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6珍惜悲心与慈爱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6珍惜悲心与慈爱

   珍惜悲心与慈爱—一    海涛  辑

  1.思惟悲心,思惟爱。

  2.我是悲心的修持者,我是一位依照修心戒律而生活的人。

  3.身为一位真诚修持悲心与菩提心的人,你必须培养安忍。为了能够诚心修行、培养安忍,你需要一位蓄意伤害你的人。

  4.一旦你对敌人产生一种真诚的尊敬时,就能轻易消除阻碍无量利他心的大多数主要障碍。就如诸佛帮助我们成佛,凡夫众生也有同等的贡献。诸佛恩、众生恩——唯有依赖这两者才能成佛。

  5.一位真正修持菩提心的人应该随喜他人能够不依靠自己所给予的协助而有所成就。

  6.那个制造伤害的人,是为了我们的利益而牺牲了自己。因为由修持安忍所累积的福德是由于敌人提供机缘而促成的。

  7.诸佛菩萨都贴心地爱惜所有众生。一切众生当然也包含我们的敌人在内。

  8.就如我希求安乐、希求离苦,一切其它如虚空般无尽的众生也是如此——他们也是希求安乐、希求离苦。

  9.就如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获得安乐且保护自己不受痛苦而努力,我们也应该为其它人的利益而努力,帮助他们获得安乐,免于痛苦。

  10.他人的福利比我们的福利来得更加重要。

  11.当我还未成佛之前,当我还在修行道中,以及在我成佛之后,我永远与他人息息相关,而且非常依赖他们。

  12.我们越是将他人的福利放在心上,为他们的利益而努力,我们越能够为自己获得利益。反之,你越自私,继续以自我为中心,就越是孤寂与苦闷。这事实你自己就可以观察得到。

  13.透过思惟与禅修智慧,并长期精进地持续修行悲心与利他,你将能看到内心真的有改变。

  14.利他心,即视他人的安乐先于自身安乐的心态。

  珍惜悲心与慈爱—二       海涛  辑

  1.「修心」其目的是要在我们的思想中发起一种彻底的转化,进而帮助我们过慈悲的生活。

  2.基本上,我们要设法以修心的方式,将对生命的平常自私观点转化成更为利他的观点,至少视他人的福利跟自己的一样重要,而最理想的是——视他人福利为远比自己的重要。

  3.当我们去分析「自我」的时候,我们找不到一个独立于构成个体的身与心之外的自我。

  4.「自我」从因缘的和合生起,这样的了解必须延伸到我们对其他有情众生的了解。

  5.了解一切有情众生的珍贵,以及在这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关怀,不能以怜悯众生作为基础,也就是认为他们比自己卑微的心念。

  6.关怀其它有情众生,了知他们的珍贵,并基于尊崇与尊敬,视他们为优于自己。

  7.刻意培养一种视他人为优于自己、并值得尊敬的心念,就可以为自己提供一种自制的基础。

  8.我们讲佛法,就是讲断苦,也就是涅槃、真正的法。

  9.烦恼是苦的根源。

  10.佛法行者的真正任务就是要克服这个内在敌人。

  11.要反制瞋心,就应该培养慈悲心。要反制对某一个对象的强烈执着,就要针对这个对象培养不净观,思惟它不可取的本质等等。要反制傲慢,就要思惟自己的缺点,以产生谦虚感。

  12.要耕耘自心,让自己能够同情邪恶众生,并跟他们和睦相处。

  13.真正修心的行者,被鼓励去接受挫败,拱手让出胜利给他人,并避免爆发怒气。

  14.要利用被侮辱机会作为一项功课或教法来修行。行者应该视那个人为教导安忍的真上师。

  珍惜悲心与慈爱—三       海涛  辑

  1.「施受法」,是受取其它众生的苦,并布施自己的安乐和功德给他们。

  2.我们内在的心境、心念与情绪,需要彻底转化及修正,但我们的外表应该维持不变。

  3.所有众生在某一个过去世里都曾是自己的母亲,将我们生下、扶养,保护我们不要受伤害,即使现在有人显得对我们有伤害,我们也应该忆念这样的恩情。

  4.必须确保修心和修行不被名誉、财富和享乐等世间的俗虑所污染。

  5.应该培养诸法如幻影的觉知,毫无执着地让自己脱离束缚。但在你尚未领悟诸法如幻影的本质之前,首先必须否定诸法在本质上的真实性,包括自己的「自我」。不先否定存本质上的真实性,就不可能见到诸法如幻的本性。

  6.要透过理性的分析与思惟过程来真正洞悉空性。

  7.要明了诸法均无本质上的真实性,最有效、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去了解诸法的缘起。

  8.缘起的了解,其独特的地方在于它让我们有机会在完全的虚无主义和实质独立存在之间找到中道。

  9.诸法相相互依赖,缘于彼此而起,这样的了知本身就意味诸法并没有独立存在。而且诸法是在一个由相互依赖而生起的要素所组成的复杂环境里缘于其它法而生起。

  10.这样的领悟也保护我们不要落入另一端的虚无主义,以为什么都不存在。找到真正的中道,就可以达到对空性的真正领悟与洞悉。

  11.方便是慈爱悲悯的菩提心,智慧是了悟究竟实相——空正见。

  12.佛法是一切有情安乐的泉源。

  13.意乐于智悲,我在诸佛前,为利诸有情,生起菩提心!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

-------------------------------------------------------------------------------------------------------------

更多HT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5 我们都需要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4称念诸佛名号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3《菩萨回向的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2《在家律仪辑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1《知恩报恩.

 

后五篇文章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7基础佛教略说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8慈爱与悲心是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49离欲得清净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50净土经典菁华

HT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05-051净土经典嘉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