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圣严法师,风雪中的行脚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圣严法师,风雪中的行脚僧

   圣严法师,风雪中的行脚僧

  原载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大地》周刊(2009年第4期)

  在台湾法鼓山2008年除夕夜撞钟仪式上,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圣严法师,对金融危机中的台湾人做了最后一次开示:“只要有信心,就可以在失望中看见希望,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快乐,在不景气的年代里拥抱幸福。”2009年2月3日下午4时,圣严法师圆寂,享寿79岁。15日在台湾法鼓山植葬,归于土,化为泥。

  圣严法师是一位学者型的高僧,在佛学、修行与弘法诸多领域,颇多造诣,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

  回想我与圣严法师的第一次见面,是200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荣膺北京法源寺方丈的升座法会上。当时我有幸与法师在休息室交谈片刻,其谦和之语调、儒雅之风范、广博之学识,使我感受良多、颇为受益。

  少年离尘·军旅生涯·学问高僧

  江苏省境内,南负责人。之后,圣严在纽约成立了禅中心,经常往返美国与台湾两地弘化。

  1989年,圣严法师创办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到2006年,已招收26届学生,又相继开办“僧伽大学”、“法鼓山社会大学”、“法鼓佛教学院”。

  圣严法师也是一位国际佛教学术界的知名学者,经常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自1990年起,他每二至三年召开一次“中华国际佛学会议”,并以“佛教传统与现代社会”为永久主题,集合世界各国杰出的佛学学者,共同讨论如何将佛教落实到现代社会中,冀望以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导正日益颓废的社会风气。

  早在本世纪初台海局势紧张时,圣严法师就曾表示“我们早就统一了,统一在中国佛教”。2002年,圣严法师亲自护送已流失多年的济南四门塔阿佛石雕佛首归还大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圣严法师说,“我们中国人讲多难兴邦、居安思危、临危不乱”。他立即组织为灾区募捐、捐物、派遣医疗队,并亲自给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打电话了解灾情。5月15日,法鼓山派出的赈灾医疗队就抵达成都,并一路深入到偏僻的安县乡村,展开救助。

  去年6月,林青霞、李连杰等应圣严法师之邀,为圣严法师提倡的“心六伦”观念拍摄公益广告。在“心六伦”观念代言中,林青霞代言“生活伦理”;李连杰代言“自然伦理”,强调爱护地球,要从自身做起;蔡依林则代言“校园伦理”。

  圣严法师曾说:“我的生命是用来报三宝恩的,只要还有一个地方为了佛法非要我去不可,无论如何我都一定前往。”在生命最后的清醒中,弟子问:“师父,您会再来人间吗?”

  法师说:“我会乘愿再来。”

  也许,这是他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的最佳注释。

  通县南郊约九公里处,有五座山头临着长江。五山之中,灵峰独秀的狼山居中,这个江防要塞,亦为苏北民众进香的佛教胜地。

  圣严法师,俗名张宝康(后改张志德),1930年农历12月初四就出生在狼山前的小娘港。

  1943年夏,虚龄十四的圣严法师,出于对神话故事的向往,在狼山广教寺做了沙弥。之后,圣严历经广教寺、上海大圣寺、上海静安寺佛学院,在英文、数学、国文、佛学方面打下了深厚基础。

  1949年5月,圣严在上海随军去了台湾,从此,度过了10年军旅生涯。在军队里,圣严声明:“原来我是和尚,将来还要作和尚。”在军队里的生活固然艰苦,但圣严依然保有了自我信修的空间。1953年,圣严报名参加李辰冬博士主办的中国文艺函授学校小说班,老师有谢冰莹、沈樱等著名作家。在此期间,圣严开始接触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以及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的思想,就佛教的各种问题撰写了许多文章,并成为其日后佛学思想的主要理念。

  1960年,圣严结束军旅生活,在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剃度,并得传曹洞宗法脉,法名慧空,法号圣严。1961年,法师一人来到台湾高雄县美浓镇广林里的“大雄山朝元寺”修持佛经、戒律,写成了十九万字的《戒律学纲要》,目前已成为两岸三地著名的戒律学教材。

  1969年3月,年届39岁的圣严法师离开台北前往日本,入学东京品川区立正大学佛教学部,以小学四年级学历苦读6年。1975年,圣严以中国天台宗最后一位大成就者藕益大师作为研究主题,终获博士学位,成为令人景仰的“学问僧”。

  人间净土法鼓山 一花一木一菩提

  “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这么少,误解的人这么多。”因为这样一个单纯的信念,圣严法师创办了法鼓山。

  1989年,圣严法师在台北县金山乡,觅得了一块环境优美的山坡地,命名为“法鼓山”,兴建“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2005年底,花了16年心血擘建的法鼓山终于开山。

  圣严法师以其个人的创见与诠释,不但复活了曹洞宗的默照禅,更将临济宗的话头禅内涵实质化,知见与实证并重,开创出独特而现代的禅风,是为“中华禅”;又因继承二宗法脉合流,故名“法鼓宗”;以法鼓山落成开山为法鼓元年,正式提出“中华禅法鼓宗”。

  2007年,我去台湾时,专程到法鼓山拜访圣严法师。植被茂密、溪水潺潺的法鼓山真的是一片人间净土。在这里,我看到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砖一瓦,无不体现了圣严法师慈悲与智慧的愿力,无不给人一种心灵的启示和净化。

  因为在这里,圣严法师就是秉承着一种心灵环保的理念,建立一片人间净土,来提升人的素质。

  记得那次跟圣严法师请教法鼓山的理念,法师说:“人在经过了教育的薰陶,社会的历炼之后,人品会有所改变,即为提升人的质量。要提升人的质量,应先从自己开始,进而再帮助他人提升质量。建设人间净土,也要从每个人做起,在平凡和历炼中向上,除了建立自己的净土,同时也要把人间净土的理念,推广到周遭环境里的他人,让人人皆能够得到佛法的滋润。”

  谈到世人都执著于名利而不放时,圣严法师对我说:“之所以说凡人是没有智慧的,就是因为他们在活着的时候,放不下名利、权势、家人等等世俗之事,可等他们死后,这些想不放下都不行了。然而让人更感到悲哀和可笑的是,身外之物随着人的死亡,姑且被迫放下了;可转念一想,还有一具‘臭皮囊’是自己的,又放不下了。所以,在活着的时候,就开始筹划给自己身后修个墓、建个塔。这就是‘愚痴’,甚至可以说是‘愚昧’。”

  当时法师已身患重症,法师谈到自己的身后事:“身后事怎么样,对于目前活着的我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到,只有现在才是最真实的。我们只要真实地活在当下,那么过去也会是美好的过去,未来也必定会成为美好的未来。”

  圣严法师对生死看得很透。圆寂后,依其遗言,灵堂只挂一幅挽额:“寂灭为乐”。

  他在全世界弘法,马不停蹄

  1977年12月,东初老人在台湾圆寂,圣严立刻回台料理后事,并奉其遗命承继道场,成了台湾中华佛教文化馆的负责人。之后,圣严在纽约成立了禅中心,经常往返美国与台湾两地弘化。

  1989年,圣严法师创办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到2006年,已招收26届学生,又相继开办“僧伽大学”、“法鼓山社会大学”、“法鼓佛教学院”。

  圣严法师也是一位国际佛教学术界的知名学者,经常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自1990年起,他每二至三年召开一次“中华国际佛学会议”,并以“佛教传统与现代社会”为永久主题,集合世界各国杰出的佛学学者,共同讨论如何将佛教落实到现代社会中,冀望以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导正日益颓废的社会风气。

  早在本世纪初台海局势紧张时,圣严法师就曾表示“我们早就统一了,统一在中国佛教”。2002年,圣严法师亲自护送已流失多年的济南四门塔阿佛石雕佛首归还大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圣严法师说,“我们中国人讲多难兴邦、居安思危、临危不乱”。他立即组织为灾区募捐、捐物、派遣医疗队,并亲自给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打电话了解灾情。5月15日,法鼓山派出的赈灾医疗队就抵达成都,并一路深入到偏僻的安县乡村,展开救助。

  去年6月,林青霞、李连杰等应圣严法师之邀,为圣严法师提倡的“心六伦”观念拍摄公益广告。在“心六伦”观念代言中,林青霞代言“生活伦理”;李连杰代言“自然伦理”,强调爱护地球,要从自身做起;蔡依林则代言“校园伦理”。

  圣严法师曾说:“我的生命是用来报三宝恩的,只要还有一个地方为了佛法非要我去不可,无论如何我都一定前往。”在生命最后的清醒中,弟子问:“师父,您会再来人间吗?”

  法师说:“我会乘愿再来。”

  也许,这是他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的最佳注释。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听王孺童聊聊“解脱之道”(凡文)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教中的四大“淫女”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生活禅的理念及其弘扬(明杰法师)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流布经教利人天--金陵刻经处140年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纪念茗山法师丛书》序

 

后五篇文章

《百喻经》中的大乘佛学思想(蔡宏)

入大乘的不二法门——菩提心(佛慈)

人人升进——佛教发展观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和谐社会与佛教中的大和合一致(田东辉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日本佛教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李贺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