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二节 诸佛境界 |
 
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二节 诸佛境界
菩萨因地圆满而证果位,则谓之佛。 佛为佛陀之略称;或译勃驮,母陀,没驮,乃至古作浮图,及其他相类之音,皆同一梵字也;义为觉者。觉有二释: (一)觉察,对烦恼障言之;察其为贼,知所防御也。 (二)觉悟,对所知障言之;悟向被昏,今得通达也。由觉察可获一切智;由觉悟可获一切种智。具此二智,即名自觉。运以大悲,又名觉他。悲智并用,菩萨能之。一法未精,犹在因地。法法纯熟,则名觉行圆满;遂证佛果。 因地依般若波罗蜜多而修六度万行。及功行具足,则般若波罗蜜多转为一切智智。依此智显现三种法身: 三乘教从事行入手。未得般若波罗蜜多之前,即勤修六度万行;艰苦异常。以布施忍辱为主,先对治贪瞋(即从觉察入手)。其施也,一切所有均不得吝惜;乃至身命妻子皆应随事舍之。难受之处,则持之以忍。经过两大阿僧祇劫,乃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痴亦从而消灭。一乘教先会得深般若波罗蜜多(即从觉悟入手);然后进修真实六度万行,故功行能速疾圆满。同成一切智智,渐顿迥不相同。既得一切智智,三种法身自然具足。 (一)自性法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即究竟涅槃道),为受用变化诸身所依。寂然离相,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 自性法身,即一切法之自性全体也。此种法均本来生佛同具。但众生未经练习,不能显出;故独曰诸如来真净法界。非假曰真;非垢曰净。法界者,一切法所依体也。约不生不灭而能任运示现生死无所留滞,则名究竟涅槃。受用身依此而建立。变化身依此而出兴。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故曰,寂然离相,绝诸戏论。真实无量功德藏恒常具足;一切法本性莫不赅摄于是。 (二)受用法身 此有二种: 依无相之自性法身,开展为常乐我净之真实色身;示现主伴,受用无边法乐,谓之受用身。约自性并现,则称受用法身。内分二种如下: (甲)自受用身 谓诸如来于无央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湛然相续,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约渐教,如来在因地时,于无央数劫,广修六度万行,为一切福慧资粮,及会得波罗蜜多,一一汇归金刚心,则成无边真实功德藏。得十方如来共同加持,则现极圆净常遍色身。是名自受用身。圆者,圆满无缺;净者,清净无垢;常者,恒常不断;遍者,普遍加持。此种色身,妙若虚空,寿命无尽;广大法乐,受用无穷,约顿教,先蒙十方如来三密加持,于金刚心中,顿显自受用身。然外迹经验未备,须依深般若波罗蜜多以大悲愿力普救一切众生也。 (乙)他受用身 谓诸如来由平等性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自受用身,原属大圆镜智内证之境。能与感通者,唯十方诸佛。因地菩萨虽得妙平二智,未许参预也。佛为接引此类根机,依平等性智将无量功德藏开拓为外境。色相较详,能令当机菩萨感见之。此色相名曰微妙净功德身。所衬之净,则为纯净土。十地菩萨皆得现身于此境之中。佛以大神通力加持彼身,令接受一切法平等实性。又以妙观察智取相当法轮而开示之,令各悟入法界妙用,同受大乘法乐。此法乐与自受用身不同;内外境界互异故。 (丙)变化法身 谓诸如来由成所作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他受用身之法力,唯既具妙平二智之菩萨乃克感应。无此二智者,须以变化身摄受之。此用成所作智潜力加持当机,使当前各见随类之身也。当机若为变易身,则现同类意成身在净土说法。听法者,或声闻,或缘觉,或地前菩萨(且约别教)。当机若为分段身,则现同趣五识身在秽土说法。听法者皆异生之伦(摄三乘初机)。有时为摄机故,亦现神通而说,俾各得利乐。曰变化身者,亦约自性并现言之也。 右为显教极谈(见唯识论十),最足依据。在密教更开出等流法身一种;乃如来分位差别智平等流现之身(如观自在菩萨等)。然亦可摄于受用变化二身眷属之内。此诸佛境界之大纲也。 变化身包括圣凡诸相言之。密教则以佛身独摄于变化身内。菩萨以下诸身皆作等流法身;乃无数差别法性,各自随类流现,相续不断;即如来种种分位妙智也。受用变化二身皆具有之。若不别开等流身一项,则作为前二身之附属。 众生贪瞋痴三毒,甚难灭除。三乘教未易获得般若波罗蜜多,故从事行力破贪瞋;所谓布施忍辱是也。一切众生本具无量德性,福报依此而生。欲扶植一德,必全神赴之。任何贪瞋不能挫吾之志,则德性可成。此不惟佛教有详细研究;儒道二教,亦未尝不论是事也。德性之中仁慈为主。余如忠孝礼义廉耻等,但求一有所长,皆足引起福报。有来生得果报者;有今生得花报者。 契经有云:“一妇人负子渡河,失足堕水,母子俱溺。母爱其子,悲恋甚切;不知自身将并殁也。然抱此慈恋之心而死;光明所发,竟得生天!”此一念之仁所得果报也。又云:“有脱衣而睡者,忽见火警。衣已被焚,不敢裸体走出,甘愿烧死;亦得生天!”此一念之耻所得果报也。 儒道教多从花报奖励,以肉眼所及较足征信故。略举数事明之: (一)唐德宗欲废太子而立侄。李泌为相,力谏曰:太子未失德而独疑之;何有于侄!上怒斥曰:卿不畏诛及妻子乎?对曰:臣惟知尽忠!上致虑三日,始知己过;对泌流涕曰:非卿尽忠朕后悔无及矣。泌具此长,竟成神仙。(忠) (二)徐一鹏贫而至孝,授徒海滨。一夕感异梦;虑父有病,亟请假归。夜过阿育王岭,遇虎当道。鹏祝曰:吾为父疾驰归,丧身不悔!虎曳尾避去。抵家,父已昏厥;忽苏曰:儿适归,将无道遇虎乎?余顷梦入一公署,绯衣人曰:“尔数当终。因尔子纯孝感格,虎且避之,今延汝寿一纪。”遂痊。(孝) (三)某甲丧其亲,停棺于室。东邻失火,连烧多家,甲室当下风,势不能免。甲大号,守棺不去。妻子以甲不出,亦誓以身殉,火已及墙,风忽暂转向,火从室后过,转烧西邻。甲竟全家无恙。(礼) (四)唐裴度屡困场屋,相者谓当饿死。后游香山寺,见少妇置袱于栏;祈佛良久,不取而去。度知其忘,追之不及。待亦不至,暂携归家。诘旦复往,妇泣至云:父无罪被系,向人假得玉带犀带各一以赎之;不幸遗失,祸无可逃矣!度慨然还之。彼相者见之,大惊曰:公气色顿异,必有阴德及人!前程万里,非吾所知也。后果拜相,封晋国公;赠太傅,寿七十六;五子皆贵。(义) (五)淮阳杨商,好善。一日有关中盐商以千金寄公处,约日后来取。既而三年不返。公携回家埋花盆中,遗人访于关中;则盐商已殁,惟有一子。杨邀其至家,指花盆曰:汝父有千金寄此,可将去。子愕然不敢取。杨固予之;子叩谢去。杨嗣生子名溥,官至太师,为一代名臣;子孙皆贵。(廉) 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未来,谓之三世。任何法性,当显现为法相时,名为现在法。未现之前,似作引导之他相,及今追溯之,则名过去法。既现之后。似作代兴之他相,于今预测之,则名未来法。 宝积经九四云:“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要皆心不相应行法之幻感也。过去之法能引起现在法;现在之法能引起未来法;此乃因缘展转牵引之义。 过未之法,只有其名,为妙观察智所独知;加以意识,则幻作法尘,此属非量。现在之法,则由意识与前五识俱起,而成现量之相。 一切法性互相关系之道,惟妙观察智能洞明之。然亦只会其条理,无相可见。见其相者,则认识中之幻觉也。众生所谓现量,不离前五识。五俱意识亦名现量者,以与前五相依故。五识之起,须自他实力和合乃得。正和合时,所显之法即名现在,其已和合或未和合者,则名过去未来法。自根虽储有其力,不能开为现量识境。意识攀缘其间,不过能带起假影;乃非量之法尘也。 诸佛体性,自妙观察智观之,本无时方可言。今曰三世,约世间所见之变化身也。 佛之体性,无量功德藏皆开显圆满;法法常住,互不相妨;随缘示用,唯智默契;不落时间,亦不落空间;故无时方可言。诸佛法身莫不如是。然应化身为俯就机宜故,藉六尘为教相;依俗谛,不无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别也。 三世诸佛,有狭义;有广义。或以贤劫中之释尊为现在佛;释尊以前三佛为过去佛;释尊以后九百九十六佛为未来佛;此狭义也。或以现时十方应身佛为现在佛;前此化迹皆为过去佛;后此化迹皆为未来佛;此广义也。 贤劫者,现在大劫之专名也。每一大劫函四中劫,每一中劫函二十小刦。小刦之长,无确实数量,只是历时久远之表示也。四中刦者:(一)成刦,(二)住刦,(三)坏刦,(四)空刦。贤刦未成之先,乃过去庄严刦之空刦时代,初禅天及欲界六趣皆隐没不见(火灾所致)。及到成刦,乃渐次复兴。第一小劫,大梵天成立,第二小劫,梵辅天成立,第三小劫,梵众天成立;迄二十小劫,则欲界六趣无不具备。人趣初成,承光音天余福,无男女相,神足身光具足。后渐耽着地味,色力呆滞,神足身光遂识,自然地味亦隐,乃取林藤(楼炭经作葡萄)而食之。既而林藤复隐,乃食秔稻(粳米),初尚精美,后渐粗劣。资养日逊,肉体日粗,渐分男女二相。既而秔稻日绌,互相争夺。阎浮提中众议推举平等王赏善罚恶,遂成法治国家。人民安乐,寿命长远。 住劫之初阎浮提王政治稍涉腐化:众业转变,寿命不复如前久远,以八万四千岁为最高额,身长限于八丈,后更逐渐减损(或云约百年减一岁)及人寿减至十岁时,身长不过一尺,人民恶业极盛,互相残杀,横死殆尽。唯有万人避入深山,各起悲愍,共行善法。业力所召,寿渐增长。经若干亿岁,复增至八万四千岁,身亦长至八丈。自初减至此,名一小劫。时有金轮圣王出世,正法昌明。过此又渐腐化,人寿渐减至十岁,身量渐减至一尺。既而复增至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是名第二小劫,亦有金轮王出世。如是循环至二十小劫尽,则入坏劫。 此住劫中,前八小劫都无佛。至第九小劫人寿减至五万岁时,拘留孙佛始出世,是为贤劫第一尊佛。说法一会,度四万人。人寿减至四万岁时,有俱那含牟尼佛出世,是为贤劫第二尊佛。说法一会,度三万人。人寿减至二万岁时,有迦叶佛出世,是为贤劫第三尊佛。说法一会,度二万人。此乃贤劫过去佛之大略也。人寿减至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说法数千会,度人无数。此即贤劫现在佛。当此小劫人寿减至十岁时,释尊遗教暂灭。及增至四十九岁,有月光菩萨出现于震旦,说法五十二年,广度众生。至百岁时,十六阿罗汉与诸弟子复来人中显说释教,度无量众出家。增至七百岁时,十六阿罗汉不复示迹,自此唯有辟支佛出世而已(见统纪卅)。 第十小劫之初,人寿减至八万岁时,有弥勒佛出世,是为贤劫第五尊佛,说法三会:初会度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度九十四亿人,三会度九十二亿人(距今五十六亿七万岁)。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四小劫皆无佛。第十五小劫中则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世。(即第六尊师子佛至第九九九尊欲乐佛)。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四小劫又无佛。第二十小劫末,人寿增至八万岁时,乃有楼至佛出世,为贤劫第千尊佛。自弥勒佛至此,皆贤劫之未来佛也。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者,约诸佛修因时言之。盖必如是,乃能成办一切智智也(见大般若经四二) 大乘虽有渐顿之分,要必与般若波罗蜜多真实相应,乃克入法界缘起之门;而终显一切智智。若不相应,事行虽强,不蒙十方如来授记。故诸佛修因时,恒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基础。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为无上正等正觉,亦译无上正遍知;即一切智智之异名。此性可分五门显之;即上章第五节所述之五智也。以五智摄三身,其说不一。取其显密融通者,则如左表: 梵音“阿”义为无;“耨多罗”义为上;“三藐”义为正等;“三菩提”义为正觉;合而言之,曰无上正等正觉。又等者,平等普遍也;觉者,灵知也;故或译无上正遍知。一切智者,诸识所起法相,当体即空之智也。于“空”之中,更会其所成“有”之理趣,而无所不明,是谓一切智智。正遍知即对于一切法正理无所不明,故为一切智智之异名。一切智智虽无所不摄,揭其要旨不外五智(即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种)。由此五智建立三种法身,义详上文;今只论其相摄之理。 (一)自性法身——法界体性智 自性法身,原是大空中证明一切法性之正智所显现。此智因所证无象,只是体性;故曰法界体性智。中分本有修生二种;本有法身,一切众生皆具;但只具性理,不能随缘起用。修生法身,从实地习练得来;一切妙用皆能转变无碍,此唯佛独“得”。本节所论指此。 (二)受用法身 (甲)自受用身——大圆镜智摄 (乙)他受用身 福德身——平等性智摄 智慧身——妙观察智摄 大圆镜智于内心能明照一切种性之微细特况。对自据点,固主伴昭彰。而由普贤性所联络之诸佛种性,亦莫不炳现当前,成立金刚界曼荼罗。曼荼罗中尊即自受用身。为依大圆镜智明照而有,故曰大圆镜智摄。 他受用身依平等性智普遍开发无量功德藏之真实法性;现作种种光明,或三昧耶形,以接引地上菩萨,皆福德之表示,故曰他受用之福德身,平等性智摄。又依妙观察智随缘规定种种法轮;启发地上菩萨无量智慧,俾各获无上理趣。故曰他受用之智慧身,妙观察智摄。 (三)变化法身——成所作智摄 依成所作智之羯磨事业,加增自身五根力量,以加持当机。当机得此强力增上缘,若曾种过相当因缘者,便得从六尘发见化迹功用,而隐揭发解脱种子。故曰变化法身,成所作智摄。 此据主要言之;其实三身皆具五智。五智之中,镜等四智由修习而生;法界体性智则与之互证而已。 自性法身,以法界体性智为主。若不具其余四智,不过本有而已(理即佛)。必须四智齐发,乃称究竟。自受用身,以大圆镜智为主;若不具余智,不过发现朴素月轮,不能内证微细身相也。他受用身,以妙平二智为主;若不具余智,所见不过历劫经验所得之果报;未能与十方一切世界相联络也。变化法身,以成所作智为主;若不具余智,只成相似佛身(三乘教佛相),非一乘教所谓变化身也。镜等四智发展妙相,全由修习得来;同时必须法界体性智证明本来大空。此智不自显露,仍藉余四智衬出之;故曰互证。 五智具足之法身,不惟转识蕴得大自在;即色受想行四蕴,亦无不转为大自在。诸佛境界,如是如是。 识原助智发达。喧宾夺主,智遂不彰。能随时抑识扬智,即是转识成智,得大自在。色受想行四蕴依识而有。识己真净,此四蕴亦各转为妙性,皆大自在。此乃佛之境界也。 摄大乘论彼果智分云:“法身由几许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已详前释。彼果智者,已证佛果,以殊胜智显三种法身也。三身皆大自在,实由五蕴净尽皆得自在所致。 (一)转色蕴依 示现佛土自在。能现种种庄严佛土;种种清净色身;种种随形相好;以及无边音声,无见顶相。 (二)转受蕴依 受用法乐自在。过失免曰无罪;乐事多曰无量;普超一切三界乐,曰广大乐住。 (三)转想蕴依 如理说法自在。转染想为净想,以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 (四)转行蕴依 变化引摄自在。变现种种身境,以摄化大众及导引净法。 (五)转识蕴依 转识成智自在。由第八识显大圆镜智;由第七识显平等性智;由第六识显妙观察智;由前五识显成所作智。 首章照见五蕴皆空,属因地摄,此五转依,乃果地摄。观自在三摩地至此,庶称造极;即观自在王如来矣。 照见五蕴皆空,虽能伏识显智,而未能运用自在。即有局部自在,亦限于妙平二智,故属因地。此五转依,则五智皆能自在;故曰观自在之极果即如来也。
------------------------------------------------------------------------------------------------------ 更多冯达庵居士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