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疑情与道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疑情与道心

 

  疑情与道心

  假疑情

  疑情是初心所在

  众生皆有疑情

  疑情的起承转合

  求觉与不求觉

  从疑情到觉悟

  疑情与佛教

  发菩提心

  小结

  道心与盗心

  企业经营与群众路线

  内明与外道

  佛教的原点

  小结

  很多人皆以「为参禅开悟,故须有疑情。」但我却认为是先有疑情,才须参禅求悟。所以因认知的不同,疑情便有真假之别。

  假疑情

  所谓假者,以禅宗常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故为参禅开悟而作意起的疑情,即是假疑情─拼命找些莫明其妙的话头猛参,参了半天,仍是隔靴骚痒、风马牛不相及尔。譬如『什么是无?』或『狗子有无佛性?』等话头,真如铜墙铁壁,硬参不进去。假疑情,可能是自己胡抓的,也可能是不高明禅师乱给的。

  当然,假疑情如能用「死抱棺材板」的心态,硬参不舍;最后也能弄假成真。不过,这过程太迂回了;很多人未及此境界,便已出师未捷身先死矣!又假疑情最初只是修定,待至真疑情现起时,却与原话头不相干已。

  假疑情既迂回又不易得力,为何自宋朝以后中国禅宗却偏用它呢?此但为末世众生妄想太多,若直参禅也未必得力;故先用假疑情修习定功,再转成真疑情。然而因为假故,更不容易上路。于是真疑情不发,假疑情不应;欲开悟,真是难上加难也。

  于是我认为欲参禅开悟,还是应折回原点─从真疑情参起。至于什么是真疑情?我们且以世尊出家成道的事例说明:

  世尊因何出家:这大家皆知世尊为于四城门中见人生生老病死等人生苦相而震惊:为何所有的经教对如此重大的问题,却只语焉不详?为何周遭的人对如此切要的苦痛竟是如此的漠不关心?人生的苦从何而来?将何而灭?于是为探究此道,祂决定舍身出家。简单讲,祂乃为「疑情」而出家的。

  外道定何以不究竟:佛出家后,首先跟随外道仙人修定。虽然以祂宿世的善根因缘,不管是无想定、还是非想非非想定,祂都很快成就了。尽管外道师徒皆认定祂已得道了,祂却自知此非究竟?为何不究竟?因为对祂的疑惑,诸定根本消释不了。定,充其量只能逃避此问题而已,而不能从根本去解决这问题。

  觉悟谁来印证:佛最后在菩提树下,逆观十二因缘而觉成佛道。然而此悟,谁来印证呢?后世禅宗皆谓:开悟与否,须有过来人为印证。然佛无师自悟,有谁能替祂印证呢?其实很简单,疑情为祂印证。既此觉悟能圆满消除祂原有的一切疑情,众苦已灭尽,诸集已断除,云何而非至道呢?

  所以我倒认为:真悟是不须要印证的,假悟才须要印证。印证什么?印证你没有开悟呀!然为很多人常以未悟为悟,故须印证。(这也是为后世多参假疑情故!)

  疑情是初心所在

  所以从世尊成道的公案,我们可说:「疑情是初发心之所在」。不是吗?我们为何发心学佛,难道不也为世间有太多的烦恼在搅和,有太多的疑虑待澄清吗?其次,疑情又是抉择经教、善知识的凭鉴。为何我们觉得佛法较相应?为何确定某善知识讲得较贴切?相应应什么?贴切切什么?只此梗梗于怀的疑情而已!甚至佛教里三藏十二部经,有的论空,有的阐有,有的倡世间慈善,有的究出世解脱,我们又如何抉择所欲深入的法门?这也必以疑情为先决的凭鉴标准。

  因此我们绝非为参禅而寻求疑情,而是为先有疑情,才发心向道。然虽我们于听闻经教或亲近善知识时,疑情从未消逝过;却只散而未凝聚。偶而提了又散,散了又提,故不能成片。其必待正参禅时,才能卯足全力,直捣黄龙。于是为已先熏习了诸多清净的佛法种子,又能全力参究故,始有开悟的可能。因此我要强调的是:除非大悟彻底,否则我们的疑情当持续不断才是。

  众生皆有疑情

  后期的大乘佛教,偏倡『众生皆有佛性』;甚至说『众生本来清净,只要直下承担即可。』但若疑情未消,业障还在;能奢谈什么本来清净?能瞎眼直下承担什么?事实上,在众生皆有佛性的同时,也必是『众生皆有无明』。否则既清净本然,云何复有生死轮回、业障烦恼呢?

  于是乎,既为众生皆有无明故,也为众生皆有佛性故;才能于无明中,发起向道求觉的意愿。所以单倡『众生皆有佛性』太高调了;对很多众生而言,只是望梅而止不了渴。如单斥『众生皆有无明』亦太沉重了,以至禽兽不如。我倒愿意以「众生皆有疑情」,来激发众等求觉向佛的道心。

  疑情的起承转合

  既众生皆有疑情,然为何我们又常不自觉有疑情呢?此非无疑情,而是未起现形尔!譬如初生婴儿,因意识的作用还不伶俐;故还不能现起疑情。而待渐长大成人,尤其于青春期间,意识思惟的作用更迅捷,甚至观念的结构正系统化时,便将有疑情现起。然而虽现起,却非从无到有,而是从不现形到现形尔!人如过了青春期,疑情可能又隐匿而不现。此乃为:

  一、逃避:很多人宁可用驼鸟的心态来逃避疑情。因为这可不是小问题呀!一旦被缠上了,就得没完没了;甚至整个生活步调都给弄乱了。很多本还觉得新鲜好玩的事物,一缠上疑情,便皆黯然失色。所以很多人宁可远避一边,而不敢正视它。

  二、忙乱:很多人过了青春期后,便忙于成家立业。于是时间、心力早被剥夺殆尽,那得余隙来清理这些问题。

  求觉与不求觉

  其次,若疑情能不因逃避、忙乱而不现形;则在现形当中,又有求觉与不求觉的差异:

  不求觉:有的人虽有疑情,但他想:「这不可能是我独有的问题,我还是不急着自找苦吃;待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把办法想出来,我再来坐享其成好了!」或者「反正不解决,也一样有饭吃,有觉睡;我猴急个什么?」于是为求觉之心甚弱,故向道之心亦萎。

  求觉:反之,若疑情常起现形,且求觉之愿又甚强,才能激发道心,奋勉不已。在高僧传中,有很多高僧从小疑情就比他人浓烈。譬如憨山大师于七岁时,值叔父死,即切问:「死向何处去?」又婶母生子时,亦紧紧追问:「此儿云何而入婶母腹中?」于是为生死之疑情浓烈无比,故向道之心早如箭按弦上,非发不可。

  从疑情到觉悟

  前虽已谓:从疑情而激发道心,从疑情而抉择法门。但疑情虽在,于第六识中却常间断。或虽能用听闻的佛法解析疑情,却只是思而非参。故即便能用法理疏融疑情,亦只解悟而非证悟─虽明其理而不能有切身的体验。

  次就修定而言,修定乃皆只将心安在当下的方法里,而不去挑剔疑情;甚至即使有疑情现起,初也只将它当妄念处理而径断除之。除非到心已修得很定,或疑情不挑自起并且愈来愈浓烈,才改成参禅法门。也有的人一直修定,浑然不起疑情;直到被他人机锋一挑,疑情顿起而直落「黑漆桶」中,才改参禅法门。所以修定最初似与参禅不相应,但修到后来却也有助于疑情的现起、保任、扩张与突破。

  疑情与佛教

  禅宗常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在《阿含经》中,我们常可见到佛于一次说法中,让成百上千的道人得『法眼净』。而法眼净,即禅宗所谓的开悟也。以悟必从疑生,故这些道人在听佛说法前必已久参疑情,故闻佛说法,才有开悟的可能。

  我们都知:佛者,觉也。故离却禅悟,即不成佛教。而悟必从疑生,故离却疑情,亦不成佛教矣!而很多人却无疑情即来学佛,且为参禅故,苦苦寻觅疑情。这也难怪佛教、禅法,不得不变质而衰落也。

  发菩提心

  这里我们且以对「菩提心」的定义,来观察佛教变质的情形:

  我们皆知:菩提即觉悟之义,而觉悟乃从疑情而有。故为先有疑情而发菩提心,才向道修学。而非待学佛后,再来劝发菩提心;甚至把菩提心解释为慈善利他之心,真是愈扯愈远了。若菩提心真只是慈善利他之心,则但人天小福而已,何足以出世解脱?更何足以成为大乘的典范?

  小结

  禅宗之强调疑情,并非新奇,因为疑情本是向道之初衷。故禅宗只是归回原点而已!

  或问曰:「既疑情与菩提心如此切要!怎在原始佛教中不见提倡?」

  答云:「不提,不是没有!反而是本自具有者(如何出世解脱?本是印度宗教共同的诉求。)故何烦再唠叨。譬如盥洗之事,岂必父母每日再耳提面命呢?世间有很多事物,都是待将失落时,人们才知珍惜它的价值。故大乘一再重申菩提心,反而是在衰微之际,而非振奋之时。」

  既疑情与菩提心,本是向道的前提;后来为何反失落了祂?

  道心与盗心

  在释迦牟尼佛初成佛道,初转*轮时,肯来追随熏修者,除必有浓烈的向道心外,且还需能以自己的善根、慧眼去抉择真正的道法。因为佛初成道、初转*轮、初建僧团时,祂的名声必还不大。

  尔后为追随者愈来愈多,于是乎佛教的势力乃日渐壮大。然势力的增长,名声的远播,虽有助于佛教的弘化,有助于信众的延揽。但大树之下好乘凉,也将使来者的成份愈来愈复杂,道心愈来愈低落。

  在《律典》中曾有这样的问题:为何佛初建僧团时,律法未备而证果者多;尔后虽律法愈来愈周详,而证果者却远不如初,岂律法有碍修证乎?答曰:非也,为佛初建僧团时,来跟随者皆疑情浓烈、道心坚固。而待佛教行情看好后再来追随者,却是「盗心」坚固尔─因攀缘而起盗心。攀缘什么呢?

  神秘体验:佛教,虽最初当只是为疑情而发心向道、而精进修行。然在修行的过程中,却能相伴而有某些异乎世俗、超乎寻常的体验。即以数息修定而言,初者身体的轻安,继而气脉的通畅;甚至心里的空灵、幽静,及某些的神通异能。

  虽以禅法而言,这些神秘经验仍是六根门头的妄想幻影。但若被炫染开来,也将使很多众生舍本逐末,非为疑情而修学佛法,而是为迷惑于神秘经验才来修学佛法。

  他力的感应加持:佛教最初纯以自力的修持为尚,而不奢谈任何他力的法门。但因很多诸天、鬼神也都信受佛法,而成为佛教的謢法;于是乎很多感应与加持的故事,便在信众间慢慢传说开来。因而便又有一类众生,但为他力的感应加持而来信受佛教。于是很多人对佛教的第一印象,就是烧香和拜拜。

  广度众生的方便:很多人既已信受佛教,则不管是否真在修学上得力,却都急于拉拢其他人也来信学。然他人却无啥疑情?于是乎,便有「先以欲钩之,后令入佛道」,便有「布施、爱语、利他、同事」之四摄法门。依我的看法,「先以欲钩之」应解释为:先以自己的欲,去钩引他人的欲才是。至于能否令入佛道?那就随他去吧!

  从疑情变信愿:于是在今天,当我们谈到修学佛法时,却只强调「信愿」:既对佛法有信心,也对修学有意愿。所谓「信解行证」四大纲领,信乃其首。至于疑情,早不知拋到那里去了?

  从以上,我们可说:若离疑情而发攀缘心、发有所得心,故来修学佛法者,皆是『盗心』。这『盗心』的称号,不是我发明的;以在传统的禅宗里,多谓之「偷心」─偷心不死,悟境无由!我只是讲得更浅显、更直接而已!

  企业经营与群众路线

  如果我们更放眼今天的台湾佛教,既是山头主义,又是企业经营,更且走群众路线。扛着公司的商标,穿上山头的制服;到处摇旗讷喊,喧哗取宠。于是发盗心而入佛门者,岂非如过江之鲫!

  在到处是非,到处污垢,到处豺狼虎豹,到处盲虫羔羊中;他们的疑情却只是:我如何钻营求进,以获更多?于是要跟这些人论参禅,简直缘木求鱼!

  放眼今天的台湾佛教,我十分感叹:众生中不死于「名」下者,几稀矣!在媒体的抄作下,佛教的名声是愈来愈向亮已!学佛参禅已成今日最时麾的标志。于是到处是慕『名』而入佛门者。此名,外包括名山、名师,内包括名份、名目。

  在山头主义的运作下,一座座名山巍巍耸立。在传播工具的妙用中,也一个个名师出人头地。于是慕名而至者,如蜂拥至。至者何为?亦为「慕名」而已。在佛教的教理中,虽再三强调「三轮体空」;但在现实里,却比什么都俗气。君不见大謢法、名誉董事、劝幕委员、会长、组长、菩萨、师兄、师姊等的名号到处招摇。说直接一点,评一个道场的道风如何?我们且不必听他讲经说法,单看他挂上的「名目」有多少,便比什么都清楚矣!

  内明与外道

  佛教何以能称为「内明」者?从内而觉明也,而觉明必因参禅而生。故离却疑情,即不成佛教,亦不成内明。既把佛法当学问研究,非内明;亦把菩萨当偶像崇拜,非内明。而外道者,用攀缘心、用有所得心故来修学。故今日的佛教似比从前大为兴盛,也大为体面;但与之外道,只五十步与一百步之隔尔!于是乎,为无疑情故;不得不把『菩提心』解释为『乐善好施、广度众生』之心─不打自招,正不出「盗心」之本质也!若乐善好施、广度众生之心,即是菩提心;则外道亦有。岂有那个教派而不期望自己的信众愈来愈多?而欲招揽信众者,除乐善好施外岂有其它更方便的途径?所以我认为将菩提心,诠解为『乐善好施、广度众生』之心;不只是「三世佛冤」,并且是「千古罪人」,然很多的祖师大德却犹此说?!

  佛教的原点

  以上我之所以不惜诃经骂祖者,不是为欲标新立异以喧哗取宠;而是切切地希望佛教能归回原点。而原点者,即是:

  世尊既初发何心而出家学道,吾等亦发此心而向道修学!所谓「学佛」者,须从初心学起;否则因若不正,果必迂曲。末世佛教的法门虽愈开演愈多,却都只离原点愈来愈远。

  而原点者,即是疑情也。故谁是明师?谁有道心?但看他疑情在不在?

  小结

  几次来,再三提到「欲开悟,必使气先摄入中脉;而欲使气摄入中脉,唯用参禅法门。至于参禅法门,乃以疑情为前提。」于是乎从疑情而发菩提心,从菩提心而亲近善知识、而修习善法。最后疑情终能统合清净的佛法种子与宿世的善根,而结晶成顿悟也。

  佛教的修学,本就是如此单纯而已!但可叹的是很多人在佛教的圈内打转了半辈子,却连边都沾不到!

  几次来所说,关于参禅法门者,现且告一个段落。以下我们将另辟个主题:如何调理呼吸与气脉?因为身若不调,心则难定;心若难定,云何参禅?故待身心调理好,再回头谈「参禅的时机」。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禅宗·灯录:001 历代法宝记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正气与第三鼻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中脉的层次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正经、奇经与中脉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参禅的时机

 

后五篇文章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两类话头的参法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从参禅、入中脉、透顶到开悟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从满头雾水到大悟彻底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引言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五十阴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