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三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三集

   明忻根据录音整理文字

  《安乐集》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

  因为净土法门的教言必然有一个出处,或者说我们要有一个依止,要不然念佛就会失去法则的指导。这个法则的指导要有一个古来以久的传承。道绰禅师是我们中国传承净土法门的一个根本的启发者。净土法门修持的方法很多,道绰禅师这一类的思想传播到唐朝的善导大师就趋于纯熟、完善,建立了净土法门的教言体系。这是一个出处,我们依这个出处来学习,就有一个比较方便的法则。

  我们还接着108页的文字来学习。

  又问曰:《无量寿大经》(卷上)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我们在生命延续的现下全不在意,去捕捉于所谓的临终。许多人在为这个临终作准备,但临终在哪一天哪一时,人们从来是没法去预计的。临终、临终……现下、现下的问题不能契合。要是能现下契合,那临终就可以有善巧地抉择与把持。我们人命是无常的,我们讲这个地方这是不加什么理论来评判的,人在无常中能观察得到的。道绰禅师说:

  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平时我们凡夫的心就如野马、象猿猴一样,未曾停息过。昨天一个居士跟我谈这个事情说:“慈法师讲这个事情,现在有个清晰的感知了。以前总有个什么认为呢,临终临终,要把临终问题解决好,现前老丢失、丢失,去捕捉一个不知道的临终。”那么现下这个总纲把握好了,现下这一念有下手处了,在我们很清晰、很健康,或者说各方面福德因缘都具足的情况下来处理得干干净净,自然相续就能表现出来了。

  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

  这是很自然的法则,就是在现下决定,当生命的依报,异果成熟了,也就没有什么畏惧。要解决疑难于当下,于法则要解决于当下,而不要盲目地去推崇于临终与未来,那样会给你带来一个无明的期盼,或者说一个无明的推延,所谓的“明日复明日”的抉择,这个抉择是一种自欺心理。古人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你这个“临终复临终,临终何其多”。你能知道你哪个是临终?那样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感知。常行道于当下,当下常行于道业。这样不违背佛陀的教言,能有一个清晰地下手的法则,这样必得心智的安乐。

  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

  若习先在怀,那我们就能成办于临终之事。所谓临终也就是当下的抉择。那就随它延续去呗,什么时间解决就舍报,很好,当下舍报也很好,一百年舍报也很好啊。印光大德讲,再活它一百二十岁,行啊!当下就撒手,自在啊!有什么呢?这不是我们要求不要求的,是业相成熟了,高高兴兴的。处世安然,舍报安祥。为什么?心里有底啊!撒手即去,住世安乐。你在这个世间心里有底,有法则的抉择,你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你没有顾虑,随时可以撒手,车撞死了也行,从飞机上摔下来也行,淹死也行,安安分分坐着瞪着眼睛死也行,睡下死掉也行,什么时间都行。你心安了,什么都行。

  业报成熟谁知道?你怎么知道你过去造的什么业,什么异果会成熟呢?很多人说:哎呀,我一定要站着死;有人说我一定要坐着死;有人说:哎呀,我要很光彩地死。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死的,反正我预报过自己是怎么死的。我以前说:我发愿死在法座上。谁知道呢,我不知道什么是法座。你不设法于心,什么是法座?你这个座是什么座?须弥座。什么须弥座?不知道什么座,反正是什么地方不要设计。你说这个是法座啊?你在这儿打妄想的时候还是法座吗?可能是铜床铁床吧,或是铁柱子、铜柱子吧,谁知道啊?你坐在这个地方不安,也不是法座。什么叫法座?以前我发过心,别人说:哎呀,你怎么死?我说:死在法座上。那是挺光彩的一句话。但是这个法座在哪儿?你不知道这个法座在哪儿呢?你对弥陀产生了信心,就是法座啊。

  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

  要是临命终时有感觉了,真是果报现前什么的,能预测了,感知到了,病了,那三五同志,方便开示,轻轻念念佛,不要象开大法会一样地吓人唬唬的,这样比较合适。我去了很多地方,看到给人助念,根本不管病人烦不烦,敲锣打鼓,病人烦得要命。弘一法师在这儿有个很好的开示,他对妙莲说:你给我简简单单地念几分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看我静下来了,呼吸没了,你就把门一带就出去了。那是真正的助念!

  以前一个地方的出家师父不行了,他们说:哎呀,把慈法师请来吧,他经常讲阿弥陀佛,请来开示开示。我对他们说:你们助念要顺着这个要往生人的愿望,静静地、淡淡地提示一下。这下出家师父发脾气了说:“这能象话吗?念,就得要大声啊。”我合掌就告退了:“善哉,对不起,我这开示不对,你们就好好地大声念。”那我没有办法。

  这三五同志是什么呢?真正爱乐这一个要舍报的人的心愿,而不是拿这个死人来装自己的光,看,我们在念佛,我们在超度人,然后说我把他送往生了,实际这叫欺世盗名啊。你要真正地尊重人的愿望的,给人带来安宁、平和,这样有意义。

  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

  主要是能开晓这个法则。

  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

  我们现在这个感觉没有了,过去人要铸个东西,他要有个蜡模子,蜡印,一烧,蜡就化掉了。现在人不知道有没有见过这个。好比我们铸一个钟,翻模子的时候要铸蜡层,在这个蜡层上刻字什么的,要浇铸,浇铸的时候,这个浇铸的铜啊、金属啊一浇到里头,蜡就化了。化了以后,文字自然地形成了。它有模壁,因为这个蜡没法取出来就化掉了,化掉就拓出字。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是什么印坏?蜡模子烧掉了,但是铜钟铸出来了。这个说法很少人见,他们说就是这样翻模子,后面再用蜡,浇铸铜啊什么的。你看那个浇铸出来的东西一摸都有蜡。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浇铸过程中它没有保留,它要是有保留,铜钟就铸不出来的。现在我们看不到这个工艺,他们铸鼎啊、铸什么都要用这种方法,在鼎上刻很多字。这可能要找专业人士来讲解,我不知道,但意思是这样的。

  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

  命断即生!那你说命不断呢,命不断决定!行不行啊?命不断决定行!你说我没有舍报我不是极乐中人,你决定做极乐中人!行不行呢?你说我决定不了,那主要是自己对这个世界还有著染,还贪恋,撒不得手,撒得手就决定了,再不贪图这个世界的得失大小善恶凡圣,那你就撒手了。撒什么手呢?你舍报也撒手,现前也撒手,决定撒手!再不畏惧了!不畏惧什么呢?不畏惧自己的六道了。过去人讲:此处善恶无住。就是无始以来的善恶业都不要了,不期盼于后报,但生极乐了。在这儿就决定了!实际就是在这个地方表现了随顺的法性,不假造作了,对这个世界的得啊、失啊、善啊、恶啊,了无染着。那你这样呢,取向得生!不取向亦得生!但愿往生就行了。

  这个愿生很重要的,阿弥陀佛虽有愿摄十方众生,十方众生不愿意往生,一样被不愿意往生的业相所蒙蔽。就象我们早上起来不愿意起床,太阳已经照耀着大地了,但是他在睡觉,怎么睡觉呢?闭上眼睛,不起来,甚至蒙个大被子。太阳光已经把大地山河都照耀了,人家在太阳底下轻轻松松地劳作呀什么的,他在那儿做恶梦呢。你不能怪太阳。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对不对呢?阿弥陀佛已经光明照十方世界了,你不愿意起床,怪别人啊?他不愿意往生就象我还在善恶业力的被子下蒙着,还在睡觉。什么睡呢?还在无明睡中。不愿意往生就是无明睡。古代人讲:此类人不愚即狂。

  你这样认得清了,那就方便了。怎样方便呢?那我们决定往生,对阿弥陀佛的愿望——摄十方众生令生彼国——我们决定信顺了,这个太阳照着你了。什么太阳呢?愿望摄你!什么愿望呢?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愿望照着你了。你的梦——无始以来无所依托、无所归向的梦,醒了!在哪一刻醒了?就在你决定随顺佛愿那一刻!佛愿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我信顺就对了,那就见到太阳了。什么太阳呢?阿弥陀佛光明照触此人身心柔软自然向善。你不用力了,就自然向善,你三垢就消除。怎么消除呢?你信顺弥陀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这个愿了,你必得往生。

  是不是这样呢?你在这个法则上不断地观察、审视,五念门中,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都行的。你回施这个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力——令众生咸得往生彼国无所障碍,那你这个力得到了。你赞叹这个力,口业赞叹,赞叹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一样得到。见到太阳了,不再被无明黑暗遮蔽了。什么叫无明?就是没有择取,没有清晰地择取。你没清晰择取的时候,你感觉到心中黑暗啊。你还不知道你未来的业报是什么,这个业报是什么呢?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被阿弥陀佛大光明所照,具足啊。闻说阿弥陀佛名号,是为具足无上大利。什么样的大利呢?休息!歇心!必生!无所障碍!行不行呢?你自己去审视,这个地方一定要审视的。

  礼拜门,什么叫礼拜门?阿弥陀佛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彼国意就是应正遍知所现、所显、所见。你但是随顺就可以,就是礼拜。你说我叩头是不是礼拜?叩头不是礼拜,叩头是形式,心智若不如是,叩头只作远因啊。你心智作决定了,什么决定呢?回归应正遍知,无有造作,这就是正意。什么正意?阿弥陀佛的正意,真正的礼敬之意。什么礼敬呢?第一门就是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这个彼国意,先从意根下手。怎么下?身体表相不过是意根的归向,意根的归向指导身相的归依,如此而已。什么呢?未来的果报,应正遍知的投奔。你若不如是,你这不是礼拜门。这是礼拜门念佛。

  赞叹门,以彼光明智相如是相应。什么相应?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他无所障碍,你心智无所障碍,就是赞阿弥陀佛门。什么门?念佛门。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以彼光明名号智相,以彼光明名号威德,随顺安住,那就是赞叹。要是你说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心里打着鼓,哎呀,我是不是修其它法更好呢?行!但你这个地方还是有障碍,什么障碍?不具足啊。你没有相应。有个居士说:“哎呀,我念佛是不是还得修点其它加行呢?”我说“你修呗,没有人管你,你爱修就修,谁也不能挡你修法。”对不对啊?这不管。但阿弥陀佛赞叹门就是以彼光明名号,顺应光明名号,如实地观察自心,回施于十方。这就是赞叹门。

  作愿门,心常作愿,一心专念。专念什么呢?往生彼国。往生是自己往生还是他往生?是法界有情一时成就,大光平等。这个平等是什么呢?普照十方无所障碍,焰王光也好,智慧光也好,十二光明普摄十方,这样是心常作愿。什么呢?光明相应,与愿力无所障碍相应,普摄十方蜎飞蠕动之类也相应,这才是作愿。什么作愿呢?以佛愿为自愿,以佛力为自力,以无所障碍为真实心智守护,这是真正的愿。我们念好第三门吧。

  智慧观察,以南无阿弥陀佛悲智之愿,观察一切世间生生灭灭,幻幻化化,凡凡圣圣,清清浊浊,你观察来观察去,就是无所障碍。这个无所障碍,即入智慧门。什么智慧门?上无佛可证,下无众生度,中无诸法修。你在这儿歇心了,歇心就是智慧。智慧不得,就是真正地了解了智慧的妙用,无智亦无得嘛!那你就可以观察产生智慧,智慧运用观察。那么这是观察门念佛,智慧念佛嘛。

  前四门得到利益了,你安稳了,休息了,歇心了,无所挂碍了,那就回向众生。所以第五门回向回首,成就大悲心,不舍一切苦恼众生,令众生皆得入安乐国,皆被阿弥陀佛大光普照的愿力所摄,令其无挂无碍。这是五念门念佛,就是这个念佛。

  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这克念是当下之克期之念啊,当下这个机、当下这个因、当下这个愿。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我们读下一段文字。

  又问曰:诸大乘经论皆言:「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若虚空。」云何天亲、龙树菩萨皆愿往生也?

  答曰:言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者,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人所见,实众生、实生死等。若据菩萨往生,毕竟如虚空,如兔角。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缘生;因缘生故,即是假名生;假名生故,即是无生。不违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善哉!这段文字是很重要的一段理论性的文字,能导引我们的心智,除一些疑惑。

  诸大乘经论皆言:「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若虚空。」云何天亲、龙树菩萨皆愿往生也?

  因为天亲菩萨有《愿往生偈》(编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龙树菩萨也有《愿往生偈》(编注:《十二礼》,又名《赞阿弥陀佛文》),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答曰:言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者,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人所见,实众生、实生死等。

  昧于因果故。世间一切因果皆如梦中所见,皆如梦中得失,这是决定无疑的。你说梦,我干脆就不相信因果了,那你可就颠倒了,可就乱透了,可就苦死了,你没有法则遵循了。所以这个梦还要出梦之法的,要不然你在梦中更颠倒了,你不相信梦,反而做更多的恶梦,称为断灭邪梦,那更惨烈的梦伴随着你了。

  凡夫所见众生,就是实有众生,实有生死,昧于因果之中,就是以梦幻为实,不得出离。那大乘教言、般若密乘教言要识破一切因果梦幻,但是要了晓因果循环的。这真俗二谛不可毁坏。要是互相诋毁,那佛法不得其利益。所以以智慧观察如梦如幻之业相,人得以善巧方便。但你要是在这逆顺二缘中了了分明,无所挂碍,无得无失,那这样你是真正的智者。但你在因果循环,顺中逆中,你尚有颠倒之时,就是染爱于顺缘、畏惧于违缘之时,遵循因果,尚有方便安乐。这个地方我们要善于审思。

  若据菩萨往生,毕竟如虚空,如兔角。

  我们知道兔子没有角,虚空也无所得。

  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缘生;

  我们想取向阿弥陀佛国土啊,都是因缘生。缘阿弥陀佛,缘佛成佛,缘佛的国土成佛,缘佛的名号成佛。你不要小看这个因缘生,未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成就之时,一切菩萨皆因缘法、缘佛、缘僧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做弃舍。

  多有狂妄之人,不知此教言真实。妙觉菩萨、等觉菩萨以下一切有情,皆需缘法、缘佛、缘僧而成就无上菩提,这是彻底无疑的教言。你若舍佛、舍法、舍僧,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不可得,决无有是。虽有智慧门摄,般若智慧外道,这是决定无疑的。印度有本命外道与智慧外道,也有涅槃外道。

  我们在佛教教言中说:一切有情,若大根性、小根性、圣根性、凡根性,若形式无有三皈依,即非佛教徒,皆外道所摄。你说我过去很有善根,我不需要皈依了,我不是佛教徒,或者我说自己是佛教徒,我自己是再来人——你不是佛教徒!何以故呢?真正的佛教徒,形式上皈依,心地的皈依,这决定一如的,这是真实皈依。多有菩萨说:这个人根性大,自己在佛前发个愿就皈依了,不行的。在历代传承中说,此为外道知见,轻慢于祖师,若于一体三宝中得以妙用,此是邪说、无缘起说,这是邪见啊。现在多有这样的人说:我这是无师智现前了——你休息去吧。世尊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前,证得无师智,一切智、无师智自然现前,这个现前是什么呢?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刹那间而得见。我们读《大方广佛华严经》,在这儿才有抉择。要不然你说我这个法则从哪儿来的啊?我自己想出来的,从我意根冒出来的。——行,外道知见,简单得很。

  因缘生故,即是假名生;

  虽是假名,必有假缘。法不孤起啊,因缘而生,缘谢法还灭,法还灭才证得自性本无生。若不如是,你怎么证得呢?

  假名生故,即是无生。

  这是真实语。

  不违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这个地方不要畏惧,菩萨们。愿往生正是无生处安立,没有啥可畏惧的。你信顺阿弥陀佛,我愿意往生阿弥陀佛国土,即是无生守护、无相守护、清净圆满守护,此处取向正是无相安乐。不要畏惧,在这个地方。不违佛第一谛教言,也不违俗谛教言,这样是究竟安乐的。所以取相安乐,不取相亦是安乐。

  时间到了,明天我们继续学习。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四集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五集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六集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七集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八集

 

后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二集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一集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集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九集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八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