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七

 

  [原文]

  归依三宝

  佛为三界大师,法是群生眼目,僧乃六和上士;并为真净福田。背之则邪,顺之则正,神功莫并,圣力难思。除苦如药鼓落镞,脱难若霜剑突围。变苦为乐而刹那,革凡成圣而顷刻。是以火车相现,归依而便获清凉;地狱将临,称念而悉皆离苦。

  普明与诸王免难,空定功焉;帝释却顶生之威,般若力也。所以,信心佛子归依三宝,真慈香花供养于佛僧,读诵流通于法宝,集兹善利回向菩提,普及众生同生净土。不见道:频伽鹦鹉称念,而得生西方;诸天帝王钦敬,而誓求圣道。皆能上成佛果,下脱苦轮。

  可谓:“禅是大沩诗是朴,大唐天子只三人”。

  [消文]

  归依三宝

  佛宝是三界六道的大导师,法宝是众生修行的航标灯,僧宝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出尘上士;佛法僧三宝是真正清净的福德之田。不依自性三宝的便是魔子邪众,归依自性三宝的就是正法眷属。三宝神奇的功德世间无可比拟,三宝神圣的力量不可思议。

  若能自行归依三宝,想远离苦海就象药杵落臼一样迅速,想摆脱困境就象宝刃突围一样容易。归依三宝,可以在刹那间变苦为乐,可以在瞬时间超凡成圣。

  因此,地狱将堕之际,刑具加身之时,若能归依三宝,称念三宝之力,顿时可以免堕无间。

  当初普明王面对斑足王的头祭,以三宝的威神之力,令千王免难,那是空定的力量啊;顶生王想争帝释之位,帝释天最终能够抵御顶生的争夺,靠的也是般若的力量啊。

  因此,具备信心的佛子们应该归依三宝,以真慈香花供佛及僧,读诵流通法宝,广集善利回向无上菩提,推己及人,劝进众生同生净土。没见有这样的说法吗:即使是频伽鹦鹉,只要能够称念三宝之力,也可以得生西方;即使是诸天帝王也同样钦敬三宝,而誓求圣道啊!上至天王人王,下至畜道含灵,若能依三宝之力,都可以上成佛果,下脱轮回。

  正所谓:“禅法大沩为最,诗词周朴为最,人贵天子为最,望眼天下,仅三人而已”,同理,世出世间凡所有法,佛宝、法宝、僧宝为最,一切功德中最胜。

  [附]:佛经典故

  普明与诸王免难

  据《仁王般若经》卷下说天罗国斑足王之出家因缘,谓王为太子时,曾从一外道受邪教,欲取千王之头祭象神。登王位后,已得九九九王,又北行得普明王,普明王请百法师为己讲说般若经而悟解,还至天罗国,为九九九王诵般若经偈,斑足王亦闻此法,得空三昧,遂出家而证无生法忍。

  斑足王是古印度强大的波罗奈国的国王,因为受了外道的蛊惑,准备杀一千个国王的头来祭祀象神。经过大肆的战争,终于凑足了九百九十九个国王,就差一个就可以满额了,可是却已经无王可捉了。

  最后听说北印有一个小国,国王叫普明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因此斑足王为了凑足千王之头,就发动了战争。普明王为了避免生灵涂炭,又因为国力微弱,根本无法抵御波罗奈国强大的军队。于是,普明王决定主动送头上门,以避免无谓的争杀。斑足王对普明王的决定感到非常不解,他认为身为一国之君,竟然能够为避免战乱自动放弃生命,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普明王深知斑足王是受了外道邪术的危害,因此也想通过佛法扭转斑足王的思想。见面后,普明王向斑足王承诺,一定会献头上来。可是有个要求,希望斑足王能够满足。就是请斑足王宽限几天,允许他回国去再次向佛陀及僧团进行最后一次供养礼拜,然后就来献头。

  斑足王起初怀疑普明王有诈,普明王就说:“我是世尊的学生,佛陀教育我们不打妄语的。因此我一定会履行我的诺言。” 斑足王犹豫过后就同意了。几天后,普明王果然如期而至,脸上没有一丝的遗憾和对死亡的畏惧。相比之下,虽然是个胜利者,斑足王却显得浮躁不安、心境晦暗。

  斑足王很羡慕普明王的修为。就说:“我的婆罗门老师也曾经教我很多道理,可是我却不如你洒脱自在。你的老师究竟教你一些什么道法呢?为什么你会对死亡没有一点的恐惧呢?”

  于是普明王就向斑足王介绍少欲知足、涅盘寂静的佛法道理。并说以杀生来祭神是在造业,只能招来恶果,并不能因此而解脱。斑足王听后非常受用,感到佛法与外道教义上的不同。普明王看到斑足王善根萌生,于是就希望斑足王能够亲近世尊,听闻佛法。

  普明王至佛陀处,请百法师来为斑足王说般若,斑足王最终证到了无生法忍。于是放弃了千王头祭祀的杀戮行为,并出家作了沙门。

  普明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是释迦牟尼的前身。

  帝释却顶生之威

  古代有个国王,叫作顶生,他是当时一个非常有势力的国王,东南西北各方都臣服于他。顶生王拥有七种世上罕有的宝贝--飞行的金轮;白色的大象;青色的骏马;明月珠;仙女一般貌美的妻子;文官、武将才华出众;此外还有一千个儿子,个个聪明博学,智勇双全,相貌英俊。国王常以此自豪。 有一天,顶生王心想:我这块土地,纵横三十二万里五谷丰登、百姓富庶,我所有的财富,都是世上稀有的。虽然这样,我仍然希望上天能赐福给我,下一场金银钱雨,持续七天七夜;若能给我这样的恩赐,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天帝释果然使他如愿以偿,下了金钱、银钱雨,全国境内,到处是金光、银光,遍地生辉。

  顶生王笑逐颜开,百姓们奔走相庆,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欢乐。

  过了几天,顶生王又想:虽然我在西方之地,拥有纵横三十二万里的国土,又有七宝的荣耀、一千个能文善武的儿子,天帝释又赐给我世上从未有过的金银雨,但我听说南方

  有个地方叫'阎浮提'

  纵横二十八万里。那里的百姓缺衣少食,要是我能得到那块土地,不是很好吗?”想罢,顶生王便驾驶着飞行的金轮,飞到南方去了。他后面跟随着七宝和军队,风驰电掣一般地来到阎浮提。那里的王公大臣和老百姓早就听说过顶生王,他一来,全都臣服于他。顶生王花了几年时间,把这块地方治理得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顶生王又想:“我现在有了西方和南方的土地听说东方有块地方叫'弗于逮’,有三十六万里。那里的君民,个个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是个富饶的地方。要是我能得到这块土地,该有多好!”于是,他又驾驭着金轮飞向东方,七宝和军队也紧紧跟随着他飞往弗于逮。那里的国王和百姓很欢迎他来,顶生王在那里治理了几年,国家太平无事。

  顶生王又想了:“我现在有了东、西、南三方的大片土地听说北方有个地方叫'郁单',我也应该把它拿过来。”他脑袋里仅仅是这样念头一转,那金轮便带着他飞向北方,七宝和四部大军,也跟着去了郁单。刚飞入郁单国界,就见到大地一片青翠,遍地稻米;又见到各种宝树,各种华丽柔软舒适的衣服、名贵的臂钏及指环,各种奇珍异宝,都悬挂在宝树树枝上。

  顶生王和随从们吃着香喷喷的稻米、穿上华丽的衣裳、戴上各种名贵的装饰品,过得很愉快。

  过了一些年,顶生王又想:我过去获得了三方天下现在又得到北方的郁单,世上一切都归我了,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我追求了。

  我应该去哪儿呢?应该升天去极乐世界!”

  他这样一想,金轮果然立即载着他升上天去,七宝和军队也都跟从他升天去了。

  天帝释见到顶生王,很高兴地走下台阶欢迎他,并说:久闻大名,很早就想见见您了。”说着,他?着顶生王的手让给他半个宝座。

  顶生王坐定后,仔细环顾四周,只见天帝释的宫殿是用黄金、白银、水晶、琉璃、珊瑚、琥珀、珍珠等贵重宝物筑成的,比自己所有的宫殿加起来,不知好过多少倍,心里真是无比羡慕。

  他想:“我已有四方的国土金银财宝不计其数这份荣耀已?是很难得的了。要是能让天帝释死掉,由我来继承他的宝座,这才是最让我高兴的事!”

  这恶念一生他顿时被天帝释遣送回到地上他的家中。

  接着,他患了重病,请来最好的医生也无能为力。

  大臣们来探望他问道:大王您的病已?十分危险了。

  假如有什么不测,请问您有什么遗嘱呢?”

  顶生王心里明白,便回答说:若今后有人问起:‘顶生王是怎么死的?’你们就说是因为得了‘贪婪’这种不治之症而丧了命的。以我的教训来告诫我的后代--'贪是烧身之火',切切不可贪心哪!”

  这位顶生王是谁呢?就是我们释迦牟尼的前身啊。

  (据《六度集经》卷四《顶生圣生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21页)

  [附]:妙心批曰:

  释迦前身顶生王,得寸进尺不自量。

  果觉因地示三毒,吾等善会细思量。

 
 
 
前五篇文章

律宗·在家律通说: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

律宗·在家律通说: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

律宗·在家律通说:菩萨学处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八

律宗·在家律通说:戒律学纲要(圣严法师)

 

后五篇文章

律宗·在家律通说:在家律学(圣严法师)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六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五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四

妙心法师:《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