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浅谈“心灵环保”(悟竟) |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浅谈“心灵环保”(悟竟) 浅谈“心灵环保” 悟竟 提要:末法时代的出家人,由于无始以来的贪瞋痴等烦恼污染了自己的一念心,很难将心用功办道,明心见性:于是沉沦五欲的享受,懈怠、散慢,最终堕入恶道-因此 “心灵环保”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那该如何守护自己的一念心,净化心灵呢?本文立足佛教要我们行者要出离世间无欲烦恼,随缘度化,用净戒摄受心灵,以此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直至趋向了生脱死,解脱成佛的大道. 关键词:随缘持戒心灵 引言 俗话说:“修行莫如先修心。”因为学佛的最高理想目标虽然是为了离苦得乐、断惑证真、转迷成悟、超凡入圣等,但是要达到这一最高理想目标,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心改善,实施“心灵环保”,使之达到最清净的状态。 1、人心最大的污染源一一贪瞋痴三毒烦恼 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善恶,都是由心主宰,被心牵引,受心支配。“佛子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原来清净无染充满宁静与安祥的心,在无始以来的生死流转中,在充满色、声、香、味、触的陷阱中,不知不觉地种下了恶因。于是我们的心变得贪婪、嫉妒、愚痴和瞋恚,而永无休止在世间索取。 贪:梵语“罗俄”,指以迷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即欲之境,而不离也。《成唯识论》:“云何为贪?于有有染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大智度论》三十二云:“于利益我者生贪欲。”《俱舍论》十六云:“于他财物恶欲为贪。”可见有贪的心态,不仅能危险到自己色身慧命的成长,亦会危及到他人的财物、生命,它也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能使人变得为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 瞋:瞋恚之心名为瞋,以迷心对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即对违逆自心的人、事生起瞋恚的心理。《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中说:“违逆我者而生瞋恚。”瞋恚心容易使人失去理智,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诸多的矛盾和冲突。人类社会暴力等现象的发生,都是由瞋恚心所引发的。 痴:梵语“慕何”,指心性暗钝,迷于事理之法者,亦名无明。《大智度论》云:“此使(瞋、贪、毒)不从智生,故名为痴。”《成唯识论》卷六:“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法故。”如是可知,所谓无明,为一切烦恼的根本,遍于一切烦恼,在诸烦恼中是最重要的一种。 我们佛子的一念心,长夜为贪欲所染,为瞋恚所惑,为愚痴所迷,由此可知,此三毒是造成众生痛苦的主要原因。唯有明了此三种烦恼,才能让我们觉醒。此三毒犹如人心中潜伏的“恶狼”,欲置众生于愚痴、贪婪、暴戾之中,带来诸多冲突、困扰及灾难。《大乘义章》中说:“此三毒摄一切烦恼,一切烦恼能害众生,其犹毒蛇,亦如毒龙。”此三毒污染人心,也是行者色身慧命得以延续的劲敌,故《大涅槃经》中云:“毒中之毒,无过三毒。”因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竭尽全力来断除它,让我们的心灵达到清净无染的状态。 烦恼源自于“我执”,我执不断,烦恼丛生,人的自私自利就在于颠倒妄想、分别、执着。如果我们能放下我执,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从所有众生的利益着想,就可以超越个人的一己之私,使心量变得广阔无碍。 2、“心灵环保”的必要性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修学者要想达到内心世界的清净、安定,就必须要净化我们的心灵,制伏内心中的贪、瞋、痴等烦恼。《维摩诘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心若不净,念佛何益?心若不专,求佛何益?”故说“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求”。若我们佛弟子心不清净,又谈何能够荷担如来家业,自利利他、弘法利生、度化众生呢? 人类外在行为的失调,主要源自于内心的不净。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天台宗也认为“十法界唯一心中得,一念心生则具足三千诸法。”由此可知心为万法之源,心能主宰一切,而怎样守持自己的一念心呢?这就成为出家人最重要的课题。无始以来的造作,我们的心充满太多的贪欲,被五欲六尘所污染,所以现在我们很难做到明心见性了。 末法众生,根基低劣,在修学过程中常与道相背,陷入染法而不自知,一味的沉沦于五欲享受,就会令我们的心更加贪婪、愚痴,离解脱成佛的大道越来越远。“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我们修学者要时刻提醒自己认识到人生无常。因此我们要通过修学宋解脱,首先要净化心灵,实施“心灵环保”。心灵净化的过程,不仅是烦恼断除的过程,更是开发我们内心的菩提种子,实践菩提大道的过程。心灵无住无滞,达到以智化情,以智导情,逐渐深入内心,转染成净,提高生命的境界,以达到心灵环保的终极,直至趋向解脱成佛的大道。 3、怎样实行“心灵环保” 3.1培养“随缘心” “随缘”就是一切顺其自然,做什么事都不强求,随心而动。对于物质的财富则得之不喜,失主不忧,决不让外界的诱惑影响内心精神的宁静。人生做到富贵、贫穷、得失、冷热随缘,就意味着安贫乐道,看破人生,乐于放下。于佛法来讲,就是不“执着”,如果过于执着就会变成一种强求攀缘。只有懂得随缘,才会自在。反之,则痛苦无边。 弘一大师说过:“人生随缘,便会活得自在,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心中就不会有障碍。”然一切随缘不是消极等心,谈不上修行:没有出离心,也就不会真正得到佛法的法益甘露。修行就是要屏息诸缘,六根清净。内心没有产生对五蕴、六处、十八界的出离,那么六根何以清净,诸缘何以屏息呢?所以没有出离心就不是真佛子,没有出离心就不是真解脱。唯有认识到轮回的愚痴,轮回的颠倒,因缘法则的无常,身心世界的虚幻,才谈得上出离。“天下熙熙,皆为利宋,天下攘攘,皆为利去。”唯有让躁动的心,真正闲下来,出离世间的五欲和执著,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才能实现心灵真正的环保。看破、放下,得大自在,才能拥有超然的心态,才会拥有真正的解脱和自由,而去度化众生,荷担如宋以“弘法是家务”的使命。 3.3培养持戒清净的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若人出家,不护净戒,贪着世乐,毁佛戒宝?如是比丘,不名出家。”戒律是防非止恶、约束身心的一种善法,能够止除十恶五逆等罪的产生。《大集月义经》云:“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灭是戒义,此诸戒义,是名戒义。” 龙树菩萨的《亲友书》云:“有如万物依于大地,一切功德,依于戒,如同万物依靠于大地,同样,一切功德只有在净戒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漓益大师云:“持戒如此,万物由此而生,持戒如城,魔障藉此而远离,从善根而言,持净戒所获功德,如大地上的万物一样无量无边。从遣除魔障而言,如坚固的城墙,能抵抗外敌的入侵。”若我们能一心持净戒,则能远离魔障。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从佛陀最初羯摩传戒之后,历代祖师大德一代又一代传承着戒心,在佛子的心灵注入了戒的力量,以此摄受众生的身心。戒心是通过戒相来表达,如果没有戒相的基础,身心就会放逸,放逸则会散乱,散乱则无定无慧,就无法断惑证真、转迷成悟。然持戒清净的人,就会抛弃对五欲的贪求,不与人相争,因而身心便时刻处在最安乐自然的状态中。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持戒是解脱成佛的根本,故《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在五欲尘劳的世间中,修学解脱的人必须用戒律摄受自己的一念心,屏息诸缘,清净、安详而超然于五欲尘劳中,使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 结语 在生死流转的旅程中,能得人身已属万幸,幸遇佛法更是稀有难得。此生若再入歧途,则了无出期。我们只有把握今生,即当下的一念心,深信佛陀教诲,深入经藏,不受五欲六尘所染,深信因果,广修福慧资粮,使心趋向至善、至美、至真!以一颗清净心住世,誓度一切众,真正荷担起如来家业。 (3届2班悟竞指导法师:宗泽法师)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