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浅议“人间佛教”的成就次第——以印顺导师思想为中心(释法向) |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浅议“人间佛教”的成就次第——以印顺导师思想为中心(释法向) 浅议“人间佛教”的成就次第 ——以印顺导师思想为中心 释法向 对于上个世纪实中国佛教伟大的教理、教制、教团改革先驱太虚大师所倡导,并毕一生之奋斗努力践行的“人间佛教”思想路线的争论与攻讦,早已尘埃落定,“人间佛教”业已成为佛教在当代中国这样一个特定人文环境中契理契机的存在形式。众所周知,虚大师对于“人间佛教”思想(1)有一个经典性的概括,这即是《真现实偈》: “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2) 这里为我们揭示了问学求道的次第:学佛须先学做人。虚大师更曾明言: “建设由人而菩萨而佛的人生佛教。” (3) 印顺法师上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渊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突出阐扬了从“凡夫菩萨”到“贤圣菩萨”和“佛菩萨”的“人生佛教”。 这里,“凡夫菩萨,指的是奉行‘十善’的一般人。……具有两个特质:‘具烦恼身’和‘悲心增上’。其中‘具烦恼身’,是指不装腔作势,夸耀神奇,把自己扮成圣人或神通广大的样子。……不能装成圣人的模样,开口证悟,闭口解脱,要老老实实地觉得自己有种种烦恼。……务要不夸大,不炫神奇。如忽略凡夫身的烦恼覆蔽,智慧浅狭,一落装腔作势,那么如非增上人(原注:自以为然),即是无惭无愧的邪命。 而“悲心增上”的特质则是,以利益众生为先、为重,决不急于了生脱死。印顺法师说: “初发菩萨心的,必有宏伟超迈的气概。菩萨以利他为重,如还是一般人那样的急于了生死,对利他事业漠不关心,那无论他的信心怎样坚固,行持怎样精进,决非菩萨种姓。” (4) 这样看来,所谓的“凡夫菩萨”,乃是带有烦恼、不故弄玄虚,却悲心广大、实行救度众生的一般人。“人间佛教”的实践者,必须从这样一个凡人做起。而若欲成为“贤圣菩萨”、“佛菩萨”这些大菩萨,都必须从“凡夫菩萨”做起。 印顺法师在以上的论述中,基于“人间佛教”的根本立场——即重视现实世界的“人乘”,注重于“生人”(活着的人),专门对治“死(后)”与“鬼”的中国佛教传统,要“实行到现在人世的生活范围来”的佛教,(5)以及“不求急证”,亦即“不修禅定,不得解脱”,“要三大阿僧祗劫,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在生死中打滚,利益众生”的大乘佛教精神(6),开显出人“人间佛教”最显著的特质:学佛不离做人的修行观念,与出世先须入世的成就次第。 同时,印顺法师凭借“人间佛教”信念的支撑,展开了对中国传统佛教的强烈批判。他引太虚大师的话,作了这样的评论: “中国佛教的理论与修行,说起来应称之为最大乘的。但从实际上衡量起来,虚大师是称 之为‘说大乘教,修小乘行’的。普遍地行小乘行,当然也就就少有入世的了。” (7) 他分析中国佛教之所以走向“说大乘教,修小乘行”之歧路的原因: “中国佛教入世精神的衰落,问题在:轻视一切事行,自称圆融,而于圆融中横生障碍,以为这是世间,这是生灭,都是分外事,要放下这一切,专心于玄悟自修。这才橘逾淮而变枳,普遍地形同小乘。问题在:在家学佛,不知本分,一味模仿僧尼,这才不但出家众不成出世,在家学佛也不成入世。这真是中国佛教的悲哀!” 这种批判,无疑是对明清以降中国的传统佛教极度漠人的现实处境,道德价值观念虚伪陈腐、技术手段颟顸笼统的严重弊端所发的感愤之辞。也由此凸显出“人间佛教”所推倡的修行观念与成就次第,对于“人间佛教”理念最终的贯彻落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9) 关注人的现实处境,突出宗教文化的现实关怀功能,合理阐释定时空条件下人与宗教文化二者的关系——“人间佛教”思想运动正是要以佛教的信仰实践方式——先进的修行观念与成就次第来圆满解决这一宗教学上的课题。 (1)太虚大师生前一直使用“人生佛教”这一概念。这一概念首次提出是在一篇刊于《海潮间》卷9期4(1928年)上的训词——〈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中(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册34,页597—598)。太虚大师在1949年的一篇演讲稿——《人生佛教开题》,曾对“人生佛教”做了说明(《全书》册5,页218—219)。印顺法师继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而提出“人间佛教”的概念,两者有直接的渊源。印顺法师曾说:“我们应该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佛教。(印顺著《妙云集(下编)-佛在人间》,台湾正闻出版社,1987年(7版),页21—22)”也反映出这种关系。对于“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两个概念的差异辨析将不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2)印顺编《太虚大师年谱》页426。 (3)印顺编《太虚大师年谱》册34,页598。 (4)印顺著《妙云集(14)-佛在人间》之,〈人间佛教要略〉,页102—103 (5)《太虚大师全书》册5,页597—598。 (6)《妙云集(7)-无诤之辩—谈入世与佛学》,页185。 (7)同前,页196。 (8)同前,页199。 (9)朱熹《四书集注》之〈中庸〉,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