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跪拜的利益(妙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跪拜的利益(妙觉)

   跪拜的利益

  妙觉

  人们把礼敬诸佛的跪拜仪规,称作“两把半”:即肃立合十,腕与心口平,曲膝前倾,左掌不动,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中央,两膝顺势跪下,此为“第一把”:左掌随后按在蒲团左前方,此为“第二把”:右掌由蒲团中央移至右前方,与左掌平行相距约六寸,此为“半把”,三个步骤合称“两把半”

  (即曲膝礼)。然后将头面垂叩于两掌中间的蒲团之上,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在心存殷重之观想,双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即头面接足礼)。二礼结合跪拜时,腰部以下需彻底放松,使臀部尽量贴近脚后跟,表示恭敬之至。顶礼毕起身时,双手曲指成拳翻转,头面离蒲团,右掌移回蒲团中央;左掌再举回胸前,右掌将身体撑起肃立与左掌合,弯腰垂至膝前,行鞠躬礼。.接下来,身体肃立,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手大指相并,食指尖相对伸直(以此为定印),举至齐眉,以问讯作结。

  记得皈依三宝时,法师曾说,修持路上的“两把半”是学佛的基础,就好比盖房子,地基打得牢,房子才盖得稳。细究起来,是门学问。

  “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此礼之等也。”

  (《日知录》)追根溯源,中国的跪拜礼源于“席地而坐”的汉代,坐的姿态近似于跪:即两膝着地,脚掌向外,臀部坐于脚后跟上。人们坐着待客时,往往要“引身而起”

  (挺直上半身),然后俯身向下, 由此形成类似跪拜的曲膝礼。

  跪拜的初衷本是表达谦恭和感激:长者相对的跪拜,体现出一种相敬如宾;后学拜谒前辈,表达了谦恭和景仰;面对雪中送炭之人,跪拜则饱含着感激之情。随着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跪拜的礼数和涵义也逐渐丰富起来,如金兰之交的八拜,宫廷祭祀的“二跪六拜”、

  “三跪九拜”等等。而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壁垒和强权豪势的恃强凌弱,使跪拜的存在形式从单纯的礼尚往来和崇敬感激,逐步向臣服、乞求衍变:平民要给贼寇跪拜,奴才要给主子跪拜,穷人要给富人跪拜;晚辈要向长辈跪拜,臣民要向皇帝跪拜。由于渗入了更多的弱者对强者的卑躬屈膝和低眉顺目,跪拜,似乎成了一种羞辱的代名词。有人会问,贵为天子的皇帝也下跪吗?是的。皇帝也会向天地祖先跪拜,祈求“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随着帝制的废除,平等意识的觉醒,在人人高喊“膝下有黄金”的今天,当我们不再盲从权威、跪着说话的时候,发现自我、建立自我和张扬自我的浪潮,却将我们不知不觉地抛向了另一个极端:丧失恭敬心,对大自然,对万事万物!殊不知,恭敬心是文明社会的溶解剂,它能使人与有情众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睦融洽。

  没有恭敬心在佛教看来,是一种称之为“我慢”的业障。

  “慢”因“我”而生,故称“我慢”;我慢之心能障圣道,故名“我慢障”。佛说一切凡夫皆有“我执”,凡有“我执”,皆有“我慢”。

  “执”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慢”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义为“态度冷淡,没有礼貌”。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现代人最重视的往往是自己。比如看一段有自己在其中的生活录像或一张团体照片时,人们首先注意到的人一定是自己:有意识地统计人们的谈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一定是“我”。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就是“我执”,

  “我执”不加收敛,就上升为“我慢”。 “高高在上”、 “自以为是”、 “飞扬跋扈”等含有贬义的词语都是对“我慢”形态的种种描述。

  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最大成功莫过于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人们制造利用一切机会展示自己,大都基于这种潜在的动机。然而越想通过表现自己来赢得他人关注的人,就越容易忽视人性的一个本质“我执”。

  “我执”的形式固然有所不同,表现出的“我慢障”也就有轻有重;这在当今保留跪拜最多的佛寺里,可见一斑。

  星云大师曾在《蒲团》一文中说到,“观世人在蒲团上的跪拜,看其或浮躁、或沉着的态度,便可知其学佛的程度。大凡学佛有些年头或有些功夫的人,礼拜时的态度都很安静、平和;一些初学佛而脾气急躁的人,礼拜时的样子就显得飘浮、不定了。还有一些贡高我慢,不明学佛行仪的人,非要跪在中央的蒲团上,大模大样的礼拜:好像在两边的蒲团上拜,供奉在中间的佛菩萨就看不见似的……”拜佛的人不一定敬佛,通过比较便可知晓:不曾皈依三宝或不懂宗教礼仪的人,跪拜时像捣蒜一样,连连磕几下头就了事,身体虽在礼佛,毫无恭敬可言;佛门弟子的跪拜,则讲究“两把半”的礼规,注重威仪,体现虔诚庄严。信佛而不拜佛,往往出于对佛教的夹杂和怀疑。有人认为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只要心中有佛,又何必注重形式、非要跪拜呢?

  形式从何而来?佛祖释迦牟尼创教时期,虽供奉三宝,却不主张祠神位立偶像。佛祖圆寂后,信徒们出于对世尊的崇敬缅怀和传法观修的需要,一面宣说释迦佛的“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一面将其一生中苦行、成道、圆寂等种种行相塑造出来,安放供养于寺庙之中。有人拜佛求偶,有人拜佛求子,有人拜佛求升官发财,有人拜佛求消灾免难,有人拜佛求了生死,有人拜佛求增福慧……总之,求佛菩萨保佑万事通达,心想事成。

  其实佛早就告诫世人,果为因生,罪福相应,如影随行。每个人一生的境遇都与因果相联,将来轮落六道,或上天堂或下地狱,皆是果报自受。俗语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自己不行善积德,祈愿佛菩萨慈悲佑护,就是把头磕破也没用。

  信佛之人既知世间万事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修为在个人,为什么仍需注重礼敬诸佛,讲究“两把半”的威仪呢?为的是去除“我慢障”!

  佛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我们都是凡夫,没有人能够凭空超越自我。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必须克服“我执”的弱点,并以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他人的这个弱点。

  “烦恼如病,法门如药”。礼敬诸佛,是克服“我执”,去除“我慢”的一味良药,八万四千个法门,门门皆需。纵使末法时代的善男信女跪求佑护,但能念得一句佛号,一菩萨名,也算是为自己种下一点善根,在利欲浮华之中觅得片刻清净了。

  “礼”是礼拜, “敬”是恭敬,

  “诸佛”指的是尽虚空,遍法界,刹中尘,尘中刹,重重无尽的诸佛。我理解的礼敬诸佛,其一就是通过跪拜这种具体的行为,来体现对佛菩萨的崇敬、缅怀与感激之情,跪拜的过程即是“生恭敬、去我慢”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去除自身的傲慢习气,才能持有一颗恭敬心,去善待周遭的事物:同时,礼佛的过程也是唤醒良知,抑制妄念,远离颠倒梦想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达到一心不乱。从“生命在于运动”的角度而言,

  “两把半”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循序渐进,身心受益。

  总之,跪拜的利益,常悟常新!愿以此心得,与诸位分享,与同修共勉!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依世人的时空观成立唯识义(真诚)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心念转身,一池莲花(安镜如)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禅的艺术境界(朱光磊)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金庸小说中的佛理禅机(姚展雄)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唐寅诗词中的佛教思想(远尘)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除去嗔恨心(王坤)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太虚大师与民国汉传佛教的重建(李尚全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戒定真香(外四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从《西游记》说菩提心(陈明)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略谈破除执着(净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