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1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1课

 

  略论·7月21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2、六度次序的决定

  (1)、生起次第

  文:"若有于受用不顾不贪之施,则能受戒,若具防止恶行之戒,当能忍辱,若有不厌难行之忍,则逆缘少而能精进,若于日夜勤行精进,则心于善生起堪能之三味,若心等引,则生通达真实如所有性之慧也。"

  解:六度的次序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对受用能不贪著,对财布施能不执著,就能受持戒律。具有防非止恶清净戒行,就能行忍辱。忍有两种,一不报复忍,受别人陷害能安忍而不报复;二不厌难行忍,菩提道难行能行,众生难度能度。具备后一种忍辱,则退缘少而精进多。有日夜勤行精进之力,就能引生正定,心于善缘能够安住。在禅定的基础上,修真实观,就能现量证得真实胜义。所以,欲现量证得真实,即须定力。引生定力,即须精勤力。欲生进力,须修忍耐违缘的忍力。欲生忍力,即须防恶之戒力。欲生戒力,即须不顾家财及种种五欲受用。若贪家财受用,即不能守戒。比丘戒仅具三衣,不住高广大床,住静室等,即所以练习其不贪之习。菩萨戒如无不顾不贪之舍心,则不能守戒。例如自赞毁他,悭吝法财,均由未能看透财物,乃生赞毁悭吝加行。各条律仪的防范,多与贪瞋痴有关。故菩萨欲能守戒,即须先有舍心。可见,六度,前前是后后生起的基础,这种生起的次第不可紊乱,不可改移。

  (2)、胜劣次第

  文:"胜劣次第者,前前劣,后后胜也。"

  解:胜劣次第,前前劣于后后,后后胜于前前。六度为大乘,在自乘中有胜劣,在各乘中也有优劣。在自道内最后殊胜慧度,以大乘菩萨欲入地道诸果,直至圆满菩提,非有空性慧不可。所以说"若无智慧度,余度如盲引"。所以前五度为成就慧度的资粮。假如没有证得慧度功德,凡慧中应断应离的烦恼、执著、无明等等,非前五度所能办。禅定固然能够安住在善所缘上,降伏粗惑(色界无色界定没有瞋心所),但破惑非其所能。具慧者必有定,有定者不必有慧(如外道同样修四禅八定,却没有空慧)。推之精进,固须前三始能圆,但精进没有降伏无明惑的力量。且有定者必有进,有进者不必有定,推之忍戒等亦然。总之,前者为后者因。有忍辱力必能具防恶戒,戒不能自净,必以忍力防护才能清净。戒比施亦然。布施可以得乐果,但难保生在善趣,必持戒、布施,因所感人天福果,乃无穷尽。无戒的布施,多感龙族,所以布施必须以持戒功德增上,故后后胜于前前。   (3)、粗细次第

  文:"粗细次第者,前前较于后后,心易转而事易作,故相粗显。反之后后较于前前,知与行俱难,故前粗后细也。《庄严经论》云:'依前而生后,住于劣胜故,粗显及细故,说彼诸次第。'"

  解:粗细次第,前前比起后后,前较后的心态容易转变、容易实行,心容易生起,行相粗显。反过来,后较前难转、难作,行相微细。所以颂云:"依前而生后,安住胜劣故,粗显微细故,说如是次第。"

  (三)、六度的具体修法

  1、布施学处

  (1)、布施之自性

  文:"舍之善思,及彼发起之身语业,是彼身语于施趣入时之思也。彼中圆满布施波罗密者,非待以所施物惠舍于他,令诸众尽离贫苦,谓但自坏悭执,并将施果舍他之心修习圆满,则成就施度也。"

  解:能舍自身一切资具,所有与无贪之心同时生起的善心所(即具有善性施舍的思心所),以及由此善心所引发真实的身业和语业,都属于布施。施度圆满须具四相,即无悭吝施、空性施、随他意施、依他根器成熟施。四相全具,即为圆满。破除逆缘的一切悭执,施心圆满,亦能圆满施度。所以,施的自性,通常以与物为施,这里注重与物时的舍心圆满为布施。徒与物,属外表,不属于施。因为布施的要义,为无贪之心。有误解圆满布施,就是随顺众生的需要,尽力除其贫苦,为布施圆满。昴旺朗吉堪布的个人体会是:如照此说,则佛陀也不圆满,现时众生尚多贫苦,岂佛昔之行施未圆满耶?应该是自身所有的身命、财产、善根、功德,一切破除悭执心,以无悭心至诚行施他,并布施所得果报也施给他。这样修此心到极圆满,即为圆满施波罗密。但此处所谓圆满,不过就合布施量而言,谓为到彼岸。非指无学位之施圆满,以菩萨尚有学处故。所以到彼岸与圆满有粗细不同。

  (2)、布施之差别

  A、对人不同之差别

  文:"财施,为在家菩萨所作,出家菩萨应行法施,不行财施。是《菩萨别解脱经》中所说也。此中密意,谓于闻等当成障难,此《集学论》中所说也。然此是遮出家求财而舍施,若于自善所作无所防损,以昔福力多所获得,则亦须行财舍也。夏惹瓦云:'我不为汝说舍之胜利,但说执持之过患。'是于出家之碌碌营求,积集财贷于戒多生疮庖而行施舍,为不悦之言耳。"

  解:布施的差别,从布施者论,在家者以财施为主,出家者以法施为主,此出自于《菩萨别解脱经》。但出家众亦非绝对不用财施,不过不求财以施,以求财则障闻思修故。如果是由于过去生中的福业,感得今生有众多财富,应当行财布施。《集学论》言之甚明,谓遮求财而施。若以自善所作,或昔福所获,则亦须行财施。此不过分有意义、无意义之二。一为障大义小,一为障小义大,故作。在家方面,则以难易而分。在家众施法难,施财易。但也有以闻思修为主的菩萨,则应准出家例,如仲登巴是。昔霞惹瓦为弟子说"我不为汝说舍施胜利,但说执持过患"。如果出家众汲汲营求,聚集财货,有违戒律,于戒律多生疮疱,故霞惹瓦说如此财施,为不悦耳之言,在诸佛对此,亦不悦耳!

  B、施自性之差别

  文:"施自性之差别有三:一、法施者,宣示无倒正法,及工巧等,世间无罪之事业边际,如理教示,并使受持学处也。二、无畏施者,于王贼等人之怖畏,及狮虎等非人并诸水火大种之怖畏,悉救护之。三、财施者,舍财于他也。"

  解:从施物显差别。一、法施,即无倒宣说正法,或写经施,或工巧医药及世间无罪事业边际教授于人,或教受持学处等是。二、无畏施,救护种种怖畏,如救护盗贼、虎狼狮子等猛兽、鬼神以及水、火、疾病等灾害的畏难。三、财施,施身,如头、目、手、脚、妻、子、宫室,是其大者,财物是其小者。法施最胜,次无畏施,次财施。   (3)、在身心上修布施的方法

  文:"于身心生起之法者,若于身财有悭吝者,不成施度。悭吝乃贪所摄,虽劣乘二种罗汉,亦并种子摧断无余故,是故非仅唯除碍施遍执之悭吝,须至心生起将一切物于他施舍之意乐也。此中须修摄持之过患,与施舍之胜利。初者如《月登经》中所说,见此身不净,命动若悬岩之水,身命二者是业所自在,全无自主,妄如梦幻,须断除于彼之贪著。彼若未遮,则随贪增上,展转积集诸大恶行,而堕赴于恶趣也。次者,如《集学论》云:'如是我身心。刹那刹那去,无常有垢身,若以得无垢,菩提岂非彼,无价而获耶?'正生起之法者,如《入行论》云:'虽身及受用,三世一切善,为利有情故,无惜当舍施。'谓以身、受用、善根,三者为所缘境,舍于一切有情之意乐,当数数而修之。

  复次当知,以现在胜解未熟,观力微弱,于有情所,虽以意乐已施身竟,然肉等不应实与。虽然,若不修舍身命之意乐,无由串习,则以后身命亦不能舍,如《集学论》中说,须从现在而修意乐也。如是若于已至心舍与有情之衣食等而为受用,忘为利他而当受用衣食等之意乐,以爱著自利而受用者,则成染犯。若无爱著或忘缘一切有情之想,或贪为余一有情故者,非染堕也。于彼等回向于他之物,作他物想,若为自故而受用者,成不与取,其价若满,则成别解脱之他胜。若作想云,受用他有情之财,应作他事而受用者,则无罪。此《集学论》中说也。成他胜理者,谓至心回向于人趣,彼亦了知摄为己有,作是他物想,为自利而取,若满其价,有可成他胜罪之密意云耳!   复次,以至心净信,分别变化无量种类所施之法,以胜解而施于有情之胜解行者,则少用功力,增无量福。此为菩萨具慧之布施,是《菩萨地》中说也。虽于学施度之时,若能具足六度而修学,其力尤大,尔时防护于声闻独觉作意之戒,及于种智之法胜解堪忍,而忍他骂,为令上上增长故,发起欲乐之精进,以不杂下乘之心一境性,将彼之善,回向于圆满菩提之静虑,于诸能施所施受者等,有了知如幻之慧,具六度而行之。"

  解:于身心生起摧毁身财受用的悭吝无余,仅此还不得为施度。以悭为贪一分所摄,二乘人已尽断贪种,仍然不得为已满施度。所以,不仅摧毁障施之悭心,即为施度,须以菩提心摄持,以一切身财受用至诚布施给他人为意乐,才是施波罗密。

  若要布施心真实生起,这种心必须具足二种因才能生起,一思惟摄持财物等的过患,二思惟修施舍的殊胜利益。摄持的过患:经过观察,见到爱执的身体秽污不净,无常不定,犹如悬挂在悬崖下的水滴一样,随时都可能掉下来。而且,身命由业力所支配,自己不能主宰,虚幻得像梦境一样,摄持保爱实在没有大的意义,因此必须断除对身命的贪著。如果不能灭除对身命等的爱著而随顺贪欲,将积集众多的恶业,死后堕入恶趣。惠施的利益:如果对财物等能惠施,就不会有守护和恐怖的痛苦,后世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安乐,今生中能得赞叹,得好名闻,减轻悭执之烦恼,感无量福,乃至福德圆满,成就菩提。《入行论》云:"舍一切涅槃,我心修灭度,一切终顿舍,施诸有情胜。"又云:"施可获现究二乐。"意谓人天乐不外由财位受用圆满所生,究竟乐由地道不退而生,此二皆由施得。集经论云:"由施遮止饿鬼趣,亦断一切贫乏因。"饿鬼因为悭吝,贫乏因亦然,惟布施能对治。其他经论所说尚多。

  正修布施的方法:先思惟摄持过患,对贪爱生起厌离心,再阅读经论中所说的布施的殊胜利益。能心生欢喜,再正修布施,以身体、受用财产、善根为布施的所缘,思惟惠施一切有情,应无爱惜,于一切所有,破除我所爱,反复地修习布施心。现前虽无实物,随着时间的增长,舍心成为一种习惯,当手中有实物时,自然能布施。即此仅仅修习施心,功德已无量可计。

  实物布施,对境分十:(一)对亲应以无贪心施;(二)对仇应以无瞋,具慈心施;(三)对中庸应以欢跃柔和心施;(四)对具戒功德有情,应以欢喜恭敬心施;(五)对无功德有情,应以悲心施;(六)对卑位有情,应以无轻毁心施;(七)对尊位有情,应以无忌妒心施;(八)对等己有情,应以无较量心施;(九)及(十)对自他富贫时,应离不知足,而以悲心施。(未登地菩萨有贫时,登地菩萨即无贫时)

  布施有三殊胜因:(一)布施要义想,为学圆满菩提故。(二)於物作殊胜想,藉布施缘起,速满施度故。(三)於有情作善知识想,藉彼来乞,满我施度故。又布施当断除者有八(一)因果心,(二)嫉忌心,(三)瞋忿心,(四)追悔心,(五)偏执心,(堕一心),(六)名利恭敬心,(七)望报心,(八)希求异殊果。无此诸心,为最善巧。但即不能如此,布施亦有功德。又对需要布施者,不应作延缓施,以菩萨须使众生生欢喜故,不应具烦恼而施,不应先许後短欠而施,不应违世出世法而施。不应数恩而施(谓前屡施于汝,令彼生惭),不应轻毁求者而施,不应仗势豪夺而施(如国王强劫人之妻子以施人。若连城邑人民并施,无犯),不应强迫父母财物而施,不应为损害他有情方便而施(谓以饵诱,令他有情遭损害之类,不应违戒不如理而施。不应俟徐徐积聚而施,应速来速施,否则生贪,障闻思修)。应欢喜恭敬而施,使求者满意,施力益大。

  对于施物,有应舍与不应舍的区别。当视所舍物对于求者现前和究竟的利害如何。现究皆利,应施。现虽不利,而究竟利,应施。现利而究竟不利,不应施。现究均不利,不应施。

  施肉物有就时门不应舍者。菩萨大悲成就,已证空性,施身肉时如斫莎拉树,无所痛苦。若在凡夫未证空性,则应观布施的因缘是否助发大悲,不是助发大悲则不应施。又对比丘非时食也不应舍。不能成就大义利不应施。就布施的对象,有不应施者,魔天扰乱行人,来求身肉,不应布施。外道为破内道故,来求经典,不应布施,狂者不如理求乞,不应布施。不饮酒食肉者,不应以酒肉布施。有就物门,有不应施者一、父母不应施,以非施物故。二、妻子不愿,或无意义,不应施。损害有情房屋田地不应施。有生命物存在之水或食物不应施。比丘的三衣不应施。三、大恩根本师特赐物不应施。又有就境不应施者,非密宗法器者,不应以密法施。又毒物、兵器、恶咒不应施(如有利无害,亦可开许,如毒物可资疗病,兵器可资防护之类)。不论观想施,或实物施,总应如无著《摄大乘论》所说具足六胜利而行布施,云何六胜施(一)所依正学,(二)物正学,(三)要义正学,(四)回回向正学,(五)无分别正学,(六)清净正学。云何所依正学?为依菩提心而施。云何物正学?即身、命、财,一切总施,如施一分,亦缘总意而施。云何要义?为圆满有情现究二利而施。云何回向正学?即以施果回向正等菩提。云何无分别正学?即三轮性空而施,云何清净正学?即具足遮止二障而施。能具此六,即能成就施到彼岸。所谓到彼岸者。指离生死苦海而到圆满佛位之谓。由施可离生死海而到佛位。

  又菩萨行施度,摄六度而修学。施之施度者,正行施时,将余一切回向于施。施之戒度者,正行施时,不忘戒学,远离垢罪。施之忍度者,正行施时,能忍他害。施之进度者,正行施时,增长施之善根,精进欲乐不懈。施之定度者,正行施时,以施善根不染二乘欲乐,一心回向正等菩提。施之慧度者,正行施时,知三轮体空。布施能具六度,其力甚大,总之,菩萨行施,最要远离声缘作意(自私自利),对於一切种智之胜解,能忍他辱他骂,令其增长而发起精进欲乐,于不杂二乘心一境性,观察能施、所施、受者,皆无自性。又於身、财、善根,当行舍、护、净、长四法。如身,由思惟力练习能施之心,是为舍法。未到真实施身时,当行保护,是为护法。对罪过加以净治,是为净法。念身由善业来,更加严谨持戒,是为长法。又如财物受用,以思修习舍心,为舍。未遇殊胜有情,不忘施,为护(过殊胜有情而施,亦非贪著不舍,此与速来速施,亦无冲突)。不由造罪邪命而来,为净。于布施行精进,即能使受用益增,为长。如善根,以三世善根施诸有情,为舍。不因恶业使善根唐捐,为护。以善根回向正等菩提,为净。随喜他善,为长。

  2、戒之学处

  (1)、戒之自性

  文:"由遮止损他事,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之戒。是以律仪戒为主,增上而作也。以彼思之串习,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密多,非谓于外能令有情胥离损害之门。《入行论》云:'从得远离思,说戒到彼岸。'"

  解:中士道讲三学时即已有戒学,这里又重说。因为前说中士,以出离心摄受,重在求解脱,故以别解脱戒为主。上士,须以菩提心摄受,对于其他一切有情断离能害之心,而以菩萨戒为主。戒有止恶、行善二分。此处所讲的戒之自性,专取防恶一分,因为律仪戒为三聚净戒的根本。戒波罗密者,即具足菩提心有情修习能断害他之心,这种心不断增上,一直至圆满,即为戒波罗密。不是说安立在诸外有情悉离损恼,始为戒波罗密多。否则现在所有有情未离损恼,过去诸佛即有戒度未圆的过失,这是不成立的。所以,戒波罗密圆满,乃就内心说,不应依外境说。又戒波罗密多,有二层意义(一)起落,谓回头即到彼岸,即总断一切损害有情的恶心。(二)帕青,青字,义谓向彼岸而行,即串习此能断之心至于上上圆满,二者皆称戒波罗密多。

  (2)、戒之差别

  文:"戒之差别有三:一律仪戒者,若就发起作增上,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若就自体作增上,乃断七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也。此《菩萨地》中说。菩萨身心之律仪戒,即七众别解脱之意者,若是具别解脱律仪,具菩萨戒律仪者,则或在家或出家品之正别解脱律仪,及与彼身心共同所断律仪者,是律仪戒。若是不堪为别解脱律仪之身,具菩萨律仪戒者,则远离共同别解脱之性罪,及远离随类制罪之远离律仪者,是律仪戒也。菩萨身心之别解脱律仪者,虽是菩萨身心之戒律仪,然非菩萨之正律仪,其余者,有与菩萨律仪所依相顺也。二摄善法戒者,缘于六度等善,于自身心,未生令生,已生今无衰退,展转向上增长也。三绕益有情戒者,从戒门中于有情今后无罪之义利,如理而为之。"

  解:戒的差别有三种:一律仪戒。如果从律仪戒本身的功能来说,就是断不善身(三)语(四)之七种远离。若就此律仪戒引申的作用而论,即是断十不善的十种远离。身语七业与意业的发起有关,所以说断十不善。《菩萨地》所说菩萨身心的律仪戒,即具七众别解脱戒之意。注意,《菩萨地》说菩萨能具七众别解脱戒,那么对于自己受的菩萨戒支分更加圆满,不是说一切菩萨必具七众别解脱。否则把菩萨律仪戒与七众的别解脱戒等同起来。这是不对的。因此,具足别解脱戒而又受持菩萨戒者,他们的别解脱戒是菩萨律仪戒相应的一部分。如果起大乘慢,弃舍声闻律取舍等戒,则未知菩萨戒学之扼要。在家菩萨所曾受五戒,即菩萨应防护的律仪戒。出家菩萨所受的比丘戒,即菩萨应防护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菩萨万行,总摄为三聚净戒。凡防护二乘心,及不善业。与菩萨学处相违者,均摄于律仪戒。精勤于三学六度,未生令生,已生令长,均摄于摄善法戒。对他有情作饶益,下至一举手一投足。均摄于饶益有情戒。三、饶益有情戒。凡过去诸佛菩萨於诸有情所作利益。我都愿意追随如理而作,即饶益有情戒。对密法的金刚乘三昧耶弟子来说,可以摄为十一事:(一)作助伴事业。此又分作益与去苦二种助伴。(二)胜解方便事业。如为他有情开示取舍方便。(三)作涅槃事业。如对父母说无常等理趣。使其厌离世间。趣向涅槃。(四)解救贫困事业。如施衣、食、财用等。(五)作居住事业。如施房舍、田地、奴仆等。(六)同意方便,即和合事业。谓以和合方便,而引他趣入正道。(七)护清净事业。即惩邪见事业。对具德者赞叹护持,对上品造恶者,权巧施以重惩,轻微者薄惩,令其畏惧而遮造恶之门。((八)(九)(十)三事,各本缺记)(十一)显神通事业。此专对三昧耶有情而言。祥见菩萨戒别释。   (3)、正修持戒的方法

  文:"于身心生起之法,戒清净者,由于行止,如制守持,而得自在。彼亦随顺猛利欲乐守护而坚固。于彼生起,须久修不守护之过患,及守护之胜利,于前中士时已说。复次,《摄波罗密论》云:'坏戒尚不能自利,利他有力如何成,是故利他善勤者,于兹缓漫不应理。'又云:'彼戒是得殊胜道,与诸悲性平等修,最胜净智之自性,名为离过胜庄严。悦意香薰遍三界,出家不违之涂香,虽形仪同若具戒,彼于人中成殊胜。'谓依于此,则身心由上趣上,与诸禀性有悲之大萨埵同等所学,得断一切恶行种子之净智。世间装饰之具,施于甚幼及甚老者,则不端严,反招讥笑。戒饰具者,老少中年,任谁具足,一切皆生欢喜,是为胜妙庄严之具也。余妙香者,但趣顺方,不趣逆方,是一方分。戒称之香者,则趣一切方所。诸除热恼之旃檀涂泥,于出家用之则相违,然救烦恼热之涂香者,于出家不违而且顺也。仅具出家相,虽形仪同,然若具戒财者,则较余为最胜也。又前论云:'虽不自赞不致力,聚所受用之承事,无须狠戾世皆敬,无功不行得自在。生无论谈之种姓,不作饶益兰若者,虽先不识诸士夫,礼彼具戒之士夫。足下所履吉祥尘,以胜顶受天人礼,稽首获得皆持去。'当如说而思之。如是戒虽有三,而正以律仪戒。于别解脱之制罪,或与彼共同处以作行止,此在菩萨亦为首要。若获于彼,余亦成护,若不护彼,余亦不护。若坏菩萨律仪戒,是坏一切律仪。此《摄决择分》中说也。是故若作是想,谓别解脱律仪是声闻戒,弃彼之行止诸制,而菩萨之学处须于余学者,是未知菩萨戒学之关要也。律仪戒者,为后二戒之根本依处,以多次说故。律仪戒之主要,亦是断诸性罪。摄诸性罪重大过患之关要者,是断十不善故。于彼虽仅等起心,亦防护不令生起,当数数修之。《摄波罗密论》云:'善趣解脱安乐道,十善业道不应坏,住此思惟利众生,当有意乐胜果生。诸身口意当正护,总谓是戒佛所说,是摄无余戒根本,故于此等当净修。'总之以彼为本,于自所受戒学,数数修学防护之心等,即戒之修持也。具足六波罗密而作者,自住于戒,亦安立他于彼者是施,余者如上。   解:戒行清净,必须对于禁止、奉行的各种学处,按照要求如理守护才能成就。同时要有强烈的持戒信心进行受持而坚固不动摇。中士重在解脱生死。解脱生死由慧以破我执。但慧由定生,定由戒生,故戒为解脱生死之根本。毁戒的过患和持戒的利益,这些内容在"中士道修法"中已经有说明,中士和上士的发心、证果不一样,所以有必要再说明一下。破戒的过患:大乘人以利他为目的,如果自己的戒行不清净或有污损,将来必堕恶趣,自利都来不及,又如何行利他的事业?因此,大乘行人勤行利他,应当爱惜戒法,对应当奉行的学处要努力奉持,禁止的学处必须严加防范。持戒的利益:人天一切乐果都因戒而生,又依戒的功德使乐果相续不断,并展转增上。具大悲心的的菩萨能结合其它学处精进修习,就可以断除一切恶行种子,得成佛陀的清净妙智。持戒清净还是没有年龄限制的美妙的装饰品,不受任何方位约束的熏香,解救一切烦恼的涂香泥。所以,持戒能成就财富、恭敬等众多利益,受人天供养的世间第一福田,被人天所爱敬。   修菩萨戒时应当注意,菩萨戒虽然有三类差别,但以律仪戒最为主要,是后二戒的根本和依处。所以,律仪清净者,虽不必菩萨戒也清净,而坏律仪者,必坏菩萨戒。比如说一比丘曾受菩萨戒。律仪有坏则余二亦衰坏。别解脱以十不善为重,犯十不善的动机一定是为我,此与受摄善法戒宣誓"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长"相违背,故坏摄善法戒。又与受饶益有情戒宣誓"诸菩萨如何利生,我亦追随如何利生"相违背,故坏饶益有情戒。所以,律仪戒是后二戒的根本和依处。在家菩萨所曾受五戒,即菩萨应防护的律仪戒。出家菩萨所受的比丘戒,即菩萨应防护的律仪戒。具足六波罗密而修戒者,自住戒,亦令他住戒,是戒之施度。住戒时远离自利心,即戒之戒度。住戒时耐忍他害,是戒之忍度。乃至住戒时三轮性空,是戒之慧度。又具六殊胜者,住戒时以菩提心摄持,即人殊胜。住一戒时愿净一切戒,即物殊胜。余比施度类推。   3、忍之学处

  (1)、忍之自性

  文:耐他损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心正直住,于法善思胜解。彼相违品,谓嗔恚怯弱,不解不乐也。此中忍度圆满者,但是灭自忿等,心串习圆满,非观待一切有情悉离暴恶也。

  解:

  (2)、忍之差别

  文:忍之差别者,谓他作损恼,皆不在念,自身生苦,安忍受之,于法决心堪忍也。

  (3)、于身心生起之法

  文:于身心生起之法者,须知修忍之胜利,及不忍之过患也。初者,应思当来,无多怨敌,亲友不离,有多喜乐临终无悔,身坏之后,当生天中也。如《摄波罗密论》云:"于有将舍利他意,最妙对治说为忍,世间善业诸圆满,于嗔过中忍皆救。是具力者胜庄严,是断难行最胜力,是息害心野火雨,今后诸损忍能除,以胜士夫忍甲铠,暴恶众生语之箭,反成赞叹微妙花,亦成悦意名称(蔓)。"又云:"具德庄严饰相好,著色工巧亦忍是,"于此胜利,乃至未得猛利坚固决定当修习之。次不忍之过患者,《入行论》云:"千劫所积集,供养善逝等,所有诸善行,一嗔皆能坏。"此如马呜菩萨所说而建立也明矣!《文殊游戏经》中,则说为坏百劫积集之善也。所对境者,一说须于菩萨,一说于普遍之境。前者与《入中论》中"何以故以嗔诸菩萨,百劫所积施戒善,以一刹那能催坏。"所说同也。生嗔之所依者,虽菩萨若嗔犹坏善根,况非菩萨而嗔菩萨哉!其境为菩萨随知不知见可嗔之原因随实不实,皆如前说能坏善根,同《入中论》注中说也。总之坏善根者,不必须嗔菩萨,如《集学论》引《说一切有部律》云:"比丘于发爪(卒)堵坡,若净信心以一切支分而作礼,乃至金刚地基,尽其所厌几许地之微尘,当受用千倍尔许转轮王位。"又云:"彼善根者,若于同梵行所,出生疮庖,悉当坏尽,以是之故,若于株杌犹不起嗔,沿于具识之身耶?"坏善根之义者,谓坏往昔诸善能速生之果,转令果久远,而先出生嗔之果,以后遇缘,各各之果仍当出生。盖世间道。随以何法,皆不能断所断之种子,以烦恼无有能断之种子故也。此有类善巧者所说。然彼因相不为决定。异生以四方力对治不善之清净,虽非断种,然其后遇缘,异熟亦不生故。又得加行道顶忍位时,虽未断邪见,及恶趣因之不善种子,然纵遇缘,亦终不生邪见及恶趣故也。如云:"业向重处牵。"谓善不善业,以何先热,余业则暂无熟之分位。仅依此理,不能建立为坏善不善,彼未说故。惟就异熟暂远,不可以为坏善根义,若不尔者,则一切具力不善业,皆应说为坏善根也。是故此中清辩阿(者)黎,如上所说,以四方而净不善,及以邪见嗔恚而坏善根二者,如种子坏,虽遇缘亦不生芽,后虽遇缘果亦无能生也,彼亦如前,如说虽修四力忏罪而能清净,然生上道则迟缓,亦不相违。故有一类所许,谓虽坏出生布施持戒受用及身圆满之果,然不能坏修习施舍及断心之所作等流,后乃易生施戒之善根。又有一类则谓,虽坏出生内戒等之所作等流。同类相续,而不坏出生身受用等圆满。复有一类则如前所说,若不嗔记(别)菩萨,则以一劫能行圆满所证之道,倘生一嗔恚之意乐,虽不舍彼身心中已有之道,然以一劫行道则迟缓。总之如净不善,无须令彼一切皆净,其坏善根,亦不须令彼一切皆坏,想当如是耳,虽然,此最切要,须唯佛之教及依彼之正理而观察也。当善阅经教以观察之,如是感极猛利不悦意之异熟,及灭于他世出生极悦意之异熟果者,是非现见之过患也。现法中过患者,意无领受寂静调柔,坏先所有欢喜安乐,后不复得,不能安眠,心不正住。若嗔增盛者,虽昔以恩而为将护,亦皆忘恩而与杀害,虽系亲友,亦为断绝,纵以施摄亦不住等。此《入行论》所说也。又《入行论》云:"无罪恶如嗔,无难能如忍,由是应殷勤,种种理修忍。"思惟胜利及过患,当从多门励力,修习堪忍,积集极苦异熟,与摧坏善根,二者之恶行,不定唯嗔。如诽谤因果之邪见及谤正法,于菩萨师长等前,生起轻蔑我慢等。于《集学论》中,应了知。

  修耐怨害忍之理者,观察彼能害之人,于不作害有无自在,以非有自在故为损害。谓以宿习烦恼种子,及非理作意等因缘,而起欲作损恼,以是复起诸损之加行,由此于他发生苦故,然后亦为烦恼自在。如作僮仆,于自无主。被他劝使而作损害。故嗔不应理。譬如被魔所附者,随彼自在而转,虽遇来救解为作绕益之人,彼反作损害而行打等,然皆念彼因魔力故,毫无自主,故如是作。于彼无少忿恚,惟努力令其离魔。菩萨亦须如是作也。《四百颂》云:"嗔亦鬼所持,医不愤如是,能仁见烦恼,非属烦恼人。

  又如月称阿者黎亦云:"此非有情过,此乃烦恼咎,察以诸善巧,不忿诸有情。"复次。领受损害所生苦者,是受我往昔所集恶业之果,依于彼故,此业当尽。若于彼修忍,则不新集于后受苦之因。若嗔恚者,则彼业亦须受极大之苦焉!以是之故,如疗重病之方便,须忍于针灸,为除大苦而忍小苦,极应理也。

  修安受苦忍之理者,彼已生苦,若有治法,则不须意不喜悦。若不可治者,虽不欢喜,亦无益而有过。倘太娇惯,虽微小苦亦极难堪忍,若娇泰小,虽大痛苦亦能耐故。心持苦品之理者,谓若无苦,则于生死不希出离,故有能劝解脱之功德。又若遭痛苦,则摧矜高,故亦有除慢之功德。又若领纳猛利苦受,则思彼苦从不善生。不欲彼苦之果,须止其因,故亦有于罪恶生羞耻之功德。以苦逼者,则希欲安乐。需彼安乐须修善故,亦有于修善生欢喜之功德。比例自心,念他亦苦,于轮迥者知生悲怜。念此苦恼是希求处。而数数修心。彼复如云:"若修不易成,此事定非有,以是修小苦,大苦亦当忍。"执持安受苦意乐之甲胄,渐于小苦受之,则安受苦力当愈增广也。

  修法思胜解忍之理者,信境谓三宝,证境谓二无我,欲境谓佛菩萨之大力,取舍之境谓善行恶行之因及彼等果,修习境所得之义谓菩提,得彼之方便谓菩萨学处之道,闻思之境谓十二分教等之正法。于彼等须无类别而修胜解也。

  解:

  4、精进学处

  (1)、精进自性

  文:于摄善法,及作有情义利之故,心生勇悍,及由彼心所起三门之动业,广如《菩萨地》中说。

  (2)、精进差别

  正文:精进差别有三:一、擐甲精进者。菩萨于精进加行之前。其心勇悍为先导,而擐意乐之甲。以百千俱胝倍三无数大劫,为除一有情之苦,乃至唯住地狱,而能成佛,亦勇悍而为,为以圆满菩提故,而行精进。如是住于精进。犹且不舍,况于短时小苦则何待言哉!如此念已,而著意乐之岂甲。二、摄善法精进者。为修六度故,于彼应行。三、绕益有情精进者,同前。   (3)、于身心生起之法中,勤发精进之胜利者

  正文:于身心生起之法中,勤发精进之胜利者,《庄严经论》云:"善法聚中精进胜,由依此故彼随得,以精进后住胜乐,世出世所摄成就。精进当得世受用,精进能具极清净,精进超脱萨迦耶,精进成佛胜菩提。"《摄度论》亦云:"若具无厌大精进,不得不成悉皆无。"又云:"非人于彼喜绕益,当得一切三摩地,有果度诸日夜时,以功德聚不下堕,得胜入法之诸事,增长犹如青莲花。"

  不勤发之过患者,《海慧问经》云:"具懈怠者,于菩提极远而甚远。诸具懈怠者,从无布施,乃至无慧。诸具懈怠者,无能利他。"又《念住经》亦云:"唯一烦恼本,何有如懈怠,谁有一懈怠,彼是无诸法。"如说因思。正生精进之违缘有二:一、虽见能修善法而不行。二、念我何能修彼之怯弱。初中复二:一、念后有暇而作推缓。二、为庸常事等所映蔽。初之对治者,当思已得人身,速当坏灭,死堕恶趣,后难得此妙善之身。修此三者,前已说讫。贪著庸常事之对治者,应思正法,是出生现后无边喜乐之因。无义戏论及掉举等诸散乱事者,是能失坏现世之大利,及引发后世无义众苦之所依,应断灭之。第三、怯弱复有三:一、以所得佛之功德无边故,而念我不能得。二、以方便须舍手足等无量难行故,而念我不能行。三、以处所须于生死受无边生故,而念于尔时被生死苦所损恼而怯弱也。初之对治者,念昔诸佛亦非最初即得甚高之道,亦唯如我于道渐次上进而成佛。薄伽梵亦说,诸较我极为下劣者,亦当成佛,我若不舍精勤,何故不得,当思惟之。第二对治者,念虽应施身等,然于生难行想时,亦可不即施,若至舍时如与果菜等,则无所难也。第三对治者,念以菩萨断罪故,则苦果不生,以坚固通达生死无有自性如幻故,则于心无苦,以身心增广安乐,虽住世间,无所厌事。如是思已,而断怯弱也。

  精进所依之顺缘有四:一、胜解力者。修习业果,于取舍而生欲乐也。二、坚固力者。于未观察,任何不随而转,观已起行,则至究竟。三、欢喜力者。如婴儿戏,无辍无厌,而行精进。四、止息力者。以勤精进,身心疲劳,由暂止息,疲劳得苏,仍无间而行也。如此由灭违缘及依顺缘,身心轻利,如风吹木棉,摇曳之中而行精进也。修习精进时,具足六度而行者,自住精进,亦安他于精进,是精进之布施,余者同前。

  5、静虑学处

  (1)、静虑自性

  正文:于随一妙善所缘,心一境性,心正安住。

  (2)、静虑差别

  正文:差别者,从自性门,有世出世间之二。从品类门,有止与观及止观双运之三品。以作用之差别,有令现法身心安乐而住,及现证功德,与绕益有情之静虑。一、于何等引生起身心轻安之静虑。二、成就神通解脱遍处胜处等共诸声闻有功德之静虑。三、以静虑成办十一种绕益之静虑。

  (3)、身心生起之法

  正文:生起之法,思惟修静虑之胜利及不修之过患等,于下奢摩他时,当广说。修学静虑具六度之施者,自住静虑,亦安他于彼是也。其余如前。

  6、智慧学处

  (1)、智慧自性

  正文:总言慧者,于所观境,事物或法,能具拣择,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

  (2)、智慧差别

  正文:慧差别中,有通达胜义,通达世欲,及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一、通达胜义者,无我之真实义,由总义门而为比度,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二、通达世欲者,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三、通达有情利者,即了解有情现后无罪义利,如何修行之理也。

  (3)、身心生起之法

  正文:生起之法,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初者,《般若百颂》云:"见不见功德,慧是其根本,由修此二故,当摄持智慧。"菩萨于乞者,虽施身肉。如取之于药树,无慢怯等之分别者,盖以智慧现证真实之故也。又以见三有涅磐衰损之慧,为利他而修戒,令戒清净,以慧通达不忍及忍之损益,令心调伏,不为邪行苦楚所夺。又以慧善知精进之事,于彼精进,趣道甚速。又安住真实义静虑之殊胜喜乐,以依道理之慧而成办,故能清净施等五度者,由般若而得自在也。显现相违之二事,以具慧故,成不违者。如菩萨若为四洲之转轮圣王,而不为增上欲尘所转者,是具足慧忍之力。如是虽见悦意有情,慈心猛利,然不致渗合少许之贪著。虽于有情之苦,有猛利恒常不忍之悲愍,然无犹逼,致起为善不勇之懈怠,虽具欢喜无量,然心于所缘,无散乱之跃动。虽常具平等大舍,然于众生义利,刹那亦不弃舍者,以具慧使然也。又于能为彼等同等力之障碍,亦以慧而灭故。如《赞所应赞》云:"不舍于法性,而随顺世俗。"谓诸相缚,所执之事,虽微尘许亦不可得,而于得大决定之法性亦不须舍,然与内外因缘出生别别之果,心得决定之俗谛,亦不相违,而且随顺。故于诸无慧力者,最极乖违之事,而于具慧者不违且顺。又如彼云:"开许及遮止,佛语或一定,或时则不定,彼此亦无违。"谓大小乘及显密二中,开遮不同,有其多种,彼等以一补特伽罗受持二种,寻求无量经教之密意,无慧力者虽成相违,然于善巧则不相违。亦是以慧而为之也。

  次、慧不生之过患者。若离智慧,则施等五度及见,不成清净,《摄度论》云:"若无智慧而求果,布施自性不成净,利他舍施说为胜,余是增财之加行。"又云:"不以明慧而除暗,彼不能具清净戒,多以无慧诸戒等,以染慧成烦恼浊。"又云:"由邪慧过扰其心,不信解住忍功德,分别美恶持不善,如无功德王名称。"又云:"于诸智者胜赞叹,较彼深细更无余,以欲过失不能障,意正无慧不可成。"又云:"于慧无勤心若执,彼见不成遍清净。"其中王名称者,谓无功德之王,虽偶一次而起名闻,随即失也。以是之果,须生智慧,彼因亦于清净之经典,与心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摄度论》云:"寡闻盲汉不知修,无闻彼当何所思,故当勤闻从彼因,如思以修广生慧。"至尊慈氏亦云:"三轮诸分别,许彼所知障。悭等诸分别,许彼烦恼障。远离彼诸障,除慧更无余,胜慧闻为本,是故闻为胜。"《集学论》亦云:"应忍当求闻,次应住林薮,当精进等引。"前贤亦云:"须先闻诸法而铭于心,数数思惟惟筹量分别。若将法忘已。纯一执心,则于修学无有助伴。故上修者由闻上,中修者闻亦中耳,有几许修习,须如尔许了知法而渐次增大也。若如是思惟决定了知坚固者,于恶友说一切善不善意乐皆是分别,悉应断弃者,则念法中未如是说,善知识亦不如是认许,便不随彼口而转矣!若无般若,仅有些微信心,见哭而哭,见笑而笑,犹如流水,任决东西,随彼所说,认为实在而随转耳!"修学慧时,具足六度者,自住慧已,安他于慧,是为慧施,余者如前。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

 
 
 
前五篇文章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2课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0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1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2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3

 

后五篇文章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0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9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8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7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6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