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师弟之道(圣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师弟之道(圣光)

   (律学研究班) 圣光

  我们生存于天地之间,不会没有父母,也不能没有师长。父母生我育我,师长教我导我。人可以不必自以为师,但却不能不做他人的弟子。孝敬父母是人之大伦,尊师重道亦是人的本分。所谓饮水思源,才不愧为人,尤其是学佛的人。不过师弟之道的建立,是在师弟双方的责任。

  师弟之道的相处相待,在目前的社会,教育授受而成为交易式及商业化的形态之后,已经少见有所谓道的存在。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佛教,佛弟子一开始学佛,便成了三宝弟子,对于佛法与僧,即须执弟子之礼。学佛的目的,是在求法,是在学道。法由僧说,道由僧弘,所以佛陀入灭之后的佛教,虽称三宝,但三宝之总持,三宝之代表,三宝之主体,全部结集于僧宝之中。皈依三宝,一三宝为师,实际上则是以僧宝为师,执弟子礼的实际对象也在僧宝。所以僧宝的地位既是导师的地位,僧宝的尊严也是三宝的尊严。皈依佛教,要向僧宝执弟子礼,要恭敬供养僧宝,目的是在学佛,是在求学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的具体表现乃是戒定慧三学。戒是不行恶;定是放得下;慧是看得透。我们学佛并不是从看得透开始,而是从不行恶开始。如果在为非作歹,又利欲熏心,哪里还能看得透事物的真理所在呢?所以僧宝之为人师表,首要的工作不在其他,而是个人的德行,戒行的表现,以身示范。不是说单单的止恶不作,更要积极地众善奉行,然后持之以定,示之以慧。由于僧宝的能戒、能定、能慧,僧宝的引导在前,学者随之于后。这就是传道与学道相互为礼,彼此为用。

  传道的人,必先有道可传,及其传道的对象;学道的人,必先有道可学及其学道的依准。师地的关系,在道之授受,是情谊的感通,是理智的交融。否则的话,师弟的关系便不能落实。

  根据佛法,比丘虽不是导师的意思,但是出家而现僧相,即为僧宝之一,即是学佛者的师表之一。故经中每以师僧并称。僧格是否完美,那是他本身的问题,最低限度他能现僧相,在学佛的进程上,已比在家弟子超前了一步。我们知道,诸佛菩萨成佛的最后阶段,都是现僧相。既然我们现了僧相,就应学戒持戒,学戒不能持戒,称为犯戒,如此则是知法犯法。知法犯法所感的恶果,将比没学戒的人更为深重。如世间人所说的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可见,现了僧相,若只是表面,没有僧格之实,那么将要付出的代价也将大得惊人。菩萨以众生为福田,众生以僧宝为福田。如果在家人只对大善知识或像佛陀一样的人才恭敬供养,对于行持等不如的,便不予理睬,那么佛的弟子都将无法生存。佛灭以后,也将不会有僧宝的存在。没有僧宝,佛教也无从住世,无有化世了。如果以真诚之心求法行道,真诚之心向往成佛之道,他便会自持自守。虽不以师自居,他人亦会敬之以师礼。

  师弟之道的范围很广。出家人对于出家人的依止受教的关系,亦是师弟之道。推而广之,人与人之间的相与相契,无一不是师弟之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此教学相长,共为师友,亦师亦友,即师即友。

  据佛教的律制来说,师永远是师,弟子亦恒久为弟子。和尚与阿阇黎不会再成为弟子的弟子。比丘不会再为沙弥的弟子。这是法统也是伦理。正如世间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但是在学道的面前,却未必如此了。佛陀时代有老比丘无知无学,便要向年少比丘学习,除了不礼年少比丘足,一切均以师仪相待。此亦如儿子为大学教授,父亲亦可以去听课一样。可见师弟之道是互为师弟的。

  所谓师弟之道,是师弟双方建立起来的。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之时,我是弟子,下化之时,我又是师表。所以我们要有弟子的恭敬之心,也要有师表的慈悲仁厚之心。一个好学生,必可成为好老师;一个好老师,也必是一个好学生。

  佛说:“弟子于师应如父想,师于弟子应作子想。”师当爱护弟子,弟子当敬于师。佛陀等视一切众生如罗睺罗。佛为四生慈父。我们一但皈依三宝,就要生孝顺供养信仰礼敬之心。所以要称三宝弟子为佛子。《梵网经》上说:“菩萨见外道及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因为佛教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原则下,确定众生之间无始以来,乃是互为师弟,也是互为父子的。

  师有三:一、导师。称为人天导师的,只有成了佛的人才够格,但导师的身份并不限于佛陀,只要能引导善化指迷的责任者,都可称为导师。二、法师。《法华经­·序品》:“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三、善知识。“善知识者,如法而说,如说二行;自行正见,教人正见……自行菩提……亦教人修行菩提……不求自乐,常为众生而求安乐,见他有过,不论其短,口常宣称淳善之事。”如果真要做到如此的要求,那是很难的。如弘一大师这样的人,他在福建弘法期间还说自己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可以说是惭愧已极了。

  以上三条的引述,是说明为人师所应具的一些条件。至于做人的弟子如何才算尽弟子之道呢?在《华严经》中说:“求善知识,勿于身心而生疲倦;见善知识,勿生厌足;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供养善知识,无令间断……于善知识所有功德,不应疑惑……见善知识随烦恼行,勿生嫌怪。我们在《涅槃经》中也看到,佛在往昔生中行菩萨道,寻求佛法之时,他枯坐林中,忽听有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当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因他从未听到如此微妙透彻之理。他想继续听时,却听不到了。他睁眼四顾,原来是一位罗刹。佛陀请他再说下去,可罗刹却说他饿了,希望能吃活人的肉。佛陀立即答应,只要有法可听,听了法证了果再舍一些血肉之躯又何妨!于是罗刹便接着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当然这罗刹是善知识的化身。另外还有许多佛在往昔生中为求法,不惜以身为床座,不惜舍一切头目血肉的。我们都知道,佛法难闻,所以能够教我们佛法的就是我们的大德恩人。我们不是去求大德恩人的过失,而是去求他们所能说的法。正如莲花虽生于淤泥,但我们欣赏的不是淤泥,而是欣赏从淤泥中出生的莲花。

  总之,师弟之道是双方面的,是互为师弟的,并不是互求瑕疵,互求过失的,而是在互求谅解,互求善道,长养善道的。各自站在自己的本位上,自求如师,自求如弟子。自己是师表的身份时,自问自己是否已够师表的资格?若是弟子的身份时,则要自问,自己是否尽了弟子的孝道?如果人人都向自身求过,向他人求善,那么和敬可乐的师弟之道也就建立了。

 
 
 
前五篇文章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我的忏悔心声(安心)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学习戒律的心得体会(海航)

雪漠:从妄念的幻觉中醒来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心灵的栖处(振铭)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入学随感(安觉)

 

后五篇文章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妈妈我错了(宽智)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静夜思(本严)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读《弘一法师故事》有感——繁尘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读《弘一法师故事》有感——繁尘静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大爱无限 ——学《弟子规》随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