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4.正法、像法与末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4.正法、像法与末法

 

  各位居士大德,大家好:

  今天的浴佛法会,据说是为庆祝释迦牟尼佛的圣诞而举行的;然而,会有某一天而非佛的圣诞吗?

  禅门中有句话说:「日日是好日。」既可说:「日日是好日。」则谓之为:「天天都是佛诞日。」又有什么不对的呢?所以今天这场法会,可说是为那些尚未学佛,或对禅不是很了解的人而举办的。故以下的开示,亦可以说是为他们说的。

  有很多人皆曾在佛书里,看到这种说法:「佛教之正法,住世有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则一万年。」如以时间推算,佛陀据学者考证是诞生于西元前五六五年,成道于西元前五三0年,涅槃于西元前四八六年;距今皆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所以现在照算应属于末法时期。

  有人说:「在末法时代的众生,即使有修也无所证。」亦有人说:「在末法时代,只能单修某种法门才能成就;若修其他法门,则离道愈远。」于是在距佛世已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我们要问:一、当今之世,是否仍有正法可言?二、当今修行还能成就吗?三、该修何等法门,才能成就?以上问题,若只以时间的距离来考量;而执着于现距佛世已二千五百多年,必属于末法时代,则大众不免要悲观了。

  然而我们不妨以另个角度来看,即从正法、像法与末法最初之定义──以众生发心学佛的因缘与其所修学之法门,来分辨何为正法、像法与末法?则我们将有较明确的指标:

  一、正法:所谓「正法」,乃以发出离心、发菩提心而来学佛的。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因为见到人生之中,有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于是为了替众生寻求一条解脱之道,而发心修行。因此,所谓发出离心者,即是要发厌离生死痛苦和迷惑烦恼之心。其次,发菩提心者,「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要觉悟人生为何有很多痛苦?这些痛苦的根源在那里?又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将之消除?

  痛苦的根本,依佛经所说,乃源于众生的我见、我爱。因此,灭苦的方法,乃在于放下对自我身心的执着。一个人若愈自私自利,必然愈痛苦与烦恼;相反地,若能从小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则能消除烦恼而得到自在。因此要修行,首得弃除我见之根本,及放下对身心我所的贪恋与执着。

  由是,正法时代所常用的修行法门,乃以「四念处」为根本。而四念处就是体观我们的身心,是无常、非乐、不净、无我,虚伪幻化;因而产生厌离心。若能由此而心无所倚、无所求,即能自在。这也是说,如果我们能以发出离心、菩提心为学佛之初衷,更以弃除我见、贪欲而修行;则即使在离佛世已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还仍是在正法的时代里。

  二、像法:「像」就是外表虽有模有样,却无其精神内涵。这是说,像法时代的众生,并不是从发出离心、发菩提心而来学佛的;只是依随着自己对三宝的情感而来亲近三宝,而来修学佛法。譬如有些人,原不觉得人生有什么痛苦,因此,也不费心于求解脱;但是当他到了寺院,觉得那里气氛很好,满清净安详的,于是慢慢的也就亲近三宝了。也有些人因见到出家众时,觉得他们很慈悲、宽厚,于是也渐走上学佛修行的道路。有些人从小在佛教家庭中长大,于是耳濡目染,不自觉也成为佛教徒了。更有些人因希望在生命中,能寻找个归宿、寄托或强而有力的保护者,所以也寻到佛教里来了。

  以上的信众,虽也在寺院或佛教团体里,口中跟着大众,谈着「空」、「无我」的道理;身体也和别人一样,勤苦地诵经、念佛、打坐、礼忏。但是佛教的一切法门,对他们而言,其实并不受用;这是因为他们最初所发的心,并不和佛法相应。真佛法要以出离三界、解脱生死为初衷;但以上信众乃以「情」为出发点(为对三宝的情,而非世间的情)。所以外表虽有模有样,内在的精神却和佛法不相应。因此,像法时期,虽修行者众,但证果者却很少!

  三、末法:「末」就是枝末的意思。以一棵树为喻,正法如其根本;像法如其枝干;而末法者乃末梢也。在末法时代的众生,更不再发出离心与菩提心。这些人皆只为现世的安乐而修学佛法,所以在末法时代,很多人特别喜欢谈感应,唯希望佛、菩萨多给自己一些甜头。他们绝不用心于如何消灭我见、我慢,而只努力于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增长。因此,在末法时代中,虽例行的「法会」仍很多,却是有「会」而无「法」。

  这也就说,在末法时期,多数人唯把三宝当成护持现世安乐的工具,而非真心地欲修行解脱。所以在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愈修行愈着魔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最初的发心,即和魔相应。这种以欲望、贪婪之心而来修行;则欲之所在,便是魔之所存也。所以着魔,并非外面有个魔来让我们着,而是我们本身就是魔!

  综上所说,正法、像法与末法的分别,乃是以我们的发心和行门而作考量;至于时间的五百年、一千年或二千五百年,并非重要的因素。

  若以今天这场法会为例,诸位是发什么心来参加的呢?是发菩提心、出离心?还是以为自己是三宝弟子,所以理应参加佛诞法会?或是心想:这种场面一定很热闹,有看的、有吃的,不去参加,太可惜了?如果你是发出离心来的,或希望在此听一些法师的开示,那你仍属于正法时代的众生。如为三宝有事,弟子应该全力护持而来参加,则属于像法时代的众生。如为了可以看、可以吃,又可带些佛水回去保平安;那无疑地是属于末法时代的众生。

  佛诞之可贵,乃为佛使正法住世。如《法华经》所云:「佛以一因缘大事,而示现世间;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如正法不能住世,那佛诞对我们便失去它原有之意义。所以,庆祝佛诞节,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心受持佛法、弘扬佛法。让正法所在之处,即是佛法身所在之处。由是而言:「日日是佛诞日,处处是佛诞处。」对真修学正法的人而言,应无一天而非佛诞。故于今天的佛诞日,我们更应发愿:努力修持、弘扬正法,要让佛法的光明遍照世间的每个角落。愿大家以此共勉!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5.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6.灵山寺禅三开示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7.禅修者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8.立十众弟子,建万人僧团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自序

 

后五篇文章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3.附身与着魔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2.修行──修不行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1.修道与降魔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0.束缚与解脱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9.参禅的精神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