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止观法门(普明)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止观法门(普明)

    止观法门

  普明

  前言

  佛陀的一代时教极尽圆融微妙,所谓事无不圆,理无不周;是三界的明灯,为度世的宝筏。处于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生逢如此多灾多难的娑婆,世道人心日趋衰微,正义真理逐渐隐没,更显得佛法的可贵与殊胜。

  物质文明愈进步,而人心愈空虚;人生阅历愈深入,则求法愈殷切。然而,没有心向道者,常感佛法深广难以领悟,教理浩翰望而怯步。坊间种种佛学书刊多如春笋,本为可喜的现象,但是有太多的信口雌黄,瞎子摸象,甚而曲解经意,强辞夺理,假如其结果不是饶益而是伤害,还不如下笔谨慎,开口小心的好。古德说:

  “破戒犹可忏悔,破见不通忏悔。”

  止观之法是佛法中极为重要的基本法门,在经典中处处可见到其踪迹,求法者不可不 知,求道者不可不学。笔者身为佛弟子,为报四重恩,因此不揣翦陋,以一得之愚,而就正于诸位大德。

  何谓止观

  如来教法不离戒、定、慧三无漏学,其法义是;以戒为基础,在定的情况下,去运用思想发挥智慧,而后圆满的表现。止观法门也是以戒为基础,故云: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法。”但是,五度如盲,般若为眼目,又说:“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

  有定无慧是痴定,有慧无定是狂慧,因此三学不可偏废。《法华经》云:

  “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兹摘录经论中对止观的解释:

  《大乘义章》:

  “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大乘起信论》: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可见止观之重要。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

  “此中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当知名止。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如实真智,及于无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当知名观。”

  《解深密经》卷三:

  “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于此可见止观之法,乃是于思惟而生正行,于正行导引思惟;可以由粗而细,也可以由细而粗,进而达到精微的境界。不只是观法需要思惟,止法也需要在一念的主题之下善思惟。

  止观之法可为任何修学过程之辅行法门,十大宗派均有其相当于止观法门之修法。以楞严经的二十五圆通为例,均可见到止观的踪影。再以禅法为例:

  禅是一种思考,一种表现,集合智慧的结晶;以“禅那”的译义,为思惟修、静虑,都有著思考的行为。不过这里所说的思考不是臆度,不是揣测,而是行者于人与事的问题所引发的起心动念,无论是感性或理性的情识,加以认识,了解而有所发现,进而圆满的表现。也就是以禅疑、禅思、禅悟的方法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修养自己而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步入明见自性,一切本自无亏,悉已俱足了的世界。”

  白云禅师的止观法门

  本法门不是天台宗的止观法门,而是云老禅师深入禅那六十余年所发明的心得。乃是辅助运用思想,发挥智慧,适合于任何宗派,任何行门,尤其现代人,喜欢独立思考、逻辑推理者,可以引导您进入更高的层次,获得佛法的饶益。本法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环境,均可修行,清净业识,进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胜境。

  方法——

  止:止于一念

  1、研究

  2、分析

  3、认识

  观:观照菩提

  4、察觉

  5、返照

  说明——

  止于一念:于心所生起的任何一个意念,举凡感性、理性的均可止于其间。修行应从照顾起心动念下手。初学先从影响自己最大的意念下手,以后可以由粗而细止于任何一念。

  1、研究:止于一念之后再研究这一念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一念?这一念来自何处?佛法是要解决一连串的为什么。

  2、分析:分析这一念的内容,及内容的每一个因素,愈详细愈好,要能深入的探究自己的意念所包含的内容。

  3、认识:于收集的资料加以了解、分辨比较之后必然有所发现。把与道相应,与生死有关的保留起来;与道不相应、与生死无关的舍弃,完成谨慎的选择。如此就是于止法中,圆具了从意念生起,如何体取理与事的真实面目:

  观照菩提:以自我的意识,从主观而进入客观,由粗而细,确定认识的可信度有多高,由运用思想而发挥智慧,转业成道,达到清净寂灭的境界。

  4、察觉:于质料的比较之后所选择的结果,难免是自我意识;因此,必须加以淘汰、清洗,以智慧发现与道相应、与生死有关的利益之所在。如果其结果是毫无利益的,与道不相应、与生死无关的,则应放弃此一念。

  5、返照:如果于察觉的结果,确定是与道相应,与生死有关的,其利益是可信的,那么,必须针对习气修养自己,于日常生活所得的结果是什么?并且,返照生与灭的现象,也就是回复止于一念的生起,当意念生起时,究竟生之所以生,生从何来,灭之所以灭,灭向何处,最后才能显现菩提道果,毕竟是什么样的境象。

  修法的顺序,先止后观、先观后止,或止观同时均可。必须多次回互经常练习,由粗而细,由细而微,才能显现可信的觉悟。

  只要方法正确,正勤精进,必然可以获得利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止观与五蕴的关系

  “止”是止于一念,先要止于起心动念的分别心,于不乱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分析、认识,而不是计较、执著。也就是把握现前的一念,于能、于所作意思惟,探究解决许许多多的为什么?由此正行安住而生起身、心轻安。

  “观”是运用思想发挥智慧;发觉其所认识的有多少是自我意识?于道的层次有多高?也就是于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周遍寻思。这些运作都不离五蕴的变化。

  修行止观必先认识五蕴的运作。五蕴所表现的就是“我”。五蕴发起作用时,就是吾人的起心动念;五蕴的变化过程,即是一个意念的生灭现象。

  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其大意如后:

  色蕴——根与尘接触,也就是外色与心法相应而发境,色蕴形成。

  受蕴——因色蕴的内涵,引发某种变化,而生起领纳后的情识作用。

  想蕴——依感受而引发思想的作用,包括关系的、联想的,或潜意识的。它是一种因境分别而发动的回互作用,包括摄取、选择、筹谋等想像的运作。

  行蕴——于思想的变化过程中,依据各种内容的结论,而确定的行为,是属于蕴之于内的心识作用。如果随业而转,即发起贪、嗔、痴等善恶行为;如果转业成道,即发起戒、定、慧等修养行为。

  识蕴——依于行为的确定,而有的了别与识知的造作;或者说是行为以后的结果,也就是认识之后的肯定。不过,这种肯定,并不是问题之后的答案。

  认识五蕴之后,必须把握五蕴变化和作用的枢要。色蕴中所形成的内涵,全在受想的变化而肯定作用;进一步,吾人可以发现变化和作用之前,受想与行识之间,必须建立起间隔。想、行之间的间隔修养,正与止观之法互相吻合;也就是利用此间隔修止观,正是行者转业成道的关键时刻。想、行的间隔愈大,也就是思想的空隙愈大,则佛法的成就愈高。

  运用止观之法转业成道时,其五蕴变化的流程如下:

  色蕴是烦恼→受想从道,运用止观之法加以修养→转烦恼成菩提,行识处于菩提之中。

  本法门的熏习,由生而熟,由熟而巧,最后完成于一刹那之间。

  善知方便道

  行法之前,必须具备种种助缘与方便,才能使学人由随顺而入于正行;兹略述其要:

  1、依住于菩萨法假安立,也就是深入经藏依教奉行。

  2、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

  3、具足清净戒,清净闻思,建立正知正见。

  4、亲近善知识。

  5、初学者须有静坐、调身、调心等基础。

  6、不得少为足。

  结语

  止观法门是一种可信可靠,理事融通,必然可获益的法门,可为任何法门的辅行法门,例如:可以作为禅法的基础工夫,亦可以运用于探究经教的法义;实则,它的本身即具有殊胜的功德,可以完成不同层次的觉悟。例如:

  1、能使行者从初禅而灭受想,次第成就。

  2、能对治初地以至如来地,种种烦恼与所知二障。

  说一丈不如行一尺,只要正勤精进,必然功不唐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初学者难免理、事难圆,有太多的与道不相应、与生死无关的认识,必须放弃。这是修学的必经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加上毅力与道心,必定可开拓另一个天地,达到“看破、放下、自在”的洒脱之境。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安祥”的价值(本源)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我对安祥禅的体会(斯朋锡)

佛说弥勒来时经

佛说稻芋经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芋喻经

 

后五篇文章

悲华经诸菩萨本受记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读《安祥集》体会——悟入空性话安详(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教外别传即教内真传(陈明晖)

贤愚经波婆离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临济高僧圆悟克勤大师(李豫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