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教授殊胜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教授殊胜
※﹝此论教授殊胜分四:①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②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③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④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今初﹞ 【圣教者,如《般若灯广释》中云:「言圣教者,谓无倒显示,诸欲证得甘露胜位,若人若天,所应遍知,所应断除,所应现证,所应修行。即薄伽梵所说至言。」谓尽胜者所有善说。】 所谓的圣教就是世尊讲的教法,它的内容无量无边,留在世间的就很多;因为是对着不同的对象讲的,彼此之间难免有的时候看起来会有一些冲突,实际上,这是学的人不了解,圣教本身是不会违背的。阿底峡尊者跟宗喀巴大师引《般若灯论》来证成,这的确是大师们了不起的地方,他们条件都非常够,跟佛一样,可是解释的时候还是引祖师、佛菩萨的话来讲。这个对我们是很大的警愓,想想那种大师们是与佛菩萨无二无别,乃至是佛菩萨亲自来的,要讲法的时候还要引证种种根据,我们自己一无是处,却往往别出心裁,还很执着,这是两者间最大的差别。虽然是这种小地方,我们也要注意。 《般若灯广释》说所谓圣教就是一点没有错误地来开显指示──指示给谁看呢?就是凡是希望得到「甘露胜位」(成佛之果)的人、天。在六道当中只有人跟天能修行,真正说起来初学者只有在人道才能修行,要到了相当成就以后才能在天道修行,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更珍惜这个人身。那么世尊要开示我们什么呢?世尊的教法虽然内涵很深广,但是可以分成四大类:苦、集、灭、道。第一个「所应遍知」,就是我们普遍应该了解的,了解什么?世间一切都是苦。为什么一开头要为我们开显苦谛呢?我们要从苦当中透脱出来,如果对苦的真相不认识,那还谈什么呢?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第一个应该知道苦。我们最麻烦的就是不认识苦的真相,还对苦因乐此不疲,一方面说想脱苦,一方面却拼命张开眼睛往水里跳。其次「所应断除」,既然要去掉苦,如果能够把苦的原因去掉,苦自然解决,所以苦的因应该断除。断除了以后,就能够证得离苦的状态,这就是灭谛;达到这种状态所有的痛苦都彻底消灭了,所以这个是应该现证的。要想证得灭谛,就要如理地修道,这个是「所应修行」,如果这个做到了,问题就解决了。它告诉我们整个圣教用这四点可以含摄无余。这个内涵也就是薄伽梵(世尊)所讲的至言,最究竟圆满的圣教。所以这里边把胜者所有正确的开示统统含摄了,这个就是圣教。下面说明圣教是怎么「无违」的。 【达彼一切悉无违者,谓于此中解了是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此复随其所应,有是道之正体,有是道之支分。】 世尊所说的教法可以分成前面说的四个大纲,但细分则无量无边,通常我们说有八万四千法藏这么多类。总摄起来,是任何一个补特伽罗(翻成中文叫数取趣,就是轮回在六道当中的众生)想解决轮回的痛苦所必须修的法,这个法就是圣教;所以他告诉我们的是任何一个想要成佛的众生,你想成佛所需要了解、修行的。不论《菩提道炬论》或是《广论》都告诉我们:很多人对佛法不认识,以为彼此间互相违背和障碍,实际上并不违背,透过了对本论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很正确地认识这一点。就像是一棵树,树干是它的正体,向下有树根,向上有树枝;从根本上面去看是一个;如果从它的树枝去看,有的向那边叉,有的向这边叉,开的花又在不同的枝节上,好像各是各的。实际上我们修行也是如此,随着众生的根器,有的是当时所修行的正体,有的是它的支分,怎么按照次第而行,这都是我们需要学的,这些内涵对于我们想要修行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此中诸菩萨所欲求事者,谓是成办世间义利,亦须遍摄三种种性所化之机,故须学习彼等诸道。】 我们不是为利一切有情要成佛吗?在没有成佛之前,还在修行过程当中的就是菩萨;「菩萨」是梵文,翻成中文叫觉有情,不但自己觉悟还要觉悟一切有情。菩萨所应该求的,就是要成办世间所有众生的真实义利,要遍摄下、中、上三种种性所化之机,为了要救他们,所以必须学习这一切道理。下面引证: 【如《释菩提心论》云:「如自定欲令,他发决定故,诸智者恒应,善趣无谬误。」】 菩萨要想启发众生,帮助他们得到决定的胜解,那么自己一定要能够善巧了解这些不同的法门,才能摄化不同根性的众生,自己要丝亳无错才能真正救别人。就像医生一样,医生要完全了解之后,才有能力为病人看病,如果自己不行,病人的病就医不好。所以菩萨要广学一切,这个是《释菩提心论》上面所说的。 【《释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自若未能如实决定,不能宣说开示他故。】 《释量论》的偈子实际上有四句:「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就是说,具足悲心的菩萨为了帮助一切众生摧毁所有世间的苦难,他必须很勤恳地去修行种种方便、种种法门。他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苦,灭了苦以后灭谛的境界又怎样,苦的因是集谛,灭谛的因是道谛,菩萨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够一步一步照着去修行。这些道理都是非常深奥、非常细密的,一定要自己勤修了以后才能了解这些方便,如果自己不努力修行、亲自现证的话,根本没办法向别人说明。要自己了解了,才能够不错误地、如实地告诉别人,因此要广学一切,不论是道的正体或者是道的支分。所以,圣教本身彼此间是没有矛盾的,本论此处就告诉我们佛法本身的这个特点。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办菩萨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诸欲饶益众生,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胜者母中亦云:「以诸菩萨应当发起一切道,应当了知一切道,谓所有声闻道,所有独觉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诸道亦应圆满,亦应成办诸道所作。」故有说云,是大乘人故,不应学习劣乘法藏者,是相违因。】 我不逐字地解释,而是就这一段的内涵来解释。当时在藏地有很多人对大乘有所误解,认为既然是大乘人,对劣乘(指声闻、缘觉乘)的内涵就不需要学,因为它跟大乘是相违背的,大乘是专门要帮别人,而小乘是只管自己的,管自己跟帮别人相违背,所以不要去学它。实际上这个概念错了!因为虽然他只学小乘,但你是学大乘的人,大乘是不是要救他们?要救!既然要救他们,他是个小乘根性的人,你要懂得小乘才能救他;所以并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帮他们所以你要学。所以说要「了知三乘」,对于三乘我们都要了解,了解了以后才能够成办菩萨所欲求的,这个就是方便。正如我们现在也讲《论语》,有人会说:「我们是来学佛的,为什么要学《论语》这些国学的东西呢?」这是同样的道理,一方面,假定你的国学基础不能建立,你就无法看懂佛经;另一方面,有的人一开起口来让人觉得很有内涵,你一开起口来很粗的话,人家一听觉得你这个人这么粗俗而加以排斥,那你就无法帮助他了。所以为了普遍地救别人,我们必须广学,目的并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菩萨就是这样,所以要广学各种不同根性相应的方便法门。 这里特别举「阿逸多」,这是藏文,翻成中文是慈氏,也就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说:想饶益众生的菩萨要「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前面介绍《现观庄严论》时讲过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道种智就是专门为了帮忙一切众生,成办众生所要的利益;这就证明菩萨是要广学三乘的。「胜者母」就是《般若》,《般若经》当中也说菩萨要学一切道,要了知一切道,不管是声闻、独觉、佛陀道,都要学圆满,这样的话就能够成办每一道根器的众生所应该成就的内涵。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种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说诸道,此等何因而成应舍,故除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等不共者外,所余一切,虽大乘人亦应修持。故诸菩萨方广藏中,广说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真正学习大乘的人走的道有两种:有一种是共,一种是不共。共就是跟二乘人所共的,也就是劣乘藏中所说诸道。尽管是小乘所学的内涵,大乘人也一样要学,这部分叫做共道。但是有一部分是不共的,就是大乘对于二乘人所学的有一些不应该学,要舍掉。为什么前面说要广学,而这里又说有的要舍掉不学呢?因为二乘人的目标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他们的戒律当中有一些要求得很严格,例如对世间的很多事情抱持着「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心态,事情愈少愈好,千万不要麻烦。声闻乘的特点就是如此,叫他做一点事情,他就觉得这个不需要。这在《菩萨戒经》上面有特别的说明,拿我们现在来说,就是乐简厌繁,做一点事情就觉得「哎!真麻烦,我是来修行的,不是来做这些琐事的。」这一点对声闻乘人来说是好事,因为他本来就是要解决他自己的问题而已,所以越简单越好,饭也不烧去讨饭,只要吃饱就算了,什么事情都不管。现在你要学菩萨,要帮忙一切人,你也这样行不行?所以虽然声闻乘该学的内涵菩萨也都要学,可是「只管自利,不管别人」这部分就不可以学。这一段特别说明,除了这个以外所余的一切,大乘人也都应该去修持;所以菩萨的大乘方广藏中也广说三乘法,其原因就在这里。 【复次正遍觉者,非尽少过圆少分德,是遍断尽一切种过,周遍圆满一切种德,能成办此所有大乘亦灭众过备起众德,故大乘道遍摄一切余乘所有一切断证德类。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摄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以能仁言,无其弗能尽一过失,或令发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无不成办故。】 我们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求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正遍觉。声闻为自利只要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可以了,要成佛则不是,是所有的过失都要彻底解决,所有的功德都要究竟圆满,而不是单单除掉一部分的过失、圆满一部分的功德,所以说「大乘道遍摄一切余乘所有一切断证德类」,「断」是断过失,「证」是证功德。以佛来说,没有一个过失不断尽的,没有一个功德不圆满的。同样的道理,真正大乘的行者,对于这一切也没有一个不成办的。 圣教是世尊告诉我们的,因为众生根性不一样,所以对他讲的法也不一样。佛世的时候,众生的根性、条件都很够,听了法马上净化自己,所以他不会拿法镜去照别人,跟人家讲道理。至于更进一步谈大乘佛法,大乘要广学一切,所以自然会照着次第一步一步深入。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往往会在文字上面转,跟别人争是非,「我的对,你的错」。文字通达了,再加上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就出在这里。所以,《道炬论》乃至《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把这个错误指出来。 【设作是云:若入波罗蜜多大乘,虽须劣乘法藏所说诸道,然于趣入金刚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诸道非为共同,道不顺故。此极非理,以度彼岸道之体性,悉皆摄入。意乐,谓于菩提发心;行,谓修学六到彼岸。是则一切定应习近。如《胜金刚顶》云:「纵为活命故,不应舍觉心。」又云:「六度彼岸行,毕竟不应舍。」又余咒教,宣说非一。】 大乘分两种:显教叫波罗蜜多乘,密教叫金刚乘。如果有人这么说:「显教的大乘虽然需要学劣乘法(就是小乘),但是金刚乘不需要学显教诸法,因为密乘的走法跟它不一样。」这种说法极不合理,完全错误。因为在大乘当中的金刚乘,它的体性、本质以及它的行持,跟显教完全一模一样。这里边分两部分--意乐及行持。意乐就是发心,学金刚乘的心要什么心呢?菩提心。菩提心对密乘、显乘而言,同样需要。其次,发了心以后要修的行,是六度万行,这个也是显、密二乘完全共同的。既然不管是发的心和要修的行,显密完全一样,所以确定显教所学的,密教也一定要学。下面马上引密教的经典来印证,这道理在密教经典中说得很清楚,理论、经典都有很明确的说明。如《胜金刚顶经》所说,金刚乘最重要的是内心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的人,为了修行、成佛,即使必须牺牲生命,也绝对不能弃舍菩提心,经上说得很明白。这是意乐方面,意乐就是内心。发了菩提心以后,你的行持就是六度,跟显教完全一样,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可以舍弃不修。除了《胜金刚顶经》之外,其它很多密教的教授、经典也都这样讲。下面再一层一层深入。 【众多趣入无上瑜伽曼陀罗时,亦多说须受共不共二种律仪。共者即是菩萨律仪,受律仪者,即是受学三聚戒等菩萨学处。除发心已如其誓受学所学处而修学外,虽于波罗蜜多乘中,亦无余道故。又金刚空行及《三补止》、《金刚顶》中,受阿弥陀三昧耶时,悉作是云:「无余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仪须誓受故,由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之分,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耳。】 上面讲的是理论,这里是讲行持。「趣入无上瑜伽曼陀罗时」,趣入修无上密,在真正灌顶的时候受曼陀罗(曼陀罗就是坛城,这在灌顶的时候一定有的)。你理论了解了,去修学密教的时候,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受两种律仪:一种是共的,一种是不共的。共指的是跟显教共同的,也就是说显教大乘要受的三聚戒,密教也全部要受。真正受菩萨戒的时候,分两部分:一个是愿心,发愿我从现在开始要学佛,要救一切众生;等到愿心坚固了才受菩萨戒,这个叫行心。受菩萨戒要立誓愿,这不是别人逼的,绝对是自己愿意的,而且为了加强自己的愿力,决定要做到,这个叫誓言。「誓」表示自己愿力的坚固,绝对要做,所以如果受了菩萨戒而自己再舍掉的话,罪是非常大的。「于波罗蜜多乘中亦无余道」是说,显教所有要学的,实际上已全部包含在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如其誓而学,再也没有多余的了。 下面特别再举金刚空行等,这些都是密教当中的经典,受这些戒的时候,「无余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就是说真正学密法,并没有其它的,就是前面的三乘,从比丘戒开始,到菩萨戒,所有的这些我们全部要受。所以真正进入密教的时候,显密二教的戒要全部受,不过其中的确有少部分开遮的不同。什么叫开遮呢?就是世尊所制定的戒,一旦制了以后就要遮止,不可再犯,这叫遮;只有在特别的情况之下,才可以例外,这个叫「开」。譬如根据比丘戒,比丘是不可以拿金银钱宝的,这是要遮止的,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允许他拿而不犯戒,就是须先作一个法,也叫「作净」,作了净以后,他就可以拿,就是说这个钱并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代别人用的,在这种特别情况之下才允许,这叫「开」。此外,二乘人是「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事情愈少愈好,菩萨恰恰相反,要济度一切众生,怎么可以少事、少业呢?那这条戒怎么办呢?就是说既然学了菩萨以后,你的钱已经全部舍给别人了,此时你虽然拿钱,但你拿这个钱是要帮别人的,这是允许的。同样的一件事,菩萨被开许,二乘人却是被遮止的,这个叫做开遮不同。戒的制定是这样的,但是,在特别情况之下,可以开许你不照着戒条的明文,但是它的意义本身却不会出差错,这是因为个人发心深广不同,所修的法不同,所以自然持犯不同、方便不同。 同样的戒,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可以的,这叫「开」,在另一种情况之下是不可以的,叫「遮」。有些人只是由于看见一点点开遮的不同,就以为这两者完全不一样,就好像冷与热完全违背,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见解。显出这个人太浅薄,智慧实在太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好好努力深入学习的原因。通常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就像小时候刚上学时,对老师所讲的话非常执着,等到长大了,看见弟弟、妹妹或者周围的小朋友也是如此,听了老师几句话,回来就跟爸爸、妈妈说:「老师讲的!老师讲的!」他只懂得一点点,却以为是全部。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学佛法也是如此,学到一点点,自己就很执着,其实并不了解它真正的深意,由于这样的错误而误以为佛法里边有些地方互不兼容,所以宗大师在这里特别加以说明。但戒的开遮并不是随便我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怎么遮就怎么遮,倘若这样那就更糟糕。开遮是有它确定的根据的,要对内涵了解得非常透彻,就像阿底峡尊者那样,那个时候才有能力决择。因此,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须依靠善知识。 【如是唯除少分别缘开遮之外,诸正至言,极随顺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须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种类。】 就上面所说的,除了很少的一部分,由于特别的原因,而有开许或不许的差别以外,其它所有世尊的教法,都是彼此间相随顺,绝不会有所违背的。修学佛法一共分几个次第──三乘、五道。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通常我们从下面说,小、中、大。五道呢?刚开始是发心、集资粮,这个时候叫资粮道,或叫资粮位;然后开始修加行,叫加行位;加行位之后是见道位;见了道以后是修道位;最后就是无学道。假定要到最上面一阶,你必须从最下面开始,而且要圆满具足下面各层的道,这个次第必须如此。就像我们念书,一定要小学、中学、大学,容或在某一种情况之下,你可能形式上面并没有去念,可是内容上面你绝对不能跳过。例如我们从基隆到屏东,容或你不走公路,不走铁路,但是你可不可能从基隆到屏东去而不需要经过台北?就算搭飞机还是要从台北的上空飞过。所以容或走的路不太一样,可是你必经的次第不可能跳得过的。 【波罗蜜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来现在佛,共道是此度非余。」是趣佛陀道之栋梁,故不应舍。金刚乘中亦多说此,故是经续二所共道。】 「波罗蜜多道」就是显教的大乘道,这个大乘道在《般若经》当中有最完整的说明。《般若经》中说,所有一切的佛,包括过去已经成佛的,以及现在成佛的,乃至于将来成佛的,没有一尊例外,都要修习这个共道。「共道是此度非余」,「度」是六度,发菩提心、修六度行,这是所有一切要成佛的人应该走的道路,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了,换句话说,没一个例外的。这个是佛道的「栋梁」(就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绝对不能弃舍,显教是这样说,金刚乘当中,也有很多地方说明这个道理。经就是显教,续就是密教。所以波罗蜜多道是显密都共同要走的。 【若于其上更加密咒诸不共道,灌顶、三昧耶律仪、二种次第及其眷属,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弃共道,是大错谬。】 这是总结上面的最重要的结论。修行一定是在下下的基础上面增上。在小乘的基础上加上大乘,在显教的发菩提心跟六度上面再加上密乘不共的修法──灌顶、三昧耶律仪(即密宗戒),要修的内涵是两种次第──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这是主干,还有其它的相关部分,由于这些,所以能够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佛。因此快慢不在于你经过的路途同不同,而是你走的速度。就像刚才说,我用脚走,你骑脚踏车,他是坐火车,有人是坐飞机,这是快慢问题,没有说坐飞机就可以不要经过这些地方的。而且因为快速,所以需要的心力要更强。现在很多人因为心力弱,为求省力而希望走快速成佛的路,因此而学密,那是一定不成功,哪有这样的事情?佛陀一再说明,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学是偷懒,学出来的结果是下地狱,要成佛是不可能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佛,没有一尊例外,都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显密都要学波罗蜜多道,所以如果舍弃共道,是大错误。 【若未获得如是知解,于一种法获得一分相似决定,便谤诸余,特于上乘若得发起一似胜解,如其次第遂谤弃舍下乘法藏诸度彼岸,即于咒中亦当谤舍下三部等,则当集成极相系属,甚易生起尤重异熟毁谤正法深厚业障。其中根据至下当说。】 这一点相当重要,如果对于这个重要的基本道理不了解,而对于一种法,只学到很有限的、很少的一部分,便自以为足,而弃舍毁谤其余的,那就会造下毁谤正法的深厚业障。特别是大乘佛法是要广学一切的,不过广学一切并不是叫我们现在马上学,而是依它的次第渐次地学习,我们一口气要广学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一步一步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很容易犯得少为足的毛病;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些是本身就错了的,以为只学这个就可以成佛了,其它的都不需要,那更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法门本来是一个方便,比如禅,禅本身是绝顶高明的方法,可是有很多误解的人就说:「你只要学禅开悟了,你就成佛了。」既然开悟成了佛了,其它的当然就不要学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同样地,念佛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法门,可是末法的时候就有人说,除了念佛,其它的都不要了。我们学教也是这样,教理是需要的,可是教理学好了以后是要去行持的,若只是讲了很多道理而不行持,也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不管是学哪一门,学错了就犯这个毛病。现在这里说,对于一种法「获得一分相似决定」,这个最麻烦,你说他不懂却好像懂了,实际上真的懂了吗?「似是而非」。所以世尊特别说,末法时代真正损害佛法的不是外道,而是相似法,表面上好像是佛法,实际上错了,鱼目混珠。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我们学了一点道理,在亲自验证之前,只能说好像懂了。就算是到藏地学也是一样,理论学完了以后还要去修证,在没有修证之前,仍旧只能说他好像懂,因为佛法是必须亲自验证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本来学了佛法,是要我们一步步深入去修持的,现在我们却停在这里,这是不对的。所以,在未亲证之前,严格地说起来,只能说是「相似」。 不过这里所说的相似,有一个特别的内涵,到后面会再详细说明,这里主要的是指只学到一点点就很执着,认为其它的都不对。就像前面讲的,学了密教以后,显教的就不要了;学了这个,那个就不要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佛菩萨告诉我们,由于众生的根器不同,所以才安立出不同的法门。对于要成佛的人而言,所有法门都是必须学习的。我们必须层层深入,在浅的上面把深的、广的再加上去。有的人不了解这个,产生了相似的认识后,就毁谤其它的,比如一些学大乘的人,了解了一些相似的法以后,就以为我是学大乘的,小乘都不要学了。现在汉地就有非常严重的这种错误。我们常常会听到说:「小乘人只求自利,所以对世间很厌弃,大乘人要救世间,不能厌弃世间。」佛陀是这样讲的,但是我们对这句话误解了,对世间的名闻利养,实际上大乘人比小乘人厌弃得更厉害。那么为什么说大乘人不厌弃世间呢?因为他要救度一切众生,这件事非常重要,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他不厌弃,既然要救度一切众生,就必须还到世间,所以他不离开这个世间,是就这一点上来说的。《广论》在后面非常详细地引各式各样的经教来证成这一点。现代的人有一个误解,以为厌弃世间的名利是小乘人的事,大乘人不应该厌弃,因此许多自以为大乘的人就贪名、贪利,弄很多钱,到后来把佛法都毁掉了,最可怕的就是这种人。 所以,如果不了解上面所说大乘也须学小乘,密乘也须学显乘的道理,就会「如其次第」,弃舍、毁谤下乘,说这个是下乘,不须学。于是大乘毁谤小乘,密乘毁谤显教大乘,乃至于密教当中,学无上密的人就毁谤下面的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这就造了最可怕的业了。我们未学佛时,在世间造了种种轮回生死的业,现在学佛了,如果这样的话,就造了最最容易犯而且感得最可怕异熟果的业(「尤重异熟」就是最可怕的恶果)──毁谤法的业。在所有的恶业当中,谤法的罪最重。如果我们学了法,对法不了解,往往会犯这个毛病。后面会详细说明这个道理以及它的根据,这在经教上有很明确的规定。这个对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很重要,而且必须一开头就特别注意,因为刚刚开始学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犯这个毛病。那么该怎么办呢?下面马上告诉我们。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 这是第一个先决条件,是最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来。我们必须依止「善依怙」,就是善知识,善知识的条件不那么容易,后面会详细说明。我们刚开始了解不够,修行当然更谈不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止一位过来人,他不但是理论上要有完整的认识,而且还要有实际的修持经验,所有的经论以及祖师们都告诉我们这个特点。学大乘的人,跟着善知识第一步应该了解的是什么呢?「于其一切正言」(就是佛告诉我们的三藏教典),应该了解这是任何一个要想成佛的人必须要学的内涵,或者如前面所说,有的是它的正体,有的是它的支分,对于这个道理要生起定解。所谓「定解」,就是要对这个理论有很深刻的认识,不会被似是而非的说法动摇,而这必须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闻、思。譬如藏系学佛者们的辩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千锤百炼地去思辩呢?就是希望对自己修学的这一条道路产生确定不移的定解。有了这个定解之后,再从眼前下脚的第一步到成佛所有的内涵,层层地深入。 【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于何时于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 等到整个理路学好了以后,再依照它的次第,现在能相应、可以修的,就应该马上开始去做,现在还不能做的,也千万不要因为现在不能做就弃舍,应该这样想:「我现在条件还不够,还不能做到它,我要好好地努力,将来就可以做得到了。」 【遂于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于彼一切悉能修学。】 我们虽然有很强的好乐心,可是却不能照着次第学的原因在哪里呢?因为资粮不够、罪障没有净除,所以我们需要集聚资粮、净除罪障,还要广发正愿,如果不发愿,这个功德就会消失。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忏悔,为什么要集聚资粮,这是有目的的。在没有做之前是发愿,做完了以后就回向,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话,那么实际上我们已经随时随地在努力了。 努力分几部分:一个是净除罪障,一个是集聚资粮,这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如果认真去做的话,资粮渐渐集聚,功德就增长,智慧也就增长了,于是原来我们该学而不能学的,自然都能够学得到,这是我们眼前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特别再强调一下,我们平常总觉得要理论了解了才去做,佛法对理论也要产生定解是没有错,可是我们现在该做的、能做的如果不做的话,那么后面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到。不过有一个先决条件──所跟的善师、善友极其重要,他会引导我们,假定跟错了,后面就一无是处。所以在这里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必须依靠一位善知识来指导我们,对我们现在该做、能做的事努力去做,现在做不到的怎么样努力使将来能够做得到。这几句话非常重要,以后一直用得到,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把这几句话好好放在心里。 有很多人常常会产生这样的概念:「我现在不了解,又有某些因缘,也做不到。」心里容或有一点沮丧。实际上,正因为以前没有集资粮、净罪障,所以才会这样。如果我们现在再不净罪集资,将来还有没有希望?既然佛法讲因果,你现在不在这上头努力,请问你集的是什么因?世间可以这样想:「这里不行,我就回去。」请问你现在回去,到哪里去?回去了是不是集轮回世间之因?你集世间轮回之因,就能够结出成佛的果吗?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善师、善友、正确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特别再引证。 【善知识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者,谓我师长。」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由是因缘,以此教授能摄经咒一切扼要,于一补特伽罗成佛道中而正引导,故此具足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善知识敦巴仁波卿就是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心子,能够把阿底峡尊者的全部精要传下来的人就是他,所以他讲的内涵,实际上都是最完整的。什么叫四方道呢?这在藏系里面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原则是这样:譬如一张四方桌,你随便从哪一个地方一动,其它全部都跟它相关;还有一个说法,就像一条四方的桌巾,你随便一拉,桌巾上所有的东西全都跟着动,也就是说你随便举一个角,其它三个角都跟着动起来。因为任何一个法都是缘起之法,彼此之间都是相关的;因为任何一个法都是相关的,所以它们之间是互为主副的。譬如现在我们用筷子,请问这双筷子,哪一枝是主、哪一枝是副?要用筷子必须用两枝,这两枝筷子实际上没有主副之分,两枝是互相帮助的。实际上一枝筷子也可以用,你们试试看,这个曾经考倒过很多人。一枝筷子有两种用法,譬如你要拿一个饼的话,必须用那枝筷子从碗的边上把它拨出来;要拨出来是不是得靠着这个碗哪?所以它还是要有一样东西互相依靠才行。还有一个办法,把筷子插进饼里再把它拿出来;之所以能把筷子插进去,那个饼本身是不是成为另外支持你这枝筷子的力量?它一定有这样互相相关的特点。所以四方道主要在说明,一切法都是互相相关的。 阿底峡尊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这里,很多人由于了解得不够透彻,或者因为执着,学了法而毁谤别人,阿底峡尊者不是这样,他能够融会贯通所有的法,所以敦巴尊者说:「能以四方道摄持所有佛法的,就是我的老师。」阿底峡尊者之所以能够这样,并不是因为他是一切大班智达的顶严,而是因为他成就最高。现在你要成就最高,请问你要不要照着他的方法来学?这个教授(就是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实际上也就是《菩提道次第论》)能够含摄显教、密教所有的精要,是任何一个人要成佛,从凡夫步步走上去必不可少的正确方法,这一点就是本论「法殊胜」当中第一个特点。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者。总之能办诸欲解脱,现时久远,一切利乐之方便者,是即唯有胜者至言。以能开示一切取舍要义,尽离谬误者,独唯佛故。如是亦如《相续本母》云:「此世间中更无善巧于胜者,遍智正知无余胜性定非余,是故大仙自立契经皆勿乱,坏牟尼轨故彼亦损于正法。」故诸契经及续部宝胜者圣言,是胜教授。】 「法殊胜」当中第二个特点是所有的圣言(也就是所有的三藏教典),当下就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教授。为什么要说这一点呢?我们现在因为条件不够,没有办法彻底究竟圆满了解佛法的全部,所以菩萨、祖师们造论,把佛法的精要提炼出来。但因为我们条件不够,不但不知道自己不够,反而觉得佛讲的经这么多,其中有很多好像无关紧要,甚至觉得啰嗦,这是最严重的错误。我们应该了解,所有的圣言实际上都是修行的教授,下面会再详细说明。 总之,对于真正要想了脱生死、究竟成佛的有情,不管要获得眼前的好处或究竟的好处,必定要有正确的方法。而能够指出这些方法、方便的,唯有「胜者至言」(胜者就是佛),也就是佛讲的经以及菩萨们解说佛经所造的论;因为能够正确无误、丝毫无差地告诉我们该做和不该做的只有佛,别人告诉我们的都可能有错误。只有佛才有这个智慧与能力,所以佛说的经是最好的、最重要的修行教授。《相续本母论》这段文,一共有四句,每句有十一个字,意思就是说,在世间真正能最善巧地告诉我们究竟离苦得乐的道理的唯有世尊,世尊讲的都是最殊胜的教授,不管是显教还是密教。 【虽其如是,然因末代诸所化机,若不具足定量释论及善教授,于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获。故诸大车,造诸释论及诸教授。是故若是清净教授,于诸广大经论,须能授与决定信解。】 虽然世尊的教诫,不管是显教、密教,都是最究竟圆满的,可是「末代诸所化机」(就是末法时代佛所要教化的众生)条件不够,换句话说资粮未具、罪障未净,无法了解佛法的真正内涵,所以必须要有一些够条件的菩萨、祖师来解释世尊的密意,善巧地把世尊的教法解释清楚,而且把其中的精要很有次第地指出来,经过这样深入浅出地阐释我们才懂,以我们自己的条件直接去看,不会了解的。以前曾经跟大家说过我自己的错误经验:我听人家说《法华经》是经中之王,如何如何地好,我就翻开《法华经》来看,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法华经》到底说些什么呢?它是经中之王,我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呢?好像只是说,你也成佛、他也成佛,难道这个就是经中之王吗?完全看不懂。实际上并不是经不对,而是自己条件不够。一直等到后来出了家,再看还是不懂。经过了多少年的摸索和学习以后,回过头再去体会,才发现里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前之所以看不见完全是自己条件不够。这是以我的例子来说明,我想有很多人有类似这样的经验,就是因为自己条件不够,才会有这个误解。一切显密的经典都是世尊留下来的最殊胜的教授,因为我们末代众生根性不好,条件不够,所以不能理解世尊深刻的密意,这个时候就需要诸大菩萨、祖师们来造论解释,解释者的教证二量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不是随便一般人可以做的。经过这样善巧的解释,我们才能了解世尊给我们的殊胜的教授,否则对于世尊最究竟圆满的深密意趣我们不能了解。 【若于教授虽多练习,然于广大佛语释论所有义理,不能授与决定信解,或反显示彼不顺道,唯应弃舍。若起是解,诸大经论是讲说法,其中无有可修要旨,别有开示修行心要正义教授,遂于正法执有别别讲修二法,应知是于无垢经续无垢释论,起大敬重而作障碍。】 佛经及菩萨、祖师所造的释论就是我们修行的最佳指导,但是因为众生根性差,诸大菩萨、祖师们乃以种种教授为我们解释经、论里面深密的义理。结果有些人学了这些教授以后,却不能了解它跟广大经论当中的精要的关系,对于世尊所说广大圆满的经论,不能生起决定不移的定解,反而觉得既然有这么多教授,就用不着经论了,而弃舍经论。由于不了解经论就是修行的教授,所以就引起一个误解:大经大论中所说的,都是拿来讲说的,真正修行的时候是不需要这些的,真正修行的重要旨趣不在经论里,另外还有一些开示修行心要的教授,那个才是真实重要的。于是对于世尊讲的正法就会生起一种错误的知见,以为有两类法,一类是讲道理的,一类是修行时用的,要讲道理的人,就看很多大经大论,要修行的人则不要学经论,学教理跟修行是两回事情。结果这样一来,本来真正重要的是懂得了道理去修行,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既然现在修行不要理论,自然会认为大经大论是专门讲道理而不讲修行的,就会轻慢它、忽视它,不可能对它生起恭敬心及深刻的信念,所以对于正确毫无错误的显教的经典、密教的经典(称为续),以及解释正确内涵的论典也就不太敬重,甚至会轻蔑。实际上对修学佛法而言,敬、信二者极端重要,没有敬、信,根本不可能真正深入。当我们觉得大经大论是拿来讲的,不是拿来修的,而真正要想解脱生死要靠修,那这样一来,就对大经大论不恭敬了。可是实际上我们是需要恭敬的,所以这样会障碍我们敬重诸大经论。 【说彼等中,不显内义,唯是开辟广大外解,执为可应轻毁之处,是集诽谤正法业障。】 为什么不恭敬经论呢?因为认为经论只是讲讲道理,没有讲修行里边深密的内义(也就是反省净化自己身心的这种内涵),修行的方法不在经论里头。有这种想法的话,就会对大经大论不太重视,会轻慢,乃至于毁谤,这是最可怕的谤法之罪,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就不会犯这个毛病。 【是故应须作如是思而寻教授,诸大经论对于诸欲求解脱者,实是无欺最胜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诸教典,不能定知是胜教授,故应依止善士教授,于是等中寻求定解。莫作是念起如是执,谓诸经论唯是开辟广博外解,故无心要;诸教授者,开示内义故是第一。】 所以我们应该作如下的思惟,至诚恳切、一心一意从经论里面去寻求最深刻、重要的教授:大经大论对于真实想求解脱的人,实在是最正确、最殊胜的教授。但是因为我们自己宿生的善根不够,罪障重、资粮缺,单单依深广的经典,是不能真正了解它最殊胜的内涵的。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应该依照着诸善士的教授(就是诸大菩萨、祖师们作的批注,把广大经论里边的精要部分阐释出来,所以称为「教授」),我们因为条件不够,所以要透过他们的教授去认得真正殊胜的意义。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念头,或起这样的执着:大经大论都只是讲讲道理而已,不是真正修行的心要,种种教授开示内义,所以是最好的。 【大瑜伽师菩提宝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说仅于量如掌许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说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 以上是特别讲明一切圣言──所有佛讲的经,跟菩萨、祖师造的大论,全部都是最重要的教授,这里是引出例子来说明。这位大瑜伽师的名字叫菩提宝,他是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弟子之一。阿底峡尊者在印度、西藏各有一些弟子,大瑜伽师是康地人。一生都跟着阿底峡尊者的弟子,最重要的就是敦巴尊者跟大瑜伽师。他说:「若要真正能够体悟尊者的教授,绝对不是只凭着量如掌许的小函卷就能得定解。」我们一般人因为善根差、条件不够,往往不要佛的广大经典,只想要简单扼要很少的一点点。「量如掌许」是说就像我们手上拿了一本书,比如只念某一本经,其它的经论都不要了,这是末法的现象,很多人都是这样。实际上不仅汉地现在是这样,当阿底峡尊者到西藏去的时候,也有这种现象,所以大瑜伽师特别说:「教授绝对不是只有这么一点点,不是单从这少量的经卷里边就能了解佛法,是要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真正对于教授有深刻认识、有体悟的人,他了解所有佛讲的都是教授。下面又引另外一个例子。 【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宝喇嘛云:「阿底峡之教授,于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今乃了解,一切经论皆是教授。」须如是知。如敦巴仁波卿云:「若曾学得众多法已,更须别求修法轨者,是为错谬。」虽经长时学众多法,然于修轨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诸更须从余求者,亦是未解如前说义而成过失。】 大依怙就是阿底峡尊者,他的另外一位弟子叫修宝喇嘛。「喇嘛」是西藏话,是很尊贵的称呼,就像我们现在称寺院的住持为和尚一样,喇嘛是尊称很特别有高条件的出家人。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呢?因为以前由于烦恼而造下很多恶业,所以借着修行把烦恼跟恶业去掉。修宝喇嘛说:阿底峡尊者的教授,在修行的时候,哪怕修一座,就能够把我们身、语、意所集的所有一切罪业,全部去掉(碎为微尘就是这些恶业全部弄干净)。这是什么意思呢?修行如果不知道诀窍的话,就会以为所修的这一部分,比如说修无常或是修暇满、修皈依,跟其它的好像搭不上关系,或是说我们要净化身、语、意三业,修身时,好像跟语、意没有关系;其实不是,佛法的教授往往互相辗转,彼此间有主副的关系,如果你得到这个教授的精华,虽然少少的一点点,可是它辗转相关能够纵横交叉地把整个世尊的教法都含摄在内,包含了整个的佛法。因此你去修的时候,哪怕是一座也可以把相关的所有的罪障都净除掉。浓缩起来可以很精要、很少,但实际上里边含摄了一切。上面这些内容应该如是了知。 下面是敦巴仁波卿说的,他是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心子。他说:「假如学了很多的法,学完了要去修的时候,觉得以前学的都是讲道理的,现在要去修必须另外再找修行的轨则,那就错了!」接着是宗大师的解释:虽然经过长久的时间学了很多法,但是要怎么修行却不知道,要修行时,就说以前都是讲道理的,必须再另外找修行的教授才能修,这是错误的!下面再引证。 【此中圣教,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除其教证二圣教外,别无圣教。教正法者,谓是决择受持道理修行正轨。证正法者,谓是如其前决择时,所决择已而起修行。】 《俱舍》是一本论,一般称为「小乘聪明论」,是小乘根本论典当中最后出的,非常有体系且最完整地把整个佛法含摄起来。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小乘的,实际上根本教典当中最重要的纲要都在里头,所以引这本论来说明,代表这是最精要的一部分。它说佛讲的正法分二部分:教正法、证正法。「教」就是讲的道理,透过这个道理说明世尊教法的内涵,启发我们的信心,经过理智地思惟、观察、决择,然后由此步步深入,进而晓得怎么修行。先告诉我们哪个对、哪个错,了解应取应舍以后如何去行持,这是在理论上作说明。「证」就是照着我们前面讲的这个教的道理,如法去行持,最后自己证得所应该得的果。 【故彼二种,成为因果。如跑马时,先示其马所应跑地,既示定已,应向彼跑。】 教证二法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举个例子,就像跑马,拿我们现在来说像开车。比如我要去台北,却不认识路,所以先拿张地图,了解了路线,开车时,照着地图所示的路线开,地图就像「教」,正式上路就像「证」,教跟证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更进一步来说,你有了修证以后,人家来问你,你把修证的经验告诉别人,这个叫教,我们现在依凭的教就是世尊经过了修证以后,告诉我们的,所以教、证是互相有关的。对我们学的人来说,必须先透过教,让我们认识,启发信心,知道如何取舍,才愿意如理地照着去修、去证得,这是我们从凡夫到成佛所需要的。而法是怎么留在世间的呢?就是当世尊亲自证得了以后,再把他所证得的内涵、所得到的经验告诉我们。所以对我们凡夫的修学来说,教是因,证是果;而在教别人的时候,自己的修证是因,教别人是果,有这样互相的因果关系,所以彼此间哪能分得开呢?因此这里举跑马这个公案作说明。 【若所示地是此跑处而向余跑者,定成笑事。岂可闻思决择此事,若修行时修行所余。】 假定说我们现在要跑马或者要开车,地图告诉你这样开,可是正式开的时候,不照着地图,而是往反方向走,那不是开玩笑吗?有些佛弟子说:大经大论都只是讲讲道理,对修行而言是不需要的。这就像刚才的比喻一样,开车前拿张地图研究了半天,正式开的时候,却往相反的方向开,真是荒唐。前面说这是末法时非常可悲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现在非常普遍,我当年就是犯了这样的毛病。祖师都已经告诉我们,现在因为善根不够,无法深入最完整的大经大论,所以我赶快念佛,净除罪障见到了佛,将来才能够步步深入。祖师讲得很清楚,并没有说要排斥经论啊!我们之所以资粮不够,是因为以前的罪障深、资粮欠缺,为什么呢?因为不恭敬,排斥经论,不但没有照它做,反而觉得经教是没有用的。如果真的念佛还好,偏偏不念佛却到处讲经教没有用,现在很多人犯这个毛病。最早我也犯这个毛病,后来一直觉得最惭愧的就是这一点。所以我也劝在座各位,自己觉得条件太差,更应该感到惭愧,佛法是最好的,现在我条件不够,我只能做这个,千万不要说经教是没有用的,那是在毁谤经教。既然条件不够就应该赶快念佛,结果有些人不念佛,反而一天到晚跟人讲经论都没有用,单单念佛就够了。本来祖师是告诉我们什么都不要管,专门念佛,结果他样样管,只有一件事不管──念佛不管。这不仅对于他自己是受害,而且佛弟子这样毁谤经论,人家会说你们学佛的人自己都说经教没有用,结果佛法就毁在我们手上。我提这一点,一方面是警策我们自己千万不要犯,一方面如果我们在外面遇上这种因缘的话,要以这个道理善言相劝。 【如是亦如《修次第后编》云:「复次闻及思慧之所通达,即是修慧之所应修,非应修余,如示跑地,而应随跑。」】 有一本书叫《修次第》,这是莲花戒论师(甘马拉西拉)造的,它分成初中后三编,告诉我们修学佛法要先听闻善知识的教授,再把自己听得的道理去思惟、决择、观察,才能够得到闻思相应慧。闻思所通达的这个道理,就是我们将来修的时候应该去修行的,而不是另修别的。就像前面说的先照着地图看(或者别人告诉我,或者我去听闻),再照着所听闻的去思惟,透过闻跟思之后,照着这个地图去走;现在同样地,透过了闻思所通达的道理照着去修行。 【如是由此教授,能摄一切经论道之枢要,于从亲近善知识法乃至止观,此一切中诸应舍修者即作舍修,诸应举修者即以择慧而正思择,编为行持次第引导,故一切圣言皆现为教授。】 由于这样,所以依着这种教授(指本论所讲的教授),能够普遍含摄所有大经、大论的精要。从亲近知识开始,按照着次第一直到止观,这当中所有的内容就是整个佛法的内涵。这些内涵主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不应该做的要舍掉它,这些就依照舍修的方法来修;另一个是应该要做的叫举修,我们以前不熟悉没做过的,现在要努力照着去做。不管是舍或者举都要择慧,就是依着所听闻的去正思择,然后把这个道理依照行持前后的次第来引导。所以在这个部分说明一切圣言(所有佛告诉我们的)都是修行的教授。以上是从正面讲,以下从反面说明。 【若不尔者,于非圆满道体一分,离观察慧虽尽寿修,诸大经论非但不现为真教授,且于彼等,见唯开辟博大外解,而谤舍之。现见诸大经论之中所诠诸义,多分皆须以观察慧而正观择。】 如果不能了解前面所说的这个重要的特点,会产生什么误解呢?就像念书也是这样,绝不可能一口气同时念完;或者写字、背书、学国文,或者学其它的东西,不管任何一样,都是我们要学的全部内涵当中的一部分。假定我们有了正确的了解,就晓得从眼前所学的这个地方照着次第步步深入,彼此相关地慢慢增上。假如我们不了解的话,就会执着在小部分上,这时候尤其麻烦,因为不了解这个重要的特点,对修行把握不住总、别之间的关系,加上自己条件也不够,不去思惟观察,执着其中一部分而「尽寿修」,哪怕修一辈子,结果对于大经大论的内涵把握不住,不但不觉得它是真实的教授,反而觉得经论都只是讲道理而已。因为没有透过善知识的引导去正确地学习经论,不了解它的特征,才会产生弃舍它乃至毁谤的情况。大师说:事实就是这样(这也是大师亲自现证的),所有的大经大论当中所说的道理(把这个道理的精要统摄起来,收摄成《菩提道次第广论》,乃至于像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这里面绝大部分都需要以观察慧而正观择。至于观察慧是什么呢?佛法的修行可以统摄为止修跟观修,这个部分后面再讲。 【此复修时若弃舍者,则于彼等何能发生定解,见为最胜教授。此等若非最胜教授,谁能获得,较造此等尤为殊胜教授论师。】 由于不了解经论真正的内涵而弃舍,不照着它去做,这就麻烦了;因为这些道理,你必须透过正确的听闻,然后思惟观察,层层深入才能正确地了解它的内涵。假如你弃舍它不照着去做,在这种状态当中,你已经拿了错误的方法去修,怎么可能对于正确的经论产生定解?一定不可能。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个东西你没有尝过,就给你尝一尝,你尝了以后才会知道味道,修行也是如此,你得亲自去体会,照着方法去修;结果偏偏你不照着方法去修,那你永远也尝不到,当然就不可能知道它正确的味道了。这就是为什么佛经当中非常强调「信为道源功德母」,因为这条路我们从来没有走过,所以你真正走进去的时候,只有靠信心。告诉你怎么做,你的信心够就会照着做;再不然理论说明了以后,你觉得愿意去试。世间哪一样东西不是自己亲自体验过了以后,才能够真正深入体会得到呢?心外的东西是如此,心灵的成长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弃舍经论而不照着它所讲的去做的话,就不会对它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既然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体会不到它是最殊胜的教授。假定诸大经论不是最殊胜的教授,还能够找到比这个更好的吗?佛讲的法我们不了解,菩萨、诸大祖师造的论又不是教授,那请问还有谁能够引导你解脱、成佛,你哪里能够再找到更好的教授呢?这里是反过来说明,再下面又从正面来说。 【如是若能将其深广契经及释现为教授,则其甚深续部及论,诸大教典,亦无少劳现为教授,则能发起执持彼等为胜教授所有定解,能尽遮遣妄执彼等非实教授,背弃正法诸邪分别罄无所余。】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了解最深、最广的契经以及诸菩萨、祖师的解释(就是显教的经论),都是最重要的教授,那么对于密教的续跟论,以及其它的诸大教典,也不用太辛苦就能了知其为教授。因为只要照着次第一步步进去都会了解,这些都是眼前最殊胜的教授。了解了以后,我们对它会很珍重,会把它看成是最殊胜的教授,也能够产生决定不移的信念,这是讲正面的效应。反面呢?我们能够遮止、排遣错误的妄执──即前面所说的,认为经论没有实在的教授,由于这个错误而背弃正法的这种邪分别就可以去除干净。这一部分就是甲二的第二部分「一切圣言现为教授」,这里面其实已经含摄了甲二的第三、第四。 【易于获得胜者密意者。至言及论诸大教典,虽是第一最胜教授,然初发业未曾惯修补特伽罗,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难获密意。设能获得,亦必观待长久时期,极大勤劳。】 透过了本论及《菩提道炬论》乃至于《现观庄严论》的说明以后,对于世尊要告诉我们的深密意趣就容易得到。为什么呢?「至言」(世尊告诉我们的最究竟的内涵)还有菩萨、祖师所解释的论,这些虽然是最殊胜的教授,但是对我们「初发业」(即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讲,我们都在无明当中,从未习惯过修行,如果直接看经论,很难了解其中的密意。怎么晓得我们没有习惯过修行呢?在座诸位想想看,你以前习惯过什么?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欢喜玩,你就习惯玩;你习惯这个东西,自然会跟这个相应。诸位都有这个经验,以前在家里看电视等等,对这些东西都很习惯,不要人教一天到晚就想,然而对修行就不习惯,觉得好苦,为什么?因为我们没习惯过。以前那些一学就会,而修行方面学了半天都学不会,为什么?因为不习惯。我们如果继续学下去,了解下士道中业的特征以后,回过头来再看,不管理论也好,实际也好,都会很清楚地明白这个特点。我们是初学的人,还不习惯于修行,假定不依止真正够条件的善知识所给我们的教授,而直接去找大经大论的内涵,那不容易获得;就算能够得到,也要花很长的时间努力,这从平常很多事情上就可以观察得到。譬如有经验的人告诉你,你一听就会,可是如果不告诉你,要你自己去摸索的话,花了好大的时间都摸不透。世间的小事情尚且如此,何况是佛法!所以,即使我们有条件能够自己摸索出来,也花掉太多的时间,人生是很短的,允许我们浪费太多的时间去摸索吗?所以本论的殊胜就在这里。 【若能依止尊长教授,则易通达,以此教授,能速授与决定解了经论扼要,其中道理于各时中兹当广说。】 假定能够依止尊长的教授,那就很容易通达,所以要有两样东西──一个是通达教授的善知识,一个是师长所通达的教授。换句话说,这个教授是最完整的,还有一位够条件的善知识来说明,我们就很容易通达;因为这样的教授,能够以最快速的方式,让我们最究竟最正确地了解经论当中的精要。世间人常常说不要走冤枉路;至于学佛假定你能够找到真实的善知识,又能够从他得到真实的教授,你不会走一点冤枉路,这个就是最正确的,可惜我们绝大部分人走的都是冤枉路。就不走冤枉路这一点来说,依止尊长的教授就是最快速的,这点我们在一开头就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假定我们对于《菩提道次第广论》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还要另外再找直接快速的路,那是颠倒;反之,对《广论》认识了文字以后,进而要步步正确地把握住内容,这样才对,如果只是嘴巴上面讲讲,实际上对《广论》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这是法殊胜的第三点。 【极大恶行自行消灭者。如《白莲华》及〈谛者品〉宣说,一切佛语,或实或权,皆是开示成佛方便。】 第四个殊胜:很多可能产生的恶业,不必努力就能够消灭了,这个很特别。修行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净罪、集资,「净罪」就是我们以前造的恶业,要把它净除。净除恶业要花很大的努力;就像我们身上或者地上弄脏了,要把它洗干净,要花很大的努力一样。对本论如果了解的话,不用去努力,很多极大的恶业自然就消失了,有这样的好处。本来你要花极大的气力去忏悔以拿掉恶业,现在你只要学本论,前面的好处得到的时候,谤法的恶业也自然就消失掉,一举两得。佛所讲的法中,有很多讲权,有很多讲实,都是告诉我们成佛的方便。《白莲华》就是《妙法莲华经》,一开头的〈方便品〉就说,世尊因地当中为救一切众生而发愿修行,成佛后,觉得佛法实在太深广了,很难对众生宣说。后来想想三世诸佛无一例外,佛法虽然很深广,还是要教众生。众生的条件太差了,所以就用种种的方便、善巧,一步步地引导,道理说明了以后,再引用很多譬喻,像火宅喻、三车喻等,告诉我们他最究竟的本怀。所以《法华经》上面讲,佛说法几十年后才开权显实,前面是权──方便、权宜之计,现在整个敞开来告诉你,其实前面说的这些内涵,都是世尊为了引导我们成佛而开示的种种方便。 【有未解是义者,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及执他类为成佛障碍,遂判好恶,应理非理,及大小乘,谓其菩萨须于是学,此不须学,执为应舍,遂成谤法。】 有一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以他虚妄错误的执着,认为有一些是成佛的方法,有一些不但不是,反而是成佛的障碍。认为是的就欢喜,反之,不是的就不欢喜,所以就妄判这个好、这个坏;这个合理、这个不合理;这是小乘、这是大乘;这些是菩萨要学的、这些是菩萨不要学的。在此情况下,不要学的当然会舍弃,这就是谤法。其实世尊说得很明白,这一切都是成佛要学的,因为条件不够,所以告诉你先从这里开始,大小之分是个方便,你必须透过这个方便学上来。 【《遍摄一切研磨经》云:「曼殊室利,毁谤正法,业障细微。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若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 这里先提出世尊的教诫,说:文殊师利,毁谤正法的罪很微细。由于它很微细,我们自以为没有造,因为这个障碍太细了,我们看不见。就像我们平常做很多事情,心很粗,所以很多细的错误都看不见一样,同样地,谤法也是如此。什么样是「谤法」呢?如来所说的圣语,一定都是对众生有利益的,如果认为有一类是善妙的,有一类是恶劣的,这样的想法就是谤法。我们凡夫越是差的人,开起口来通常都是不好的,难得说一句好话;反之,一个人品德越好,他的好话越多,到成了佛,他要么不开口,开起口来,绝没有一点错的。佛绝没有任何一句戏论,不要说开口,乃至于笑一笑,弟子看见世尊笑了,一定会问:世尊您为什么微笑?世尊不会无缘无故有任何表示,如果有表示,一定有特别的因缘。所以我们要了解,世尊讲的全部的话都没有错,而我们现在说这个对、这个错,这都是谤法。 谤法者不但谤法,还谤佛、谤僧。因为法是佛讲的,假定你觉得这个法不对的话,那是不是表示佛讲错了,或者这个法可能没错,但不应机?以佛来讲当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假定我们谤法的话,等于是谤佛。为什么是谤僧伽呢?所谓僧伽是照着佛的法如理修行的人,现在你说这个法错了,那照着修行的人岂不是也错了,这个是很严重的。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谤法的话,就等于佛、法、僧三宝俱谤,这是非常严重的罪,这是推广来说,下面进一步说明谤法的形式。 【若作是云,此则应理,此非应理,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菩萨宣说,此是为诸声闻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独觉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诸菩萨所学,是为谤法。若毁谤法,其罪极重。】 我们常会说,这个法是对的,那个法是不对的,这就是在谤法;有时候会说,这是对菩萨讲的,这是对声闻讲的,这也是谤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以分别的心情妄说是非。实际上《妙法莲华经》当中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佛对三乘人是讲三乘法,所以声闻法、缘觉法,实际上是因为这些人的根性就是这样,对这些人来说,只有透过这样的方法引导他才能成佛;所以请问佛说的法,到底是声闻法?还是缘觉法?还是菩萨法? 《遍摄一切研磿经》上面讲:假定有人说,这个是为诸菩萨讲的、这是为诸声闻讲的,这是谤法。那我们会问:「《妙法莲华经》当中佛亲自说,对很多人讲声闻法,对另外很多人则是讲大乘法,那这两部经不是矛盾吗?」我们不了解才会矛盾,《法华经》上面很清楚地说明:世尊出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济度众生,用无上圆满的菩提大法药救,可是众生的条件不够,所以眼前以他相应的方法来告诉他,让他步步上去,透过这个方法,使他究竟能够圆满无上菩提。就以念书来说,譬如我们希望念到博士,但是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学生,你能不能把博士的课程教给他?不行,你必须先教他小学的课程。小学的课程虽然浅,但却必须透过这个根底走上去才能念到博士,所以小学是博士的基础。又例如造房子;佛经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乡巴佬突然发了大财,有一天到城里去,看见一栋很漂亮的三层楼的楼房,对比乡下破破烂烂的房子,他很高兴地想:我们的房子都是平平矮矮的,那三层楼房不但漂亮,站在上头又可看得很远。因为他有钱,所以回乡下之后找了人来造房子,他跟造房子的人说:「你帮我造一幢三层楼的房子。」造房子的人就先挖地基,把基础稳固,乡巴佬见了就说:「我要的房子是三层楼,你挖地干什么?」工人回答:「一定要挖地基,才能将房子造起来。」乡巴佬只要地上的三层楼,所以就跟工人说:「你只要给我盖第三层就好了,下面的不要。」他的想像当中只要一个空中楼阁。了解这一点,就晓得必定要从下面的基础一层一层学上去。所以我们现在以自己错误的见解,说这是声闻法、这个是小乘、这个是不对的,这种概念都错了。何况现在佛法已经衰败了,众生普遍地根性差,也不了解自己条件不够,总觉得自己最高,认为这个是声闻乘法,大家不要学,缘觉乘也不要学,我是菩萨,所以我要学最高的,结果就变成像造房子一样,挖地基、盖一楼这些都不要,只要把第三层楼造起来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就叫谤法。「若毁谤法,其罪极重。」谤法罪是非常重的。前面这个道理除了《遍摄一切研磨经》以外,《地藏十轮经》当中也有很明白的说明。 【《三摩地王》云:「若毁此赡部洲中一切塔,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若弒尽歹虎 伽沙数阿罗汉,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虽起谤法总有多门,前说此门极为重大,故应励力而断除之。此亦若能获得如前定解即能遮除,故其恶行自趣息灭。此定解者,应由多阅〈谛者品〉及《妙法白莲华经》,而寻求之。】 赡部洲就是南赡部洲,佛出世在这地方说法。塔有二种:一种是供奉世尊的色身舍利,另一种则没有舍利。在印度当时来说,塔不是我们现在放骨灰的塔,寺院本身就是塔,寺院里面最主要的是放世尊的色身舍利及法身舍利(也就是经),或是安放世尊的形像,这是无比珍贵的,如果去毁坏的话,是非常可怕的罪。现在说把南赡部洲所有的塔都毁掉,比起我们毁谤契经,说这个经典不对,这两个罪,毁谤契经的罪比较重,这个罪是非常可怕。另外,「弒尽歹虎 伽沙数阿罗汉」弒就是杀,下面的人杀上面的人叫弒,因为阿罗汉是圣者,凡夫杀圣者,罪是非常可怕的。世间最可怕的罪是「五逆罪」,就是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掉阿罗汉,而且不是一位、两位,是像恒河沙数那么多,那太严重了;但是,「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假定我们谤法,说这个经典不对、那个经典不对,这个罪比前面还要严重。谤法实际上有很多种,其中以妄说经论不对这种罪最重大,然而我们却又很容易犯,所以应该努力拿掉它。 对于前面所讲的一切圣言现为教授能够了解的话,自然而然就不会谤法了。所以了解了本论以后,最严重的谤法恶行就会自行消失掉了。对于这点要想得到殊胜正确的见解的话,我们不妨多看〈谛者品〉跟《法华经》。 【诸余谤法之门,如《摄研经》中,应当了知。】 其它有关谤法的内涵,应该看《摄研磨经》。《摄研磨经》就是《遍摄一切研磨经》,我们这里没有,可是《地藏十轮经》上面所说的内涵,大致跟它类似。我们也可以把这部经拿来恭恭敬敬地阅读,把里边世尊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弄清楚,将来就可以把谤法的过失清除掉。 甲一、甲二已经简单说明了,下面讲甲三。甲一为了特别显示法的根源清净,所以说明造本论的大师以及大师的殊胜成就。原则上,我们现在这里说的,总的是弥勒菩萨,别的是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所提的是修行次第的纲要;根据这个纲要宗喀巴大师就把它的内涵再开阐出来。关于造者殊胜,我们应该要把《阿底峡尊者传》恭恭敬敬地读一读。其次就是要了解尊者所造的很多论中,最究竟圆满、含摄无遗的就是《菩提道炬论》;同样地,宗喀巴大师所造的很多论当中最究竟圆满、含摄无遗的就是本论,这是法的殊胜。 有了这两种殊胜的法,我们是不是马上就去听、去学了呢?不是。要先了解用什么方法去听、去学。甲三就是告诉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方法去讲说、去听闻,才能够跟这个殊胜的法相应。否则,虽然有最好的法,但是我们听了不一定能够相应。平常我们总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文字大家都会讲,但我们是不是具足这个条件呢?所以,在《大智度论》上面有这么几句话:假定我们不具足听闻的条件(最主要的是净信),那么即使读很多经典,脑筋也非常好,对于佛法能难、能答(就像我们现在很仰望藏系所保留的辩论,最完整的难、答),但是在佛法当中却是空无所得,你跟佛法了不相干。以前我曾经不断地提醒大家,这一次我们能够有因缘来学习本论,这一点非常重要。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