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中观宗文集:龙树菩萨“三是偈”思想浅探(宏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中观宗文集:龙树菩萨“三是偈”思想浅探(宏开)

  龙树菩萨“三是偈”思想浅探

  编辑:宏开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从缘起、性空、假名、中道等方面来论述了“三是偈”的主要思想,从这四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此偈的思想核心——中道

  中心词:“三是偈”、缘起、性空、假名、中道

  前    言

  “众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龙树菩萨的《中观。观因缘品》中有这样一个偈子。因为此偈一连有三个表判断的是字:是空、是假名、是中道义,故研究佛法的教内外人士常称它为“三是偈”因为它阐述了空假中三重真理,所以又称为“三谛偈”。此偈原意是龙树菩萨引证佛说而证成缘起性空的自宗。它含有深湛的佛学义理,也可说是一部《中论》的缩影及龙树佛学思想的总概。它既包含了佛教最基础也最伟大的缘起法,又是缘起法的发展与反观,缘起、空、假、中这四重理论一步步深入,一步步发展,有如以缘起作为基石的浮屠,空、假、中依次建筑其上,最后终成一座坚实,壮观的佛塔,而在佛教的历史上独树一帜。此偈在后来的佛教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像中国天台宗的“一心三观”思想就直接来源于此,三论、华严等宗也包含其思想,就是中国后来盛行的禅宗也从此中吸取不少的养料,而最终使自己别具一格,极盛一时。下文我根据个人对此偈在生活中的体悟、思想上的领会,以及有关的诠释资料上,从缘起、性空、假名、中道等方面大胆地进行一番阐述,以求先学指正,确正知见,从而悟入中道实相。

  一.龙树其人及其中道思想产生的背景

  我们要想知道长江的源头,就要溯流而上,直到最初那一涓流的出处;要想知道长江的归宿,就要顺流而下,直到江水与大海的交汇处。所以要想真实了解此偈的思想,就必须对作者龙树其人及其思想产生的时代、生活背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关于龙树菩萨其人及其经历,真实的事迹几乎已不能确证。目前,只有《大正藏》卷五十所收的鸠摩罗什所译的关于龙树菩萨的传说而已。传记上记载龙树生于南印度,活跃于南印度。他出生于婆罗门种姓,大约在佛灭后六百年中。据《百论疏序》罗什言,说龙树出生于佛灭后五百三十年,这与六百年的数字大体相符,算作公元当在二世纪左右。而与罗什同时代的慧远,僧肇等却以为龙树在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八百年以上现世。日本根据他与贵霜王朝的关系,则必须承认龙树菩萨在二世纪时活动这一点,把它置于150——250年间。龙树自幼聪明绝伦,孩童时即开始学习《吠陀圣典》,由于他有婆罗门这样的家庭背景,再加上生来的聪明,良好的教育,在年青时就已享有很高的名望。后来由于我慢心的生起,认为世间学问不过如此,自己已得到学问上的荣誉,可以尽情享乐了,便同其它三个朋友追随术士学得隐身术。他们多次借此法术潜入皇宫寻佳人作乐。宫中美人有因此而怀孕者,此事使王臣恐惧,经查知是隐身术者在作怪。于是策谋将河沙铺于宫门前,使卫士看守。卫士凭着沙上的脚印用剑向空中乱劈乱砍,龙树的三个好友皆被杀死,只有龙树凭着自己的聪明躲身于帝王之后而得幸免于死。他在避隐该处的当下,觉悟到情欲乃不幸与痛苦的根源之一,于是暗暗祈祷:若能活着逃出宫门,就立即出家修行。

  他成功逃出皇宫后,依僧团出家并受戒。在最初的九十日中,他即读尽小乘佛典。后来在大雪山的游历中遇一老僧赠大乘经典。但他未能深入得到其义理。他又开始游历的生活,他在游历中遍破教内外论师,由此又生起我慢心,认为佛法虽微妙,也不过如此。有大龙菩萨哀悯他的慢心,把他引到海底的龙宫,开七宝藏,把许多大乘经典送与他。龙树就从中悟到深奥的义理而证得无生法忍。

  其时,佛陀去世日久,由于僧团内部对佛法的诸多认识,因此看法不能统一起来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分裂,产生了历史上所谓的部派佛教时期。部派最初分裂的原因是“大天五事”,(另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对戒律的认识不同),从而分为大众部与上座部。到后来又分出一切有部、法藏部、化地部、犊子部等多种部派。由于部派的分立,各部都形成了自己对佛法的见解,各不相同,再难统一起来,进而导致互相指责、攻击,部派间经常为某一个问题而进行唇枪舌剑的争辩,各不相让,但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带来佛教内部的不团结,矛盾也逐渐加深,得不到缓和。这为佛教在社会上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有违于当初佛陀说教的宗旨。龙树菩萨当时遍游印度南北各地,对这种现象十分了解。他在得到大龙的帮助而深得大乘义理后,便有心重新创立一种学说将各部的学说统一起来,从而达到缓和内部矛盾,使佛教重新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在这种背景下,他根据佛陀的说教而提出了“中道”学说,“中道”是离染净、空有二边说法,深得佛法要旨之论。此学说一经提出,便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势催破一切邪见、我见,势不可当,终成气候,也顺利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也可从他的著作中看到他破邪显正的痕迹。他的主要著作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回诤论》,但为根本理论基调的是《中论》,它是龙树菩萨的代表思想作,别的著述一切都以此为骨架而展开。“三是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在《中论》中被提出来的。

  二.“三是偈”思想的基石——缘起论

  “三是偈”的第一句“众因缘所生法”,明确地指出了诸法为因缘所生,即世间一切诸法皆是缘起的,缘起法是“三是偈”思想的基石也是佛教最重要也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所谓缘起是相缘而起或生起的意思,它贯穿佛教思想史的前后,从最初的业感缘起到后来的阿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等不一而足。可以这么说:缘起思想的发展史就是佛教思想的发展史。在佛教中没有哪种思想理论能脱出它的窠臼。缘起论就是佛教理论的基石,也是佛教思想这幢大厦的柱梁,“三是偈”的思想也不例外。

  何谓缘起法呢?《杂阿含经》之三三五经引佛的话说: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而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另在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二中载有马胜比丘度化神通第一的目腱连时也曾说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现在有些经书中记载这个偈子时写成: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这两偈意思基本相同,只不过译者的翻译不同罢了。

  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缘起思想的基本脉络:世间诸法是因缘生起也是因缘而寂灭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更是对因缘法则的一个具体描述。这说明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事物相依则有生起,有存在,一旦这种相依的关系不再存在,事物也就不复存在而转向寂灭。佛陀之所以能发现这世间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及真理,这是与他认真观察世界、体念生活的结果分不开的。真理出自于平常的生活,最先的佛陀也是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的。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在播下种子后,经过浇水、施肥,种子就会在土壤里生根发芽直到后来的开花结果。假如将种子一直贮藏在仓库里,不给它土壤、水分、养料、阳光、空气等,那么,它将永远处于休眠期,永远也不会生根发芽,更不用谈开花结果。由此他觉察到种子的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是与土壤、水分、养料、阳光、空气等分不开的,它们有依存关系。由此可以推出世间万物都是互相依存而有的。这样,佛陀通过对自然界的留心而发现了这条真理。而平常人也会看到这些现象,那他们怎么没有发现这种真理呢?这只不过是一般的人不善于思维,认为世上一切事物本来如此,懒得去思维,去怀疑,从而也就失去了发现真理的机会。也正因为佛陀有超人的智慧及细心的思维,所以能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从《杂阿含》之三九经就可以看出佛陀的这种最初的缘起思想,经中言:

  “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彼种子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水界,彼种子生长增广”。

  当然佛不会将在自然界发现的缘起真理停留在自然界的范围的,他又将此引向了人生,用缘起法来诠释人的一生,这是将自然界的具体现象缘起而引申到人生的抽象的缘起,这是对缘起进一步思维、推广的结果。《杂阿含》二九八经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

  从此经可以看出:佛陀为了教化的需要已将现象缘起进化到抽象的理论的业感缘起。业感缘起的成立便奠定了人生轮回的坚实基础,也为修行解脱直至证果建立了一个可依的理论根据,使我们从世俗的观点上很容易地理解明白菩提之道,在弘法的过程中,也易使别人接受我们讲的解脱之因。佛教最初对缘起的认识是肤浅的、简单而表象的,但当他用缘起的理论进一步探求生命的本体与世界的本源的时候,就焕发出了它灿烂夺目的光彩,这就是龙树菩萨“三是偈”中缘起性空思想的提出。

  三.“三是偈”的性空思想

  世界的本源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从远古的凡夫、圣贤到现在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在不断地探索。在中国古代即有五行学说认为是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构成了世界;《易经》则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道家则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利士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阿那西美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等等不一而足。同样,在佛教中也对本体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佛教中所谓的性实际就是本体的代名词。在佛教的部派时期,各派对本体的认识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是“有”,有的认为是“空”,而龙树菩萨独自以缘起的理论提出了性空的观点。这一观点把佛教的两大观点——缘起与空紧紧联系在一起了,这条纽带就是性。这即是对缘起理论的深化,也是对空赋予的新意。

  空对佛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名词,几乎可说是无空不成佛,世人有时直呼佛门为空门,由此即可见一斑。佛教赋予空的含义也是层层深入、不断变化的,它同缘起一样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我们要准确、真实地了解缘起性空的内涵,就有必要对空义加以必要的追述。

  空与有相对,是空无、空虚、无一物存在的意思。佛教最初的空见同缘起一样,来自对自然界的观察与体悟,这就是无常之空。我们在《杂阿含》第一经就可看到这样的句子: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在佛陀的传记中也说佛是游历四城见生、老、病、死等苦而感悟世间无常之道才出家的,由此可看出佛教的原始空义直接来源于佛陀对世间无常的感悟。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日推月移、暑往寒来、枯叶飘零、流水东逝,直至人的病疾老衰、横死暴亡、朝存夕逝,无不处处透露着世事无常还归消亡、空寂的道理。从这无常的变化中体现出来的就是空义,佛陀最先悟出了空的真理,便演说空的教义来对治众生心中对有的执着。如果众生不能体悟到这无常之空,就不会获得解脱,永远轮回于生死中。空与缘起并不相悖,实际这种无常之空就是缘起的一半,即: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从事物灭无的过程来看,他们是相通的。

  无常只是六识所观察到的一种现象,龙树的性空学把对空的认识从现象提升到了本质,并且,他还用佛教的另一大理论——缘起,来阐释本性空。

  当我们听到佛陀用缘起来阐释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与万物的生起时,也会对某一单个的事物产生疑问,譬如:一粒种子的发芽成长需要众多因缘,是我们能看到的。那么,单就这粒种子它还是不是缘起的呢?我们平常看到的种子它好象是独自存在的,与别的条件不大相干。但是它本身的组成是单一的我体呢,还是众缘的合成体呢?实际这些看法即是对本体的追寻。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不时有人问难:我们看到的是鸡生蛋,蛋又生鸡,究竟是蛋生了鸡还是鸡生了蛋?人们往往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也体现了人们对世界本源,即第一因的一种朦胧认识。龙树菩萨直截了当地对此作了回答:缘起性空。事物是缘起的,是没有自性的。所谓的自性就是本源的性质,它是自己如此,也是本来如此的,是不依缘而存在,不依缘而生起的,所以自性就一定是空的,这就是缘起性空。这是在对万物的探寻中得出的正确结果。譬如一粒种子,我们如果不假思索与分析,单凭从感觉它的存在这方面讲,它似乎是独立存在的,是不待外缘的,可是我们仔细分析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一粒种子的存在也是离不开许多外在条件的。第一,要有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它会烧毁,温度过低它会冻坏。第二,还得干燥与通风的环境,不然它就会腐烂。第三,它得依靠一个保存放置它的空间与地方,如没有空间与地方,它将存在于何处?从种子依存的这些条件,我们可以看出,种子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它的存在是依缘的,所以它是缘起的。另外我们还可以直接通过分析种子的内在物质而得出它是缘起的,是性空的。庄子曾说过:“一尺之木,日取其半,终古不尽”。他是说拿一块木头,一半一半地分下去,直到万古也分不完。这是对物体进行的一种理论剖析。如果仔细思考,这种事情在理论上是成立的。拿一粒种子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一直将它分下去,这样就可得知它只不过是由无量的微粒组合成的,根本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变的,不可分的本体。现代科学的显微学也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正确: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电子构成的,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的发展,还会一层一层地分下去,这就好比剥洋葱皮一样,层层无尽,一层覆一层,无有一个尽头。《唯识二十颂》上也说:

  “以彼境非一,亦非多极微,又非和合等。极微不成故,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

  它详细地分析了极微的不存在,从而否定了自性的存在。对于精神实体之我同样也是缘起的,是性空的。他只不过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聚合体而已,离开了五蕴,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我,所谓的我只是通过五蕴表现出来的假我。

  性空是当体即空,当下即空,它与事物之成、住、坏、空之空是有差别的。缘起是用来解释、分析、成立性空的理论,这是为了让人理解,接受性空的方便教化。龙树菩萨时代,部派众立,异说纷纭,如大众部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外道则相信梵天神我的存在,世上一切万物皆是神的创造。龙树菩萨正是为了破斥这些异见邪说,而成立性空说,对此实有说进行破斥,引其归于正知正见。

  四“三是偈”的假名思想

  “三是偈”的第三句是:亦为是假名。假名即假有,妙有的意思。这是“三是偈”思想的更深一个层次。从缘起到性空,再到妙有,假名的提出,是对空的辩证思维。空与有本是对立的一组概念,龙树菩萨通过假名体现出妙有,从而将有同空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避免了矛盾的产生。空是自性空,有是缘起有,缘起有的事物一定是自性空,如果自性不空,那么它就违背缘起有的真理,所以缘起有必定是自性空。因为缘起有是自性空,所以缘起有是假名的有,而不是真有,自性空是缘起有,因此自性空是假名的空,而不是一无所有的虚空。

  在禅宗里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空有之间的关系。达摩初祖在来华拜见梁武帝后,由于话不投机,便辞别武帝向中州游历。有一天他遇到一位汉僧在大谈佛法空理说:“我空,法空,五蕴皆空,所以世上万物都是空无的,都是一无所有的”。他旁边有许多人都听得入神,他非常得意。这时他看到了达摩祖师站在一边,便想借机炫耀一下,于是问:“听说大师是从天竺来华,天竺是我佛诞生之地,想必大师一定精通佛理吧,请问大师,我刚才讲的一番道理如何?”达摩大师并不言语,只是走上前去敲了敲他的头,问道:“痛吗?”众人以为大师无理便一同喝斥,但那位僧人只是愣了愣就翻身倒地而拜。过后众人问他,大师究竟传了什么法给他,他却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位僧人当初大谈空道,只是人云亦云,并未领悟空之真实含义,直至达摩祖师敲头点化,他才恍然大悟。.其实,他当时体悟到的只不过是妙有而已,因为人感受到的疼痛是真实的,并非虚无的,这就是空而不空的玄妙之境.。当然这种境界是要悟性很高的人才能领悟到的。通过对这件事的叙述,我相信,应该对我们体悟空有之理是大有裨益的。

  世界万物是缘起有的,故是妙有。当因缘聚合时,便生起种种事物,这种种事物在世上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因缘而生起的,是妙有。但这种种事物是无常的,因缘有聚就有散,有起就有灭,任何东西都会走向成、住、坏、空之道。当因缘离散、空灭的时候,这些显现、存在于世间的万物也就不再存在,因而它是无常的,不永恒的,变易的,所以这些事物是自性空的,不是实有的。非实有即是假有,没有实在性,便是自性空的。这就是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从世上的语言文字,名称来看,也都是假名施设,是人为安立的,是约定俗成的,这些都是为了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根本就没有一个实在性,是假有的,是自性空的。如《肇论。不真空论》中言: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

  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

  名实无当,万物安在。故《中观》云:物无彼此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

  彼;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

  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

  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是以成具立强之文”。

  在这一段文中详细具体地论述了假的含义。再举一个例:比如“书本”这个词,他的字体形式与人们赋予它的读音并不能与真正的书本等同,它只是一个音节,只是一个结构并不复杂的字体,而我们用的实在的书本是一种物体,是由纸张、文字、图片等装订在一起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物体。我们在发书本这个音节,看到书本这个词时,才会联想到书本那个实体。读音与文字只在我们的交流与认识上起一个媒介、桥梁的作用,并不能等同原事物,所以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假名施设,并没有实在性。

  龙树菩萨说假名有,也是为了教化众生的需要。因为众生多半根机迟钝,悟性不高,与其说性空时,他便以为一切皆空,最后连道德也不要了,戒律也不要了,好事不做了,道也不修了,一切顺其自然,因为一切皆空嘛!既然一切皆空,哪里还有什么善恶美丑,凡圣之别呢?与其说缘起有时,便又会认为一切皆实有,产生我有法有之后就会更进一步追逐我的房子、我的老婆、我的银钱等等,于是就堕入邪知邪见离佛道越来越远。菩萨慈悲,为了这些邪见众生免堕于恶空、顽空、我有、法有之见,所以又说假名有之教来化度他们。这种说法称为以二谛说法。《中论》二十四中说: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谛为真实,二谛即两种真实。有与空是一重二谛,有为世俗谛,空为第一义谛。有是针对世俗间的真实,而空是相对的真实。对世俗来讲,空则是真实的,有则为幻有,不真实。龙树菩萨提出二谛说法,是说法的需要,要打破众生的执见,必须对执空者说有,对执有者说空。这样才会使钝根众生不执持一边,而堕泥沼不得自拔。《放光般若经》中所举的幻化人之喻,颇能说明这个道理。幻化人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是确实存在的,是有非无,但他却不是真实的人。幻化人非真实人便是二谛中的胜义谛空,因为他是幻有非真人故是空我们既不能否认幻化人的有,也不能否认幻化的非真实人,这两种情况是并存的,是并不矛盾的。二谛中的俗谛与胜义谛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从这个举例中来很好地理解它。二谛的提出是对说教中既说性空,又说假名有开出的调和剂。二谛即是一种化度方法,又是一种真理的阐述与表达,具有双重的作用。通过对假名与性空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龙树菩萨的思想核心——中道思想已初露端倪。性空与假名的对立又统一,无碍又相别,这已经是中道思想雏形的初露,接下去我们再看看“三是偈”的核心——中道义。

  五、“三是偈”的思想核心——中道

  中者具三义:一、不偏,二、不邪,三、不虚。不偏即不落二边;不邪即离二边的极端邪执;不虚即诸法实相。不偏谓中,不邪谓正,不虚谓实,具此中、正、实之道谓中道。中道思想并非龙树菩萨最先提出,佛陀早在六年修行中就已悟得中正之道。当他游历四城见生、老、病、死苦而感人生无常之后,就知道自己如在宫廷中天天享乐,最终会堕落的;当他出家经过六年雪山苦行后,又明白了极端的苦行也不能获得解脱,所以他放弃苦行而接受牧羊女乳酪的供养,恢复了体力,最终成为觉者。以此体会,他在鹿野苑最初为五比丘说法时,就提出了中道的主张,《转*轮经》记载说:

  “在此诸欲中耽于欲乐者,乃下劣凡夫,为非圣为无意义之事。虽

  然以自身所求之苦为苦,亦为非圣无意义之事也。离此二边之中道,方

  依于如来而能证悟,此即开眼、开知、生于寂静、悟证正觉、涅般之道。比丘!于何名为依于如来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圣道也。”

  佛陀在这里清楚地说明了离此苦乐二边之修行即为中道。这是不偏于极端的纵欲,也不偏于过甚的苦行,这两种都不是解脱之道,所以离此二种极端,趋于不苦不乐之行,才是中道。那么具体地说,什么才是中道呢?从上引文可知,具体之中道即八支圣道。八支圣道又名八中道。它们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我们从这八支圣道可以看出这只是就行践上来说中道的。在中道具体的践行方面,佛陀这里讲得最清楚。他从八个方面一一详细地作了论述和规定。后来的龙树菩萨是对佛陀中道思想继承和发展的第一人。他主要从理论上对中道进行论述和发展,这样就为后学能更好地践行中道(八支圣道)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佛陀的中道思想做到了有迹可循,有理可依,从而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佛陀的中道以八正道为特点,八正道的主导者是正见。佛门有一句话:不怕犯戒,只怕犯知见。这里的知见即指与正见相反的邪知邪见。犯了戒还可以惭悔,因为人一生中有意无意中难免是会犯戒的,犯戒后只要是知道了,在心中惭悔便一样会得到安乐。假如犯了知见,这就成了认识上的错误,这是偏执。他错了还不知道,反而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就失去了惭悔、改正的机会,乃至万劫不复。可知正见是其余七正道的指导思想,一切以此为准绳,不得逾越。龙树菩萨的中道思想正是对正见的具体阐述,内容主要表现在“八不缘起”中。在其所著的《中观论颂》的标宗第一颂中就提出了八不: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我们从此颂中可以看出龙树菩萨说“八不”主要是为了息灭戏论。何为戏论呢?即种种不合理的谬论,不见真实而起的妄执。

  龙树菩萨发扬缘起、空、中道的深义,他严格把握修道中心的立场,对于中道的解说也不出于中正与中实,这就是以正观缘起性空而远离戏论的寂灭为住。他在《大智度论》卷六说:

  “非有亦非无,亦无非有无。

  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这里清楚地说明了中道是离有无,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等一切名言概念和诸戏论的中正、中实之道。

  龙树菩萨是以“八不”来阐述并显示中道的。拿现代哲学的话来说,他是通过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四个范畴来说明中道的。生灭是从体用上来讲,常断是从时间上来讲,一异是从空间上来讲,去来是从运动上来讲。佛学叫两两相对四对法,因为它们是相对的四对法。笔者在学中观的时候,法师用谷子作喻对“八不”作了一个形象、生动、具体地说明,这里再借用它来阐述“八不”之理,以示对法师的感激:谷子为因缘和合,不从自因生,不从他因生,不从无因生,故为不生;谷子久远至今始终不绝,故为不灭;前谷非后谷故不常;年年相续有谷故不断;谷与芽、花、果、叶等不同故不一;芽、花、果、叶等依谷而有非彼桃李等故不异;谷不从他处来故不来;谷不从自体去故名不去。这是用谷子作喻对“八不”之内涵与外相作了一个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看便很容易接受。

  “八不”的作用主要是破邪显正。数论师主张因中有果故果生;胜论师主张因中无果故果生。有生就有灭,为破两家之执,龙树菩萨言不生亦不灭。婆罗门坚持“我”常住不变,灵魂不灭;顺世外道则认为人的生命是要断灭,没有灵魂,“我”可以不受果报,故主张断见。龙树菩萨便言不常不断。数论师又主张因中有果,果从因转化而来,因果是一;胜论师则认为因与果的性质是异的,龙树菩萨便言不一不异。婆罗门认为万物是梵天创造,以后还归原处,龙树菩萨便言不来亦不去。此上为破邪。从性空缘起释“八不”是显正。从性空上来说,性相常住,不起不出故言不生,永无终尽故言不灭。性空理论非定有故不常,非定无故不断。一相无相故言不一,法性无差别故言不异。前际无始空故不来,后际也空故言不去。从缘起上说:世事缘聚故生,缘散则灭,生灭依缘故是无真实的生灭,故言不生不灭。因缘起法是因坏果生,因坏故不常,果生则不断,故言不常不断。因果不同,不得言一,无有异体不得说异,故言不一不异。果不从外来,故言不来,因内无果,不从内生,故云不出。这就是“八不”否定生灭、断常的自性实执,建立缘起而达到破邪显正的目的。

  缘起即是中道。诸法因缘起,故是假有,不是实有。缘起则自性空,性空不是实空故是缘起有,这就是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缘起性空两不相碍,离于二边。《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这个道理。色空无碍,自在圆融,故为中道。

  空即是中道。《中论·观行品》中说: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

  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这里说佛为了使众生离诸邪见,不落两边,故说空法。此空法本身就是中道,因为它是中道,所以才能使众生离邪见,不落两边。如果它不是中道,则不能具备此作用。此空为顽空,即什么也没有的虚空、恶空。如执此空为恶空,则十方诸佛也不能度化他。《中论·观四谛品》中说: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空为中道,为成立一切法的基础。此空不但空掉有,也空掉无,它是不落于有无二边的。若诸法不空,则没有变异,万物就会常住世间,因此也就不可能生起一法或坏灭一法,所以说有空,一切法才得以成立。没有空,一切法的成立则无从谈起。空为一切法之自性,以此不落有无二边的自性,一切法才得以成立,此空即是诸法实相。

  假名即中道。《中论·观如来品》说:

  “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

  共不共正说,但以假名说。”

  诸法本无可说,但为度邪见众生,使不落二边,故假名说。空是假名,非空也是假名,缘起、有无、生灭、断常、一异等都是假名说。假说是圆融地显示法无定性,若法有定性则不能说诸法圆融,假说是圆融之说,故是中道。

  龙树菩萨以空、不二、中道这样的词语来表示世界之实相,从缘起到性空到假名到中道再到言亡虑绝,他是越过言语与观念而归向纯一直观,抛弃妄见,超越主观与客观的对立而深入到对立之先的未分的世界万物之本源。对立与区别,依人间的思维与言语而生起,在否定言语、思维的纯粹直观世界中,所谓的区别,所谓的对立是不存在的。这是无区别、平等的世界。这种无区别、平等的世界正是龙树菩萨的中道实相。《中论·观有无品》中即说:

  “佛能灭有无,化于迦旃延。

  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

  这就是对这种中道境界的直接说明。细观我们的现实世界,也是如此的。世界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这就是龙树菩萨所说之中道义的体现。世上的事物从表面上看是矛盾、对立、相克的,但深究起来却并非矛盾。他们是互相依存、统一的。如自然界中水与火是相克的,但正是有了水,火才不至于烤死万物,有了火,又可蒸发水汽,布云降雨,润泽万物,还可以提供万物所必须的热量。它们在对立中互存下来,并没有谁消灭掉谁。老鹰吃兔子,兔子又吃野草,野草又吸取老鹰吃兔子后拉的粪便作养料而继续生长,千百年来,兔子、老鹰、野草都生活了下来,谁也没有消失灭亡,这就是中道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此中道理论是实际可行的,并非只是一个空洞的理论思想。由此中道我想到了康德的二律背反论,他认为人的理性一旦运用知性范畴去规定世界,便会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中,这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理性完成不了自己提出的任务。世界究竟怎样,在理性上同样是不可知的。为此他还特别举了四组例子,这里只录一例来说明:

  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这两种命题同时存在,同样也有理由来证明各自的成立。人称这种命题为二律背反。康德认为正反双方都能自圆其说,各有各的道理,谁也驳不倒谁,这使理性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中。他由此得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超越世界去认识世界的本质。康德是德国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的著名哲学家,是很受后人推崇的名家之一。但就是这样的名家他竟只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面而看不到矛盾双方的联系和转化。而早在公元二世纪之时的龙树菩萨就已经提出了圆融的中道观。此中道思想正是化解康德的二律背反论观点的有力工具。龙树菩萨既看到了世界矛盾的一面又看到了世界统一的一面,而康德只看到了矛盾却不能透过矛盾之现象看到世界的本质。龙树菩萨的中道观比康德的二律背反论足足早了一千六百年,可见佛教的思想是多么的先进和完善。可是社会学者鲜有不知康德者,而知龙树其人的,却是屈指可数,此现象难道不令人感到奇怪吗?

  结 论

  总之,“三是偈”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于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了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是法无自性故不得言有,无空亦不得言无。若法有性相则不待众缘而有,若不待众缘则无法,是故无有不空法。因此,诸法皆是中道义。中道依空而开显,空依缘起而成立,依缘起无自性明空,无自性即是缘起。从空无自性中洞达缘起就是正见了缘起的中道。空不落空故有缘起有,有不落有故有自性空,不落此二边所以是中道。

  本文主要从缘起、性空、假名、中道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三是偈”的基本思想,共说明了此偈包合的三种中道思想。一、世谛中道:显缘起性空义,缘起诸法是有生灭的,但缘起是从众因缘生,众缘所生法,便没有自身体性,这就是没有真实性,假众缘而有只是假法,所以生灭是假生灭,假生则实不生,假灭则实不灭,此不生不灭就是世谛中道。世谛中道但破自性不破假名,故是缘起性空义。二、真谛中道:此中道即将世谛不生不灭的假名遣去,以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来破世谛中道之假名。三、二谛合明中道:双泯真俗二谛,从用归本,言妄虑绝,直达诸法实相。

  本人粗浅认识之“三是偈”的思想大致如此,本来还想谈谈“三是偈”对后世的影响,但考虑到又是一个大论题,只能住笔留给读者去研究。“三是偈”的内涵远不止本人所谈的这些,本人之所说只如大海一滴,观点少而剖析浅。本人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对中观有兴趣的佛子们,去更深入地对它进行一番挖掘和研究。

  参考书目:

  《中观论颂讲记》       印顺著

  《中观今论》           印顺著

  《性空学探源》         印顺著

  《中观思想论集》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欧洲哲学通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印度佛教史》         圣严著

  《佛教中观哲学》       日本·尾山雄一著

  《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 吴汝钧著

  《杂阿含经》           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

 
 
 
前五篇文章

中观宗文集:《中论》“空”义的主要逻辑解析(圣玄)

中观宗文集:龙树中观哲学的演变与发展(成建华)

开愿法师:人我是非前,守好自己的身口意

中观宗文集:《十二门论》破邪方法研究(悟实)

中观宗文集:从《大智度论·六度相摄品》论龙树的六度相摄

 

后五篇文章

仁清法师:小心你身边的“魔说”

仁清法师:修行人应该学会的四点

仁清法师:吓跑“阿罗汉”

仁清法师:怎样鉴别善知识

仁清法师:如何理解“精进”修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