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六节 无自性、自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六节 无自性、自性

   第六节 无自性、自性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无自性、自性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一)无自性

  现有轮回涅槃之诸法,虽现而无自性,如阳焰。中品般若经云:“善现!一切法从本以来则无去故,如阳焰也。”如是之义。指示其根、道、果、三者。初以根无去如阳焰之见决定者。识此体性无障碍,自性无二空寂法,无生如空无我性,应知无生超思维。如是显现即现时,显生未生如阳焰,显住未住如阳焰,显灭未灭如阳焰,应知虽显无自性。[1]

  (二)自性

  三世一切诸佛之菩提,自然放下大乐元成就,

  不要依止劣根因果法,试观无作虚空之自性。[2]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在北传佛经大乘佛法中,无自性、自性空是重要修行解脱见地,举例如下

  (一)无自性

  1、菩萨摩诃萨,觉悟一切世间皆悉如梦,不坏梦,不着梦,梦性寂灭,梦无自性,受持一切法,皆悉如梦,不坏梦,不虚妄取梦,觉悟一切世间皆悉如梦,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如梦忍。[3]

  2、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诸菩萨摩诃萨者,但有假名都无自性,如说我等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诸法亦尔毕竟不生。[4]

  3、觉无所觉故,法界无自性故,虚空界无自性故,如是等觉一切无性,无尽智,自然智,一切如来无极大悲,度脱众生,佛子,譬如虚空界,世界若成若败,常无增减,何以故?虚空无生灭故。[5]

  4、三乘方便门,清净行微妙,觉法无自性,住于一乘道。[6]

  (二)自性

  1、我为声闻乘说,此偈意者,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所作及净信意法,断一切烦恼故,见我界故,若自净信有如来藏,然后若说若作,得成佛时若说若作,度一切世间如人见影,见如来藏亦复如是,是故说如影随形。[7]

  2、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所得不般涅槃际解脱门,如诸菩萨摩诃萨,以一念智

  3、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8]

  4、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有般若自性清净不与一切有为行法而共同止。[9]

  5、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10]

  三、总结讨论

  (一)上文中,龙钦饶降巴尊者提到:

  1、无自性:“识此体性无障碍,自性无二空寂法,无生如空无我性,应知无生超思维”[11]、“而诸境相于虚空中无有体故,无有自性,能现之四大亦有成坏,自性无实,无微尘分,能依所依之义皆不成故,于此觉性之体中一切境相之法亦无自性”[12]、“如是若无境相之自性,即使有境菩提心之性,亦是无有体性如虚空”[13]、“觉性体中所现之有法无有自性,犹如幻化影像所显现”[14]、“如儿童戏一切均放下,无有自性远离戏论界,法性本性大圆满之处,无作超越心境大周遍”[15]、“然其本体,自性无生,平等性,无为法,离断常等故,此乃无分别智,不可思议,各之自觉,是属于胜义谛。”[16]因此,尊者认为,诸法无有自性,虚空平等对待,万法无体,无自性是般若空性的显现,万物如幻,自性无生,唯存法性空性,大悲周遍。因为缘起性空、无自性是大乘佛法修行很重要概念。

  2、自性:“观见无有所修和所行,观见无有发心无对治,唯见普作发心之自性,因由如此需要而宣说。”[17]这里尊者引用《普作续》云:“无修不求果,此无欲求大密意,可使自性本成就。”[18]以上经文也提到自性元成,自性能成万法,本超因果,无修自然成。

  (二)在北传佛经中

  1、无自性:从上面经文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提到:“以般若波罗蜜多都无自性不可取故”[19],又提到:“彼音声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无愿故无生,无生故无灭”[20]、“但有假名都无自性”[21],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提到:“梦无自性,受持一切法”又提到:“觉无所觉故,法界无自性故,虚空界无自性故”[22],在《实相般若波罗蜜经》提到:“一切诸法空,无自性故。[23]”《大宝积经》:“菩提无自性,五无间业亦无自性”,又提到:[24]“法无自性超过一切自性法故”[25]在《大乘入楞伽经》提到:“诸性无自性,亦复无言说,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26],在《瑜伽师地论》提到:“复次三种自性三种无自性性,谓相无自性性”[27],在《佛说未曾有正法经》提到:“世尊,我得如来平等无自性境界。”[28]上面经文提到无自性的概念其中有菩无自性、假名无自性、虚空无自性、梦无自性、法无自性、诸性无自性,无自性是《般若经》最重要的立论,一切开悟的基础,大圆满法强调无自性的修行,证悟无自性的法性空性,妙用无边。

  2、自性:在上文《央掘魔罗经》中提到:“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29],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提到:“如我自性于一切法,以一切种一切处一切时求不可得”[30],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提到:“若佛境界自性,异诸烦恼自性者,如来则非平等正觉,以不异故”[31],在《究竟一乘宝性论》提到:“无始世界来自性清净心具足法身,以九种譬喻明如来藏”[32],又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提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33]”以上经文提出自性清净心具足法身,自性不可得,自性代表如来藏,自性亦生万法。大圆满法从自性虚空,逐渐演变成无自性修行。虚空含藏万法,自性妙用成无自性或空性。在探索修行中,无自性比自性出现更加频繁。大圆满正行彻却、脱噶以虚空、以光为修行的媒介,强调无自性到自然任运成,也使用光明如来藏的本性清净证悟自性自渡。法性是一种无自性的开悟状态,法界法身是大圆满法修持的主题,不断的强调达到三身自性、圆满菩提之果。

  --------------------------------------------------------------------------------

  [1] 无垢光尊者.《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63~64页.

  [2]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忍品第二十四,《大正藏》第九册,第581页.

  [4]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二十,第二分无边际品第二十三之一,《大正藏》第七册,第111页.

  [5]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五,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大正藏》第九册,第626页下.

  [6]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卷下,《大正藏》第二十册,第818页下.

  [7] 《央掘魔罗经》卷四,《大正藏》第二册,第540页上.

  [8]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九,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三,《大正藏》第五册,第45页下.

  [9] 《大宝积经》卷五十一,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七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二,《大正藏》第十一册,第299页上.

  [10]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7页下.

  [11] 无垢光尊者.《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63~64页.

  [12]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4~15页.

  [13] 同上,第18页.

  [14] 同上,第14~15页.

  [15] 同上,第35页.

  [16] 无垢光尊者.《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页.

  [17]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80页.

  [18] 同上,第91~92页.

  [19]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一,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四,《大正藏》第五册,第229页.

  [20]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百九十四,初分严净佛土品第七十二之二,《大正藏》第六册,第1038页中.

  [2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二十,第二分无边际品第二十三之一,《大正藏》第七册,第111页.

  [22]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忍品第二十四,《大正藏》第九册,第581页.

  [23] 无垢光尊者.《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页.

  [24] 《大宝积经》卷六十七,化乐天授记品第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册,第381页上.

  [25] 《大宝积经》卷四,第二无边庄严会无上陀罗尼品第一之一,《大正藏》第十一册,第21页下.

  [26] 《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偈颂品第十之二,《大正藏》第十六册,第490页.

  [27] 《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摄抉择分中菩萨地之三,《大正藏》第三十册,第705页.

  [28]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八册,第777页上.

  [29] 《央掘魔罗经》卷四,《大正藏》第二册,第540页上.

  [30]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二十四,第二分远离品第二十四之二,《大正藏》第五册,第371页中.

  [31]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百八十二,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九,《大正藏》第二十七册,第911页中.

  [32]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837页上.

  [3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第347页下.

 
 
 
前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八节 三身自现、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九节 菩提心、觉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九节 菩提心、觉

 

后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第二章 第五节 本超因果(

了凡弘法学会: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二

了凡弘法学会: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一

了凡弘法学会:戒杀长寿的真相

了凡弘法学会: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