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显密圆通准提法门阿阇黎·首愚法师开示集:菩萨罗汉证圆通 |
 
显密圆通准提法门阿阇黎·首愚法师开示集:菩萨罗汉证圆通 缘起序文 佛历二五三四年(西元一九九〇年),吾于中国大陆厦门南普陀寺后山,往昔曾是弘一大师掩关处,得吾师南公怀瑾先生与方丈妙湛老和尚陶铸之殊胜因缘,于此掩关半载;佛历二五三六年——二五三八年(西元一九九二年——一九九四年),又蒙南师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之慈悲关照,于北京佛牙塔朴老驻锡所在,相继三年掩关三次,于大陆前后圆满第十次至第十三次关期;此四次关期中虽主修般舟禅观与准提法门,却意外得力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依楞严经卷六教界通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做为进修观音耳门圆照三昧之宝典,以身心为实验道场,究实相理事之真际,辗转参究间,得些子滋味与看法: 一、楞严经于唐朝时代,由般剌密帝、弥伽释迦、房融等三人,二僧一俗合译完成,经文只分卷次,未定品章次第,后人或依净土所尚,特尊大势至与观音二菩萨,乃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名目产生;吾以为如经文所彰显音声修证旨趣之实用价值与方便流通利生之需,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之紧要,实可比拟妙法莲华经品分二十八,其中第二十五品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门品自古得教界以单行本竞相印制流通,仍缘于观音广大灵感神通之力,能拔济此岸之大苦,最契娑婆众生沈溺无边恶恼,茫茫盼救之悲情,而二十五圆通法门,乃总赅我人身心世界构成之六尘对六根,起六识,合为十八界,与地水火风空识六大的修法。其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惯列于第二顺位的音声,于此却无端擢升为首,至论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法门时,耳根部份又忽然不见,直待终结方豁然倾呈,形成以音声始耳根了,配以念佛法门在耳根圆通前为诸法镇宝,点出佛教信仰终在转秽世为净土的理想,首尾呼应,衔接为一圆无痕的二十五圆通大法。此彰显了在实证上楞严以音声入道成就耳根圆通为宗,全赖观音大士亲承古佛微妙密圆智慧之力,而能通达彼岸之极乐,正合吾辈佛徒发意趣向清净智位,跃跃待启之觉心,倘亦同普门品之广传,则末法佛子之深幸也。 据此,楞严经卷五中二十四圆通,实可定名为「二十四圆通成道品」,此二十四圆通乃短文汇集而成,每一圆通皆能自成一章,连同前面缘起经文可合成二十五章次。卷六之第二十五圆通,亦应可提名为「观世音菩萨成道品」,本品涵盖广泛,意境深远,份量占卷六约三分之二,经文中可分十章:菩萨述因第一、观音成道第二、三十二身第三、十四无畏第四、四种妙德第五、古佛授记第六、世尊择法第七、文殊总评第八、耳根圆通第九、大众受益第十。原耳根圆通章只是经文其中一部分,总以「成道品」称之,比较周延,应无可置疑矣! 二、佛教传入中国一千多年,向来独尊法华经中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却疏忽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成道品」。普门品著重观世音菩萨行愿,给予行者无比信心;成道品则涵融见地、修证、行愿,乃至成道,菩提道次第井然。普门品中之三十二应化身、十四种无畏之经文,只道其然,未指出其所以然,如经文中:「若有众生多于YIN欲,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成道品则不但道出其然,亦说出其所以然,如经文:「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YIN众生,远离贪欲;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从以上经文对照中,当可洞悉了然。普门品言简易持,成道品则彰显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之理事圆融,修证次第脉络可寻,以般若慧观、禅定功夫,交融于菩萨广大利生行愿中,实为正法核心所在。此一旷世法宝,当应抽印成单行本,以利正法流传,住世普被,是为本愿所在。尚祈 十方缁素大德,慈悲指正,错谬之处,敬乞不吝赐教,是为序。 十方沙门释宏善(首愚)谨序于甲戌年(西元一九九四)中秋月圆暨第十三次关期圆满日于北京西山佛牙塔 楞严经二十四圆通成道品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民国沙门释宏善(首愚)敬分品章 六根结解序章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 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 此阿毗达磨 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沈垢。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詶佛。此名为结。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音声入道第一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妙色密圆第二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妙香密圆第三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妙味觉明第四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妙触宣明第五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妙法开明第六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旋见循元第七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反息循空第八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还味旋知第九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纯觉遗身第十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旋法归无第十一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见觉明圆第十二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心闻自在第十三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销息圆明第十四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说法无畏第十五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持戒达道第十六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旋湛心明第十七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著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火观三昧第十八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YIN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YIN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地观三昧第十九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水观三昧第二十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风观三昧第二十一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空观三昧第二十二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识观三昧第二十三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念佛圆通第二十四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成道品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民国沙门释宏善(首愚)敬分品章 菩萨述因第一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观音成道第二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三十二身第三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十四无畏第四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YIN众生。远离贪欲。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 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四种妙德第五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古佛授记第六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世尊择法第七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文殊总评第八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 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耳根圆通第九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大众受益第十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观世音菩萨叙述耳根圆通修证次第之五纲六目 一、修证圆通之因缘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二、修证圆通之法体 (一)修证主体中心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以上两句经文,是耳根圆通修证之主体中心。 (二)修证次第之叙述 1、「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以上三句经文,叙述亡所之境。 2、「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此乃进一步分析所闻之境。 3、「觉所觉空。空觉极圆。」此段经文叙述所闻之境引生之感觉、知觉,亦是幻化不可得,当体即空。 4、「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段经文叙述幻化之境,终归寂灭。 5、「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此乃叙述证入亡所,究竟圆满,空明解脱,无上正等正觉之境。 (三)修证圆满之慈悲心 1、「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此段经文叙述修证圆满,当生佛佛道同之无缘大慈,等施众生无量喜乐之喜舍力。 2、「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此乃叙述修证圆满,视沉沦中之一切众生,必生同体大悲之施舍救拔力。 三、修证法相与法用 (四)修证圆通之妙相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三十二应化身之叙述,详见经文。)以上这段经文,乃观世音菩萨自述修证圆满,依所修法门与愿力,成就三十二应化身之妙相,生起无缘大慈普渡众生之妙用。 (五)修证圆通之妙用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十四种无畏施之叙述,详见经文。)以上这段经文,乃观世音菩萨再度叙述耳根圆通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之威德妙力,生起同体大悲,能满足一切众生相应之需求。 (六)妙体妙相与妙用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四种妙德之叙述,详见经文。)以上这段经文,重点在标示四种妙德之妙体妙相与妙用之相互融合,而显示其妙力不可思议。如经上所云: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乃至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乃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二者。…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三者。…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四者。众生所求皆应。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以上重点简记四种妙德之不思议,详见经文。 四、修证圆通之妙法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五、修证圆通之授记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附记:编述感言 当我编订撰述修证纲目至此,已近黄昏时刻,有几分疲累,将笔搁置,先沐浴净身,略事休息,即放下一切继续习修观音耳门圆照三昧。初时颇觉头部、喉轮、心轮、脐轮,数处胀痛不畅之苦受,皮肤发痒难耐,约至亥子交界时刻,突然耳门畅开,一股暖流从脚底涌上,直通顶轮百会穴,所经之处松放舒展。随著耳门返闻返照,持续几个小时,感觉身心业障已消除大半。至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掩关以来,已有六十八日,修持此法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信心倍增,尤其是今晚更为殊胜。寅时三点整,起身振笔抒写本文特记之。 回忆出家三十五年以来,掩关至今达二十一次之多,奈业障深重,皆为短期关。闭到功夫有点影子,又要出关应缘,直到此番第二十一次关期,得南上师特殊加持,从上海掩关转至武夷山已有一年零两个月,颇觉功夫渐渐上路。尤其至武夷山掩关,累积过去之经验,及理趣、事修功夫之历练,对耳根圆通修证法门,已至坚定不移之境地。当愿在观世音菩萨、观音如来、本师释迦牟尼佛、六祖慧能大师、南上师及当代诸大善知识护念加持之下,早证耳根圆通,圆证菩提。今以三十五年来的参学、掩关及海内外弘法之经验,将所修学各宗各派及各种修持法门,做一客观对照,写成专书,以期有利于弘法利生。如文殊菩萨评论二十五圆通总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处于科技新时代,当有新时代弘法方式,当愿能将古老修持法门重新开发,于未来新时代发扬光大,广利一切有情,是为至祷!此一真修实证之新书,早日出炉,是为至盼! 十方衲子释宏善(首愚)撰述恭书于武夷山天心永乐寺禅关中 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凌晨 重印六祖坛经序文 自从一九六九年一读《坛经》后,始知人生何处不家乡!六祖惠能大师的一言一行在在皆是本地风光,处处流露般若光芒,言简意赅,启人甚深。六祖初听旅客诵持《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已悟明心地,再得五祖弘忍大师仍以讲示《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深得印证,契佛心印,得衣钵归岭南。六祖实乃古佛再来,慧根焕发,悟自本来,如实悟道,轻而易举;反观其大师兄神秀大师,五祖座前之首座和尚,十三度呈偈不得,何其艰难!其实非六祖之易,亦非神秀之难,难易乃根器使然。纵使古佛再来,顿了心印,猎人队中避难十六载,亦是长养圣胎之逆增上缘,练得金刚不坏身,岂属偶然! 乍读《坛经》忽得深省,八识田中自然流露出「建丛林、弘禅宗」之大愿。岁月流逝忽近四十载,建丛林之愿略有小成,弘禅宗之愿则是举步维艰。幸得吾师南公上师传授准提观音菩萨修行法门,随缘弘法海内外已历二十多载。吾于观音耳根圆通耳门圆照三昧之修持开发也近四十载,渐受法益,身体力行,渐入佳境。此法门实乃宗通教通,是顿悟亦是渐修,渐中有顿,顿中有渐之圆满大法。《俱舍论》曰:「理惑顿断如破石」,理近顿悟:「事惑渐断如藕丝」,藕断丝连乃习气业气之纠缠,实需渐修渐了。六祖曰:「禅宗乃接引上上根机」,中下根机则是望尘莫及。释迦佛多生累劫广修六度万行之菩萨行,此生示现八相成道,三身成就,仍有六年苦行,何况吾辈福薄慧浅,障难重重,何有顿悟顿了可言。倘以六祖般若慧灯为导航,配合顿中有渐,渐中有顿之耳根圆通,实修耳门圆照三昧,当是这新时代之新福音。将禅宗正法眼、老干开新枝发新芽,必有一番新气象、新契机,有着更宽广,三根普被之圆满、圆融、圆通大法。将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身,千手千眼救苦救难之精神,为娑婆界苦难众生燃慧灯、驾慈航,寻声救苦导归极乐彼岸,岂不善哉!妙哉! 神州广大准提弟子等发心重印《六祖坛经》,让法宝流通即是六祖般若法音之宣扬。众等特请为文,乃将近四十载参学于禅、净、律、密各种法门之修学,融入《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大法之首席领航者——「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做为修证佛法之终南快捷方式,如楞严会上文殊菩萨所言:「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撰写此文,愿与十方大德共勉,并祈斧正。为有心修证佛道者参考之。倘有所受用实用,亦是修证者自身之功德,吾乃野人献曝之心情,特为祝愿。是之为序。 十方沙门宏善(首愚)谨序于武夷山如来兰若禅关中,岁次丁亥年立冬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