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你有心吗? (智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你有心吗? (智海)

   你有心吗?

  智海

  古人对心的解释是: “三点如星象,弯钩似月斜,地狱从中生,作圣(佛)也由它。”

  钓杆已在阎君手,却莫从前再犯钩,说的也是一个心。心是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心的概念与“识”、“意”等概念相同。

  心也是佛教名词,梵语Citta的音译,音译“质多”, “质多耶”, “质帝”等。心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总称,泛指一切精神现象,如“三界唯心”,

  “一心三观”等。

  其实佛法,简单地说,也就是心法,心法也就是佛法。整个佛法也就是对心的一种诠释,如佛法中讲的心所、心王、心法、菩提心、慈悲心、真如心、四无量心等等。由此可知,佛法所讲的,莫过于一个“心”字。

  众生的无明烦恼、快乐忧愁,无不起于自心,心是支配大脑、语言和行为的主导因素!什么心慌意乱啦,心惊胆战啦,心血来潮啊等等,都是从心灵深处生起的欢喜与惶恐。所以佛教中讲: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净名经》也云: “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

  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好坏真假等现象,表现得非常敏感,对善的、美的、好的、真的事情就喜欢,就贪爱;相反对恶的、丑的、坏的、假的事情就讨厌,就瞋恨。这些所有的现象都是来源于我们的自性,我们的内心。其实我们所能见到的或实或虚的性体,都是我们自心的显现。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 “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也说: “万法所生,唯心所现。”又说:

  “应观法界性,——切唯心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有真心有假心,有正心有邪心,学佛修道之人,要时刻拥有一颗真心、道心、佛心!真心、道心、佛心,就是如来藏心!如来藏心也就是真如佛性!因此佛教说: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是心作佛!在许多大乘经典中,都谈到佛既是心,佛法既是心法的理念。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云:

  “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又云: “应知佛与心, 体性皆无尽……”

  心,每人都有一颗,形相似,字相同,非常简单,总共只有四画,写起来随心应手。可是将心加以比较,那就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啦。心有美丑善恶,有好有坏:心有快乐痛苦,有悲有欢:心有温暖寒凉,有冷有热。真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千变万化,这就是所谓的心。

  心又与新谐音,从新开始,也就是从心开始,所以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记得有句话说: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把这九个字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善用其心,

  自净其心,消除那些恶心,贪心,杀心,私心,增加些爱心,悲心,诚心,好心,共同构建心心相印的和谐社会。

  心,三点一弯钩就是心。认真处事叫用心,宽厚祥和叫慈心,多行益事叫发善心,欲望过高叫贪欲心,追求名利叫虚荣心,只为自己叫私心,勤学好问叫虚心,痛恨他人叫嗔恨心,猜疑别人叫怀疑心,由己所欲叫随心,寡欲无求叫清心,快乐舒畅叫开心如此等等。好多哦,说了这么多心,就是真诚希望大家能有一颗菩提心、平常心、平等心、慈悲心、真如心。因为佛由心成,道有心学,德有心积,功由心修,福有心作,祸有心为。让同参道友们在菩提道上同修共进,成就无上佛果,皆本于真妄一心也!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前五篇文章

超然法师:显正不批邪

超然法师:俺不是谁的粉丝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学佛点滴(思铭)

超然法师:一屋不扫,何以扫世道人心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什么(悟圆)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我的母亲(道泉)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庐山慧远的法性实有思想研究(陈建华)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太虚与《佛教月报》(黄夏年)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百龄影徂千载心在——漫谈佛教与文学的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僧人与诗(民生)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