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星云的教育领导风格初探(黄文树)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星云的教育领导风格初探(黄文树)

   星云的教育领导风格初探

  黄文树(树德科技大学师资培育中心教授)

  提要:五十年来,星云在台湾推动“人间佛教”运动,致力于学校教育事业,办理了为数甚伙的普通教育机构,有综合大学、中学、小学及幼稚园等,堪称是一大教育家。其教育领导风格可归纳为下列八项:一、本诸人间佛教,二、体现教育热忱,三、善筹建校资金,四、委任专才治校,五、关怀弱势学生,六、勇于教学创新,七、尊重教师专业,八、重建人文学风。这些特征,值得参考借镜。

  关键词:星云  南华大学  佛光大学  教育领导  人间佛教

  前言

  开创佛光山的星云二九二七—),本诸佛教喜舍奉献之精神,以推动教育文化工作为职志。由于他兼赡“热忱”与“巧思”,故无论是布教弘法或是兴学育才等,都有具体可观的绩效。他赢得不少美誉,诸如高希均:“一位影响深远的社会教育家。”慈容:“佛教的创意大师。”史家认为:“星云在台湾的佛教界异常活跃,其气人世’的思想已经成为台湾佛敦界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这些称誉与论定,勾勒出星云在当代佛教史与社教界的重要地位。

  “以教育培养人才”乃星云建立佛光山的四大宗旨之首。在学校教育实践上,星云先后创办慈爱幼稚园(一九五六年)、智光职校(一九六四年)、普门幼稚园(一九六六年)、大慈育幼院(一九七五年)、普门中学(一九七七年)、美国西来大学二九九一年)、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二(一九九三年)、南华大学(一九九六年)、宜兰人文小学(二〇〇二年),以及佛光山均头中小学(二〇〇四年)等,堪称一大教育家。本文旨在探讨星云领导这些教育机构的风格,将之归纳为八项特征,分别说明于后。

  一、本诸人间佛教

  回顾台湾佛教的信仰,远在明、清时代,即由闽、粤迁移来台的先民传人,唯当时的信仰注重祈福禳灾,以及个人的修持,少有大规模的僧团活动。迨“马关条约”后,日人统治台湾,大力推行皇民化运动,台湾佛软寺院活动,呈现日本化现象。直至一九四五年台湾“光复”,内陆高僧大德纷纷渡台弘化,佛法始得正显、弘扬于台湾。内陆渡台弘化的高僧中,星云为对治传统佛教流于“经忏香火”的窠臼,继承太虚(一八九八—一九四七)的“人生佛教”而提倡“人间佛教”。

  被视为中国佛教现代化的首倡者之太虚,在一九二八年发表(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宣称要“建设由人而菩萨而佛的人生佛教”。这是近现代中国佛教提倡菩萨精神的第一声狮吼。论者指出:“太虚秉持佛法救世与回真向俗之心,毅然从出世的传统旧习转向入世的革新作风,揭橥人生佛教旗帜,呼吁佛教界走出山林,关怀现世,以改变佛教出家自了的体质。”“人生佛教”实为太虚领导的佛教改革运动的主轴。

  星云自陈其之所以提倡人间佛教乃遵照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的理想,实践六祖“佛法世间觉”的主张。一九四九年,星云初来台湾,目睹当时台湾社会经济萧条,生活落后,神坛庙观充斥街头,迷信邪教到处漫流,佛教寺院既缺乏丛林恢宏壮丽的气派,也没有利生济民的事业,“不禁悲从中来”。在感慨之余,他长跪佛前立下弘誓,“愿以身心血肉耕耘这块佛法沙漠”。依星云的观点,出家人若要发挥利济众生的效益,一定要采取主动方式,走人社会。

  星云认为,“佛出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现实重于玄谈”、“大众重于个人”、“社会重于山林”、“利他重于自利”。在他看来,“生活乐趣”、“财富丰足”、“慈悲道德”、“眷属和敬”、“大乘普济”,以及“佛国净土”等,都是人间佛教应予开展的重点。依星云的观点,“人间佛教重在对整个世间的软化”,“凡一切有助于增进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

  星云的人间佛教教育思想,体现在他五十年来的文教事业上。依长期追随星云的慈容之说法,星云的人间佛教理念之核心是“提倡理事圆融”。她指出,佛光山依理成事,依事显理,此之谓“理事圆融”。星云兴办各级学校教育、力行佛学院教育,对教育的发展、人心的净化与文化的提升,都有极大的助益。

  另外,论者指出,星云带动佛教走上现代化轨道,办理各级教育机构,是与社会之现代化相呼应相联结的新佛教运动,是真正“在人间的佛教”。

  二、体现教育热忱

  星云汲汲于人间佛教的文教事业,其范围遍布全台,而且扩及国际。他特重教育工作,谓:“人能弘道”;“今后佛教的前途发展,有赖人才来兴隆,人才则必须靠教育来栽培”。星云自谢:“我对教育一直表达了我的热忱。”他表示:“我的一生,说得好听,我一直在文教之间游走。”这些话,彰显出星云对于教育事业之热切。

  以佛教的力量办理学校,一直是星云的心愿。他的教育热忱,从幼稚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容后说明),均本着佛陀慈悲济世本怀,同等重视。教育要从“往下扎根”做起,星云早在一九五〇年代宜兰弘法时期,即注意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当时仍在家身分的慈惠、慈容等徒弟往幼稚教育发展,并于一九五六年率先成立了慈爱幼稚园,成为当时宜兰地区“幼稚园之冠”。十年后,又于高雄市设立普门幼稚园;一九七五年另办大慈育幼院。一九八五年,更成立“佛光山幼稚教育发展中心”,从事幼稚园教育的整体性规画与研究发展。此外,又有台南慈航幼稚园及托儿所、善化慧慈幼稚园等。

  在中小学部分,星云在一九六四年参与台北智光商职的创办。一九七七年独力创办普门中学,并确立建校方针为:㈠普门中学是普度一切众生之门,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世精神的弘扬;㈡普门中学是普为大众设立之门,是至圣先师孔子有数无类理想的实践;㈢普门中学是以佛教救世精神,融和教育理念、大慈平等、博爱无私为宗旨:㈣普门中学以造就五育并进,品学优良之青年,贡献社会,造福邦梓为目标。可见星云系将办学定位在“菩萨道”的发扬,并结合孔子“有数无类”的理想为依归。这种教育奉献精神,值得敬佩。

  依星云的观点,教育是佛教发展的命脉,他声言:“没有教育,纵有再高深的教理,再众多的经典,谁去研究呢?所以必须要提倡教育。”他在(佛教兴学的往事与未来)一文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育是人类传递经验和开展文明的方法,人类自有历史以来,教育便在人类的历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透过佛教义理的弘扬,帮助世人解答生死的迷惑、认识世间的实相、掌握人生的方向、圆满生命的意义”等,其实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这种人本的生命教育,是源自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开始,二千五百多年来,师徒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可以说,星云之体现教育热忱,致力于兴学育才的行谊,与佛教重视教育的优质传统是前后接榫的。

  三、善筹建校资金

  精于宣传讲说的星云,还擅长集资经营、组织规画与政商交际,这是他迅速崛起,又能持续稳定发展的个人多元能力因素。他领导的佛光山系统,相当庞大,截至一九九六年止,包括佛光山总本山在内,在台湾共有四+七座道场,海外亚洲地区有十六座,美洲有二十五座,欧洲有六座,大洋洲有十座,非洲有六座,合计一百一十座。另依一九九九年资料统计,佛光山旗下组织分院,国内(含总本山)有六十四所,美洲有三十四所,欧洲有十二所,非洲有七所,澳洲有十五所,海外亚洲地区有三十九所,共一百七十一所之多。这可见佛光山旗下组织发展之快、之宏,真所谓“处处有‘佛光’”。

  筹建学校,光有理念和热忱是不够的,特别是兴办大学,必须汇集的资金、人力与物力,都是极为庞大的数目。星云接二连三的顺利兴建大学,必有其超人的集资本领在,否则这一切是无由付诸实现的。星云说“结缘是办事的资粮”,这句话透出个中诀窍,诚为深入肯綮之论。符芝瑛在《传灯:星云大师传》云:

  星云是一个具有大众性格的人,四十年来,诚意结下的朋友缘、信徒缘,也如同朵朵祥云,在海内

  外随处可见,成为他本人及佛光山事业发展重要的增上缘。这段话不但勾勒出星云“善于结缘”的人格特质,同时为其成功领导佛光山的“增上缘”作了简短注脚。

  为什么星云当年孤身来台,如今却能像“吸铁石”一样,聚合社会各界的朋友,欢喜结缘在人间呢?《传灯——星云大师传》给了解答:

  就实质而言,因为信徒觉得和佛光山关系密切,凡是信徒的婚丧喜庆,山上都给予协助:每月提供书刊及资讯;经常举办演讲、法会、共修、讲习、家庭普照,帮助大家安定身心:另外还有探病慰问、析福消灾等。一些老信徒记得,往往生日前l星期就可以收到山上寄来的贺卡。就精神感情而言,则是星云的真诚关怀、智慧圆融,维系了众人的向心力。以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二〇〇六年八月一日经教育部核定为“佛光大学”)的筹办为例:该校自一九九二年底的勘察、翌年开始筹设,历经七年的环境影响评估及校区杂项工程施工,投入十数亿资金。星云为了筹募所需的建校费用,他结集众缘,发起义卖、义唱、园游会、餐会、行脚托钵兴学、梁皇法会、梵咀演唱及百万人兴学等活动。其中,在“义卖”活动方面,一九九四年,星云把二、三十年来,一些名家赠送的字画、纪念品、古董、佛教法物等全部集中,在台北道场举行第一场的“当代名家艺术精品义卖”。 那时担任佛光山信徒总代表的陈履安,也将家中珍藏的古董字画,“装满了两卡车”运到佛光山,悉数捐出义卖,帮助星云办大学。 再如名画家李奇茂结婚时,星云是证婚人:他为了替星云筹募兴建大学经费,办了数次“书画义卖”。据载,星云在台北道场举行的首场义卖,场面热烈,令参与的人为之动容,“感动得热泪盈眶”。诚如星云所说:“买贵了是功德,买便宜了是欢喜。”原本是经济性商品贩售活动,却转换成“善美合一”的高尚氛围,参与者身在其中,莫不感受到无比的法喜和温馨。

  再如为筹设南华大学,星云充分运用先前筹建佛光大学的“百万人兴学运动”,以百万“大学委员”每人每月捐资一百元,三年为期,藉此凝聚百万人的心力,连结百万人的善缘,期使百年树人的建校功德得以圆满。此项运动于一九九六年元月正式展开时,旋获得教界四众、社会各阶层人士之翕从响应。星云强调:

  每月一百元的捐款,以三年为圆满,并不希望人们一次将三千六百元缴清,而希望藉着每月一次的捐款兴学,促成每一次善念的提起,慈悲喜舍再一次的长养:六度四摄再一次启发我们的良知,让每一个月都有功德欢喜来到心田。这一番诠释,颇能打动人心:

  有许多劝募委员,默默奔波于人群间,一遍又t遍向人述说兴校育才的理念:还有许多人,不吝己财,倾囊布施;更有许多人省吃俭用,每日挪出一分一厘,只为了成就这桩千秋伟业。四、委任专才治校

  综理一所学校,需要能够引导组织成员共同朝学校教育目标的方向迈进。领导人除了要有法定权威与传统权威之外,尚须兼备人格权威与专业权威,如此才能在情境里发挥人际影响力,统合成员的意志,利用团体的智慧,顺导组织的人力,从而实现学校目标。因此,学校校长的选择、委任,实攸关学校校务发展。在这方面,星云也有他敏锐的眼光。

  一向驰骋文学与宗教领域,曾为“最年轻的国家文学博士”,担任过淡江大学的中文系主任、中研所所长、文学院院长,陆委会文教处处长的龚鹏程博士,着作丰富,学养俱佳,为当今学界青年才俊,先后受聘为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佛光大学)、南华大学掌舵。学校校务在他的努力推展下,蒸蒸日上。以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佛光大学)为例,自二〇〇〇年九月至二〇〇二年,短短一年半,已设立了十五个研究所,“不但师资阵容坚强、珍藏图书丰富,而且数学设施新颖、学术格局闳阔,师生倘徉其中,读学论道,蕴育出一股浓厚的人文气息”。

  龚校长积二十多年的大学行政经验,曾费心钻研大学革新之道,对大学教育的理念有新颖、独到的见解,以追求优良教育品质的大学为目标。他认为,大学教育要成就其功能,即应调整“大”学的想法,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系因其所敦者为大人之学,系因其学术格局闳阔博大,并非机构庞大便可名之为大学,因此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佛光大学)及南华大学的精致大学政策,正吻合教育原理及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向。星云与龚校长虽素昧乎生,但他却将实践生平志愿的大任委付龚校长,实是龚先生的年轻有为及学术涵养令人激赏,同时其教育理念正与大师相契之故。

  此外,普门中学前后数任校长,包括慈惠法师、慧开法师、王廷二、依淳法师、叶明灿等人,都是富有教育实务经验的学校行政人才。该校甚至礼聘着名教育学者、曾任国立花莲师范学院校长的陈乃臣博士主持校务,借重其专业长才,为学校奠立中远程发展计画。普门中学历年来办学成绩,相当亮丽,曾获得教育部评监优等、教育厅评监“无缺点学校”  (观光科)、全省家事类科评监教学项目第一名,以及教育部办学绩优奖。若无有效的学校行政领导,这些成果是不易获得的。

  二〇〇三年,星云邀请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杨文贵教授接任宜兰人文小学校长,是星云“委任专才治校”的另一例证。杨氏是教育专家,在中小学课程与数学领域,学养丰宏,是这方面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杨校长在这所小学的“教学与经营团体”,“秉承”星云“以众生为怀的宗教精神”为立基点,善用公立学校公平、普及的教育优势,辅以民间经营的弹性自主空间,发挥动勉、宽容、关怀、耐心的人文教育精神,来面对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速度、学习风格和学习表现上的个别差异。在他孜孜纥纥的经营下,该校迭获教育当局的肯定与叙奖(详后)。足见星云“用人”确有“过人之处一

  五、关怀弱势学生

  星云宣称:“教育来自爱心,服务来自发心。”植基在佛教慈悲为怀的信仰之上,他确认道:“兴办教育,/水远是佛教应该坚持的方向,要有办理(同过去)师范学院公费就读的理念,如此才能吸收一些优秀的青年,免于经济窘困、学费无着而不能进入修学。”此一教育理念,弥足珍贵,值得在教育史册记上一笔。

  早在一九七五年,星云在佛光山成立的大慈育幼院,即“免费”招收附近村庄之幼童以及一孤苦无依”的贫童,施以学前教育。星云说:“大慈育幼院的院童都是佛光山的小王子、小公主。”院内敦保人员本此理念尽心照顾院童,至今已培育出五百多名身心健全的孩子,他们长大后走入社会,在军、公、教、商、宗教、慈善等各个层面服务,从业务员到经理,从老师到军人,都有良好的表现。目前该校所收养“孤苦无依”之贫童有六十二人,其对象包括:㈠父母双亡,无人抚养者:㈡为国牺性之烈士遗孤,乏人教养者:㈢父母一方死,其生存的一方无养育能力,或父母离婚,负责教养的一方患重病、判刑入狱、残废失去工作能力者:㈣各县市政府转介之儿童保护个案。该院之服务项目不仅提供院童医疗保健,照顾生活起居与身心健康,并兼顾儿童教育及升学辅导等,服务是“全方位”的。就此而言,星云为数育出资出力之办学精神以及富于“教育爱”的特质,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

  普门中学则有具体关怀学生的“奖助学金”制度。该校颁发国一新生每人第一学期“入学奖金一五千元,第二学期起颁发品学兼优生每学期“奖励金”五千元;参加该校学艺竞赛前三十名者,“三年学杂费全免”。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之外,普门中学对于“弱势学生”另有特别的奖助办法:其一是“原住民奖助学金”——每学期每名给(一万一千元二局中职)、一万二千六百元(国中部);其二是“原住民住宿减免”—:住宿费用半价优待;其三足“残障奖助学金”  (具残障子女或残障学生申请)——每学期重度二万六干元,中度一万九干元、轻度一万元;其四是“低收入户奖助学金”  (持低收入户证明者申请)——每学期约二万六千元。⑥这些奖助学金制度,对于弱势学生实有莫大之帮助。

  创于一九九六年的南华大学,以南华管理学院立案招生,是由星云宏愿兴学,并为发展高深学术研究,培育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国家社会,造福人群所创办。一九九九年,该校获教育部核准改名“南华大学”,计有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院,后来在陈淼胜校长手中增设科技学院与艺术学院,并将社会学院更名为社会科学院,同时增设了许多系所。迄今,管理学院有管理科学研究所,环境管理研究所,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财务金融学系暨财务管理研究所,旅游事业经营学系暨旅游事业管理研究所,非营利事业管理研究所,企业管理学系,会计资讯学系,管理经济学系暨经济学研究所:人文学院有哲学系、所,文学系、所,生死学系、所,宗教学研究所,幼儿教育系所,外国语文学系,通识教学中心,语文数学中心,体育教学中心,师资培育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巴利学研究中心,世界禅学研究中心,敦煌学研究中心,台湾文学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院有社会学研究所,亚太研究所,公共行政与政策研究所,欧洲研究所,教育社会学研究所,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应用社会学系,传播管理学系:科技学院有资讯管理学系暨资讯管理学研究所,电子商务管理学系,资讯工程学系;自然生物科技学系;自然医学研究所:艺术学院有视觉艺术学系,应用艺术与设计学系、所,建筑与景观学系,环境与艺术研究所,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民族音乐学系,艺术文化研究中心。本校有四大特色为数育界所称许:一是创校之初“四年不收学杂费”;二是大一、大二不分系,“重视通识教育”:三是全国首创之“经典教育”,学生必修四门中、西经典,以受文明精华之洗礼;四是“全国最高师生比”——一:三,此乃一般国立大学难以企及的高标准。其中第一项特色,即星云“公费就学”理念的实践。

  南华大学初期“四年不收学杂费”的制度,系建构在星云“慈悲服务”的建校理念之上。此项制度的教育学理至少有二:一是“不收学杂费”有助于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并可扭转目前大学生“消费者意识”之偏差心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之态度:二是鼓励学生组织自治会,自行管理宿舍、水电等收费问题,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及学校认同精神。也就是说,该校一不在学杂费上竞争,旨在给予更多青年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与大众广结善缘并着力于优良师资之敦聘、学生自治能力及健全观念之培养”。“免收学杂费”,立意佳,实施所需经费在佛光山支持下亦未见问题。特别是这项制度对于清寒学生而言,意义尤大;而它对于“教育机会均等”理想的落实,更是功不啻捐。

  六、勇于教学创新

  前述南华大学有四大特色,其中第二项“重视通识教育”与第三项“经典教育一都是该校创新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该校大学部有所谓“兀”字型课程规画:横轴代表通识博雅教育,两个纵轴一个代表专业学术教育,另一个代表第二专长训练(即辅系),学生只要缴一份学费,可以同时修习二种专业。兀字型的课程方针,表示南华大学的学生必须同时接受通识教育二局达四十学分)的人文熏陶以及专业知识的学术养成。另为加强文化洗礼,该校规定大学部学生至少需修读中西着名经典四部以上。其次,该校亦建立了全新的导师制:专任教师排定每周六小时固定时间辅导学生,且全校专任教师皆为导师(导师生比不超过一比三十),以增进师生互动。还有,该校采取精致教学取向,大学部课程选修人数达十人、研究所选修达三人即开课。这种“不惜成本”的作法,在国内私立大学无出其右者,即令国立大学亦难望其项背。

  一九九九年,立法院三读通过《教育基本法》,明订公立学校得委托民间办理,并授权地方政府制定相关自治条例管理之。二〇〇一年宜兰县通过“所属国民中小学委托私人办理自治条例一,并立刻公告将头城国小拔雅分校公开征求民间参与办学。经过一番审议程式,星云主导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在众多申请参与计画中脱颖而出,取得办学权。翌年,全国第一所公办民营国小——宜兰县人文国民小学正式开学,此乃星云教育实践的另一指标。该校甫满二年,即以“混龄班级与适性分组的动态学习”荣获教育部“九年一贯课程推手——标竿一百”叙奖,成为“以双轨动态学习组织为课程核心的创意学校”。第三年又荣获宜兰县教育局“校务评监特优”,并通过“人文国小转型为九年一贯中小学”申设案;该年三、四、八月,先后以“准博物馆式角落学习应用于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教学之探讨”、“幼小衔接创意教学的可能途径——人文国小一年级准博物馆化‘角落课程’之研究”、“大手携小手建构九年一贯课程学习成就评量方案”,分别获得教育部“中小学科学教育专案补助”  (二十万元)、“行动研究专案补助”  (十四万四千元)、及“九年一贯课程研究专案补助”  (十八万元)。同年更以“国英数学习之动态分组与自主评量”获得国民学校办学最高荣誉——教育部“教学卓越金质奖”。

  再如二〇〇四年,星云最新创办的佛光山均头中小学,亦在南投风光成立了。由于该校属于“住宿型学校”——来自全省各地的学生多数住于学校宿舍,校方考量学生的需求,乃有“课后辅导课程”与“自主社团课程”之实施。就前者而言,学生白天上完正式课程,留校的时间还很长,需要老师“全时照顾”,因此该校实施了下列课程:一是“日间课后辅导”,于正课结束后,国中部加强国、英、数、理、化、社会等课外补充教材,国小部则设珠心算、书本口IY、美劳、乐器演奏、生活美语、阅读指导等活动;二是“夜间住宿生学习辅导”,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之差异,进行各学科之深化教学或补救教学:三是“住宿生活教育”,国中部加强住宿内务整理及人际互动礼节等,国小部则指导学生盥洗、洗衣、脱水、晒衣、折衣、叠被、打扫、应对进退等日常生活教育。这些课程与活动,对于住宿生来说都是非常“贴心”的作法。

  再者,佛光山均头中小学还推展学生卓越学习护照、检验学习成果等活动。该校拟具学校本位基本学习能力指标,发行学生卓越学习护照,藉由全面品质管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卓越学习护照学习内容,在国中部包括以下项目:阅读中英文好书至少五十本、英语字汇一千至二干五百基本能力检定、数学分级检定、自制书本一本、至少编辑班刊或校刊一次、自然科学专题研究小论文一篇、电脑操作检定、活动设计、体适能测试检定、CPR检定、公共服务实践、善行纪录、特殊优良事迹等。在国小部则包括:阅读中英文好书至少一百本、经典背诵、珠心算检定、一项音乐乐器演奏、英语字汇检定、数学分级检定、自制绘本书一本、至少编辑班刊一次、电脑操作检定、活动设计、体适能测试检定、公共服务实践、善行纪录、特殊优良事迹等。

  七、尊重教师专业

  星云兴办的各级学校,均相当尊重教师的专业,其重要的证据是:教师不必兼办繁琐的行政业务。一般而言,中小学教师都要兼办学校行政工作。实际上,由于学校业务干头万绪,只赖少数行政人员推动、负责,很难见其成效。加以中小学“职员”编制相当有限,故教师往往需要协办若千行政业务。举凡教务工作的注册、图书管理、设备管理、奖助学金受理与发放等;学务工作的生活教育、体育活动、卫生保健、安全教育、保防教育及平安保险等;总务工作的文书处理、事务处理、营缮工程、采购验收、出纳及财物管理等,都仰赖教师配合办理。因此,中小学教师经常要分出若千时间来兼办这些行政业务,以致影响到教学工作。这种情况,似乎难以释除。虽然如此,我们却可以在星云创办的中小学发现教师不必分担行政庶务的事实。

  南华大学与佛光大学不用说,就连属于“小学”的“宜兰人文小学”的教师也不必兼办行政工作。该校“秉持“行政服务教学”、“行政与教学分立”之概念,让教师专心从事专业自主的教学工作,不兼任何行政事务”。该校前任校长补充说:

  任职行政工作的主任们,都是由合格教师出任,如此才能充分了解教师运作课务的需求,提供及时且必要的资源与支援。所以在学校中,只看得到专任教学工作的老师,及偶尔见到支援教学工作的同仁,和专职行政的教师。行政支援教学的学校氛围不只存在于老师与行政之间,也感染到学生群。学生不时会出没于行政办公室,不是因为犯错受罚,而是前来商借文具用品,或是前来找行政老师聊聊天。

  上面这个观念与格局,看似简单,要落实并不易。十年前,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在《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针对“维护教师专业自主权”及“落实学校自主经营”,作了许多建议事项,其中一款如下:“专案增设国小专任职员,办理专业行政,减除教师之非教学工作负担。”这个具体建议在十年后的今天,大概只能在星云创办的宜兰人文小学看到。星云的教育行政观念极为进步,他说:“没有新观念,不会有进步:没有大格局,不会有远见。”⑧因有新观念、有大格局,才造就了宜兰人文小学上述诸多佳绩。

  另者,南华大学基于尊重教师专业,对教师之待遇有比国立大学更优厚的礼遇与保障。该校专任教师每周基本授课钟点数教授为六小时、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七小时、讲师八小时,均比国立大学教师减授二至三小时。还有,该校提供教师宿舍,以及各种奖助教师研究之办法,均对于鼓励及提升教师研究水平有很大助益。尤有甚者,在南华大学服务的所有救职员尚享有“佛光津贴”的“额外待遇”——按本俸加学术研究费总额百分之五计算。

  八、重建人文学风

  近二、三十年来的学校教育取向,呈现理工科技优先、职业训练挂帅的态势;相对的,传统的人文教育或博雅陶冶,却逐渐式微,所谓“边缘课程”、;贝昏科目”便是它的代号。在人文学风被漠视的潮流中,星云“逆向操作”,揭竿而起,重新标举“人文化成”的教育旨趣,堪称“异军特起”。

  重建人文学风的诉求,可由星云于一九九四年二月回答媒体记者的一席话中窥见端倪,他佛光大学(含南华大学)是我多年来为国家社会提出的贡献,我着重于人文思想人格道德的培养,主张先行设立人文学院,学校建筑的设计朝精致方面。希望师生彼此间都能叫得出名字,老师都能了解学生的性向、嗜好、缺点、优点,并注重师生伦理关系、多元知识的获得、健全人格的培养,将来才能对于社会有所贡献!

  他理想中的大学,是“一所注重人文教育的精致大学;追求优良教学品质的内涵大学;提供山林优游环境的森林大学;像古代书院那样,师生能充分互动,彼此认识关爱,不以知识传授为限,更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这些说明了星云重视人文陶冶的教育主张。

  佛光大学是兰阳地区第一所大学,也是第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教育核心的大学,一九九三年由星云创办。该校位于风景优美的礁溪林美村山上,校园的山川灵气,洋溢古书院之氛围。校地面积达五十七公顷,采全区整体规画、逐步开发之方式。在建校初期,先成立人文与社会两学院,后来又相继成立理工学院与佛教研修院,而社会学院也更名为社会科学暨管理学院,其中于二〇〇六年成立的佛教研修学院是“私立学校法”修订后,第一所经教育部核准成立的宗教研修院。人文学院则设有文学系、所,哲学系、所,宗教学系、所,历史学系、所,人类学系,外国语言与文化学系、所,艺术学研究所,生命学研究所,语言教育中心:社会科学暨管理学院有未来学系、所,政治学系、所,经济学系、所,社会学系、所,公共事务学系、所,学习与数位科技学系、所,传播学系、所,管理学系、所,社会教育学研究所:理工学院有资讯学系、所,心理学系、所·值得注意的是,佛光创校,是从研究所开始,先有硕士班、博士班,再有大学部,这在台湾的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先进作法。该校之教育目标在“发展人文精神”,以培育“儒雅君子”为鹄的,采取“人文化成”为主轴。不仅有古朴的教室设备,还实施小班教学制度,有号称全国最佳的师生比例(一:七·二)。本校期望在现代大学的架构上,仍能体现宋明“书院的优质人文传统学风”。

  发展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教育目标,源自星云所谓的“净化人心,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变化气质,是读书的最大受用”。奠定在这一基础上,佛光大学定位其教育内涵为:在于提升人的品质,使人了解人的存在状态,了解人的价值、意义与责任,了解人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而不只是一些狭隘的技术与干枯的知识系统。

  相较于时下“商品化”、沦为“经济附庸”或“职业训练所”的高等教育,佛光人文社会学院的宗旨,已然是一新的教育方向。

  至于星云二〇〇四年八月在南投创办“佛光山均头中小学”,标志着他建立完整教育体系的宏愿益为实现了。据该校之说明,“均头”原是佛陀时代一小沙弥,勇猛精进,堪为所有沙弥学习的典范,创办人星云特意将学校命名为“均头”,意在期许学生效法之。此外,星云亦表示,“均头”蕴含“人人‘均’能出气头乙天”:其所抱持的教育精神是“坚持带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我肯定,并出人头地”·该校秉持星云强调的“佛教慈悲喜舍的宗教情怀”作为办学最高指导原则,其教育哲学观有三:多元智慧、完全学习、全人发展:而教学理念则突显“营造以人文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之取向,实有其特色。

  结语

  上面这些林林总总之大学、中学、小学及幼稚园等普通教育机构,分担、肩负了政府办理教育的重大任务:所培育之人才,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成绩斐然。其中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所开办的未来学、生死学、生命学、自然医学、美学与艺术管理学,以及宗教学等系所,教学与研究的领域都与生命课题、现代思潮及未来趋势有密切的关系,提供了青年学生们更多元、更人文的教育机会,这对于青年朋友素质的提升,自是不言可喻。

  无可否认的,星云积极参与民间兴学,戮力“作育英才”,“质量并重”,令人刮目相看。其教育行谊,直可媲美清朝的武训(一八三八—一八九六)  、瑞士的裴斯塔洛齐(Pestahzzi,1746—1827)等人,甚至有过之无不及。他在教育领导上,确有值得参考借镜的风格:本诸人间佛教,此其一:体现教育热忱,此其二:善筹建校资金,此其三;委任专才治校,此其四;关怀弱势学生,此其五;勇于教学创新,此其六;尊重教师专业,此其七;重建人文学风,此其八。这些特质,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启示作用。

  摘自《普门学报》第四十期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悼法舫法师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北传大乘佛教的起点(赖鹏举)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胜义谛与世俗谛的论争(万金川)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唐代僧诗中的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空性与现代性:从京都学派、新儒家到多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张祥龙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学佛者亟应大惊防处︰自己就是恐怖分子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念念向觉的新生活(超定)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慧学的进修次第(黄国达)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印顺法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