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36-37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36-37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卅六卷A面

  发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那个慈悲的心力升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那么这个过程中行持的时候,你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对三世所有的染污的一切的三有之乐,一点点都不沾著,而且背弃,这个就是厌舍。所有的世间种种的圆满的奢侈好的东西,都不要。我们要些什么?下面这个却是我们要的,圆满信等财。世间的、凡夫的、世俗的这种财,我们通通背舍,而这个圣财却是我们要圆满的,我们通常谓七圣财,哪七圣财?说信、戒、戒就是我们持戒,闻是多闻,惭、愧、舍、闻,舍就是施舍这个通于三种,慧就是智慧。那么有的地方有的不同的经论把惭愧两个合而为一,加一个精进,有的地方呢惭愧分开来,没有精进。所以真正要行持的话,精进是绝不可少的。所以它做每一项东西都必定有精进在里头,那么有的时候它特别强调这个精进,所以把惭、愧并在一块儿,加一个精进。刚才说慧,这儿说定,实际上呢?慧一定要透过定,所以有的地方把定慧两者列为一,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也可以说,信、戒、闻、惭愧、精进、舍、定慧,这样的七圣财。那么这样的法财我们圆满的话,那才能够真正的能够永远的摄持而不会轮转、沦落。“敬师等于佛”,那么这个在自修的方面是这样,那么我们说依止的最重要的修学的根本是自己的老师,自己依止的师长,这个师长像佛一样的能够对他恭敬,把他所教的、讲的总总的内涵努力的修学,这个就是我们真正进入大乘佛法最主要的修习的次第,就是这么上来。

  【“瓶密诸灌顶,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语心,清净成就器。由圆满定支,所生资粮故,速当得成就,是住密咒规。’”】

  前面这个是大乘的共基,不管是显教或者密教,你在这个共同的基础建立稳固了以后,如果你觉得力量够强,走最快速的路子,那么那个时候就可以进入密教。实际上密教不但是最快速的路子,它还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这个快速不仅仅是自利,而且还要利他。为什么说两样东西都最自利呢?因为你发大菩提心的特质是什么?就是你为了要解决一切众生的苦恼,那么虽然你发了这个心,但是要解决他的苦恼,还要学这个解决苦恼的方法,拿我们现在长夜无明当中,无知、无识,救自己都救不了,你怎么救别人?所以他一定还要最正确圆满的方法。这个最正确圆满的方法还非佛不可,所以说为了你要的的确确如实的能把所有一切人救起来,那你还得非具有佛的智慧,单单那个悲心不够,你有了佛的这个大智的话,你那个悲心才能够彻底的圆满。所以那个时候,他要以最快速的方式,最直接的方法来学,那个时候才是学密。同时因为你具有这种大慈悲的心,所以那个时候你才堪于接受诸佛的最圆满的大法。要不然这个大法传给你,你不行。现在叫我们做一点事情,小一点的事情,你就觉得自己受不了,做一点事情就受不了,这个无上的大法你怎么可能?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容器,要接受好的东西,你那个容器一定也要相应。

  随便举个例子来说吧,譬如说现在说我们跑到街上去要想买一套家俱,这套家俱是美得不得了,你很想要,结果你家里那个房子是个破草蓬,请问这个家俱买回来对你有用吗?一点用场都没有,不是很明白吗?再不然你的身体,说这个药非常好,结果你身体是弱不禁风,虚弱得不得了,那个补药一吃进去,马上把你吃死。所以为什么我平常一开头的时候,我们真正要注意,要先把自己成一个法器;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这个不行,不行,退在后头,这样,吃点小小的苦,总觉得这样,这完全不相应,这个道理一路上你们好好的学,将来你自然而然很多概念都清楚,都清楚的。不要说我们像大菩萨那样的话,什么舍头目脑髓帮人家忙,我们眼前就是有一点苦事情,赶快我出来,赶快我去做,你能够这样的话,慢慢的相应了,现在看到一点小事情,赶快躲在那地方,不要让人看见,最好人家做过了我就算了,那是完全不相应的境界,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前面一再跟我们说,你自己观自己的内心相续很清楚,很明白。但是这个密教,修密宗的行者的确有很多事情外面都不管了,这个情形我们要分得清楚。他把那个是非,大小分得非常清楚,说我有无上的这个大目标在这个地方,我为了达到那个无上大目标起见,现在这种小事情不去管它,所以他把这个东西摆在那里头,他能够舍掉,这个是对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那个整个道的内涵认得个清楚,然后呢在你的身心上面确定你自己走的路线,然后坚持这个原则走下去,那就对了。这是为什么我们一开头的时候,必须要把那个整个那个道的完整的次第先认识,那时候你走的时才千稳百当;要不然的话,东风东荡,西风西荡,听这个人讲讲,觉得没错,你又想跟著他;听那人讲讲,觉得是呀,跑到那里看看也觉得这样,跑到那里,一生就空空浪费掉了,这我们要了解的。

  那么现在正式的说有了这个完全的认识,经过了这样的一番的修持,确实有这个完整的认识,而经过修持以后有这种强悍的意志,坚强的能力,那么学密,学的最快速的路子,而且学的是无上密。这个无上密灌的时候有四部,说瓶,然后这个密灌等等,智慧灌,然后一步一步这样的上去,而这个最完整的这种加持靠什么?靠尊重,这个都是师长这无比的大恩才能得到。所以为什么密教里是特别重视那个师长,而且到了密教里的师长,跟我们普通侍候师长的方式是完全的不一样,完全不一样。这个里边有特别道理,如果自己条件不够的话,密教承事侍候师长的这种方式我们不能用。密教侍候师长的这种方式的话是这样的,他随便拿一个东西,你看这个这个是什么?我们看是黑的,他告诉你白的,你就是把它看成白的看;你不要说,那个老师告诉你是黑的,他反正告诉我白的,我就把它当成白的,但实际上是黑的,不对!老师告诉你是白的,你的心里应该这样想对的!白的,但是因为我的业障的关系我看出来就是黑的,你要自己无比的忏悔的这个心情,就是这样。他拿了一个鞋子告诉你帽子,你马上戴在头上,这就是帽子,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样?他有很多理由在,不是说嘴巴上面应顺他,你心里面也要这样,所以密勒日巴尊者很有意思,那个老师怎么磨折他,他绝对不会说这老师怎么这个样;要我们现在世间想的话,这个人简直是世间十恶不赦之徒,修学佛法哪有这样的?我们一定会这样想的,可是尊者从来没有这样想。他总觉得自己业障,正因为这样,他成功了。但是要注意喔!为什么他修学佛法的弟子一定要具慧,他一定要在这个够量的老师之前这样做,如果不够这样的老师你这样去做的话,那对不起两个人都是下地狱。佛法的损害也从这个上面,那人家造这个机会,反正是密教的老师,你要他怎么办,他就听你怎么办,他也是假扮一个密教的上师,他爱怎么办我也所谓这么来的话,佛教就完了,就乱了。所以这一点我们要分别的非常清楚。尤其是近代很多密教的大德,特别强调这一点,所以宗喀巴大师这么说了,说老师跟弟子之间一定要互相观察,不是他说的,根据经论上面,如果不仔细观察,随随便便冒冒然然去学的话,这个师徒之间都违反了。违反了法,密教的这个东西差一点都不行,一违反法你绝不可能有成就。所以我们现在随随便便灌一个顶,那是结个缘,大家都不懂,总觉得结了个缘,修了这个法,就可以成就了,那颠倒的不得了,那不晓得错到那里去了,这个大家千万注意,你跟那个老师,不要说你观察十几年不嫌多,你至少跟他好好的跟他三年、五年,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可以说谈这个。这个地方顺便一提,以后请大家千万注意,不要说这个上师高,这个上师可能很高,但就算是最高的上师,你还是要经过一段时候的观察。他高你不一定跟他相应,这个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个情形我们要弄的很清楚。

  那么因为就经过上师的灌顶,所以把成佛的最圆满的身、口、意的种子,来加持到我们身心上面,我们很快的就会得到相应。所以我们常常说,像我们现在用的电,那个东西你别看它是一根电线,乃至于看看黑黑的破铜烂铁,往你们屋里面一接的话,样样有了;要想叫你自己造那个发电的话,发电厂的话,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这个能力的。造一个发电厂要多少?那几百万一点用场都没有,丢在这个里面,像一个石头丢在水里一样,几千万也没有用,多少亿啊!我们哪一个人有这个力量?而实际上呢,佛法的圆满成佛的种子还远超过这个。而现在透过这样的上师,他就加持在你身心上。你看看那个恩德,你能想像吗?的的确确无法想像!所以这一点我们要了解,我所以开头这么说的原因,就是一开始我们就种下这种正确的种子。然后顺著次第这样走上去的话,到条件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到这条最快速、最直接、最好的路子上去。那么那个时候灌顶了以后,使我们的行者的身、口、意都清净,成就成佛的这个种子。然后得到这个以后,

  【“由圆满定支,所生资粮故,速当得成就,是住密咒规。’”】

  当然前面这个戒等等它是根本。所以修行密法,我们这个身叫三昧耶,誓句身。它这个戒,不用戒而叫誓句的话,它有一个特别理由。它就是说我誓愿要成就这个法,成这个无上的大法,我誓愿要这样作这样身,就是从此以后一切的行为等等,跟这个誓愿相应。就像跟人家订个契约一样,你不能违背,你如果照著这个契约的话,对方也履行这个契约。对方履行的契约,是把成佛的所有东西给你,但是你自己本身也绝对需要照著这个去做。所以当你接受密教灌顶的话,那个受了这个密宗戒,我们这个身心上面所受下来同样的戒体,这个戒体就是当下成佛的种子,就放在上头。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面,才能够学这个生圆次第,即身成佛。他这个要求的条件非常高,这也为什么所以说密宗戒绝对不能破。它说起来这密宗戒少的很,也没几条,但是这个难持是难持极了。平常的时候是小乘的戒,起心动念弄错一点,还可以。密宗戒的话,那心念一动,那就不对,这么个严重法。所以在这个上头,然后呢正式的在这个基础上面先圆满定支,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生起次第,由于这个最后就圆满次第,很快得到成就了,这个就是走密教的道理。它主要的这一段就把次第这样的说清楚。那么这个次第弄清楚了以后,再下面。

  【“第二所为义者。”】

  说为什么要照著这样的次第,照著这样次第它为什么?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呢?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看文。

  【“若中下士诸法品类,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为上士道次足矣,何须别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

  假定说,像我们前面所说的,一切无非是引导我们走上上士道,那么既然这样的话,所以中士、下士就通通摆在上士当中就够了,为什么要另外创立这个共中、共下这个次第?为什么呀?答案是这样。

  【“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两大义,”】

  所以分开来,分成功三士道次第引导,它有两种殊胜意义。在我们正式的讲这个两种意义之前,在这地方先要说明一个道理。他这个完整的教授,他每一个项目的安立,他都有他安立的必须要的理由在。有─他有什么好处,欠─有么缺点,让你分别的清清楚,你了解了这个以后,你会发现少了就是不行,如果说除了这个再多了,再多了就是多余。所以他在事先如果你对这个概念弄清楚了,有什么好处呢?那好处可大了。平常我们修行过程当中,总是碰到什么就忙著去修,虽然有的人不一定这样,多多少少学了一点,可是这个学的次第都不圆满,次第不圆满,所以你碰到别的地方,听人家这一讲的话,对呀,这个我没听见过,对啊!这个有这个问题!于是就使的你怀疑了,怀疑了以后你也不晓得如何取舍,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呢?这样我就不去管它了,你去修行,更糟糕,因为你修行过程当中,的的确确有实际上的问题。因为你事前既不了解,也没有准备,修行到那个阶段当中,问题出现了,你也不晓得怎么办是好?到那个时候苦不堪言,然后那么一转,是不晓得转到什么时候。

  所以这个圆满道的次第一定是这样的,它每个地方那个层次,必然性,就摆在那里,千稳百当的,让你弄得个清清楚,到那个时候走上去,它不管它是什么东西,那我心里面把握的,就这样有把握,绝不动摇,这个时候你走直路了。所以它从这个地方要了解一个事实,在我们凡夫份上,因为我们心力太弱,我们往往总觉得,你赶快给我一个很好的嘛!就行了。但是他偏偏不给你的理由,就是这个。实际上告诉你这个次第,正是使得你最快速、一点不走冤枉路的无上妙法。这个概念大家务必要了解,如果自己的心力不够的话,你可以不学这个东西,等到心力强了以后再学,等到心力强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我们如果在学的地方那么要勉强自己,平常我们学,一定是任何情况之下,都一定带著几分勉强的,没有一个例外的,我们学任何东西要带三分勉强,然后呢勉强自己上去、上去,你慢慢的上来了,就成了嘛!就这样。所以我们如果了解这个道理的话,的的确确应该感到无比的幸运,然后呢努力推动,你有这个努力推动,这样去做的话,一点点勉强就很容易克服,最后得到的无上的好处,还是我们自己的。所以他很多地方就这样的要明辨,所以本论的真正重要的地方,还在这个地方。

  所以前两天有一位同修跟我谈,说其它的,也有别的这个人写的关于这方面的,这个引导的方式。表面上看起来,他也是这样,修学佛法,先要靠善知识,然后要什么等等,每一个项目好像立的清清楚楚,但是本论有一个特点,就是关于这一部份,平常我们一般看书的时候,觉得这个好像无关紧要的,为什么谈这个,实际上本论最精采的精华却在这里,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不过眼前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这个完整的内容。刚开始学的时候,脑筋里面是一片陌生,所以自然而然很难体会到这真实的内涵,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不要急,告诉自己,说我今天有幸学到这个完整的次第,这么好的东西,完整的次第,平常世间作学问的情况来看,那不是研究院嘛,至少是大学,可是偏偏我们现在不是小学就是中学,那我们也努力告诉我们自己好好的学上去,等到你把本论的完整次第学好了以后,那个时候再回过头来温习一下的话,你就把全部的内涵把握得住了,这样。那时候省下来的气力、省下来的时间,那都是以无量僧祗劫来算,这是指时间来说,省下来的气力,省下来的苦的话,那都是这些时候长的三恶道受煎熬油锅煎,这种苦都省掉了,这是我们真正的殊胜的好处。

  那么现在我们看这个文。他所以用这三士道引导的两个大意义是什么呢?

  【“一为摧伏增上我慢,”】

  这是第一个。由这样的引导的话,他会把我们的增上我慢摧伏。这个慢有很多种,这慢有七种慢,慢,过慢,增上慢,卑劣慢等等。那么平常只要我相还存在,这个慢一定在,因为慢是思惑,就算你破了萨迦耶见,这个余习,慢的余习都在。在这种情况之下,它那个慢有种种不同的形式出现。这个地方特别叫增上慢。什么叫增上慢?就是你还没有达到这个真实的这种状态,你以为达到了,把你的能力高估了,增加、超过了,这个叫做增上慢。那么这个增上慢说什么?

  【“谓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许我是大士。”】

  说我们乃至于共下士、共中士的这一种心量,都没有生起,都自己觉得我是一个大士。这个是第一个意义。这个第一个意义再说一下,详细的说一下。

  前面我们简单的介绍过,共上士或者大士的意乐,心里状态是什么样,就是说要利益一切有情,所以要成佛,这个是无上大菩提心的特征,而所以要生起这个心来,必定要经过一个什么?必定要经过:第一个先自己了解这个世间一切,这个世间不但是我们在欲界,乃至于色界、无色界,任何的一件好东西,你认识它,这是痛苦的根本,产生绝大的厌离,然后推己及人,那个时候你才能够看见那些人染著在世间,深深怜悯是帮助他们,这个是共中士。现在我们连现世这种小小的欲乐都放不下,为这个现世的欲乐又忙这个又忙那个,这个连它共下士都做不到,而我们居然说我们是大士,这个就是增上慢。那么为什么有这个增上慢?就是对于这个真正修学的次第内涵完全不明白,一点都不清楚,只晓得人家说这个大乘佛法好,那我当然好,没有一个人例外的。只要“我”在一定有这个我慢,我慢都是把自己估的高高的,既然这这个很高、很大,我当然高、当然大,实际上你够不够这个高大的量,不知道,所以这个叫增上慢心。有了这个增上慢心。有没有可能修行?绝无可能,所以他现在把这个次第很清楚很明白摆在那里,你只要一衡量,觉得不行啊!我连它幼稚园的东西都不知道,小学的东西都不知道,说大学那真是荒唐极了。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卅六卷B面

  真是荒唐极了,这个心里面就催伏了,你这个慢心一催伏,你自然肯低声下气去好好的学,除非你是自暴自弃,不谈,我们真正修学的人,第一个障碍就是那个增上慢,总觉得自己懂的很多,总觉得是个大菩萨,总觉得是个了不起,不肯学,你就完了!催伏了以后然后一心去学,你就有机会。任何一个人都能够这样去做,佛法那就兴旺了,因为你能够如法去做的话,那么只要如法,这个佛法就在世间了,为什么我们现在目前这种情况?大家说:现在这个不行,总觉得怪这个怪那个,真正要怪的,怪在哪里?怪在这里,你只要有这个次第在,自己内心上面一观照的话,问题都解决,每一个人观照自己佛法就慢慢的复兴起来了,这是第一个。

  【“二为广义上中下心,”】

  要广泛的利益各式各样的上等、中等、下等,为什么呀?

  【“说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于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

  那么除了上面这个必须要的情况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是能够广泛的对于各式各样的人,上等人也好,中等人也好,下等人也好,都使他得到好处,因为本论虽然是引导最上等人的,但是那个上等人同样的须要得到共下士中士,所以叫共中下,所以把这个次第这样安立说:下士、中士这样上去的话,对他来说并没有过失,不但并没有过失,而因为这样的次第引导上面去使他产生功德,得到增上的能力,顺著这个次序,他才能够一步一步的爬上去,能力增上,然后呢如理修行的功德得到,步步上升,他并没错。另外一点呢?

  【“若是下品补特伽罗,虽令修上,既不能发上品意乐,又弃下品俱无成就。”】

  反过来有一种人心力比较差,教他一下子,教他修那个上品的话,这个不行,我这个不行!结果呢上品他没办法修,下品嘛你又没有,好了!把这种人摒弃在外头了,佛法所以圆满精采的,什么?他能够广摄各式各样的人,今天你把这个大法高高的提起来了以后,结果把那些人遗漏掉了你就不圆满,所以他用这个方式次第引导,对于上品的人,正好让他步步上升,不但没有过失,而且让他走上去,如理如法的走得上,顺理成彰,对下品的人呢也能够引导,他有这么大的好处!所以这个是为什么用上品,共下、共中、共上引导的目的,那么这个概念我们应该了解,了解了然后呢,对我们修学过程当中非常好。同时对于上士来说,不但是把我们引导上去,上士的目的干什么?你自己上去了,还要引导别人,然后你自己这么走过来了以后,你也晓得这个完整的路子以后,自己成功了引导别人,这个方法也完全善巧,你也能够如理一点不错的引导别人,所以不管是自利利他就非此莫属,这个是他真正精采的地方。同时看到这里,我们也不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现在大家传说纷云、争论是非,你简直不晓得怎么是好,他说你这个大,他说你这个小、不理想,反过来他说你这个虽然大,空口说白话没得用,吵了个天翻地覆,他现在呢广摄一切上、中、下法,没有一个遗漏,而每一个地方都有恰如其分相应的,所有的都包含在里头,没有一点遗漏,这个争论有没有?没有了。还有我们刚才这种情况,说大家争来争去,争了个半天修行是没有修,吵了个半天,大家一起下地狱。他现在就不是,每一个人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不但没有争论、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一同的遵循著不动的次序,走到最圆满的这条道路上去,所以你看,我们中国这几百年来这个佛法那简直是支离破碎,真是不堪回首之感,而西藏自从宗喀巴大师把那个教法整理了这么完整以来,到现在是经六七百年了,这个教法始终如日中天,为什么?他就把那个圆满的教法用这种方式提起来了,不管是任何一类的人,都能够摄受;!高的一步一步的爬,达到最高,下面的正好渐渐的做基础,可以想见这个教法的圆满,对于这个整个的广大的佛法的全貌来说是这样,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呢?同样的可以运用上。要晓得修学佛法不是说一生一世的事情,而是说长时间的无量劫这样地走过去,你现在走进去,走对了,这一生只要次第走对了,一生一生增上的话,于是自然而然到最后你走上最高的路,所以下脚第一步走对了,实际上你就是什么?等于说下脚第一步就走上了最高、最正确、最圆满的路、对不对?这个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这个深广你也可以说从整个的大趋势来看,而这个大趋势浓缩起来,就用在你身心上面,我们自己任何一个人也是这个状态,你只要开始等一步做对了,生生世世自然就你走这条路,说到这个地方,我觉得我们真堪于自慰感到高兴,现在大家说:末法啦!这个教法是没有了!却在这样的支离破碎的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却能够得到圆满的教法,凭什么?宿生自己的业,所以这个佛法就是这么妙法,你只要跟它结上了这个缘,然后你自己不取舍,你努力的照这样去做,净除你的罪障,努力积聚你的资粮跟它相应的话,生生增上,是一点不错!尽管这个时候教法支离破碎,畯抴N碰来碰去就碰到这个圆满的教法,大家想想看,谁知道我们今天会跑到聚集在这里来学这个东西?佛法就这么奥妙,想到这里要高兴!所以我平常没有什么事情,我看见大家苦苦恼恼我真是觉得你们真是冤枉,我平常没什么事情就高兴,什么高兴?没有别的,就想这个嘛!想到就欢喜的不得了,往往无缘无故的就想到就欢喜,乃至于苦恼来的事情,苦恼来的事情我只要一想就欢喜,为什么?因为唯有这个方法才能够净除我们苦恼,你没有得到这个方法之前苦恼硬是看著它苦恼,看著它苦恼来还小事情,这苦恼来的时候你还辗转的增长苦恼,跟著它下地狱,人家骂你一句,你觉得无缘无故骂你,你这么心里去想,这个家伙为什么骂我?我怎么样要弄他,然后结果是什么?造了恶业大家一起下去,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吗?现在我想起来看见这东西好,以前我欠了他,现在我可以净化了,这苦恼来的时候,你一想到你也欢喜,这欢喜的时候固然欢喜,苦恼的时候还要欢喜,你还有什么?每一个时候你能够这样想的话,不但眼前解决了你的苦恼,而且增上了你跟法相顺、相应的这个缘,将来你就很容易又碰上了,这是我们随时随地最佳修行。所以现在居然是弄得苦苦恼恼,我跟大家说:你们没有什么事情,最好多听听它。大家总觉得,这个也忙、那个也忙,我实在是莫奈何,我只好在背后在那叹息,这个无可奈何。所以我看见有好几个老法师,他们自从听见这个以后,拿一份带子一遍、两遍、三遍几遍都在听,我赞叹不已,他真的体会到了就有这么好处,这是我顺便一提。所以晓得这个次第有这样的好法,所以第一个对自利来说,能够摧伏我们的增上慢,我们爬得上去,对于利他来说我们把握得住这个情况的话,能够广含摄上中下品,而实际上不管是自利利他,正是我们究竟目标需要的,所以眼前我们必须要从这个地方去摸。这个话再说一遍,我们究竟应该要想作的什么?自利利他!所以眼前可以避免增上慢好像属于第一类,实际上呢我们的目的要帮助别人的话,还必须要了解第二类,这是对上士来说。下士呢?我们也晓得下士他不会停止在那里,所以爬不上去的理由,他因为业障重、资粮不够,他能够照著这个下士的这个方法,慢慢的去做,业障慢慢减轻,资粮慢慢积聚,能力增高了以后,到那个时候心慢慢的加强了,正好趁这次序又爬上去,所以不管你从哪一个角度去看,他有这样大的好处!所以这个地方注意喔!大家现在了解的话,为什么我说本论真正圆满的就在这个地方,这才是我们学这个大经大论的骨节眼所在地方,也是最难的地方,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复次为具上善根者,开示共道,令其修习,此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当生起。”】

  那么再说对具有上善根的人把这个共道说明了!让他修习,不管他先已生先未生,如果先已生他一提很快的就相应了,譬如像六祖大师,的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宿生有过了,马上开悟了!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真正有够这个善根的人,你跟他讲暇满人身,他一听见眼泪直流,身毛直竖,那表示他修行了,一念到死,他那个死马上提起来了,你提起来了,他马上升起,然后升起了有什么好处,不升起有什么坏处,因为以前虽然有过,可是这一生又被世俗的染污所染污住了,所以他蒙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你一提他马上开显,马上派用场,马上推动他拼命上去,正好帮忙他向上,这一点都不错;如果万一没有修,那还非修不可,所以对上士来说:不但不影响而且生功能故,这个很清楚,下面两句话。

  【“若生下下,可导上上,故于自道非为迂缓。”】

  要晓得,你从最下面、下下最下面的,可以引导我们走到最上面的,所以对自己要修的这个上乘绝对不慢,迂就是转了个大圈子,缓就是慢。那么这个地方我们要晓得,这个特别重要的,有一个概念是特别重要的,我们现在真正修学佛法的人,尽管我们说凡夫,不管他已经修过没有修过,现在这里引导我们却是从最下面的地方引导起。我们说:那么你叫我们怎么修不就好了,何必说上面的?不!他有个大道理,单单修最下面的,是!最下面的就是暇满人身难得,难得是难得,然后呢你好像也没有什么一定要做太重要的事情,告诉你、告诉你最上面的,说最上面的有什么特别好处,这个佛的圆满的好处,你了解的愈多,那个时候你就想修了,对吧?所以他有个特别的功效,就是修行是件苦事情,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世间快乐的事情,不必讲说这个修学佛法的殊胜的利益,不必讲不修学的特别的过患,只要叫你去,因为快乐嘛,叫你不修你还做不到。修行是件苦事情,那么苦事情你为什么要去做?它因为它有特别好处,那么特别好处在那里?不是在下下,而是在上上,所以他讲告诉你最上面的道理,然后呢策发我们要想要修了,结果呢?假定说单单讲上面要修了,他高高上上像人造卫星,你要修了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我们现在通常讲那个大经大论,大了个不得了,你很想修但是一想,这个等觉菩萨的境界,我这个凡夫差了个十万八千里,你没办法修!所以说起来这个境界是很高明,对我们是一点用场都没有,怎么办呢?你真正修行的时候从下下开始修,真正的听见了上上却策发我们大的好乐心,这个善法欲一定要从讲上上来策发的。不要说佛法,那世间很明白,念书是最苦的事情,还要先掏出很多本钱来,但是大家愿意去念书,为什么?因为晓得这个上上,这个上上多听闻这个上上的道理,人人愿意去走,那走的时候呢?却从下下走起。为什么?你下下走起的话,障碍慢慢的消除,资粮慢慢的积聚,障碍消除了,你走上去能够走的上去,资粮积聚的你能力增强,当你能力增强了以后,有几个好处,一方面你自觉得我可以走,一方面的净信心增强,那个时候你发现,这个说得一点都没错,这个净信心是什么?净者净化烦恼,等到净化烦恼,佛法的特质就是这个,净化的时候一定有清凉解脱之感,那个时候你真的欢喜,得到了法喜,这个你的法财,那个时候你善法欲增长,你的净信心增长,然后呢你一步一步上去的就有力量了,愈跑愈有趣,是愈跑愈有趣,这个东西还非从脚踏实地去做不可,而这个脚踏实地一定从下面开始,所以他讲的时候是把圆满的讲,然后呢最高的说在这里,而引导我们走的是从最下的走起,这个是修学佛法最重要、最切要的根本。现在我们平常就没办法把握住把握得住这一个,所以大家急急忙忙的想去修,结果呢急忙了半天,欲速不达。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最大的一个困扰。引导的原则,有了一个了解了。

  【“须以次第引导心者,”】

  我们看文

  【“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以黠慧宝师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恐文太繁,故不多录。”】

  关于这样引导的次第,除了上面道理以外,他还引经上面,那么这个经呢?是在这个经上面,说就像一个有智慧的一个银匠,一个珠宝这个技师来磨这个无价的摩尼宝珠,用种种的方法,他说太繁了,这里不说,实际上我们回想一下,讲前面破除邪执,破除修行邪执这一段已经说得很清楚,前面呢用水洗、火烧、种种的调柔,它有它的必需要的次第,然后这么一步一步上去,得到你正需要的,这个道理跟这个地方可以说一致的,我们回想一下就晓得,那么这个道理是这样,经上面是这样;下面呢菩萨,很多菩萨跟论上面的来证明,说:

  【“龙猛依怙亦云:”】

  这是龙树菩萨的。

  【“‘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

  那么引导的次第呢先说共下士的,共下士就是增上生,那么然后呢决定胜以后呢顺著次第。决定胜有两种:共中士的决定胜,跟不共上士的,特殊的决定胜,必需顺著这个次第,因为你得到了前面的增上生,渐渐的自然可以得到决定胜。

  【“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

  就是说明这个道理,那么这个是性宗的祖师─龙树菩萨,下面呢?

  【“圣者无著亦云:”】

  这相宗的。

  【“‘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于诸有情,先审观察。”】

  这个菩萨要想修行善品的话,对于所引导的众生先仔细的观察,怎么观察?

  【“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次第利行。”】

  也是这样,那先要看被引导的众生的根器是下等的、比较差的,跟他说最浅的,跟他相应的教授跟教诫,中等的、上等的一步一步的加深加广,这个是真正菩萨,引导利益有情的次第步骤。

  【“圣天亦于摄行炬论,成立先须修习到彼岸乘意乐,次趣密咒渐次道理。”】

  那么这圣天菩萨也就是性宗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萨,他在这个里边论当中也说,说这个次第,先成立这个所谓根本的共大乘的基础,其次引导最上面的不共的密咒。

  【“摄此义云:‘诸初业有情,转趣于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

  总之一切的初发业,就是初初修行的有情,那么要慢慢的增上了达到无上的胜义,那这个正等觉就是佛告诉我们怎么办呢?这里有它一定的方法,这个方法就像楼梯这样的一步一步向上爬。

  【“四百论中,亦说道次第极为决定,”】

  那么这个也同样的,他举各式各样的论点来说明,说明这个引导的这个次第是确定不疑的,怎么说?

  【“‘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

  遮止非福那就是共下士的,遮止非福造福业,造福业是什么?增上生,破除我是什么?那就是共中士,超脱生死轮回,然后呢?后断一切见,人法、我执彻底破除,这样,这是大乘道;这样的话这是善巧的引导的必然次第。

  【“此说道有决定次第。”】

  每一个地方都这样说的。

  【“敬母善巧阿阇黎亦云:‘如净衣染色,先以施等语,善法动其心,次令修诸法。’”】

  就这样,先施等语善法,这是世间共世间的,增上生,然后再进一步深广。

  【“月称大阿阇黎,亦引此教为所根据,成立道之次第决定。”】

  那么另外有一个大论师,月称大论师,也引这个做为根据,说明这个道的次第,所以上面是不管是哪一个宗、那一个派,性宗、相宗,最主要的那些祖师们也同样的,没有一个例外的,都说明这个重要,所以理论是这个样,经是这个样,论是这个样,然后呢祖师说的也没有一个例外,都是这样的圆满的次等。从这个地方我们要体会一件事情,所以在印度当年的教法如日中天,乃至于像阿底峡尊者那个时候这么圆满,阿底峡尊者说每天有一个成就者出现,他原因何在?就是有这个圆满的教法,那么现在呢?这个次第正表示圆满教法的全部内容,单单讲质不一定有,有了量还不一定有,讲到次第的话,如果你谈次第,没有质跟量,那个次等根本无从谈起。你说:我现在烧饭了,米没有你烧什么?跑到那个时候,还没有洗好你作什么?所以这个一定是样样东西圆满,所以他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圆满的成就,那么目前对我们来说,我们真正要想认识了解的就是这个。所以说到这里,也顺便一提,有的人觉得这样做的话,对我们好像我们很难做到,是的,是很难做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问题不在难不难,问题在你想不想,你想成佛吗?你想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你想的话,那么告诉你,这是最好、最正确、最圆满的路子,你认识了这个路子,然后照著这次等去走,就是这样。所以上面跟我们说得清清楚楚,你如果说对于上上的引导的话,他自然而就愿意去慢慢的走下下的去走,所以我们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拿这个上上的说了以后,让我们害怕的停在那里,说了这个上上的,我们才晓得,对!我们要开始去做了,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然后呢?走的时候却是从下下走起,因为你下下走所以你对于上上的净心也增加了,然后呢了解也增加了,你更有信心了,更能够跑得上去,这个是正确的次第。你如果认识了这一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听闻了这个完整的教法以后,所产生的第一个必然的效果,或对于这个教法会产生绝大的宝爱,一心一意现在无论如何要听到它,要努力的完整的了解它,这是重要的。然后呢对于自己做的方面的话,随分随力,以我们眼前能做、做得到的地方去做起,而不是说一口气我也像他一样马上成一个佛,而不是这个,乃至于像看密勒日巴尊者,是!看了以后你心里想说我也一定要像他这样学最高、最快的路,心里应该有这样,一切诸佛都以这种方式走上去,然后呢走的时候却是跟我们相应,眼前最正确的路,因为他那个次第本身引导你很完整,对吧?所以让你有走得进去的地方。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卅七卷A面

  走的时候却是跟我们相应,眼前最正确的路,因为它那个次第本身引导你很完整,对吧?所以让你有走得进去的地方。如果说你对这点把握不住,表示我们对这个教法本身还没有圆满的认识,所以这个时候真正重要的,你要多方面的听闻,了解这个圆满的教法,那时候这种毛病都去除掉了。那时候你就会得有千稳百当之感,走的高,高也好;走的低,低也好。高的人是不会轻视低的人,低的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爬不高而心里面觉得不如人,每一个人觉得高高兴兴的走上去,是这样。继续看。

  【“现见于道引导次第,诸修行者,极应珍贵,故于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

  就这个现世的状态来说,大师亲眼看见,他彻底的了解、认识这件事情,引导我们修学佛法的次第,这样的重要。所以我们修行的人,应该把这些看成最最珍贵、最最重要的,这几句话记在心里。现在我们不要忙,说我现在一天我要看多少经、念多少佛、拜多少佛,好的!不错的!但是如果你想走这条圆满直接大路的话,在我现在的了解的话,这是最好的把这个圆满的次第把握住。然后你这样子走上去的话,那事半功倍。这是用那个成语叫事半功倍,实际上呢你一点点的下的功夫,得到的这个功的话,不晓得百千万倍的大!这样啊!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不过在你没有产生确定见解之前,你不必贸贸然的把以前的放掉,我们就骑著马上找马;等到你确定有了这个认识以后,自然而然你会心里觉得泰然,放掉它。为什么你现在要拜佛要念佛?你说要修行要成就。所以记住,你今天假定说你的目的,我的目的就在那儿拜几拜,那没关系,你拜好了,拜完了以后,拜到哪里去那不去管它,你的目的本来就拜嘛!或者你的目的本来就唱那么几个字嘛,那你去唱它没关系。假定你目的是要到极乐世界,那你得检查检查,我这么拜了以后、念了以后去不去,不去的要改变,这个很明白,对不对?假定你的目的不但要去极乐世界、要成佛,那更进一步,这是我们很重点,太重要了。我们现在很多事情就是闭上眼睛做的,你不晓得,看见人家做,我也就跟著他去做,他念我也念,然后呢不但自己错了,还教别人;还讲:“这个好,你跟著我,我教你学。”我现在觉得真颠倒!说实在,我在这里跟大家讲啊我自己就是像一个留声机一样,我老师告诉我,我就是你们这些把留声机一按,我就这么如是这般放出来而已,真的教谈不上,所以务请各位不要自己懂的很多,教别人说我这个比你这个好,那你这个错到不知道那里去了。现在我们真正的重要的要把这个第一个把握住,把握住然后如此的次第向上走的话,那真是快速的不得了,好的不得了也是。现在呢我们有了,前面已经遇到了善知识,遇到了善知识,那个时候就晓得,这善知识真正告诉我们的,不是遇到他,还是什么?遇到你自己,为什么?真正善知识才告诉我们,你要得到好处要靠修行,要靠修行要得到暇满人身,我们现在居然得到了,所以还是靠我自己。那么要修行的时候呢,不是莽莽撞撞的,如果你莽莽撞撞的去做的话,你虽然想修,结果走上了岔路自己还不知道。路还是路,可是岔路,然后转了十万八千里转回来,划不来。所以一开头的时候,先把走的路认识,像那个要去掘宝一样,不是说那里有宝藏,我马上出发,跑了半天,那个宝藏在哪里?对不起,我不知道,到处问路,然后呢摸了半天,还是毫无消息,不是!首先说是要的,然后把那个宝藏的地图先找到,找到了以后,怎么走法弄清楚,弄清楚了以后,要带些什么工具,然后准备些什么资粮,你样样准备好了,然后你出发的话,一路马上到达宝树。天下没有事情例外的,对不对?这个概念我们要清楚,所以我们正式开始学的时候,说“摄取心要”,对呀,趁得到这个暇满人身,赶快去修,他并不是叫你马上你一天要拜几拜佛,一天要然后呢念多少佛,先把这个修学的整个的、完整的次第有个认识,有了这个认识以后,然后找到自己下脚处,然后去修。所以到了这里才是“正取心要”,那正式要修了了。所以现在看,正式修的时候

  【“第二正取心要分三,”】

  那么现在我们晓得了,没错,他分成这样次第的,所以共下士道修,有共中士道修行的次第,共上士道次修行,这样的次第,自己是千稳百当的一步一步上去。初就是共下士。

  【“分三,一、正修下士意乐,二、发此意乐之量、三、除遣此中邪执。”】

  那么正式的下士道是什么呢?这个第一个,这是说明这个质;这个质对了以后,要什么样的量呢?说第二发此意乐之量,要达到什么程度;还有呢第三,“除遣此中邪执”,我们做的时候,还要检查检查,有没有错误,错误固然不允许,有的时候我们从邪妄的执著,这个东西一定要排除掉。现在把那个正修下士意乐来说一下,它分成两部分:

  【“一、发生希求后世之心,二、依止后世安乐方便。”】

  这个增上生,真正的增上生是要生生增上,既然生生增上,后面比现在好,这是增上的特别意义,所以这一生以后比现在好,然后呢这一生完了,又下一生比现在好,这是很明白的道理,我们没有一个人例外的。所以我们平常实际上的状态都是如此。所以尽管我们今天,一天可以赚个一千块钱一万块钱,乃至于十万一百万,我们绝对不会说,今天赚多少就吃多少,就吃完了就算了,不对,一定你赚了以后,都存在银行里面,还辛辛苦苦去做,为什么?求增上生嘛。所以你如果认真去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例外的,都会这样去做。当然我说这个没有一个人例外这句话说的过份一点,实际上有一些人他不是的。这我以前听说那个高山人很有意思,高山人他赚到一点点钱,然后他下来通通花掉,钱太多了怎么办呢?他买了个香烟,那个几支香烟一起点摆在嘴巴上面,他花不来就是难过,然后呢那个酒,那真买最好的喝的醉的然后躺在马路上面,回去也回去不了。这种人我们看起来的话,真是可怜者,我们稍微有一点脑筋的都不会这样做,为什么?觉得这个实在真是等同畜生无异。所以他前面已经一再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那么我们真正增上生呢就是要求后面的,那么这个后面的话,也晓得这世很快过了,不要说年纪老的人很难说,年纪轻的人也同样的难说。譬如就是前天,这有一位大长老刚走,那个大长老就是振光法师,是我们老和尚的师兄弟,刚才我才听说他们师兄弟当中,算起来他年纪最轻,年纪最轻的最先走,你怎么保证年轻的不先走?这个事情是千真万确,这修行这件事情的话,的的确确要把握住这个原则,不要说慢慢的来。那么这个重点就在第一个发生希求后世,怎么样才能够产生,一步一步来。

  【“初中分二,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忆念必死,二、思惟后世当生何趣二趣苦乐。”】

  那么再分,一步一步的分。

  【“初中分四,一、未修念死所有过患,二、修习胜利,三、当发何等念死之心,四、修念死理。”】

  他这个里边,这个科判简单的说一下:是的,我们第一个要求后世这个才是增上;那么要求后世,用什么方法?这第二个。所以现在第一个就是说,先把那个希求后世的心升起来了以后,然后这个心会推动我们去行该修的方法,那么发生这个心怎么呢?他告诉我们,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我们生在这个世间上面,你也没办法住下去,永久住下去,而且一定要死;单单死,大家反正总归要死嘛,死就算了,不幸的死了以后到那里去,死了以后这个不是完了,而还有后面,或者向上或者向下,向上向下根据什么?根据你这一世所造的业,就是这样。所以这个两个摆在一块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你现在说这一生很快的死,这个没有意思,赶快要忙后世,而后世决定于这一世的话,于是你赶快准备后世的快乐修善业,这是他的真正的特质。那么现在关于第一点,他说关于念死。这个关于念死,我们在没讲正文之前,可以不妨想一想,不管是禅、密,所有的祖师大德们都很强调,譬如说我们讲印光大师,近代念佛的人最多,而且真正最所宗的,说起来印光大师、藕益大师、莲池大师,那是最靠近的几位大德,他们常常告诉我们,说你念佛所以不行的话,你只要把那死字贴在额骨头上的话,念佛无有不灵验。看起这个话很好、很对,但是呢尽管你看的很对,你念过很多遍,但是就派不上用场,如果真的派的上用场,大家都念佛念的很好,对不对?为什么念不好?换句话说,他虽然这个道理听懂了,怎么运用这个道理却有问题。现在这里妙了,就是关于这个念死,这个念死还是大学问,他告诉我们怎么念法,下面就告诉我们,你如果把握住这个道理,然后去修的话,无有不成功者。而这个道理不是像是说死字贴在额骨头上面,平常你试试看写一个死字贴在额骨头上,贴完了事情就算了,好了,有没有用啊,没有用?,贴在额骨头上还不舒服,过了一下剥掉了丢掉了也就算了,当然这是说笑话,实际上呢当然想这个死,可是想这个死,因为他并没有完整的方法,想了一下、过了一下,精神一松,那个死字也就忘掉了,忘掉了也就没用了,他现在不是,这个里边就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处处地方能够推动、策励我们,产生这个强有力的推动我们修行的。禅宗也是一样,禅宗的祖师为什么?生死心切,现在我们常常听见人家说:“生死心切!”这两句话挂在嘴巴上面唱唱的,唱完了以后生死心真的有没有?是一点样子都找不到,有的是这种状态,原因为什么呢?就没有得到完整的教授,就没有照著这个教授如理去做。现在看下面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今初”】

  那么对,还要稍微等一下。他关于念死也分成四个部份,第一个说没有修这个念死的过失有什么害处,因为你看见这个害处,你是说有这么大害处你要修;反过来修了以后,有什么大的好的好处,所以还没有修之前,先把这两点一讲,这有什么好处?它会推动你,对!一点都没有错,你赶快去修,你还没有修已经有强有力的推动你的力量,有了这个力量,你自然去修了,然后呢有了这个力量要去修了,告诉你正确的方法,你就生起来了嘛!所以他这个次第这么个美妙法!那么现在我们看看,不修这个死,不修那个念死,有什么害处、有什么缺点呢?

  【“如是于其有暇身时,取心藏中有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即是第一损害之门。”】

  这么前面一路过来,我们有大幸而遇见大善知识,遇见大善知识以后呢,他了解了,是的!真正修行外面要靠善知识,里边还要得到暇满人身,现在我们得到了暇满人身了以后,正要修行,可是那个时候修行的时候,却有一个障碍在,哪个障碍?就是错误的、颠倒的。这个颠倒有四个颠倒,这四个颠倒当中,哪四个呢?常、乐、我、净,他现在不说其他的三个,而先说这个常跟无常,有个原因的。他每一样东西有它的必然次第,这第一个最严重的障碍,那个第一个严重的障碍去除掉了,后面的障碍一一净除,就是这个样。所以他现在说,这四个颠倒当中,所以我们有了暇满的人身而不能去修行的,受这个障碍,而这个障碍的第一关什么呢?就是无常执常,明明是无常的,你还觉得常,我们人总是准备千年计,为什么现在我们不能修行,放不下,就是这样。这个地位、名誉、金钱,还有人人都在做万年之计,对不对?就是这个东西,所以放不下,叫你修行,这个也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假如说明天就要死了,哪有一样东西放不下的,这很明白。所以他说这个常颠倒是对我们第一大损害是莫过于此,那么这个常颠倒分两个,一个粗一个细,细的我们现在还感觉不到,还不谈,粗的你能够体会到了、自然而然能够一步步深入。

  【“于其粗劣死无常中,分别不死是损害门。”】

  那么粗的当中就是你老想著不会死,我们不是想著不会死,我们老想著为千年、万年计,就这个状态,我们没有想到死这件事情。

  【“此复仅念今后边际,定当有死,虽皆共有,然日日中,乃至临终皆起是念,今日不死,今亦不死,其心终执不死方面。”】

  再说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晓得最后,到最后没有一个例外大家死,大家会说的,到最后两脚一伸还不是这样,嘴巴上面尽管这么说,但是我们的行为跟它相应不相应?不相应。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不要说眼前好好的,乃至于临终的时候,自己还在想,今天不会死,明天不会死,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不一定有这种状态,我们去看看人家病人,他总觉得,你赶快替我找个好的医生,赶快好,还有这个事情放不下,那个事情放不下,我们看看别人也晓得,然后呢说,对呀!没轮到我自己。其实哪有轮不到我自己的。当我们甚至生了一点病以后,假定你真正的有这个无常的概念生起来以后,你一生病马上拼命念阿弥陀佛,这个医生要找他干什么,来打我闲岔,不要不要;这个药什么东西;我们真的生了病绝对不会拼命念佛,一定说我要休息一下,赶快等我好了就好了;赶快找个医生来,这是很明白清楚的事情。所以我们不想的确不知道,你一想的话,现况就现起来了。所以虽然我们嘴巴上面讲,最后都要死,这个没有用,这空话。检查一下心里面就很清楚,那我们心里状态是什么?老是想著不死那一面,还总做千年万年计。

  【“若不作意此执对治,被如是心之所盖覆,便起久住现法之心。”】

  这句话是关键问题。关于这个为什么佛叫做常颠倒?我们无始以来的颠倒,最严重的就是这个,这个是种执著,是种错误,你怎么想办法去净化它?它要作意对治,有正确的方法去对治它,这个像药一样。这个对治,用我们的作意,假定你不作意去对治的话,没有用,懂的一点道理没有用,所以对治之方在后头,因为你没有正式的对治,所以一直被这个心所遮盖住,看不见事实的真相。所以尽管说最后要死的,可是实际上呢?一直到最后快死的时候,你还想著:赶快找个医生来,赶快给我点找一点甘露妙药,然后把那命救回来,都是这种状态,一直被它覆盖。那么这个时候自然而然你生的心什么?就想一直活下去。

  【“于此时中,谓须如是如是众事,数数思惟,唯于现法,除苦引乐,所有方便,不生观察后世解脱,一切智等大义之心,故不令起趣法之意。”】

  因为你老是想著忙现在的事情,于是你就这样想,忙现在嘛也要这种事情少不了,就这种事情是没有一样东西少得了的,说起来这个道理是不晓得有多大,这个事情又不行,那个事情也少不了,这个事情又必不可少的,就这样如是如是数数思惟,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脑筋里想的都是想那件事情,所有想的那件事目的干什么?“唯于现法除苦引乐”,所有忙的这些都是我们求现世的,大家从这地方不妨想想看,对是不对?所以古人他成就的以后,他有个特征--身贫是道不贫,身为什么贫?他不求现在的,现在就不要,那怕他骨瘦如柴,那没关系,骨瘦如柴他这个业报之身它本来丢都丢不掉,你要他干什么?然后我们现在吃这个肥肥胖胖,到临终烧起来还得多花几斤柴火了,真冤枉!一天到晚忙这个事情,我们现在是道贫是身不贫,真可惜,就是这个,所以我们一天到晚忙现在的方便。我总觉得这个地方的东西已经这么好了,大家还觉得营养不够,现在我们要的营养,是法的营养,假定你能够法的营养够的话,说实在的,如果今天晚上能去的话,叫我等到明天我实在等不及,这么苦你等它干什么?哪还会忙现在的事情?是颠倒啊!这所以为什么在这地方注意,目前我不强逼大家,到后来这地方必然会走上这条轨道的,所以随便一提。如果你这个概念一时改不过来的话,好好的努力的改,自然我们有真正相应的一天,这是不急的。可是最后这是我们的目的,那个时候你自然会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因为说明了这个,所以眼前我们常常注意,凡是这个念头起来了,注意,这个是我们的贼,要来害我们了,你能够这样想的话,大概目前就不会被他骗的太离谱,那个时候我们就有机会爬的上去,因为你一天到晚忙现在这种好事情,所以你以后的事情就不去管了,自然嘛!你忙现在都来不及,你就不会观察后世的事情,以及将来的解脱,乃至于一切智无上佛法,这个就是共下、共中、共上的,这种事情真正有殊胜的大利益的,这种心生不起来了,而生这种心这才是什么?才是叫我们修学佛法的意乐。就算偶然有了,

  【“设有时趣闻思修等,然亦唯为现法利故,令所修善势力微弱。”】

  就算有的时候偶然生起来了,所以要修他一修,的的确确认真,可是因为你对这个死无常这个概念没有经过对治,所以他真正的重心现行,经常都在忙现在,现在修了一些,所以修的话一定是修以后,一定忽视现在,所以你修了一些时候,过了一下他没有对治,这个病根又起来了,他又要忙现在了,一忙现在的话,你所修的这个善这力量就减弱了,这个道理。事实呢?譬如说:我们现在先认真去念佛、认真去看书,拜了几拜以后,又有人说到,这样拜是不行,休息一下;这样拜的话,头晕营养不良,所以你才拜了几拜佛,你就想到明天吃的时候,我这个不够,豆腐要多加一点,花生要多加一点,维他命也不够,绿叶树不够,你想了一大堆不知到道那里去了,就是这种毛病,都从这地方来的,所以就算你修,你所修的善,势力就减退。

  【“复与恶行罪犯相属而转,故未糅杂恶趣因者,极为希贵。”】

  就算你修的时候,对不起!你这个恶行罪犯连在一块,那就刚才这样,你做做做做,又想到这种事情又来了,这个意念一动的话,都把那个恶法就缠在一块,这个恶法一缠在一块的话,这个就是恶趣之心之因,所以我们现在说得到人身之难,真的难!你不检查还觉得很好,你检查、检查的话,千真万确!所以能够不糅杂恶趣因,真正的纯净修法,难能可贵到极点。原因在哪里?都是无常没有生起,被这个常所遮盖,所以叫常颠倒,这是修学佛法第一个最严重的大关口。假定你能修了怎么办呢?

  【“设能缘虑后世而修,然不能遮后时渐修延缓懈怠,”】

  说现在说对了,我努力提起来要修后世,刚开始的修、修,修修,慢慢、慢慢过了些时候,慢慢地脚步又放慢了,到最后又恢复老样子。

  【“遂以睡眠昏沉杂言饮食等事,散耗时日,故不能发广大精勤,如理修行。”】

  等到你慢慢地放缓了,到那时候睡觉、昏沉、杂言、饮食等事,就是这种东西把有暇的生命都浪费掉了,那时候没办法真正的发大精进。修学佛法需要大精进,这个精进有个特质,不是说你勤勤恳恳做事,就是说,你非常努力在善法上面走,这个叫做精进。你现在非常努力做坏事情,这个不是精进*!这个精进里面包含两个:一个你努力地去做,还有一个做的法是如法、如理修行。所以这些毛病都跟著来了,

  【“如是由希身命久住所欺诳故,遂于利养恭敬等上,起猛利贪。”】

  因为为这个常所覆盖,在这种颠倒当中,所以你自己觉得,我永远要生活下去,所以自然而然对于这个东西就保护;为他所欺诳,所以要保护他。保护他为了这个需要什么?利养、恭敬,贪著难舍!这个贪心之所以生起,为什么?就是这个。当你想到今天就要死了,你还有什么好贪的?生不起来。万一你要的东西被人家障碍住了,或者你怀疑人家障碍了,你起猛利嗔心,这个嗔心是为什么?人家伤害你嘛!伤害你什么?使你得不到你的利养,这个贪嗔有他这样的密切的关系。而对这个明明有大害处的事情你不认识的话,这个是什么?痴嘛!这个贪嗔痴都从这里来的。你一旦那个无常心生起来了以后,那个贪嗔痴自然而然就减低到最低限度,虽然贪嗔痴的根不在这里,但是贪嗔痴的最严重的增上缘却在这个上头。所以你刚开始的时候你能够把这一点拿住了,那个增上缘没有,如果说没有增上缘的话,它那个种子根本生不起来的,就这样。如果说现在就要死了,不管人家把你捧成总统一样,把你说成个十恶不赦之徒也好,你根本就是耳边风,一点都听不进,你哪有什么贪,哪有什么嗔,就是这个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卅七卷B面

  为什么嗔?就是这个道理。

  【“由利等故,引起猛利我慢嫉等诸大烦恼及随烦恼如瀑流转。”】

  由于这个前面说的利养恭敬等,固然贪嗔痴的毒是这样,还有其他的大烦恼、随烦恼,所有的枝末的统统跟著来了。像什么?像瀑布,量又大、势又猛这样的来,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的确确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复由此故,于日日中渐令增长,诸有胜势,”】

  由于这样的关系,于是我们日日,这个日日,时时刻刻、刹那刹那,刹那而即为分秒、时日、年月,乃至于长劫无量生死,是都在这个上头。我们因为被常颠倒所遮盖,起惑造业,所以增加的是诸有,三有当中轮回三有的恶业,这个力量非常的强盛,非常的强大,这个力量是引我们到恶趣受无边大苦。眼前呢,还没去之前造的因是什么?就是我们身语意所摄的十种恶业,如果说另外一个话来分类的话,就是无间、近、随近,或者是无间罪,或者近无间罪。

  【“谤正法等诸不善业。”】

  我们造的不善业不晓得多多少少,而里面最严重的就是谤正法。谤正法的罪是可怕极了,所以大乘经典上面给我们说了,五无间罪菩萨能救我们,谤法之罪是没办法救我们。现在我们很多修学佛法的人,说实在的,五无间罪他不会造,谤法的罪实在,这细微的地方是非常不容易避免,我们往往学了一点执著的很,自己觉得这个对,然后呢轻轻易易地毁谤别人,这个毛病是非常容易犯,而且非常可怕。所以请大家务必多看这个大经大论。所以妙法莲华经上面说的很清楚,佛出世用种种方法引导众生,哪怕这个人念一声佛,看见佛像低一个头,他都可以成佛道,所以他用种种方式去吸引、接引他。当然大法也是如此,你现在就随便谤它,那佛不如你呀?然后地藏十轮经上面也说的很清楚,接引不同众生,佛说不同的法,而佛说的每一种法,他在集聚资粮的时候,都是舍头目脑髓得来的。结果得来了以后,传那个法的时候你就跑著去说,这个不如法,那个不如法,也等于说人家的无价之宝拿到你手上的话,你把它一把丢在火炉里面烧掉了。我们就是犯这种毛病,你赔得起吗?我们不要说这种东西赔不起,这个东西,佛法这个东西,你一旦对它毁谤了,这个可怕极了。所以现在我们务必要知道,我们是非常愚痴当中,第一点很重要。然后千万不要看别人不对,你能够看自己不对,就对了;你看别人不对,那就错了,就在这个地方,总要把那个佛法的法镜来自己照,净化自己。

  【“又令渐弃能治彼等,善妙宣说甘露正法,断增上生及决定胜。”】

  不断把那恶业增长,还有呢善业,能够对治这个恶业的是什么?善业。因为你一天到晚忙现在这种事情,所以自然而然无非都在贪嗔痴这种事情上转,而所有的正法都在对治我们的贪嗔痴,那个才是真正的“妙善”,这个甘露能够救我们,跳出生死的正确的办法。你为了这个忙现在,自然而然你把它丢的远远的,既然这个不做了,增上生跟决定胜都一刀两断。

  【“所有命根,遭死坏已,为诸恶业引导,令赴苦痛粗猛,炎烧非爱,诸恶趣处,何有过此暴恶之门。”】

  一旦我们的生命完了,生命完了、坏了以后,因为再生的时候,被这个常所蒙蔽,常颠倒所蒙蔽,所以造了种种恶业。既然造了恶业,就被恶业引导,到哪里去啊?到那种苦痛而且粗猛的炎烧,这个都是不可爱的恶趣的地方,想想看,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坏、更糟糕的?所以比这个,这个指什么?常颠倒所覆蔽!所以平常我们“常乐我净”,这个四颠倒当中第一个,常颠倒就是这个。前面已经告诉我们,记住,这个常颠倒不作意对治是没有用的,所以不是听懂就算。但是这里要注意,你必须听懂了,然后了解了,去一步一步去做,也不是说今天听懂了马上做到了。如果你认为听懂了,觉得做不到而著急,这个是不需要的;你现在应该听懂了怎么去做,然后照著去做,这个才是正规的次第。你只要真的去做的话,自然有效。现在我们有一些人根本不好好的听;有一些人听是听懂了,觉得做不到而心里一直烦恼。烦恼结果还是浪费时间,还是没有用;而是要听懂了,那个时候就要照著去摸索。所以的的确确,自己一定要认真的修习。他讲的是什么?然后昵我如何去修行,是听完了以后休息几分钟,马上自己找刚才讲的弄清楚,还要找参考资料,自己太多的事情要去学、要去努力,一点的闲功夫都没有。假定你得不到这个善巧的话,你自然而然毛病都来了,听过了,书一丢,那是虽然听懂也没有做。还有一种呢想做了,又觉得,讲的道理我做不到,然后又苦苦恼恼停在这里,还是没有用,这个次第还是要弄得很清楚喔。那么另外一种呢,他听是听懂了,然后他去修的时候,听懂了然后跑的去他自己念他的佛、拜他的佛。这个就变得前面告诉我们的两极,他拿一张地图告诉你,现在你去的时候要怎么走法,地图弄懂了以后真的走的时候,地图丢掉了朝那边跑,地图告诉你向东走,他走的时候向西走,这个也不大相应。这个每一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弄明白,但并不是叫我们不要拜佛、不要念佛,他后面告诉我们清清楚楚,你怎么样拜、怎么样念,那么跟你所学的东西相应,这个拜跟念是绝端重要的,但它也一定配合的方法,这里是先顺便一提。下面引那个论:

  【“四百论亦云:‘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彼若安然睡,岂有暴于此。’”】

  引上面论上面,这个三世主,实际上那个三世主,我们是作不了主的,这个是阎罗王,实际上呢,我们真正没办法作主的。三世是什么?过去、现在、未来。换句话说我们一直在这个里边流转,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自己也不晓得。对于这个实际上一直在流转当中,不了解、也不去学、也没人教,然后就轻轻松松、安安乐乐觉得蛮好。这个睡的话,不是我们的晚上昏头大睡的睡,白天张开眼睛在无明大梦当中的睡,这个我们要了解的。我们现在觉得这里是住的很舒服,这个在睡当中,无明大梦当中,这“岂有暴于此”,天下再没有比这个更恶劣的。它告诉我们目的是什么呢?就我们要了解这个是无常,这个三世,这个三世的流转,不是说前一世、到这一世、到后一世我们看见的,而是说我们前一刹那、现在一刹那、后面一刹那。真正说起来根本没有什么前一刹那这件事情,你看看当我们说话的时候,这个时间一直在过去,哪有一刹那停过?你看看,平常我们想到刹那、刹那的时候,总觉得好像短到有这么一点东西在,实际上有没有?根本没有!这个就是我们真正颠倒的地方。所以我们真正的对治的,一定要把这个找出来,找出来以后,然后你发现,原来你的生命之流就这样的一刻不停,是每过一秒钟,每过什么?就是每一刹那,你的生命就损失一刹那,所以那个时候你就拼命努力去修,这个是我们要认识的。如果你不认识这一点的话,那糟了,所以是最严重的修行第一步,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与否。

  【“入行论亦云:‘须弃一切走,我未如是知,为亲非亲故,作种种罪恶。’”】

  死了以后怎么办呢?妙了,“弃一切走”,什么事情都丢掉。现在我不知道,“为亲非亲故,作种种罪恶”,因为我们不了解什么都要丢掉了,所以忙这种不相干的事情;或者亲、或者非亲,忙这些事情,忙这些事情造恶。也许我们说:“对呀,这个对我们亲的我们去忙;非亲的我们好像不忙。”错了!我们对亲的固然忙,对非亲的我们更忙。非亲的忙些什么?嗔嘛!很简单;亲的忙些什么?贪嘛;然后呢非亲非非亲忙些什么?痴嘛!想想看对不对?假定你真正的了解的话,对你亲的是你不贪,对你非亲的是不嗔,对非亲非非亲的你不痴,那就对了!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了解的。所以这个是不了解,以及不修习死,有这么大的过患。我们前面大幸而得到了暇满的人身,而了解的暇满人身的价值,所以没有趁这个机会修习的,为什么?不了解无常的特质,所以这是不了解无常特质的最大的大祸害。最后有一句话,特别强调再说一下,了解固然是绝不容易,真正要想派上用场的还要靠自己如法思惟,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否则的话呢,前面得到这个无价之宝,还等于泡在水里泡汤。我们一句话“泡汤”,就是浪费掉了。好重要喔!

  【“第二修习之胜利者。”】

  那么修习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呢?

  【“谓若真起随念死心,譬如决断今明定死,则于正法稍知之士,由见亲属及财物等不可共往,多能任运遮彼贪爱,由施等门乐取坚实。”】

  假定我们如法的修习,把这个死的念头提在心上了,现在举一个比喻,为什么要举比喻啊?实际上我们还没修,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从这个比喻上面我们体会得到。譬如我们是决定说明天一定死,或者今天一定死,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你只要稍微了解佛法的情况的这种状态,你对于所有的这亲属、财物,感觉得清清楚楚,死的时候绝不可能带去一丝一毫。那个时候对它们的一切的这个贪爱等等,你绝对不会生起,都遮止了。然后怎么办呢?“由施等门乐取坚实”,你赶快修行,换句话说,现在我们所以放不下的原因就是这个,这个也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这个也重要、那个也重要。你一旦想到,今天晚上要死了,没有一样东西放不下,叫你不舍都来不及,因为摆在这个地方,你到那儿没有用。然后你舍掉了以后,你真正的带到下世去了,就是这样。这个是我们人人可以体会得到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人人有这个能力,不是没有,可怜、可惜的是没有善巧利用;不但没有善巧利用,还用了这个害自己,这个是佛法真正可贵的地方,佛法绝对不会要我们做做不到的事情,佛法只是告诉你,你做错的事情把它改过来,这个是真正重要的,我们要了解到。所以佛法是一个最完整的教育,而不是一个空谈,不是一个空头的理论。

  【“如是若见为求利敬及名称等世间法故,一切劬劳皆如扇扬诸空谷○,全无心实,是欺诳处,便能遮止诸罪恶行。”】

  这样,经过了这个修习以后,晓得世间不管是恭敬也好、名称也好、利养也好,所有眼前世间的一切就像什么?像空谷○。我们收了那个稻谷以后,然后呢就磨了以后,要经过那个风吹一吹,那个米存下来了,那个壳吹走了,这个壳是没用的。我们现在那个世间的那些东西,就像那个壳一样,一点用场都没有,它并没有真实的内涵,所以“全无心实”;不但没有心实而且是“欺诳处”,真正害都害在这个上头。你了解了这个,“便能遮止诸罪恶行”,种种的罪恶行都挡住了,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好。

  【“由其恒常殷重精进,修集归依及净戒等诸微妙业,遂于无坚身等诸事取胜坚实。”】

  那么因为你修习了,这个修习的时候,看喔!恒常、殷重、精进。时间上面不要让它断,这个叫恒常;修的时候呢很认真、很努力,这样的精进,这样才是真正精进;那么这个修什么?“修集归依净戒诸微妙业”,这个真正微妙的,这个不是欺诳的,不是坏的。于是在这种状态之下,虽然我们这个身是空的、是假的、不坚实的,却是利用这个不坚实的身体,能够修习而得到各式各样的坚固、殊胜的实在的果报。由于你有了这样的善巧利用的话,

  【“由是自能升胜妙位,亦能于此导诸众生,更有何事义大于此。”】

  对你自己来说,能够真正的升进胜妙之位,这个自利;同样的也能够以这个引导接引别人,所以不管自利、利他都在于此,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好的、更有利益的事情?所以与其我们现在忙这些不相干的事情,真正重要的修习这个。所以不要说普通一般的念佛,他常常说把死字贴在额骨头上,就是密乘说起来最高的,他一开头时念的是一定念这个东西。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总觉得这个密教这个大法很好,把这前面的基础的东西都不要了。起码的都修不成功,还修密教吗?真正的很可笑的事情,然后修的话这个道理也不懂,你怎么修呢?这我们应该了解的。

  【“是故经以多喻赞美,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耕种之中,秋实第一,一切迹中,象迹第一,一切想中,无常死想是为第一,由是诸想能除三界一切贪欲无明我慢。’”】

  所以在经上面,各式各样的经上面,以种种的比喻赞叹说明这个无常,这个修法的殊胜、美妙的好处。那么现在特别引这个大涅槃经,这个有它的道理了,佛最开始就策励我们、告诉我们说,无常生五蕴所除灭,到最后佛走的时候,谆谆教诫还是说这个话,可想而知这个是何等重要!怎么讲呀?说“一切耕种秋实第一”,所有的种作最好的什么?秋天收实,当然。“一切迹中,象迹第一”,所有的我们走的这个印子,象的脚最大。那么在我们平常的念头、思想当中,什么啊?思想最重要。我们恰恰相反,一天到晚想著常,这个我们人生难有百年,可是总是想的万年之计,千秋万年。那么现在佛法告诉我们“无常”,想著、一直想,为什么?由于这个想著这个死,三界当中的一切的贪、无明、我慢,通通消除掉了。不要说人世当中,就是生到天上,八万四千大劫还要下来,对他是一无所望、一无所贪。你能够把这个拿掉了,修行一定可办。

  【“如是又以是能顿摧一切烦恼恶行大椎,是能转趣顿办一切胜妙大门,如是等喻而为赞美。”】

  所以像这样,它不但是前面所说的,说我们所有这个烦恼、恶行;烦恼是代表惑,恶行是代表业;不管是惑、业也好,真正流转生死当中,都是这个东西,你要想对治这东西,很难、很难。但是你一念到这个死的话,马上把它摧破,叫“顿摧”,像一个大铁锤一样,你别的东西不行,一个大铁锤“趴”一下下去的话,马上粉碎。这千真万确的,你们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候,你一想到说马上要死了,什么事情都挡不住你,什么烦恼都丢掉了,这千真万确,现在我们欠的就欠完整的理论跟如实的思惟修习。能够烦恼消除掉了,转过来,妙了,能“转趣顿办一切胜妙大门”,办所有的好事情,殊胜的、微妙的、大法的这个门,就在这个上面,而且“顿办”。你想到死,你等不及了,马上就去做。别的事情还拖拖拉拉的,别的事情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明天也不行,后天也不行,你办是要办的,总不晓得要拖到那一天去?你想到这个地方的话,等到下一秒钟都来不及,它有这么大的好处!所以经上面这么告诉我们,“如是等喻而为赞美”。那么大乘大涅槃经,下面集法句,那是根本教典,我们看一下。

  【“集法句中亦云:‘应达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阳焰,魔花刃剑于此折,能趣死王无见位。’”】

  我们应该了达这个身体像“瓦器”,瓦器就是一碰就破的。那么我们现在所对的这个目前的一切,万事万法这个法,我们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了解是“阳焰”--空的。阳焰,就是夏天太阳热的时候,你在马路上老远看去的像水一样,实际上你跑过去是空的,你看看好像是有的,实际上是没有的。你能够了解了这一点的话,不管世间的利养也好,什么也好,都没有办法引诱你。所以“魔花”这是利诱,“刀剑”这个是威逼,不管是利诱,不管是威逼,到那时候一点用不上。所以贪没有了,嗔没有了,你知道的清清楚楚,痴没有了,贪、嗔、痴没有了,你到哪里去?当然那个时候阎罗王就找不到你了,你能够这样的话,是能趣死王,阎罗王找不到你的地方,这个是我们现在应该努力的。

  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七十六页,昨天我们已经讲过,假定我们了解了我们这个暇满人身难得,而这无常又这么迅速,这个所以无常的迅速,真正的意思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保险什么时候该走,假定我们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我们身体这么虚假。这个瓦器那还是有形的,说这个东西说破就破,一碰就破;第二个说它阳焰的话,看起来好像有,实际上更没有的。那我们要了解,一个是指它容易碎破,一个是说明本来就是虚假的,千万不要认真,不要把它看得那么可靠。你能够对这个事情有这样的认识的话,那么世间的很多东西就不会再障碍你,不管是好的、坏的,所以利不能诱、威不能逼。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就有机会跳出这个生死的大苦,所以那时候死王、阎罗王找不到你。继续下去。

  【“又云:‘如见衰老及病苦,并见心离而死亡,勇士能断如牢家,世庸岂能远离欲。’”】

  我们就看见,我们身体有了这个以后,最后一定结局是这样的,衰老病苦种种,最后这个寿命一到,两脚一伸,完了!见到了这一点以后,认识了这一点,晓得唯一的方法,趁它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努力,这个才是真正的勇士。现在我们跟人之间稍微一点点东西,就觉得跟人家,要大家起争论,然后呢往往自觉得谁都不怕,这种人其实真的说起来,不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所见到的,所要断除的不是这些东西,真正的勇士是克服的是自己的烦恼,真正的勇士了解这个事相真正的虚假,然后呢对外面不管它什么情况之下不为所动,这个才真的勇士。现在我们看见外面一点东西,就跟人家瞪大了眼睛,吵的个你死我活,这种人饭桶,都是饭桶!这个烦恼境界上面根本识不透、忍不住,就这样,然后竟然为它牵著鼻子走都不知道,那是一无用场。畜生也是这样的,畜生你跑过去,那个狗叭啦叭啦来咬你了;那我们也是如此,他引了你不高兴了,你也跟他吵吵闹闹,你不是跟畜生一样吗?真正的大丈夫都是这个样,这是我们要真正认识的,这种人真的称他为勇士。如果我们自以为你很行的话,应该了解你行在哪里?自己烦恼一点点,小小的烦恼被它转过来,自己还觉得很了不起,那种人真可怜。所以我们自命为勇士的,应该在这上面把握得住。能够把世间上面的这种杂染的事情一刀两断,这个才真的是牢狱,能断如牢的家;其他的世间的人勇作凡夫,这种人不可能,他不能离开。离开什么?欲,欲!这就是我们,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总之能修士夫义时,唯是得此殊胜暇身期中,我等多是久住恶趣,设有少时暂来善趣,”】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38-39卷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40-41卷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42-43卷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44-45卷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46-47卷

 

后五篇文章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8章 最究竟的圆满语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8章 清净的身教授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8章 进入空行母的坛城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8章 只要有脚,就会有路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8章 不期而至的客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