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 从《寒山诗》看寒山子生平(肖太国)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 从《寒山诗》看寒山子生平(肖太国)

   从《寒山诗》看寒山子生平

  肖太国

  唐朝有这样一位奇僧:他生活在盛唐却做了隐士,生活在古汉语环境中却坚持写白话诗,没有正式剃度却为佛教界所尊崇,生前默默无闻,去世后却声望日高,他没有留下真实姓名,但是他的称号却妇孺皆知,他就是极具传奇色彩的诗僧一一寒山子,亦称寒山。

  寒山子因“居天台山唐兴县寒岩”而得名,我们今天了解其人其事主要通过他留下的330余首诗歌,以诗言志。通过解读这些诗,我们可以了解寒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影响主观世界,主观世界又反过来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因此,我们可以以寒山的诗作为线索,研究一下寒山的生平。按照思维的一般规律,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寒山出家前的经历:

  一、出家前的经历

  关于寒山的籍贯众说不一。寒山出家后,无论在“春鸟鸣”的时候,还是“秋菊烂”的季节,经常“思发生”、“思弟兄”,他肝肠寸断地思念亲人,其所思念地理方位指向是长安:“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咸京本指秦朝京城咸阳,后人代称长安)有人据此诗句推断,寒山是长安(今西安)人。而《全唐诗》则言,“寒山子,不知何许人”。

  寒山曾经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他本来生性乐观,爱好旅游,既“乐山”,又“爱水”,经常“登万仞”、“泛千舟”,过着悠哉游哉的生活:“忆昔遇逢处,人间逐胜游。乐山登万仞,爱水泛千舟。”,但他自己也没想到后来却过上了在“松树下”“抱膝冷飕飕”的隐居生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仕途不顺,文不成,武不就,用他的话说就是“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在唐代,选拔官员要经过吏部的严格考试,考试的四项内容(身、言、书、判)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身材和长相。尽管寒山其他几个方面考得成绩不错(“书判全非弱”),但是由于形象不佳,考官们挑了他很多毛病(“洗垢觅疮瘢”),最终使得寒山没有被选拔上去:“嫌身不得官”。就这样,寒山屡试不第,落得“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过上了流浪的生活。虽然他“元非隐逸士”,但由于受到不合理的科举制度的多次打击,开始悟出“自古诸哲人,不见有长存。生而还复死,尽变作灰尘”的人生哲理,羡慕尧舜时候辞官不受的巢父和许由,从而看破了红尘。

  寒山之所以出家,除了科举受挫之外,还有着自己追求和兴趣的原因。他喜欢和选择了隐居的道路,生活在山林洞穴里:“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这种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种“石床孤坐”、与世隔绝的道路,如果没有决心和信心是走不下去的。

  在寒山隐居之后,曾经有人前来请他下山:“辩士来劝余,速令受金璧”,但是他认为没有价值:“凿墙植蓬蒿,若此非有益。”所以坚辞不受。因为这个时候,寒山的人生目标已经不是走“学而优则仕”的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以宣传佛教、广植德本、化世度人了:“济渡不造筏,漂沦为采花。善根今未种,何日见生芽。”。他坚信,他的“泉声响,抚伯琴”一定会“有子期,辨此音”,一定会遇到知音的。

  从思想轨迹上看,寒山知识面很广,思想阅历丰富。本为儒生,“读书兼咏史”,后来又学习道教,曾经“炼药空求仙”;最终隐居山林,遁入空门:“今日发寒山,枕流兼洗耳”。

  遁入空门以后,寒山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离家后生活

  寒山离家以后,来到天台山,开始并没有进入寺庙,而是隐居在寒岩。他隐居的地点很高,在“与云齐”的丹丘山上:“丹丘迥耸与云齐”,那里有高耸的“雁塔”,巍峨的“禅林古殿”,彼此相接的“藤萝”。

  寒山生活之处很隐蔽,隐蔽到难以用语言表述:“以我栖迟处,幽深难可论”,那里光线比较暗:“不雾竹长昏”,很少有行人经过:“绝得杂人过”,不过风景很好,有“瑞草”、“老松”,还能经常听到林中的鸟儿“相共唱山歌”。到了冬天,山上比较冷,会结冰,洁白的冰雪覆盖了翠绿的青山,待到太阳出来,冰雪融化,天气暖和了,寒山才能感到舒服:“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从兹暖,养老客”。

  寒山隐居白云之中,断绝外缘,坐蒲团,燃“孤灯”,卧“石床”,“临碧沼”。白天有时在山中游玩:“白日游青山”,有时在阳光下读书:“当阳拥裘坐,闲读古人诗”,饿了“采山茹”,摘野果,“煮稀粥”,晚上在山洞中休息:“夜归岩下睡”,自得幽居之乐,没有尘世的挂碍:“长为象外人”,断绝尘缘:“我居山,勿人识”。

  寒山在天台隐居年岁很长:“自从到此天台境,经今早度几冬春”,一直到“面黄头白”的老年:“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他依然“好山居”。尽管如此,寒山到老年体力已经不行了,在山中行走都有一定的困难。诗中叙述说,他有一次“欲向东岩去”,但是走到半道上就走不动了:“半路困风烟”,“径窄”、“苔粘”等年轻时所写的诗作中没有提及的事情,在老年都足以让他掉鞋:“履不全”,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停下来休息休息:“住兹丹桂下,且枕白云眠”。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了解寒山晚年生活的艰辛。

  后来寒山进入寺庙,做了国清寺的僧厨。据《宋高僧传》载:“国清寺僧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曰拾得。

  寒山看破了生死,认为“浮生幻化”,晚年亦如油灯燃尽,身体这个臭皮囊也不可执守,埋到土里也是真空假有的:“冢内埋身是有无”。尽管如此,寒山有时候还是想念遥远的家乡;“乡国何迢递”,虽然身体不能返回故乡,但是他的思念却“同鱼寄水流”。

  寒山如此执着地守着心灵的家园,目的是为了把佛家的精神和思想发扬光大。当他在天台山隐居了七十年之后,头发全白了,与很多老朋友也失去了联系,而且有的朋友已经去世了,寒山却依然隐居山中,这位慈祥的老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弘扬佛法,把佛教的道理告诉年轻人:“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故人无来往,埋在古冢间。余今头已白,犹守片云山。为报后来子,何不读古言。”

  至于寒山的世寿,至今仍然是个谜。依据他“老病残年百有余”的诗句可以推断,寒山的世寿在百岁以上。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求证一下:《宋高僧传》丰干传载,寒山子是初唐睿宗(662-716年)时人,而沩山灵佑传又言,灵佑曾经“入天台,遇寒山子于途中”,而且寒山子还点化他说:“干山万水,遇潭则止。获无价宝,镇恤诸子。”这已经是唐宪宗(805-820年)时候的事情了,其间历史跨度达一个世纪之久,以寒山子20多岁入天台计算,他住世时间当在120年以上。

  寒山影响后人的主要媒介是他的诗歌,后人对寒山诗的欣赏自不必说,我们来看一下寒山本人是怎样看自己诗歌的。

  三、对诗作的自评

  寒山的诗作有的描写山间景物,有的讽刺社会的丑恶,而很大一部分则是表达的自己的佛教思想,通过这些思想来消除人们的执着、解脱人们的烦恼,用他的话说就是“应病则说药,方便度众生”。由于寒山的诗歌重内容轻形式,因而经常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有个王秀才,笑我诗多失。云不识蜂腰,仍不会鹤膝。平侧不解压,凡言取次出”。寒山对此不以为然,反过来嘲笑那些人只会舞文弄墨,根本没有思想内容:“我笑你作诗,如盲徒咏日”。

  寒山说,下等愚痴之人不能理解他的诗,反而嘲笑他;中等智慧之人读了他的诗,经过认真思考,会认为内容很重要;而利根之人看到他的诗,一搭眼就知道其中有着无穷的奥妙:“下愚读我诗,不解却嗤诮。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上贤读我诗,把着满面笑。杨修见幼妇,一览便知妙。”

  寒山诗作的奥妙何在?就在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思想,所以寒山说:“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意思是说,如果真正理解了寒山的诗歌,也就真正理解了佛教的真谛!

  由此可见,寒山是把对佛教的理解与修行的体验和总结都融会在通俗易懂的诗歌里了。一世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诗。这是一位修行家多么良苦的用心啊!

  (注:本文所引寒山子诗歌皆出于《全唐诗》第20册第80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咏月诗中的禅意(王早娟)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略谈佛经中的譬喻(德诚)

观世音菩萨·经典 013 悲华经 大施品第三(北凉,昙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唐太宗《百字铭》解读(慎独)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看佛教的“花花世界”——从几则有“花

 

后五篇文章

葛印卡老师文集:法的温和甜美

葛印卡老师文集:新生命四十年

葛印卡老师文集:吉祥经

葛印卡老师文集:佛陀:幸福的泉源

葛印卡老师文集:真正的礼敬:修习内观的重要性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