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慧净法师:弃恩入无为 真实报恩者(剃度典礼开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慧净法师:弃恩入无为 真实报恩者(剃度典礼开示)

 

  ──2011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十五日)上人于剃度典礼开示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今天是中秋佳节、月圆之日,也是你们今生今世最值得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日子。象征着人生大事的圆满、学佛目的的圆满,也完成了生而为人的目的。

  今天也是诸佛欢喜、龙天护法的日子。以前你们皈依三宝,是三宝的弟子,今日之后你们已成为三宝之一,可以为人举行皈依仪式,可说是改头换面,脱胎换骨,成为新的生命,过着新的人生、新的生活,如同俗语所讲的:“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于此,我有几点跟你们共勉:

  第一点,真诚永恒。

  今天的剃度仪式,可说极其的平淡、平凡,没有敲打唱念,没有排场,更没有大阵仗的热闹;可是我们出家的心,是出自内心的真诚实意,是无比的殷重与热切。另一方面,剃度仪式的时间也非常简短,几十分钟就结束了,可是我们剃度之心,却是坚固的、永恒的、不变的,如同善导大师所说“誓毕此生无有退转”。

  第二点,出家对自己是难事。

  唐太宗说:“出家者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因为所谓“出家”,就是出了恩爱的家,出了红尘五欲的家,过着所谓晨钟暮鼓、孤独寂寞的清修日子,可说非常的不容易。即使是一个出将入相的伟人,也未必能够脱离恩爱的家,放下了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红尘的贪婪。所以出家是一件难事。

  不过,以现在的时代来讲,几乎每一个人都要“出家”,有的不必等长大,比如当孩子上了国中或高中的时候,就把他送到国外去留学,岂不是远远出家了吗?不然,长大成人之后,也常常远离家乡,千山万水到国外去谋职经商,岂不也出了家吗?

  现在的出家跟古代的出家相比,说难其实也不难,古代没有如现代这么便利的交通工具,也没有电话、手机、e-mail,尤其是中国幅员辽阔,一旦出了家,千山万水而去,没有电话可联络,是生是死都不能知道,那才是真的出家。而现代,再怎么的出家,远遁深山古剎,都有电话、手机可以联络,甚至有计算机视频可以天天见面;有什么要事、急事,也立刻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开车啦、火车啦、飞机啦,而且一日就能来回。所以现代的出家跟古代的出家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出家人未必是真出家,在家人则是常常出家。

  第三点,出家对佛门是大事。

  出家而成为三宝之一,就能够维持佛法,继承法脉,使三宝、佛法不致于在人间消失。如果没有人出家,三宝就缺了一宝,那佛法就会断灭,所谓:“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佛法僧三宝就是人天宇宙的光明。有句话说:“有佛出世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所以要使佛法不堕,要使众生得度,必须要有人献身出家,依法自己学习,也依法做为自己的住持,并且把佛法传承下去,所以出家是绍隆三宝,对佛门是无比重大的事情。

  第四点,扮好角色,端正三业。

  一个出家人,如果不能扮好出家人的角色,那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的叛徒,是佛教的罪人;反之,如果能扮好出家人的角色,不只能增加佛门的光彩,也能增益自己的福德、提升信众的信心。

  要怎么扮好角色呢?就是要“安守本位”,也就是安份守己、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同时,要端正身口意三业──消极上“不妄念、不妄言、不妄动”,积极上“存佛心,说佛话,做佛事”。

  什么是“不妄念”?

  所谓一切唯心造,我们每一个人所逢遇的成败、得失、苦乐、祸福,都是因为自己的心念,乃至三界六道的轮回,也是众生心念的投射。一般来讲,出家人最重要的就是“观心”,不管起心动念是善、是恶,都要立刻觉察,使它当下消除,处于一种空灵、空无的状态,也就是心常在般若的空慧当中,不起念头,就像明镜一样,事来则应,事去不留;若就我们净土法门来讲,就是要常存佛心,也就是起心动念都在这一句佛号上。当然,要在短时间内完全就做到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容易的话,大家都能成佛了。虽然如此,但还是要尽量去做,这是心不妄念。

  什么是“不妄言”?

  出家人不仅是修行人,而且是专业的修行人,所谓修行,首先要从“不妄言”开始,若能守得住口不妄言,才能够守得住心不妄念。一个志在修行的出家人,要“惜话如金,守口如瓶”,不只不讲是非,同时也要不听是非、不传是非。因此,是非到了我们面前,当下就好像曝晒在烈日下的寒冰一般──冰再怎么坚硬,在强烈的阳光之下,很快就被消化掉,而不可能愈结愈多、愈结愈大。

  一般人多以为某某人是我的至亲好友,所以这一句话或这一件事跟他讲没有关系,可是哪晓得他也有他的至亲好友,结果“一人传虚,百人传实”,造成当事人以及他人莫大的困扰与苦恼。

  什么是“不妄动”?

  就是言语举止要安详稳重。身为一个出家人,首先,要从外在的威仪约束,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一个修行人如果能够安详稳重,即使不开口说法,也能够度众。譬如舍利弗尊者,之所以会带领二百五十位弟子皈依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够成为释迦牟尼佛底下智慧第一的大弟子,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马胜比丘安详的举止。所以出家人威仪安详,即使不说法也能度众,而安详举止也是重要的修行。

  以上三个是属于消极方面的。

  积极方面,则是要“存佛心、说佛话、做佛事”。

  什么是“存佛心”?

  以这一句万德洪名存心,以净土法门存心,时时刻刻念念不离净土法门,不离南无阿弥陀佛,亦即行住坐卧念念不舍,步步声声念念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存佛心”。

  什么是“说佛话”?

  就是不与他人做无谓的闲谈。一旦有言说,就是跟佛法有关系、跟净土有关系的,不然就是念佛。

  什么是“做佛事”?

  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对我们来讲,就是弘扬弥陀救度的净土法门。

  以上是从消极与积极角度来说明扮好出家人的角色,端正自己三业的行为。

  第五点,三衣一钵,简单朴素。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出家众的物质生活就是所谓的“三衣一钵”,不过以现代来讲,若依然要求过三件衣服、一个钵的生活是不可能的,然而,虽然时代不同,但精神本质是不变的。“三衣一钵”的精神意谓要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因为出家人以修行为主,以惜福为本,跟一般在家人是不一样的,他的生活、家当本着“可省则省,能用则用”的原则,自己所需要的才存留,没有需要的一概布施;有一样就不拥有两样,旧的可用,就不用新的,尽量过着极简单朴素的生活。依此推衍,如果有余款、余物,也全都是身外之物,一概布施。

  第六点,要自信教人信。

  出家人是芸芸众生的善知识,善知识就好像一根针,信众就好像针上的线,针永远带着线,针往东,线就跟着往东,针往西,线就跟着往西,针能到的地方,线也能到,针不能到的地方,线也不能到。所以我们既然已献身出家,就要如同针要带着线离开三恶道,进而脱离六道的轮回,带着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但要成就这件深具意义的大事,唯有“自信教人信”──自己信受弥陀救度,深入弥陀教法,也教导信众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然而,想要“自信教人信”,必须自己在念佛之余能够深入我们这一套书,因为须自己有东西才能够给人家东西,自己没有东西,就不可能有东西给人。所以自己要深入教理,懂得教理,才能够向信众介绍,引导信众解脱六道轮回,往生极乐成佛,这就是自信教人信的发心与自利利他的前后进程。

  以上所讲的,希望你们能够深记在心。

----------------------------------------------------------------------------------------------------------------

更多慧净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不动佛·文集 浅谈阿閦佛国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自序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后五篇文章

慧净法师:念佛了,为啥还烦恼呢?

慧净法师:略谈如何从“俗谛”迈向“真谛”

慧净法师:梦见善导 归入念佛

慧净法师:与佛同在

慧净法师:不论如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