障碍中脱离的无漏智」,就是(1-2)「大乘修道解脱道」的定义。若予以区分,有从第二地至第十地的9个修道解脱道。虽然有初地的修道无间道,但是没有初地的修道解脱道,原因是与初地的修道无间道在同一座根本定当中的解脱道,是第二地的解脱道。

  (1-3)「不是『大乘修道无间道』与『大乘修道解脱道』之任何一个的大乘修道根本定智」,有三:(1-3-1)「平等安住于『二空』的修道根本定智」、(1-3-2)「平等安住于『〔细品补特伽罗〕无我』(Tib, p. 2-10)的修道根本定智」及(1-3-3)「在修道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安住于『空性』的修道根本定智」。

  「从大乘修道根本定智中出定之大乘随现观,在心续中具有〔大乘修道后得智〕自己的补特伽罗的心续中现行者」,就是(2)「大乘修道后得智」。若予以区分,有:从第二地至第十地的10(?9)个修道后得智。

  (3)「不是『根本定智』及『后得智』二者的任何一个的大乘修道」,就是大乘修道根本定者心续当中的「大悲心」、「菩提心」等等,以及修道后得位者心续中「现观『空性』的觉知」及「现观『〔细品补特伽罗〕无我』的觉知」等等。

  2-2-2-2-2-3. 转移至无学道的方式

  上述这些道在心续当中产生的次第如下:「见道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地安住于『空性』的见道根本定智」与「初地修道无间道」、「第二地的解脱道」均是在同一座根本定中产生的;其后,产生「第二地的后得智」;其后,则产生「第二地之不是『无间道』及『解脱道』二者任何一个的第二地根本定智」;「在第二地的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地安住于『空性』之智」、「第二地的无间道」、以及「第三地解脱道」,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产生;其后,产生「第三地的后得智」;其后,则产生「第三地之不是『无间道』及『解脱道』二者任何一个的根本定智」;「在第三地的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地安住于『空性』(Tib, p. 2-11)之智」、「第三地的无间道」、以及「第四地解脱道」,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产生;最后,「在第十地的后得位之后,再次平等地安住于『空性』之智」、「第十地的无间道」、以及「一切相智」,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产生。其中,将「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空性』的第十地无间道」称为「相续后际之无间道」,而透过它(相续后际之无间道)正对治「细细品俱生实执」之后,在断除细细品俱生实执的同时,转移至佛地中。

  2-2-2-3. 解说大乘无学道

  2-2-2-3-1. 大乘无学道的定义

  「断除二障之智」,就是「大乘无学道」的定义。「大乘无学道」、「相智」及「佛圣者心续之智」,这些是同义词。

  2-2-2-3-2. 大乘无学道的分类

  若予以区分,虽有「根本定智」与「后得智」两类,但这两者是「体性一而反体异」。「相智」若详细区分,有21类无漏智。若是相智,则必然是「根本定智」及「后得智」二者。

  2-2-2-4. 解说十地的差别法,分五:(Tib, p. 2-12)

  2-2-2-4-1. 解说十地的名称及词源的差别

  十地的这些词源,有《宝鬘论》、《入中论》及《经庄严论》当中的三种说法;从字面上来看,虽然不一致,但是意义上却毫无差别,因此此处将根据《经庄严论》的说法来说明。因此,将「初地」称为「极喜」的理由,是因为从初地开始「接近圆满菩提」,而且「当看见有情的利益达成之时,会感到特别欢喜」,因而如此称呼。将「第二地」称为「无垢」的理由,是因为从第二地开始已经远离「违犯戒律」与「精进作意于小乘」的垢染,因而如此称呼。将「第三地」称为「发光」的理由,是因为从第三地开始连自己的身体及性命也不顾地「努力于寻求圣教之法」,并且「以法的光明让其他所化机感到满足」,因而如此称呼。将「第四地」称为「焰慧」的理由,是因为在第四地当中,就像火一般,透过具有随顺菩提分之法的方式,放射烧毁自己份内之二障的智慧光芒,因而如此称呼。将「第五地」称为「难胜」的理由,是因为令有情成熟与令他们成熟的资粮,就是「令人难以忍受之所化机的邪行」,关于这点,第四地及其以下的具慧菩萨是难以修习的,而第五地的菩萨则能够修习,基于这个理由而如此称呼。将「第六地」称为「现前」的理由,是因为「由修习缘起的流转之理,而『流转轮回』现前」与「由修习缘起的还灭之理,而『遮止轮回』(Tib, p. 2-13)--涅槃--现前」,基于这个理由而如此称呼。将「第七地」称为「远行」的理由,是因为由于长久修道,「有相、具勤之道」(mtshan bcas rtsol bcas kyi lam)已达究竟,而且两个「同步之道」(bgord pa gcig pa’i lam)联系,基于这个理由而如此称呼。将「第八地」称为「不动」的理由,是因为在第八地当中,不被「有相之想」与「无相、具勤之想」所动摇,基于这个理由而如此称呼。将「第九地」称为「善慧」的理由,是因为从第九地开始证得「善慧」(legs pa’i blo gros)--「四无碍解」(so so yang dag pa),基于这个理由而如此称呼。将「第十地」称为「法云」的理由,是因为就像天空当中乌云密布,下了大雨之后,让世间人的农作物增长茁壮一般,在第十地菩萨犹如天空般的心续当中,陀罗尼及三摩地等等的法云聚集之后下起法雨,令所化机心续当中犹如农作物一般的善法圆满增长,基于这个理由而如此称呼。

  2-2-2-4-2. 解说波罗蜜多之修习增上方式的差别

  其中,总的来说,透过以大悲心及菩提心摄持的方式,来行布施、守护戒律、修习安忍、发起精进、修习静虑及般若等等,是布施等等波罗蜜多的修持;然而在没有大悲心及菩提心的情况下,进行布施、守护戒律、修习安忍、(Tib, p. 2-14)发起精进、修习静虑及般若等等,虽是布施等等的修持,但不是波罗蜜多的修持。因此,对于波罗蜜多的修持而言,绝对需要大悲心及菩提心作为助伴。其中,于初地证得十波罗蜜多当中布施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于第二地证得戒律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于第三地证得安忍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于第四地证得精进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于第五地证得静虑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于第六地证得般若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于第七地证得方便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于第八地证得愿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于第九地证得力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于第十地证得智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

  2-2-2-4-3. 解说十地之修治的数量及差别

  一般而言,所谓「修治」(yongs sbyong)是指「让某地的过失去除,并让诸功德从上往上增长的一种功德」。因此,「让初地的过失去除,并让初地诸功德从上往上增长的初地功德」,就是(1)「初地的修治」的功德。若予以区分,有10,因为有:(1-1)没有谄诳(Tib, p. 2-15)等等的想法;(1-2)受持大乘法、行利益自他之事;(1-3)平等对待一切有情;(1-4)完全施舍身体、寿命、受用及善根;(1-5)以恭敬的三门依止大乘善知识;(1-6)寻求三乘正法的所缘;(1-7)恒常由于出离心而不喜居家;(1-8)欢喜并想要证得佛身;(1-9)毫不保留并毫无悭吝地开示三乘的正法;(1-10)对所化机说真实语。

  第二地当中有8个修治,因为有:(2-1)具有清净的戒律;(2-2)报答别人利益自己的恩德;(2-3)对于别人的伤害修习安忍;(2-4)非常喜欢利益有情;(2-5)悲心广大;(2-6)恭敬服侍授戒和尚等诸尊长;(2-7)在上师及善知识处恭敬闻法并如教奉行;(2-8)精进于布施等等六波罗蜜多。

  第三地当中有5个修治,因为有:(3-1)不会仅以闻法而感到满足;(3-2)在不顾恋利养、名声等等的情况下行法施;(3-3)净化一切佛土;(3-4)自己利益过的其他有情即使透过身体及透过口说恶语等等造作任何伤害自己的行为,仍然利益他们而不厌倦;(3-5)对于自己圆满知惭,(Tib, p. 2-16)而对于他人圆满有愧。

  第四地当中有10个修治,因为有:(4-1)住于寂静的森林当中;(4-2)少欲;(4-3)知足;(4-4)依于十二杜多(或作头陀)功德;(4-5)即使牺牲生命也完全不舍弃诸学处;(4-6)斥责诸妙欲(五欲);(4-7)安置诸所化机于涅槃;(4-8)布施一切内外的事物;(4-9)对于达成利他,内心毫不退缩;(4-10)对于一切法没有执为实有的想法。

  第五地当中有10个修治,因为有:(5-1)断除为了利养而与出家众(?在家众)等熟识的情况;(5-2)断除忌妒其他出家众得到财物而不对具有净信的在家众说法;(5-3)断除住于嘈杂喧闹之处;(5-4)断除为了利养而自我赞叹;(5-5)断除为了利养而毁谤他人;(5-6)断除十不善业道;(5-7)断除由于自满而不恭敬他人的傲慢;(5-8)断除关于取舍的颠倒耽着;(5-9)断除邪见等等恶慧;(5-10)断除对于贪等烦恼的忍受或屈从等等十种对治。

  第六地当中有12个修治,因为有:已证得(6-1)布施;(6-2)持戒;(6-3)安忍;(6-4)精进;(6-5)静虑;(6-6)般若等六波罗蜜多之特别增上的修持;(6-7)由于证得如上的六度,因此断除希求声闻之心;(6-8)断除希求独觉之心;(6-9)断除怖畏空性之心;(6-10)若乞者(Tib, p. 2-17)乞求,心不退缩;(6-11)即使布施所有财物也不会感到不欢喜;(6-12)即使自己贫困亦不舍弃乞者。

  第七地当中有20个修治,因为有:(7-1)由于了解三解脱门,因此断除将因、体性及果三者完全执为实有的执着;(7-2)由于了解三轮清净,因此断除将受者、作者及业(行为)完全执为实有的执着;(7-3)由于具有大悲,因此断除执诸有情死殁之后相续中断的执着;(7-4)由于没有自诩诸法为实有的想法,因此断除执有情为常的执着;(7-5)平等地了解一切法为无实有,因此断除将取舍执为实有的执着;(7-6)由于了解究竟一乘之理,因此断除执究竟三乘的执着;(7-7)由于了解名、色之蕴原本于胜义中不生,因此断除执蕴为实有的执着;(7-8)由于了解「不怖畏『界之本性已离戏论』(即界无自性)的安忍」,因此断除将十八界执为实有的执着;(7-9)由于完全了解为蕴所摄的诸法为无实有,因此断除将十二处执为实有的执着;(7-10)完全断除将三界执为实有之处所的分别心;(7-11)没有执净、乐等等为实有的想法;(7-12)摧毁五见;(7-13)善巧断除贪等烦恼;(7-14)由于修习缘「为了利他而成就相智」(即菩提心)之心一境性的止,因此断除想着「无法证得相智」的退缩之心;(7-15)由于善巧修习「被了解佛身胜义中不成立的胜观所摄的特殊般若」,因此断除执佛为实有的(Tib, p. 2-18)耽着;(7-16)由于串习诸法无实有,因此内心完全寂静,因而断除执三宝为实有的耽着;(7-17)由于具有于一切无碍之智,因此断除执僧伽为实有的耽着;(7-18)由于了解到完全没有可以执为实有之处,因此断除执戒律为实有;(7-19)为了法,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前往其他国土;(7-20)为了随顺摄受所化机,于一切时中显现自己的身体,因此断除执空性与缘起是相违的执着。

  第八地当中有8个修治,因为有:(8-1)透过一心了解一切有情有无离贪;(8-2)由于现前暸知一切世界,因此以悲心对待诸有情;(8-3)成就美好的佛国土;(8-4)一切时中无错谬地观察诸法的本质为何,因而能令佛欢喜;(8-5)了解所化机根器的胜劣;(8-6)能让有情的相续净化;(8-7)在一切的入定、出定当中,住于如幻的三昧,并行一切菩萨的事业;(8-8)由于悲心及发愿之力,故能依照自己的想法于三有当中受生。

  第九地当中有12个修治,因为有:(9-1)成就无边的愿望;(9-2)了解天等的语言;(9-3)于说法辩才无碍,犹如流水无有穷尽(口若悬河,辩才无碍);(9-4)殊胜入胎--进入一切士夫所赞叹之母胎;(9-5)生为圆满的国王及婆罗门种姓;(9-6)生为犹如日亲及甘蔗一般的圆满血统;(9-7)父母等七氏族以内(Tib, p. 2-19)关系良好的血统圆满(?);(9-8)自己安置于菩提心的菩萨眷属圆满;(9-9)在帝释天及梵天等等歌颂的情况下诞生,而且一诞生之后,光明充满所有世界,并令那些世界产生六种震动;(9-10)被佛陀及净居天等劝勉,从家出离;(9-11)具有显现如同如意宝珠之菩提树的阿谢踏,以及能让慈心之龙树成就的愿望等等善行;(9-12)具有力等诸圆满功德。总而言之,《现观庄严论》当中直接说明的修治有95个。第十地当中虽有修治,但《现观庄严论》当中并没有直接说明。

  2-2-2-4-4. 解说功德数量增长的差别

  因为在初地的后得位,(1)一剎那当中可以见到一百位佛的尊容、(2)得到他们加持的智慧、(3)能够前往佛的一百个国土、(4)能让他的一百个国土显现、(5)能够让一百个不同的世界震动、(6)能够住于百劫当中、(7)能够透过正智观见百劫的前际与后际、(8)能够平等地进入一百种不同的三昧当中、(9)能够分辨一百种不同的法门、(10)能够让一百位有情成熟、(11)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变化为一百个、(12)能让自己的每一个身体的四周均有一百位菩萨圣者围绕。第二地当中有如上的十二类千功德。(Tib, p. 2-20)第三地当中有如上的十二类十万功德。第四地当中有如上的十二类百俱胝(千万)功德。第五地当中有如上的十二类千俱胝功德。第六地当中有如上的十二类十万俱胝功德。第七地当中有如上的十二类十万千亿俱胝功德。第八地当中有如上十二类等同三千大千世界之极微数量的功德。第九地当中有如上十二类等同一百万个三千大千世界之极微数量的功德。第十地当中有如上十二类等同不可说不可说之佛国土之极微数量的功德。

  2-2-2-4-5. 解说受异熟生之方式的差别

  初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南赡部洲(’dzam bu gling)的转轮圣王。第二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四洲(gling bzhi)的转轮圣王。第三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三十三天(忉利天,sum cu rtsa gsum)的转轮圣王。第四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离诤天(夜摩天,’thab bral)的转轮圣王。第五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兜率天(喜足天,dga’ ldan)的转轮圣王。第六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乐化天(’phrul dga’)的转轮圣王。第七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他化自在天(gzhan ‘phrul dbang byed)的转轮圣王。第八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小千世界的主宰--大梵天--的转轮圣王。第九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中千世界的主宰--大梵天--的转轮圣王。第十地行者能够投生为统治色究竟天之(Tib, p. 2-21)天子--大自在天--的转轮圣王。

  上述这部名为「摄要」的《地道建立》是应台湾阿底峡佛学会的学员,以及非常想要学习地道法类的台湾学生之请,在解释并教导地道的时候,由色拉伽格西罗桑群佩所撰写。这部著作是以容易了解与核心要义为主,并不是以有无周遍及断除语词的过失(语病)为主,因此是依据这样的想法来说明的。

  结赞回向

  依于三乘各自之地道,

  朝向三乘菩提之理趣,

  透过三乘典籍细密意,

  断除杜撰依智语安立。

  以此勤善自他诸有情,

  生生获得暇满妙所依,

  并为胜乘善友所摄受,

  闻思修习深观广行法,

  迅速圆满地道之证悟,

  速证四身果位故回向。

  无量法理缓流水竞注,

  解脱寂静海中成一味。

  纵以词屑亦能遍洗净:

  三毒垢染此善说甘露,

  付梓极白善聚之势力,

  愿启百千正法之大门,

  并令五趣无余诸众生,

  自在受用决定胜宝库!

  20060916, Sat, 1335

  登津敢登初译毕于金山

 
 
 
前五篇文章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1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2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3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4

洛桑卻佩格西: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5

 

后五篇文章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6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5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4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3

洛桑卻佩格西:地道建立 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