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天台宗文集:天台止观修持简释(朱封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天台宗文集:天台止观修持简释(朱封鳌)

   慈悲的佛陀,总是希望每个修学者都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断除无边的烦恼,直至成道成佛。因为,博地凡夫,一生的烦恼实在太多了:囊底羞涩,日日夜夜为生活奔波;生活好了,朝朝暮暮为儿孙忙碌。该做决定时,担心结果不如预期;等看明白了,又后悔当初没有下定决心。对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常常心存欲望;而握在手里了,却又怀念拥有前的轻松,等等等等。烦恼无端,不绝如缕。有的人甚至私欲膨胀,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修持天台宗的止观,是成就佛道的途径。是教人抑制私欲,断除烦恼。面对私心杂念要割得下,面对境地浓艳要淡得下。切切实实地把心放在当下,领悟事物的实相;以幻境言,无***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谛言,无论父母弟兄,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以脱世俗之缰锁。长此以往,小则可延年益寿,大则可成道成佛。本文特据智者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和《摩诃止观》,以及笔者的亲身体会,对修持止观的方法略作介绍和阐释。

  止观为天台宗的实践法门。止,就是止息对一切外部世界和妄念的执著,而贯注于特定的对象;观,就是用正确的智慧来看这一对象。止观又称定慧,即由定生慧。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不可分离,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三中,将止观各分三种义理,称为“三止三观”。止的三种义理是:(1)止息,指烦恼和妄想寂然停息。(2)停止,指心倾注于谛理,系念出现于前而能停住不动。(3)对不止止,指对着不止而能明白止的意义。意思是说,无明烦恼与法性真如原本不二,但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这是就相待(相对)而论,通过不止而明白止。观的义理也分三种:(1)贯穿,指利用智慧来穿灭烦恼。(2)观达,指观智通达,可以契会真如法性。(3)对不观观,指对着不观而明白观。意思是,无明烦恼与法性真如本来不二,但称无明为不观,称法性为观。这是就相待而论,通过不观而明白观。《摩诃止观》中还认为止观具有相待(相对)和绝待(绝对)两种意义。相待止观包括上面说的三止三观,即是:(1)止息与贯穿是从修门(实践门)上的断德(断烦恼后所产生之德)来说。(2)停止与观达是从智德(众生本具的佛性之德)来说。(3)对不止止与对不观观是从性德(本来的智、断二德为不二的法性之德)来说。绝待止观,又称不思议止观、无生止观、一大事止观。因为它是非言语之道,非心识之境,灭绝绝灭的缘故,称为绝待止;因为颠倒妄想断除的缘故,称为绝待观。也就是说,它是超越对待之域,止观均不可得,是言亡虑绝的境界。

  智者大师还把止观分为三种:(1)渐次止观,即持戒修定,逐步悟入实相。这是《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所说的实践修法。(2)不定止观,即根据众生的性质和能力,实践修持的顺序也不统一。这是《六妙门》中所说的实践修法。(3)圆顿止观,开始便以实相为对象,行解也圆满顿速。这是《摩诃止观》中所说的实践修法。其中以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为实践理论的圆顿止观,为最胜法门。

  下面谈谈对圆顿止观的修持方法。

  智者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以下简称《止观法要》)中说:“修止观者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

  一、坐中修止观

  初学坐禅时,修习止观是比较困难的。前先是思想上定不下来,其次是进入止观境界后,心境有时也会产生沉浮和定慧不均等情况。因而必须采取一定的对治之法。这里分两个方面来谈。

  (一)对治初修的粗乱心境

  首先应当摄心。人生活在世上,诸事繁多。初摄心时,觉妄念多而纷飞,但若不随其转,则能稳住能观的心。去观这些妄念,便会慢慢看清妄念。所以,天台山家知礼大师(960—1028)为卫护智者正统而反复强调的妄心观,是十分正确的。这些妄念的形成,皆与本心有关,也即是缘境时作出的反应。整个身心,包括隐藏于心里的习气与烦恼,以及环境、人事等纷扰的事物,简直是无从驱逐。了解妄念的如此性质及其运作,便知只有面对,看清,放下,再进一步进行一心三观,妄念在没有中心主体的情况下,纷纷脱落,从粗烦恼的脱落,到细烦恼的飞离,逐步使之不再流转,而照见一明净空寂的美妙境界。这就是真心和真如的出现。山外派主张一开始就直观真心,是急于求成。所以受到知礼大师为首的山家派的斥责。因为在妄念众多的情况下,欲直观真心,则烦恼会愈来愈多,欲罢不能。对初观者来说,一开始是很难达于真心之观的。

  所谓“心猿意马”,要它停息下来,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智者在《止观法要·正修行》中,提出“修止”有三种办法:一是系缘守境止,即是“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宝静大师解释说:“此乃系念法门,如行人念粗心浮,即将心系缘一处,安守于一境,或系心于自身的鼻端之上,或系缘于腹脐丹田间,或缘想诸佛相好亦可。总之,令心不驰散也。因凡夫之心,终日妄想纷飞,杂念流动,心猿奔驰,意马乱跳。若系缘一处,则妄念停息,所谓锁心猿、拴意马者是也。”(《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以下简称《法要讲述》)

  二是制心止,即是“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宝静大师解释说:“即以放下制止之功夫,而伏灭妄念。不同上来之系缘诸境。即将自心之念头微微观照,观其随心所起之念头,看他起处,即便制之。若贪欲念起即须放下,瞋心念起亦放下,愚痴念起亦复放下。无论何种念起,即以‘放下’二字而制伏之,不令驰散。六根之中,意根为其主要。以其能分别,最为明利故。所谓起贪瞋痴,造盗淫,莫不由此识心而起。盖心动则境动焉。”(同上)以上二种止,皆属于事相,是很容易明见的。

  三是体真止。这是从理性而言。即是“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止息”。宝静大师认为:修习这种止,不是从事相上觉悟,而是从理体上观察,达到止的目的。行者懂得“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从因缘而生”。诸法虽多,不出依正报。如依报之山河大地,卉木丛林,正报之五阴色身。他说:“无论依报之法,正报之法,悉知从因缘和合而生。既由因缘而生,悉从因缘而灭,缘生缘灭,幻妄称相。其实缘生无性,求其生灭去来,了不可得。何以故?自心本无生灭故。但于心性缘起,不无虚妄因缘别离而名灭。依缘而生,生即非生;依缘而灭,灭即非灭。当体无有自性,了达诸法无生非真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知其虚妄,则心不生取著。若心不生取著,则妄念之心不息而息矣。”(同上)

  修持者如能运用上述三种方法,一般能使心达到止的目的。如果因妄念太多,相续不断,妄念仍不能止息。则须返观所起之心。这就是修观。智者说:“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立。三际穷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止观法要》)因为一切法皆从心起,唯心所现。若无有心,则一切法何由而起?境本无生,因心而有;心若无时,则境亦无。懂得一切法既由心所造。而我这一念能造之心,究竟有何形相?此心是圆?是方?是青?是黄?或是过去?现在?未来?若言过去,过去已灭;若言现在,现在不住;若言未来,未来未立。这三方面推断,此一念能观之心,了不可得。也就是说,此心非内外非中间,非长短方圆,非青黄赤白,非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处,一切时,求心当体,了不可得。而凡夫众生执万法乃为实有,认为山河大地,人我是非,见闻觉知等一切诸法悉有可得,所以终日妄心流动,无可止息。如今推断能观之心既了不可得,故从心所起的一切诸法,亦皆不可得。但虽然了不可得,并非如同顽空木石的无知,而能于一念有情无情的境界,无不觉知明了。故称“任运觉知念起”。

  接着,又对此觉知之心念进行分析。智者说:“又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字,但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止观法要》)智者指出:人的心念是因为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而产生的。所谓六根,即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所谓六尘,即指色、声、香、味、触、法。此中,色、声、香、味、触是具体的、物质的,其相应的认识机能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法则可以是具体的物质性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非物质性的,例如概念。这是意识的认识对象。一般说,凡是可感触的以至思想的,都是法,而为意识所认识。六根对六尘,故能生六识。根、尘为能生,识心为所生。六根为能对,六尘为所对。彼此互相依靠,互相建立。应当知道能对所对,能生所生,都是幻化无常,毕竟空无实体。因为虚妄因缘和合,根尘相对,故有识生。若虚妄因缘别离,根尘脱落,识心便灭。应知识本无生,因根、尘之缘而有;但根、尘本无生,也因识心这缘而有。这样,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能生之心如此,所灭之境亦如此。观心不生,观法亦不生;观心无常,观法亦无常。所以智者说:“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生灭名字,但是假立”。修持者若能返观,不但所生之法不可得,就是能观之心也不可得。能所双亡,心境俱寂,达到真空寂灭。这样,心自然止息。

  与修止的同时,是修观。修观有两种方法:一是对治观,二是正观。对治观又名助观,就是对治修持者心中的烦恼病。因为痴暗凡夫,迷情过重,对于一切色尘境界,看不破,识不透,往往产生贪瞋痴等种种妄念。因而坐禅之时,应当观察自己心中的妄念。常见的妄念有贪欲、瞋恚、我执、思想散乱等,都可用修观的办法对治。

  一是若贪欲心过多,可用不净观来对治。比如男爱女、女爱男的色相,可用五停心的不净观来对治,以观想自己和所爱的对象色身不净而止息贪欲之心。如观想死尸青瘀等相,以对治显色贪,观想鸟兽吃食死尸,以对治形色贪,观想死尸腐烂生虫之相,以对治妙触贪,观想死尸之不动,以对治供奉贪,及观想白骨的“骨锁观”,以对治以上四贪。或者进一步用九想观来对治。九想观又作九想门,即是对人尸体的丑恶形相,作九种观想;可断除人们对肉体的执著与情执。九想为:①青瘀想(观想风吹日晒,死尸变黄赤色,又发黑青)。②脓烂想(观想死尸皮肉糜烂,自九孔出脓生虫)。③虫吃想(观想蛆虫、鸟兽来吃尸)。④膨胀想(观想死尸膨胀)。⑤血涂想(观想死尸的脓血流满路边)。⑥坏烂想(观想皮肉的破裂、腐烂)。⑦败坏想(观想皮肉烂尽,仅存筋骨)。⑧烧想(观想死尸烧为灰烬)。⑨骨想(观想死尸成为一堆散乱的血骨)。通过这样观想,贪欲之心,自然止息。

  二是若瞋恚心过多,可用慈心观来对治。修持者在坐禅之时,心中有种种瞋恨怨怒的意识。这是在日常不愉快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不管这种种瞋恨怨怒是有理,还是非理,都应置之脑后,而以慈心观来对被瞋恨者。懂得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世的父母或亲戚,我应当使我的父母或亲戚常常快乐,怎能恼恨他们呢?还要想到所有成就大事业的人,他们常常把一些委屈置之脑后,他们吃了亏也不懊丧后悔,因为吃亏的人能够得到海阔天空,得到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以及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其他的问题。修持佛道者,不就是在干这种大事业的人么?更要想到,人家对我的欺侮,如果是合理的,正是为我痛下针砭,有甚可怒?如果是不合理的,由果推因,怨债应偿,有甚可恨?犯错误大都是不明真理者所为,他们已经染下了恶习,难以自拔,他们的心是枯燥的、乏味的,心灵是贫穷痛苦的。如果我们看见一个非常贫穷痛苦的人,是可怜他还是痛恨他呢?正因为我们看见了他心灵的贫穷,所以我们宽恕他。这样一想,瞋恚之心也就自然止息了。

  三是若我执心过多,可用界分别观对治。所谓我执,就是执著于我,以为我是一永恒不变的存在。不知这所谓自我,只是肉体与精神的诸条件所组合而成而已,并无实体。佛家认为,人体是由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假合而成。其中地大为坚性,火大为暖性,水大为湿性,风大为动性,空大为无碍性,见大为觉知之性,识大为了别之性。前五大约于六境,见大约于六根,识大约于六识。这七大并非各各独立的实性,而是由真性如来藏触缘而发动的。若将各界分别来看,则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及根尘识界均找不到我。但凡夫愚昧,于无我中妄执有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为自心相。其实五阴本空,四大非我。能够这样仔细推究,则我执之心自然止息。

  四是若散乱心过多,可用数息观来对治。修持者由于日常杂务众多,坐禅开始时心思散乱不定。可用数息观使心安定下来。数息观,又作安般守意。为五停心观之一。就是正襟危坐,计数入息(吸)或出息(呼)的次数,从一到十,以收摄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这样,可将心中的思虑涤荡无余,进入定境。

  以上是对治观,只是助观。现在再谈正观。所谓正观即是观一切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而生,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是不思议圆融的三谛之理。在这三观中,最不容易修的是空观。因为凡夫众生,自从无始以来,为无明障蔽,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实有。故应当先明白诸法无相。宝静大师曾举例说:“比况前面有朵最美丽的花,令人可喜可爱。过了几日,花即萎谢,叶瓣脱落,足见花终归磨灭,原自无相。若真实有相,则不变二焉。有萎衰零落之相哉!花相如是,诸相亦然。故云:诸法无相。此为钝根者而言,待诸法坏后,方识是空。若根机利者,则了达诸法当体即空,无待坏后而识空,以其从因缘而生故。”(《法要讲述》)世间一切事物既然都从因缘而生,则缘生无有性。这无性之性,即是实相。实相无相,无相无不相。所以智者大师在《止观法要》中说:“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也就是说,一切境因心而生,若无有心,则无有境,心生法生,心灭法灭。能够明白万物当体即空即假即中,即能对治初心粗乱而进入于止观境界。

  (二)对治禅观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修持者在***禅观之时,也往往会出现各种偏差,如心境沉浮、产生贪著和定慧不均等,必须随时加以对治纠正。

  首先,对治心沉浮病。修持者进入禅观之后,心境有时也会产生波动,如同静水之有暗流。其心或昏沉暗塞,或浮动轻躁,或盖覆无记。产生昏沉暗塞属于沉积之病,应当修“观”照了。产生浮动轻躁,内外不安,心散念浮,属于掉举之病,应当修“止”止息。至于盖覆无记,是属于善、不善(恶)的中性性质,说明不明,是昧非昧,记忆不明,念头不清。这是有一定功夫的老修心人容易产生的偏差,对此,更应当修“观”照了,使心境既不昏沉,又不让境界不分明的盖覆无记出现。总之,修持者应当懂得以“止”治散,以“观”治昏,宜止则止,宜观则观,知病识药,切不可乱投药石。

  还必须指出的是:修持者在坐禅时,为对治心沉,故修观照;但是,虽修观照,而心却仍不明净,收不到法益。这时便应改用修“止”止之。若在止时,觉得身心安静,证明用止是对的,便应用止安心。如果为对治浮动而修止,而心仍然控制不住,也收不到法益,便应改用修“观”观照。若在观照中,觉得心神明净,寂然安乐,便应用观照来安心。这是修持者根据自己的心境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故称随便宜修止观。智者认为,随便宜修止观能使“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

  其次,对治定中的细心贪著。修持者先用止观对破粗乱的心境,乱心既息,便能入定。通过一定时间的修习之后,定中心念微细,便觉自身空空寂寂,无比快乐。这时,往往横生计度,知见丛生,因为心念微细与定境相应,所以能做到思山见山,思水见水,思色见色。修持者自以为达到了殊胜境界,实际上是进入了魔境。正如宝静大师所说:“取于偏邪之理,执之为实,不肯去舍。殊不知此全是定心止息之一点虚诳之境,法尘之影子。若固执之,终不免落邪见之祸。”(《法要讲述》)对治之法,也必须运用止观。宝静大师指出:“若了知此境虚诳不实,则不生贪著。不起分别,则见烦恼不起;不生贪染,则爱烦恼无由生。不起见爱,心地安静,是为修止。然虽复修止止之,假若自心幻境不能弃除,犹念念贪著,爱见结业烦恼仍然不息。行者则不修止,应当修观而观照之。返观定中细心,一心澄神寂照,如猫捕鼠然。以是微微照了,定中细心,了不可得,是名细心中修观。”(同上)也就是说,修止是强迫心境静寂下来。因为修持者执虚为有,思想有了贪著,而止不下来,故必须修观,以即空即假即中进行观照,如猫捕鼠,将幻境一一消灭。

  其三,对治定慧不均齐。修习止观的过程中,定和慧应当是相辅相成,双管齐下的。修持者应当先以止来制服烦恼,再以观来断除烦恼,而证入真如。止与一切智相应,把握普通的空理;观与道种智相应,把握具体的事相。止与观双运,则与一切种智相应,而臻于中道理境。而在实际的修持中,往往定慧不能均齐,不能达于中道,收不到法益。智者说:“虽得入定,而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即能破暗,照物分明。”(《止观法要》)也就是说,若有定无慧,此定是枯定;若有慧无定,此慧亦是狂慧。若欲断除烦恼的结使,证圆顿波罗蜜法门,非止观齐修,定慧均等不可。所以说,止观两者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二、历缘对境修止观

  修止观开始时通常是坐禅中修,但到了以后,修持者必须做到时时、处处修止观,把止观之道融进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是历缘对境修止观。所谓历缘,就是面对各种事缘。缘有六种: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办事);六、言语。所谓对境,就是面对各种尘境。境也有六种:一、眼对色境;二、耳对声境;三、鼻对香境;四、舌对味境;五、身对触境;六、意对法境。修持者在上述十二事中修止观,称历缘对境修止观。扩而大之,就是终日安心定慧,而世事仍然在做,无碍自在。所谓山仍是山,水仍是水,万境历历,虽万象罗列于前,而心中了无所得,生心无住。

  (一)历缘修止观

  首先是行中修止观。即在行路时,未开步之前,即应作观,起这样的念头:我今为何等事而欲行路?若此行是为烦恼所驱使,及作杀、盗、淫、妄等不善事,或愚蒙的无记事而行,即不应行;若此行非烦恼所使,而是为善利益,例如法事,或为修戒定慧、听经闻法等而行,即应行。行中怎样修止观呢?智者说:“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止息,是名修止。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止观法要》)也就是说,于行路之时,即能了知因为行路之故,则现有一切善恶等法;若无此行,即无一切行中事。又能懂得,行与不行,唯心所现,因心而有。若不起此一念行走之心,即不起所行之足,及有所行之路。若返观心源,便能懂得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万法唯心。心为能行,足为所行,路为引机。心若不行,足亦不能行,也就不能出现所行之路。当体验这一道理,所以古来大德专修常行三昧。

  其次是住中修止观。修持者在站时应当想:我今为何等事而要站?若是为烦恼及不善无记等而站,就不应该站。若为做善事有利益的事即应站。如何在站中修止呢?若于站时应知,因为站故会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若明白站时的心念及站中的一切法都不可得,则妄念停止,这样称为止。如何在站中修观?应当这样想,由于意念而停住身体,故名为住。因这个站住的缘故,会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应当反观站立时安住于道的心相,不见相貌。故知在站立时一切法是远离烦恼污染的绝对空寂。这是修观。

  还有坐中修止观、卧中修止观、作事中修止观、言语中修止观,其修持方式都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

  (二)对境修止观

  对境修止观,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修止观,能够于心无染,这在初学者,是很不容易的事。修持者必须死心塌地放下一切,能所不二,不起分别,忘身忘体而后才能达到。

  一是眼见色时修止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色时,应当怎样修止观呢?在修持者的眼中看来,色如同水中之月,是虚妄的。对于顺情之色,不起贪爱;对于违情之色,也不生烦恼;对于非顺情、非违情之色,也不起无明及乱想。这是修止。同时,应这样想:一切色悉如空中花,水中月,梦幻泡影,其相本自主寂,各无所见,也无分别。只因因缘和合,才生眼识,次生意识,才能分别种种色。因此才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再返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所以应当明白看见的一切法毕竟空寂。这是修观。

  二是耳闻声时修止观。若闻美妙动听的顺情之声,不起爱心;闻咒骂躁杂的违情之声,不生瞋心;闻非顺情也非违情之声,不起分别心,一样对待。这是修止。同时,闻声时应作这样想:各种声音,本空无所有,但因根、尘和合,才生耳识,次生意识。听者强行分别,因此才有顺耳不顺耳的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声。返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所以应明白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这是修观。

  三是鼻嗅香时修止观。所闻之香,本来不实。若闻清心怡神的顺情之香,不起贪著;闻见恶心的违情之臭,不起瞋心;闻见非顺情也非违情之香,不生乱念。这是修止。同时,闻香时应这样想:我今闻香,虚诳无实。为什么呢?因为根、尘和合才生鼻识,才能嗅香;次生意识,才能分别。强要产生香相,就是顽固的执著,不肯舍离,因此才有香味好与不好的烦恼善恶诸法。因为因缘和合,虚妄乃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这样返观,能闻之心,究竟在何处?仔细推究,非内非外非中间,也无形相。因此知能闻所闻,其性空寂。这是修观。

  四是受味时修止观。随所受之味,就好象在梦幻中得到一样。对香甜的顺情美味,不生贪著;苦辣的违情恶味,不生瞋心;非顺情也非违情之味,不起分别意想。这是修止。同时,受味时应这样想:今所受味,实为虚妄。为什么呢?因为酸甜苦辣咸淡等味,性无分别。由于舌根和合,才生香识,次生意识。今强执味相,才能产生味道好与不好的烦恼善恶等法。这样返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所以应当明白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这是修观。

  五是身受触时修止观。凡身体各部接触到的,都如泡影,幻化不实。若受细腻柔软的顺情乐触,不生贪著;受伤痛鞭挞等违情苦触,不生瞋恼;受非顺情也非违情之触,不生忆想分别。这是修止。同时,身受触时应这样想:轻重、冷暖、涩滑等,名为触尘。自已的头、身、两手、两足,名为六分。所触到的轻重冷暖涩滑等法,其性本空,虚假不实;自己能触的身根,也是虚幻不实。由于四大和合,才有此身根;若四大别离,身根即失。因为因缘和合,才生身识,次生意识,有了意识,故有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受触。返观此能触之心,毕竟了不可得,所谓“心本无生因境有,境若无时心亦无”。故知能触所触,毕竟空寂。这是修观。

  六是意知法中修止观。其方法在上述眼等六根对境修止观相中,已经谈到。意识是由六根对六尘而生,应当返观心源,随自意而修止观。

  总之,修持者若能在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修止观,才是真正修摩诃衍道。长此修持下去,就能发现人的本有真心。止观双照,定能生慧,修持者甚至能做到六根互用。宝静大师说:“一根既反源,六根咸解脱。此时不特眼能见色,亦能闻声、嗅香、觉知。耳不特闻声,亦能知法别味。一根能作诸根用。如《涅槃经》: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即六根互用之义。他如阿那律陀无目能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僑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摩诃迦叶不因心念而圆明了知。”(《法要讲述》)产生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

  智者大师还强调修止观出现的善根开发,及其产生的各种异象。他说:“行者若能如是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则于坐中身心明净,尔时有种种善根开发。”(《止观法要·善根发》)所谓善根开发,就是修持者夙世种下的种种善根,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他指出:善修止观的人,善根开发的状况可分为外相和内相两方面:外相是修持者在坐禅时,忽然产生欢喜布施之心,或者欢喜施舍财物,或者喜欢为人说法,或者喜欢持戒,这是因为夙世有布施、持戒的善根。或者发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善根;或者发烧香散花、供养三宝的善根等等。这都是属外表的一切事相法门,是他人所能看到的。内相善根则仅是修持者内心的感觉,甚至产生一些异样的感觉,而他人是无法观察到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息道善根发相:修持者入禅定时,身心调适,妄念止息。身上能产生八种感触:忽觉自身疼痛,躁动不定;忽而身痒,如无置身处;忽而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忽而重如大石,不能稍动;忽而身冷如水;忽而身热如火;忽而身涩如木皮;忽而身滑如乳。八触产生的原因是初入禅定时,上界的极微,入于欲界的极微,两者交替,地水火风,狂乱发动。不明白此法相的人,因而惊惧,以为发病,实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八触过后,即能进入另一境界:忽觉气息不光从鼻腔中出入,通身上下八万四千个毛孔,气息皆能出入。并且自视遍体透明,身体内外三十六物(包括外具十二:发、毛、指甲、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身器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看得清清楚楚。因而心大惊喜,寂静轻安,爽快异常。这是随息特胜善根发相。

  (2)不净观善观发相:修持者进入欲界未到地定时,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见到自己死后胖胀、青瘀、坏、血涂漫、脓烂、虫吃、散坏、白骨、火烧等九想,进而觉察他人之身,甚至飞禽走兽,皆悉不净。惊悟人生生死无常,厌恶五欲,对治内贪、外贪、遍一切贪等,因而产生八背舍,即背离五欲,舍弃贪著之心。修此观想,能发无漏智慧,断三界见思惑尽,证阿罗汉果。故又名八解脱。

  (3)慈心善根发相:修持者因修止观,得欲界未到地定。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对于上亲(父母师长)、中亲(兄弟姐妹)、下亲(朋友善知识),皆发亲近敬爱之心,决心与他们一道修成佛、菩萨、阿罗汉或诸天之果,使大家分享快乐。对于平生的仇敌也一样慈悲他们,怜悯他们,希望他们一同修成正果。所谓怨亲平等,人我俱空,因而“其心悦乐,随所见人,颜色常和”,整天是一派慈悲之相。

  (4)因缘观善根发相:修持者因修止观,在欲界未到地定中,忽然觉悟心生,明白了三世十二因缘的道理:“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智者《止观法要》)所谓三世十二因缘,即是由过去世无明、行二支的因,产生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的果。又因现在世爱、取、有三支的因,再产生未来世生、老死二支的果。这是三世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最初从无明缘行,行缘识,直至有缘生,生缘老死。若是逆推,人生由无明而来,无明由妄想颠倒而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若能远离断常,不讲人我,定心安隐,解慧开发,不念世间一切尘境之事,则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六根六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都不入自己的心念之中。这是因缘观善根开发的结果。

  (5)念佛善根发相:修持者因修止观,在欲界未到地定中,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妙好,愿行功德庄严,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等等。于是即发爱敬之心,三昧从此开发,身心安隐,清净快乐,自觉自己功德巍巍,为众人之所爱敬。修止观定中,这种境界名念佛观善根发相。应知身心本来是佛,但因妄想颠倒,未能证得。若能熏修,则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贵在自修。

  总之,从熏习善根,直到念佛善根开发,其中所出现的各种瑞相,使人感到不可思议,而实际则是修持者循序渐进逐渐走上大彻大悟的过程。

 
 
 
前五篇文章

天台宗文集:历别六妙门略析(朱封鳌)

天台宗文集:四种三昧阐释(朱封鳌)

天台宗文集:天台忏法修持(朱封鳌)

天台宗文集:研习天台宗的体会(月悟)

天台宗文集:台密史略考(朱封鳌)

 

后五篇文章

天台宗文集:法华实相的真实妙用(朱封鳌)

天台宗文集:天台以前的中国佛教(新田雅章)

天台宗文集:阿赖耶识缘起与一念三千(刘朝霞)

天台宗文集:六妙门坐禅法(洪丕谟)

天台宗文集:止观坐禅法(洪丕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