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8-119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8-119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八卷A面

  【“少用功力能满布施波罗密多。”】

  这句话最重要,你能够这样做的话,耶!眼前先不管,将来啊你不要用太大的努力啊,就能够满布施波罗密多,这个话哪里啊,在经上面佛亲口讲的,那这地方很清楚,所以前面先告诉我们,先发愿有了这个愿,然后哪!正行持,正行持的时候,如果说你能做到了,那么庆幸,如果你不能做的话,那么忧恼而忏悔,所以我们在一切时处,都是在这个上面,愿一定有信解在里头,一定有正知见,下面这个行,既然是有见有行,修学佛法没别的,见道然后修道,见、行俱足,嗯!圆满的果就出来了,所以既然你这一世下的这个因,这么的正确,这么的圆满,所以当来世自然嘛少用功力,那个自然而然那个果报就现起来了,你那个波罗密多就满了,说到这里我们同样的马上要看看,如果我们这一世不行的话,说明我们宿生没有努力,既然如此的话,现在赶快努力,布施如此,其它的也是如此哦!任何一件事情,凡是眼前不理想的境界,现起来的时候,千万这地方要有一个认识,所以眼前为什么不理想啊!就是我们啊,宿生因地当中没有如理的认识,发正愿,然后呢!得正见、行正行,所以现在赶快努力还来得及,将来自然有这一天,如果你没有这个认识,然后就抱怨,然后呢!在其它的次要的,乃至非理的事项去忙的话,越走越远啊!是不晓得错到那里去啦!所以它下面紧跟著反显,前面是正面告诉我们怎么做,反显就是另外一方面。

  【“若此一切皆悉舍置,即于现法亦当恒为重过所染,于当来世心不趣入,极难趣入诸菩萨行。”】

  假定我们不能这样做的话,啊,把那些所说的道理啊,皆悉舍置,就摆在那里就不去管它了,前面所说的分几个部分,第一个哪,发这个愿,发了这个愿以后哪!然后呢!努力去学,怎么个做法,做了、学了以后呢!对治这个毛病,增长那个功德,对治的时候是如此,增长的时候如此,假定这些道理我们摆在那里不管的话,结果呢?现法也啊一定会;恒、恒是一直啊,一直为什么?重过,很大的过患所染污,这个是最严重的事情,实际上的的确确的,我们碰见太多的情况,唉呀!我不行啊,那是不行啊!那不行,好了,结果呢?你就不要去做,请问不做的结果,你在做什么啊?这个马上检点一下就行了,啊,我们不做的结果呢嗳呀在染污当中啊,真是阿弥陀佛啊!我现在所以、虽然今天到了这个年龄,常常有人说,唉呀!某人啊,你啊这个年纪大了啊,然后呢!身体不好啊,我常常反过来想,正因为我年纪大了啊,老了啊,身体不好啊,我再不努力的话,完了!啊,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的努力啊,现在年纪大了,如果还在那里嗳哟!这养老的话,那我这一生就完了,然后正因为身体不好啊,随时随地都有两脚一伸就走了啊,我赶快趁著身体还可用的时候,还要用它,啊,我觉得佛在因地当中都是这样的啊,的的确确千真万确的事实啊,所以千万不要说嗳呀!现在什么原因而放在这里,当然身上固然说,心上也是如此,啊我们常常说嗳呀!我是凡夫啊,我自己现在想到这地方,自己觉得啊,嗨!我这个常败将军的经验啊,我就告诉你了,我以前一直在这上面败,可是啊;我正因为败了,还肯站起来肯斗,所以我自己啊!美其名曰将军,我还再斗,我斗的经验,我今天告诉你们,当年我一直这样的,我总觉得嗳呀!我是凡夫啊,嗳!现在我完全反过来,对啊!我是凡夫我赶快努力啊,你们记到这个话,我总算今年斗到五、六十岁了,这个经验有了,唉!是啊,仅管今天老了,身体差了,没关系我要斗下去,以前年轻的时候,已经浪费掉了,我还是凡夫,你看嘛!我跟你们凡夫是一样的,可是你们年轻力壮,原比我来得好啊,对不对!啊你看看我这么老了,身体这么差我还要斗,何况你们现在年轻力壮啊,所以啊年轻力壮一点小病啊,我但愿你们啊不要去管它,你趁著一口气还在又斗,好、这一生啊,成就与否啊,就靠我们现在的这个情况,这一生的一切、一切都是宿生的这个宿业所感的,如果说你保护了这一生的话,对不起!你就完了,身体保护的好好的啊,结果它耽搁了你,啊、你能够这样去努力下去的话,到那个时候啊,你会啊、去对那个上了天到了极乐世界,然后对那个骷髅头啊;啊、去感谢它,我常常告诉自己,哦!千万不要到地狱里面啊去拜那个;那个养得胖胖的那个,绝对划不来、绝对划不来,在这地方我们必定要注意的,所以说要注意,假定我们现在不理的话,产生这么大的毛病,而这是我们最大的大毛病,通常我们的大毛病就在这里,听是听见了,嗨呀!懂得了很多大道理,懂得了就摆在那里,唉啊!好可惜啊,不懂嘛!还不信;不懂了,懂得了还摆在那里,结果呢?又养成功了什么毛病?平常我们为什么提不起来的原因就是这样,不懂嘛!固然不懂了又不行,懂得了嘛!懂得了还是摆在那里不动,结果这个串习了以后,就难改得过来,所以你没有旁的办法,修习佛法绝对没有一点点,可以讨巧的地方,咬紧牙关就提起来,咬紧牙关就提起来,所以譬如说在这个地方,而我为什么会很欢喜这个地方呢?因为我回台北去两天,啊那天回去啊,实在累,我想第二天啊要做这么多的事情,我平常的时候,到了个早晨几点钟一定起来了,然后呢?我想唉!今天还做那么多事情,完了回去还要讲课,好了,好了,然后把那个闹钟啊,就把它这样,结果就睡著了,我回来想想,我真懊悔,结果我睡过了以后,又、又回来并没有多长几斤肉唉!到那时也并不见得怎么样唉!如果说这一个靠这个东西,而延长生命的话,那个业感缘起的道理,就没有用了,我们也不必来学佛法,越想越懊悔,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所以这一点我特别说明啊,如果你不去真的当下去努力的话,对不起!眼前是什么?恒为重过所染啊,不管生理啊、心理啊,所以这一点啊,我们必定要注意,如果你心里面真正提起来的话,就算你不做你正念摆在这地方,你刹那、刹那什么?增长善法。刹那、刹那尽除恶法,没有一刻在那儿浪费掉的,只要你这样去做的话,自然嘛!你那个因地当中都是这样的,到下一次来生的时候,结出来的果就这样耶!所以这个当来世啊自然行,因为现在你反过来,既然不做的话,当来世你养成了习惯什么?就是这个,到那个时候啊,你就没办法趣入了,眼前有了这个机会,你都放弃了,将来这个恶习,越来越重、越来越重,你就有力量了吗?眼前叫你拿个三斤,你说拿不动啊、摆在那里,摆著五斤,变成十斤、五十斤,你就拿得动了吗?我们常常有这个事情,嗳呀!摆在明天,今天嘛!拖一点事情摆在明天,明天嘛!又拖一点事情摆在明天,越拖越多,眼前这么一点点事情,都解决不了啦!你能解决得掉了吗?天下任何一件都是如此啊,到那时候啊,绝难趣入啊,你就越来越难啊,天下没有一点点投机取巧的办法,就在这地方,注意!就在这地方,所以咬紧牙关来,咬紧牙关来。

  【“又如摄波罗密多论云:‘布施根本菩提心,勿弃如此能施欲,世间具此能施欲,佛说此为施中尊。’”】

  布施的根本什么?这个地方的布施是布施波罗密度,他的根本在菩提心,这个、这个布施的根本在菩提心,这个心啊、千千万万不要轻轻的弃舍,这个心就是什么?能布施的这个好乐之心,如果说你能够有这个好乐之心的话,这个是啊布施当中最珍贵的,世间做任何事情,拿这个菩提心相应的话,就是任何事情当中最珍贵的,实际上呢?也是唯一珍贵的。

  【“此说应当忆念修习菩提心,为诸行所依。”】

  那么总括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啊,忆念,这个我们现在要行的真正的重心什么?菩提心。而菩提心是啊,是我们现在一切行持的根本依据,所以这地方就用得上这句话:“妄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现在了解得清清楚楚,一切时处,我们真正重要的,就是这个啊,实际上哪!现在你们慢慢的、慢慢的会注意,你只要肯去,只要肯去做,你会发现真正得到好处的啊,就是、还是为你自己,还是为你自己,一旦啊你忘掉了以后啊,嗳呀!那时候烦恼丛生,你还自己觉得很有道理的,真是颠倒啊,真是颠倒啊,啊表示、下面:

  【“愿证菩提即是一切能舍根本,是为一切能舍之尊。”】

  因为你依止的这个菩提心啊,所以这个菩提心的特质是什么?说为利有情愿成佛,乃至于不管是自他二利,究竟圆满之处是唯有这个,所以你发这个心,一心要这样,为了你要满这个愿,那个就是啊策动你,做一切事情的根本,现在这地方是布施,这也就是布施的根本,那么这个啊也就是啊,最珍贵的。

  【“故于此心应励力学,此即总摄妙手问经胜扼要义。”】

  这个是啊把妙手请问经上面,最殊胜的重要的经义啊,总括的来说。前面这地方是此等略义,所以这个略义是好重要、好重要的一点。啊前面大概的以及仔细的总略的说明了以后,最后、啊,又、这纲要提起来,这么重要,布施如此;其他的一切都是如此,总之这一句话,大家千万注意,发愿,然后呢?如实的正学习,努力的行持,行持的时候,正面的应该怎么做;反面的应该怎么做,这样、正面的时候说,啊、能修庆幸,不能修应该如何?这个是所以这一方面的,然后呢?如果说我们不能做的时候,要了解他的大的祸患,两个这样的一对比的话,那自然而然,这样平常我们真正空闲的时候啊,如果要自己坐在那里思惟,就应该思惟这个,开起口来讨论,就应该讨论这个,然后呢!站起来的行为、行为就要这个,你能够这样做就好了,否则的话!仅管你讲的太多的道理,等到真正行持的时候,他总在那地方为自己的烦恼找借口,总在那找烦恼找借口,啊、所以啊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嗳呀!你做什么事情啊,做的很起劲,但是呢!对不起,就是那个修行的时候啊,他有种种的理由的,种种的理由的,这个就是跟法不相应,如果说你能够把上面所说的这种道理,建立起正知见以后啊,然后呢!这个正知见不是说建立起一下就算了哦!你要不断的把它坚固,不断的薰习,随时随地让那个正知见引导你的话,你那个行持的一点不会有难关,什么东西都冲破了,为什么呀!因为你平常的时候啊,你没有养成功这个薰习,所以它起心动念一定都什么?无始的妄习、颠倒的错误概念,你还没动心,觉得嗳呀!嗨今天这个不行啊、这样,今天那个不行啊,今天又这个不行啊!哈!哈!所以那个菩萨八进八退之法,上面那一段话,我现在想起来,觉得!也可以说很好笑;也可以说很有意思,它说啊、吃饱了啊就觉得嗳呀!吃得太饱了,身体觉得疲倦,然后呢!肚子饿了啊,一直直肚子饿了太虚,就这样,啊、这个吃饱又不好啊,这肚子饿又不好,反过来的话,吃饱了、哦!吃饱了那么正好努力啊,就这样;然后呢!然后呢!肚子空了,空了嘛!正好嘛!现在呢?轻力啊,就这样,啊他又说等下跑完了以后呢!跑完了以后觉得累了也不行,就这样啊,就这样他总是处处地方,反过来他是这样讲,嗳哟!我今天跑了一天啦!耽搁了这个事情啊,赶快停下来努力去做啊,啊生病了嘛!生病了又不好,老了嘛!老了又不行,他反过来又说,嗨哟!病是死因啊!赶快正因为生病啊,赶快努力啊,老了啊,时日无多啊赶快努力啊,那个进退之间啊,就差这么一点点,啊、所以绝对不再这个事项上头,处处地方注意啊!处处地方能够注意,就是你怎么样自己去心理建设,处处地方注意心理建设,所以我始终记得这一句话,当知善知识如宝不可舍,这个善知识啊,是最宝贝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之下,不能舍弃,这个善知识有两种:人跟法。当然实际上呢!都是人,就是这个佛我们最大的善知识,他现在把这个他告、教诫的给我们,现在我们旁边的人也是这样,反过来就是恶知识,所以这个真正的世间的来说,我们一定要注意到的,一定要注意到的--人;彼此间在这个团体当中,应该以法共同策励,怎么样使得彼此之间,互相成为善知识,从心理建设开始,到行持上面的步步增上,千万不要被这个颠倒的错误,这种走这个八退之法,在任何情况之下,要走那个八进之法,那么上面这一点呢!就是关于这个布施,啊、关于这个布施,在下面嘛!啊,尸罗就是持戒,唉!在这个地方啊,啊它持戒那一点啊,它并没有说的很多,并没有说的很多,不过这地方要特别了解一点;一点特质,这个戒,我们平常啊,用四个啊,概念去了解它,所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说法、体、行、相,所以这地方它不详细的说明的话,它有一个最大的理由,这地方我们啊!真正要把握住它的中心的根本问题所在,根本问题所在,那么这个根本问题什么呢?就是大菩提心;大菩提心,所以你能够把握住这一个;认识了这一个,然后呢!能够跟这个相应的话,那个时候我们所谓得到的这个叫戒体,这个概念是我们第一重要的那一点,所以在正式讲那个文的之前啊,我希望诸位啊,把它事先把它好好的看一遍,把它事先好好的看一遍,尤其是啊在这个环境之下,我们现在啊是以出家为主的,戒是我们的根本,实际上整个的修学佛法过程当中,能不能成就一切都是靠这个戒,我之所以在这地方,特别说的话,现在大部份人,是啊,很难得的难能可贵,了解这个戒的重要,大家总是说嗳呀!这个戒是最重要啊!然后呢!说出家五年啊一定要通戒啊,这已经是好难得、好难得;好难能可贵的,可是他往往不了解,戒的制、真正的精神在什么地方?他始终啊!这一个概念上面弄不清楚,假定你能够自己晓得说我是个凡夫,我无条件的尊

  敬这戒法,那个你这个尊敬心,将来迟早它会很快的结果,这个还好。又有、又有目前尤其是这有一类,常常这样学说,嗳呀!这个佛啊、当初啊、制戒的原因是这样啊,现在时代不同啦!他觉得要怎么、怎么样啦!这个话里边啊,就有两种不同了,他假定说真正的了解了戒法;得到戒体,像古代我们中国的大祖师;那样做,那的的确确适应时代,有他很了不起的地方,他那时一定产生什么现象呢!心平何劳持戒,那心平两个字已经说过了,他平到什么程度啊!像六祖那样;一把刀在他脖子上面砍过去,他头没动,嗯!就这个样,然后呢!人家骂你一句,啊、乃至于人家呢!砍你一刀,你心里面是了不动心--对了、对了,或者你还没达到那个果位,你全部的精神,你一心一意的参个念佛是谁,或者一句阿弥陀佛;天塌下来你不管,那、不错;是因为你现在全部精神这样做啊,如果是你没有这个,拿了这个做为借口的话,那你就完全错误、完全错了;完全错、完全错了,所以说我们正规学戒的人啊,一定应该了解,它戒的特质为什么?从那里戒起?为什么制戒?这个简单的说一下,我们要修学佛法所以要制戒,修学佛法的目的是除痛苦、破烦恼,而破烦恼的根本在这地方,所以戒是从烦恼上面说起的,这一点你们要把握得住,那个时候啊、下面的都对了,如果说这一点认不清楚的话,对不起!你都错了,所以如果这一点弄不清楚的话,我们拿这个戒相,大家去争论你说这样;我说那样结果是越争啊,这个烦恼越大,嗨!大家还觉得讲这持戒。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贰百捌拾壹页,那么上面讲完了布施一度,这个布施一度最后,第四此等略义。啊,这一点啊、我特别的强调啊,所以你们啊关于这个概念啊,啊、要很认真的体会一下,在,我们不妨温习一下,在我们前面讲到业的时候,大家还注意到没有,还回忆起来没有,讲业的四种现象的时候,业决定一切、业会增长广大,曾经有这么几句话,它说、很多人啊诸人由修善、不善诸业,这个修就是我们平常的行持啦,这个所谓修行、修行,善业是修行,恶业不要修行的,那么也可以说,就是我们平常的起心动念的心里的行为啊,就是这个样,你们、不、不写啊,在前面壹百壹拾玖页上面,我可以指给你们看,那一段话在哪里,你们重新温习啊,所以要温故知新就晓得了,壹佰壹拾玖页倒数第四行最后一个字,它前面所告诉我们啊,不管啊大小啊、小的善也好;小的恶也好,一点、一点点,集到最后集的大的不得了,这个地方是最后一个字,由修善不善诸业,这个修就是我们的行持,啊、善当然要修,就是不善还要修吗?换句话说那不管你的行为是做些什么?诸人即成惯习性,他养成功了习惯,养成功了习惯以后呢?这一世固然习惯,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他这样的话,虽然不特别的去努力什么,到下一世生起那个现行啊,就像梦中一样,那么你到这个地方,跟现在我们这一对比就晓得了,它这地方告诉我们啊,说假定我们布施这一度;不马上修的话,将来啊,你没有机会!而你现在虽然做

  不到,努力这样去做的话,你能够这样去努力做,他世少用功力就能够圆满,为什么呢?现在我们了解了,你以前啊,养成功了这个习惯;善业也是这样,不善业也是这样,那么到这一生啊,自然而然现行了,这一点以外;然后呢!我们啊,还记得不记得;前面讲那个因果的时候啊,讲业感就是说,在壹佰壹拾壹页,唉!壹佰壹拾玖页那地方;不是讲业吗?讲业啊然后你再向后翻几页,啊、翻到壹佰参拾伍页,壹佰参拾伍页啊,它那地方讲的是异熟、等流、增上诸果,昨天晚上我们温习也是温习这个,讲等流果的时候啊,这个等流果当中,有一种叫造作等流;这个造作等流什么呢?叫爱乐、杀生等事。换句话说他碰见这种情况之下,它又来了;它遇境逢缘啊,它自然而然起心动念;就是这种念头,很自然而然来了,那么前面的,从、从这个啊,这个整个的前后的因果关系说,现在那个等流因果的话,就是从果上面说,当一个境界现起的时候,我们起心动念为什么起这种心念呢?换句话说它因地当中就是这样的,到那时它就现起来就是这个,大家注意到没有,就这样;所以他平常啊、如果一向这样的话,他起心动念碰见事情;想的就是这个样、就这样,除非是你自己啊、深入的去思惟观察,譬如说我们现在;在这儿讲很多道理,为什么?我平常特别强调;说这个单单道理没有用啊,单单道理没有用啊,这个道理是帮助我们修行最好的,但是所谓单单道理两个字,注意哦!你不能把这个道理;所指出来的内涵,真实的意义,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这里告诉我们,就是心里的行相,假定你不能认识这一个话所指的心里的行相是什么的话,你不晓得真正的心性在怎么转?都在文字上面转啊,这个都不相应,而你心里的养成功的,还是这种习惯性,这个习惯性的确没有什么用场、没什么用场,就是这地方啊,我们了解,所以啊、我们不谈修行则已;啊谈修行的话,我们必定要把它所说的内涵指出来的,在自己的身心上要反省去找到,那个时候你才可以啊,找到它的特质什么?找到它的一个特质什么?所以说我们现在再回忆一下,我们常用的这个几个祖师的比喻啊,那有很多人啊,他一小看见了,他就要去出家,譬如我们常讲的这个密勒日巴尊者那个故事,唉!他很有意思啊,他遇见这么大的处置,人家对他这么大的不合理,但他起心动念之间什么?他只是总觉得嗳呀!我这个业障很重啊!我这个业障很重啊!这个地方已说明一个什么?他宿生哪、修这个善;修这个净信心,所以不管这个老师怎么处置他,他有没有一点点、点,这一种啊说跟法不相应的,有没有?为什么原因它没有,啊、我们大家看过那个传记,一点都没有,一点都没有,他为什么能够一点都没有呢?他就是以前已经修行过了,他假定有一点的话,他一定是觉得唉!第一个受不了,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会走,就算不走在这地方,它一天到晚大家,这个啊、你说的我不相信,我说的你不对头,那这个东西就跟法不相应,结果造成的损害对不对!所以为什么讲净信心、净信心,就是这个,净信心、净信心就是这个,而且这种地方啊,你一定啊还非自己亲身体验不可,否则的话你看别人看不见,譬如佛陀来说,佛陀他任何情况之下,他看见人家,人家怎么伤害他,他只有悲悯、怜悯心,是说当然我们现在信得过佛的人,啊、信得过佛,但是他究竟什么样的怜悯心呢?那我们可不了解,除非有一天你自己跟他相应了,反过来说啊,像提婆达多、还有善心比丘还有好几个,就是侍候他的人乃至于,唉!他一天到晚跟在佛的身边,佛明明说遇见碰见这种事情啊,他就是怜悯什么东西,但是那一些人啊,他听不进他总觉得佛在那儿哄人,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八卷B面

  他总觉得佛在那儿哄人,为什么原因呢?耶因为啊,那些人一向心里状态啊!他一向是用这种心里状态,想这件事情去的。所以他的等流心识,自然而然啊!他想的是他的那一面,我的话,你们清楚不清楚,我们现在举一个简单的譬喻,我们常常说的,当我们心里面,被一种强烈的现行心识笼罩之下,你不管什么境况现起的时候,他自然触发的就是这个,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譬如一个欢喜吃的人,他随便一动,嘿!他就听见了,嘿哟!这地方呢?今天有什么好东西,厨房里吃的,啊!欢喜什么的,他心里面就这种状态的现起了,这样,所以我们啊!讲到这地方,我们可以温习一下前面太多的东西,哦!那么前面讲到业的时候,还有讲到苦的时候,还有一段话,哦!这个我不必翻了,叫热逼,当他这个被热逼的时候啊!热的不得了的时候,这个雪飞也这个,这个雪啊!是最冷的东西,打的他身上啊!他也像火烧一样,寒逼,他被这个寒苦所逼的时候啊!虽然火烧的时候,他身上,他也觉得很冷,这个实在苦啊!三恶道苦当中的,说这是为什么呢?他有他的猛业成熟的时候,他强烈的这个业成熟的时候啊!他就这个现象,大家还记得这段公案没有,前面那就是说我们这地方可以体会的,所以他前面啊!我们为什么要温习的很熟呢?前面有一个地方,要告诉我们,说,他假定说将来啊!他到地狱里面受苦的那个时候,很苦的话,那你现在只要看他身心上面陷在这恶浊火,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心里面啊!就是或者贪心,猛力的这个啊!你一心一意的就求这个,或者是猛力的嗔心,或者猛力的痴心,陷在这种猛力的心相当中,我们刚才说的,你在任何情况之下,一碰,喂!他总是以这个他的这种观念去想,他触发会这东西,所以我们常举个譬喻,譬如说啊!我们啊!每个人都有这个感觉,比家里边,啊!如果说这个家庭是非常和睦的家庭啊!父母非常欢喜,今天很高兴啊!那个子女稍微犯点小毛病的话,平常要责罚他的,嗨,他也觉得好没关系啦!好好就过去了,高高兴兴,反过来啊!今天两个大人,如果正式啊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外面受了什么事情啊!正在很难过的时候,发大脾气的时候,也许那个小孩今天很乖,一看见了啊,一个事情无关紧要的事情啊!说不定那个父母就大发一顿脾气。不是说这个小孩,换句话说不是外境什么,而是他那个时候内心的心里行相这样的,现在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个事实对不对,我们人人感受到的,这修学佛法,没有别的,主要的就在这个上头,那个,你们了解了这一点以后啊!先来讲讲那个尸罗,那个尸罗就大有意义了,那个尸罗就大有意义了啊!现在我们啊!是说从前面温习布施开始,而谈到这里,紧跟著下面讲尸罗,喂!怎么用法啊!

  【“第二尸罗波罗密多分五。”】

  先说波罗密多是什么?到彼岸,什么叫到彼岸啊!就是说现在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受尽种种痛苦,喂!要想超越过去的一个方法,啊!小乘那是狭义的戒,大乘是大乘的戒,你有了这个戒啊!就可以超脱这些困扰,这个叫尸罗,那么尸罗是梵文,翻成功我们中国话,他那个正翻叫什么叫清凉,清凉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啊!我们身口意三业一直为无明所缚,无始始来造种种罪恶,啊!黑业,造了这个黑业以后啊!是焚烧我们,啊!就像是热一样啊!那个烧吗!就这样,所以当我们啊!心里面有这种强烈的这种情况会坐立不安,强烈的贪嗔,换句话说这个烦恼向上仰的时候,坐立不安,痴重的时候呢?这个向上滴的时候,你又提不起,塌掉了时候,眼睛又张不开,又睡著,就这个样,就是这种状态,那时这个心里边啊!是被这个三业所焚烧,那么现在呢?这样东西啊!他能够使他清凉,这个叫做尸罗,尸罗的真正意义就这样,所以从这地方,也说明了这个戒是从里边开始的,但是呢?凡夫修学的时候,的的确确他这个里边,里边就是内心,他这个内心并不是无缘无故生起的,而是从外境而引发的,所以啊!的的确确我们防的时候啊!防,因为外境引发的嘛!但是重点就在内内内在啊!所以他一定是啊!从内外具防,而他的主宰的中心在里边,那么譬如我们现在说,我晓得我要努力这样去做,因为外面会引发我这个东西,所以我有种种方式防止,啊!我们出家人啊!是住在阿兰若处,离开那种愦闹的地方,引发这个烦恼的,我们总啊!不可以,就这样,心里面要主宰著,否则的话,尽管关在山里面,你心里面乱糟糟啊!那没有用,啊!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剃了头,穿了袈裟,不但我们自己晓得说喔!我摸摸头,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要人家一看说,嘿!你这个和尚干什么的,啊!所以他们泰国人这个出家的比丘,假定你下午出去跑到市场里,人人瞪大了眼睛看你,你到那时一看啊!喔!赶快走赶快走,所以养成这个,他有这么好处在,啊!可是这地方我们主要晓得,啊!原来这样的,那么这个戒!为什么称为戒呢?戒的意思,因为他能够啊!防非止恶,又防犯作用,又防犯你禁止你造恶,所以啊!又称为戒,所以大乘一章上面来说,旁业叫戒,证明应该叫清凉,这个现在呢说明分五点。

  【“第一个尸罗自性。”】

  他本质是什么?

  【“第二趣入修习尸罗方便。”】

  我们怎么样去修,啊!先不是马上叫我们去修,他一定有一个方法来告诉你,你怎么样去做的话,你可以好好的修了,啊!换句话说,我们常常说的,我们呢背后缺乏一个推动的力量,这个很重要,很重要,你有了这个推动的力量,然后你要去做的时候,那么你晓得做的时候,他这个里边啊!还有不同的行相,所以:

  【“三尸罗差别。”】

  那么再下面呢?

  【“四修尸罗时应如何行。”】

  啊!正修的时候怎么办?这个尸罗有这几种,每一种不同的,这个里边应该如何做法,最后还有。

  【“五此等摄义。”】

  就像前面的,最后的,总略的把重要的地方提一下,现在一个一个来。

  【“今初,从损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即是尸罗。”】

  这个第一个概念,我们要把握住啊!这个戒是什么呢?平常我们说戒,啊!现在虽然说,这个正翻则清凉,可是我们现在概念已经有了,而且我们习惯上用的都是戒,所以以后啊!说到这里,都说戒,这个戒的特质,是损害别人,啊!平常我们的损害别人都是指什么啊!都是身口所业,对啊!打人啊!骂人啊!然后呢?这样的话呢!乃至于瞪人一眼啊!乃至于种种行为啊!根本是什么呢?他的根本就是你的起心动念啊!意乐,你先有了这样的想法,还有呢?这个意乐的种子,这个就是损害他的根本,啊!平常我们容或啊!行为上面没有,可是心里边啊!却一天到晚啊!怀著这种啊!自利利他的事情,这个都是啊!损害别人的,固然我们啊!伤害别人是戒,啊!那嗔相应的,还有呢?贪相应的,你为了你自己的利益,用种种方式啊!则不顾别人,这个也是,对不对,也就是这个就是根本,然后呢?你心里面有这样想,不管你的行为,做的多好,那个总归不相应,所以这个地方特别说及其根本,那个事情怎么办?令意厌舍,我们一定要从我们的内心上面,因为这个内心主宰啊!厌离,啊!说这个错了,这个这么错了,怎么不对啊!然后呢?要去舍弃他,要去舍弃他,就是这样的这个意念,是能断心,要断除损害他,以及损害他那个根本啊!这个心里,这种意念,乃至于要从根拔除,习气一点不保留的那个决心,这个就是尸罗,看见没有,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戒的真正的特质在那里,在

  这里,就是你能断除这个决心,我一定要断除他,因为你有了这个东西,然后呢?你啊!进一步去的行持,这个,所以正受戒的时候,你了解了这个,一心一意我先学这个,得到了戒体,所谓戒体什么没有别的,就是这个,一个心意。所以将来在南山律的这个里边,尤其弘一大师所集的在家备览当中,解释那个戒体的时候,它就特别说,譬如说,说一切有部的,说,他们讲戒体怎么解释,乃至于下面,譬如经部的那么他们怎么解释,等到南山道宣律祖他怎么解释,这个是南山的精华,我看的实在真是赞叹不已,这次回来,跟老和尚谈起,想不到,老和尚真了不起所以我的确佩服他,他也告诉我同样的话,的的确确!千真万确,你不懂得这个的话,你这个要想对戒有正确的认识,那很难,很难,是!并不是说你认识了这个,你戒圆满了,意思是说,你了解这个以后你就懂得戒的根本从那里开始,你根本因抓住了,即算是不圆满,你走上去,一定能够走到圆满的地方,反之,你把握不住根本因,在枝末上面转。以前说过了,你如果了解从枝末上面,再追根究底的话,一样你还是可以追到那根本上面,不幸的是,我们没有这个抉择的能力,始终在那个行相上面转的话,那你不晓得要转到那一年?吃多少冤枉苦头,所以关于戒的自性,我们一定要特别认识清楚。

  【“由修此心增进圆满,即是尸罗波罗密多。”】

  耶!把这个心啊!增长进步,达到圆满的程度,那就是戒波罗密多,换句话说,我们能够圆满的把这一个部份作圆满了,所以这个必须要对自己的身心,心里的行相认识清楚,你们懂得了这一点,那么才了解平常我们研讨的时候,一直说一定

  要自己反省,观察自己的身心相续,乃至于说为什么,世间讲的大家讲的道理,讲讲的百分之百有理的时候啊!在佛法上面已经百分之百的错了,根本意趣在那里,那么那时候,我们才有一个了解,你有了了解了,去行持修持的话,才有进步,才得到真正的功德,有了这个功德的话,那个苦啊!就可以离,乐就可以得,否则的话,不管你怎么样,说好!好!好了半天的话,你始终在文字上面转,所以这个叫作作戏论!那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非由安立,诸外有情悉离损恼,为满尸罗波罗密多。”】

  这个解释,蛮重要的,说,你要晓得啊!这个布施的这个自性,是从你内心当中圆满这个心,而不是从外面安立的,他外面什么?就是损恼他,不损恼他,所以不是从外面这个地方来看的,假定从外面来看的话,既然说你不损恼他的话,应该所有外面的那些一切有情都没有一点点烦恼了,因为每一个佛都发这个愿,要圆满这个戒波罗密多,假定这个戒波罗密多从外面来判断的话,那么,只要有一个佛成就的话,所有外面的众生都应该没有损恼,离开损恼了!这个很明白,但是现在呢?佛啊!不但一个佛成就了,个个佛都成就了,可是外面的众生他照样的烦恼无比,这个说明什么?它不是说防止不损恼他,这个懂得了,我们就看下面的文很容易,说:

  【“若不尔者,现诸有情未离损恼,过去诸佛尸罗波罗密多应未圆满,亦不能导此诸有情,往离损害诸方所故。”】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一定是里边安立的,里边安立的不在外边安立的,所以那一天,我就曾经跟我们老和尚谈起,这是我们也是其中一位同学啦!这个同学他规劝那个同学,我想大家知道这件事情这个,现在我们都了解都是我们的善知识喔!那个同学说得振振有词,当时老和尚就跟我说,唉啊!我心里面一点都不生气,只同情他怜愍他,以前我不大会懂得,以前不大会懂得,这样,要我以前听见这个话,我也许还会想,这老和尚他在那儿说得好听话,我现在慢慢体会到了,千真万确,那就是老和尚的功夫,那是真正为老和尚的地方,他的的确确,他遇见这个境界,他自心调伏了,这样,然后呢?他自己因为调伏了以后,他不随这个烦恼在转,当别人给他说这个很多似是而非,他能劝得醒,固然劝,劝不醒的时候,他自己内心却是一动都不动,他不但是如此,而且他还说我越来越怜愍他,晓得他这样去做的话,他这样的话是会堕落的,但是啊!我真是很同情他,就是这样,所以以后这位同学跑得去改过了,他也很高兴,因为那一次因缘,他就特别跟我讲,所以这个地方我特别,你们要了解这个行相以后,那么晓得从什么地方下手,等到你自己能够调伏了,然后呢!你才能够引导别人,说喔!原来这个方法是这样的,假定你这个做不到的话,他就说不能导此诸有情,你就没办法引导别人,这个话,你们也很清楚了,所以从这个地方你就了解了前面刚才说的,一个人猛业成熟的状态是怎么样,然后呢,你戒是如何戒法,自己怎么防,紧跟著怎么帮助别人,乃至于圆满的状态等等,那彼此间没矛盾了,如果从外面行相判断的话,那人家说起来,嘿那个佛不是要布施?那个佛不是要持戒?结果佛说,如果他不满愿的话,他不能成佛,结果他成了佛了,穷的人还这么多,哟!那个佛的布施,布施到那里去了,不是的,持戒呢!也是一样,这个概念,我们第一要认识,一方面固然是对这个不矛盾,另外一方面,对自己是最好的鼓励,啊!原来这样啊!那真正主要的,我只要内心上面认得了这个行相以后,努力去改善的话,那就对了嘛!更进一步,因为我自己真正找到了问题中心,改善!才可以帮助别人,那才是真正帮助别人,离穷苦!离热恼啊!哦佛法原来是这个样啊!你也就真懂了,继续:

  【“是故其外一切有情与诸损害随离不离,自相续上有离损他能断之心,修此即是受行尸罗。”】

  所以说外面的一切有情,他对于这个损害被损害,或则离或则不离,那个不是主要的,只是主要的真正的特质在那里,就是你自己的身心相续上头,不但是行为啊!这个开口也好,行为也好,以及起心动念等等,没有一点点损恼别人,这个心里面状态,彻底的把它拔除掉了,这个就是圆满,现在呢?你了解了要去修,这个要想断除这个的心,那个,我们就是啊修受行尸罗。受行,受戒随行,就是从这个上开始的,所以:

  【“入行论云。”】

  那么下面呢,就引经论证明。

  【“鱼等有何处,驱彼令不杀,由得能断心,说为尸罗度。”】

  说这个鱼等那是表示一切畜生,那些畜生当然是被人杀害的,你在什么地方,你那一个地方能找到这个鱼不被捕,不被杀的,不可能对不对,说实在的,我居然看见人家跑到放生池里面还去抓鱼哩,嘿嘿嘿!这个,那个放生的地方,他都要抓了,你还有其他的什么办法好想吗?是的,就是这样,所以那何况其他的,其他的地方,你没有地方能够是叫别人家不被杀,所以说外面的境界,这个是外面的,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是由得能断心,你能得到这个了,圆满成就了,那就是布施波罗密圆满的时候,那么:

  【“戒虽有三,此约律仪尸罗增上。”】

  现在讲的那个戒,这个是什么呢?是就这个律仪尸罗,律仪尸罗是三种律仪,主要的是别解脱什么等等根本,换句话说,戒有三种,那三种?下面会一一介绍,在这个戒的差别里边。

  【“说为断心,此复若具等起增上,断十不善是十能断,若就自性增上,断七不善是七能断,身语业性。”】

  那么这个戒,就是能断的心,我们从两个角度去看它,从它的等起增上,我先不要说等起增上,从自性增上,他说戒的特质、本质,反过来就是说,你犯的那些事情,你现在不犯,要去断除它,就它的本质来说,就这一点来特别的说明,增上的,就是啊!认真的确定,严格的确定,那么这是七样东西,这七样东西能够断除的七个,七样东西,这个就是戒,反过来你不能断除的就是恶,戒是防非止恶嘛!那就是身三口四,那么由于这个等起,跟这个相应而生起的,相应而生起的,还有什么意业,这个意业是看不见的,实际上不是一个什么外面的行为,但是也是跟它相应的由此而起,那么,所以在这个上面么就加上那个贪嗔痴,所以断十不善是为十能断,所以或者我们讲,防身口七支,或者是加意理三个,就它的自性的特质来说,也就是讲尸罗,所以的的确确的,我们刚才说这个三种,有有部跟经部,以及进入大乘的以后的三家判那个戒体不同的时候,有的是从身口上面说起,有的时候乃至于防心说起,这个都有它的根据的,那么,现在这个地方就是说,求自性增上的话,它本质说,的的确确,哪外面现出来的行相,戒是一种行为嘛!那是身口,这样从它的整个的内涵来说,它的等起来说,就是跟它相应的由此而引生,那么这个贪嗔痴意业也在里头。

  【“入中论疏云:‘此由不忍诸烦恼故,不生恶故,又由心中息忧悔火,清凉性故,是安乐因,为诸善士所习近故,名为尸罗。’”】

  这一个戒这个东西,是什么?是不忍诸烦恼故,这句话大大的重要,我们现在啊!动不动啊就不能忍耐啊!唉啊!乃至于会发脾气,唉啊!觉得难忍,我们现在叫做忍非所应,忍不应忍的,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应该忍什么?应该不忍什么?应该分得很清楚,现在修学佛法的人,不能忍耐的自己的烦恼,这个是很重要的啊,所以你要不能忍耐自己的烦恼,首先要,首先必定要认得什么是烦恼,假定你对烦恼不认识的话,那个就无从谈起,对不对,所以平常我们常常说的,嗳啊!我们讲道理,你不管你讲得多大的道理,你已完全已经错了,为什么?这个在烦恼当中增长你的见惑,增长你的思惑,不管你有多大的道理,没有用!这个我们不应该忍受的,这个才是这个,所以我们必定首先要认得烦恼的行相,认得了烦恼的行相说:嗳啊!我现在的大冤家就是这个东西,这一个才是我绝对不能忍耐的,嗯要断除它,那你能够对这个有的认识,你能够不忍耐这个东西,我绝对不受它的骗,一点生气我要跟它斗到底,就是这样!能够这样的话!耶!你就不会造罪了,所以不生恶故,由于不生恶的话,心中的忧、悔、火都调伏了!啊!又由心中息,息是息灭,息忧悔火,平常我们啊忧心纷纷唉啊!懊悔,然后呢?火,这种东西!由于了解了自己的烦恼,经过戒的修习,把它调伏了以后啊!这种东西就没有了,这个热恼相啊,所以平常啊!唉啊!坐立不安我们往往有一点小事情,心里面就这样想,那样想这是什么东西啊!忧恼火,就这个东西啊!那个火在那里烧啊!所以这个是啊得到了清凉心了,这个是什么?安乐的因,现在你能够清凉造了善业,将来的果报比现在是更好,反过来,现在尽管是啊!讲道理说什么,现在是又忧!又恼!又火啊,等到这一生坏了以后,将来去的地方,嗳呀!那不得了的可怕啊!好一点的畜生,所以我很早以前曾经跟大家提过,嗳呀!自从我懂得这个业以后,我就随便一看,看见那蚂蚁,一看就晓得了,哦!你看那蚂蚁一天到晚嘟嘟嘟嘟嘟的爬,一碰到什么就斗起来要跟你斗,其实人家还不一定要跟它斗哟!但是它心里面,就是这个行相,就是这个心里行相,另外一种呢可爱的东西,的的确确,譬如说你,我们现在随便说哦!嗯!不晓得大家有没有这个,你们各人有各人的经验,是你们这西方人啊!有很多人,养那个小动物叫宠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九卷A面

  这西方人有很多养了小东西,叫宠物或者小猫,小狗,可是你一向跟它弄的很好的话,它一看见你啊,唉啊它就上跑来,什么,就来跟你亲热,就是这样,换句话说,这是什么呢,就是他当初的时候,不同的一个是啊,由于贪相应法,由于一个嗔相应法,都是愚痴的结果,我这随举一例,随举一例,就是最下品的恶业,如果是严重一点的话,那决对不是那个样,哦就是这样,是这个上面所说的你能够把这些调伏的话,那就得到安乐的果报,这是我们真正善士所习,所近的这叫尸罗,

  【“此以七种能断为相,无贪无嗔正见三法为其等起,故具等起尸罗增上说十业道。’”】

  上面解释过了,这个是从形象上面看,戒是清净幢相,那是七种,那么无贪无嗔正见就是痴的反面,所以这个最重要的就是正见,这个三样东西他的等起,那么具足这样的等起的尸罗增上叫作十业道,前面已经说那个就是根本,啊,根本,这是他的自性,我们了解了,那么现在了解了以后呢,要去修的时候,它一定有方法,你怎么样正确的方法,你能够策视你修习这个。

  【“如是发心受学诸行,此即誓办一切有情,令具正觉尸罗妙庄,应修其义。”】

  像这样的发,这样的大菩提心,然后呢学这个,去行,照著去作,这个誓愿为了使得一切有情要具足最圆满的正确尸罗,这个真正最殊胜,微妙的庄严,那么我们必定必要这样去修习,要修习这个

  【“此复自须先生清净戒力,以自未能清净尸罗及有损当堕恶趣,况云利他,即自利义莫能办故。”】

  现在你既然发这个心,要帮别人的话,对不起,你自己先要有啊,你自己都不能清净,还有堕落恶道当中,你怎么谈得到利他呢,这很清楚很明白,你要利他,你自己先要有利他的本事嘛,本钱嘛你现在还自己都要到地狱里边去,都要叫人家来救你,你怎么可以救别人,你自己在烦恼当中,这莫可奈何了,而且堕落了更谈不到,

  【“故勤利他,当爱尸罗不应缓慢,必须力励守护防范。”】

  所以真正努力讲利他的人啊,他必定最抱爱这个东西啊,不可以慢啊,必须要努力去守护防范,啊,那从这地方我们就看得见了,诸佛菩萨,祖师,讲利他有没有说,哎呀现在我要为利他啊,这个戒马马虎虎啊,佛经上面有没有这样讲啊,我是没看见,论上面我也没看见,现在这地方说得很清楚,这个千真万确的事实,不要说这小乘的,小乘为了自利,尚且这么认真你现在要利人,你倒反而可以马虎,天下有这种事情吗,可怜的是什么呢,就是很多人说利他实际上乃至于戒的真正内涵都不知道,说的更正确一点,他那个心里的形象到底是在造罪,还是自己在这如法行持他不知道,自己还觉得我在利人,那毛病出在这里,假如他真正了解这个尸罗调伏的自性了以后呢那看得很清楚,所以最近经常有人,其实以前我也犯这这个毛病,那时候我跟著我法师的时候,我常常说,法师啊!现在这个时候你老人家不出来啊,你怎么可以啊,他当年回答我的话,我一直不同意,现在我觉得很遗憾啊,我当年不同意的话,现在也用来回答别的同学,这个道理是什么呢,他就是有的时候笑一笑,有的时候,他就跟我说啊,你慢慢的,好好的学啦,学了一段时候再讲啦,我觉得我一番好心去劝他啊,大家这么争论,你说这个我说这个,我现在慢慢的真正感觉到了,这一点都没有错,不是说,你就凭著认得几个文字跟人家争辩,就算你百分有道理,你说对了,对方说我就是不理你,就是不听你,你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世间状态如此哦,对不对,必定要什么呢,你自己的内心当中,你能够调伏了,那个时候看看这个情况,如果在适当的因缘,你还能帮助别人去,所以决对不是认得了一点文字以后,那么既然如此这地方就很明白说,你要想帮助别人,你能够把戒这样事情放在一边吗?所以他说勤利他当爱尸罗,决对不可以缓慢啊,第一重要,从这地方说,不管你自利,利他,这个总是第一个,谈佛法戒一定是第一,不管是大乘,小乘如果你在这地方不谈,那我们不谈,当然了这地方要注意,如果他播一点种子,他是一个菩萨心肠,他安住在菩萨律仪上头,他自己心里面非常清净,那种人这是第一等了不起的人,我们不要从形象上面看人哦,我们不要听了这个东西以后,那个也瞧不起那个也瞧不起,我们就完全错了,反过来我们懂得了以后,这个也尊重,那个也尊重,只有一个不尊重,我自己呀,我觉得我没调伏,说实在的我现在只好关在这地方,因为我没调伏嘛,再说进一步说,就是那些人,他不一定真正的调伏,就算不是真正的调伏,何况他真正调伏,就算不是真正调伏,他也把佛法的种子传播出去啊,现在我关在这里我不能作,而他把佛法种子传播出去,那不是正好,作了你不能作的事情了嘛,所以我还是很尊重,还是很感激,还是很佩服他,而我唯一应该作的只有什么,看看我自己内心哦,这个很清楚很明白,对不对,所以不管你站在那一个立场上来说,你那个时候所应该注意的是要调伏自己,要努力的守护防范,不过这里有一点就是,我们要真正要开口谈戒的时候,这个要原则把握住,这个在任何情况之下,这没的话说的,这个原则要把握住。

  【“摄波罗密多论云,若具正觉戒庄严,勤修一切众生利,先当善净自尸罗,发起清净尸罗力。”】

  假定你要拿这个圆满正确的戒来庄严,由于这个努力,去利益一切众生的话,那么那个时候要怎么办?呀要善净这个自己的戒,修习然后呢产生清净戒的力量,清净尸罗力这个力是大得不得了哦,这个力真是大,

  【“又云:‘毁戒无能办自力,岂有势力而利他,故劝善修利他者,于此缓慢是不应理。’”】

  所以你一旦毁了戒自己都保持不住,那里还有力量利他啊,所以要好好的劝那些说讲利他的人,你要不利他则已,要利他的话,这个地方马虎是不合理的啊,决对不合理的啊,说到这里我就想起这清净尸罗力的一则公案,这个佛世的时候,有五百个罗汉证了罗汉果了都是三明六通大阿罗汉,那个地方有个毒龙,在那地方,大家以神通力,怎么也莫奈何那条龙就是在那里不动,最后来了一个比丘,那个比丘是很认真持戒的,他没有具三明六通哦,也不是大阿罗汉哦,就跑著来对那条龙说,说对不起菩萨你让一让啊,耶,那条毒龙就走掉了,哎呀,这五百个大阿罗汉是大为惊讶,以我们的这个神力都赶不走,那跑来一句话赶走了,问他说你大德修些什么啊,他说我什么都没有,不可能,最后他检查了半天,只有一样东西以小小戒啊,最细微的戒,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哦,只要是佛制,那怕一点,那么认真持,那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说明了这个自利尚且如此,何况利他,所以现在说我即便说作不到,但至少应该了解这个根本在那里,这一点我们在这地方我们应该认识的,

  【“如是能令尸罗清净,依赖于诸进止之处,如制行持。”】

  现在我们要想净我们的戒的话,要靠什么,这不是你想一想就算了,你要去行持的啊,所以要看,你的行为,该作的是进,不该作的是止,这个不管是进止,或者是说,或者是说作持,止持戒当中,作持就是该作的去作,止持就是不该作的要止住它,一定要什么,如制行持,这个佛的教法以戒来分的话,叫制教,大家晓得,这就是佛制定的规则,其他的这个教法,化教这东西啊,其他的菩萨,乃至于化人啊,罗汉啊都可以讲的,制教,除了佛以后,没有第二个人,没有任何人能够讲,这么个严重法,所以他像国家的宪法一样你要想如制行持的话,对不起,你还必须要什么啊,如力应学啊,照著这个学的不是说文字认识,还要认得这个文字所指的月亮,它现在所指的,这个月亮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心月,指的我们的身心相续,所以前面在共中士的时候告诉我们学戒的时候,说你先不要谈戒,先谈犯因,换句话,什么是错的,大家还记得吧,第一条是什么,无知,不知道,那个时候真正的学是要学这个,这是我们必定应该正确认识的,就是这样,但是下面所以刚才特别说这个话,就这个知道不是知道文字,如果你学了半天只知道文字的话,那你完全错了,不知道文字,他还少一点口是是非争辩,知道了文字以后,那个争辩是越来越多,是越来越错,不晓得错到那里去了,所以这一点我们特别注意,

  【“又此随逐猛利坚固欲守护心,故当久修,未护过失善护胜利而令发起欲护之心。”】

  那么前面就是现在我们了解说,这个戒的特则是这样,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如制,如佛所说的去作呢,这个要看我们有没有强烈的去持戒的这个,你有他就作的到,没有就不行,所以这个跟著,随逐就是跟著你猛力而且坚固的防护的心,不但坚固而且猛力,就这样坚固是别人都冲不破,猛力的话,你还有一股力量有了这个你就能够持戒,所以这个是推动我们的,守护的心嘛,所以我们要久修,要经过长时候的修习,那么修些什么呢,就说不护那个戒的种种的,害处以及保护戒的殊胜的利益,你对这个了解了以后,你内心当中说我一心一意要发起,一心一意要去保住这个事情去了,所以我们在前面布施波罗密,讲完了以后,四义的时候,为什么要引伸前面那些道理,就刚才说的这无非是让我们真正认识我们自己的心里行相,到现在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好处,跟以前不一样,以前讲的很多道理迷迷糊糊,现在我们经过了道前基楚,下士,中士,以后,再讲他所指的心里行相就很清楚了,比如我们刚才说,这个猛业成熟的状态,然后宿生造了以后,他世现行像梦,以及眼前当下任何一个境界现起的时候,我们这个等流的心识等等,你处处地方就了解,那业的中心在那里,然后要去防护如何防法,所以他那个次第从这里我们晓得,这个次第的必然性,反过来说当你学到以后的话,了解了更多,然后你回过来防以前简单的时候,那就是轻而易举,现在我们继续说下去,

  【“初者如前论云:‘当见猛利大怖畏,可断虽小亦应断。’”】

  初是什么呢,就是先不护的,不护戒的种种的过失犯害,这个前面这个摄波罗密多论上面就说啊,说,你应该见到,这个的祸害,换句话说,你不持戒的,这个可怕的地方,哎呀,这个是利害极了,大怖畏,因为这样的话,所以你见到了决大的怖畏,那怕一点点,可断虽小亦应断,是啊,我们现在小小的,少作一点点,将来受决大的大苦报,反过来呢,你努力的作作一点点的好事是大安乐,现在先说那个可怕的那一部份,

  【“谓由过患深生怖畏,虽于小罪励力断除。”】

  这个概念我们说的很多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要靠什么,平常我们多思惟,如果你不思惟的话,听的时候蛮好,听过了以后呢我们还在什么,还在一相的现行当中,这个地方我们马上就可以温习一下,这个现行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一相无始以来的习性,就宿生就是这样,前生就是这样一直这样,所以它这个力量非常,对不对,到了这里呢,尤其是我们领会,这个戒法,如果到这种事情况之下,你不拼命努力,再也没有机会,这很明白摆在这里,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不努力,还让它再一增长的话,那完了,你没有增长,这个恶的力量你都防不住,再把那恶的力量一增长,你还有什么希望,对吧,这个概念清楚不清楚,现在我们一般的情况之下,就像前面说叫你拿那个东西你说拿不动,拿不动你总想办法去怎么样增加你的力量,减少你要拿的东西的那才可以,现在我拿不动啊,就把你这力量就浪费掉了,叫你搬那个石头你搬不动,然后呢别地方再搬几个石头来压上去,现在我们作这个事情的话,你要那天搬的动啊,你只有被他压死在那地方,永远不动,这个概念很清楚很清楚,这样所以从前面而来到这地方的任何一句话,这句话对我们的内涵,对我们内心上的策励应该产生的功效是越来越深越来越深,不过这地方不是叫我们,哎呀,感觉得害怕为止,这个地方是要我们害怕的,害怕了,什么呢?耶它确有一个很善巧的方法,你不要怕啊,既然你怕你努力啊,努力你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对对对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他就能够如理如法的行持,慢慢的减轻它了,所以这是告诉我们说啊,先要见到这个过患,然后呢,努力思惟观察,当你最小起心动念一点点的时候啊,马上就把他一下断掉除,一下断除掉它,这我现在慢慢的有经验,慢慢的有经验,有的时候我经常到老和尚那里讨教他,他老人家的确了不起,就这像如果你慢慢的好好的努力的话,你会发现,当真正的这种这个烦恼现起的时候,比如说你慢慢心平气和的时候,有一个境界引动你的时候啊,你不观察,他刚开始引动时候,你完全看不见的,你完全看不见,但是如果说经过了思惟观察的话,到那时候,你很清楚很明白的,比如说一个嗔相现起了耶,你自己觉得心里面就哦一股所谓火要冒起来了,耶那个时候你只要有过观察,他一起来你立刻察觉到它,它马上就拿你莫奈何,耶这个东西用功真妙啊,你立刻就保持你的平静,贪亦复如是,通常说起来我的经验,嗔容易要压伏那个嗔原比压伏贪来的容易,这个贪的这个力量,猛是没有嗔来的猛,但是那个劲是非常大,非常大,所以你那个贪必定要有很努力的这样,它少微一点点起来的时候,嗯来了,但是那个习惯难断啊,我可以告诉你们的经验,比如说很多这种嗔的境界来的时候,看见的时候,当时一下,然后心里面自然而然就很宁静,对于事情的观察处理等等,自己会把持的很稳,如果觉得不对了,哦,离开一点,那时候自然很好,那个贪我自己的调伏就不是这样,我一定要事先准备的很努力,比如说我欢喜吃一点什么东西,假定这么说啦,比如说饮食上面,习惯的东西,事前先想好,到了眼前了然后堆在那里,看见它起来了,不要让它动,仅管自己觉得心里面,满平静,对不起,口水咕噜咕噜就在那流,哎所以我觉得这习气啊,这个潜意识里呢,粗猛的是没有啊,细的啊,那一点都没有动,这千真万确的,现在这地方我们根本动都没动,自己还说大话,说懂得很多佛法,我自己实在所以我跟你们说,我常常讲心里头我的眼睛为什么,长到这里,理由就在这里,等到你自己内心当中一观察的话,你就看的清清楚楚你骗别人是非常容易,可是骗自己啊,就这么难法,但是你不认得他的话对不起,你自己一天到晚被他骗你根本不晓得自己还觉得很有道理,这佛法这东西啊,就这么千真万确,而就这么现实摆在这地方,所以下面说尸罗障品其粗显者,谓十不善所有过患,如前已说当思惟之。那个你不是要尸罗,观察那个尸罗的害处吗,那前面已经说过了,你好好的去思惟,那么有这个过患推动嗳唷千万不能害,下面呢就是他的胜利,说你犯了以后有这么大的害处,然后你守了以后有这么大的好处其胜利者前亦略说。前面已经简单的说过了,总之我们真正开始的时候,第一件事情要认得它的特则是什么,然后呢认得这个特则以后一定把它那个好处坏处对比的非常强烈,你一定要想办法把那个强烈的状态在眼前现起,就在眼前的境界上面,如果你能够体会到的话,你去持这个戒也好,布施也好很容易,很容易,所以我上面一堂课特别的提出来,实在到这地方我不愿像我这样一点点的穷人啊,发了一点小财啊,我以前常常跟你们说不是发小财,那个钱藏起来都来不及啊,拿出来啊,实在是大不智,所以常常这样多多少少说因为我唯一的经验也就有这个,所以我这是告诉你们,你们真正的肯去体验的话,它这个力量的的确确就会这么大,你有了这个力量平常你就持戒,或者作不到的事情,啊作起来自然就会那么轻而易举,不但轻而易举,而且作完了以后你内心当中,那个快乐啊,所谓这个清凉解脱,那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没有一点点我们想像当中的,然后你有了这个经验,然后你看人家的话,你就看得很清楚,其实看人家,我们不要说戒,别的事情也是一样,比如说你今天我们大人了,然后回过头来看那个小孩子,他那个小孩子,仅管他想掩饰什么东西,可是你看的很清楚,对不对,耶所以那个世间的圣人啊,曾经说过这个话,说观其所义,察其所有,你只要观察,观察他这个起心行为,开口然后呢,这方面的话,你就晓得他脑筋里动些什么了,所以人也所在,人也所在,他怎么瞒就瞒不了啊,瞒不了的,这样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在这个下一次温习的时候谈到了凡四训、改过的时候,你们不是现在在看吗,他一开头就说,春秋诸大夫,看人家的行为,然后预策他的话,他就能够晓得他未来的祸福,为什么呀就是这样你心里上面如果说如法行持跟戒相应,他得到的一定好的,反过来理一定坏的,就这么现实也,当你这个看到的话,那我们要去持戒啊,那的的确确是轻而易举,不过这时候还不够哦,还要怎么办啊?还要坚固,还要猛力,那时候无有不成者,现在我们看那个胜利,

  【“吉祥勇猛所说者,即前论云:”】

  那个祖师啊,那个应用的就是论上面

  【“‘可爱天物及人财,妙乐妙味天盛事,由戒因生有何奇,当观佛法皆此生。’”】

  样样可爱的东西从人间的种种之财到天上的那些,微妙的各式各样的好东西,种种的事情无非都由戒而出生的,这有什么奇怪啊,要晓得整个的佛法都从戒,所以戒如大利啊,没有戒什么都谈不到,什么都谈不到,不管你说什么,

  【“又由依此,能令相续辗转胜进,与诸菩萨大悲性者共同学处,永断一切恶行种子,得净妙智。”】

  由于依于这个戒,然后呢,修学以后,使的我们的身心,这个相续就是身心,不断的辗转胜进,这个辗转二个字,反过来如果在坏事情上头就变成什么呢,恶性循还,这一点大家注意,平常的时候我们处处地方都是这样,好的事是辗转的增长,坏的事恶性循还,的的确确的有太多事情它都会产生那个连环效果的,连环效果的,那么现在这个戒,你能够辗转胜进增上的话,再跟什么,跟那个菩萨的大悲心一起学啊,是永断一切恶行种子而得到最微妙的净智,这是根本换句话说从这个根本上面再增上的话,才能够圆满你的大菩提心,乃至于大菩提果,这个才是我们真正最好的庄严,所以庄严的话就是我们普通事先来说,打扮,打扮啊,修饰,修饰啦就这样,

  【“余庄严具太老太少,若著戴者成讥笑处,非为端严,尸罗庄饰,老幼中年任谁具足皆生欢喜,故为第一庄严之具,”】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九卷B面

  其他的庄严的东西比如说打扮打扮我们说这个老年人打扮我们看起这个老妖精,哦的的确确年轻的人当然,这个小孩子怎么作的这样,那么我们出家人更谈不到了,对不对,头剃的光光的,乃至于香肥皂,你都不能用,就这样,一点都沾不上,所以这种东西如果说你不相应的话,你带在身上的话,被人家看了讥笑的,实际上也不是真正的好的,只有尸罗这样的庄严,是不管那一个,老,老好,小,小好,如果这个老年人庄严觉得,哎呀,这个,这个是了不起的这是一位老法师,哎呀,我们尊敬无比,如果是很小的时候,我们觉得,哎呀这个宿生大有善根,是了不起的再来人,耶,所以不管那一个呀,谁都自己也欢喜人家也欢喜啊,所以这个才是真正的庄严而且庄严当中最好,最好的,

  【“诸余香者,能薰顺风非薰逆风是有方限,戒名称香薰一切方。”】

  别的东西啊,它比如说香,顺风可以,逆风的话闻不到戒香的话,普通十方

  【“能除炎热檀香涂香有违出家,能除烦恼炎热涂香,于出家者随顺无违。。”】

  这个平常我们夏天在印度的习惯身上要涂一种油,涂一种香的油能够除炎热,实际上呢我们在这地方,不太热不会注意,不会注意,这个太阳太大的时候我们这个烧伤皮肤的,那时候有一种油涂了以后,保护它,保护它这样,我们出家人就不可以,那个涂香不可以所以啊只有一样东西那个烦恼香啊保护啊那个热恼就对了,不但是可以啊而且是随顺的,

  【“虽同具足出家之相,具戒财者胜出余人,”】

  这样,就算我们现在进一步,大家你出了家了,行相是一样的,耶,仅管你形相一样,但是你有具足这个戒财的话,你比别人要超胜,这地方说明什么,耶那我们不要说我是这个比丘,耶要说我持这个比丘戒持的如何,清净与否,这个才是真正判断这个是否出家人的根本原则,

  【“及前论云:‘尸罗能得殊胜道,与诸悲性平等修,清净胜智以为性,离过第一庄严具。”】

  由于这个尸罗戒,才能够得到什么,殊胜道,殊胜道就是你要修殊胜道这地方就大乘道,还从这上头去的,由从这个然后呢跟这个大悲心啊平等修,以这个为根本然后呢,其他的一切清净胜自以为性,离过第一庄严具,这个戒不但是我们这样,它那个最后跟智慧相应的彻底清净,这个是他的特则,戒的自性本身跟智慧的本身到最后是究竟圆满的状态,一样的,那时候离一切过失,那个时候是真正的庄严,最微妙第一

  【“遍薰三界悦意香,涂香不违出家众,行相虽同若具戒,此是人中最超胜。”】

  这个香遍薰三界,这个香涂在我们出家人身上,不违背的,同样的就算同样的出了家了,但是你能够严持这个戒的话,这个是最最超胜,就是上面解释的,又说

  【“又虽未说虚赞邪语,未以勤勇功力积集,所须资财任运而得,不以暴业而令怖畏,然诸众生悉皆礼敬,非为亲属,先未利彼,初本无识,然诸众生自然慈爱,足迹之尘亦为天人恭敬顶戴,得者持去供为福田,此诸胜利悉由戒生。”】

  下面又说种种戒的好处,平常我们现在这地方由其是要想得到名文,得到名称的话,种种怎么办,用种种办法作宣传,作广告这个宣传广告本身啦,这个虚赞,就是加油加酱加油加酱,说知名度现在拿世间的话来说,打知名度,就是这样,耶现在不要用种种的宣传虚头的这种夸,然后因这虚头的夸,啊,所以啊说不正当的这种事情你不要你就可以得到大名称,还有呢,不勤勇的积集这个努力,平常我们要得资财的话要好大的努力去赚钱,现在你不要很努力的话,你任运可以得到,这样,另外呢,就是如果在世间上面来说的话,要以暴力啊那么叫人家来怕你,这个暴力有二种,一种呢,违背世间常规的,就是世间坏蛋,唉,他处处地方穷穷即恶的样子,你见了就怕顺著世间的状态话那就是威武的那种,这个将军,他不管是顺违世间是这样,种种这是报恶之业,有了这个你就害怕他现在呢,我们出家人不用这个,但是人人都恭敬礼拜,这我们看的见的,哦世间的恶人,你看见他躲的远远的,然后呢,世间的这种好人,你恭敬他,他最多站在你面前恭恭敬敬,可是一个出家的法师,就像我们老和尚一样,他向来都那么慈悲,人人看见他不但欢喜亲近,不但恭恭敬敬趴这个地上就给他老人家叩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耶就这个道理,非为亲属先未利彼,初本无识,但是啊,众生自然会慈爱,乃至于你足迹站的地方那个灰尘啊,天人跑过去恭敬顶戴,反过来我们也晓得一个破戒的人如果你站在那里的话,那个天人跑过去啊,就把他扫掉它,破戒的人站在这个地方,虽然他走掉了,那个足迹都不引许,很多这种类似的公案,所以你可以看的出来,那个持戒,破戒之形,二个差别差得太多太多,你破了戒他站在那里,他固然是,他莫奈何你等到你一跑,他马上把你足迹,都扫的干干净净,就是这样,然后呢,你持戒的话,他站在那里,他就绕著你,赞叹恭敬礼拜,你跑掉以后,他把你站过的灰尘,他还请著去作供养,这是他的福田哦,你看看啊,这个持戒的胜利是不得了啊,即前论云,那么上面说明,后面就引那个论证,我们就念一遍就算了,

  【“未曾出言未力集,”】

  未曾出言就是讲那个虚赞等等,未力集就是忙这个,

  【“能摄所须诸资具,”】

  这个资具的话,有的是名文,有的是利养,

  【“无怖世人悉敬礼,无功未集得自在。”】

  你不要以威猛,这样去作,耶人家都来恭敬你,人家都自然慈爱,都不要的,所以都不要用什么很大的努力,去集聚,你都得到了,

  【“非可说为诸亲族,未作利益及除害,先无相识诸众生,皆礼持戒胜士夫。”】

  的的确确现在我们有太多人,啊听见了,这个大法师比如我们老和尚,乃至于没见过,哎呀他老远跑著来,就看见了一定,要到那地方给老和尚,顶一下礼,就是这样,

  【“足履吉祥诸尘土,顶戴接受诸天人,稽首礼拜得持供,故具尸罗为胜种。”】

  你看,你看那怕你地上,站在那地方的灰尘,人家,哎呀你在那里人家来恭敬,顶礼然后还拿去把那灰尘,还去受持,所以这个戒是最殊胜的根本啊,

  【“如是智者善为思惟,功德过失应善守护。”】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善巧的思惟,他的好处,所以真正说来说去,我们这地方,才真正应该体会得到的,我现在发现我们有的时候的确很愚痴,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觉得大人,大人了,我现在想想这个很有意思,那个对世间来说是大人,对佛法来说那真是幼稚,说到这里,想起一个很有趣的,我有一个亲戚,应该说是一个表侄儿,那个时候,他这个家里面的人啊,当然啦一个独

  生子嘛,哎唷要求他总是,我这个表哥,他自己的地位什么等等,都很不错,所以自然希望他那个儿子克少家业,他那个妈妈也是一样的,对那个子女逼的很利害,结果有一天啊,他这个子女弄到后来,怎么说,我不念书了,就是这样,那么我到他家里谈起来了以后,对啊,他固然在他的感受当中啊,他觉得这个妈妈,处处逼著他,好像为了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偏不念最近他自己长大了,哎呀自己在懊悔,现在在外国,哎呀他自己啊一天要劳碌奔波一天忙这个,我现在深深的感觉到,我到了我这年龄也是一样,出了家也是一样,哎呀往往感觉得,等到你真正一但,体会到的话,已经来不及了真的来不及嘛,来得及他佛法就这么妙,因为就世间来说只看一世的,佛法来说无限的,对不对,所以常常记著,为什么,我讲前面那个布施一度最后这个略意特别强调,你啊那怕再晚,只要你一但觉醒了以后,你那个时候心里面那个,种子说我一定要作一定要作,一定要作,咬紧牙关,那怕开玩笑,你千万不要说,相反的话,那个种子种的越强烈,耶将来方便我自己觉得为什么,我不如你们,你们这个从小就出家人了,这么努力,我中年那就是我宿生没有努力,就这样,既然我说我宿生没有努力,我现在老了,觉醒了,我现在拼命努力,那怕我体力上面不如你们但是心力上面啊,我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决对不放松,决对不马虎,我到那个时候,从小的时候心里面现行就生起来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只有一个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你第一个认识了正确了以后,心里面所谓这个心里建设最重要,加强它,加强它,时时刻刻决对这个把握著这个根本正确的因,我要作到它,我要作到它,力量是什么呢,就在这里,你先把这个心里建设的很坚固的心,猛力了,然后你去行持,再慢慢慢慢,这就对了,这我们现在目前所能作的到的,应该作以及要求的也就些了,这个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以说是故智者善思惟功德及过失,然后呢,好好守护,下面

  【“即如此论云:‘菩萨应护诸尸罗;莫耽自乐而破坏。’”】

  这是我们学菩萨的人了,菩萨什么,学觉者,要觉一切人的,这个是我们现在正要作的事情,他一定是努力的,作这件事情,因为什么,有了前面的认识嘛,所以他决对不会什么,耽自乐,他破坏的真正原因,为什么,在这个难舍,为了自己求快乐,实际上呢他真正找到快乐了嘛,真的为了自己了嘛,错了,错了,所以叫作颠倒,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学,你真正学了以后你才发现真正为你自己,真正为你求快乐,是要什么,要去守护它,不要让那个烦恼增长啊,这个才是哦,所以乘我们现在得到那个人身的时候,赶快努力哦,你不仿让它少微辛苦一点,他仅管弄得骨瘦如材,将来你要感谢他呀,反过来你现在给他养的白白胖胖啊,到那时你要鞭打它是来不及了,所以说啊!莫耽自乐而破坏了尸罗,这个尸罗才是快乐的真正的因啊,又说,

  【“‘得自在故恒受乐,智赞护戒妙庄严,圆满具足诸学处,极圆无慢依尸罗。’”】

  你能够得到种种自在,而一直永远不断的受快乐,这个因在那里,就在这个上头,这个上头那么同样的呢,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这个暇满的人身可以自由自在努力的要赶快作这个事情,这个是真正有智慧,这个智慧说不颠倒,不把事情弄错的,这个,称赞这个,然后行为的时候,行持这个,保护这个,这个才是真正我们的庄严啊,不管我们吃的穿用的,名文利养这个才是啊,我们一切时处努力,赞是嘴巴上面,护是行持上面,而根本上面就是我们对内在的认识,要把这个圆满,它下面有一个妙极了,极圆无慢是依尸罗,要作到决对的圆满,千万不要一点点的马虎,这个慢就是怠慢,慢,它有几种意思在这个里面,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特别说明的,什么,就是这个慢的形象,永远是随著我转的,这第一个,还有呢特别的有一个当我们去行持的时候,作到了一点点就觉得我很得意,那个时候叫做增上慢,错了,所以凡是我们修行的时候,得到了一点点得少为足同时又一个形象就增上慢起来了,这个不可以,换句话说不能使一点点的得少为足,得到了一点更进,更进,越得到是越上进,反之我们现在有了一点的话,自己觉得了不起看看别人不如的话,那就错了,所以啊,无慢,你能够无慢,就不得少为足,能够不得少为足就能够圆满,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能够这样去作的话,根本依处是尸罗,同时我们行持也是这个。

  【“又护尸罗非唯为自怖畏恶趣,又唯希望人天盛事,当为安立一切有情于妙尸罗。”】

  现在我们这地方的行持的根本是什么,大菩提心,所以啊,不是为了单单怖畏恶趣啊,也不是单单是希望得到三界之内人天啊,乃至于不单单要求自己解脱啊,要求一切有情都得到圆满的解脱,所以一切有情,都要得到这个妙尸罗,

  【“即前论云:‘若欲安立无边世一切有情于净戒,为利世故修尸罗,说为尸罗到彼岸。”】

  就这个了,为了使无量无边一切世间有情都安住于净戒,然后这个样利益世间修习这个,这个叫作布施,到彼岸,到彼岸就是波罗密多,梵文翻成我们中文就是这个意思,

  【“非畏恶趣希王位,乃愿善趣诸圆满,唯愿善护净尸罗,为利世间而护戒。’”】

  不是怕恶趣,不是求什么好的果报,乃至于种种其他善趣的圆满,其他善趣圆满,就是三界之内的,我们真正唯一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好,这个是趣入,修戒的方法,翻过来,

  【“第三戒差别分三,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今初。”】

  那么现在这里说了,刚才说戒有三种,这个地方特别讲尸罗而说,律仪而说,现在解释了,第一个叫律仪,第二叫摄善法,第三叫饶益有情,所以这个戒的三类是这种,那么现在我们这里说的话呢,第一个就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第二个叫摄善法戒,第三个饶益有情利益别人的,现在把它分开来说一下,

  【“菩萨地说,即是七众别解脱戒,故若具足别解脱律仪而住菩萨律仪者,或在家品或出家品,所有真实别解脱律仪,及诸共同能断律仪是律仪戒。”】

  那么所以这个第一律仪戒的内容是什么,七众弟子,七众是什么,就是在家的五戒,男女二种,然后呢,比丘,比丘尼,然后呢,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以及在家的二众,这样,这个就是七众,以这个具足七众的别解脱戒,各有各的特则,那么安住在由于这个而安住于菩萨戒的,不管他是在家,出家,这个根本就是真实的别解脱,除了这个以外,还要一个共同能断律仪是律仪戒,所以这个菩萨戒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哦,这个我们要注意哦,这个以前我不懂,到现在最近才了解,这个菩萨的戒经上面,说是共同的,比如说我们仅管这个受了戒,乃至于世间法他那个威仪等等。一定要随顺世间,如果这个世间认为不合理的话,虽然你这个戒条当中没有订,你也要去遵守,这样嗯,乃至于比如经上面,这个经上这个地方没有说的,可是那个地方有说的,你菩萨戒你要圆满的话你也要守,你说这样的话戒里面好像有了漏洞啊,不,戒没有漏洞的,这个佛真了不起啊,所以戒的最一句话,随方毗尼,你们在家人是容或不了解,出家人都晓得的这个佛的确了不起,他说的很清楚,随方毗尼,我现在那个制那个戒,它有它的实地法的,你用的在别的地方去,在这个环境之下的话,如果在这种状态的话,你适应它,我想诸位出家的同学一定了解这一点,对不对,这个佛真了不起啊,所以我们现在制那个戒以后啊,跑到这地方大家执著,那是决大的错误,所以我那一天谈起那个,我赞叹啊,那个泰国人,那个泰国比丘,而且他是什么,我希望你们有机会,到台北去遇见这个人,的确我们值得请教他,他跑到中国来以后,耶却穿我们中国的衣服,穿中国和尚的这个袈裟,然后很多行持什么等等,他不是个初学,他是跟不晓得跟僧团最高的一个什么学校里面最精彩的来了三个人,那戒的特色,所以他一定是,刚才这个叫共同能断律仪的律仪戒,这样。

  【“若非堪为别解脱律仪之身而具菩萨律仪者,谓共别解脱断除性罪及诸遮罪,随其所应能断律仪,是律仪戒。”】

  它有一类戒啊,这个戒有特色,如果是别解脱,像比丘戒的话,非人不可,但是呢,菩萨戒,不,龙,天啊,乃至于很多其他的,他只要有什么的具足条件的他能受,但是这个却,不一定能受解脱律仪的。不一定能受的,所以这地方所非堪为别解脱律仪之身,这个就是指这一些,那么他同样的具菩萨戒,那么这个时候他要上面呢共别解脱断除的性罪及诸遮罪,那是共同相共的地方,他还要,他还要比如说他虽然啊,不是比丘他也不受比丘戒,但是在这个地方共同的那一部份,这个性罪固然不可以,这个遮罪本身啊,就是刚才说共同的那一部份,他还是应该断除,这个就是律仪戒。这个范围是菩萨戒的,在菩萨地上面详细说明,这是第一个。

  【“摄善法者,谓缘自相续六度等善,未生令生,已生不失令倍增长。”】

  这个就是善法。这是善法,换句话说我们通常说作持,该作的好事样样东西都要作,而现在经过前面的决择我们现在晓得,我们不管是自利也好利他也好,所要作的内容在六度当中,已经能够圆满含摄,所以说在自相续上面学这个,还没生起令它生起来,已经生起不要令它失去,还要令它倍倍增长,这就是善法戒,

  【“饶益有情者。”】

  什么是饶益有情戒

  【“谓缘十一种利有情事,如其所应引发彼等,现法,后法无罪利义。”】

  什么是饶益有情,是帮别人的,这缘十一种,这个地方菩萨地上面告诉我们的详细分别利益有情的事情,就像他缩所说的这样去作,这样去作能够引发,说现在、后在的种种好处,这个好处啊,下面二个字很有意思,无罪,无罪,现在我们作很多好事啊,作了个好事啊都跟那个杂染啊混在一块的,现在这个地方谈到饶益有情,你更进一步的话,对不起,这个好处不能杂染的,不能杂染的。此等广如戒品释中我已决择,定应于彼数数参阅,详细的道理在戒品释,这个戒品释就是菩提正道菩萨解论,大师在这地方详细的说明,所以正式修的时候,一定要在这里边去努力,我们这里将来讲完了,这个在家备览,南山律的这个精华以后,紧跟著共同讲的就是这个,这本书现在正在酬印当中,本来已经有了,这次印的内容当中有补充了,把我们这个菩萨戒的这个条文等等,而且以最精致的方式,那一次我到台北去大家谈起有的人随便贴一贴,哎呀这样的庄严的东西,别的地方花钱不在乎,那地方往往省钱啊,我们大家都不赞成,所以

  啊,这本书现在印的非常庄严,你们看我们还专门排版的,专门排版的,大家好好的努力去学。故别解脱所制诸戒,是诸出家菩萨律仪学处一分,非离菩萨学处别有。这地方特别说明,所以这个别解脱所制的戒,就是什么,那我们出家菩萨应该学的,不是离开,这个地方也特别说明,由其我们现在很多误解,说我是学大乘的,大乘行者菩萨戒啊,所以这个别解脱戒就不要它了,错了,错了,错了,错了,我们真正行的就是什么,就是这个,耶,你这个是根本,你这个律仪戒没有而是讲菩萨的话那根本都是开玩笑,是,为了你每一种方便,你可以显在家身。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8章 精神的真实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8章 附体之说与无二无别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9章 求索的灵魂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9章 大红司命主的坛城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9章 狼嚎声中的空行母

 

后五篇文章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18章 希望他们的诅咒灵验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6-117卷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4-115卷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2-113卷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0-111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