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入大乘的不二法门——菩提心(佛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入大乘的不二法门——菩提心(佛慈)

 

  编辑:佛慈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欲成佛道,先发其心,所言之心即菩提心。菩提心表现在上求下化两方面,发心菩萨不仅要具有强烈的求取菩提欲望,还应具备悲悯救济一切众生的情怀。如果只是厌离心迫切,却不发心济度那些仍然在苦海中沉沦的众生,那只是小乘行者的行为,不是真正发起菩提心的菩萨。成就无上菩提之要门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入大乘的不二法门。关于菩提心诸经论记载颇多,历代皆有祖师大德提倡宣讲,如唐朝裴休居士、清朝的省庵大师,皆作过普劝僧俗发菩提心的文章,是劝勉修学者发菩提心的佳作。本文首先对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广为赞叹,进而从如何发起,如何修持,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几个方面对菩提心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菩提 菩提心 上求下化?

  前  言

  “菩提”译为道,菩提心就是道心;“菩提”又译为觉,那么菩提心就是自觉觉他之心。成就菩提即成就佛道,由欣慕菩提而发菩提心,由发菩提心而至菩提果,菩提心和菩提有着密切关系,故菩提心是入大乘的不二法门。?

  未证菩提者虽不知菩提果之法味,但菩提心并非抽象难解。修学佛法之人对四弘誓愿并不陌生,“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种誓愿就是菩提心的体现。在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实在是难能可贵之事。有人希望早日功成名就,有人想拥有万贯家财,有人愿自己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发这种心的人在社会上屡见不鲜。可发心去布施钱财,发心去修桥补路,发心去投资希望工程,这样的人则不为多。那么,能发心持戒修行,发心去广行六度万行之人,在芸芸众生中所占的比例更是微少。可是,本来已经比例不多的修学者,又有多少人明明在修学佛法而不知学佛目的,明明在精进用功而错了方向,明明是求佛道菩提而误入歧途呢?所以,菩提心至关重要,修学佛法之人首先要了解菩提及发菩提心的殊胜,进而真正发心、正确修学。诸经论对菩提心阐述如此之多,原因也在此。下面就从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发起、菩提心的修法、菩提心的退失及护持和菩提心的现实意义五个方面来阐述,供诸同修同沾法喜。?

  一、菩提心的殊胜及其功德

  菩提,梵语Bodhi,在我国唐朝以前旧译为“道”,唐朝以后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大智论》称菩提名为诸佛道,可见菩提即“觉道”,也就是诸佛正觉之道。?

  关于菩提的类别,诸经论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分法。根据众生本来具有的理性分为三种菩提:方便菩提、实智菩提、真性菩提;根据诸佛的证德分为三种菩提:法身菩提、报身菩提、应身菩提;根据菩萨的修证阶位分为五种菩提: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根据所证果位分为三种菩提: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依《出生菩提心经》所述:“如是发菩提心者,于解脱中无有退也,但就事别有三种菩提。何等为三?所谓声闻菩提、辟支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以此因缘心得解脱,名声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名辟支佛道;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教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譬如有三种人欲渡恒河,第一人以草为筏渡河,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渡河,第三人造作大船,载百千人渡河。可见无上菩提最为究竟,应发心求取无上菩提。?

  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大智度论》云:“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发菩提心称初发心、新发意。?

  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简而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树立起中观正见,于一切法不起执著,达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经云:“世尊告曰:善男子,菩提者是皆言说俗数施设。善男子,菩提者非言说非俗数非施设。善男子,如菩提非言说,萨埵及心至一切法亦复如是。当作是知,若如是心是名菩提心。菩提亦不过去当来今现在,所谓萨埵及心亦不过去当来今现在,若如是知者,菩提萨埵不可得,彼处都无所得,于一切法得无所得,是名得菩提心。”[2]??

  关于菩提心的类别也有多种,《起信论》中的三种菩提心,即直心、深心、大悲心。《往生要集》言二种菩提心:缘事菩提心和缘理菩提心。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缘理菩提心,是指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3];龙树菩萨《菩提心论》中的三种菩提心: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这是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为发心之体,受三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为本尊。三昧耶戒,是以此三种之菩提心为自体。《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行。既发如是菩提心已,须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门分别,诸佛菩萨,昔在因位发是心已,胜义行愿三摩地为戒,乃至成佛无时暂忘。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说三摩地法,于诸教事缺而不书。”[4]??

  (一)菩提心的殊胜?

  汉传藏传佛教都非常重视菩提心,诸经论记载的很多,对菩提心殊胜功德广为赞叹,下面以例来明菩提心之殊胜。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载有弥勒菩萨赞叹菩提心的功德:?

  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能摄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网,能伏烦恼阿修罗故;菩提心者如婆楼那风,能动一切所应化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火,能烧一切诸惑习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故。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无畏药离五恐怖。何等为五?所谓火不能烧,毒不能中,刀不能伤,水不能漂,烟不能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药,贪火不烧,?毒不中,惑刀不伤,有流不漂,诸觉观烟不能熏害。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脱药终无横难,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解脱智药,永离一切生死横难[5]。?

  菩提心的殊胜及其功德,通过经中所述可知。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智慧,则菩提心就是求佛道之心。如果能自他兼利,勤求佛道,就一定能成佛,可见,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十方诸佛皆由菩提心而成佛,也因菩提心而积集诸功德。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所以弥勒菩萨对菩提心大加赞叹,赞叹菩提心能成就无量功德。在菩萨道上,菩提心如同父母、师长、良友、善知识,以给予发菩提心菩萨成佛的增上缘;菩提心又如坚利的武器,能令菩萨开辟前进的道路,斩烦恼魔;菩提心如同良药,能令菩萨治疗身心疾病,解除病苦;菩提心又如大龙王,能布洒一切最殊胜的甘露法雨,能令众生安住在安祥之中;菩提心如同正道,能令菩萨入智慧城……菩提心出生三世诸佛,可见菩提心功德殊胜无比。?在龙树菩萨的《菩提行经·赞菩提心品》中,专门有一品来赞叹菩萨心。(关于本经之作者,汉译本题为圣龙树菩萨集颂,然于梵本及西藏译本则谓为寂天之撰述。)如“菩提心宝验无边,价值世间无可喻。调御行人伴侣等,悉使受持而坚牢……彼种种觉心,正智而平等。菩提誓愿心,而行菩提行……有情无边苦,云何而疗治?使一一安乐,获无边功德……?佛子能发菩提心,灭大罪力行胜果。我今归命摩尼心,救度有情得快乐”[6]。世间的一切珍贵宝物固然有其珍贵之处,可菩提心的珍贵、清净、殊胜诸多宝物所无法比似,菩提心有无量无边功德。?

  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也对菩提心的功德赞叹不已。此品共有三十三颂,分两大科:一是菩提心的胜利,说明一切被业和烦恼所系缚的众生,只要能发菩提心,一刹那间,就能称为佛子,就可受人天的供养,广赞胜利,无量无边;二是菩提心的种类,说菩提心有两种,即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为利他故愿成佛之心是愿心,为施等波罗蜜多向着成佛的路上走去的心是行心。菩提心有无量功德,譬如暗夜阴云之中,借闪电之缘,于刹那顷,众相显现。一切世间修善之慧心,于须臾间发起也如黑夜中闪电一样,能照朗万物。众生善力恒弱,如阴云黑暗,生恶趣之罪,势力强大,极难安忍。众生心性善弱恶强,故应勤修对治之法,止恶修善,菩提心能摧灭罪恶成就善法。能摧一切罪成一切善:菩提心能摧灭大罪。既然善力微弱恶势力强大,对地狱等罪极难抗拒,就应勤加修习。若无圆满菩提心,以何善法功德遮除?故菩提心能摧灭罪过;菩提心能成胜乐。于无数劫中,唯发菩提心能利益一切众生。由发此心,无量有情积诸资粮所获功德胜乐,不必去苦行安隐无难便能获得,就如种生芽一样顺其自然。所以发菩提心能得胜乐;随欲能成。百千生死苦痛欲摧坏,有情忧恼不安欲遣除。众多百千妙乐欲受享,唯有发菩提心,常时不应失坏,菩提心随欲能成。得殊胜名义:若能发菩提心,于刹那之间即得殊胜名,称为诸如来子,人天俱应合掌恭敬。不仅诸登地菩萨有如是功德,即使是牢狱系缚的一切苦恼有情,才一发心即得如是功德。并举喻:“如丹点金转成殊胜相,将此不净之身能转成,希有无价大宝如来身,是故于菩提心应坚持;众生唯一道师无量慧,善巧普观见为极珍奇,五趣众生欲求出离者,大宝菩提妙心应坚持;一切余善不久如芭蕉,一次生果凋谢不再生,菩提妙心嘉树常茂密,与果恒时无尽展转增;如作极恶难容诸重罪,须依有力勇者脱诸怖,若于谁人归投即蒙救,诸谨畏者于彼何不归?菩提妙心犹如劫尽火,刹那能焚诸罪尽无余。是故发心功德量无边,慈氏依怙广为善财说。”[7]

  通过以上诸经论中对菩提心的赞叹可知,菩提心如一切佛法之种子;能长养一切众生种种白法犹如田地;能圆满一切意乐犹如宝瓶;能摧烦恼敌犹如戈矛。菩提心极其殊胜无比,故发菩提心亦功德无量。?

  (二)发菩提心的功德?

  菩提心殊胜如此,了解菩提心的殊胜功德以后,我们就应发起这么殊胜的菩提心,发菩提心亦有无量功德。?

  关于发菩提心的功德,在论典中也有许多记载,《瑜伽师地论》里就列举了菩提七种最胜,《瑜伽》卷三十八云:“如是菩提、名为最胜。七种最胜共相应故。由是因缘,于诸菩提,最为殊胜。云何名为七种最胜?一者,所依最胜。二者,正行最胜。三者,圆满最胜。四者,智最胜。五者,威力最胜。六者,断最胜。七者,住最胜。”[8]由诸如来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庄严其身,故名所依最胜;由诸如来自利利他,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安乐而行正行,故名正行最胜;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四种圆满,谓戒圆满、见圆满、轨则圆满、净命圆满皆悉成就,故名圆满最胜;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四无碍解,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训词无碍解、辩说无碍解皆悉成就,故名智最胜;由诸如来无上无等如前所说,六种神通皆悉成就,故名威力最胜。由诸如来无上无等一切烦恼习气永断,及一切所知障永断,皆悉成就,故名断最胜;由诸如来多住无上无等三住,谓圣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胜。菩提既然如此殊胜无比,众生因欣慕菩提就会发起趣向菩提之心,故此发心亦殊胜。?

  发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在譬喻中体现。把发菩提心比喻为金刚、药王,如唐朝慧沼法师《劝发菩提心集·譬喻赞叹门》中云:“如地如净金,如月如增火,如藏如宝箧,如海如金刚,如山如药王,如友如如意,如日如美乐,如王如库仓,如道如车乘,如泉如喜声,如流亦如云,发心譬如是。”[9]??

  发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在求取善果中体现。只要勇猛精进,不退失此心,则有愿必成,所有对善法的希求皆令满足。“若人能发菩提心,成二足尊名大利。转轮圣王位尊胜,统四大洲而自在。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我说有漏行皆苦,智者见苦而生厌。若有众生乐出离,应当发起菩提心。我为有情广宣说,当知一切法无我。若有众生乐通达,应当发起菩提心。宣说涅槃寂灭法,证悟无上大菩提。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10]发菩提心有极其殊胜之处,其功德不可思量。《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发此三心,也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见发菩提心有无量殊胜功德。?

  发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在相比较赞叹中体现。如《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七》记载:当时天帝释问法慧菩萨,初发心菩萨成就几功德?法慧菩萨以喻回答,假使有人供养东方阿僧祗世界众生一切乐具,乃至一劫,然后教令净修五戒,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人功德甚多,除诸如来,其余一切,不能称量彼人功德。可与初发心菩萨相比较,彼人功德百分不及其一,千分百千分、亿分百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百那由他分、千那由他分、百千那由他分、亿那由他分、百亿那由他分、千亿那由他分、百千亿那由他分,乃至不可数不可譬谕不可说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又举喻曰:

  假使有人,供养十方各十阿僧?世界众生一切乐具乃至百劫,然后教令净修十善。教十善已,又复供养一切乐具乃至千劫,然后教令净修四禅。教四禅已,又复供养一切乐具至百千劫,然后教行四无量心。又复供养一切乐具乃至亿劫,然后教行四无色定。又复供养一切乐具至百亿劫,然后教令得须陀洹果。又复供养一切乐具至千亿劫,然后教令得斯陀含果。又复供养一切乐具至百千亿劫,然后教令得阿那含果。又复供养一切乐具至亿那由他劫,然后教令得阿罗汉果。又复供养一切乐具至千亿那由他劫,然后教令尽成缘觉。佛子,于意云何?彼人功德宁为多不?帝释白言:“佛子,彼人功德唯除诸佛,其余一切悉不能知。”法慧言:“佛子,初发心菩萨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数不可譬谕不可说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11]??

  为何发菩提心有如此殊胜的功德呢?因为初发心的菩萨心力愿力广大,而一切诸佛初发心时是为了续佛种,是为了度脱一切众生。佛菩萨初发心并不是仅仅为了供养十方世界众生乐具,也不是仅仅为了教化众生五戒十善,也不是为了教导出世的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乃至于证四果。佛菩萨发心是发菩提心,是为了成佛,是为了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净,是欲悉知一切群生虚妄烦恼习气,是欲悉知一切诸佛平等境界。所以,发菩提心的功德远远超过其它一切善法的功德。“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一一修持净戒行,悉能安住戒学地。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一一发生净信心,悉能安住信行地。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一一修习妙法门,悉能安住法行地。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12]发菩提心能成就无量功德,从比较之中显示出其功德之殊胜。比如恒河之沙,有无量,一沙如一佛世界。假设有人以七宝供养恒河沙数佛世界中诸佛,其功德和初发菩提心的人相比,也是百分不及其一,千分不及其一。由此可见,发菩提心的功德之大。?

  二、菩提心的发起

  菩提心极其殊胜,发菩提心有无量功德,那么,如何发起菩提心?发心的相状又如何?这对一个修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了解各种发心相状,懂得发心方法与因缘,更利于众生发起菩提心,由菩提心而趋向菩提果。?

  (一)发菩提心的相状?

  发菩提心,就是发起自觉觉他之心,就是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也就是发起趋向佛果菩提的意志,发起追求无上菩提的心愿,希望自己与众生同出轮回,共证佛道。虽然真性菩提是人人本来就具有,但是凡夫痴迷不悟,只有遇到佛法,或者听闻善知识的开导,才会借助这种增上缘而发明本具的真性。了知生佛平等之后,就会悔恨自己无始以来在生死中枉受轮回,从而也会悲悯众生沉溺于生死而不觉。于是就会发起广大心,誓愿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众生以利他,使自己与众生共同出离苦海。?

  菩提心两大任务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仅求自利,利他之心不强,这也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发心发愿的相状很多,如:有人想拥有豪华的别墅,有人想拥有大量的金钱,有人想举世闻名,有人想成为国家首领……给自己树立了目标之后,就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从世俗上讲要立志,从出世的角度讲是发心。真正的发菩提心不是为人天果报,不是为成就二乘之果,也不是有所得大乘,而是为成佛。所以说菩提心是众善中王,是成佛种子。那么,如何才能区分所发之心??

  省庵大师曾列举了正、邪、真、伪、大、小、偏、圆八种相状:?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13]??

  了解了发心相状,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对比邪而知取正,对比伪而知取真,对比小而知取大,对比偏而知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做一个真发菩提心的菩萨,行六度四摄广度有情。?

  释迦牟尼佛也是经无量劫而成就道业,广行菩萨道,经受诸多苦难。在古释迦佛出世之时,当时的释迦牟尼还是个陶师,由于福德因缘具足而听闻古释迦为其说法,也正由于欢喜供养、恭敬起信而发起了大菩提心。当即发愿:“愿我未来成佛时,亦如释迦如来。”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最初发心,自发心开始一直到在菩提树下证道,历经了三大阿僧祗劫。从古释迦佛处发心到尸弃佛出世,经七万五千佛出世,这是第一个阿僧祗劫;从尸弃佛到燃灯佛出世,经七万六千佛出世,这是第二阿僧祗劫;从燃灯佛至毗婆尸佛出世,这是第三阿僧祗劫。?我们伟大的佛陀尚且如此,可见,虽然发了菩提心,不等于就是立竿见影成佛。在漫长的修学路上,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精神,经得起考验。因而修学佛法,就要先归依佛。

  归依佛,从而发菩提心,愿自己成佛,广度一切有情成佛。发四弘誓愿,广行六度万行,以菩提心做为精进的动力,不管前进的路上有什么困难,都不能退却,这才是真发菩提心。?

  (二)发起菩提心的因缘?

  为成佛而发菩提心,了知发心相状,取正而去邪,取圆而去偏,真正发菩提心,求取菩提果。菩提心的发起有种种因缘,亦有种种功德。《佛说庄严菩提心经》中言菩萨发菩提心有十法:发第一心成就众善本,譬若须弥山以众宝庄严;发第二心行檀波罗蜜,譬若大地长养众善法;发第三心行尸波罗蜜,喻若师子王能降伏众兽,灭除邪见故;发第四心行羼提波罗蜜,喻若那罗延坚固不可坏,灭除烦恼故;发第五心行毗梨耶波罗蜜,现行众善法,喻若天华如意说法故;发第六心行禅波罗蜜,喻若日光明灭除众暗故;发第七心行般若波罗蜜,诸愿得满足,喻若商贾客得离众难故;发第八心行方便波罗蜜,灭除诸障碍,喻若月盛满清净无秽故;发第九心欲满足本愿游净佛国土,乐听深妙法,灭除贫穷故;发第十心喻若虚空,其智无穷尽,譬如转轮王成就一切种智故。善男子,如是能发十种心名为菩萨,亦名摩诃萨,亦名无为众生,亦名无障碍众生,亦名已得度众生,亦名不思议众生,然于此中亦无有心亦无菩提[15]。

  发菩提心有此十法,菩提心发起因缘各不相同。上根利智者内在自性之菩提心不须外缘即能发起,下根者须听闻佛法、善知识引导等助缘引发,听闻佛法还不能发菩提心者就须劝导其发起。??

  1、内在自性发?

  众生内心本来具有菩提的觉性,但在被烦恼所蒙蔽的时候,这种觉性的力量非常微弱,所以不能发生强有力的作用。虽然众生处在烦恼不安之中,但这种觉性仍然存在,并未因此而消失。但欲离此动乱不安之相,除非证得佛果菩提。有了这一念要成佛的心,这就是内在的自性发菩提心。菩提心有大智、大悲、大愿之义,发大智心,谓欲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发菩提心也可以说发大智心;发大悲心,谓慈愍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发菩提心也可名发大悲心;发大愿心,谓依四弘誓愿,发无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菩提心也可名发大愿心。?

  众生从自己本具的觉性之中发起求取佛果菩提之心,自发誓愿求取佛果,从内心去悲悯众生、救度众生,这就是属于自性发。只有上根利智者才会有此善根,一般根机的众生要在善缘的促动下才会发菩提心。?

  2、外在助缘发?不是上根利智,需要外在助缘引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助缘有多种,诸经论中从不同角度有不同记载,下面引经证明:?

  (1)十种因缘发菩提心?

  助发菩提心之缘,《华严经·离世间品》云有十种,即:?

  一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目的是要教化难调难伏的众生,众生在生死苦海中轮回,受无量苦,见众生不知悔改,故发菩提心教化调伏。?

  二为除灭一切众生苦聚故发菩提心。众生由于无始以来所造诸业而感召苦果,在苦海中挣扎。为除灭众生之苦而发菩提心。?

  三为与一切众生具足安乐故发菩提心。给予众生安祥快乐,让众生远离痛苦。所以,发菩提心就是为了给予一切众生具足安乐。

  四为断一切众生愚故发菩提心。众生由于贪嗔痴三心不了,在业海中颠倒轮转。发菩提心的目的就是为了断一切众生的愚昧无知。

  五为与一切众生佛智故发菩提心。众生愚痴,身口意造诸恶业,皆由无明不除。所以,为了给予一切众生佛之智慧故发菩提心。?

  六为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故发菩提心。众生悭贪,不知供养,不知积聚福德资粮。发菩提心,就是为恭敬如来,为供养诸佛。?

  七为随如来教令佛欢喜故发菩提心。如来教法,能令众生从烦恼中解脱。为了随诸佛教导,为了令佛欢喜,所以发菩提心。

  八为见一切佛色身相好故发菩提心。佛的法相庄严,三十相八十种好,能令众生见之欢喜。发菩提心就是为见一切佛色身相好。?

  九为入一切佛广大智慧故发菩提心。佛证如如智,入如如理,佛之智慧,从法性中流出,最胜无上,是一切种智。所以,为入佛智而发菩提心。

  十为显现诸佛力无畏故发菩提心。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为显现诸佛力无畏,所以发菩提心[16]。?

  (2)四缘发菩提心?

  助发菩提心除十种缘外,还有四缘助发菩提心。《菩萨地持经》谓菩提心是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为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且谓发菩提心有四种缘,即:

  一见闻为增上缘,增上即增进之义。谓世间之人,或见或闻诸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之事,既见闻已,即发是念,是佛菩萨功行具足,能为如是诸变化事;以此见闻,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

  二闻法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见闻诸佛菩萨神通变化,但闻说法,赞叹菩提及大乘法。彼人闻已,则欢喜信乐,以此闻法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

  三护法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闻法,或见法欲灭之相,遂作是念:无量众生,造诸恶业,当遭大苦。我今修菩萨道,护持正法,为诸众生灭无量苦。以此护法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

  四发心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恶世众生,为烦恼所障,不能出离生死;遂作是念:于此恶世,尚不能发二乘之愿,况能志求无上菩提。我当发心,亦令他发,以此发心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17]。?

  在世亲菩萨的《发菩提心经论》中也讲四缘,由此四缘而发心修集无上菩提。一者思惟诸佛发菩提心,二者观身过患发菩提心,三者慈悯众生发菩提心,四者求最用果发菩提心。《菩萨地持经》中四缘之外,还有四因、四力令发菩提心。四因:种性具足、善友所摄、悲心悯众生、不畏生死。四力:自力、他力、因力、方便力。发菩提心者若是由四因、四缘、四力等引发,则是已经种大乘善根之人。只有种植大善根者才能由见佛闻法、见众生受苦或因自身受苦而引发大菩提心。如果对一般众生而言,必须依教渐修或者受他人劝勉,才能发起菩提心。?

  3、劝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因缘不仅有内在自心发,有外在助缘发,同时更多的人需要他人劝发。他人劝发也是属于外在助缘之一,为了强调劝发重要性,所以在此单独列出。?

  能够自动发起菩提心,当然是最好不过。但另有一些人,尽管是在修学佛法,听闻佛法,却不能发起菩提心来。不能发起菩提心就不能度化众生,而佛法是以度生为本,在这情况下,就必须他人劝导,得到别人的勉励才能发起菩提心。?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以十种因缘劝导众生发菩提心。言“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所言因缘,略有十种:

  一念佛重恩故发菩提心。我们应该庆幸听闻到佛法,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师长对我们有教导之恩,但不及佛陀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恩。佛法如引路的明灯,能除却众生的烦恼,能让众生依之修行而出离生死,能令众生享受法乐。佛恩如此之深,为了感念佛恩,所以应该发菩提心。?

  二念父母恩故发菩提心。父母对子女的重恩,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母亲十月怀胎之辛劳,精心照顾、耐心哺育之慈爱;父为养家糊口之奔波,为培养子女成人之忙碌……对子女寄托着期盼,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不孝儿孙出现?特别是我们剃发染衣的出家人,有几人能够真正去满父母的愿呢?想到不能在父母身边端茶送饭,不能在父母身边服侍起居,那么,只有发菩提心,只有以成就道业之功德,才能报答父母。所以,为了报父母恩而应该发菩提心。

  三念师长恩故发菩提心。父母养育我们的色身,可是师长却能给予我们慧命。如果没有师长的教授知识,我们就不知礼仪,不懂规矩,也不会有世间的技能。做为学佛之人,如果没有出世间师长的教导,就不会了解佛法,就无法依法修行而证道果。所以,亲恩应当报答,师长恩也应当报答。为了报答师长的重恩,就要发菩提心。?

  四念施主恩故发菩提心。这是专对出家人而说的,因为出家人既不务农经商,也不做公务员,衣食所需都是护法居士布施而来。俗话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现在出家了,能够有安定的生活环境,有充足的吃住条件用功办道。如果能够做到上求下化,修得福慧具足,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让在家居士沾得到恩泽。所以,为了报施主之恩,就要发菩提心。?

  五念众生恩故发菩提心。众生可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无量劫来在六道中轮回受生,每一生都有父母,一切众生可能是自己过去的父母;二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关系网之中,不可能独立存在。虽然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但彼此互相协助。比如说农民虽然在种田,可以收获粮食,可他们的农具、衣服、锅碗等等却是其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众生对我们都有恩,为念众生恩,应该发菩提心。?

  六念生死苦故发菩提心。众生的苦很多,但最苦的是在生死中流浪,轮回于六道之中,求出无期。生时之苦,我们不记得;死时之苦,还没有经历。可是,我们总应该看到他人那种生死之苦吧?如龟脱壳,如牛剥皮。更何况不是常得人身呢?时尔牛胎,时尔马腹,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所以,要想了脱生死,出离苦海,只有发菩提心。?

  七尊重己灵故发菩提心。“己灵”是指众生自己本来具有的灵性,也就是佛性。我们读了佛经,从而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把我们的灵性也叫佛性。佛陀既然能够通过修行成就,那么我们如果依法修行不是一样可以成就吗?所以不能自暴自弃,不应自甘沉沦,而应该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故应发菩提心。?

  八忏悔业障故发菩提心。“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业”包括身口意三业。由前生所作的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就是业障,例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属于业障。这些障碍会让众生苦恼不堪,障碍学习佛法,障碍出离生死,障碍成就佛道。所以,就要忏悔,让自己的身口意清净,把业障消除。这就是忏悔业障而发菩提心。?

  九求生净土故发菩提心。娑婆世界属于五浊恶世,虽然通过忏悔使业障消除,但如果有外在环境逼迫,亲近恶友等外缘,难免会随外境所转。所以要求生净土,与诸上善人俱会在一起。求生净土就要发菩提心。?

  十为念正法得久住故发菩提心。“正法”是指佛的正法,真正的道法,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如果佛所说的教理行果能久住世间,众生就有出离苦海的希望。所以要绍隆佛种,令正法久住就要发菩提心。?在这十种因缘之中,前五种是属于外在因缘,后五种是属于内在因缘。有了外在助缘,知道佛、父母、师长、施主、众生都有恩于我们,为我们提供修行的条件,所以要以发菩提心来报答;但要想了生脱死,一定要自尊自重,忏悔业障,改往修来,求证菩提,续佛慧命,这才是发菩提心的内在推动力[18]。?  总之,发菩提心有种种因缘,每个人的发心因缘各有不同。不管是利根钝根,不管是登地菩萨还是凡夫,此菩提心平等无二,愿见闻者皆发菩提心!?

  三、菩提心的修法

  只发菩提心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修菩提心。只发不修那就等于只说不做,所以,大乘行者修学佛法的过程,也就是修习菩提心的过程。只有经过精进修习,才有成就菩提果的可能。可见,菩提心是入大乘求取佛果的不二法门。?

  修习菩提心的菩萨是究竟施主,如果有人对其轻毁损恼,起恶心,在生起恶心刹那间,即应堕落地狱经尔许劫;如果有人能心生敬信,彼信心之果,随其所起信心的刹那,当享受无量劫殊胜果报。这在佛经中曾有记载,所以应顶礼归依。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中对修菩提心赞叹言:于少有情作搏食,刹那施与一舖醊,轻心嗟来半日施,世人敬赞犹称善。况于无边诸有情,无上菩提大安乐,随心所欲悉圆满,恒时施与何待言。菩提心是由大悲而引发,故应赞叹。颂曰:“于诸佛子极珍重,罪垢不生善自增。谁具胜义妙宝心,于彼之身当敬礼。纵损彼者犹沾乐,安乐生处我归依。”[19]??

  菩提心的修法,在《佛说庄严菩提心经》中思无量义菩萨与佛陀的对答可体现:??

  思无量义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修菩提心?何者是菩提心?”佛告思无量义菩萨:“菩萨修菩提心者非于众生,菩提心者不可得。此心非色非见,法亦无有得者。何以故?众生空故。”思无量义菩萨白佛言:“世尊,法相如是甚深,菩萨当云何修行?”佛告思无量义菩萨:“善男子,菩提心者,非有非造,离于文字,菩提即是心,心即是众生。若能如是解,是名菩萨修菩提心。”[20]??

  佛陀教导众生要行中道,不应在二边之见上起执,才能入不二法门,才能证性空之理。在菩提道次第里有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之分,这是一个大乘佛弟子的发心与行为的标准,是正行。而修菩提心是属于上士道。修两种菩提心:修世俗菩提心和修胜义菩提心[21]。?

  (一)修世俗菩提心?

  首先要认识到由世俗而入胜义,世俗菩提心又可从愿和行两方面讲,愿菩提心是发愿救度众生;行菩提心是发愿后行动。发菩提心,行更重要,修行者要了知自己所做是愿还是行。修世俗菩提心又分两个方面:入根本慧定时修自他交换和出定时违缘转为道用。?

  1、入根本慧定时修自他交换?

  在入定时,菩提心就在定中修。一个发菩提心的行者,在修行中应该学着把的自己的安祥与快乐转让给别人,把别人身心的不安与痛苦拿来让自己代其承受,这就是修自他交换。这个修法的功德非常大,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让一个人的慈悲心速增长,能够使一个人的性格变得柔和。?

  众生在轮回中痛苦不堪,痛苦的根源是无始以来所作之业,之所以造作恶业无非是只顾珍爱自己而起。明明欲使自己安乐,由于一己之私心反至苦楚。既然苦由求自利而来,那么欲离苦就要利他。所以土美仁波切在《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言:“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由此自乐与他苦,确当交换佛子行。”故发心菩萨在修行中应以广大博深之爱心,把自己的安乐施给众生,把众生的痛苦以己身相代替。只有在定中这样修自他交换才是发菩提心之人的行为,要常常这样发愿:“愿世间所有众生痛苦自己代受,自己所有安乐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平时在生活中,特别是领导让我们去完成某项任务时,要学会站在领导的立场考虑问题,换个角度,不能只考虑自己。所以做为正在修行路上摸索的佛弟子,应当好好发菩提心,努力精进修习菩提心,自他交换法是非常好的法门。?

  2、出定时违缘转为道用?

  入定时可修自他交换法,出定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逆缘,就要修习将违缘转为道用。

  (1)将不欲意的四法转为道用?将无得转为道用。财产被劫持,以善回向待盗贼。比如有人把我们的财物偷去了,我们不要生嗔恨心,相反,在用功之际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他。这才是发菩提心者所应做的,如果嗔恨那个行窃之人,那么,和世间没有修习佛法之人又有什么不同呢?平时所学的佛陀教法在现实生活中不起作用,那样的话,发心只是空话。所以,在生活中每一个逆缘都可成为佛道上的助缘,只观自己的心态就可知自己的心性。?

  将痛苦转为道用。无缘无故被杀伤,应以慈悲之心代对方受杀人之过。有人无缘无故来扰乱我们,也不要生嗔恨心,相反,要对他生起大悲心,发心代受一切罪过,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他。?

  将诽谤转为道用。如果有人无理诽谤于我们,也不要生嗔恨心。要可怜他,不断赞叹其功德,以一颗宽大包容之心对待他,把功德回向给他。?

  将挖苦转为道用。如果有人在众人面前极力挖苦我们,也不要生嗔恨心。相反,把他看成是善知识,宽容他不等于说自己没有自尊心,不要以极强的分别心去看待事情,要学习佛陀的平等心。?

  (2)将两种难忍转为道用?

  将反报恩德转为道用。如果有人恩将仇报,也不要生嗔恨心。就如一个慈祥的母亲一样,无论自己的儿女多么不孝顺,母亲的慈爱仍然呵护着儿女。修学菩提心的人也应该有慈母般的心量,对恩将仇报者如己之病重儿女,将难忍转为道用。?将侮辱转为道用。如果有人侮辱我们,以傲慢的姿态侮辱我们的人格,也不要生嗔恨心。或许我们的智慧真的不如别人,我们应该把他们当作善知识。?

  (3)将两种盛衰转为道用?

  将衰弱转为道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违缘。在遇顺缘时不生傲慢心,在遇到违缘时不生怯懦心。生活中也许会遇到贫、病、魔、欺四苦,在痛苦面前不退道心,反而在逆缘面前更精进。?将盛势转为道用。如果有人对我们恭敬赞叹,即使名震中外,财富丰厚,也不应该骄傲自满。绝对不能以为自己多么有名望,多么富有,不可一世,修行人要有一颗平常心,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4)将二境转为道用?

  将嗔境转为道用。嗔心最难断除,修行者要观察嗔是在内还是在外?若是在内,则外敌不能伤害你,故应断内嗔。如果一个人没有调伏自己的嗔心,必然会与人结仇敌,而且仇恨相继,嗔心不断,怨怨相报何时了?以慈悲心来调伏自己,外境的怨敌也就自然而然消除。

  将贪境转为道用。对世间五欲生贪心,越贪越难断,障碍修道。六根对境,贪爱不已,如虫视火为光明,扑之则身亡;如兽视枪响声如美乐,寻之则遭殃;如蜂贪花之味,花瓣闭则殒命;如鱼贪钩上之饵,吞之则被钓;如像恋淤泥之凉爽,陷入则难出。正如虫子等对境贪恋不舍利一样,众生所受苦亦由贪所至,所以,应该顿时舍去,断除贪心。?

  无论在定中还是在出定时,都可以修习世俗菩提心。定中修自他交换,出定则以平等心面对违缘。修了世俗菩提心,还要修胜义菩提心。?

  (二)修胜义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的修习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入定时观修离戏无执,二是出定时远离实执。?

  1、入定时观修离戏无执?

  在入定时要领悟到能取所取皆虚妄,远离二取之境。“一切现象唯自心,心性本为离边戏。领悟彼诸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要知道万法唯心,了知能取的心与所取的境都是虚妄不实的,心境双亡,这样才是真正修学菩提心。?

  2、出定遇贪嗔时远离实执?

  (1) 于贪境离实执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美好的境界,让我们的身心感到舒畅,从而会贪恋不舍面对这些悦意的外境,一个修习菩提心的人应该把它看作是过眼烟云,就如夏天的彩虹,瞬间即逝。所以要断除贪恋,不起执著。

  (2)观想一切痛苦为幻境?

  由四大而成的色身是业报之果,人的一生中免不了有很多痛苦,有精神方面的痛苦,有肉体方面的痛苦。发菩提心的人应该知道这些痛苦如梦如幻,不是实有的。有这么个故事:一个妙龄少女,有一天睡觉前泡了一杯茶,喝了几口茶后马上入睡。睡梦中自己结婚并生一子,终日劳累抚养孩子,孩子未及成人则夭折。梦此三苦,梦醒时茶竟然未凉。正如此少女所承受生子、劳作、丧子之苦皆在梦中一样,一切痛苦如梦幻,不必去执著。正是因为实执为有才感到痛苦不堪,所以应该观想一切痛苦为幻境。

  佛法中的二谛相辅相成,修世俗菩提心和修胜义菩提心也是不相离。胜义之理在世俗中体现,世俗中蕴藉胜义。修习菩提心,不离二谛。

  (三)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心亦有其修习次第,《菩提道次第广论》关于修菩提心次第,将阿底峡尊者所传各种教授分为二类:一类是从金洲大师传来的七重因果的教授,一类是寂天菩萨入行论中所说的自他相换法。这两派都是以出离心为基础,进尔发大慈悲心救度有情共证菩提[22]。?

  此论以三个要点为其框架,即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称为三种要道。三士道次第如整个房屋的结构,三种要道就是房屋的栋梁。清净见是指离增益、损减二边的中道正见,此见是大小乘一切道的命根,最为重要。有求解脱、希求涅槃之心即是出离心,再欲拔一切有情离生死苦、证菩提果,即是菩提心,在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中,菩提心属于上士道,在上士道中修菩提心最重要。下面先分析金洲大师的七重因果修心法。?

  1、七重因果教授

  在修七重因果教授之前,要先修平等心。凡夫的慈悲,看似慈心、悲心,实际非真正的慈悲。因为大多只是对自己的亲友,并没有把慈悲广泛施与一切众生。凡夫的头脑中一般都存在亲友、仇敌、陌生人等概念,并以不同的态度对之。这种慈悲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菩提心,反而只是我执的延伸概念而已。所以要观想一切众生无分别,对一切众生要持平等心,有了平等心境界,之后才有资格修习七重因果修心法。?

  一知母,思维法界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无始以来在六道中轮回,死死生生,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每一生都有一个母亲,即使在畜生道中,也有生育色身的母亲,所以,每一个众生可能都做过我们的母亲。要不断去禅思,诸有情为己之母,故名知母。?

  二念恩,思维一切有情于我有恩。修成知母之后,下一步便要修念恩。以今生来说,母亲怀胎十月,三年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母亲重恩,难以言表。既然每一个众生都曾为我们的母亲,对于我们的恩德就如今生母亲一样,故应感念一切众生对我们有母般深恩。如此思维,就是念恩。?

  三报恩,思维当报一切有情恩泽。在心中反复思维,仅知母念恩是不够的,必须回报。要思维怎样对众生施以最有利的帮助?怎样才能解决众生的痛苦困境?尽己之力,以实际行动回报众生,这就是报恩。?

  四悦意慈,见一切有情犹如爱子生欢喜心。悦意慈也就是慈心,是在修习知母、念恩、报恩之后所现,在心中生起愿一切众生可以得到快乐的真切心愿。龙树菩萨曾说过:具备慈心之人,即使没有任何其他成就,其功德已是不可思议,人与天神、毒药、武器等都不能伤一个有慈心之人。故应对众生有此悦意慈。?

  五大悲,思维一切有情于生死中受无量苦,我当如何令其得离此苦。有了慈心为基础,再进一步修大悲。没有慈心,不可能有真正的大悲。如在生活中见到猪被屠杀,目睹那种惨痛情景,应思维被杀之猪可能过去生曾为我母,由此而生起悲心。进而发愿,但愿一切众生永离痛苦,这就是大悲。?

  六增上意乐,恒常思维自己应该担负令诸有情离苦得乐的重大责任。增上意乐也就是利他之心,在生活中应思维承担令众生离苦得乐之重任。?

  七菩提心,须有两种欲乐:即欲度一切有情出离苦海和欲成无上菩提。若但欲利他,不求成佛,那只是大悲心,不是菩提心。若但求成佛,不为利他,那只是自利心,也不是菩提心。菩提心一定要具备“为利众生”和“愿成佛”,二者缺一不可。欲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必须成就佛道,以圆满的智慧去化导,发成佛之心就是发菩提心。在菩提心生起之后,修行者才正式入于大乘,成为一个真正的佛子。

  (1)于其渐次令发定解?

  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这里有三重要,初重要者,若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决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尽度众生重担,赖此悲心故,不荷此担便不能入大乘数故,悲初重要;中重要者,如是一次发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数量众多,行为恶暴。学处难行,多无边际,经劫无量,见己怯畏,退堕小乘。非惟一次发起大悲,应恒修习渐令增长,于自苦乐全不顾及,于利他事毫无厌离,故易圆满一切资粮,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后重要者,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不如小乘而住寂灭,尽虚空住义利众生,亦是由于大悲威力,此若无者同声闻故。?

  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初从知母乃至于慈,为因之理者,总欲离苦,数数天思维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例如亲有苦而不能安忍,怨敌有苦而心生欢喜等;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由其是渐次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

  (2)如次正修?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于诸有情令心平等,修此一切成悦意相,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修有情无贪嗔等烦恼之相,于有情自离贪嗔令心平等,缘亲友修平等,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对有情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对自己当思维从无始来于生死中虽一有情亦不可得,贪谁嗔谁?故应平等;修一切成悦意相,修次中篇云:“慈水润泽内心相续,如湿润田,次下悲种易于增广,故心相续以慈薰习,次应修悲。”要修知母、念恩、报恩。修慈所缘,令不具足安乐有情获得安乐。修悲所缘为苦,令苦恼有情离此苦。修增上意乐, 在修习慈悲之后,应思维此诸有情可爱悦意如是乏乐,众苦逼恼,故为发心为有情成办利乐。?

  修习希求菩提之心。由如前说次第所致,便见利他定须菩提,起欲得心。然仅此犹非满足,由思维身语意三业功德,先应尽力增长净信,信为欲之因。信虽有多种,然大悲心为用,自力所发极为殊胜。?明所修果即为发心。作是念:为利有情,愿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

  这是金洲大师传来的七重因果的教授,发菩提心者可依之修习。

  2、自他交换教授?

  自他交换修心法始于寂天,寂天菩萨在《菩萨入行论》中有关菩提心的修习方法,那就是自他交换。?

  一思维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先思维修自他换的功德和不修的过失,例如由利他故成佛,唯自利故只是凡夫等。??

  二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思维自他相换的心定能修起,譬如父精母血,本非自身,却由往昔习气也能生起我执。?

  三修习自他相换法次第。?

  首先应对治两种障,一是觉自他二身各不相关。应思维自他是相对安立之法,如在此山时觉彼山是彼山,到彼山时也觉彼山是此山,不比青就是青,黄就是黄,绝对不同;

  二是觉他人痛苦,无损于我,不须顾虑。当观自他相依而存,犹如手足,足痛虽无损于手,但并不因此手就不去治足的病。?

  其次是正修。一是思维凡夫无始以来由爱执我所生过患,令我爱执未生不生,已生者断,不再生起。二是进而思维诸佛菩萨由爱他所生一切功德利益,令爱他心未生者生,生已增长,安住不退。?

  最后乃至出息入息,都修与有情乐,拔有情苦。这是利根众生修菩提心的简捷方法。在修自他交换之前要先修平等舍心[23]。?以上讲述了七重因果修心法和自他交换修心法,行者要依之而行,真正去修菩提心。?

  此外,在《瑜伽师地论》里也有关于菩萨修行之法,发心菩萨在漫长的修学之路上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善修事业,谓修菩萨行者,于种种财法惠施众生,无所吝惜;诸佛戒律,坚守护持;遇诸苦难,忍受无悔;诸正法行,精进无怠;安住禅定,心不散乱;以正智慧,照了诸法;乃至种种行业皆悉修习,是为善修事业。?

  方便善巧,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有情,或于圣教有未入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脱;乃至诸戒律仪,受持毁犯,种种方便,令诸有情,皆得利益,是为方便善巧。

  三、饶益于他,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有情,或以布施,或以爱语,或作利他之行,或与随类同事,令其皆得安乐,是为饶益于他。?

  无倒回向,谓修菩萨行者,于己所修一切善业,及方便善巧饶益之行,以净信心,回向于他,而求取无上正等菩提;终不以此所集善根,倒求世间果报,是为无倒回向[24]。?

  《入菩萨行论》中关于众善回向言:“如是所修一切行,我今所积诸善根,以彼回向诸有情,悉令解除一切苦。有情诸病所逼恼,乃至尽其病愈时,愿我为医或为药,或为侍疾看顾病人。若遇凶年饥馑劫,愿我化身供饮食,降澍食饮如甘霖,普为有情除饥渴。有情贫困乏资财,愿我成为无尽藏,随心所欲诸资具,莫不现前咸备陈。”[25]??总之,修习菩提心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修习的方法也很多,要做到难行能行,不管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要退失已发起的菩提心。?

  四、菩提心的退失及护持

  殊胜的菩提心在种种因缘下发起,也会由种种外缘而退失,故应护持令其不失。《劝发菩提心集》里引《大庄严论》云:“菩萨发心有四种大。一勇猛大,谓弘誓精进甚深难作,长时随顺故;二方便大,谓被弘誓铠,已恒时方便勤精进故;三利益大,谓一切时作自他利故;四出离大,谓为求无上菩提故。”又言:“菩萨发心以大悲为根本,以利物为依止,以大乘法为所信,以种智为所缘”[26]。如此殊胜的菩提心,却也有其退失之缘。?

  (一)菩提心的退失?

  种种外缘,令发心不坚固者退失菩提心,这皆由于众生善根性劣弱,在强大的恶法压力下无法抗拒,易被外境转而退失初发心。?

  1、五法退菩提心?

  发心不坚固者易退菩提心,《涅槃经》中讲有五法会让众生已经发起的菩提心退失。?

  一乐在外道出家。谓人之出家,当从正法修习善业成菩提果,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作不善业。如果这样,菩提心就非常容易退失。

  二不修大慈之心。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菩提心就易退失。?

  三好求法师过罪。谓修菩萨行者,奉承师长如事父母,听受其教,则菩提之果可成。若窥伺以求其过,则不惟无听受之诚,且亏事师之道,菩提心怎能不退呢?跟随师长学习佛法,而不是寻师之过。好求师过,易退菩提心。?

  四常乐处在生死。谓修菩萨行者,当勤精进,以求出离,则菩提之果可成。若贪恋五欲,造诸恶业,于诸生死心无厌离,那么,菩提心一定会退。?

  五不喜读诵经典。谓修菩萨行者,当信受如来所说经典,诚心读诵,求其妙义,依解进修,成菩提果。若不喜乐受持读诵,则所修之行,无所依据,菩提心也易退。?

  2、四事退菩提心?

  在《菩萨地持经》中有四种缘、四种因、四种力令菩萨发菩提心,菩萨发菩提心坚固不退,但若是由他力、方便力而发者则心不坚固,遇四事便会退失菩提心。所言四事即:种性不具、恶知识所摄、悲心微弱和怖畏生死[27]。?

  一种性不具。不具有成佛种性。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变者,与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种,前者称为本性住种性,略称性种性,后者称为习所成种性,略称习种性。若种性不具,则易退菩提心。?

  二恶知识所摄。恶知识为“善知识”之对称,又作恶友、恶师。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教做恶事的坏师友。《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六恶友,即方便生欺、好喜屏处、诱他家人、图谋他物、财利自向、好发他过等。又举出亲恶友之四事,即饮酒时友、博戏时友、淫逸时友、歌舞时友。被恶知识所摄,则易退菩提心。?

  三于诸有情悲心微弱。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对一切有情若无悲心,也就不能发菩提心。悲心微弱,易退失菩提心。?  四于生死苦生怖畏心。生死,指有情的出生与死亡,即生、老、病、死四相中的最初与最后。此生死之苦痛,佛教将之列为四苦或八苦之一。或将生相依其形状分成胎、卵、湿、化四生;将死相分成命尽死、外缘死二种。在六道中轮回生死,苦不堪言,若于生死苦生怖畏心,则易退失菩提心。?

  初发心一定要坚固,于诸众生起亲属想,无摄亲属之过,于诸众生起真净心,所发菩提之心才能成就菩提之果。?

  3、菩提的三障?

  除五法、四事之外,菩提有三障会障碍发心菩萨证菩提果。《辨中边论》卷上云菩提有三障:一、不生善法。二、不起正思维。三、资粮未圆满。又云于菩提分有别障者:于事不善巧,懈怠定减二,不植羸劣性,见粗重过失。于四念住,有于诸事不善巧障;于四正断,有懈怠障;于四神足,有三摩地减二事障。一者于圆满欲勤心观,随减一故。二者于修习八断行中,随减一故;于五根、有不植圆满顺解脱分胜善根障;于五力有羸劣性障。谓即五根由障所杂有羸劣性;于七等觉支有见过失障,此是见道所显示故。于八圣道支,有粗重过失障,此是修道所显示故[28]。

  遇五法、四事退失菩提心,障碍菩提果的成就,故应好好护持已经发起的菩提心。?

  (二)菩提心的护持?

  为了不退失菩提心,就要对其护持。关于对菩提心的护持,经论中皆有记载。?

  1、十种三昧护持?

  在《佛说庄严菩提心经》中有关护持菩提心共有十种三昧,经云:?

  尔时迦叶婆罗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发菩提心者有退转不?”是时佛告迦叶婆罗门言:“如是发菩提心者,于解脱中无有退也。复次善男子,复有十三昧护持菩提心,何等为十?发第一心法宝三昧所护持。发第二心坚固三昧所护持。发第三心不动三昧所护持。发第四心不退三昧所护持。发第五心宝华三昧所护持。发第六心日光三昧所护持。发第七心一切义三昧所护持。发第八心智照三昧所护持。发第九心诸佛现在前三昧所护持。发第十心首楞严三昧所护持。”[29]??

  真正发菩提心者,在三昧力的护持下不易退失,如上经中所述,有法宝三昧乃至首楞严三昧护持行者,令其心坚固。除此以外还有佛菩萨的愿力护持行者。?

  2、佛之愿力护持?

  只要发菩提心,就会有佛菩萨加被;只要菩提心不退失,就会得到佛菩萨护持。在《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里也有关于护持菩提心记载:佛陀声明如果有人今于佛前闻是法已,在佛涅槃后于末世中,若能于此正法书持读诵者,当知是人爱乐圣道发菩提心,佛即以佛力护持。因为佛陀于往昔求菩提时,于一阿兰若处遇一苾刍宣说此法,当暂得闻是法时,涕泪悲泣,即自思维,宿世中以何业障于此正法先不得闻?作是念已,即取抟食施彼苾刍。后复白言:“如所闻法我不能知。我今乐闻愿为广说。”时彼苾刍,如其所应为其宣说。佛于尔时闻是法已,即发愿言:“愿我当来以此正法,于末世中加持护念,广为众生宣布演说。”[30]??

  3、随顺菩提门护持?

  佛以悲愿护持行者,行者自身亦应随顺菩提,切莫相违。真正发起菩提心,应新近善法,远离恶法。应随顺菩提,不与菩提相违。《安乐集》续中言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

  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本来是无染清净的,如果为自身求乐,那就是违菩提门。所以说无染清净之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如果不发心拔除一切众生痛苦,令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就是违菩提。所以说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

  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之处,如果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那就是违菩提门。所以一心专求生净土、证菩提才是顺菩提门[31]。?

  所以,凡是发菩提心的修行者,都应该顺菩提门,切莫自违菩提门,违失本愿,那就是自设障碍。《菩提行经·护戒品第三》中云:“持戒为护心,护之使坚牢。此心不能护,云何能护戒?”[32]发起大菩提之心,就要修菩提心,更要护持菩提心,切莫令其丧失。?

  总之,对于有如此殊胜功德的菩提心,未得令得,已得令其守护不坏。《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记载有关菩提心的仪轨修法,既然是属于上士道的修心法门,则需对已得之菩提心守护令其不失。为于发心增欢喜故,应当修学忆念胜利,在《华严经》中广为宣说菩提心的功德,所以应仔细阅读坚固菩提心;正令增长所发心故,应不舍所发心愿,在佛菩萨前立誓愿,愿成佛度众生,不舍此愿。学令增长,昼夜精进,令其增长;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摄受不舍有情,于菩提心所缘及其胜利共同增长,应当守护;修学积集福智资粮,广修福田,积集二种资粮,供养三宝,虽未具足清净,然而仍在增长菩提心;断除能失不清净之黑法,受行不失清净之白法,断除黑法即是白法。《大宝积经·迦叶问品》说成就四法,于余生中忘失菩提心,或不现行。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证菩提中间,不忘失菩提心,或能现行,此即愿心学处。比如不应欺骗蒙蔽师长,应对师长尊重启白等等。令菩提心不退失,在日常行住坐卧中勤加护持。?

  五、修学菩提心的现实意义

  (一)向道的动力?

  菩提心是向道的动力。如果一个人从小立志要上大学,那么他从小学开始,就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做个军官,那么他从小可能就会非常注重锻炼身体;如果一个人立志要拥有一个跨国公司,那么他就会为达到目的而精心策划;那么,如果一个人要想成就佛果无上菩提,他也一定会为此而精进修行。六度波罗蜜做为菩提的正因,四无量心、三十七道品诸善行共相助成,一定会无事不办。凡做事皆以欲求心在先,成就菩提也一样,要先发菩提心才有成菩提果的可能。所以,菩提心是向菩提果迈进的原动力。?

  发心成就菩提,就要修学成就之法,亲近善知识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要亲近善知识才能趣入佛法,趣入佛法后,思维人身难得,才能策励自己,起大精进修学佛法。《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修学佛法有三士道。若不能脱离恶趣,就没有修学佛法的机会,更不能出离生死成大菩提。若对于现世五欲尘色声香味触的享受贪求不能止息,对三恶趣的苦不知怖畏,就不能厌三界苦而勤求出离。所以最迫切最浅易的应当先修下士道。先应思维人身无常,才能怖畏恶趣,由怖畏恶趣,才能至诚皈依三宝,深信佛说因果道理,止恶修善,由此才能远离恶趣;仅修下士道,虽能生人天善趣,终不能脱三界生死轮回。因此,应进修中士道。思维生死诸苦过患,对于三界生厌离心。进而研求三界生死的起因,是一切烦恼和有漏业,发起断除的决心。真正认识戒定慧三学是断烦恼的唯一方法,精勤修学,由此才能出离三界生死。所以在修上士道之前,必须先修中士道;修中士道后,进一步就该想到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海,只是自己解脱生死,仍不能救度一切众生。为欲救度一切众生,自己必须成就无上佛果。由此发起菩提心,求受菩萨戒,学习六度成熟自身,修学四摄成熟有情,就是上士道。所以菩提心是求取佛果的动力。?

  获得暇满的人生非常不容易,没有生在三途、边地、长寿天,再具有自他圆满,当今生已经获得修行的机会时,一定要把短暂的生命用在修学上。如在漆黑的夜空中偶尔闪耀出瞬间的雷电光一样,由于佛的恩惠,加之我们自己前世修的福德,使得我们在万劫的轮回中,今生产生了一线行善的念头。由此看来,行善的愿望是如此脆弱、短暂,而作恶造孽的念头又如此强大、长久,并且又很难去掉。这种作恶的念头除了立志成佛的菩提心之外,其他的善行很难对治。因此,在无数劫漫长的路上,佛陀把树立菩提心视为最有意义之行。菩提心是成佛的保证,要想消除世间一切苦难,要想获得此生和来世的永恒的幸福,就永远不能放弃发菩提心。树立起菩提心之人,便会立刻受到处在轮回牢笼中众生的称赞,成为修行的菩萨,受到一切有情的?尊重。?

  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日夜六时心中唯求解脱自在之境,这就是成就了出离心。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一个人一旦树立起菩提心,便会使身心达到净化。佛陀以其无上的智慧发现,菩提心比任何东西还要珍贵。因此,要想使众生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必须牢固地树立起菩提心。在没有发菩提心之前,你所做的一切善事如同芭蕉树一样结一次果便会枯死。而出于菩提心所做的善事则像常青的果树一样不停地结出果实,并且越摘越多。一个人虽然作了极大的罪孽,但是只要他有勇气就能去掉恐惧心理。发菩提心也如此,能在顷刻间从罪孽的报应中解脱出来。因此,害怕造孽、畏怯因果的人们一定会树立菩提心,愿早日达到佛果涅槃境界[33]。?

  所以,菩提心是成就佛果的种子,是向道的动力。?

  (二)助人的源泉?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佛弟子,做使佛教发扬光大不可缺少的载体,缺少不了的是奉献精神,而这种奉献包含着利益众生的成分。如何去利益众生?以何种方式利益众生?在为众生奉献的过程中如何能尽心竭力?发菩提心就是动力,发菩提心就是源泉。?

  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应该使自己具有摄受众生的能力。在《劝发菩提心集·显胜门》卷上云:“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不共世间甚希奇法。何等为二?一者摄诸众生皆为眷属,二者摄眷属过所不能染。”又言:“最初发心坚固菩萨,于诸众生发起二种善胜意乐:一者利益意乐,二者安乐意乐。利益意乐者,谓欲从彼诸不善处拔济众生,安置善处;安乐意乐者,谓于贫匮无依无怙诸众生所,离染污心,欲与种种饶益乐具”[34]。?

  发愿摄受一切众生,求证无上菩提;发心救度苦海中的众生,让众生也证无余依涅槃。最初发心是以大悲为首,有了悲心就会发种种大愿。比如说愿将自己先世及今生所种的所有的善根施与一切无边众生,以此功德回向佛果无上菩提!愿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闻法而信乐,舍离一切烦恼,减少苦楚,最后都能脱离苦海!愿能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并且能常随佛学,得到佛菩萨的护持!愿舍自己的身命财产摄受众生,荷担如来正法!如此之类的大愿,都是发菩提心菩萨在悲心的推动下而发,如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一样,能成就无量功德,普被众生。发菩提心的菩萨广行六度万行,但在生活中要远离恶缘,否则本欲度人反被人度。要远离那些教人贪求五欲之乐、舍弃善法的恶知识,要远离诤讼场所,要舍离放逸散慢懈怠。发菩提心的人在现实生活之中,应该亲近善知识,应该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应该精进用功办道[35]。?

  从悲发生大菩提心,由菩提心而生利他之用。发菩提心者悲心坚固,才能发起一切菩萨行,因为菩萨是缘一切众生为境界,而众生是现种种苦痛相。发心的菩萨常起爱念众生之心,对于自己身心则无所顾惜,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难行能行,难作能作。如佛在诸经中都有说,一切众生于诸趣中有种种苦,如其所应极大苦恼,菩萨常为众生悲悯观察。所谓地狱趣中有种种苦,业火烧燃,长时无间,苦恼无尽。如世盗贼种种治罚,系缚殴打铁叉驱逐,断截身分受诸苦恼,此苦亦然;饿鬼趣中有其种种极饥渴苦……故由悲而生救拔之心,由此心而广济有情。殊胜的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为根本,此“悲”是由观众生而产生。如《圣法集经》中云:“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诸菩萨不应修多种法门,但于一法而自勤行,即于一切法如掌中得。何等一法?所谓大悲。诸菩萨乘此大悲,即于一切佛法如掌中得。’”[36]??

  在现实生活中,发菩提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能日夜都在迫切地欲消除一切众生痛苦,对一切众生之苦都如不忍见自己亲人受苦一样,所作所行皆为众生,这才是真正利他。发菩提心就会有坚固的利他之心,就会在生活中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助人为乐、乐于公益事业,所以菩提心是助人的源泉。?

  综上所述,可见菩提心是入大乘的不二法门,发菩提心,修持菩提心,对佛学佛法之人来说是必经之途。特别是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中,发菩提心非常关键,所以大乘佛教也特别重视菩提心。本文通过对菩提、菩提心殊胜功德的赞叹,从而劝导众生发菩提心、修习菩提心、护持菩提心。进而让醉生梦死的人们好好把握现在,让所发起的菩提心作为生活中的精神支柱。菩提心是成就佛道的动力,菩提心是行菩萨道的力量源泉。种下菩提种,早结菩提果。?

  沉迷在无边苦海中的众生,了解了菩提,怎能不生起求取菩提之心?发了菩提心的修学者,菩提心有这么殊胜的功德,又怎能不去好好珍惜?正在精进行持的菩萨们,在菩提心的推动下,相信在迈进佛果的路上会有无量众生受益。佛道无上,众生本自具,誓愿成就!众生无边,沉迷在苦海,誓愿度脱!二十一世纪的佛教接班人,让我们发广大心,去追求无上菩提,去拯救苦海众生,在佛法光芒的沐浴下携手共进吧!

  [1]《佛说出生菩提心经》,《大正藏》册17,页893上中。?

  [2]《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大正藏》册10,页963中下。?[3][日]僧源信:《往生要集》上未,《大正藏》册84,页48下。[4]龙树菩萨造:《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正藏》册32,页572下。?

  [5]《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大正藏》册10,页429中下。?

  [6]龙树菩萨集颂,天息灾译:《菩提行经·赞菩提心品》卷一,《大正藏》册32,页544。?

  [7]寂天菩萨造颂、杰操大师广解、隆莲法师汉译:《入菩萨行论广解》,佛陀教育基金会2002年版,第11~15页。?

  [8]《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正藏》册30,页499上中。?

  [9][唐]慧沼撰:《劝发菩提心集》卷上,《大正藏》册45,页377下。?

  [10]《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大正藏》册17,页897下。?

  [11]《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卷十七,《大正藏》册10,页89上。?

  [12]《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大正藏》册17,页897下。?

  [13][清]省庵著:《劝发菩提心文》,祥光彩色制版社1991年版,2~4页。?

  [14]慈航法师著:《菩提心影》,祥光彩色制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15]《佛说庄严菩提心经》,《大正藏》册10,页961下。?

  [16]《大方广佛华严经·离世间品第三十八》,《大正藏》册10,页282中。?

  [17]《菩萨地持经》卷一,《大正藏》册30,页889下。?

  [18][清]省庵著:《劝发菩提心文》,祥光彩色制版社1991年版,第8~25页。?

  [19]《入菩萨行论广解》,第21~23页。?

  [20]《佛说庄严菩提心经》,《大正藏》册10,页961中。

  [21]土美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解:《佛子行三十七颂》略记。[22]宗喀巴大师著、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第211~230页。?

  [23]法尊作:《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第603页。?

  [24]《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大正藏》册30,页550下。?[25]《入菩萨行论广解》,第53页。?

  [26]《劝发菩提心集》卷上,《大正藏》册45,页377上。?

  [27]《菩萨地持经》卷一,《大正藏》册30,页890中。?

  [28]世亲菩萨造:《辩中边论》卷上,《大正藏》册31,页467上。[29]《佛说庄严菩提心经》,《大正藏》册10,页962上。?

  [30]《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大正藏》册17,页900上中。?[31][唐]道绰著:《安乐集》卷上,《大正藏》册47,页8上。?[32]《菩提行经·护戒品第三》,《大正藏》册32,页545上。?

  [33]寂天著、达瓦次仁译:《树立菩提心的功德》。?

  [34]《劝发菩提心集·显胜门》,《大正藏》册45,页376下。?

  [35]天亲著:《发菩提心经论》,《大正藏》册32,页508~515。?[36]莲花戒菩萨造:《广释菩提心论》,《大正藏》册32,页563上中。

 
 
 
前五篇文章

《百喻经》中的大乘佛学思想(蔡宏)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圣严法师,风雪中的行脚僧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听王孺童聊聊“解脱之道”(凡文)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教中的四大“淫女”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生活禅的理念及其弘扬(明杰法师)

 

后五篇文章

人人升进——佛教发展观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和谐社会与佛教中的大和合一致(田东辉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日本佛教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李贺敏)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十九世纪末期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什么是自性?(淳法法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