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HT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菩萨利生愿 |
 
HT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菩萨利生愿 菩萨利生愿—一 海涛 辑 1.菩萨摩诃萨实无调伏,若调伏者即是大悲,悲能调伏非是人也。声闻之人则须调伏,何以故?无大悲故。 2.如庵罗果树上熟者,其味甘美,人所贪嗜;若生欝者,其味则苦,人所薄贱。如来智慧亦复如是:从大悲生,是故自调,不由于他。 3.无畏菩萨语宝女言:「汝亦能报是不可说菩萨恩不?」宝女言:「善男子!我若知恩何得不报!若有众生不能修行菩提道者,如是之人则不能报。」 4.无畏菩萨言:「宝女!云何名为修菩提道?」宝女言:「善男子!三十二业名菩提行。何等三十二? 一、终不退失菩提之心,不贪声闻、辟支佛心; 二、至心修行,无有谄曲;三、凡所修行,无有障碍; 四、为众生行,心无厌悔;五、虽行生死,离贪恚心; 六、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悉能教化而调伏之,以四摄法而摄取之; 七、为众得乐修大慈心,为苦众生修行大悲; 八、如说而行精进坚固;九、终不欺诳一切众生; 十、所修庄严为助菩提;十一、不求一切世间之乐, 十二、心不贪着世间利养;十三、不为身故造作众恶; 十四、不贪寿命不见他过;十五、其心调伏,净三种戒; 十六、庄严修集相好之业;十七、常念出家,报往善业; 十八、常乐寂静;十九、多闻无厌;二十、智慧能利自身、他身; 二十一、凡所说法无有食想;二十二、能舍一切不求果报; 二十三、净于戒聚,不生憍慢;二十四、终不自赞所有功德; 二十五、为他人故勤修忍辱;二十六、为净土故勤行精进; 二十七、为知方便求一切智;二十八、永断一切烦恼习气; 二十九、为得神通护持正法;三十、亲近善友善心思惟; 三十一、远离魔业如法而住;三十二、得无生灭微妙智慧。 5.善男子!若有不能行如是法,当知是人不能报恩,亦复不能知如来恩。《大方等大集经》 菩萨利生愿—二 海涛 辑 1.佛言:「云何欲爱?所言欲者名为放逸,放逸因缘则为贪触,以触因缘则生乐想,乐想因缘则焦身心,焦身心故乐行十恶,十恶因缘则能增长三恶道苦。 2.若受人身贫穷困苦,贪因缘故五道受生,生在羊中,多受苦恼。虽受是苦,心无惭愧,不生悔恨。 3.若因少善还得人身,爱心增长,爱增长故身、口不净,造作无量诸重恶业,乃至五逆。以是因缘复于地狱受大苦恼。 4.一切受苦,皆因爱心。是故如来为爱解脱,宣说正法,呵责欲法。 5.若有众生得闻如是呵责欲已,观欲如果,如大毒树,毒盆行厕,如刀如贼,如旃陀罗,如热铁丸,如恶雹雨,如恶暴风、毒蛇、怨家、空野罗剎,如杀害人,如粪如冢。 6.若有人能作如是观,是人所有爱之与贪,爱腻爱着爱宅爱热,爱憎等法寻即除灭,灭已念法乐法,学法受法取法,勤求于法、财法、藏法、净法、行法,归依于法,是人临死获得法念。 7.因法念故,寻得闻于十方诸佛宣说法要,教化众生。既闻法已,心生欢喜。生欢喜故,即得睹见诸佛色身。 8.是人舍身生净国土无三恶道,常与善人游止,共俱具足智慧,舍施精进,修集慈悲,调伏众生,断烦恼习,具足无量庄严功德。 9.譬如香箧以盛衣服,衣服皆香,箧香不减。憍陈如,若诸众生善愿力故生净国土,共善众生同共事业,亦复如是:自增诸善,彼善无减。 10.是故善男子、善女人若欲自利、利他、共利,常当勤求依于善友。若人能作如是观察欲性之相,当知是人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方等大集经.日密分中四方菩萨集品》 菩萨利生愿—三 海涛 辑 1.佛言:「夫善友者,所谓诸佛、菩萨、诸阿罗汉。又善友者,即我身是。何以故?我常怜愍一切众生,能说诸欲所有过患,是故大众应受我语。 2.我所出语终无有二,言不虚妄,不两舌语,非无义语,非麁恶语,所言诚实、慈语、悲语、安众生语。我今当说诸欲罪过,汝等应当一心受持!既受持已,脱三恶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佛言:「云何色欲?四大造色,凡夫不见无我众生,生颠倒想,见男女想,上下色想:是色可爱,是色可恶。 4.因是颠倒见男女相故,令贪欲未生便生,生已增长。是人因是远离善根及善知识,不能善护身、口、意业,是故名为恶法之聚。何以故?不能观察欲解脱故。以是义故增三恶道,受于地狱、饿鬼、畜生。无量世中受大苦恼,皆由贪欲。贪欲因缘,令欲增长。 5.若有智者观察女色,见不净相││皮肤、肌肉、筋骨、血脉。见已,心乐修集是想,如女身,男身亦尔,如近、远亦如是,如此彼亦如是,如他,自亦如是。 6.是人若能修集是心,即于贪爱疾得解脱,观是身骨筋节相连,心随身行。尔时系心在于额上,如枣许处,心乐修集如是相已,身得寂静,不见恶相,不见恶事,不见恶缘。是则名为奢摩他,名心寂静。」《大方等大集经.日密分中四方菩萨集品》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1.菩萨摩诃萨修大乘者,自在无畏,如师子王,一切众生随逐而行,永无怖畏,直至菩提。 2.菩萨恒以正智观察思惟:「而此三业所作善根,为是自利?为是利他?为益现在?为益未来?」若无如是利益事者,菩萨观察决定不为。 3.如来自利利他,悉皆圆满。 菩萨利生愿—四 海涛 辑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1.佛言:如世间有诸商人少智少慧,于大海边随取一船,载诸财物入于海中,是船不久踈漏破坏。何以故?本所造作不能坚牢,船诸所用亦不能备,由彼商人无智慧故不能觉了,取以载物。于其中路船既破坏,财复散没,商人尔时徒自忧恼。 2.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忍,有信,乃至离放逸、不散乱,虽具如是功德,若不得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所护念者,当知是菩萨于其中路有所退失。 3.中路退者,所谓堕于声闻、缘觉之地,失者所谓失彼一切智宝,于自利行及利他行皆不成就。 4.又如有诸商人有智有慧,于大海边求妙好船,知本造作坚固圆满,船诸所用悉已备者,取以载物入于大海,是船无难,随所往处皆悉得至,而彼财物亦不散没。何以故?由彼商人有智慧故,于其中路不生忧恼。 5.菩萨亦复如是: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信,有忍,乃至离放逸、不散乱。具足如是功德已,复得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所护念者,当知是菩萨于其中路无所退失,不堕声闻、缘觉之地,即能成就一切智果。 6.若人惜身命,犹汝来求道,是人为自利,不能益众生。我不惜身命,愿受诸勤苦,为利益众生,度众苦恼者。《华手经》 7.若求胜妙福报而行施时,慈心不杀,离诸嫉妒,正见相应,远于不善,坚持禁戒,亲近善友,闭恶趣门,开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如是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布施经》 8.(菩萨)昼夜不生于懈怠,自利利他无穷尽,所获果报施群生,于所求愿皆成就。《金光明最胜王经》 9.菩萨摩诃萨修于忍辱,破坏不忍。庄严菩提道,摄取众生,为菩提道令修忍辱。若自、若他远离怖畏,是名自利、利他。《菩萨善戒经》
------------------------------------------------------------------------------------------------------------- 更多HT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