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与文学 四、禅宗语录的特色与内涵 三 禅宗公案的内涵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与文学 四、禅宗语录的特色与内涵 三 禅宗公案的内涵

 

  禅宗有一套接引学人的具体方法,禅宗祖师在验证弟子的悟性时,通常使用一些禅宗机缘语,以使弟子言语道断,智慧顿开,以达到开悟的目的。历代禅师与弟子透露玄机机缘之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这种师徒之间的问对就是禅宗语录(亦称禅宗公案)。

  禅宗公案是禅宗在中国发展出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故事情节不但丰富多采,而且它的含义却是可以深参的,因此禅师喜欢通过讲述公案情节,来考听者的佛教修行功夫。从而对听者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和分析,让听者有个参悟的空间。

  读禅宗公案,一定要把它与僧人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读,否则就容易读偏。

  比如我们读到“达摩面壁九年”,不能几秒钟就读过去了,要站在达摩的立场上想想,面壁九个年头,是多么的不易、漫长和艰难,甚至想到日常起居,吃喝穿住,风吹日晒。一般人,让他在寺院住一年,可能都受不了那种清苦。至于说到燃指割肉供佛,刺血写经,断臂立雪等等更是让许多人一听就变色的了。即使那些看上去轻松活泼的公案,也无不是僧人们长年累月苦修的结果。如果把禅宗公案比作美丽的花朵,那么这些美丽的花朵得以生长的,正是僧人们的日常不懈的修持。

  我们参禅要想开花结果,还要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加入进来,因为一朵花之所以能够开花结果,离不开泥土、根茎、枝叶、阳光、雨露等的供给、吸收等作用,否则就不能生长,更不能盛开。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理和经验教训融入进修持当中去,会有更深的体悟,才不会迷失。正如禅宗始祖达摩创立了达摩禅,为了教育其弟子,特别立了“四行”,要求他们时时刻刻锻炼自己,在生活中体验、磨练,久之定力必增,慧性也就展示出来。这也是达摩主张起坐后的如理践行,也被认为是禅的组成因素,即所谓“行入”。

  如果我们喜欢禅宗语录,并希望佛法义理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那就不要停留在表层上,而是要真正的深入进语录内部去,理解与参透,当我们的心灵在切实的修持中被打动和有所感悟之时,一切也就有了你想要的结果。

  现试举几例禅宗语录公案与大家一起探求其中的哲理与深意。

  1.狗子无佛性

  有人来参拜赵州和尚,向他提出一个问题,问道:“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狗子有没有佛性)赵州和尚就说:“无!”狗子没有佛性。那个参拜的人进一步地问:“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就没有佛性呢?”赵州说:“因为它有业识在。”

  “赵州狗子”是禅宗最重要和著名的经典公案之一,历来解者甚多,本文认为,赵州狗子在无意中突出体现了禅宗解决问题根本方法:不是探讨问题,而是否定问题、摧毁问题。对于“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这个问题,赵州从稔的回答是:“无!”。

  我们有一点佛教常识的人来判断这个公案,肯定说赵州和尚的回答是和佛教常识相违背的。因为佛教常识都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嘛,狗子为什么就没有佛性呢?但是大家一定不要忘记,这个“无”不是有无的“无”,是超越了对立的“无”,这个“无”是在给你一个思路。按照通常情况,你的思路会往前继续去想、继续去追这个问题。但是赵州和尚的回答就好像闸门关下来一样,一下子截断了你思路的水流,一下子将你的思路堵塞了。思路堵塞以后,你的前面就好像壁立万仞,无路可走。也可以说一下子把你推到万丈悬崖的边沿,你再往前走一步就会掉下去。如果那个时候能够掉下去,那就是禅宗讲的“撒手悬崖”,就可以真正地超越。禅宗的功夫就在这个地方,就是在你问答之间真正能够契入,一下子把你的思路堵住了,你不要再继续往前闪。一下子壁立万仞,你再找一个出路、找一个翻身的地方,你就算无门也能进去。如果你还在知识里面兜圈子的话,那你永远都没有一个入处。

  有问有答,有来有回,这是常识,也是常人之识。禅宗的高妙在于对问不答,有去无回。不回答问题,不是不能回答,而是问题本身有问题,或者提问就有问题。提问者每每关注于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和提问本身的问题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问题不但可以通过回答来解决,还可以有一种更加彻底的方法,就是毁灭。禅宗解决问题最彻底的方式就是否定问题和提问本身,使问题不存在。佛性无处不在,万物皆有佛性,狗当然也有。明白了佛性这个概念及其内在包含,就无需再问狗子有无佛性,因为答案已经包含在问题当中了。

  僧人们提出来作为话头禅的,往往都是不可思议的,最常见的比如“佛祖西来意”“如何是佛”“如何是禅”等,对于这些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东西,如果我给你一个答案,让你“会”了,恰恰说明你我都不会,你不知道“佛祖西来意”是什么,对它有疑问,正说明你对佛祖西来有意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问题隐含的前提就是对佛祖西来之意的肯定。提问者已经当然的认定了佛“是”(一个什么东西),只是不知道佛是“什么”(东西)。此所谓疑即不疑,而这不疑处才是真正可疑的,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何以认定就有一个佛祖西来之“意”?就有一个“佛”?有僧人问大颠宝通和尚:“古人云,道有道无俱是谤,请师除。”这个问道的僧人已经明白不可言说的道理,但他还是想要老师为他除弊,既然要除弊,可见心里还受遮拦,既然受遮拦,如何能明白原本清净的佛性?而如果不能自见本性,那弊又如何能除?所以大颠一句话截断话头曰:“一物亦无,除个甚么?”问题本身就是思考,思考到什么层面,问题就能深入到什么层次。故此,禅师们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你问题的答案,而在于不断的教你如何提问。禅宗常常用这样的方式“回答”任何形式的提问。

  有则公案记载百丈把净瓶放在地上。问:“不能叫做净瓶,你叫它什么?” 首座回答:“反正不能叫做木棒吧。”他的回答不算错,净瓶无论是什么做的,无论是否干净,总归不是木棒,但首座这一答是对应百丈那一问的,在层次上没有提升。而灵祐没有回答问题,却一脚踢倒净瓶后走了,这是对问题本身的否定,“所答”在“所问”之上,所以百丈说“第一座输却山子也”,最后让灵祐作了沩山的住持。可见禅宗中有些问题是不能回答的,禅师们有时候故意提出问题作为诱饵,回答就等于上当了。

  上述公案,常被认为是对语言的否定,不回答问题和否定问题,两者还是不同的境界,前者以无声为回答,回答暗合了提问者否定语言的意思,问是对答的提示,答是对问的肯定,问答相合,互为印证。而后者抹煞了问题,“无”、“踢倒”则是另一重境界。

  对待问题有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两种。正的方法是面对,面对是一种肯定,负的方法是毁灭,毁灭是一种否定。如果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有问题,就是最根本的问题,那么对它不能回答,只能毁灭。

  无论提问者思考的什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禅师们总是把他引向对问题本身的反思:这样问对不对?有没有问题?应该怎么提问?如僧人问石头希迁禅师:“如何是解脱?”石头希迁禅师说:“是谁束缚你了?”僧人又问:“怎样是净土?”石头希迁禅师又说:“是谁让你不干净了?”僧人又问:“什么是涅槃?”石头希迁禅师说:“是谁将生死给你的?”

  唐代江州刺史李渤也曾问智常禅师:“佛典中说须弥山容纳芥子,这我相信;但又说芥子容纳得下须弥山,这不是无稽之谈吗?”智常反问:“大家都说刺史你读书破契卷,这是真的吗?”李渤说:“是的”。智常说:“那么请问你的脑袋不过一颗椰子大,万卷书是怎么装进去的?”

  这种否定问题的方法用禅宗的话说就是“遮断”,不断的遮断,不断的毁灭问题,不断的通过毁灭问题来提升问题的层次,一直把提问者接引进最高的境界,这就是禅师们的作派。

  2.好事不如无

  文远侍者在佛殿里烧香拜佛,正好被赵州撞见,赵州用拐杖敲了他一下,问:

  “你在做什么?”文远说:“我在礼拜佛祖呢。”赵州说:“礼拜佛祖有什么用?”文远回答道:“礼拜佛总是好事吧。”赵州听了却说:“好事不如无”。

  《碧岩录》中有则公案:云门禅师垂语云:“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作么生是诸人光明?”自代云:“厨库三门。”又云:“好事不如无。”我看到这最后五个字,心中才因此霍然明白,真的是如禅师所说的,这世间的事情,譬如盲人看城楼上挂的灯,旁边一个好心的人,为了让盲人知道灯的样子,光的样子,就要一一详细地给盲人解释。可是,结果由于那盲人一出生就瞎了,意识里根本就没有灯笼的形象,于是,好心的人就告诉他灯笼是红的,是由纸和竹篾做成的。但那盲人不免又心生疑惑,红是什么概念?纸又是什么概念?竹篾又是什么概念?好心人若要做好事到底,还得给盲人继续解释,然后又引起盲人更多的想法,其结果不但是那盲人自己越来越糊涂,就是那好心人自己只怕也会后悔得直跺脚,真个是好事不如无啊!

  禅宗里所讲的好事不如无,是旨在提醒我们道是平常心,不可以把道当作是特别的或者可以刻意分别来对待。文远侍者在佛殿里烧香拜佛,正好被赵州看见。

  于是这位被人称作“古佛”的禅师就用手中禅杖敲了文远侍者一下,问:“你在做什么?”文远侍者回答说:“我在礼佛呀!”赵州又问:“礼佛有什么用?”文远侍者回答道:“虽说不上什么大用,可这总是件好事吧。”赵州听后却摇摇头说:

  “好事不如无。”赵州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一开始我也很不解,既然是好事,怎么会不如没有呢?但是后来,我又看到赵州问他的师父南泉:“既然平常心是道,那么把平常心当作应该注意并加以修炼的目标,行吗?”南泉答说:“不行,那样反会偏离真道。”赵州又问:“可是,如果不用心修炼,怎么能知道那就是道?”南泉解释:“道无所谓知或不知。知是虚妄幻觉,不知则不能断定。真正悟了道,就像虚空一样洞彻明白,无遮无碍,哪里还要刻意分辨是非呢?”

  云门和尚告诉我们说:其实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大光明,但是仅从对象上去找是找不到的,是一团漆黑,即“大缘镜光黑如漆。”虽然从对象上去找是把握不到的,但是如果成为主体本身,就会心明赫赫;如厨房、山门等处,真如实相也会光芒闪烁。真正的禅者不要被悟本身所束缚了,而是要从悟中超脱出来,回到厨房、山门,也就是现实的生活中,去做好事,而且要自然地去做,不求回报和赞誉,这才能达到“禅者眼中无好事”的境界。

  记得有位朋友说起明远法师的事情:

  明远法师大概有四十多岁,出家已经二三十年了,有一次朋友跟明远法师去山泉汲水。正好见着有一名香客掉进了山泉边的沟涧里,涧很深,水又凉,跟香客一起的人不敢下去救她,急得直哭。明远法师不顾严寒与危险,独自下到寒冷刺骨的涧水中,救起了那位香客,然后又一路将香客送到寺院的医务室救治。待到香客恢复神智,生命无碍后才回到自己的房间换衣取暖。

  后来香客寻到禅房想向明远法师致谢时,明远法师却避开了,并且将香客送来的礼物退回,说他自己并未做什么受之有愧。

  香客离开后,朋友很不解,不接受礼物也罢了,为什么连人家一声谢谢也不肯听呢?必竟他救了人家一命啊!明远法师双手合十道:“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朋友在那一刻顿然感受到了一种震撼:这就是一个具有了佛心的人啊!在他的眼里,发生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好事与坏事也都只是平常罢了。

  其实,我们修证佛道为的是什么呢,还不就是为了修一颗这样的佛心吗?因为有了这颗佛心,无处无时眼前不是一片光明啊!

  3.日日是好日

  云门垂语云:“十五日已前不问汝,十五日已后道将一句来。”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初读这则公案是在一年以前的冬天,那时天正清冷,还下着小雨,我窝在被窝里看圆悟禅师的《碧岩录》,刚看到马祖日面佛月面佛的章节时,听见外婆对我说外面下雪了,于是丢下书本拉开窗帘去看。天空果真是飘飘洒洒的扬起了雪花,起先还是很细碎的,落到地上就化开了,后来就慢慢越下越大。我便像一个孩子似的站到了漫天飞舞的雪中,张开手臂去迎接那第一场雪的到来。然后我坐到外婆的身边,膝上放着半开半合的《碧岩录》,手里捧着一怀热气腾腾的红茶,一心二用地边看书边听她说起我小时候每到下雪的常会在雪地里用冻得像红萝卜一样的双手玩雪的种种情形,心情便在恍惚间回到了童年一般的愉悦起来,而那有一搭没一搭看进眼里的一度觉得枯燥无味的禅宗公案、偈颂等也在这样的活泼热闹里变得有趣了。

  就是在那样一种的境界里我读到了“云门十五日”那页,起先我心里残存着疑惑的,然而那点疑惑旋即又被外婆的话语拉得远去了,只在心头留下了“日日是好日”这样的五个字,好像一下子懂了又好像什么都很模糊。

  后来我写文章用到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禅语时,思想里倒也还模糊地忆起了云门文偃的垂语,只是仍然混沌,而且不肯动脑筋去深一层的思考,或者重新去读,便作罢了。

  今年依然又在冬天清冷的季节里读书,这回读的是胡兰成著的《禅是一枝花》,不期然的又与“云门十五日”“狭路”相逢了,但是这相逢里却是有说不出的亲切与熟悉,也彻底地把心头的那点模糊和混沌抹去了。

  文偃禅师垂语中的十五日自然只是个时间的约指,可以理解为悟道的时间,也可以理解为过去、当下、未来。而后面禅师自代的这句答话的意思旨在于告诉你:悟道以后当下的每天都是美好的。但我以前却理解为只是享有那平静安详的生活才是好,认为如果当下处于风口浪尖即失去了平常心,心灵即埋在凄风苦雨中永无宁日——现在想来是偏颇了。

  我想起几个星期前女儿期中考试,没有预料中拿到的双百分,但却意外的拿回了个三好学生的奖状回来,我先是失望后是欢喜,捧着女儿的奖状心情雀跃的如同捡到了宝贝一样。但是女儿却昂着小脸问我:“妈妈,什么是三好学生?学校为什么发这个给我?”我当时就是一愣,方才悟过来女儿为什么没有同我一样的欢喜,原来刚上一年级的她根本就不懂得这奖状的意义在哪里,还根本不知道荣誉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对她来说得到奖状跟没得到奖状时候的心态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她便也没有了我那种忧心忡忡的状态,每天只是认真的学习,平静的来去,那样的状态便是“日日是好日”。倒是我心里有所求,担心她临场发挥不好,担心她没考到前三名,担心老师责备她……惶惶恐恐地没有了“好日”可过。

  胡兰成在他的文章里中则以日本的相扑来比喻:……每人一日一次胜负,十五日就是十五次胜负。这相扑就用得着云门禅师的话。力士登场,不可去想昨天的成绩,或过去数日的胜负,去想它只会造成心理负担,也不可去想明天,或尚剩几日了,若去想这个,会徒乱人意,不是骄便是怯。要只当今天就是初日,是面临着初胜负,才是气旺神全。十五日都是初日,这就是“日日是好日”。

  禅宗中有个梦窗国师忍辱不嗔的故事:梦窗国师一次去渡船,所乘的船已经要离岸了,但岸上又来了一个将军要过河,梦窗于是劝船家予人方便将船靠岸让将军上了船,谁知这将军上了船之后,嫌人多拥挤,竟然挥鞭相向梦窗,让他给自己让出位置。梦窗国师捂着流血的额头默默地走开了。等到了渡口时,梦窗国师静静地站在水边清洗额头上的血迹,一起渡船的人看了感到很不忿,于是就告诉了将军说:“起先船已经离了岸,船家是不肯回去渡你的,多亏了这位国师给你说了情才又回去渡你,而你怎么能这么样对待这位出家人呢?”将军听了感到很惭愧,于是向梦窗国师请罪。梦窗国师并没有因此而责备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没有关系,出门在外的人心情总是不太好。”

  由这个故事不妨再回头看云门禅师最初参睦州:睦州一见他就把门关了。云门连扣了三天门都是如此。到了第三天云门坚持扣门求教,睦州刚一开门,云门就强行挤入,睦州一把抓住他说:“道!道!”云门正准备回答,睦州一掌把他推出,随即关门,说:“秦时轹钻”——去研究秦始皇的车轨迹吧!但云门一只脚尚在门里,于是被轧跛了。云门虽损一足,但对“当时”的体验入了骨。

  这两下里的遭遇在我们常人来看都很晦气,一个被鞭子打伤了,一个被轧跛了脚,但是禅之所以称其为禅,就在于其对一桩事情或一件东西的看法想法,与我们平常的根本不同。正如胡兰成理解的那样:“日日是好日”也不是已没有了火气的人过的纳福的日子,而是天天都在于死生成败的出边出沿。所以对于当时的梦窗国师和云门文偃来说,风和日丽是好日,受了冤枉挨了鞭子是好日,被师父轧跛了脚也依然是好日。这好日的由来丝毫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全在于他自己一颗心在彻悟之后的安之若素。

  我的一个同学,他暗恋了女友四年,终于得到机会和女友一起去黄山旅游,中途他们脱离团队独自行动,后来就迷失了方向,天还落起了大雨,他们在寻找躲雨的地方时不巧又落入一个山洞里,手机完全没有信号,身上也没带干粮,他们在山洞里被困了三天之后才被人发现解救上来。但是当他向我说起这件惊险的事时全无一点惊魂和恐惧,反而眉飞色舞,话里话外,都是好:山洞里冷,他把外衣脱下来给女友穿上;女友把口袋里仅有的几块巧克力,拿出来让给他吃;唯一的一瓶矿泉水两人轮流喝;冷了就相互偎依着取暖……出来之后没多久两个人的恋情就有了结果并在年前结了婚。这就是“好日是喜气的日子亦是险绝的日子”意旨所在吧。

  “云门十五日”正如圆悟禅师解说的那样:“且道是什么人境界,唤作日日是好日得么?且喜没交涉,直得徐行踏断流水声也不是,纵观写不出飞禽亦也不是,草茸茸也不是,烟幂幂也不是,真饶总不恁么,正是空生岩畔花浪藉,也须是转过那边才得”。一句“转过那边才得”,也道出了人需跳出现实来看待事物得失与悲欢的道理。

  其实人生充满希望,处处都有福地,一朵盛开的花,一阵吹过的风、一颗枯萎的小草、一艘搏击风浪的渔舟……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显示着万物更新。即使再复杂、繁琐的事物也不过是如同过往的云烟一样,转瞬即逝,只要我们以欢喜的心、美好的心对待,必然会平抚烦躁,安稳心灵,也才能在每一天都会感觉到那么的美好。

  4.婆子烧庵

  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

  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庵。

  在说这个公案之前,我们先说说另外一个禅宗公案:两个和尚有一天涉水过河时,忽见一个少妇在岸边进退为难,十分着急。师兄见了,本想帮助她,但又怕犯戒,因此只是口念阿弥陀佛,并不行动。师弟见了,却想也不想地就走了过去将少妇背过河去,然后又同师兄一起赶路。走了一段路,师兄实在忍不住了,把心里的疑问告诉师弟说:“你怎么能背一个女人呢?这可是犯了大戒呀!”师弟淡然一笑道:“我背她过河,背过去就放下了。可你怎么到现在还把她背在身上呢?”

  师兄这个不背人者看上去很守清规戒律,似乎是个好和尚。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他之所以不敢去背少妇,是源于他的内心惧怕,不敢正视女人,更不敢接触女人,这非但不能证明他心里纯净,反而说明他妄起分别,心不清净。因此,算不得好和尚。而那个师弟背少妇过河是出于菩提心,怜其有难而行布施,心无邪念,对背在身上人的性别并无分别心,因此心地坦荡,毫无妄念。

  转过来我们再说婆子烧庵这则公案,公案大意是说有个信佛的老婆婆供养了一个和尚,一天为了考验和尚的道行,就让侍女把和尚抱住了,然后问他这个时候怎么办?和尚回答说:“我已经像寒岩上的枯木一样没有一丝暖气了。”侍女回来告诉老婆婆这回答,老婆婆非常生气,说白养了一个俗汉!随后就赶走了和尚,把他住过的庵也一把火烧了。

  从佛教清规和常情看,和尚仿佛是对的,他说自己的心已经死了,不会对女色起意。但是从禅理来看,老婆婆却又是对的,这个和尚之所以如此同侍女说,说明他自身已经妄起分别,心动神浮了。因为禅宗中的禅定并不意味着要一个人绝情去智,也不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和尚口出“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非但不能证明他心净、心定,反而说明他的心还停留在分别与妄念之中,所以才会采取逃避的办法以免除烦恼,岂不知问题的关键在于他的内心,如果内心不动,心无杂念,不去分别,那么就不会被外境所转,不会被外缘迷惑了。故而婆子知道他的修行远远不够,甚至连自己的一颗心都没有调伏。

  鸠摩罗什说过:“心有分别,境乃不同。”若“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心杂念,故有情杂染”。

  写到这里,不免又让人联想起禅宗中“寸丝不挂”这个有名的公案来:

  唐朝温州净尼庵有个尼姑叫玄机,经常在大日山一个石窟中打坐。一天,她去拜访雪峰禅师。雪峰问她从哪里来,她回答说从大日山来。雪峰问:“日出了吗?”玄机反问:“太阳要是出来,不就熔化雪峰了吗?”雪峰又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名玄机。“机”在古代常专指纺织机。所以雪峰问她:“那你一天织多少布呢?”玄机断然回答说:“寸丝不挂”,然后就行礼告辞。才走出三五步,雪峰忽然在她身后喊道:“你的袈裟拖到地上了。”玄机不禁回过头来下意识地往地上看时,只听雪峰笑道:“好个一丝不挂!”

  在这样的应对接机中,一开始显然是玄机占了上风,因为她以大日山中一日字压倒了雪峰,因为雪最怕日,太阳一出,必融无疑。接着她又以“一丝不挂”表明自己参禅的境界,也再一次使雪峰禅师落败了机峰。只是到最后,当她听到雪峰说袈裟拖到地上真的回头去看却使她全盘皆输,因为自己刚才明明在应对中说自己“一丝不挂”,现在却又看自己的袈裟是否拖到地上,这不是拿自己的手打自己的嘴吗?这说明她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有所“挂”。真正领悟“寸丝不挂”的人应该连“寸丝不挂”这一念头也不存滞于心才是。

  佛性就是自性,自性完全是因人而异的,只能由个体通过自悟来实现。

  湖南有个王铁匠,他以打铁为生,每天总感到很辛苦,为此常常抱怨生活对他不公平。一天有一位僧人从铁匠铺前路过,被王铁匠叫住。他对这个和尚说:

  “师父,请你开示我如何走出这样令人厌倦的生活吧。”和尚立住脚,问王铁匠厌倦了什么样的生活。王铁匠说:“这打铁的生活实在是太苦太累了,求师父大发慈悲,教我一个解脱痛苦的方法。”和尚微微笑道:“不妨,我教你一法,可解决你的厌倦。”王铁匠急忙恭敬地向和尚请教。和尚说:“今后,你每打一下铁,就在心里默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定要诚心诚意。可保你日后再不生厌倦之心。”

  和尚走后,王铁匠按照和尚所说,一边打铁一边在心里默念佛号,说也奇怪,由于他全神贯注于念诵佛号,打起铁来真的一点也不觉得辛苦了,手上反而生出更多的力量。打铁的生活于他便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了。当那个和尚再次路过王铁匠门前时,王铁匠向他道谢,感谢他度化了自己。和尚仍是微微笑着说:“你不用谢我,其实你是自己度了自己。”

  和尚说的一点都不错,真正帮助铁匠的人其实正是他自己。王打铁这种由苦而乐的感受变化,关键在于精神状态不一样了。当他的思想集中于念佛,希望寄托于极乐世界,也就忘记了打铁的辛苦。

  黄檗希运禅师也说:“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自心空净的人,不起杂心妄念,不执著于好坏善恶是非,不被周围形形色色的事物所迷惑,达到即有即无、非有非无、有无双遣、无挂无碍的智慧境界。

  5.求人不如求己

  苏东坡到杭州寺庙烧香拜佛,看到佛殿里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手里拿着一串佛珠,于是就问在场的佛印禅师:“大师,观世音菩萨手里拿着佛珠,不知是在念什么?”

  佛印禅师望了望东坡,微笑着回答说:“观世音菩萨手持念珠,自诵其号,只是在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苏东坡不解,问:“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要自己念自己的佛号呢?他自己就是神通广大的菩萨啊。”

  “求人不如求己。”佛印禅师作了启发性的回答。苏东坡恍然大悟。

  《六祖坛经》上有句话:“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充分体现了禅宗“自力自度”的精神。本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只不过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平时不去寻找,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正如一首偈子所云: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

  我们不知道自己拥有无尽的宝藏,不求诸己,但求诸人,希求别人的关爱,别人的提携,稍有不能满足所求,即灰心失望。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怎能担负责任?一个经常流泪的人,怎么把欢喜给人?儒家说:“不患无位,患所以不立。”

  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称念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求人不如求己”旨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应当尽可能依靠自己来完成,而不应该存有依赖心理。如果我们自己能完成的事,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不仅可以使自己养成勤奋的品质,而且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果事事都依赖别人来做,你就会失去自我。一旦有一天你所依赖的人靠不住的时候,你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中国俗语也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只有靠自己来解决问题才是永远靠得住的。

  ……

  禅宗中的公案上千则,我在这里仅试举几例来讲述其佛教意义及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见解不能以偏概全,必竟每个人的思想认知不同,接受与理解也不尽相同。关键的一点就是当我们接触到这些禅宗公案的时候,思想不要只是停留在它的文化层面上,而是要学会运用从中得到的启示与感悟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我们得到的最大收获。

 
 
 
前五篇文章

佛教与文学 五、佛寺楹联的佛理禅意 一 寺院殿堂的常见

佛教与文学 五、佛寺楹联的佛理禅意 二 佛教楹联的类型

佛教与文学 五、佛寺楹联的佛理禅意 三 佛教楹联的的文

佛教与文学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 概说

佛教与文学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二 佛教对诗歌的

 

后五篇文章

佛教与文学 四、禅宗语录的特色与内涵 二 禅宗语录的特

佛教与文学 四、禅宗语录的特色与内涵 一 禅宗文化概论

佛教与文学 三、文人佛教文学作品 三 文人的佛理文

佛教与文学 三、文人佛教文学作品 二 文人佛理词

佛教与文学 三、文人佛教文学作品 一 文人的佛理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