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ɡ)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báo),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从37章之前主要讲的是天道天德,天道天德包括的是心法,让我们在人道上如何来纠正自己修正自己。从38到81章整个就在讲人道法和地道法,先在人道上如何生存,在人道上机缘到了,还是要修行回归于朴。所以说老子费尽了心思让我们明了,可是在两千多年来真正明了的人真的没几个,有几个明白的人,没有留下什么文字、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抬腿就走了。所以说现在很多人不懂《道德经》到底说的是什么,就从哲学上去考究、从文学上去翻译它,也对,最起码让大家心灵能净化呀,但是这样翻译层次就非常低。现在我们从天道从自然法来重新编排它,因为我修行多年对《道德经》始终没有放下,一直在研究它,结合佛法最后我明白了《道德经》里说的密法是什么,我也是在学习。

  大家一定要用心,自己不用心,那么别人讲的东西只能是过耳之言。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能不能吸收就看个人的取和舍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古时期,民风淳厚,上下无为,君民共乐,与道同融,一任其天,人们率性而为,相安无事,没有什么道德的概念,与天地同流,不教而化,无为而成,自与道德为一,仁义礼智与它不相违。以道德并言,道为体,德为用。以道德仁义礼智合论,则道德又为体,而仁义礼智又为用。在上古时期这都是一体的。

  上德的人,是指与道与天地同融的人,不知道有德的观念,这样的人做事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为,无为而为,过而无痕,所以这样的人的德性常存。

  下德的人,知道有德人名声好,他是为了这个好名声而去做,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去做,唯恐失去德没有好的名声,不像上德之人诚心不二、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为了有德的好名声,反而却失去了德。

  后世圣人,虽为化民起见,而立道德之名,分为仁义礼智之说,其实道德中有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内有道德,无彼此,无欠缺。

  民间有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真正有性德的人是追寻着自然本性去做事,是无为而作。有心为善是一种伪善,小说里经常演大善人,表面上施舍一点东西,暗地里不知要赚回多多。因为他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老天爷知道他是有意标榜自己,于是给他的赏是非常少的,就是没有功劳。真正无心为恶的人,做错事了,但他不是有意的不是想要做错事,虽然犯了错但不会给他太多的惩罚,但人间法律可能要给他一定的处罚的,但在天道这种事情就不会判的,因为天道法是顺应自然。人道中也有很多自卫的虽然杀了人了,但法律并没有判。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来思考呀,虽恶出于自卫而杀了人,从佛法角度来讲这是因果循环,你也是在度她,虽然把他杀了身体没有了,但他的灵魂有可能醒悟了,醒悟也许上天堂,不醒悟也许到地狱,这都看他的因果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就像佛是无事可做之人,没做就知道所有的结果了,无以为这三个字是说他已经了了分明了。好像坐公车,我知道做几路到哪儿再转几路到哪儿,了然于心了,做不做就随心了,做则能成,不做也不碍。

  上德无为,这时天下民心淳厚,质朴自然,气流同道,大家共享安详的无为之世。都随顺自然法则来有所作为,他的有所作为不是特意的去做,而是随顺自然的去做,不是强迫自己。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之人处于无明状态,随妄念流转,享受无常之乐,还认为自己是有所作为。下德有为,社会繁华渐起,人心变乱,风俗离开本心质朴,属于多事之秋。人们不顺自己的本来面目做事,用妄念做事还要显耀自己。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在社会乱的时候,必然有好仁之主发政施仁,正本清源,治理乱世转危为安。这不能不有为,可虽然是处有为之事,但因时制宜顺理行去,有为仍然属于无为,所以还是顺应道而天下治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更有好义之士,在社会离乱之时想承平社会,大兴扫除社会败类,称雄一方,虽然上下人物一新,可是上行下效,人们相争相夺不能停止了。比如梁山好汉就属于上义之士,也是顺天而作,虽然后来这个起义军没有了,但刚开始也是顺应社会发展出来的一个派流来,可他们的行为并不能使人心回归呀。

  《德经》与儒家仁义礼智信是相同的,在人道上它又把心性提升到最高点,让人返朴归宗。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至于上礼之人的行为,在乱世是没有人能懂得他的,人心离道越来越远,人们之间习尚往来的礼仪,厚往薄来,施恩报怨,这样思想的人是不会懂得上礼人的心态,所以上礼之人的行为没有人来响应呀。例如禅宗有个开悟的师父叫赵州禅,谁来了都问从哪里来?渴不渴呀?那就去喝茶去吧。很朴实的东西但别人不懂。禅就是自然的东西。既然渴就先茶喝了,聊又没有确切的话题来聊,就漫山的扯漫天的说,为了打破你的规规矩矩条条框框,就是让你明白什么是道,什么叫禅,什么叫法。

  【则攘臂而扔之。】社会变乱,改革跌出,人与人之间不能相安无事,如有利益侵害,就干戈旋起。凭着胳膊粗用武力来制服别人,就会使矛盾激化,更是动荡之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句话是对前面几句话的总结。实说道德废而有仁义,仁义废而有礼智,世风日下。

  失去了道也就失去了最开始的德。古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人德在,自然得多助,失道者人德亡,自然没人助。是君王就要失去国家,是人就要失去做人的资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是从易经里来的。

  丧失了道德之后才显出仁义,因为大家都有德的时候就显不出仁,大家都是平等的,民风淳朴符合自然之道。没有德了才显示出仁义来,因为有了好与坏的对比。比如在尧舜禹以前,一个人打到了猎物大家平摊,平等的时候德体现不出来,因大家都有这个德行。从封建社会之后德就慢慢丢了,很多时候体现不出来了。

  在民复孝慈时期,家家儿女都非常孝顺,也就体现不出谁是不孝顺的。现在久病床前无孝子,也就没有仁和义了,失去了仁义之后才显出礼。这整个就在告诫人永远不要失去自我,失去自我五常法就没有了,佛经里说的五戒就没有了,居士戒或者十善业道戒统统的没有了。没有的同时得到的就是无常鬼天天来索命。哪怕人不报应你,天老爷也要报应你,不是不报,时机不到,时机一到,必然要报。

  老子写到这里把心法教了,功法教了,把种种的利害关系讲完了。38章往后讲如何做好人,和释迦佛讲的经没什么区别呀。释迦佛也是先讲大乘,之后是小乘,最后是人道,讲完人道又开始讲小乘、大乘。老子也是前面传给了功法、心法,该讲的都给讲完了,这个时候回到38章往后开始讲人德,如果大家都做的非常好,五常他就不用讲了,因为讲就是多余的话。正因为他看到了后来的子子孙孙人德不够了,修为不够了,迷失了最原始的东西,老子才没有办法才又接着往下写。在写人道法的时候,他又多多少少又带点天道的东西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迄于今,人心越来越复杂,外事越来越繁多,忠信已经破坏殆尽,不得不崇尚礼来维持,只不过是粉饰太平而已,不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妄想造作,是非众多,只好用礼来维持人心,然而内心不变,想安定反而更乱了。

  我们现在说的忠是修行心,既然走上了修行的道路上,就要相信法力不可思议,相信上师不可思议,相信佛力不可思议。如果你不相信不诚实,用那种似是而非的态度就叫薄,薄就是似是而非、将信将疑的态度,这个时候会给你带来杂乱无章的秩序,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说看不看,说念不念,说修不修,然后就是胡言乱语,这个叫乱之首,你的心性就乱了,大脑就乱了。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面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每况愈下,是不符合大道的,人心浮躁,虚伪狡诈,就是愚痴的开始。

  从自性上说是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变化。你的后天思维不随顺先天本能的情况下,那你的愚痴心就开始了。只有后天的六根六识随顺道的时候,我们的智慧才开始发光明,愚痴就没有了。你不随顺并且后天思维执著心又非常严重,你这个道是封闭的,光芒是没有的,愚痴蒙蔽心智,无明的心整个遮住了你的阳光你的摩尼宝珠。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所以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做到厚德载物,不居其薄。居其薄心性就没有慈悲了,也不能和万物融为一体,这个时候更不能达到物我两忘,也不能达到浑然一体。

  我们只有掌握了六根,让六根六识完全随顺先天本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内心当中的那种能量开始散发,我们自性的大道和外相上的宇宙大道完全融为一体的时候叫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时候,处其实,不居其华,这个时候心性非常纯朴,只有我们真正和神和道达到一致的时候,这个神是变化莫测的道,我们再不会为了那种虚无缥缈的浮华去执著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去执著虚无缥缈的事情,所以我们才能舍弃那些浅薄的和浮华的东西。

  【故去彼取此】彼就是薄、华,就把这些东西去掉。取此,取其厚和实,取它厚德载物的德行。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做到一个修行人或者说我们在人道上一个凡夫的资格,佛家讲十善业道。你把十善业道做好了,也就是厚和实,把我们的薄和华去掉,薄和华在佛经里叫恶,把恶断掉,留下的是善,善是厚和实,是留下最醇厚的最真实的这种法义,就是大道。

-----------------------------------------------------------------------------------------------------------------

更多法界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九章 以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四十章 有生

天台宗·经注论疏:S49-3 妙法莲华经通义(明.德清

天台宗·经注论疏:S74 法华论疏(隋.吉藏撰)

法相宗·《解深密经》研究:《解深密经》唯识要义及其演变

 

后五篇文章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七章 道

天台宗·经注论疏:S49-2 法华大意(明.无相说)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六章 国

天台宗·经注论疏:S49-1 妙法莲华经知音(明.如愚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三十五章 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