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9.参禅的精神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9.参禅的精神

 

  许多人参加禅七或精进的修行活动,情况好时,有的人可坐得几支好香,身心感到比较平定,因而充满法喜;也有的人因听到法师的开示,切中要害而非常欢喜。但是如已参加过几次修行,还只有这种情况,那可以说根本未沾到禅边。因为要坐好香、听开示,不一定要进禅堂。其未沾到禅边的原因,第一、可能是没有抓住方法要领,第二、则是没有参禅的精神。

  死抱棺材板

  首先以一个例子说明:如果某天我们坐船或坐飞机,突然因失事而掉进海里。在大海茫茫中刚好抓到一根木头,这时我们不会管它是方的还是圆的?是长的还是短的?甚至是粗还是细?唯一会做的,就是拚死命地抱住这根木头,不管朝阳灿烂或满天彩霞,不管日升日落或月出月没,或大风、大浪、雷电交加,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死抱住这根木头,即使这根木头是棺材板,上面还沾有尸臭,我们也不能嫌弃,因为这是仅有的存活希望。

  缺乏危机意识

  而参禅的精神,就像是死抱住这根木头一样。众生在生死之中,如同掉入大海,前后左右一望无际,皆看不到岸边。在孤苦穷困中,幸学到禅的方法;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紧抓住方法,才有可能到达岸边。但现代人往往提不起这种精神,因为不觉得自己是在海上漂流的人,而是在岸上欣赏风光的人;根本没有危机意识,从不觉得在无边的生死中流转是件太辛苦的事。所以对方法就不会很珍惜、很在乎,更不会将它视为命根子般地抓住不放,当然就提不起用功的精神来。

  娇生惯养

  我常说这些人既想参禅修行,却又娇生惯养,唯恐对自己的身体保护得不够周到。进禅堂主要为打坐用功,故食、衣、住等,只要过得去就好了。禅堂可不是用来伺候贵人而是用来训练壮士的,要上山下海没有你选择的余地,甚至必抱定「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如果在生活细节浪费太多的时间,我们还有心情去用功吗?

  同样很多人刚开始打坐,总会问些酸、痛、痒等的问题,我的回答通常是「不会死,继续坐!」有时候也许会安慰一下──可能是气脉不顺,或什么问题。但如要说得直接一点,我建议你干脆发愿死在禅堂还省事些。很多人的问题都围绕在身体打转,身体虽也是问题,但却不是那么严重。怕痛、怕痒、怕黑、甚至怕鬼;但总归起来,就是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没有的事、平常的事,都把它想成很严重、很可怕,所以我常说:「很多人最后是自己怕死的。」

  古代在禅堂流行一句话:「身心交予常住,性命付予龙天。」常住就是禅堂里负责指挥的执事,他叫你上你就上,叫你下你就下,不可有太多个人的意见习气。只可专心一意的用方法,剩下的问题就交给护法龙天去了。也只有将身心性命完全交出去,才可能一心一意地用方法。这就像在海上漂流的人,只能紧抱住木头;如果他害怕死,可能死得更快。所以现代人第一个毛病就是娇生惯养。

  浮游不定

  很多人对于自己是否修行,是否用这法门,都不肯定!至于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确定!即使别人说修行是为了了生死、断烦恼、开悟、成佛、度众生等等,但那都是别人的话,拾人牙慧,自己却仍不知道目标在那里?既无法确定,就容易随着外境流转。现代人的通病是既提不起,也放不下,就像我们常吃的面疙瘩,既不像圆又不像方,既不硬也不软,总在锅子里打滚,与其他的食物搅和不清。自己头脑不清楚,方向不定,连带其他人也跟着迷糊。所以我师父常说:「一个有修行的人,能带给他人安定感。」因为自己先已安定了,理念、方法、目标都非常明确,故其他人受影响,也跟着安定。

  在这个时代,尽管学佛修行的人愈来愈多,但具有信心、毅力的人并不多。因此中国历代的禅师,有的甚至排斥经典,认为讲经说法,徒将制造瓜葛;因有时候知道太多,选择太滥,反而会让人没有信心,让人不能死心踏地的用同一种方法去修行。

  好高骛远

  很多人常唱一些高调说:「众生本来成佛,只是不肯承担!」说:「吃饭、睡觉、平常心就是修行。」讲大话每个人都会!但能否真切实际,才是个问题?虽那些圆教的经义与高调的禅法,是修行最后的目标,却不是我们现在的境界。而很多人因听了太多高调子,往往忘掉自己的身份立场。只要稍微脚痛,就说:「修行一定要坐吗?一定要吃苦吗?释迦牟尼佛不是讲中道法门吗?六祖惠能大师不也说过:『禅不在坐』吗?那我们为什么又要打坐熬痛呢?」高调子唱多了,反而高不成低不就,无法让自己安心在一个修行的方法上。

  喜新厌旧

  很多人对于新的法门,刚开始用都会有很多觉受、体验?因为一方面对新的法门比较有兴趣,而另方面刚开始用也比较顺心:这情况就像考试,要从零分增加到五十分便很容易,从五十分增到八十分就比较难,从八十分到九十分则更难。所以一个新方法开始启用时,一定很有觉受,于是就信心勃勃的去行持。然而一段时间后进入高原期,遇到瓶颈卡住了,这时很多人都觉得像在原地踏步似的;但这是必经的过程,不要因此而失去信心,因为大家都一样。然而许多人在瓶颈、高原期时,便对自己或方法失去信心,就因此转用其他的方法。于是一下子修禅、一下子修密、一下子修净土,修来修去终究还是在轮回啊!因从这边转到那边,再从那边转到这边,换汤不换药,如身心不能提升就不叫修行。我们常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因为从修行来看,很多人就像小鸟一样,在枝「末」间跳来转去。

  不怀疑自己、方法和过程

  参禅的精神,就是死心踏地,一心一意,不要怀疑自己或方法。我常说,善根是修出来的,故不要只羡慕别人很有善根,修没多久就能有很多体会,这是他从过去生修来的。如果我们既觉得自己没有善根,又不肯努力修行,则下辈子一定更差劲,所以先不要怀疑自己,其次不要怀疑方法。修行的法门那么多,但懂得的人都知道:原则是一样的,就是要如何收心?其过程就像大喇叭,初从喇叭口慢慢缩,愈缩愈小,小到最后进入「时光隧道」。

  我们也不必怀疑过程,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身心的变化。故很多人在这当中迷糊了,会急切地问自己已到达什么境界?如果问十个人或者会有十种答案!问一百人会有一百种答案。既然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就表示那都不是答案!所以知是过程,就不需太计较、太重视;既是过程,则过了就算了。

  所以修行,应具备「大愤心」,话说白一点,就是「跟你拼了」的意思。要拿出全部精神、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奋勇向前。现代的人都太幸福了,故不可能不回头,因为还有公司在,还有妻子、儿女必须照顾。而既想到回头,就拿不出参禅的精神来──紧抱住方法,而不管身心的变化,因为那只是业障显现而已。

  画龙点睛

  我们常说修行要有明师指导,明师可不是「一点灵」的药水──一点就灵,但很多人依然在找可以即刻开悟的明师。虽在历史上释迦牟尼佛说法时,一场法会就有很多人开悟、证果;在禅祖师传中也常可看到言下顿悟的公案。但这是画龙点睛的功效,而龙是要靠自己先去画的。甚至有时候开悟,并没有祖师棒喝,可能因为杯子破了,或者看到花开就悟了,所以要找明师,明师在那里?明师就是自己呀!如果自己不先画龙,释迦牟尼佛、马祖大师也无法点睛!所以很多人期待明师指点,你要他从何点起呢?有一句话说:「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既已告诉你修行的方法了,又听了那么多的佛学理论、修行体验,你还需要什么明师呢?

  时光隧道

  前述以打坐摄心通过「时光隧道」,那时光隧道里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是黄色还是红色?或如某些人说的:「打坐用功后会进入状况。」会进入什么状况呢?根据我的了解,这隧道简单讲就是超越时空。很多人打坐还不时期待着引磬声,这根本还在时间之中;或打坐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自己还在这个世界里,此皆仍拘于时空的范畴里。

  超越时空,可用个譬喻:一般人在做梦时即已超越时空,因为他虽仍躺在床上,但心却到了另一个世界去,这个世界既不是在床上,也不是在晚上。有些人做白日梦也能超越时空,但这都是以打妄想而形成的,故不可能开悟。只有用方法用得很专心时,才能真超越时空。如一心用方法,以致忘了我在禅堂打坐,也忘了我是谁;但是当时并不知觉,要等到这境界消失了,再回到现实,才发现我原来还在这里。

  脱胎换骨

  这种境界修定可以做到,参禅更可做到,因为参禅若完全在疑团中,虽仍可看到外面的事物,但并不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虽在吃饭,却也不觉得在吃东西。修观也可以做到,我曾用无常观观死,下坐之后发现自己手脚还能动,却觉得很奇怪!不是早该烂掉了吗?怎么还存在?而且还能动?这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脱胎换骨,就应从粉身碎骨做起。如果我们太珍惜这个身体,怕它受伤、受寒,既然不可能粉身碎骨,怎么可能脱胎换骨?

  所以时光隧道其实没有时间,因为已经超越了。隧道中也不是白的、黄的、红的,因为在隧道中根本没有眼睛;如果有眼睛,就不在隧道中──因为还具有分别心的缘故。能真正用功到这种境界时,虽还没有开悟,但已沾到边了。要通过隧道,才可能到另一个天地去,那天地也许称为禅境、悟境,但先决条件是先入隧道中;而唯有真正的下功夫,才可能找到隧道在何处。总之,参禅的精神就是一心一意,死心踏地,只有拿出精神;全力以赴,才可能沾到禅边。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0.束缚与解脱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1.修道与降魔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2.修行──修不行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3.附身与着魔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4.正法、像法与末法

 

后五篇文章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8.出世与入世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7.大乘与小乘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6.明与无明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5.单调与迷彩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4.暖冬的启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