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佛教批评科学,星系当让须弥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佛教批评科学,星系当让须弥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1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佛教批评科学,星系当让须弥

  那么有一个问题:

  有些法师学习了这一世界缘起观之后,认为现在科学界的世界起源论有问题,于是开始与科学界进行辩论。尤其是由猿变人论。

  比如科学界说:船从地球那一面的海面上开过来,我们看到的船是桅杆先出来,然后船身才出来,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确立地球是圆的。

  当时民国时期的守培等论师就说:“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地球是圆的,而是说明我们的七重香水海从外圈到里圈是弧形的的,因为我们的七重香水海,佛经里说的结构也是圆的,从里到外是弧形的。那么它从外围向内围行驶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也是船杆先出现,然后船身后来出现的。”

  那个辩论在当时可是激烈啊!说实话,那个时候西方科学也是实力不足,传到中国来的这点理论扛不住这些大法师的猛攻,所以他们曾经退却了一阵。

  但到了“五·四”以后,这些法师的论点实在是站不住脚了,最后就退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法师当时没有采用暂时世俗谛的方式,他们没立暂时,而说阿罗汉的方式是永恒世界之外观。

  他们当时采取的方式是以二乘为实有永恒(这就糟了,如果现代科学界揪住历史不放,今日佛教也难脱干系,说不定得来个“教皇的道歉”),用二乘的方式来攻击暂时的不观察世俗(不观察而应随许之境),他们认为阿罗汉的世界是凡夫的真实外部世界,这就错位了。

  就因错位了,所以当时那么多的法师,虽然为佛教作了很多的努力,但最后给佛门背负了一个遗留的罪名:“你们整个信佛的人都是迷信,迷信于佛教的经典”。

  就是因为中观正见在当时没有得到全面的延续——汉地的中观正见是鸠摩大师传下的,在僧肇大师、吉藏大师那个时候兴盛一时,到了明末清初就基本断裂了,这基本的世界观就没有再大规模地妥善全面地完善过。

  而有些禅修的法师以自己的禅修为主,很少跟当时的科学界辩论。实修者是清楚的,但他们没有出来;而理论者没有彻底过关。这就出现了当时佛教激辩与败诉的这一过程。

  这并不说明真正的佛教法义出了问题,佛教的法义是需要用三重所见不同,来建立外境无实体为我们的世界观,在众多的无实外境中,须弥四洲具备了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意义之后,我们才可以这样来确立,作为暂时的世俗谛。但与现在自然科学界并无争论必要,一是不用观察的随许境,一是使用观察的须弥四洲暂时世俗谛对境,有什么矛盾可言,凡心不一故应可并存,何必有你无我?

  须弥四洲观何其重要,所有寺院早晚功课解释中,最先解释的,就是须弥四洲的佛教世界观,既不能依此灭科学,也不可被科学灭,无此则无佛教。佛教生命在于有“道”可成,道依于须弥四洲的佛教世界观,此观能起则受用能生。

  那么如果成立了这个暂时的世俗谛,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根本的。对于现代社会的说法,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

  板书(略)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世界为何有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一杯水的世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烦恼无穷世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杀行刨不开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上月取石白

 

后五篇文章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小康社会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人类成段食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人类的家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中国历史无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 佛教的世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