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我们已经知道了修学佛法必须要依靠善知识的道理,以及亲近善知识的种种胜利,那么善知识有些什么标准呢?根据《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卷第二十五) 八种德相里的第一种叫安住禁戒,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安住禁戒?谓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如前广说。乐沙门性,乐婆罗门性,为自调伏,为自寂静,为自涅槃修行正行,如是名为安住禁戒。”安住禁戒也就是能够守护别解脱律仪,只要是出家人就要守戒,身语意三业对戒律没有亏损,要持戒清净。因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戒的内涵是调伏烦恼,作为师长要调伏弟子,首先,自己必须能够调伏,自己都没有调伏而去调伏他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华严经》说:“如佛所说,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调伏令他调伏,无有是处。”(卷第三十三) 第二种功德是具足多闻,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具足多闻?谓若有法宣说开示,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独一圆满,清白梵行,于如是类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如是名为具足多闻。”多闻就是对很多的佛法都能够通达,能够受持。因为要教别人的话,跟单单自修不一样,自修只要摸清楚修行的路就可以了,要想教别人的话,就要广泛地了解所教的对象,要博通三藏,对佛道次第的总相、别相要有清楚的把握,那时候才能帮助别人。 第三种功德是能有所证,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能有所证?谓能证得胜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断想、离想、灭想、死想、不净想、青瘀想、脓烂想、破坏想、胖胀想、啖食想、血涂想、离散想、骨锁想、观察空想,复能证得最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最后非想非非想处,又能证得慈悲喜舍,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别通,或阿罗汉,具八解脱静虑等定,有大堪能,具大势力,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三神变者:一、神力神变,二、记说神变,三、教导神变。如是名为能有所证。”就是在佛法上,特别是在禅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证量,这样才能深入地引导别人。 第四种功德是性多哀悯,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性多哀愍?谓于他所常起悲怜,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猗触,乐与安隐,如是名为性多哀愍。”就是对众生常常起悲悯心,有悲悯心才会去帮助众生、救度众生。如果没有悲悯心,就不会愿意管别人。 第五个德相是心无厌倦,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心无厌倦?谓善能示现,善能教导,善能赞励,善能庆慰,处于四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翘勤无堕,起发圆满,为性好乐发勤精进,如是名为心无厌倦。”就是对弟子们的教导不怕麻烦,不辞辛苦,能够善于引导、鼓励,宣说正法,内心里面从来都没有舍弃过弟子,没有厌倦。一般人,学修佛法也好,做事做人也好,常常会犯厌倦的毛病。如果我们做一做就觉得辛苦了,不想做了,学一学就不想学了,修一修就不想修了,这就是厌倦。做为善知识要教导弟子,对弟子的法身慧命负责任,就不能有厌倦心。 第六个德相是善能堪忍,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善能堪忍?谓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弄不报弄,堪耐椎杵,于诸逼迫、缚录、禁闭、捶打、毁辱、迫胁、斫截众苦事中,自推己过,以业异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生愤恚,亦不怀恨随眠不舍。如是虽遭轻陵毁辱,而其本性都无变改,唯常于彼思为义利。又能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蛇蝎恶触,他所干犯碜毒语言,身内所生猛利坚劲,辛楚切心夺命苦受,为性堪忍,能有容纳,如是名为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报瞋、打不报打、骂不报骂。人家骂你,你不还口,人家打你,你也不还手。《梵网经》里面讲难忍能忍,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种种苦难事、麻烦事,都能够想到是自己的业力所感,不去责怪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度众生。因为度众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恶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时,你不仅不恨它,还想着要度它,这才是菩提心的体现。 第七个德相是无有怖畏,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无有怖畏?谓处大众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终不由彼怯惧因缘,为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竖,如是名为无有怖畏。”无有怖畏是指宣说正法的时候内心没有怯劣,因为这是为了弘法,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 第八个德相是语具圆满,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语具圆满?谓彼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甚显了语、易悟解语、乐欲闻语、无违逆语、无所依语、无边际语,如是名为语具圆满。”语具圆满就是能够把佛法讲得非常清楚,让人家很容易懂,能够理解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才能够引起听者的善法欲。如果我们讲了半天,人家听完了不知所云,善法欲就产生不了。 另外,根据《大乘庄严经论》里面讲,善知识的德相有十种:“若善知识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十?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调伏者,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与定相应,由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惓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卷第九)这个十德与刚才谈到的八种仅仅开合不同,内涵是一样的。 善知识具十德,我们依止的时候,如果以十德的标准去寻找,能否找到呢?很难。在末法时代,因为众生共业的关系,具量的善知识不是没有,但是示现的相却不一定圆满。那我们如何去寻找明师呢?尤其是对初学的人,不论是僧众还是在家居士,由于自己的佛法基础有限,就更难以认识和判断善知识的功德。这时候寻找明师就不一定要从十德去判断,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大家都公认的明师,肯定就是明师。比如说太虚大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弘一大师、广钦老和尚等,这是大家普遍公认的,大家公认就会有公信力。 第二种,由大家都公认的明师介绍不成名的老师,那也可以说是明师。就犹如一个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说某个人可以授予博士学位,那这个人就可以成为博士一样。也就是说你虽然还不成名,但是经过明师印证说你这人可以,那么你也就可以成为明师。 第三种,是由你自己比较信任的明师去介绍另外一位明师。比如十一世纪印度佛教的顶严——阿底峡尊者,他遇到的第一个老师是胜敌婆罗门,这位老师介绍他去参访下一位老师,下一位老师又介绍他去参访下一位老师……他都依教奉行,很快就得到很高的成就。 我们在寻访善知识的时候,不论是用十德去找,还是用上述的方法,都要特别注意避免种种错误的心态和做法,否则不仅找不到善知识,还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 第一种要避免的是“找明星”。有的人寻访明师就像找明星一样,听说哪个法师有名就找他,这就把明师变成明星了。明星是会很有名,但是他是否真正能够让我们内在佛法的智慧增长呢?不一定。合格的老师、明师,一定是能够引导我们学习正法,让我们具足正知正见、严持戒律,从他自己的言行当中散发出慈悲心,弟子们能够感受到他的慈悲。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具足一定的智慧,对于善知识的教法功德、证法功德进行观察、判断,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的动机,不是以世俗的名利心寻访善知识。依师是为了学法,那种借善知识的名声来抬高自己的心态是完全错误的。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汝善男子,莫以世利心故随逐法师,但为爱法恭敬法故,随逐说法菩萨。”(卷第二十七) 第二种要避免的是盲目拜师。现在有些人拜师非常盲目,而且往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例子作为自己的借口,因为善财童子跑了很多地方,参访了很多善知识。但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与阿底峡尊者有类似之处,他参访善知识,下一位的善知识要由上一位善知识作介绍。他是次第参访出来的,不是自己随便乱找的。现在很多人到哪里参学、到哪里从师,都很随便,很盲目,这怎么能叫参访呢?这是乱跑。你跑再多的地方,如果没有这个缘分,即便找到善知识,也是难以满愿的。乱跑的过患,首先就是心不能够安住,心不安的话,想要修学佛法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白白地把时间浪费掉。其次,盲目跑了很多地方,好的东西不一定看得到,垃圾倒很可能捡了一大堆回来,到处品头论足、谈论是非,造下很多的恶业。 第三种要避免的是观善知识的过失。观过是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对自己伤害极大,是最要不得的。如果这一点不能够消除的话,善知识真正的功德看不到,反而看到的都是过失。因为我们理论上知道了作为善知识要具备的一些德相,就会有一些标准去观察,但是由于自己的烦恼没有净化,很容易吹毛求疵,看到善知识一点点小毛病就拿放大镜不停地放大。 比如上面谈到乱参学的问题,有的人这个地方跑去了一看,觉得这个老师不怎么样,换一个地方,觉得那个老师也不行,那你就完了,不管你跑多少地方,注定你一辈子都找不到明师,这是肯定的。因为你的习性就是乐见人过,慢心炽盛,好像世界上面没有一个你看得上眼的明师,那就只有“老子天下第一”了。 人们都说末法时代,具量的善知识太少了,但是在世间上的确有大善知识在,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眼光去发现,有没有条件去跟他学。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善知识,而是弟子够不够条件。佛法讲业感缘起,既然一切都是自己业感的,那当你看到善知识示现过失的时候,有没有反省到这是因为自己的业不清净?如果没有这种反观内省的习惯,当你看到别人过失的时候,你的矛头永远是向外的,一直被烦恼牵着鼻子走,自己却不知道。以这样的等流习性寻找善知识,永远都找不到。 要知道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一切见闻都是唯识所现,佛陀在《解深密经》中对弥勒菩萨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卷第三)《摄大乘论》中引弥勒菩萨《分别瑜伽论》的两个教授说:“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卷中)前面六句颂讲的是所取空,后面两句颂讲的是能取空。“所取”就是客观外境,“能取”是指我们的内心。当我们看到客观外境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是所取在起作用。反过来说,这种所取烦恼的存在,也是能取内心的显现。 正因为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所以外境是无自性的,它本身是没有好坏的,你安立它是好就是好的,安立他是坏就是坏的,就看你的心是与烦恼相应的还是与善法相应。我们之所以要依止善知识,是因为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破除烦恼,让我们解脱生死轮回。你如果以烦恼心去看善知识,请问你能看得准吗?你还愿意跟他学吗?当你看到善知识有过失的时候,其实正是自己有过失,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反省忏悔!如同一个偈颂所说的:“己过如山己不见,师过秋毫亦明察,法不相应实由此,勤加忏悔常忆念。”当我们真正用功忏悔,把对善知识的观过心拿掉了以后,慢慢地你就看不到他的过失,能够看到他的功德,乃至于以前认为是过失的,现在就可以看成功德。因为善知识发了悲心是来度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净化了烦恼以后才能够看到他的用心。 前面提到的密勒日巴尊者,他的老师是玛尔巴尊者。这位老师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地不近人情,近乎残酷。他对弟子可以说是百般折磨,几次三番地让密勒日巴背石头上山盖房子,盖完了不满意让他拆掉,拆完了再盖,盖完了还不满意再拆掉,就这样不停地折腾,而且还故意用种种的方式刁难他,从来不讲道理,动不动就呵斥、打骂,容不得一点的辩解、逃避。我们现在会觉得这个善知识太残忍了,可是密勒日巴尊者没有对他的老师生起一点点怨恨,面对老师的折磨,他总是想:这是我自己的业障吧!其实他的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大善知识,通过种种严厉的手段,把他往昔所造的极重恶业都消掉了,所以他才会那么快获得成就。 汉地祖师们也是一样,我们看禅宗的公案里,学生去找老师的时候,老师常常不是骂,就是呵,就是打。 佛经中也一再告诉我们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要听从他的教授教诫,不能观过。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又善男子,于余魔事汝应觉知,谓说法师见汝求请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都不眷念,反加凌辱,汝于此中不应瞋恨,转增爱重恭敬法心,常逐法师勿生厌倦。”(卷第三百九十八)这里告诉我们,假定说法的师长对求法的人不理睬乃至于“反加凌辱”,就是呵斥、辱骂,那时候你千万不要从这个地方观察师过,起瞋恚心,应该“转增爱重恭敬法心”,本来恭敬法的心还不一定那么强,反而因为这样的境界更加增上,还要“常逐法师勿生厌倦”,常常跟着老师,不生疲厌,这是非常重要的。 《华严经》说:“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卷第四)这是文殊师利菩萨对善财童子的教导,说你要真正成就佛道,一定要依靠善知识,然后依靠善知识不能疲厌,随顺他所有的教诲。最后告诉他如果善知识示现不如理状态的时候,你怎么办?你千万不要从坏的方面去想,妄加分别,“但应恭敬,勿见过失”。 因此不论是经典还是祖师的行谊,都一再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时候,必须将观过的心拿掉,这样才够条件依止学法,把我们从凡夫一步一步带到圣人的境界。 《法音》2007年第10期 (总第27期)第19页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