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一节 菩萨境界 |
 
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一节 菩萨境界
上二章所释,皆依般若波罗密多而显之道相智,与一切智也。菩萨得此,属受用境界矣。菩萨境界,原有浅深;本经意在与深般若波罗密多相应,克证法空真如者。既证法空,必兼生空;妙平二智亦充分发展;根本后得二智即寓其中。若只证生空真如者,其受用未能如下文云云也。 菩萨境界,三乘与一乘不同。依三乘教:既证无生法忍者,不受分段身之缠缚;六尘境界无不如如;当境即是凡圣同居净土。此身既灭,或乘愿再来度生;或往方便有余净土。此与浅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克证生空真如者之受用境界也。依一乘教:历位上进者虽藉分段身而修习;而当破阿赖耶识时,即生得见方便净土。当显妙平二智时,即生得见庄严净土。此身既灭,得长住华严胜境之中;随缘示迹娑婆。此与深般若波罗密多相应,克证法空真如者之受用境界也。两种境界,一只生空,一兼法空;皆般若妙用之行耳。 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菩提萨埵,乃菩萨之具称,详见首节。无挂碍者,自在之别名。心有挂碍,则事事顾虑,烦恼丛生,殊不自在。生空智现前,我执净尽,烦恼障失其巢穴,即破细惑;心可以无挂碍矣。然习气犹存,非彻底自在。法空智现前,法执俱泯;所知障失其根据,则破极细惑,功夫到此,庶称究竟自在,全无挂碍耳。 心被牵缠谓之挂;心被阻滞谓之碍。挂碍之中,辄向幻迹考虑得失。于所欲得者,多方追求之;于所患失者,多方维持之;故不免烦恼丛生。心恒受烦恼驱使,即毫不自在矣。初步解脱法,在空此分段身。执此身为实有,则成人我见;为烦恼障之巢穴。我执净尽,即生空智现前。阿赖耶识不行,得断细惑;显生空真如无碍境界。然习气所结,每随机缘发动;端由俱生法执未除。故必得法空智现前,尽破此执,乃能灭所知障之根据。烦恼习气不行,得断极细惑;显法空真如无碍境界。此方真实自在,全无挂碍。能受用之者,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之菩提萨埵也。 世亲摄论释卷九云:“无分别智即是般若波罗蜜多。”是依般若波罗蜜多,即依无分别智也。无分别智,初地菩萨得相应;然直到十地乃能成办。中分根本后得二种,已见上章。 摄大乘论,乃无著菩萨节取瑜伽师地论中大乘要旨之作也。依论作释,有世亲无性二菩萨;皆玄奘三藏手译,各十卷。今所引者,世亲释文也。般若是慧非智。其波罗蜜多则离识契性之灵明妙境,无所不照。智本于灵明中抉择某种法性而印证之,或运用之。然无分别智重在离识,不重抉择;与般若波罗蜜多等无有异;故释论云云。此无分别智,按位渐增,初地得其一分;二地得其二分;乃至十地得圆满十分。约印证曰根本;约运用曰后得。 又卷八谓:“根本智能脱一切障,即消除种种障碍也。后得智非世法所染,即毁誉苦乐等八风吹不动也。”依般若波罗密多心所以无挂碍者,更可据此义释之。 根本无分别智,离相契性。一切障碍,皆识蕴留滞法相所致。相既尽离,种种障碍自当消除;故曰能脱一切障。后得无分别智,从真入俗。若于世法稍有沾染,便被八风吹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事也);故曰非世法所染。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得二种无分别智,即能脱一切障,及非世法所染;宜其心无挂碍也。 附录:无著世亲菩萨略史 北印度有丈夫国。距今约一千六百年前,有婆罗门姓憍尸迦者,身为国师;生三子,皆从小乘一切有部出家(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初自根本之上座部别立者。分一切法为有为无为二种。有为三世,无为离世,其体皆有。且一一说明其因由为宗。乃小乘部中最盛者);皆名世亲。伯子后作大乘空观有契,特名无著。季子依母,特名比邻持子,早证阿罗汉果。惟仲子专名世亲,或译天亲。无著具大根性,初修离欲定有得;而思维生空之义不能入,欲自杀身。时宾头罗尊者在东胜神洲演化,以天眼观见而愍之;即从东洲来,为说小乘空观之旨,遂见道。然意犹未足,理应有更深者;以禅定力乘神通上兜率谘问弥勒菩萨,得闻大乘空观之道。还阎浮提,如说思维,大悟!地六种动。从此能无住生心,故改名无著。尔后数上兜率,广闻弥勒大乘教义;随以所得还为阎浮提人说。闻者不信。无著乃恳请弥勒降阎浮提,亲说大乘以释群疑。弥勒如其所愿,夜间下降(有说降阿输阇国大讲堂)放大光明。广集有缘聚于说法堂,诵出十七地经:(即是五识身相应地至无余依地)随诵随解,经四阅月,诵解乃竟。无著独坐近弥勒,听闻最切,昼间复为诸众详说,叙成瑜伽师地论等五大部。又遵教修日光三摩地。既成,昔所未解,悉能通达,有所见闻,永忆不忘,于佛所说华严等大乘诸经,悉达其义。后乃造大乘诸论以摄大教要理。摄大乘论者,即摄取瑜伽论中大乘部之要领也。其他尚有显扬圣教论,大乘集论,杂集论,习定论等,皆此土所既译者也。世亲出家后,博学多闻,神思俊朗,戒行清高,迥超群众,尝从觉亲法师学教义。觉亲晚年在阿输阇国(舍卫国附庸义为无生)为外道所屈,受鞭背之辱。外道得国王正勒日赏金三十万,大施国人,而自舍身成石。时世亲远游异国,还闻此事,愤懑填胸,特造七十真实论,专破外道僧佉论(即数论),为师雪耻。外道被破,体无完肤,徒众瓦解,佛徒大悦。国王复以三十万金赏世亲,世亲即以此金建三大寺于阿输阇:(一)比丘尼寺,(二)一切有寺,(三)大乘寺。复成立正法,造俱舍论六百偈,击鼓宣令,无能破者。罽宾国毗婆沙论诸师,以偈语玄深,不能尽解,饷以金百斤,作长行释之。正勒日逝世,新日王母子,皆皈依世亲,留住阿输阇供养。新日王妹夫习外道毗伽罗论(声明记论)与世亲互相破,不胜。王母子复以三十万金奉世亲。乃以此金于丈夫,罽宾,阿输阇,三国各造一寺。由是声誉极高,莫敢与抗。但执小乘为是,不信大乘。无著恐其造论破大乘,诈称疾笃,促世亲即来丈夫国相见,因以大乘之道晓之。世亲始悟小乘,确非究竟,遂欲断舌忏悔。无著云:“纵断千舌,亦不能灭汝谤法之罪,何不仍借此舌弘扬大乘耶?”世亲然之。无著既灭,即继造大乘论,解释华严涅槃法华般若维摩胜鬘等经,复取摄大乘论释之。又著唯识诸论,百法明门论,发菩提心论,十地经论,往生论,以及其他种种,不遑悉举。印度及余边土学大小乘人,皆以世亲所造为学本。异部及外道论师莫不畏伏,八十而终。 无著笔述弥勒菩萨说,分为五部大论:(一)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未译),(三)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 经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恐怖略分两种:一曰身境上之恐怖。如感身命将有危险,或财产将有损失,虽未必见诸事实;而心当顾虑之时,已大起恐怖矣。二曰修行上之恐怖。如素习小乘教者,忽闻殊异之大乘;素习三乘教者,忽闻超绝之一乘;因教义互相冲突,纵不敢毁谤,而恐怖心骤然兴矣。会得生空,心略无挂碍;得免身境上恐怖。会得法空,心更无挂碍;得免修行上恐怖。然只一念相应,未能净除习气者,仍不免两种恐怖心之流露也。 所固守者将被摇动,则恐怖起焉;此凡夫习气也。恐怖之主因,不外二执:一曰我执,不忘我及我所之见。如自身或眷属之生命,资财或余事之主权,一向执为己所实有;苟有不利消息,则恐所守难保,怖心遂生。二曰法执,笃信本师所传之法。如小乘习于归真之道,闻大乘入俗度生。权教习于种种禁戒,闻实教不必拘忌;皆格格不相入。且恐所守被夺,怖心亦生。能断俱生我执,身境上之恐怖乃不复起。能断俱生法执,修行上之恐怖乃不复起。但一时暂伏,未能永断者,恐怖之习仍不免乘机遽起耳。 传灯录卷四载禅宗四祖访法融禅师故事云:“师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师指后面云:别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绕庵唯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适见什么?师无语。少选,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睹之,竦然!祖曰:犹有这个在。”融师道行素高,时感百鸟衔花供养;对虎狼围绕其庵,毫不介意;是能免身境上恐怖者。惟睹座上佛字则竦然,是三乘精习使然。不免修行上恐怖也。四祖举手作怖势,游戏耳!岂四祖犹有挂碍之心耶? 禅乃禅那之略称,义为静虑;即心定一境,静起思虑以审现量细境也。本为色界所具之德,而亦一切定境之通名。禅宗之禅,直依妙平二智起用,不同三乘禅之仅溯源于赖耶识或异熟识也。以超三乘教义之上,故称教外别传。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此经宋王安石亲见于翰苑,其中多谈帝王事佛之法;故不流通民间)。云:“大梵王至灵山,以金色优钵罗花(莲之一种)献佛,舍身为床坐,而请说最上禅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皆不知佛旨所在;唯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见宗门杂录梅溪集等)。梵王长于禅定,但以离欲为本。舍身为床座者,将此定为基础而求向上也。最上之禅,从空出有;如莲花之清净不染。释尊即以所献金花示众,看谁能领会其旨。迦叶独契涅槃妙心开出清净莲花,是真具正法眼者。释尊遂以此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之。世称为禅宗初祖。 迦叶再传阿难,三传商那和修,四传优波毱多,五传提多迦,六传弥遮迦,七传婆须蜜,八传佛陀难提,九传伏驮蜜多,十传胁,十一传富那夜奢,十二传马鸣,十三传迦毗摩罗,十四传能树,十五传迦那提婆,十六传罗睺罗多,十七传僧伽难提,十八传伽耶舍多(一作僧伽耶舍),十九传鸠摩罗多,二十传阇夜多,二十一传婆修盘头(一作婆修盘陀),二十二传摩拏罗,二十三传鹤勒那,二十四传师子,二十五传婆舍斯多,二十六传不如蜜多,二十七传般若多罗。诸祖中化缘最大者,为四祖优波毱多。应佛悬记,于佛灭后百年而生。年十七出家,二十证果。降伏魔王波旬后,名震人天。弟子极众,得道者一人一筹记之。筹长四寸,满一石室,室高广阔各六丈,贮筹不知几百万也!化缘已尽,即飞身虚空,现十八变而般涅槃,以室中筹为薪而茶毗之。弟子随之入涅槃者,凡十万罗汉云。但化度虽广,只是弘扬小乘。其提倡大乘者,自十二祖马鸣始。然尚简朴,因当初阎浮提缺乏大乘经典也。十四祖龙树,入龙宫广读方等深经,大乘妙义乃得详宣于世。龙树复造无畏论拾万偈(中论即其中少分)及诸大乘论,遂为宗教双融论之大祖师。除相宗外,大乘诸宗莫不依据之。十五祖提婆,十六祖罗睺罗,皆兼弘此空宗也。二十四祖师子为罽宾国王弥罗掘所杀,项无血,惟涌白乳高数尺。王大惊悸,右臂旋断,七日而终。付法因缘传称此道遂绝(天台宗据此为口实,自任禅宗正统)。但据传灯录“师子尊者未遇害前。留心法嗣所在。后遇一长者引其子斯多来见云:此子初生,便紧握左手!既长,犹未能舒,愿尊者示其宿因。尊者以手按其前曰:可还我珠,子遽开掌,灿然见珠!迳还于尊者,众大惊喜。尊者继云:吾前身为僧,尝赴西海斋受嚫珠,随付童子婆舍持之,未及还我,留待今生也。长者遂舍子出家。尊者知其缘熟,以衣法付之。瞩曰:吾师预记,吾不久罹难,汝宜避往南天,随机出世。”是为二十五祖延续师子血脉之根据。时南天竺有国王名得胜者,偏信外道,谓师子遽尔被杀,无临终付瞩之事,斥为妖妄。斯多以衣法为证。王索衣观之,不分皂白,遽令付火。距衣色愈焚愈鲜,终不少毁。王乃忏悔敬礼。王太子名不如蜜多,原以谏父仇佛被囚,至是亦蒙赦免,出家礼祖为师。祖以衣传之,即入三昧,火自焚身,平地舍利可高一尺。不如蜜多既嗣位为二十六祖,至东印度摧伏外道咒术(外道咒变假山压尊者顶算者从容指令还压彼众头,无能避免,遂畏服)。深得国王信仰(王名坚固)。祖谓王曰:此国当有圣人继我为廿七祖,即大势至菩萨应迹。时盖示现为婆罗门子,年方二拾许,幼失父母,游丐度日也。 二十八传至菩提达摩,乃来东土为初祖。递传慧可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惠能为六祖。六祖之下,得法者多,而以南岳,青原,荷泽,为最著。南岳传于马祖,后出沩仰临济二宗。青原传于石头,后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荷泽为支持南禅之台柱,惜自圭峰后渐式微焉。 传灯录具名景德传灯录,宋真宗时释道原,以稿进呈,勅令杨文公(名亿)等审订颁行。禅宗四祖道信禅师,俗姓司马,当隋开皇间,以沙弥身(年方十四)见三祖,求解脱法。三祖云:谁缚汝?对曰:无人缚。三祖云:既无人缚,何更求解脱?遂于言下大悟,服劳九载,得传衣法。 法融禅师初住牛头山(在江苏润州)之幽栖寺,专究般若;每感百鸟衔花供养。唐贞观中,四祖遥观气象,知其山有异人,乃躬访之。寺僧云:北岩石室有懈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异人否?祖入岩相见,师端坐不顾。祖曰:作甚么?师曰:观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不能答,乃起座作礼;询知为四祖,益尊敬之;遂有因何降此之问。祖以佛字试出师之识执,示以顿教宗旨。师乃得悟心源,为四祖旁支。(传六世)以后百鸟不复衔花供养;盖泯绝情识心无所寄之验也。 禅宗正旨,直显心性,脱尽识执,稍落于识,即遭斥责。其始重在提点,后乃棒喝交驰,喝之著者,为马祖之试百丈,三日耳聋。棒之著者,为黄蘖之调临齐,三番身痛。以后临齐却以喝为家风,德山则以棒为手段。诸山尤而效之,遂成习惯法。讲经持戒之辈,莫名其妙,甚或疑为狂妄也。融师之怖佛字,正滞于经教未忘识执者。然不须棒喝而能顿悟,则以画龙已具,只待点睛耳。其始静坐观心,期息妄也。(与神秀同)后虽顿悟,犹是第二句禅,故不能传衣钵。德山之演金刚疏钞,亦息妄也。其后开悟,亦第二句禅也。得岩头指摘,始会第一句耳。 附录:拈花事迹之诤论 唐德宗时,释慧炬与梵僧胜持编禅门宝林传,创举拈花示众一事。天台宗人不服,且据散漫无纪的付法因缘传,以为禅宗汇脉至师子尊者而止,达摩一派实无根据,台宗应为正统云云。宋嘉熙间,台宗吴铠庵居士痛斥拈花事之诬罔,草释门正统一书,未竣而殁。沙门宗监续成之,凡八卷。当时诸大德皆未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无从辩论,今得王荆公证明,可为宝林传吐气也。 经云:远离颠倒梦想 颠倒者何?不符真理之妄见也。 颠者,本也。倒者,反也。与本真之理违反,是谓颠倒。又颠者,狂妄也。倒者,失常也。因狂妄而致言动失常,亦称颠倒。不符真理之妄见者,所见无非妄计,不合真正之理也。然正理有了义,有不了义。了义者,以智默契法界本性也。不了义者,以识了别尘境习惯也。 凡夫有四颠倒: (一)于世间无常之法而起常见,是谓常颠倒。 (二)于世间诸苦而起乐见,是谓乐颠倒。 (三)于世间染法而起净见,是谓净颠倒。 (四)于世间无我法而起我见,是谓我颠倒(见俱舍论十九)。 凡夫为识执所牵(枝木无明),对于世间法恒起四种妄见,皆颠倒摄。 (一)常见 认无常之事相为常也。如有情或非情,短期内形体不变;凡夫认为有实物存在,能保持若干年之久。其实所谓物质,不过前五识幻感;其形体则五俱意识演成之。能延续若干年者,非一个幻体许久不变;乃无数同样幻体,刹那之间前灭后起,相引不绝。视若一物常住者,心不相应法之作用耳。无常计常,是谓常颠倒。 (二)乐见 认苦所衬成之幻境为乐也。如人身本无病,不见何乐。久困疾苦,一旦稍愈,乃觉有乐。是乐者,全是苦之减轻而已。经教中更有剀切之例:“人触犯刑典,应受千鞭;初受一鞭,痛苦异常;一鞭之后,忽蒙赦免,其乐无艺。人患癞疾,以热水洗之,顿觉愉快。”凡此二者,皆由苦受末减衬成之假乐耳。岂有真乐可言!凡夫以是为乐,是谓乐颠倒。 (三)净见 认垢身表面装饰为净也。人身刻刻排出不净废质,本不足恋。凡夫附以种种装饰,恍若洁净可爱;实则装饰品根本亦是不净。纵使真净,亦不能消除身上不净废质之发泄不已。计此为净,是谓净颠倒。 (四)我见 认假定自身机构为我也。自身机构,为应付环境之幻具;有来则应,如圆镜然,虽能摄取当境于镜中;有时或可随意遮表;而实不能谓所摄之像为镜之所有。凡夫视此身能支配事物,不知如镜之虚摄;恒以能支配者为我,被支配者为我所属;是谓我颠倒。 俱舍论具称阿毗达磨俱舍论,义为对法藏论;世亲撰,三十卷,玄奘译。论中详说有漏无漏诸法,体皆实有,末卷乃说无我:为俱舍宗之所依。 二乘亦有四颠倒: (一)于真常而起无常见,是谓无常颠倒。 (二)于真乐而起不乐见,是谓无乐颠倒。 (三)于真我而起无我见,是谓无我颠倒。 (四)于真净而起不净见,是谓无净颠倒(见涅槃经二)。 二乘于凡夫四颠倒,能洞察其非:执为常者,知为无常;执为乐者,知是苦;执为净者,知是不净;执为我者知是无我。勤行四念处以修之,终证二乘果位;诚超脱凡夫境界。然此无常,苦,不净,无我四义,只是六识上相对的道理,原非究竟。执此以概一切,仍是颠倒(根本无明)。盖不知法界本性,却有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也。其要如下。 (一)真常 法法过渡时,同样之幻影鱼贯出现,恍若一物长存;此固凡夫误认为常者。二乘觉为过渡间之连续虚影,谛审法法随起随灭;允矣。然只知其作用无常,而不知法法本性永远常住;所谓灭者,乃缘虑不到耳。因作用无常而误认法体亦无常,是谓无常颠倒。 (二)真乐 以尘境言之,乐只表示苦之减轻。凡夫误认实有其乐,固可嗤;二乘只知是苦,亦只识上幻觉。若知法法真常,则任何法性,当自他互相加持之时,恒有一种开发之乐。此乐乃福德表现之绝对境界,非尘境上相对假乐可比;故曰真乐。此等真乐,二乘不能发觉,只知有苦而已。是谓无乐颠倒。 (二)真我 我只一种符号;非有实在之质,能作身心主宰者。凡夫误认为有,二乘则知是假我也。然此假我,原是末那识分位幻成;其相固虚。而究其起因,却有相当种性为骨子。深入法界本体,便悟一切含识之伦。莫不有真我特性,依相当据点而活动。此本入金刚心而后明,宜乎二乘之起无我颠倒也。 (四)真净 不净者,适于习惯之尘相忽为他尘混扰之色法也。凡夫于相对中,择取适于习惯者而享用之,强名为净;实际恒有他尘混扰,不自觉耳(如清水中仍有微虫之类)。二乘已开天眼者,洞知一切尘相皆是不净;尚矣。但的的见性者,开为前五识,任何色法恒能不被他尘垢染;超脱二乘之无净颠倒也。 凡夫四颠倒,固由执著相对法而然。二乘仍以相对法破之,所谓以五十步笑百步也。若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法法皆绝对,乃能远离颠倒耳。 相对法因识而有。以识相破识相,固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即以空破识,或以法破我,仍带细执之识;犹是五十步笑百步。其能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的的见性,乃能远离凡夫颠倒及二乘颠倒也(若只与浅般若波落蜜多响应,犹未远离二乘颠倒)。 会得悲无量心,方契真常。会得慈无量心,方契真乐。会得喜无量心,方契真我。会得舍无量心,方契真净。 梦也者,睡眠时独头意识所起之法尘也。大都依想蕴而生,其要有四(出善见律十二): 意识大别二种:即五俱意识及独头意识。五俱意识助前五识开发,亦令明了取境。独头意识不与前五俱起,单独流现;内分三位: (一)定中意识 静虑某种法相,保持不失也。未得自在时,只能明了取境。既得自在者,兼能引起前五(与五俱意识同)。 (二)散乱意识 任意识展转攀缘,未能注定一境;以致对境不明了。 (三)梦中意识 睡眠非极熟时,意识亦能随机流动。因认识浑昧,攀缘每失条理。然所缘及之处,亦能幻成法尘。 诸识皆依想而起。想若离蕴,则能随起随灭,不致滞于幻象。梦中所见,即法尘所摄之幻象。凡夫不能离蕴,故曰大都依想蕴而生。所举四要,乃诸说之一耳。 (一)四大不调梦 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虎狼劫贼追逐;此因四大不调,心神散逸也。 四大者,地水火风四本性也。依平时和合分量,习于安定。若失所调节,地大散涣;意识随浑昧之比量,幻成山崩假相。又或地大减损。失所牵制;梦中遂幻出能自飞腾假境。不调之甚,四大有解体之兆,此身可危。攀缘所及,故梦见虎狼劫贼追逐等事。心神散逸者,影响内心精神,失统驭能力也。是谓四大不调梦。 (二)先见梦 随从前所见之事,乘相当之动机而重现于梦也。 前所经验之事印象深刻者,本能随机出现于意识。然醒时前五识力强,每抑令不起。浓睡时意识不行,无从攀缘。睡而非熟,意识能缘,而又无前五牵掣,旧事遂得随适宜之动机而开为梦境。是谓先见梦。 (三)天等梦 若人修善,护法天等示现善梦,使增长善根;作恶者则示恶梦,使怖恶生善也。 护法天等包括善神在内。示现善梦使增长善根者,如明之袁了凡生命被算定五十三岁,后誓行善事补救之。三千善事毕,复发愿行万善。官署中缺少布施机缘,深虑此愿难满。一夕梦神人告之曰:汝减粮一事,被益逾万家,即万善圆满矣。遂延寿至古稀。作恶者,则示恶梦使怖恶生善者,如明之王用予,祈福于文昌行宫,梦帝君谕之曰:汝本今科领乡荐,但察汝生平求神拜佛,惟默祷功名如意,夫妇齐眉;孀母在堂,并未代祈一语;以此罚汝两科!汝宜改过迁善云。凡此二者,皆属天等梦。 (四)思想梦 常所思维忆想之事,以熏习浓厚,往往现诸梦境也。 思想专注之事,醒时未必流露幻相,为前五识所掩也。梦时得乘机表现;如儒家之孔子频梦见周公,佛家之行者能梦见弥陀之类;是谓思想梦。 尚有种种解说,未暇详引。 右举四种梦境,在善见律作如是说;其实可随意开合。如毗婆沙论三十七,增多先兆,(原名当有)一种。谓未来吉凶,能先现相似之相。佛图澄传中载:慕容儁每梦见虎啮其臂;其子暐后为符坚大将郭神虎所执;是其类也。此外尚有感通瑞应二类,杂见诸藉。 东平蓝翁梦见二十三小儿乞命,静海某梦妇被掳之事,皆感通类。石头梦与六祖同舟,仰山梦升兜率说偈,皆瑞应类。 梦想者,印梦中想念也。其境虚妄不实,故属颠倒。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想蕴既空,自无颠倒之梦想矣。是谓远离。 有意识则必有想,梦想即随梦中意识而来。凡夫梦境由想蕴生,故属颠倒。与浅般若波跟蜜多相应者,想蕴未克尽空。故仍不免颠倒梦想。得其深者,庶能远离耳。 【预注】大毗婆沙论,乃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之略名;间亦只称毗婆沙论。佛灭后五百年中,有阿罗汉迦旃延子,由天竺往罽宾弘化;与五百罗汉五百菩萨搜集论藏诸义,撰成此论。内分八聚(梵名乾度)。 都五万偈;复造长行广解之,请马鸣菩萨笔叙为文(此当是另一马鸣),撰竟,请罽宾王禁令出国,以表珍重。后被阿输阇国法师名婆娑须拔罗者,混听十二年,熟记于心;乃得流传余国。今所译者二百卷,玄奘三藏手笔也(撰论来历,见世亲菩萨传)。 大毗婆沙论三七云:“异生圣者,皆得有梦。圣者中从预流果乃至阿罗汉独觉亦皆有梦;唯除世尊。所以者何?梦似颠倒。佛于一切颠倒习气,皆已断尽;故无有梦。如于觉时,心心所法无颠倒转,睡时亦尔。” 异生即凡夫之正称;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托生于六趣之中也。圣者唯生人天,无种种别异生相,故不名异生。论云:“异生圣者皆得有梦”,谓梦境凡圣皆有之。圣人之梦,多属先兆或瑞应;凡夫之梦,多属思想或先见。而先见之事,亦由心中有相当动机,乃得托为梦境;而与先事不无变相,则意识展转攀缘所致也。动机较大者,即与先兆无异。附凡圣二梦如左: (一)恶生王之梦(见杂宝藏经九) 恶生王既信仰佛教,娶迦旃延之甥女为后,号尸婆具沙夫人;生太子,名乔婆罗。王一夕梦见八事: (一)头上火然 (二)二蛇绞腰 (三)细铁网缠身 (四)二赤鱼吞足 (五)四白鹄向己飞来 (六)身行血坭中没及于腋 (七)登大白山 (八)鹳雀()()头 寤已,惊为不祥;谘问婆罗门。婆罗门以王改信佛教,暗恨甚深;更嫉迦旃延得势,乘机恐吓之曰:“梦大不吉!若不禳解,祸必及身!”王益惧,恳求禳解之道。婆罗门云:法固有之,恐王不能照行耳。王急云:但得免祸,无不可行。婆罗门故作严重语云:“梦既八事,禳亦八物: (一)杀王后 (二)杀太子 (三)杀宰相 (四)杀近臣 (五)杀三千里象 (六)杀三千里驼 (七)杀良马 (八)杀迦旃延 聚此八类之血,积为池,王行其中,灾祸必解。”王只顾自救,无不允诺,约七日后行事。还至宫中,愁容满面。夫人问故?王忸怩久之,乃述所由。夫人闻之,殊不悲泣;但云:“若使王身平安,妾母子何足惜!复白王言:七日后,我命不保矣!望于六日之中,听我往尊者迦旃延所受斋听法。王恐泄其事,致迦旃延飞遁;不许。夫人云:尊者六通具足,岂待我告而后知耶?”乃许之。听法三日,夫人述其梦于尊者前。尊者云:“大吉,乃七国各以宝物来贡先兆也。不久自见”,夫人急云:“再阅三日,我等即被杀矣!贡物后到,有何济耶?”尊者曰:“勿忧!汝可返告王云:“今日仄时,宝主国有天冠到,头上火然先兆也。日落时乃月氏国有双剑到,两蛇绞腰先兆也。明晨,大秦国有璎珞到,细铁网缠身先兆也。后日食时,师子国有宝屐到,赤鱼吞足先兆也。后日日中,跋耆国有金宝车到,四白鹄飞来先兆也。后日昃时,安息团有鹿毛衣到,血泥没腋先兆也。后日申时,旷野国有大白象到,登大白山先兆也。”夫人闻已,亟辞归。濒行,忆第八梦吉凶未释,回顾尊者。尊者曰:“此汝夫妻私事,后晚当自知。”夫人归见王,笑容可掬。王怪其“不忧。”即以尊者语告之。王疑信参半,未几日昃,天冠果来,始皆喜。余六宝一一如期而至,皆喜极欲狂。王欲试天冠之大小;夫人头上已有冠,不便试;乃举而加诸王妃之首。夫人暴怒曰:“若有不祥,我身先当!今此宝冠乃不加我首耶!”时手持酪器,递掷王头,淋漓发际。王亦大怒,拔剑斫夫人。夫人奔避房中。旁有人呼云:王头好像遍满雀屎!”王即反怒为笑,深服尊者神通,于是亲到其所忏悔,延入宫中供养;尽驱诸婆罗门于国外。随问:“夙有何福,七国同时以宝物来贡?”尊者曰:“毗婆尸佛时,盘头国王太子曾以七物供佛,今受果报。”梦中应的见之;但因梦想颠倒,故幻成种种怪状耳。 (二)阿难之梦(见阿难七梦经) 阿难在舍卫国得七梦: (一)陂池火焰 (二)日月星宿隐没 (三)比丘在不净坑中 (四)群猪来抵突旃檀林 (五)头戴须弥山不以为重 (六)大象弃小象不顾 (七)师子王头上有七毫毛在地死,一切禽兽见犹怖畏;后身中虫出食之。” 既觉,不知吉凶,来问佛。佛言:“当来佛教预兆也。第一梦示当来比丘恶逆炽盛。第二梦示佛涅槃后,诸圣亦俱涅槃,众生眼灭。第三梦示当来比丘死入地狱;居士反得生天。第四梦示当来俗人入寺谤僧,甚至害塔破僧。第五梦示佛涅槃后,阿难为出经师,一句不忘。第六梦示当来邪见炽盛,破我佛法。第七梦示当来佛教衰微,外魔犹不敢明犯;惟恶人混作佛徒,自坏我法。”阿难虽号圣者,梦中所见犹是带质境;以攀缘习气仍厚也。 预流,即须陀洹。乃至阿罗汉独觉者,中间尚有斯陀含(一还)阿那含(不还)也。五位圣者亦皆有梦,以颠倒习气犹存也。虽独觉能减少局部习气,究未净耳。其能净除习气者,厥为世尊;故佛独得无梦。梦似颠倒者,梦境与醒时颠倒法相似也。颠倒习气已尽,醒时所见如实;睡时所见亦莫不如实;绝无幻出种种颠倒相也。 此说唯佛无梦,约二乘耳。大乘不然。楞严经十云:“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其明征也。然不退转菩萨仍有梦,观大般若经三三二卷可知。 毗婆沙论只及二乘境界,不谈菩萨之事;故无梦者,只归诸佛。大乘中十地菩萨,想阴已尽者,颠倒习气亦能不起;寤寐所见皆得如实;故亦无梦,如楞严所云。其习气犹在者,虽号不退转菩萨,仍不免颠倒之梦。不退转之义有多种,三乘教以不再入轮回者当之,所谓阿毗跋致是也。大般若经三三二所谓不退转,约般若波罗蜜多妙境言之。 修般若波罗蜜多到如何征验始可称不退转菩萨?大经三三二尝举数梦以明之: (一)梦中亦能“不爱乐称赞二乘,于三界法亦不举心爱乐称赞。” (二)梦中见如来三十二相,与比丘众涌在空中,现大神通,说正法要等;己闻法已,善解义趣。 (三)梦见狂贼破坏村城;或见大火焚烧聚落;或见虎狼师子猛兽毒蛇等来害己身;或见怨家欲斩吾首;或见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友临欲命终;或见自身寒热饥渴,及余苦事之所逼恼;见如是等可怖畏事,不惊不惧,亦不忧恼。 (四)梦中见种种火烧(如城邑聚落等)便发誓愿,若我已受不退转地,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此大火当即时顿灭,变为清凉;作是愿已,梦火即灭。”凡此等等,皆不退转之征验也。 经云:究竟涅槃 涅槃具译涅槃那,或译泥洹;义为寂灭或解脱,内分有余无余二种,大小乘意义各别。小乘以断分段生死之因为有余涅槃;并断分段果者为无余涅槃。大乘以断变易生死之因为有余涅槃;并断变易果者为无余涅槃。亦有以断分段生死果为有余(尚余变易);断变易生死果为无余(生死尽极);此则大小乘对比之论也(出胜鬘经)。然此皆非究竟之谈。若能即生死显涅槃,即涅槃示生死,方得究竟涅槃之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者会之。 梵文译音曰涅槃或泥洹,皆略译;曰涅槃那,较详也。寂者,纷扰之反。灭者,生起之反。合译寂灭,即安住于无生无扰之法性也。到此境界。即能解脱生死缠缚;故又译解脱;亦有译作涅度,或单作灭作寂者。新译加“波利”二字于首,则圆寂之义。德无不备曰圆;障无不尽曰寂(见贤首心经疏);所谓究竟涅槃也。内分有余无余二种,意义不一;约为三说: (一)小乘单约分段身 (二)大乘单约变易身;境界虽浅深不同,皆以现身能证解脱曰有余;现身并灭曰无余。 (三)大小乘并论,分段之果尽灭,仍称有余,变易之果尽灭,乃称无余,然尚不能谓之究竟。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者,于生死涅槃绝不相碍,庶几会之。 成唯识论卷十云:“涅槃义别,略有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之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量数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此以无住涅槃为究竟,正符大悲观自在菩萨境界也。 世亲菩萨撷相宗精华,造唯识三十颂。加解释者有十论师,而以护法菩萨为最。此菩萨生于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为建志城中王子,于瑜伽唯识之学,研究极彻(据西藏所传,谓即陈那菩萨法嗣,世亲再传弟子)。年三十二,入灭于大菩提寺,天乐霄迎;空中有声云:此贤劫中之一佛也(见唯识述记一)。玄奘三藏集译十论师之说,楷定三十颂正义,而折衷于护法;命弟子窥基缀文;词理均高,真杰作也。文凡十卷。卷末分论四种涅槃: (一)本性 (二)有余 (三)无余 (四)无住 第一种即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之旨,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一切法相,无论如何染污,其中皆寓真如妙性;不生不灭,湛若虚空,众生虽为障所覆,不自觉知;而无量功德性,未曾或失。寻思路绝(即心行处灭),名言道断(即言语道断),确能离识会智者,乃能证明之。第二第三两种,则上文大小乘之说也。第四种依二空真如,悲智双运,不住涅槃之境;恒借生死永利有情;而亦不住生死之中。大悲观自在菩萨,每于深般若波罗密多中显示此道也。
------------------------------------------------------------------------------------------------------ 更多冯达庵居士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