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多宝讲寺学僧文稿:浅谈学修关系 学法体会一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多宝讲寺学僧文稿:浅谈学修关系 学法体会一滴

   依止上智下敏法师学习《大乘五蕴论》及《百法明门论解》二部法相论典已经圆满,今将一点心得奉呈读者参考。

  法相者,谓诸法之相貌,用以别彼此,辨真伪。盖宇宙万法,森然罗布,凡夫无智,即为所迷,不辨真假,起妄执心,从而轮转,漂流苦海。佛以悲心,即为众生开演法相,指示万法枢要所在,不令沉迷,修行以断惑修道为目的。学了法相,即是为了对宇宙万法作出拣择,明了何者是杂染法, 您当断;何若是净善法,应当修。拣择好以后,就可以一心专注地起行去断去修。所以说,在学习之时就应该明白,自己现在所学的正是以后需要去 断修的,二者不是两个东西。

  在学习时,深感依止清净传承的正见听闻上师讲授,有十分殊胜之处。首先是能除遣学习过程中不必要的种种疑惑及邪思惟,对法义迅速获得决定 性的认识。其次是得上师现前不思议之加持,常能令心豁然开解,趣入深义之中,再则上师讲法,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理事相映,令闻者即于座上获得法乐,身心欢喜。而今所讲的是法相,师更于讲述之间,引导我们观照自心,令大家当下即对所学法相有一个真切认识,使学法不致显得枯燥无味, 摸不着边际。

  上师极重视背诵,因为法相名词从大觉佛陀净智法界中流出,能为出世之因,若能将之学习纯熟,装满胸中·自然吐言作意·皆是佛法,此即闻慧成就。其实这也是为修行作准备,比如烦恼现起之初,脑子里能立刻跳出相应的法相名词来,其性相业用,亦了然于胸,则在正对治烦恼时,就能得心 应手。我们感到熟读课本每到一定的量时,就有一种新的感触生起,大有要 与烦恼短兵相接之势,而对诸善法则是倍感新切与珍贵。

  听讲后的讨论是进一步消化所学,加深思维的方式。在讨论中,通过不 同意见的争辩,相互的补充,细致分析各法相之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原本还很模糊的概念渐渐地清晰显现,乃至到最后获得决定性的认识,此即思慧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思维的加深,分辨的增强,我们的心也在不断地变细,变细,所思维的法义同时愈来愈明了。待到对它生起定解时,心底即油然涌生出一股喜悦之情。这是对法的欲乐心的来源之一。

  真正要把所学的法变得活活泼泼,那要靠平时对心的观照。即如警察捉 贼。时时在意。一见烦恼现起,由正念在故,能将其名呼出,行迹了然,未起对治,心已欢喜;正对治时,奋力战斗,胜与未胜,见烦恼不得自在故,皆得喜乐。如吃饭时,因烦恼故,不免起贪起嗔,并与贪嗔相应之心心法等,刹那现起,心若缘之,顾接不暇,难以把握,恰如统领千军万马,一时 俱作。其中趣味无穷·但须要自己亲身去体味始得。

  这是就闻思修略谈学习感受,其实我们所谈的学修,皆属闻思范畴。正起修时,则必须要在定中作之才能令所学发生断惑的作用。

  讲寺学僧

 
 
 
前五篇文章

蔡礼旭:好话听多了长傲慢

蔡礼旭:素质的根本是善心、孝心、爱心

蔡礼旭:把握时间学习圣贤教诲

蔡礼旭:待人有礼的态度

蔡礼旭:帮助人要有智慧

 

后五篇文章

多宝讲寺学僧文稿:学法的迫切性

多宝讲寺学僧文稿:念诵《十六大阿罗汉仪轨》的意义

多宝讲寺学僧文稿:《事师五十颂广解》听闻纪感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诗二则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忘记自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