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戒法法师:修行次第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戒法法师:修行次第

 

  修学佛法,要讲究次第,古来有之。可能历史的原因,很多人喜欢“顿”,却不知自己的根器是否足够。如果根机不利,还是老实些比较好。对于修学次第,以下有一段引自《瑜伽师地论》,提供一些参考,摘录如下:

  《瑜伽师地論》卷92:“又诸苾芻守护诸根,有惭有愧,由是因緣,恥於恶行,修习妙行。修妙行故,无有变悔。无变悔故,发生欢喜,此为先故心得正定。心正定故,能见如实。见如实故,明及解脫皆悉圓滿。当知是名修行次第。”(CBETA, T30, no. 1579, p. 823, a10-15)(注:红字体是为关键词)

  这里特别要关注的是“惭愧”二字,经论中将“惭愧”常常用来比较人类有别于畜生,就是因为有“惭愧”二字,反过来说,假如人类没有“惭愧心”,那与畜生无异。(注: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做一些不好的行为,有一种懊悔之心,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

  有惭愧,就会“恥於恶行,修习妙行”。所谓妙行,在佛教中,主要是指“戒律”方面的内容。众生习惯于“恶行”,所以导致整个社会很苦。比如一些公共场所,有些人就能在广众之下吐啖,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没有“羞耻心”。特别是一些排队行为,很多人就喜欢往前挤,人家也许等了两三个小时的队伍,他一来就想在人家前面,导致守规矩的人很苦,不守规矩的人很得意,最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不良气息。

  如果一个人常行善事,这种人生对他来讲,就是一种非常快乐,也不会让他后悔的人生。如此,就会常生欢喜心。那么,我们的心也变得很安定。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教室上课,如果教室环境很好,班上的同学也很和谐,法师讲课也很风趣,内容也适合自己所学,如此,我们自然就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来学,这时就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我们坐在下面很安定,我常常会有这种感受,如果我喜欢听的课,坐那里半天不起来我也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内心会有一种很安定的感觉,这就是产生“禅定”的前提。

  经论中为什么常常会说“由戒生定”?因为如果持戒(妙行),就会很安乐,既使有犯戒的行为(除了犯根本),佛陀也开许忏悔,忏悔者得安乐,不像有些人认为持戒、犯戒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如此,在安乐的基础上,是很容易产生“禅定”的。如果一个人常在懊悔中,常在不安中,那是不太容易进入“禅定”的。所以戒行,是开始修学的关键,当然首先要有“惭愧”二法的前提下,才会真正认识到戒行的重要性。

  只有在“禅定”中,才能如实的了知诸法实相,最后获得智慧与解脱。

  2011年1月8日戒法记于僧寮

 
 
 
前五篇文章

戒法法师:佛如良医

戒法法师:如是观五蕴——朴实的生命教育

戒法法师:我对唯识学的基本看法

戒法法师:论缘起的生命观——依三自性建立生命观

戒法法师:从凡夫到成佛的转变原理

 

后五篇文章

戒法法师:谈学习佛法

戒法法师:前面的路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九 五宗平等弘扬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八 诵大悲咒无附加条件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七 发心出家要真实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